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136B - 喷墨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29136B CN103129136B CN201210500850.9A CN201210500850A CN103129136B CN 103129136 B CN103129136 B CN 103129136B CN 201210500850 A CN201210500850 A CN 201210500850A CN 103129136 B CN103129136 B CN 1031291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jet
- nozzle rows
- recording
- block
- jet re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3—Block driv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align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thermal bent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synchronising the droplet separation and charging ti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设备。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和驱动单元。所述记录头包括多个元件列。各元件列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用于排出墨的多个记录元件,并且被分割成包括多个连续记录元件的多个组。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记录头,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得按特定时间间隔顺次驱动各组内的多个记录元件。所述多个元件列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组内的记录元件的数量。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多个元件列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特定时间间隔内要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宽度内记录一列的记录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设备中,记录头中的记录元件的数量趋于增多以实现记录图像的较高分辨率。在包括多个记录元件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当同时驱动所有的记录元件时,电力消耗临时增大。因而,该喷墨记录设备采用用于将各记录元件分割成多个块并且以块为单位驱动该记录元件的块驱动系统。
在采用块驱动系统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可以通过使各块的驱动定时偏移来使对记录元件进行驱动所需的电力消耗相等。然而,在记录期间,在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位置关系恒定地改变。因此,在各块的驱动定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这些块所排出的墨滴根据该差异而以偏移方式着落在记录介质上。因而,在采用块驱动系统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质量可能下降。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日本特开2008-183742公开了如下方法,其中该方法用于对由各块基于记录数据要排出的墨滴数(点数)进行计数,并且改变驱动顺序以使得可以使点数大的块的驱动定时较短。
对于工业用和商业用印刷,已经使用近来的喷墨记录设备。在这些领域中,需要与家用型喷墨记录设备相比更快的吞吐量。
在被设计成实现高速吞吐量的喷墨记录设备中,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于彼此的移动速度变高。即使在使用日本特开2008-183742中所公开的方法的情况下,在一列的记录完成之前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长度也变长,结果使该记录介质上的一列的区域变宽。因而,存在如下可能性:在记录方向上或与该记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细线或包括该细线的字符的图像质量可能会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实现高速吞吐量的情况下抑制记录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其包括多个元件列,其中,各个元件列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用于排出墨的多个记录元件,并且被分割成包括多个连续记录元件的多个组;以及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记录头,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得按特定时间间隔顺次驱动各组内的多个记录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列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组内的记录元件的数量,以及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多个元件列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特定时间间隔内要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宽度内记录一列的记录数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在实现高速吞吐量的情况下抑制记录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喷墨记录设备。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喷墨记录设备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记录头的内部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头驱动器的结构示例的电路图。
图4A~4D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各喷嘴列中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5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以使列方向上的着落位置彼此一致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6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从墨排出口观看到的记录头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像素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从墨排出口观看到的记录头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像素的示意图。
