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137474A -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7474A
CN103137474A CN201110394436XA CN201110394436A CN103137474A CN 103137474 A CN103137474 A CN 103137474A CN 201110394436X A CN201110394436X A CN 201110394436XA CN 201110394436 A CN201110394436 A CN 201110394436A CN 103137474 A CN103137474 A CN 103137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substrate
igbt device
silicon
termination type
m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44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树范
张朝阳
李江华
房宝青
华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 Hong NE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 Hong NE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 Hong NE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944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7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7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7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包括:第1步,选择区熔单晶硅的第一硅衬底和第二硅衬底,减薄第一硅衬底的厚度,在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第2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第3步,在第一硅衬底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直至淀积正面金属作为发射极。第4步,将第二硅衬底从背面减薄,然后淀积背面金属作为集电极。本发明以贴片方式制造IGBT器件的方法,无需进行厚度在70μm以下的极薄片的生产工艺,从而有效减少薄片工艺的碎片几率,并节约了购买新机台设备的巨大成本。

Description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IGBT器件由一个MOS晶体管和一个PNP双极晶体管组成,也可看作是由一个VDMOS(Vertical double diffused MOSFET,垂直双扩散MOS晶体管)和一个二极管组成。
请参阅图1,这是一种场终止型(Field stop)IGBT器件的结构示意图。硅片背面为金属层14作为集电极,其上方具有p型重掺杂集电区4,再往上为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再往上为n型中低掺杂区1。在n型中低掺杂区1中具有p阱7。在p阱7中具有n型重掺杂源区8和p型重掺杂接触区11。在n型中低掺杂区1之上具有栅氧化层5、层间介质9和接触孔电极10。其中栅氧化层5的两端在n型重掺杂源区8之上,接触孔电极10在p型重掺杂接触区11之上。栅氧化层5之上为多晶硅栅极6。层间介质9之上为金属层12作为发射极,其与接触孔电极10相连。
对于这种场终止型IGBT器件,目前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
第1步,在n型中低掺杂的硅片1上制造硅片正面的结构,直至进行到淀积层间介质(ILD)这一步。所述硅片正面的结构包括离子注入形成的p阱7、n型重掺杂源区8、p型重掺杂接触区11,淀积层间介质9等。
第2步,将n型中低掺杂的硅片1从背面减薄,一般剩余70μm左右。
第3步,在硅片1的背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和p型重掺杂集电区4。
第4步,在硅片正面淀积金属作为发射极12,在硅片背面淀积金属作为集电极14。
之所以采用上述步骤,是因为硅片背面的阻断区3必须注入杂质并进行高温退火以激活杂质。而硅片正面的金属层即发射极12无法承受退火工艺的高温,因此硅片正面淀积金属必须放到硅片背面形成阻断区3之后进行。
上述方法在第2步后,整个硅片的厚度就降到70μm以下,这称为极薄片。对极薄片的后续处理包括金属淀积、光刻、干法刻蚀、离子注入、退火等步骤。
半导体制造厂商的通用设备都是用于处理标准厚度(一般为725μm)的硅片的,处理极薄片有较大的硅片破碎的风险。而重新购买可处理极薄片的设备,又会较大地增加成本并影响整体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安全和低风险的前提下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为:
第1步,选择区熔单晶硅的第一硅衬底和第二硅衬底,减薄第一硅衬底的厚度,在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
第2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
第3步,在第一硅衬底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直至淀积正面金属作为发射极;
第4步,将第二硅衬底从背面减薄,然后淀积背面金属作为集电极。
本发明以贴片方式制造IGBT器件的方法,无需进行厚度在70μm以下的极薄片的生产工艺,从而有效减少薄片工艺的碎片几率,并节约了购买新机台设备的巨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本发明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两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n型中低掺杂区;3为n型重掺杂阻断区;4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5为栅氧化层;6为多晶硅栅极;7为p阱;8为n型重掺杂源区;9为层间介质;10为接触孔电极;11为p型重掺杂接触区;12为发射极;14为集电极;10为第一硅衬底;40为第二硅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这是本发明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选择第一硅衬底10和第二硅衬底40,它们均为区熔单晶硅(FZ-Si)。所述第一硅衬底10优选为n型中低掺杂,掺杂浓度为1×1011~1×1014原子每立方厘米,但也可以是无掺杂、p型掺杂等。所述第二硅衬底40优选为p型重掺杂,掺杂浓度为1×1016~1×1019原子每立方厘米,但也可以是无掺杂、n型掺杂等。
将第一硅衬底10从正面或背面减薄,例如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其剩余厚度在50~300μm之间,优选为60μm。
在第二硅衬底40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掺杂浓度为1×1016~1×1019原子每立方厘米。
第2步,将第一硅衬底10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40的正面(即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的表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
所述键合工艺是将两个抛光硅片经化学清洗和活化处理后在室温下粘贴在一起,再经过高温退火处理,使键合界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强度很大的化学共价键连接,增加键合强度而形成一个整体。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两键合硅片的晶向、电阻率和导电类型可自由选择,与半导体工艺完全兼容,并且键合强度大,键合后的界面可以承受磨片、抛光和高温处理等优点。
这一步的键合工艺例如又包括如下步骤:
第2.1步,将两片表面平整洁净的抛光硅片(氧化或未氧化)先经适当表面清洗与活化(例如采用OH溶液或等离子体)。
所述清洗工艺是指:硅片的表面有大量的悬挂键,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气体分子和有机物,在硅片的表面形成污染,在高温退火的过程中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气体并在键合界面生成空洞。一般用强氧化性溶液加热处理,使有机物氧化分解。
