CN103148167A -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48167A CN103148167A CN2012105242046A CN201210524204A CN103148167A CN 103148167 A CN103148167 A CN 103148167A CN 2012105242046 A CN2012105242046 A CN 2012105242046A CN 201210524204 A CN201210524204 A CN 201210524204A CN 103148167 A CN103148167 A CN 1031481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ge body
- pin
- shaped parts
- pair
- planetary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700041286 del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及该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制造轻松且能确保所需数量的销状部件。本发明的行星齿轮装置(G1),其在外齿轮即行星齿轮(22、24)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在该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之间配置有作为销状部件的多个内销(28)及轮架销(30),其中,内销(28)从第1法兰体(32)一体地突出形成,并且,轮架销(30)从第2法兰体(34)一体地突出形成,通过错开法兰体(32、34)各自的内销(28)及轮架销(30)的圆周方向相位来连结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有如下摆动内啮合型行星齿轮装置,其在摆动的外齿轮(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且在该一对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之间配置有多个内销(销状部件)。各内销将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连结起来,并且,有助于外齿轮的动力(自转成分)传递。
该专利文献1中,多个内销与一对法兰体中的一个法兰体即第1法兰体成为一体,并以悬臂状态从该第1法兰体突出形成。
通过将多个内销与第1法兰体形成为一体,能够构成为该第1法兰体与内销的边界不露出于第1法兰体的与外齿轮相反的一侧的面,因此能够提高形成用于连结第1法兰体与对象机械的螺孔的自由度。
另外,专利文献1中,连结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的销状部件均由能够有助于外齿轮的动力传递的内销构成,但是根据机械种类的不同,作为配置于一对法兰体之间的销状部件,有时由能够有助于外齿轮的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和仅有助于一对法兰体的连结的销状部件(区分功能)构成;或者只由仅有助于一对法兰体的连结的销状部件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3878号公报(图2)
然而,从法兰体一体地形成销状部件的这种行星齿轮装置中,要增加销状部件的根数时,使各销状部件彼此的圆周方向的间隔变窄,而难以进行该销状部件的加工,有时因工具无法进入而导致加工本身无法进行。因此销状部件根数的增加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轻松且能够确保所需数量的销状部件的行星齿轮装置或该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其在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法兰体,在该一对法兰体之间配置有多个销状部件,其中,所述多个销状部件中的一部分从所述一对法兰体中的一个法兰体一体地突出形成,并且所述多个销状部件中的另一部分从所述一对法兰体的另一个法兰体一体地突出形成,通过错开各法兰体的销状部件的圆周方向相位来连结所述一对法兰体。
本发明中,在一体地形成法兰体和销状部件时,使销状部件不是仅从一方法兰体突出,而是从双方法兰体突出。各法兰体以错开被一体化的销状部件的圆周方向相位的状态来连结。
其结果,由于能够减少与各法兰体一体形成的销状部件的数量,所以使各销状部件的圆周方向间隔(余地)变宽,即使增加销状部件的数量,也能够非常轻松地对每一根销状部件进行加工。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行星齿轮装置在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法兰体,且在该一对法兰体之间配置有多个销状部件,所述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一对法兰体母材的工序,所述法兰体母材为用于形成所述法兰体及销状部件的母材,且从圆板状的法兰部一体地形成有销状部;通过对该一对法兰体母材中的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进行加工来获得将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进行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一体化的一个法兰体的工序;通过对该一对法兰体母材中的另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进行加工来获得一体地形成有仅有助于所述一对法兰体的连结的销状部件的另一个法兰体的工序;通过错开各销状部件的相位来连结该一对已加工的法兰体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制造轻松且能够确保所需数量的销状部件的行星齿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行星齿轮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从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向视II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沿向视III-III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法兰体母材的主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装配工序的分解截面图。
