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9028B - 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09028B CN103109028B CN201180033006.3A CN201180033006A CN103109028B CN 103109028 B CN103109028 B CN 103109028B CN 201180033006 A CN201180033006 A CN 201180033006A CN 103109028 B CN103109028 B CN 1031090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mentioned
- brake bars
- rotor
- insertion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9/0033—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floating plate tumblers, i.e. sliding or sliding and rotating in a plan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017—Key profi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4—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 E05B17/18—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 E05B17/181—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pivoting inward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017—Key profiles
- E05B19/0041—Key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key blade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ke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Y10T70/7588—Rotary plug
- Y10T70/7593—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599—Transverse of plu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锁装置(10)使用钥匙(K),所述钥匙(K)具有呈平板状的钥匙(K)的两侧部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为非对称形状的齿牙(3、4)。该锁装置(10)的钥匙转子(14)不论钥匙(K)对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在钥匙(K)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状态下,从钥匙(K)的中心轴线(O2)到齿牙(3、4)对制动栓(32a~32c)的抵接点的距离都设定为相同(L),能够将非可翻转型的钥匙(K)可翻转地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装置,所述锁装置使用呈平板状的钥匙的两侧部的一个侧部与另一个侧部具有非对称形状的钥匙齿牙的非可翻转型的钥匙。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除了例如在门面板上与门锁止机构一起配设有锁装置以外,在转向柱、供油口部分等上也分别配设有锁装置,如周知那样,将1个钥匙在这些多个锁装置间共用。
在这种钥匙中,有使用与所谓可翻转型的钥匙不同、如上述那样钥匙主体的两侧部相互呈非对称形状的钥匙的情况。在用该非对称形状的钥匙进行上锁或开锁的情况下,使用者需要对锁装置的钥匙插入孔将钥匙以正确的朝向插入。即,如果将钥匙以错误的朝向插入,则例如有可能在将钥匙插入到钥匙插入孔的中途的状态下勉强转动等而导致钥匙的变形或损坏、或者钥匙转子侧的损坏(关于可翻转型的钥匙及呈非对称形状的钥匙,参照专利文献1)。
所以,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上述车辆中导入在插入钥匙的朝向上没有制约的可翻转型的钥匙。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79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钥匙的导入时,到此为止使用的钥匙当然不再能够使用,必须将上述车辆的全部的锁装置替换为与新的钥匙对应的装置,有更换费用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伴随着钥匙的更换而防止钥匙及钥匙转子的变形及损坏、并且能够尽量降低有关锁装置的更换的费用的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锁装置,使用非可翻转型的钥匙,所述非可翻转型的钥匙具有呈平板状的钥匙的两侧部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为非对称形状的钥匙齿牙,所述锁装置使用转子壳体而构成,所述转子壳体具有钥匙转子收容部和在面对该钥匙转子收容部的面上具有的制动栓卡