图10A和10B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以使列方向上的着落位置彼此一致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1A~11C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从墨排出口观看到的记录头的示意图。
图12A~12C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像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喷墨记录设备和方法,其中该喷墨记录设备和方法原理上可以通过消除由于块驱动系统中的各块的驱动定时的差异所引起的墨滴在记录介质上的着落偏移,来抑制记录图像质量的劣化。该着落偏移不包括以下着落偏移中的任意:由于因墨滴排出喷嘴的制造公差造成的排出速度或排出方向的变化所引起的着落偏移;由于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所引起的着落偏移;以及由于输送介质的不均匀输送所引起的着落偏移。
这里,“记录”不仅包括生成诸如字符或图形等的重要信息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设计或图案或者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处理的情况。
“记录介质”不仅包括在一般记录装置中使用的纸张,而且还包括能够利用墨来记录图像的诸如布料、塑料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或皮革等。
“墨”是施加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图像、设计或图案或者用于记录介质的处理或墨处理的液体。该墨处理例如包括使在施加至记录介质的墨中的着色剂凝固或不可溶解。
图1是喷墨记录设备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设备1例如是包括沿着记录介质106的输送方向(即,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记录头2Y、2M、2C和2Bk的线型头的彩色喷墨记录设备。记录方向是主扫描方向。记录头2Y排出黄色墨,记录头2M排出品红色墨,记录头2C排出青色墨,并且记录头2Bk排出黑色墨。记录头2Y、2M、2C和2Bk具有彼此几乎相同的结构。因而,在下文,除了将这些记录头彼此区分开的情况以外,将这些记录头统称为记录头2。
用于储存黄色墨、品红色墨、青色墨和黑色墨的储墨器3Y、3M、3C和3Bk(以下统称为“储墨器3”)经由连接管4连接至记录头2。储墨器3与喷墨记录设备1的操作员能够更换的连接管4相连接。记录头2被配置成横跨用于输送记录介质106的输送带5与台板6相对,并且能够通过头移动单元10向着台板6移动。
在记录头2中形成有多个喷嘴,其中这些喷嘴包括:墨排出口,用于排出墨;公共储液室,其中,将储存在储墨器3中的墨供给至公共储液室;以及墨流路,用于将墨从公共储液室引导至各墨排出口。在各墨流路中配置有诸如用于产生热能的电热转换器(加热器)等的、用于排出墨的记录元件。该加热器经由头驱动器2a连接至控制设备9。控制设备9通过向头驱动器2a发送ON(接通)或OFF(断开)信号(排出或不排出信号)来控制针对该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给或停止。
各记录头2包括恢复处理所使用的盖7,其中该恢复处理用于通过排出残留在墨流路内的增粘墨(废墨)来恢复墨排出性能。盖7例如以相对于记录头2的排列间隔偏移了一半间距的方式并列设置在记录头2的侧方。在该恢复处理期间,利用盖移动单元8使盖7移动到记录头2的正下方,并且停止在覆盖墨排出面的位置处。通过在这种状态下利用恢复单元(未示出)在盖7内设置负压,从墨排出口吸引和排出废墨。该恢复处理例如在针对记录介质106的记录操作之前进行。
输送带5是挂在与带驱动马达11相连接的驱动辊上的环形带。通过根据来自控制设备9的控制信号利用马达驱动器12驱动带驱动马达11来使输送带5转动,由此在主扫描方向上输送放置在输送带5上的记录介质106。在记录介质106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上,充电器13被配置成通过对输送带5进行充电来使记录介质106牢固地附着至输送带5。充电器13由充电器驱动器13a进行通电以对输送带5进行充电。
记录介质106由一对进给辊14进给到输送带5上。进给辊14与进给马达15相连接,并且通过根据来自控制设备9的控制信号利用马达驱动器16驱动进给马达15而转动。
控制设备9通过向头驱动器2a、马达驱动器12和16、充电器驱动器13a、头移动单元10以及盖移动单元8发送预定控制信号来控制喷墨记录设备1的记录操作。
控制设备9对从外部输入的记录数据执行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例如包括用于针对各像素将记录数据(多值图像数据)量化成N值图像数据、并且生成与各量化像素的灰度值“K”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数据信号的处理。作为用于输出多值图像数据的装置,可以使用诸如扫描器或数字照相机等的图像输入装置、或者诸如固定式或便携式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对于多值图像数据的灰度处理(K值化处理),可以使用诸如多值误差扩散法、平均浓度保存法或抖动矩阵法等的半色调表现法。控制设备9通过基于记录图像的浓度信息对所有像素重复K值化处理来生成指示要供给至各记录元件的墨排出或不排出的二值数据信号。控制设备9可以由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的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来实现。
图2是图1所示的记录头的内部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记录头2包括:基板23,其上形成有用于排出墨的多个记录元件102;以及安装在基板23上的顶板24。顶板24包括:多个墨排出口25;以及液体路径26,其形成在墨排出口25的后方以与墨排出口25相连通。各液体路径26共通地连接至一个墨液体室(未示出)。储存在储墨器3内的墨经由墨供给口被供给至墨液体室,并且墨液体室内的墨被供给至各液体路径26。
基板23和顶板24通过使这两者的位置彼此对齐来组装,以使得可以在各液体路径26中配置一个记录元件102。在组装后的记录头2中,在以脉冲形状向记录元件102供给电力的情况下,记录元件102上的墨被加热以在液体路径26中产生气泡。然后,这些气泡膨胀以从墨排出口25排出墨滴。
在该结构中,在对记录介质106记录数据的情况下,控制设备9首先利用头移动单元10来使记录头2从其待机位置上升(使记录头2在远离台板6的方向上移动)。然后,控制设备9使用盖移动单元8来使盖7移动到各记录头2的正下方以执行使用盖7的恢复处理。
在该恢复处理结束之后,控制设备9使用盖移动单元8来使盖7移动至其原来的待机位置,并且使用盖移动单元8来使记录头2下降至预定记录位置(使记录头2在更接近台板6的方向上移动)。
然后,控制设备9使用充电器驱动器13a来利用充电器13对输送带5进行充电,并且利用马达驱动器12使输送带5转动。此外,控制设备9利用马达驱动器16使进给辊14转动,并且利用进给辊14将记录介质106安放在输送带5上。然后,控制设备9根据针对各像素的数据信号来利用头驱动器2a驱动包括在记录头2中的各记录元件(加热器),以将所需图像记录在输送带5上所输送的记录介质106上。