图中,
G1行星齿轮装置
12输入轴
14、16偏心体
18、20滚子轴承
22、24外齿轮
26内齿轮
28内销
30轮架销
31壳体
32、34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
32T、34T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行星齿轮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从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向视II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上述行星齿轮装置的沿向视III-III线的截面的截面图。
该行星齿轮装置G1为被称作偏心摆动啮合型的行星齿轮装置,用于驱动工业用机器人的关节。
行星齿轮装置G1具备:输入轴12、与该输入轴12一体地形成的2个偏心体14和偏心体16、经由滚子轴承18和滚子轴承20组装于该偏心体14、偏心体16的外周的2片外齿轮22、外齿轮24及该外齿轮22、外齿轮24边摆动边内啮合的内齿轮26。
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输入轴12由具有大径中空部12A的空心轴构成,利用螺孔12B与未图示的前段部件(例如齿轮或带轮)连结。输入轴12的中空部12A用于使未图示的配线穿通(有时也有下一段关节驱动用杆穿通的情况)。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大大确保了中空部12A的内径D1。
偏心体14、偏心体16分别具有(从输入轴12的轴心O1偏离偏心量Δe1的)轴心O2、轴心O3,各外周相对于输入轴12的轴心O1偏心该偏心量Δe1。在该例中,2个偏心体14、偏心体16以180度的相位差与输入轴12一体形成。
外齿轮22、外齿轮24经由滚子轴承18、滚子轴承20可摆动地组装于偏心体14、偏心体16的外周。外齿轮22、外齿轮24分别与内齿轮26内啮合。外齿轮22、外齿轮24在从其轴心(与O2、O3相同)偏移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内销孔22A、内销孔24A及轮架销孔22B、轮架销孔24B,分别贯通着后述的(作为销状部件)内销28及轮架销30。
内齿轮26由与壳体31成为一体的内齿轮本体26A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内齿轮本体26A并且构成内齿轮的“内齿”的圆柱状的外销26B构成。内齿轮26的内齿数(外销26B的根数)比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外齿数稍稍多一些(该例中仅为1个)。
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经由背对背组装的一对角接触球轴承36、角接触球轴承38支承于壳体31。角接触球轴承36、角接触球轴承38分别具有滚动体36A、滚动体38A及外圈36B、外圈38B,但没有内圈(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具有滚动面36C、滚动面38C,作为内圈发挥作用)。符号37为垫片,通过组装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时改变其厚度,从而能够调整对该角接触球轴承36、角接触球轴承38的加压。
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上形成有基座部32S、基座部34S,经由配置于该基座部32S、基座部34S上的一对球轴承40、球轴承42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输入轴12。
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其中之一的第1法兰体32以60度的间隔一体地突出形成有6根内销(多个销状部件中的一部分)28。内销28的外周配置有滑动促进体44。滑动促进体44的外径d1的大小设为比形成于外齿轮22、24的内销孔22A、内销孔24A的内径D1小相当于偏心量Δe1的2倍的大小(d1=D1-2·Δe1)。即,内销28(经由滑动促进体44)始终与内销孔22A、内销孔24A的一部分抵接。由此,能够使内销28与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自转成分同步地绕输入轴12的轴心O1公转,并使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绕输入轴12的轴心旋转。即,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销28构成“有助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与外齿轮22、外齿轮24之间的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另外,没有内销28外周的滑动促进体44也可。此时,内销本身的外径从d3变为d1。
另一方面,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中的另一个第2法兰体34,以60度的间隔一体地突出形成有6根轮架销(多个销状部件的另一部分)30。即使在轮架销30的外径d2上加上2倍的偏心量Δe1还依然小于形成于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轮架销孔22B、轮架销孔24B的内径D2。即(d2+2·Δe1)<D2。因此,即使外齿轮22、24摆动,轮架销30也不会与该外齿轮22、外齿轮24接触。即,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架销30构成“仅有助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之间的连结的销状部件”。