合槽;所述锁装置具备:钥匙转子,可转动地收容在上述钥匙转子收容部中,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钥匙插入孔和在径向上延伸的制动栓配置槽;制动栓,可移动地配置在上述制动栓配置槽中,并且被施力机构向径向的外周侧施力,通过外周部从该制动栓配置槽出到上述制动栓卡合槽侧并卡合,阻止上述钥匙转子的转动;在上述钥匙插入孔中可插拔地插入上述钥匙,在该插入状态下,上述钥匙齿牙抵接在上述制动栓上,使该制动栓在上述制动栓配置槽内移动,由此容许上述钥匙转子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钥匙转子不论上述钥匙对于上述钥匙插入孔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都在上述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状态下,将从上述钥匙的中心轴线到上述钥匙齿牙对上述制动栓的抵接点的距离设定为相同,能够将上述非可翻转型的钥匙可翻转地使用。
根据上述结构,不论非对称形状的钥匙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在钥匙转子中从该钥匙的中心轴线到钥匙齿牙对制动栓的抵接点的距离都设定为相同。因此,即使是非可翻转型的钥匙,在钥匙对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的朝向上也没有制约,如果向钥匙插入孔插入该钥匙,则能够通过其钥匙齿牙使制动栓在制动栓配置槽内移动。由此,通过应用上述结构的锁装置,能够消除将钥匙以错误的朝向插入这种问题,能够防止钥匙及钥匙转子的变形。
这样,本发明的锁装置是对应于非可翻转型的钥匙的结构,所以能够不将到此为止使用的钥匙更换而可翻转地使用。因而,例如即使是在车辆等中将该钥匙在多个锁装置间共用的情况,也只要仅将实现可翻转化的希望的锁装置更换就足够,不需要将全部的锁装置更换,所以能够将更换费用降低到需要最小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将与钥匙一起表示的锁装置的构成零件分解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在将钥匙转子收容在转子壳体中的状态下表示的纵剖侧视图。
图3A是钥匙的俯视图。
图3B是其后视图。
图3C是将钥匙从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的图。
图4A是在将钥匙以第1朝向插入在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表示的纵剖主视图。
图4B是在将钥匙以第1朝向插入在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表示的纵剖侧视图。
图5A是在将钥匙以第2朝向插入在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表示的相当于图4A的图。
图5B是在将钥匙以第2朝向插入在钥匙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表示的相当于图4B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a、1b表示槽部,3、4表示钥匙齿牙,10表示锁装置,11表示转子壳体,12表示制动栓卡合槽,13表示钥匙转子收容部,14表示钥匙转子,23表示钥匙插入孔,30a、30b表示导引部,31a~31c表示制动栓配置槽,32a~32c表示制动栓,33a~33c表示施力机构,K表示钥匙,O2表示中心轴线,Pa~Pc、Pa′~Pc′表示抵接点,La~Lc、La′~Lc′表示距离,P1、P2表示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1至图5B一边说明将本发明应用到例如汽车等车辆中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对于锁装置10,将钥匙K的操作者位于的跟前侧设为前方,将其相反侧设为后方。
锁装置10使用例如装入在车辆的转向柱的侧方的锁体(都未图示)中的转子壳体11构成。如图1、图2所示,转子壳体11作为整体而呈大致圆筒状,其内周部为钥匙转子收容部13。在钥匙转子收容部13上,以180度间隔对置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例如两处制动栓卡合槽12。
钥匙转子收容部13通过形成用来将后述的钥匙转子14等在前后方向上卡止的前侧台阶部15及后侧台阶部16(参照图2)而呈带台阶状。详细地讲,在钥匙转子收容部13中,位于其前部侧而形成用来将钥匙转子14的凸缘17收容卡止的前侧台阶部15,并且位于制动栓卡合槽12的后方而形成有用来将止动圈18卡止的后侧台阶部16。
另外,详细的说明及图示省略,但在转子壳体11的后方,配置有连结到钥匙转子14的后端部(连结部20)上的锁止机构。锁装置10连结在该锁止机构上而装入在上述锁体中,通过连动于钥匙转子14的转动操作而使点火开关开启/关闭,进行发动机的启动等。
在转子壳体11的钥匙转子收容部13中,可旋转地收容着具有钥匙插入孔23的钥匙转子14。钥匙转子14由金属材料构成,一体地具有大致呈圆柱状的转子主体25、形成在该转子主体25的前端部上的凸缘17、和形成在转子主体25的后端部上的连结部20而构成。
转子主体25形成为,使其外周面与转子壳体1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从前侧收容在转子壳体11内。如图2所示,连结部20由在转子主体25的后端面向后方突出的上下一对突出部21、22构成。