实施例适用于在记录元件102中使用加热元件(加热器)的喷泡(bubble-jet,注册商标)系统。然而,实施例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喷墨记录设备,而不限于该系统。例如,在用于连续地喷射墨滴以形成颗粒的连续型喷墨记录设备的情况下,实施例可适用于电荷控制型或耗散控制型的喷墨记录设备。在用于根据需要来排出墨滴的按需滴落型的情况下,实施例可适用于用于通过压电振荡元件等的机械振动来从排出口排出墨滴的压力控制系统的喷墨记录设备。
接着,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图6是从墨排出口侧观看到的一个记录头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包括多个记录元件102线状(成直线状)配置的多个喷嘴列103(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为四个列A~D)。在各喷嘴列103中,多个记录元件102以特定间隔D排列成行。
图6所示的各喷嘴列103被分割成包括多个连续记录元件102的多个组(在这种情况下,各组包括四个记录元件)。此外,按排列顺序向各组的记录元件分配块编号。更具体地,喷嘴列A的记录元件102分别被表示为块A1~A4,并且喷嘴列B的记录元件102分别被表示为块B1~B4。同样,喷嘴列C的记录元件102分别被表示为块C1~C4,并且喷嘴列D的记录元件102分别被表示为块D1~D4。在针对记录介质106的记录期间,以各喷嘴列103的块为单位来以时分方式驱动记录元件102。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102的数量在各组之间相等,并且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数量(块的数量)和喷嘴列的数量彼此相等。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头驱动器的结构示例的电路图。图3所示的头驱动器2a是用于驱动包括图6所示的喷嘴列A~D的记录头2的电路结构示例。图3示出图6所示的各记录元件102的块A1~A4、B1~B4、C1~C4和D1~D4。
如图3所示,针对各记录元件102,向其一端施加预定电压VH,并且另一端经由场效应晶体管(FET)连接至接地电位(GND)。与(AND)门的输出端子连接至各FET的输入端子(栅极电极)。将从控制设备9发送来的数据信号和选通信号输入至各与门。该数据信号是基于记录数据所生成的,其中该数据信号用于指示相应的记录元件102排出或不排出墨滴。该选通信号用于确定允许各块的驱动的定时或者通电时间(使得可以对各块进行驱动)。
在记录介质106上记录图像的情况下,控制设备9发送与要记录的图像相对应的数据信号。例如,该数据信号是如下的二值信号,其中该二值信号在驱动记录元件102以排出墨滴的情况下被设置为“高(High)”水平,并且在没有排出墨滴的情况下被设置为“低(Low)”水平。另外,控制设备9发送与各喷嘴列103的各块相对应的选通信号A1~A4、B1~B4、C1~C4和D1~D4。在数据信号和选通信号的逻辑与运算的结果为“高”水平的情况下,向相应的记录元件102供给电力以生成热,并且根据该热生成来排出墨滴。
控制设备9使与各块相对应的选通信号的发送定时偏移了特定时间间隔。因而,通过控制各选通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将各喷嘴列分割成作为驱动单位的四个块的块驱动(时分驱动)。通过防止同时发送两个以上的选通信号,可以使驱动记录元件所需的电力消耗均匀。
图7示出作为使用图6所示的记录头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像素的特征记录图案。图7中的像素a1~a4、b1~b4、c1~c4和d1~d4的各圆表示利用从图6的记录头2中所包括的相应块A1~A4、B1~B4、C1~C4和D1~D4的记录元件102排出的墨滴形成在记录介质106上的像素105。利用光栅编号11、12、13、…和列编号c1、c2、c3、…来表示记录介质106上的像素105的理想形成位置。由于各喷嘴之间的间隔D而在喷嘴排列方向上在像素105之间设置间隔D。对图像进行打印,以使得可以在记录介质106的输送方向(光栅方向)上在像素105之间设置间隔d。
对在与记录介质106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喷嘴排列方向(列方向)上的像素105中打印图像进行控制,以使得可以使用多个喷嘴列来将一列的记录数据大致排列在一列中。通过为了以使得一列的记录数据可以排列在一列上的方式打印图像而执行的控制,可以使记录介质上的一列的区域变宽以防止图像质量下降。
为了使利用不同的喷嘴列在记录介质106上打印的像素的形成位置在记录介质106的喷嘴排列方向(列方向)上彼此一致,除了同一喷嘴列内的驱动定时控制以外,还控制喷嘴列之间的驱动定时。换句话说,为了基于一列的记录数据使要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点在喷嘴排列方向上着落成一行,对多个喷嘴列之间的驱动定时进行调整。
将说明用于形成图7所示的图像的驱动定时控制方法。
同一喷嘴列内的驱动定时控制
首先,将参考附图来说明用于在点着落在图7所示的位置上的情况下、控制同一喷嘴列内的各块的驱动定时的方法。在图7中,从各喷嘴列打印出的像素以间隔d顺次配置。例如,在列A中像素a1、a4、a3和a2按该顺序依次配置,在列B中像素b1、b4、b3和b2按该顺序依次配置,在列C中像素c1、c4、c3和c2按该顺序依次配置,并且在列D中像素d1、d4、d3和d2按该顺序依次配置。
可以通过从控制设备9按特定间隔发送选通信号来记录这些像素。更具体地,该控制设备以特定间隔在列A中按顺序依次发送选通信号A1、A4、A3和A2,在列B中按顺序依次发送选通信号B1、B4、B3和B2,在列C中按顺序依次发送选通信号C1、C4、C3和C2,并且在列D中按顺序依次发送选通信号D1、D4、D3和D2。换句话说,在所有喷嘴列中将块驱动顺序控制为彼此一致。
图4A~4D是示出同一喷嘴列内的各块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假定将记录介质106安放在输送带5上从而在图7所示的x轴正方向上以速度v进行输送。
图4A示出喷嘴列A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块A1~A4的驱动定时,并且图4B示出喷嘴列B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块B1~B4的驱动定时。图4C示出喷嘴列C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块C1~C4的驱动定时,并且图4D示出喷嘴列D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块D1~D4的驱动定时。如图4A~4D所示,基于与各块相对应的选通信号A1~A4、B1~B4、C1~C4和D1~D4来控制各块的记录元件102的驱动定时。
例如,在驱动喷嘴列A的各记录元件102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控制设备9首先发送用于允许块A1的驱动的选通信号A1。此时,在喷嘴列A中,从块A1中的数据信号为“高”水平的记录元件102排出墨滴。从块A1排出的墨滴在图7所示的记录介质106上形成像素a1。假定将数据信号A1~A4以及HE-A信号全部设置为“高”水平。
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预定时间t14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A4的驱动的选通信号A4。为了使从块A4排出的墨滴相对于图7所示的块A1的墨滴的着落位置在光栅方向上远离距离d,使记录介质106移动了d。换句话说,可以将预定时间t14设置为值d/v。