结合图3进行参考,突出形成有内销28的第1法兰体32与突出形成有轮架销30的第2法兰体34,通过将各自的内销28与轮架销30的圆周方向相位错开30度(以内销28与轮架销30正好以30度的间隔交替配置的方式错开圆周方向相位)连结。
更具体地说明该连结结构,有助于动力传递的内销28以其前端嵌入于形成在第2法兰体34上的凹部34D并在该内销28的轴向端面28A与第2法兰体34之间(与凹部34D的底部之间)以隔着轴向间隙δ1的状态连结。即,内销28仅仅嵌入于凹部34D,而没有通过螺栓被固定。但是,也可以没有该间隙δ1,也可以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并且,亦可在内销28的轴向端面28A与凹部34D的底部之间配置衬垫。
另一方面,关于仅有助于连结的轮架销30,该轮架销30的轴向端面30A与第1法兰体32在轴向上以抵接的状态(或者以夹设有衬垫的状态)经由轮架螺栓46连结。第1法兰体32上形成有用于插通轮架螺栓46的贯穿孔32A及锪孔部32B,在轮架销30的轴向端面30A,形成有用于拧入轮架螺栓46的螺孔30D。
该实施方式中,第1法兰体32的侧面32E、第2法兰体34的侧面34E双方以等间隔在遍及整周的环形的凹部32K、凹部34K内形成有用于连结对象机械(例如下一级或前级的臂)的多个(该例中分别为12个)螺孔32T、螺孔34T(参考图2)。另外,为方便起见,图1中,与内销28和轮架销30重合地仅分别示出1个螺孔32T、螺孔34T的截面,但由图2的螺孔32T的形成位置也可知该螺孔32T、螺孔34T的实际形成位置并没有与内销28或轮架销30的突出位置重合(圆周方向的形成位置偏位)。
另外,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分别通过对后述的同一形状的第1法兰体母材50、第2法兰体母材52(图4)进行加工而形成。对此后续再论。符号33、35、39、41为油封。
下面对该行星齿轮装置G1的作用进行说明。
输入轴12一旋转,则与该输入轴12成为一体的偏心体14、偏心体16就偏心旋转,经由滚子轴承18、滚子轴承20组装于该偏心体14、偏心体16的外周的2片外齿轮22、外齿轮24以180度的相位差摆动。外齿轮22、外齿轮24与内齿轮26内啮合,且该实施方式中,内齿轮主体26A与壳体31成为一体。因此,输入轴12每旋转1次,外齿轮22、外齿轮24相对于内齿轮26(壳体31)旋转(自转)相当于齿轮差的量(该例子中为相当于1齿量)。
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自转成分经由贯穿该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内销孔22A、内销孔24A的内销28(及滑动促进体44),传递到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上,该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以与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自转成分相同的速度旋转。其结果,可实现1/(外齿轮22、24的齿数)的减速。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由于经由轮架销30牢固地连结,因此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作为一个巨大的输出旋转体一体地旋转。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双方形成有螺孔32T、螺孔34T,所以在任意一侧都能够连结对象部件。在此,第1法兰体32的对象部件侧(侧面32E)仅有少数(此例中为6根)轮架螺栓46露出。因此,可以较高地维持第1法兰体32的螺孔32T的形成自由度。另外,由于第2法兰体34的对象部件侧(侧面34E)没有任何在形成螺孔34T时的障碍物,所以能够在完全自由的位置形成螺孔。因此,第2法兰体34的螺孔34T的形成自由度(比第1法兰体32侧)更高。
所谓螺孔32T、螺孔34T形成自由度较高等同于与对象部件的安装自由度较高的意思。该优点与能够在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任一侧安装对象部件的优点相得益彰,在重视“能够在目标方向上大范围旋转”的工业用机器人的关节结构中应用本行星齿轮装置G1时,会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在此,由于该实施方式的作用与行星齿轮装置G1的制造方法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参考图4、图5对一部分该行星齿轮装置G1的制造方法予以说明。
该行星齿轮装置G1中,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由共同的一对第1法兰体母材50、第2法兰体母材52制造。为了方便起见,虽然标注了不同的符号,但第1法兰体母材50与第2法兰体母材52具有相同形状,正所谓“共同的部件”。
第1法兰体母材50、第2法兰体母材52是将应成为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圆板状的法兰部50A、法兰部52A和应成为内销28或轮架销30的6根销状部50B、销状部52B形成为一体的母材。另外,该销状部50B、销状部52B形成为轮架销30的外径d2。即,在第1法兰体母材50、第2法兰体母材52的状态下,不区分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内销28与轮架销30,另外,该第1法兰体母材50、第2法兰体母材52可以由铸件形成,也可通过锻造形成。
第1法兰体32通过对第1法兰体母材50的销状部50B的端面50B1及侧面50B2进行加工,由此将该销状部50B的长度(基端可以取任一处)及外径分别加工成指定尺寸L1、d3,并精加工成第1法兰体32的内销28。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输入轴12的中空部12A的内径D1取得较大,其结果,不能将内销28或轮架销30的直径取得太大。因此,通过形成多个(计12根)该内销28或轮架销30来确保其所需强度。因此,虽然以往内销的加工(销状部的侧面加工)尤其困难,但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法兰体母材50上只形成有6根销状部50B,所以每一根销状部50B的间隔较宽,能够非常轻松地对需成为该内销28的销状部50B进行加工。另外,此时,将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6的滚动面36C、或球轴承40的基座部32S等各台阶部、用于插通轮架螺栓46的贯穿孔32A或锪孔部32B、以及凹部32K等一并加工。