上述凸缘17覆盖钥匙转子收容部13的前面而形成,并且在其前端部上,在配设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开闭器26的状态下,从前侧安装着帽27。详细地讲,在帽27上,形成有连通到钥匙插入孔23的钥匙插入口28。在凸缘17的前面侧,以向后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开闭器收容凹部17a和弹簧收容凹部17b。开闭器26构成为,可转动地枢轴支承在开闭器收容凹部17a中,被收容在弹簧收容凹部17b中的未图示的扭转螺旋弹簧向将钥匙插入口28封闭的方向施力,并容许向钥匙插入口28的钥匙K的插入。
上述钥匙插入孔23在钥匙转子14的轴向(指向前后方向的钥匙转子14的转动中心轴线O1(参照图2)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正视纵长的大致矩形状。在该钥匙插入孔23的内周部中,以沿着上述转动中心轴线O1延伸的方式形成有朝向内方突出的一对导引部30a、30b(参照图2、图4A)。导引部30a、30b相互呈相同形状,以中心轴线O1为对称轴,在钥匙插入孔23内周部中形成在为对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左右对称)上。此外,导引部30a、30b形成为下述尺寸形状:在钥匙K的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状态下收容在后述的钥匙K两面的槽部1a、1b(参照图3A~图3C)中,并且嵌合到一个槽部1a中。
并且,在转子主体25上,在转子主体25的轴向上成列地形成有多个(例如3个)在径向上贯通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这些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从径向(例如图1中的上侧)观察形成为矩形状,与钥匙插入孔23连通。在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中,分别可移动地配置有制动栓32a~32c。详细的图示省略,但在转子主体25上,对应于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而形成有图1所示的弹簧部件33a~33c用的锪孔部。制动栓32a~32c被这些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部件33a~33c从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向径向外侧施力。这样,如图2所示,构成为,通过制动栓32a~32c的外周部从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出到制动栓卡合槽12侧并卡合,阻止钥匙转子14的转动。
此外,在转子主体25上,位于制动栓配置槽31a~31c的后方而形成有止动件配置槽35,在该配置槽35中,可移动地配置有大致呈C字状的止动圈18。止动圈18被收容配置在止动件配置槽35的下端部的弹簧部件36向径向外侧施力。钥匙转子14通过从止动件配置槽35突出的止动圈18与钥匙转子收容部13的后侧台阶部16卡合,不能向前方移动地卡止。
这里,图3A~图3C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锁装置10的钥匙K的图。另外,该图所示的钥匙K的中心轴线O2是在该钥匙K的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状态下与钥匙转子14的中心轴线O1一致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
钥匙K由呈平板状的作为钥匙主体的插入部2、和其端部(在图3A、图3B中是左侧)的未图示的头部构成。在插入部2的两侧部,形成有其中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相对于中心轴线O2为非对称形状的钥匙齿牙3、4。如该图所示,钥匙齿牙3、4都形成为向宽度方向(与中心轴线O2正交的方向)凹陷或突出的台阶状。此外,在钥匙齿牙3、4中,向钥匙K的板厚方向(与图3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没有阶差,为比较简单的结构。
此外,在插入部2的厚度方向的两面部5、6上,在面对称位置上设有向长度方向沿着上述中心轴线O2延伸的上述槽部1a、1b。槽部1a、1b例如都形成在插入部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上,一个槽部1a设定为比另一个槽部1b宽度窄,并且被导引部30a、30b中的某个导引。详细情况如后述那样,钥匙K是在与上述锁装置10不同的锁装置(以下,称作从前的锁装置)中使用的结构,钥匙齿牙3、4呈凹凸状,以使与从前的锁装置的制动栓对应的位置的高度不同。换言之,钥匙K与所谓可翻转型的钥匙不同,是在钥匙对于从前的锁装置的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的朝向上存在制约的非可翻转型的结构。
且说,本实施方式的锁装置10是能够将上述非对称形状的钥匙K可翻转地使用的装置。关于用于该可翻转化的钥匙转子14及制动栓32a~32c的具体的结构,也一边参照图4A~图5B一边详细叙述。另外,关于钥匙K,将使一个面部5朝向右侧插入的朝向(参照图4A)即在该插入状态下钥匙齿牙3向制动栓32a~32c抵接的朝向设为第1朝向。此外,将使钥匙K的另一个面部6朝向右侧而插入的朝向(参照图5A)即在此插入状态下钥匙齿牙4向制动栓32a~32c抵接的朝向设为第2朝向。
首先,如图1所示,制动栓32a~32c例如是薄板状的盘形制动栓,都呈相同的尺寸形状。制动栓32a~32c分别具有用来插入钥匙K的孔部37、向对应的弹簧部件33a~33c卡合的伸出部38。另外,制动栓32a~32c配置在相互相邻的制动栓32a~32c间,以使伸出部38(弹簧部件33a~33c)的位置相互不同。