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4的发送时刻延迟了预定时间t43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A3的驱动的选通信号A3。与上述情况相同,可以将预定时间t43设置为值d/v。
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3的发送时刻延迟了预定时间t32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A2的驱动的选通信号A2。与上述情况相同,可以将预定时间t32设置为值d/v。此外,在相对于用于允许块A2的驱动的选通信号A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预定时间t21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A1的再驱动的选通信号A1。与上述情况相同,可以将预定时间t21设置为值d/v。
对于喷嘴列B~D,如图4B~4D所示,与喷嘴列A的情况相同,通过使用选通信号B1~B4、C1~C4和D1~D4来驱动各块的记录元件102。换句话说,在同一喷嘴列内,以d/v的特定时间间隔来顺序驱动各块的记录元件102(时分驱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得可以以特定时间间隔(d/v)顺次驱动同一喷嘴列内的各块,可以在记录介质106的移动方向(光栅方向)上以特定间隔d形成四个像素105。
喷嘴列之间的驱动定时控制
接着,将参考附图来说明用于控制喷嘴列之间的驱动定时以使利用不同喷嘴列所打印出的像素的形成位置在记录介质106的喷嘴排列方向(列方向)上彼此一致的方法。图6示出喷嘴列A和喷嘴列B之间的距离L1、喷嘴列B和喷嘴列C之间的距离L2、以及喷嘴列C和喷嘴列D之间的距离L3。
图5是示出喷嘴列之间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图5示出在形成了在列方向上彼此一致的像素时包括块A1、B2、C3和D4的组104中的驱动定时的关系。
首先,为了使图7所示的列编号c1中像素a1和b2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在打印出像素a1之后使记录介质106移动了距离L1。换句话说,在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AB=L1/v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B2的驱动的选通信号B2。
此外,为了使像素a1、b2和c3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在打印出像素b2之后使记录介质106移动了距离L2。也就是说,在从选通信号B2的发送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BC=L2/v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C3的驱动的选通信号C3。换句话说,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tAB+tBC=(L1+L2)/2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3。
此外,为了使像素a1、b2、c3和d4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在打印出像素c3之后使记录介质106移动了距离L3。也就是说,在从选通信号C3的发送时刻起经过了时间tCD=L3/v的情况下发送用于允许块D4的驱动的选通信号D4。换句话说,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tAB+tBC+tCD=(L1+L2+L3)/2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D4。
在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为0并且喷嘴列之间的间隔均匀(L1=L2=L3=L)的情况下,由L/v来表示选通信号B2的发送时刻,由2L/v来表示选通信号C3的发送时刻,并且由3L/v来表示选通信号D4的发送时刻。
对于列编号c2的像素b1、c2、d3和a4、列编号c3的像素c1、d2、a3和b4、以及列编号c4的像素d1、a2、b3和c4,与列编号c1的情况相同,对选通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驱动以使列方向上位置一致。
如上所述,将喷嘴列的数量设置为与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数量(块的数量)相等,并且利用基于喷嘴列之间的距离以及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的时间差驱动记录元件。因而,可以形成各像素105,以使得使记录介质106的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
因而,通过形成像素以使得可以使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原理上可以消除由于块驱动系统中的各块之间的驱动定时差异所引起的墨滴在记录介质106上的着落偏移。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各块之间的驱动定时差异所引起的记录图像质量的劣化。特别地,通过采用本典型实施例,即使记录介质106的移动速度v高,也可以抑制记录图像质量的劣化。
利用形成像素以使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示例说明了本典型实施例。然而,即使通过执行控制、以将根据一列的记录数据所排出的墨滴的着落位置设置在作为以时分的一个间隔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宽度的宽度d内,也可以提供相同的效果。
利用时分驱动顺序在各喷嘴列之间相同的情况说明了本典型实施例。然而,可以以驱动顺序在各喷嘴列之间不同的方式进行时分驱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除了喷嘴列之间的距离以外还考虑以时分的一个间隔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距离对驱动定时进行控制,来执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一列的记录数据所排出的墨滴在列方向上的位置可以彼此一致。
接着,将说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
图8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从墨排出口观看到的记录头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形成在记录介质106上的像素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包括五个喷嘴列103(列A~E)。各喷嘴列103包括线状(成直线状)配置的多个记录元件102。