用于将对象机械连结于第1法兰体32的螺孔32T可在此阶段(即在与第2法兰体34连结之前)形成,也可在与第2法兰体34连结之后形成。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第1法兰体32的侧面32E上都有足够的空间,所以螺孔32T的形成自由度非常高。因此,例如还可以预先打多个螺孔(或者是节圆和螺纹直径不同的多种螺孔)32T,以便自由地安装各种对象机械。
由此能够制造出将(能够与外齿轮22、24动力传递的)内销28一体化的第1法兰体32。
另一方面,第2法兰体母材52通过对第2法兰体母材52的销状部52B的端面52B1进行加工,从而仅将该销状部52B的长度(基端可以取任一处)加工成预定尺寸L2,并精加工成轮架销30。即,由于轮架销30不与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轮架销孔22B、轮架销孔24B接触,所以不用特意加工第2法兰体母材52的销状部52B的侧面52B2。
另外,此时,将所述角接触球轴承38的滚动面38C、球轴承42的基座部34S等各种台阶部、插入内销28的凹部34D、或轮架螺栓46的螺孔30D以及凹部34K等一同加工。
与第1法兰体32的螺孔32T一样,用于将对象机械连结于第2法兰体34的螺孔34T可在此阶段预先形成,也可在与第1法兰体32连结之后形成。第2法兰体34的侧面34E(由于没有任何形成螺孔时的障碍物)上,螺孔34T的形成自由度比第1法兰体32的螺孔32T的形成自由度更高。
由此,能够获得一体地形成有(仅有助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连结的)轮架销30的第2法兰体34。
加工好的一对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组装如下:
参照图5,首先将由输入轴12、滚子轴承18、滚子轴承20,球轴承40、球轴承42及外齿轮22、外齿轮24构成的总成组装到壳体31上。之后,将(附有滚动体36A、滚动体38A的)角接触球轴承36、角接触球轴承38的外圈36B、外圈38B压入壳体31中。由此,外齿轮22、外齿轮24可摆动地内啮合于内齿轮26的齿轮总成装配于在壳体31内。
之后,从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侧面起(从图5的外齿轮22、外齿轮24的左右两侧起)分别组装第1法兰体32及第2法兰体34。此时,通过错开各自的内销28或轮架销30的圆周方向的相位(圆周方向位置),将第1法兰体32的内销28的前端嵌入到第2法兰体34的凹部34D,将轮架螺栓46(图5中省略图示、参考图1)拧入轮架销30的螺孔30D中。对角接触球轴承36、角接触球轴承38的加压通过改变垫片37的厚度来调整。之后,安装油封33、油封35。由此,能够以内销28与轮架销30等间隔交替排列的状态连结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以共同的法兰体母材50(=52)作为基料制造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两者,所以相对于分别由不同的母材分别制造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的方法,能够以更低成本制造。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以本发明的“销状部件从第1法兰体32、第2法兰体34双方突出”这种结构作为制造上的优点进行了应用。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内销28上套上作为滑动促进体的内辊44,因此设定成内辊44的外径d1>轮架销30的外径d2>内销28的外径d3。因此,以切削法兰体母材50的销状部50B的外径(=轮架销30的外径)d2来加工成外径d3的内销28,并套上内辊44由此确保该内辊44的外径d1与内销孔22A、内销孔24A的内径D1之间的间隙2·Δe1。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分别加工共同的法兰体母材的销状部来获得轮架销、内销的外径。即,例如可以将法兰体母材的销状部直径取为大于所述内辊的外径d1,切削两个法兰体母材的销状部侧面而将其中一方加工为外径d2的轮架销,另一方加工为外径d3(若无内辊则为外径d1)的内销。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在内齿轮轴心位置只有一根具有偏心体的曲轴(在该例中为输入轴)的所谓中心曲轴式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装置,但本发明所涉及的行星齿轮装置并不限于该结构的行星齿轮装置。
例如,也可采用如下构成的所谓的分配式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装置,即在从内齿轮的轴心位置偏移的位置具备多个具有偏心体的曲轴,并从配置于外齿轮的轴向两侧的一对法兰体取出曲轴本身绕内齿轮的轴心的公转。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也可适应于连结所述一对法兰体的轮架销。即,例如,在配置6根轮架销时,可设为从一对法兰体中各分别突出有3根轮架销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行星齿轮装置,未必只限于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装置。例如,即使是简单行星机构的行星齿轮装置,当在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一对法兰体且在该一对法兰体之间配置多个旋转自由地支承行星齿轮的行星销(销状部件)或连结一对法兰体的轮架销(销状部件)的结构时,也能够通过从一对法兰体双方突出形成行星销或轮架销来完全同样地适用本发明。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从第1法兰体突出形成内销作为销状部件,并且从第2法兰体突出形成轮架销作为销状部件的结构,但本发明中,还可采用例如从法兰体双方仅突出形成“有助于法兰体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前面实施方式中的内销)”来作为销状部件的结构。