所述活化处理是指:一种是用含OH离子(氢氧根离子)溶液,另外一种是用氩气等离子体处理,在强氧化的作用下使硅片生成一层本征氧化层,吸附大量的OH团,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用甩干机甩干。
这一步中硅片表面的氧化层极薄(通常约为
Figure BDA0000115334360000051
)。
第2.2步,在室温下将硅片的抛光面贴合在一起,使两硅片在室温下依靠短程的分子间作用力吸合在一起。
这也被称为预键合,即在室温下或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把要键合的硅片的抛光面按照晶向对准,然后在硅片的中心加一个外力,使硅片首先在中间键合在一起,然后键合波向硅片的四周边沿扩展,最后把两个硅片完全键合在一起。现在的机器预键合设备可以完成晶向对准、加热、抽真空和充气等多种功能。
第2.3步,将贴合好的硅片经过高温退火处理,使界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增加键合强度形成整体。
在高温下,键合硅片之间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强的化学共价键,使键合完成。为了避免高温时有空洞长生,高温退火温度一般在900℃以上,同时要充氧气或氮气。
键合后的硅片中具有超薄的氧化硅不会对产品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后道工艺中的退火均对两个硅衬底之间的分界面做进一步的原子修复。
第3步,在第一硅衬底10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包括离子注入形成p阱7、n型重掺杂源区8、p型重掺杂接触区11,淀积层间介质9、淀积正面金属作为发射极12等。剩余的第一硅衬底10直接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成为n型中低掺杂区1,掺杂浓度为1×1011~1×1014原子每立方厘米。
在第一硅衬底10为掺杂浓度满足n型中低掺杂区1的n型掺杂的情况下,制造了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后所剩余的第一硅衬底10就直接作为n型中低掺杂区1。这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硅衬底10为掺杂浓度大于n型中低掺杂区1的n型掺杂的情况下,制造了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后所剩余的第一硅衬底10可以通过离子注入p型杂质后成为n型中低掺杂区1。
在第一硅衬底10为掺杂浓度小于n型中低掺杂区1的n型掺杂的情况下、或者是无掺杂的情况下、或者是p型掺杂的情况下,制造了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后所剩余的第一硅衬底10可以通过离子注入n型杂质后成为n型中低掺杂区1。
第4步,将第二硅衬底40从背面减薄,剩余厚度为40~300μm,优选为70μm。剩余的第二硅衬底40直接作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或者通过离子注入成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掺杂浓度为1×1016~1×1019原子每立方厘米。然后在p型重掺杂集电区4的背面淀积金属作为集电极14。
在第二硅衬底40为掺杂浓度满足p型重掺杂集电区4的p型掺杂的情况下,从背面减薄后的第二硅衬底40就直接作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
在第二硅衬底40为掺杂浓度大于p型重掺杂集电区4的p型掺杂的情况下,从背面减薄后的第二硅衬底40可以通过离子注入n型杂质后成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
在第二硅衬底40为掺杂浓度小于p型重掺杂集电区4的p型掺杂的情况下、或者是无掺杂的情况下、或者是n型掺杂的情况下,从背面减薄后的第二硅衬底40可以通过离子注入p型杂质后成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
显然上述方法的第2步和第3步可以互换顺序。
上述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IGBT器件背面的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的形成需要高温退火工艺,只要其在两个硅衬底贴合之前完成就不影响IGBT器件正面的金属即发射极11。
IGBT器件正面的金属淀积工艺也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只要其在两个硅衬底贴合之前完成即可。
其二,通过控制n型中低掺杂区1的厚度,可以控制该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击穿电压(BV)和导通电压(Vsat)。n型中低掺杂区1越厚,则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导通电压就越大;反之亦然。
通过控制n型中低掺杂区1的掺杂浓度,也可以控制该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击穿电压(BV)和导通电压(Vsat)。n型中低掺杂区1的掺杂浓度越低,则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导通电压就越大;反之亦然。
为了获得好的场终止效果,优选地,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的电阻率为n型中低掺杂区1的5~30倍。
请参阅图4,这是本发明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选择区熔单晶硅的第一硅衬底10和第二硅衬底40,将第一硅衬底10减薄为50~300μm,优选为60μm,在第二硅衬底40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
第2’步,将第二硅衬底40从背面减薄到300~700μm之间,优选为600μm。
第3’步,将第一硅衬底10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40的正面(即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3的表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
第4’步,在第一硅衬底10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剩余的第一硅衬底10直接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成为n型中低掺杂区1。
第5’步,将第二硅衬底40从背面减薄为40~300μm,优选为70μm。剩余的第二硅衬底40直接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成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4。然后在p型重掺杂集电区4的背面淀积金属作为集电极14。
显然上述方法的第4’步可以放到第1’~2’步之间,或者放到第2’~3’步之间。
上述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还具有如下优点:在两个硅衬底贴合前通过减薄各自厚度,使得贴合后其总厚度相当于标准厚度的硅片,对于半导体生产厂商而言,仍旧相对于操作标准厚度的硅片,因而极大地避免了硅片破碎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第1步,选择区熔单晶硅的第一硅衬底和第二硅衬底,减薄第一硅衬底的厚度,在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
第2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
第3步,在第一硅衬底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直至淀积正面金属作为发射极;
第4步,将第二硅衬底从背面减薄,然后淀积背面金属作为集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的第2步、第3步互换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2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2.1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进行清洗与活化处理;