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中,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将构成喷嘴列103的记录元件102分割成多个组,并且向各组的记录元件顺次分配块编号。更具体地,喷嘴列A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A1~A4,并且喷嘴列B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B1~B4。同样,喷嘴列C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C1~C4,喷嘴列D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D1~D4,并且喷嘴列E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E1~E4。在针对记录介质106的记录期间,以各喷嘴列103的块为单位来以时分方式驱动记录元件102。
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中,喷嘴列的数量比组内的记录元件的数量(块的数量)大1。相对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添加的喷嘴列E被配置成块E1~E4的配置位置可以与块A1~A4的配置位置在光栅方向上一致,并且可以将喷嘴列A要打印的记录数据分配至喷嘴列E。
控制设备9随机确定使用喷嘴A和喷嘴E中的哪个。针对喷嘴列A~E中的各块的驱动方法与图4A~4D所示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相同。
在利用这种方法来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利用喷嘴列A的记录元件102或喷嘴列E的记录元件102所形成的像素105配置在记录介质106上。
作为用于确定控制设备9要使用的喷嘴列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其中该方法用于预先将随机数生成函数存储在控制设备9的存储器中,并且基于该随机数生成函数所生成的随机数来随机选择要使用的喷嘴列。
另外,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其中该方法用于预先将作为喷嘴列确定单元的随机数生成电路安装在控制设备9中,并且基于该随机数生成电路所生成的随机数来随机选择要使用的喷嘴列。此外,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其中该方法用于将预先创建的随机数表存储在控制设备9的存储器中,并且基于从该随机数表读取的随机数来随机意选择要使用的喷嘴列。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在包括块A1、B2、C3、D4和E1的组104中随机使用块A1和E1,并且在包括块A2、B3、C4、D1和E2的组104中随机使用块A2和E2。同样,在包括块A3、B4、C1、D2和E3的组104中随机使用块A3和E3,并且在包括块A4、B1、C2、D3和E4的组104中随机使用块A4和E4。因此,用于在记录介质106的同一列中形成像素105的块的组合为(A1、B2、C3和D4)、(A2、B3、C4和D1)、(A3、B4、C1和D2)、(A4、B1、C2和D3)、(B1、C2、D3和E4)、(B2、C3、C4和E1)、(B3、C4、D1和E2)、以及(B4、C1、D2和E3)。
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各组104中的各块的驱动定时。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各组中的各块的驱动定时的示例的时序图。图10A示出使用块(A1、B2、C3和D4)的情况下的驱动定时,并且图10B示出使用块(B1、C2、D3和E4)的情况下的驱动定时。如图8所示,在喷嘴列A和喷嘴列B之间设置距离L1,并且在喷嘴列B和喷嘴列C之间设置距离L2。在喷嘴列C和喷嘴列D之间设置距离L3,并且在喷嘴列D和喷嘴列E之间设置距离L4。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假定将记录介质106安放在输送带5上从而在图9所示的x轴正方向上以速度v进行输送。
在使用块(A1、B2、C3和D4)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1/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B2。同样,在相对于选通信号B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3,并且在相对于选通信号C3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3/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D4。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为0、并且喷嘴列之间的距离为L1=L2=L3=L的情况下,由L/v来表示选通信号B2的发送时刻,由2L/v来表示选通信号C3的发送时刻,并且由3L/v来表示选通信号D4的发送时刻。
在使用块(B1、C2、D3和E4)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在相对于选通信号B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2。同样,在相对于选通信号C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3/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D3,并且在相对于选通信号D3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4/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E4。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通信号B1的发送时刻为0、并且喷嘴列之间的距离为L2=L3=L4=L的情况下,由L/v来表示选通信号C2的发送时刻,由2L/v来表示选通信号D3的发送时刻,并且由3L/v来表示选通信号E4的发送时刻。
因而,通过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对选通信号的定时进行控制,可以使在使用多个喷嘴列进行记录时一列的记录数据的像素的形成位置在记录介质106的喷嘴排列方向(列方向)上彼此一致。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可以提供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喷嘴列A和喷嘴列E的随机使用而可以降低块A1~A4和块E1~E4的记录元件102的使用频率。因而,可以延长记录头2中所包括的块A1~A4和块E1~E4的记录元件102的耐久时间。此外,块A1~A4或块E1~E4的随机使用使得可以减少由于记录元件102的公差的变化所引起的图像不均匀。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说明了代替喷嘴列A而使用喷嘴列E的结构。然而,可以将喷嘴列B和C的记录数据分配至喷嘴列E,以使得可以代替喷嘴列B和C而使用喷嘴列E。在这种情况下,对选通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适当控制。
接着,将说明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
利用组包括四个记录元件的示例说明了第一典型实施例和第二典型实施例。然而,将利用组包括两个记录元件的示例来说明本典型实施例。图11A~11C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从墨排出口观看到的记录头的示意图。图12A~12C是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像素的示意图。