当所有销状部件均由有助于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构成时,在以往的仅从一方法兰体突出销状部件的结构中,需以较窄的间隔配置多个销状部件,还需要对所有销状部件的侧面进行精加工,因而加工困难。但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将各法兰体的销状部件数量减半,所以能够轻松地进行加工。另外,当所有销状部件均由有助于传递动力的销状部件构成时,通过将从第1法兰体或第2法兰体突出的内销与对象侧的第2法兰体或第1法兰体用螺栓连结来连结两个法兰体。由此,销状部件能够做成具有动力传递与连结两项功能的销状部件并且能够(将行星齿轮装置的轴向中央作为对称面)而轴向对称地形成第1法兰体或第2法兰体。其结果,不仅是母材,还能将最终的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形成为“相同形状的部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共同的法兰体母材制造第1法兰体、第2法兰体,但本发明中,两个法兰体的母材未必一定为共用的。即,法兰体母材的形状或材料从一开始不同也可。例如,当使有助于动力传递的内销从第1法兰体突出,并且,使有助于连结的轮架销从第2法兰体突出时,可以通过锻造来制造第1法兰体母材,以铸件制造第2法兰体的母材。由此,通过设计既能够维持预定质量,又能实现更加低成本化。从两个法兰体突出的销状部件的数量也无需一定相同,形状或尺寸也可以不同。形成位置也无需一定为等间隔。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12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68278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所有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行星齿轮装置,在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法兰体,且在该一对法兰体之间配置有多个销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销状部件中的一部分销状部件从所述一对法兰体中的一个法兰体一体地突出形成,并且,所述多个销状部件中的另一部分销状部件从所述一对法兰体中的另一个法兰体一体地突出形成,
以将各法兰体的销状部件的圆周方向的相位错开的方式来连结所述一对法兰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一个法兰体突出形成的销状部件为有助于该一个法兰体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
从所述另一个法兰体突出形成的销状部件为仅有助于所述一对法兰体之间的连结的销状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助于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在该销状部件的轴向端面与所述另一个法兰体之间隔着轴向间隙而连结,
所述仅有助于连结的销状部件以该销状部件的轴向端面与所述一个法兰体在轴向上接触的状态连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助于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在该销状部件的轴向端面与所述另一个法兰体之间隔着轴向间隙而连结,
所述仅有助于连结的销状部件通过螺栓与所述一个法兰体连结。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助于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的前端嵌入到形成于所述另一个法兰体上的凹部,并在该销状部件的前端与该凹部的底面之间隔着所述间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法兰体由同一形状的母材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销状部件均为有助于所述行星齿轮与一对法兰体中的任一个法兰体之间的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法兰体由同一形状的部件构成。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法兰体的两者上形成有用于连结对象机械的螺孔。
10.一种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行星齿轮装置在行星齿轮的轴向两侧配置有一对法兰体,且在该一对法兰体之间配置有多个销状部件,
所述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一对法兰体母材的工序,所述法兰体母材为用于形成所述法兰体及销状部件的母材,且从圆板状的法兰部一体地形成有销状部;
通过对该一对法兰体母材中的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进行加工来获得将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进行动力传递的销状部件一体化的一个法兰体的工序;
通过对该一对法兰体母材中的另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进行加工来获得一体地形成有仅有助于所述一对法兰体的连结的销状部件的另一个法兰体的工序;
通过错开各销状部件的相位来连结该一对已加工的法兰体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得所述一个法兰体的工序中,对所述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加工该销状部的长度及侧面,
在获得所述另一个法兰体的工序中,对所述另一个法兰体母材的所述销状部只加工该销状部的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68278A JP5844628B2 (ja) | 2011-12-07 | 2011-12-07 | 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遊星歯車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268278 | 2011-12-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48167A true CN103148167A (zh) | 2013-06-12 |
