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156B -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39156B CN103139156B CN201110385222.6A CN201110385222A CN103139156B CN 103139156 B CN103139156 B CN 103139156B CN 201110385222 A CN201110385222 A CN 201110385222A CN 103139156 B CN103139156 B CN 1031391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bc
- address
- information field
- port number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通过SBC对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处理,使被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获得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主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获得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从而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实现了媒体流旁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基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协议的开放式系统架构,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处于IMS网络边缘,用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接入、户通和安全保护,存在于接入网与IMS网络及不同IMS网络之间,是用户接入IMS的接入点。
对于海外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电话)业务,语音通话存在经过SBC转接的场景。通常情况下,SBC会将通过的SIP消息中的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信息中的c行的地址替换为自身的地址,m行的端口替换为自身的端口。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会话实现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用户A和用户B均为海外用户,当用户A向用户B发起呼叫,请求和响应经过部署在海外的SBC 1和SBC 2的转接,并按图中所示的方式进行传输。该方案中,信令和媒体流均经过SBC转接,无法实现媒体直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以实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直传。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包 括:
当会话边界控制器SBC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当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以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SBC,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进行处理;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 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以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SBC对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处理,使被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获得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主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获得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从而,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会话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一下的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二下的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
图5和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B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媒体流旁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SBC对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处理,使被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获得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主叫终端能够从接收到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获得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从而,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SBC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具体的,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会携带有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现有技术中,SBC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用自身的SBC地址替换该消息中携带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该消息经核心网处理后到达被叫终端时,被叫终端无法从该消息中获得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BC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后,会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携带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中。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和端口号具体为会话发 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的地址和m行中的端口号;扩展的第二信息域具体为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中的扩展行。
步骤202、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对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进行媒体释放,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具体的,SBC对会话发起请求消息进行媒体释放可以具体为: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被叫终端接收到SBC修改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可以从该消息中获得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SBC中可以配置SBC地址列表,用于存储SBC地址信息。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可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是否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若判断为是,则对该消息进行媒体释放;否则,对该消息不进行媒体释放,而直接用自身SBC地址和端口号替换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
步骤203、当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步骤204、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对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媒体释放,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
具体的,步骤203~204处理流程与步骤201~2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主叫终端接收到SBC修改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可以从该消息中获得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步骤205、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会话结束之前,SBC可以保存该会话中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当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可以根据自身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判断自身地址与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明SBC对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进行了媒体释放,SBC将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若不相同,则表明SBC对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未进行媒体释放,SBC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应该认识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次会话交互过程中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通过同一个SBC接入IMS核心网,也可以通过两个SBC接入IMS核心网。例如,当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通过两个SBC接入IMS核心网时,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SBC为主叫侧SBC,IMS核心网对主叫侧SBC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被叫侧SBC,被叫侧SBC将修改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接收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的SBC为被叫侧SBC,IMS核心网对被叫侧SBC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主叫侧SBC,主叫侧SBC将修改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应用场景一
在该实施例中,主叫终端(用户A)和被叫终端(用户B)通过同一SBC接入IMS核心网,SBC中配置有与自身处于同一区域的SBC的地址列表。
其中,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的策略或SBC的IP地址对SBC进行区域划分。例如,可以将SBC划分为国内SBC和海外SBC。以海外应用场景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海外SBC中配置海外部署的SBC的地址列表,用于存储海外部署的SBC的地址信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一下的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SBC接收用户A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INVITE消息)。
其中,该INVITE消息的c行(INVITE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有用户A的地址(IP_A),m行中携带有用户A的端口号(PORT_A)。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DP消息中m行携带的端口号未在流程图中体现。
步骤302、SBC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在INVITE消息中的SDP信息中增加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IP_A和PORT_A,并用自身的SBC地址(IP_SBC)和端口号(PORT_SBC)替换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A和m行携带的PORT_A。
具体的,SBC接收到用户A发送的INVITE消息后,根据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判断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IP_A)是否记录在该SBC地址列表中。其中,由于SBC中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存储的是SBC的地址信息,而SBC接收到的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为用户A的地址(IP_A),即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未记录在SBC地址列表中。因此,SBC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IP_A和PORT_A,并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IP_SBC和PORT_SBC)分别替换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A和m行中携带的PORT_A。