如图11A~11C所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包括三个喷嘴列103(列A~C)。各喷嘴列103包括线状(成直线状)配置的多个记录元件102。
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中,将喷嘴列103分割成包括两个连续的记录元件102的多个组。向各组的记录元件依次分配块编号。更具体地,喷嘴列A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A1和块A2,喷嘴列B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B1和块B2,并且喷嘴列C的记录元件102分别为块C1和块C2。在针对记录介质106的记录期间,以各喷嘴列103的块为单位来驱动记录元件102。
在该结构中,如图11A~11C所示,喷嘴列的数量比块的数量大1。因此,可以使喷嘴列A中的块A1和A2的位置以及喷嘴列C中的块C1和C2的位置在光栅方向上彼此一致。
在图11A~11C所示的记录元件102的排列中,块B1和块C1的位置在光栅方向上彼此一致,并且块B2和块C2的位置在光栅方向上彼此一致。
因而,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使用可以在同一光栅中形成像素105的两个记录元件的其中一个来在记录介质106上记录数据。控制设备9随机确定使用可以在同一光栅中进行记录的两个记录元件中的哪个。针对喷嘴列A~C中的各块的驱动方法与图4A~4D所示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相同。作为用于随机选择控制设备9要使用的块的方法,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可以使用利用随机数生成函数、随机数生成电路和随机数表的方法。
更具体地,如图11A所示,在包括块A1、B2和C1的组104中可以随机使用块A1和C1,并且在包括块A2、B1和C2的组104中可以随机使用块A2和C2。如图12A所示形成在这种驱动的情况下的像素。
如图11B所示,在包括块A1、B2、C1和C2的组104中,可以随机使用块A1和C1,并且还可以随机使用块B2和C2。如图12B所示形成在这种驱动的情况下的像素。
如图11C所示,在包括块A2、B1、C2和C1的组104中,可以随机使用块A2和C2,并且还可以随机使用块B2和C1。如图12C所示形成在这种驱动的情况下的像素。
因此,用于在记录介质106的同一列中形成像素105的块的组合为A1和B2、A2和B1、B1和C2、B2和C1、A1和C2、A2和C1、以及C1和C2。
以下将说明各组104中的各块的驱动定时。如图11A~11C所示,在喷嘴列A和喷嘴列B之间设置距离L1,并且在喷嘴列B和喷嘴列C之间设置距离L2。与第一典型实施例和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假定将记录介质106安放在输送带5上从而在图9所示的x轴正方向上以速度v进行输送。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记录头2中,喷嘴列103的各记录元件102成直线状配置。因此,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A1和B2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1/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B2。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A2和B1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1/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B1。
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B1和C2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选通信号B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2。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B2和C1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选通信号B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1。
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A1和C2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1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1+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2。在形成像素、以使得在块A2和C1之间列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选通信号A2的发送时刻延迟了(L1+L2)/v的情况下发送选通信号C1。
此外,在使用块C1和C2的情况下,使选通信号C1和C2的发送时刻彼此一致。
在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如图12A~12C所示,可以将与A1和B2、A2和B1、B1和C2、B2和C1、A1和C2、A2和C1以及C1和C2的这些块相对应的像素105形成在同一列中。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可以提供以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并且随机可用的记录元件102的数量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相比变大。在随机可用的记录元件102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106的输送方向上,形成像素105要使用的记录元件102的组合更加随机地改变。因而,与第二典型实施例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少由于记录元件102的公差的变化所引起的图像不均匀。
上述的第二典型实施例和第三典型实施例涉及喷嘴列的数量比各喷嘴列的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元件的数量大1的结构。然而,喷嘴列的数量可以比记录元件的数量大2以上。例如,在喷嘴列的数量是记录元件的数量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可以在记录头中所包括的所有记录元件102中设置随机使用的记录元件102的组合。因此,可以延长记录元件102的耐久时间,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由于记录元件102的公差的变化所引起的图像不均匀。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头,其包括多个元件列,其中,各个元件列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用于排出墨的多个记录元件,并且被分割成包括多个连续记录元件的多个组;
输送单元,用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以及