第2.2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贴合在一起;
第2.3步,将贴合好的硅片经过高温退火处理,使界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增加键合强度形成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硅衬底为n型掺杂,所述第二硅衬底为p型掺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3步中,制造了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后剩余的第一硅衬底直接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作为n型中低掺杂区;
所述方法第4步中,减薄后的第二硅衬底直接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作为p型重掺杂集电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的电阻率为n型中低掺杂区的5~3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1步中,第一硅衬底减薄后的厚度为50~300μm;
所述方法第4步中,第二硅衬底减薄后的厚度为40~3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第1’步,选择区熔单晶硅的第一硅衬底和第二硅衬底,减薄第一硅衬底的厚度,在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形成n型重掺杂场阻断区;
第2’步,将第二硅衬底从背面减薄;
第3’步,将第一硅衬底的背面和第二硅衬底的正面以键合工艺形成为一体;
第4’步,在第一硅衬底的正面制造IGBT器件的正面结构,直至淀积正面金属作为发射极;
第5’步,将第二硅衬底从背面减薄,然后淀积背面金属作为集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4’步挪至第1’步至第2’步之间,或者挪至第2’步和第3’步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1’步中,第一硅衬底减薄后的厚度为50~300μm;
所述方法第2’步中,第二硅衬底减薄后的厚度为300~700μm;
所述方法第4’步中,第二硅衬底减薄后的厚度为40~300μm。
CN201110394436XA 2011-12-02 2011-12-02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Pending CN103137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4436XA CN103137474A (zh) 2011-12-02 2011-12-02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4436XA CN103137474A (zh) 2011-12-02 2011-12-02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7474A true CN103137474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9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4436XA Pending CN103137474A (zh) 2011-12-02 2011-12-02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747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0355A1 (zh) * 2013-07-03 2015-01-08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Igbt制造方法
WO2015027948A1 (zh) * 2013-08-30 2015-03-05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258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反向导通场截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WO2015039274A1 (zh) * 2013-09-17 2015-03-2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ti-igb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37813A (zh) * 2013-11-13 2015-05-20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Igbt的制作方法
CN104779157A (zh) * 2014-06-28 2015-07-15 上海合俊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场阻型igbt的制备方法
CN116721918A (zh) * 2023-04-19 2023-09-08 物元半导体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及igbt器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9498A (ja) * 2002-09-24 2004-04-15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483579B1 (ko) * 1997-05-30 2005-08-29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실리콘기판디렉트본딩을이용한절연게이트바이폴라트랜지스터용반도체장치의제조방법
US20070120215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Chong-Man Yu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ilicon substrate as field stop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317964A (ja) * 2006-05-26 2007-12-06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499422A (zh) * 2008-12-12 2009-08-05 北京工业大学 用多晶硅做寿命控制层的内透明集电极igbt制造方法
CN101752415A (zh) * 2008-12-03 2010-06-23 上海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54690A (zh) * 2010-11-22 2011-05-11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制造大功率器件的半导体衬底的制造方法
CN102142372A (zh) * 2010-12-24 2011-08-03 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场阻断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方法
CN102184854A (zh) * 2011-04-14 2011-09-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功率器件背面热退火时对正面金属图形的保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3579B1 (ko) * 1997-05-30 2005-08-29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실리콘기판디렉트본딩을이용한절연게이트바이폴라트랜지스터용반도체장치의제조방법
JP2004119498A (ja) * 2002-09-24 2004-04-15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70120215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Chong-Man Yu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ilicon substrate as field stop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317964A (ja) * 2006-05-26 2007-12-06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752415A (zh) * 2008-12-03 2010-06-23 上海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99422A (zh) * 2008-12-12 2009-08-05 北京工业大学 用多晶硅做寿命控制层的内透明集电极igbt制造方法