步骤303、SBC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IMS-Core(IMS核心网),并接收IMS-Core处理后的INVITE消息。
其中,由于该实施例中,用户A和用户B均通过同一个SBC接入IMS核心网,因此,IMS核心网处理后的INVITE消息通过将该INVITE消息接入IMS核心网的SBC转发给用户B。
步骤304、SBC使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A和PORT_A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具体的,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INVITE消息后,根据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判断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IP_SBC)是否记录在该SBC地址列表中。其中,由于SBC中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存储的是SBC的地址信息,而SBC接收到的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为SBC的地址(IP_SBC),即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记录在SBC地址列表中。因此,SBC使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A和PORT_A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步骤305、SBC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用户B。
其中,用户B接收到该INVITE消息后,获取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用户A的地址(IP_A)和m行携带的用户A的端口号(PORT_A)。
步骤306、SBC接收用户B返回的响应消息(200ok消息)。
其中,该200ok消息的c行(200ok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有用户B的地址(IP_B),m行中携带有用户B的端口号(PORT_B)。
步骤307、SBC在接收到的200ok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在200ok消息中的SDP信息中增加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B和m行中携带的PORT_B,并用IP_SBC和PORT_SBC分别替换该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B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
具体的,SBC接收到用户B返回的200ok消息后,根据自身存储的SBC 地址列表判断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IP_B)是否记录在该SBC地址列表中。显然,IP_B未记录在SBC地址列表中,SBC在接收到的200ok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IP_B和PORT_B,并用IP_SBC和PORT_SBC分别替换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B和m行携带的PORT_B。
步骤308、SBC将该200ok消息发送给IMS-Core,并接收IMS-Core处理后的INVITE消息。
步骤309、SBC使用接收到的200ok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B和PORT_B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具体的,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200ok消息后,根据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判断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地址信息(IP_SBC)是否记录在该SBC地址列表中。显然,IP_SBC记录在SBC地址列表中,SBC使用接收到的200ok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B和PORT_B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步骤310、SBC将该200ok消息发送给用户A。
其中,用户B接收到该200ok消息后,获取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用户B的地址(IP_B)和m行中携带的用户B的端口号(PORT_B)。
步骤311、用户A和用户B根据获取到的对端设备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应用场景二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A通过SBC 1接入IMS核心网,用户B通过SBC 2接入IMS核心网,SBC1和SBC2处于同一区域,SBC中配置与自身处于同一区域的SBC的地址列表。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二下的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SBC 1接收用户A发送的(INVITE消息)。
步骤402、SBC 1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IP_A和PORT_A,并用自身的SBC地址(IP_SBC 1)和端口号(PORT_SBC1)替换该INVITE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A和m行中携带的PORT_A。
步骤403、SBC 1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IMS-Core,由IMS-Core对该INVITE消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INVITE消息发送给SBC 2。
其中,由于用户A通过SBC 1接入IMS核心网,用户B通过SBC 2接入IMS核心网。因此,通过SBC 1转发给IMS核心网的INVITE消息经过处理后,通过SBC 2转发给用户B。
步骤404、SBC 2使用接收到的INVITE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A和PORT_A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 1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 1,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步骤405、SBC 2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用户B。
步骤406、SBC 2接收用户B返回的200ok消息。
步骤407、SBC 2在接收到的200ok消息中增加一个扩展的a行,用于保存该200ok消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B和m行中携带的PORT_B,并用IP_SBC2和PORT_SBC 2分别替换该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的IP_B和m行中携带的PORT_B。
步骤408、SBC 2将该200ok消息发送给IMS-Core,由IMS-Core对该200ok消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INVITE消息发送给SBC 1。
步骤409、SBC 1使用接收到的200ok消息的扩展的a行中携带的IP_B和PORT_B分别替换c行中携带IP_SBC 2和m行中携带的PORT_SBC 2,并删除该扩展的a行。
步骤410、SBC 2将该200ok消息发送给用户A。
步骤411、用户A和用户B根据获取到的对端设备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得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SBC中配置SBC地址列表,当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在经过SBC的转接,以及IMS核心网的处理并到达被叫终端后,该会话发起请求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有主叫终端的地址,m行中携带有主叫终端的端口号,被叫终端可以获取接收到的会话发起请求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相应地,被叫终端响应接收到的会话发起请求的响应消息在经过SBC转接以及IMS核心网处理并到达主叫终端后,该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携带有被叫终端的地址,m行中携带有被叫终端的端口号,主叫终端可以获取接收到的响应消息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根据获取到的对端地址和端口号,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进行媒体直传,实现媒体流旁路。其中,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可以通过同一SBC接入IMS核心网,也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SBC接入IMS核心网。
应该认识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于保存c行中携带的地址和m行中携带的端口号的扩展行并不限于扩展的a行,在相同的发明构思下,通过扩展其他行实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直传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中。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SBC。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BC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52,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 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进行处理;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接收到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第二接收模块53,用于接收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
第二处理模块54,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以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如图6所示,该SBC还可以包括:
存储模块55,用于存储SBC地址列表;
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记录在所述存储模块55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 SBC地址记录在所述存储模块55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55还用于,存储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响应消息后,若根据所述存储模块55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相同,则将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54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所述存储模块55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1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根据所述存储模块55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不相同,则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和端口号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 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的地址和m行中的端口号;所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中的扩展行。
优选地,所述扩展行为扩展的a行。
应该认识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于保存c行中携带的地址和m行中携带的端口号的扩展行并不限于扩展的a行,在相同的发明构思下,通过扩展其他行实现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直传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中。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会话边界控制器SBC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当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当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以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C中配置有SBC地址列表;