CN103148167B CN103148167B (zh) | 2015-12-23 |
Family
ID=4846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24204.6A Active CN103148167B (zh) | 2011-12-07 | 2012-12-07 |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44628B2 (zh) |
KR (1) | KR101455247B1 (zh) |
CN (1) | CN103148167B (zh) |
DE (1) | DE102012023988B4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8133A (zh) * | 2015-10-02 | 2017-06-13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润滑剂维护方法 |
CN107606066A (zh) * | 2016-07-12 | 2018-01-19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 齿轮装置 |
CN108571567A (zh) * | 2017-03-10 | 2018-09-25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 |
TWI661141B (zh) * | 2014-11-19 | 2019-06-01 |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 Gear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24938B2 (ja) * | 2016-01-13 | 2019-12-25 |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 ギア装置及び出力ギア板 |
CN212985943U (zh) | 2020-04-20 | 2021-04-16 | 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传动机构 |
KR20220093545A (ko) | 2020-12-28 | 2022-07-05 | 주식회사 나라코퍼레이션 | 고속회전에 적합한 축계 구조를 갖는 유성기어장치 |
KR102759441B1 (ko) | 2024-07-02 | 2025-01-23 | 주식회사 명성테크 | 플래닛 기어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9916A (ja) * | 1996-11-27 | 1998-06-16 | Shiyouji Igaku | 一体型非対称遊星歯車装置 |
JP2002181139A (ja) * | 2000-12-11 | 2002-06-26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減速機の出力フランジ構造 |
CN1737410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回转部件的销结构及销的制造方法 |
CN101606005A (zh) * | 2007-02-05 | 2009-12-16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传递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8065A (en) * | 1987-02-27 | 1990-02-06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 Planetary reduction gear |
JP3712515B2 (ja) * | 1997-12-11 | 2005-11-02 |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装置 |
JP2002161947A (ja) * | 2000-11-22 | 2002-06-07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の変速装置、及び該変速装置の外部連結構造 |
DE102004062334A1 (de) * | 2004-12-20 | 2006-07-06 | Spinea S.R.O. | Vorrichtung mit mindestens zwei miteinander betriebsgemäß verbindbaren Teilen |
JP4484741B2 (ja) * | 2005-03-24 | 2010-06-1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ボット手首駆動用動力伝達装置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
JP4362455B2 (ja) * | 2005-04-11 | 2009-11-1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装置のフランジの位置決め構造 |
JP4690127B2 (ja) * | 2005-07-01 | 2011-06-01 | スワン商事株式会社 | 隣接笠木傾斜連結用ジョイント |
JP4871571B2 (ja) * | 2005-11-01 | 2012-02-08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動力伝達装置 |
JP2008261558A (ja) * | 2007-04-12 | 2008-10-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給湯装置用貯湯タンク及び給湯装置 |
PL2359029T3 (pl) * | 2008-08-07 | 2013-06-28 | Spinea Sro | Przekładnia |
JP5156961B2 (ja) * | 2008-10-24 | 2013-03-0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減速装置 |