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记录头,并且执行控制以使得按特定时间间隔顺次驱动各组内的多个记录元件,
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列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组内的记录元件的数量,以及
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多个元件列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特定时间间隔内要由所述输送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输送宽度内记录一列的基于记录数据的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由d/v来表示所述特定时间间隔,其中d是相邻的元件列之间的距离并且v是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列针对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以特定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列用于排出同一类型的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个记录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记录头是线型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记录元件是用于通过使用热能来排出墨的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驱动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对各组内的多个记录元件进行驱动的顺序针对所述第一方向、对于所述多个元件列全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多个元件列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组内的记录元件的数量,确定使用哪个元件列来执行记录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59932 | 2011-11-29 | ||
JP2011259932 | 2011-11-29 | ||
JP2012-225927 | 2012-10-11 | ||
JP2012225927A JP6080475B2 (ja) | 2011-11-29 | 2012-10-11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9136A CN103129136A (zh) | 2013-06-05 |
CN103129136B true CN103129136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725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08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29136B (zh) | 2011-11-29 | 2012-11-29 | 喷墨记录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04632B2 (zh) |
EP (1) | EP2599632B1 (zh) |
JP (1) | JP6080475B2 (zh) |
CN (1) | CN1031291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168225A (ja) * | 2014-03-10 | 2015-09-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397299B2 (ja) * | 2014-10-07 | 2018-09-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駆動制御方法 |
US11840060B2 (en) * | 2021-02-24 | 2023-12-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9371A (zh) * | 2001-01-30 | 2002-09-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喷墨头、传动装置的检查方法、喷墨头制造方法和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530229A (zh) * | 2003-03-17 | 2004-09-22 | ������������ʽ����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CN1872553A (zh) * | 2005-06-01 | 2006-12-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
EP2065199A3 (en) * | 2007-11-29 | 2009-12-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device |
EP2168769A1 (en) * | 2008-09-30 | 2010-03-3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722161B2 (en) * | 2005-12-05 | 2010-05-25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Method of locating printhead on prin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3359A (en) * | 1979-04-02 | 1984-07-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oplet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
JP2000190476A (ja) * | 1998-12-28 | 2000-07-11 | Canon Inc |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
US6439687B1 (en) * | 1999-07-02 | 2002-08-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hea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
JP2005205636A (ja) * | 2004-01-20 | 2005-08-0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JP3991276B2 (ja) * | 2004-07-16 | 2007-10-1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10327A (ja) * | 2006-01-10 | 2007-08-23 | Canon Finetech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8023921A (ja) * | 2006-07-25 | 2008-02-07 | Canon Finetech Inc | ラインプリンタ |