所述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
所述SBC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C存储有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
所述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根据自身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相同,则将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SBC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所述SBC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
当SBC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所述SBC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SBC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根据自身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不相同,则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SBC为主叫侧SBC,IMS核心网对主叫侧SBC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被叫侧SBC,被叫侧SBC将修改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
接收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的SBC为被叫侧SBC,IMS核心网对被叫侧SBC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主叫侧SBC,主叫侧SBC将修改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和端口号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的地址和m行中的端口号;所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中的扩展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行为扩展的a行。
9.一种会话边界控制器SBC,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以及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MS核心网进行处理;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被叫终端发送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将该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IMS核心网进行处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被叫终端;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时,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并将修改后的消息发送给主叫终端,以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对端的地址和端口号进行媒体直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SBC地址列表;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记录在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主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判断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记录在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则使用该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删除该第二信息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响应消息后,若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相同,则将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地址和端口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IMS核心网处理后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未记录在自身存储的SBC地址列表中时,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域中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并删除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的第二信息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被叫终端返回的会话发起响应消息后,若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会话发起请求的内容,确定自身地址和IMS核心网处理后的对应该消息的会话发起请求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不相同,则使用自身的SBC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替换该会话发起响应消息中第一信息域中的被叫终端的地址和端口号。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域中的地址和端口号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的c行中的地址和m行中的端口号;所述扩展的第二信息域具体为所述会话发起请求/响应消息中的SDP信息中的扩展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SBC,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行为扩展的a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85222.6A CN103139156B (zh) | 2011-11-28 | 2011-11-28 |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85222.6A CN103139156B (zh) | 2011-11-28 | 2011-11-28 |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39156A CN103139156A (zh) | 2013-06-05 |
CN103139156B true CN103139156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4849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852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156B (zh) | 2011-11-28 | 2011-11-28 |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391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5234B (zh) * | 2013-11-14 | 2017-06-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Ims媒体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17717B (zh) * | 2014-03-10 | 2018-09-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7210824A1 (zh) * | 2016-06-06 | 2017-12-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业务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3438220B (zh) * | 2021-06-22 | 2024-03-15 | 上海翰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在软交换通信系统中转换ip地址的方法及软交换通信系统 |
CN119496764A (zh) * | 2023-08-18 | 2025-02-2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8267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旁路的方法 |
CN1870567A (zh) * | 2005-05-24 | 2006-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媒体流旁路的实现方法 |
-
2011
- 2011-11-28 CN CN201110385222.6A patent/CN10313915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8267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旁路的方法 |
CN1870567A (zh) * | 2005-05-24 | 2006-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媒体流旁路的实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39156A (zh)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85326B2 (en) | Handling early media in VoIP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endpoints | |
US10320972B2 (en) | Enhance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ecording | |
CN102318323B (zh) | 私网与网外客户端之间呼叫的nat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3139156B (zh) | 一种媒体流旁路实现方法和设备 | |
CN103716299A (zh) | 一种基于sip进行会话的方法、终端及呼叫业务服务器 | |
CN103905393B (zh) | 一种实现企业uc系统与ims网络互通的方法和设备 | |
US9509724B2 (en) | Handl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 |
CN103905380B (zh) | 一种业务呼叫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8934478B2 (en) | Managing telephony services using multiple users within a telephony control point in a home network | |
US20140254785A1 (en) | Dynamic device pairing with control session establishment | |
CN108076055B (zh) | 一种sip多方会话的强拆强插控制方法及装置 | |
WO2007036124A1 (fr) | Procédé d'adressage dans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 |
US9030956B2 (en) |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different users of an aggregate endpoin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 |
US10944832B2 (en) | Supporting intermediate back to back user agents between user agents and a conference focus | |
JP2011049687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sip信号中継方法及びsip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 | |
EP2876858B1 (en) | Call transfer with network spanning back-to-back user agents | |
US2011012286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gateway device based on sip phone | |
CN103997491A (zh) | 一种量子保密通信电话用户终端扩展网关系统 | |
WO2014000429A1 (zh) |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架构下终端移动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2984399B (zh) | 录音方法及系统 | |
CN103179287A (zh) | 一种呼叫遇忙处理方法及业务平台设备 | |
CN102546644B (zh) | 实现sip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4683610B (zh) | 一种提高VoIP语音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348778B2 (en) | Dynamic device pairing with media server audio substitution | |
CN101009664B (zh) | 一种处理会话初始化协议消息中内容的方法及网络实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