图4B表示对钥匙插入孔23将钥匙K以第1朝向插入的状态。如该图所示,钥匙转子14设定为,在该钥匙K的插入状态中,从其中心轴线O2到钥匙齿牙3对制动栓32a的抵接点Pa的距离La、从中心轴线O2到钥匙齿牙3对制动栓32b的抵接点Pb的距离Lb、和从中心轴线O2到钥匙齿牙3对制动栓32c的抵接点Pc的距离Lc全部为相同尺寸L(La=Lb=Lc=L)。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距离”,与和中心轴线O2正交的方向即钥匙K的宽度方向(即钥匙转子14的径向)一致。因而,钥匙K的钥匙齿牙3抵接在同一形状的制动栓32a~32c,通过使这些制动栓32a~32c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中移动,容许钥匙转子14的转动。
另一方面,图5B表示对钥匙插入孔23将钥匙K以第2朝向插入的状态。如该图所示,钥匙转子14在该钥匙K的插入朝向中,也与上述同样设定为,使从中心轴线O2到钥匙齿牙4对各制动栓32a~32c的抵接点Pa′~Pc′的距离La′~Lc′全部与上述尺寸L一致(La′=Lb′=Lc′=L)。所以,在钥匙转子14中,钥匙K的钥匙齿牙4抵接在制动栓32a~32c上,与上述同样使制动栓32a~32c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中移动。
即,设定钥匙转子14的轴向上的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的形成位置,以使得在钥匙齿牙3及钥匙齿牙4的两者中、从中心轴线O2到对制动栓32a~32c的抵接点Pa~Pc、Pa′~Pc′的距离L一致。严格地讲,如图5B所示,在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中,存在作为相对于制动栓32a~32c的游隙的间隙Ga~Gc。因而,制动栓32a~32c因与钥匙齿牙3、4的抵接点Pa~Pc、Pa′~Pc′的倾斜的关系,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内发生间隙Ga~Gc的量的偏差。所以,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也考虑这些制动栓32a~32c的偏差而形成在上述距离分别为La=La′、Lb=Lb′、Lc=Lc′的关系的位置。
这样,在轴向上相邻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间的间距P1、P2(参照图4B)根据该钥匙齿牙3、4的形状而不同,不论钥匙K的插入的朝向是第1朝向还是第2朝向,在其插入状态下各制动栓32a~32c都可靠地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内移动。因而,在采用一侧部的钥匙齿牙3和另一侧部的钥匙齿牙4相互不同的钥匙K形状的同时,以第1朝向向钥匙齿牙3抵接的制动栓和以第2朝向向钥匙齿牙4抵接的制动栓由相同的制动栓32a~32c构成。
此外,钥匙插入孔23由于形成在上述一对导引部30a、30b如上述那样在钥匙K的插入状态下收存到其两面部5、6的槽部1a、1b中的对称位置上,所以不论钥匙K的插入朝向是第1朝向还是第2朝向,都容许钥匙K的插入。即,在从前的锁装置中,钥匙K对钥匙插入孔的插入朝向限定于作为正的朝向的第1朝向,但本实施方式的锁装置10构成为,不论钥匙K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都容许其插入且通过导引部30a、30b中的某一个导引钥匙K的插入。
接着,一边参照图1、图2一边对锁装置10的组装次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中配置制动栓32a~32c,以在各自的伸出部38被弹簧部件33a~33c施力。在止动件配置槽35中,也将止动圈18与弹簧部件36一起配置。此外,在钥匙转子14的凸缘17上,预先组装开闭器26及帽27等。并且,在将上述制动栓32a~32c及止动圈18推入以成为与钥匙转子14的外周面同面的状态下,将该钥匙转子14从前侧收容到转子壳体11内。由此,钥匙转子14如图2所示,止动圈18出到后侧台阶部16侧并卡合,并且制动栓32a~32c出到制动栓卡合槽12侧(图2中为下侧)并卡合。这样组装成的锁装置10由于在帽27部分具有开闭器26构造,所以雨水或尘埃等不易侵入到内部。
上述组装例如在将上述锁体的从前的锁装置更换为新的锁装置10的情况下进行。在此情况下,既可以利用从前的转子壳体而仅将钥匙转子14侧替换,也可以连同转子壳体11而替换为新的钥匙转子14。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锁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上锁时,在钥匙插入孔23中什么都没有插入的状态下,钥匙转子14被转动到各制动栓32a~32c成为从制动栓配置槽31a~31c突出到例如下侧的制动栓卡合槽12内的状态的位置(所谓锁止位置)。
如果将钥匙K以第1朝向插入到钥匙插入孔23中,则在槽部1a中一边被导引部30a导引一边向中心轴线O2方向移动。并且,如图4B所示,通过钥匙K的钥匙齿牙3的作用,各制动栓32a~32c克服上述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移动,以收容到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内。在此状态下,能够进行钥匙转子14的旋转,通过钥匙K的转动操作,钥匙转子14与该钥匙K一起一体地转动。在此情况下,例如通过进行在正视中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操作,能够转动到所谓起动位置(未图示),进行发动机的启动等。