JP2008183742A (ja) | 2007-01-26 | 2008-08-14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US8223382B2 (en) * | 2007-06-29 | 2012-07-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JP2011156731A (ja) * | 2010-01-29 | 2011-08-18 | Canon Inc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
2012
- 2012-10-11 JP JP2012225927A patent/JP60804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1-20 EP EP20120007834 patent/EP259963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11-21 US US13/682,881 patent/US90046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1-29 CN CN201210500850.9A patent/CN10312913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3-11 US US14/645,240 patent/US924245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9371A (zh) * | 2001-01-30 | 2002-09-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喷墨头、传动装置的检查方法、喷墨头制造方法和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530229A (zh) * | 2003-03-17 | 2004-09-22 | ������������ʽ����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CN1872553A (zh) * | 2005-06-01 | 2006-12-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
US7722161B2 (en) * | 2005-12-05 | 2010-05-25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Method of locating printhead on printer |
EP2065199A3 (en) * | 2007-11-29 | 2009-12-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device |
EP2168769A1 (en) * | 2008-09-30 | 2010-03-3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80475B2 (ja) | 2017-02-15 |
US20150183215A1 (en) | 2015-07-02 |
US20130135371A1 (en) | 2013-05-30 |
JP2013136231A (ja) | 2013-07-11 |
CN103129136A (zh) | 2013-06-05 |
EP2599632A1 (en) | 2013-06-05 |
US9242458B2 (en) | 2016-01-26 |
US9004632B2 (en) | 2015-04-14 |
EP2599632B1 (en) | 2015-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68040B2 (ja) | 液滴吐出ユニット、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806767B (zh) | 液体喷出头的驱动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 |
JP4872953B2 (ja) |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5199692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該ヘッド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6042295B2 (ja) |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記録装置 | |
WO2014057876A1 (ja) | ヘッド駆動方法、ヘッド駆動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16117234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の吐出方法 | |
JPWO2016152208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CN103129136B (zh) | 喷墨记录设备 | |
JP2006192892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6492837B2 (ja) | 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 |
WO2006064820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CN10931859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
JP2015042453A (ja) | 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4979485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WO2019188969A1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 |
JP2004050445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
JP2006334899A (ja)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
US9561648B2 (e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JP2015042452A (ja) | 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496590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生成方法 | |
JP201308215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CN102233721A (zh) |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喷射方法 | |
JP4617772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11206990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描画装置及びその設計方法並びに描画品質改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