CN102054690A (zh) * 2010-11-22 2011-05-11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制造大功率器件的半导体衬底的制造方法
CN102142372A (zh) * 2010-12-24 2011-08-03 江苏宏微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场阻断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方法
CN102184854A (zh) * 2011-04-14 2011-09-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功率器件背面热退火时对正面金属图形的保护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552A (zh) * 2013-07-03 2015-01-14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igbt的制造方法
WO2015000355A1 (zh) * 2013-07-03 2015-01-08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Igbt制造方法
US9553164B2 (en) 2013-07-03 2017-01-24 Csmc Technologies Fab1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GBT
WO2015027948A1 (zh) * 2013-08-30 2015-03-05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258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反向导通场截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CN104425258B (zh) * 2013-08-30 2017-10-27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反向导通场截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WO2015039274A1 (zh) * 2013-09-17 2015-03-2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ti-igb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37813B (zh) * 2013-11-13 2019-10-01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Igbt的制作方法
CN104637813A (zh) * 2013-11-13 2015-05-20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Igbt的制作方法
CN104779157A (zh) * 2014-06-28 2015-07-15 上海合俊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场阻型igbt的制备方法
CN104779157B (zh) * 2014-06-28 2019-06-21 上海提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场阻型igbt的制备方法
CN116721918A (zh) * 2023-04-19 2023-09-08 物元半导体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及igbt器件
CN116721918B (zh) * 2023-04-19 2024-12-27 物元半导体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及igbt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7474A (zh) 以贴片方式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CN102693912B (zh) 制作igbt器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090045130A (ko) Soi 기판의 제작 방법
US9812428B2 (en) Vertically integrated wafers with thermal dissipation
CN101101891A (zh) 绝缘体上硅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21848A (zh) 一种功率绝缘体上的硅衬底的制备工艺
JP5261960B2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WO2015136834A1 (ja) 貼り合わせsoi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CN102832160B (zh) 一种soi硅片的制备方法
CN105374862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3137473B (zh) 以具有外延层的衬底制造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方法
CN107004578B (zh) 用于制造包括薄半导体晶圆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253041A (zh) 非穿通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CN103594411A (zh) 绝缘体上锗硅的形成方法
CN101523581A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元件
CN103178103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00526A (zh) Vdmos的制造方法和vdmos
WO2007072624A1 (ja) Soi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soi基板
CN104637813B (zh) Igbt的制作方法
US20080176384A1 (en) Methods of forming impurity regions in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02487003A (zh) 辅助侧墙的形成方法
CN104425255A (zh) 非穿通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CN107154379B (zh) 绝缘层上顶层硅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54378A (zh) 绝缘层上顶层硅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54347B (zh) 绝缘层上顶层硅衬底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HONG NEC 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Effective date: 201401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206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TO: 201203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10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1399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ichuan Road, No. 1188 Bridge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uahong NEC Electronics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