JP5248378B2 (ja) | 2009-03-16 | 2013-07-3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減速装置及び減速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0978376B1 (ko) | 2009-10-29 | 2010-08-26 | 주식회사 우진산업 | 싸이크로 감속기 |
JP5474577B2 (ja) * | 2010-01-08 | 2014-04-1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内接噛合型の遊星歯車装置 |
-
2011
- 2011-12-07 JP JP2011268278A patent/JP584462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1-05 KR KR1020120124188A patent/KR101455247B1/ko active Active
- 2012-12-06 DE DE102012023988.2A patent/DE102012023988B4/de active Active
- 2012-12-07 CN CN201210524204.6A patent/CN1031481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9916A (ja) * | 1996-11-27 | 1998-06-16 | Shiyouji Igaku | 一体型非対称遊星歯車装置 |
JP2002181139A (ja) * | 2000-12-11 | 2002-06-26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減速機の出力フランジ構造 |
CN1737410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回转部件的销结构及销的制造方法 |
CN101606005A (zh) * | 2007-02-05 | 2009-12-16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传递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1141B (zh) * | 2014-11-19 | 2019-06-01 |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 Gear device |
CN106838133A (zh) * | 2015-10-02 | 2017-06-13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润滑剂维护方法 |
CN107606066A (zh) * | 2016-07-12 | 2018-01-19 |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 齿轮装置 |
CN108571567A (zh) * | 2017-03-10 | 2018-09-25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行星齿轮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119913A (ja) | 2013-06-17 |
DE102012023988B4 (de) | 2021-01-14 |
DE102012023988A1 (de) | 2013-06-13 |
KR101455247B1 (ko) | 2014-10-27 |
JP5844628B2 (ja) | 2016-01-20 |
CN103148167B (zh) | 2015-12-23 |
KR20130064005A (ko) | 2013-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8167B (zh) | 行星齿轮装置及行星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3195876B (zh) | 偏心摆动型减速机系列 | |
JP4818787B2 (ja) |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 | |
CN103161884B (zh) | 偏心摆动型减速机 | |
CN101713438B (zh) | 减速装置的轴的支承结构 | |
CN102207169B (zh) | 变速齿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4267950B2 (ja) | 内歯揺動型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 | |
US20090062053A1 (en) | Rotation Output Device | |
JP5283591B2 (ja) | 単純遊星歯車減速機のシリーズ | |
US20090118050A1 (en) | Reduction Gear Transmiss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840279B (zh) | 摆动内啮合型减速装置 | |
CN101512188A (zh) | 减速装置 | |
JP6513658B2 (ja) | 差動装置 | |
CA2726351C (en) | Gearing | |
US8651997B2 (en) | Planetary gear reducer | |
CN103322165A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EP2522880B1 (en) | Gear transmission | |
JP5806968B2 (ja) | 偏心揺動型の減速機 | |
JPH05296300A (ja) | 内接噛合式遊星歯車構造を採用した増減速機シリーズ | |
CN206246607U (zh) | 一种长幅摆线rv减速装置 | |
CN105065584A (zh) | 内摆线减速器 | |
CN103502690B (zh) | 减速装置 | |
JP5234990B2 (ja) | 軸受構造 | |
CN204900698U (zh) | 内摆线减速器 | |
JP6570837B2 (ja) | 減速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