钥匙K尽管其插入部2的形状呈非对称,但以第2朝向也能够向钥匙插入孔23插入。在此情况下,钥匙K在槽部1a中一边被导引部30b导引一边向中心轴线O2方向移动。并且,如图5B所示,通过钥匙K的钥匙齿牙4的作用,使各制动栓32a~32c克服上述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而移动,以收容到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内。因而,通过在此状态下进行转动操作,能够与以第1朝向将钥匙K插入的情况同样转动到上述起动位置,进行发动机的启动等。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锁装置10不论钥匙K对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在钥匙K的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状态下,从中心轴线O2到钥匙齿牙3、4对制动栓32a~32c的抵接点Pa~Pc、Pa′~Pc′的距离La~Lc、La′~Lc′都设定为相同的L。
因此,在钥匙K对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的朝向上没有制约,只要在钥匙插入孔23中插入钥匙K,就能够通过其钥匙齿牙3、4使制动栓32a~32c在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内移动。因而,通过采用锁装置10,能够消除将钥匙K以错误的朝向插入这种问题,能够可靠地防止钥匙K及钥匙转子14的变形。这样,由于锁装置10是对应于呈非对称形状的钥匙K的结构,所以能够不将到此为止使用的钥匙K更换而可翻转地使用。因而,例如在钥匙K在上述车辆的门面板及供油口部分等的锁装置间共用的情况下,也只要更换实现可翻转化的希望的锁装置(上述转向柱的锁体部分的锁装置)就足够,不需要将全部的锁装置更换,所以能够使更换费用降低到需要最小限度。
在钥匙转子14的轴向上形成多个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多个制动栓配置槽31a~31c而配设多个制动栓32a~32c,将这些制动栓32a~32c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尺寸形状。
由此,能够做成便宜而简单的结构,并且没有制动栓32a~32c的向制动栓配置槽31a~31c的组装错误,能够使作业性提高。
在钥匙转子14的轴向上形成3个以上制动栓配置槽31a~31c,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多个制动栓配置槽31a~31c而配设3个以上制动栓32a~32c,分别设定钥匙转子14的轴向上的多个制动栓配置槽31a~31c的形成位置,以使从上述中心轴线O2到一侧部的钥匙齿牙3的抵接点Pa~Pc的距离La~Lc、与从中心轴线O2到另一侧部的钥匙齿牙4的抵接点Pa′~Pc′的距离La′~Lc′相同,由此在轴向上相邻的制动栓配置槽31a~31c间的间距P1、P2不同。
由此,通过根据钥匙齿牙3、4的形状使间距P1、P2不同,不论钥匙K对于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都能够可靠地使各制动栓32a~32c在钥匙插入孔23内移动。此外,通过如上述那样能够将钥匙K可翻转地使用,没有如以往那样将钥匙K以错误的朝向插入并勉强转动的情况,所以不需要将钥匙转子14的强度(刚性)提高到需要以上。因而,随着可翻转化,能够使间距P2变得比较窄等,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一对导引部30a、30b在钥匙插入孔23的内周部上,在钥匙K的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状态下收容在钥匙K的两面的槽部1a、1b中,并且以上述中心轴线O2为对称轴形成在对称位置上,构成为,至少嵌合到钥匙K的槽部1a、1b的一个中而导引钥匙K的插入。
由此,在非对称形状的钥匙K中,不论钥匙K对于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都容许钥匙K向钥匙插入孔23的插入,并且能够将其插入可靠地导引。
如上述那样,通常使用的非对称形状的钥匙既然其一侧部的钥匙齿牙与另一侧部的钥匙齿牙的形状不同,就需要对锁装置的钥匙插入孔以正确的朝向插入。所以,与本实施方式不同,还可以设想对于呈相同形状的一对非对称形状的钥匙(未图示)、使一个钥匙为第1朝向、使另一个钥匙为第2朝向并相互叠合而做成1个钥匙的特殊的钥匙形状。但是,在想要导入这样的特殊的钥匙的情况下,到此为止使用的钥匙当然不再能够使用,必须将上述车辆中的全部的锁装置更换为与新的钥匙对应的结构,有更换费用变高的问题。此外,尽管说是特殊的钥匙,但在该结构中,在第1朝向和第2朝向中其侧视为相同形状,是在第1朝向及第2朝向中都维持钥匙齿牙的形状和其位置关系的可翻转型的钥匙。因而,当然在插入的朝向上没有制约,与各钥匙齿牙对应的不同的制动栓抵接在形状不同的一对钥匙齿牙上。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钥匙K在第1朝向和第2朝向中,其侧视(参照图4B、图5B)为不同的非对称形状。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一侧部的钥匙齿牙3和另一侧部的钥匙齿牙4呈相互不同的钥匙K形状的同时,能够将以第1朝向向钥匙齿牙3抵接的制动栓和以第2朝向向钥匙齿牙4抵接的制动栓用相同的制动栓32a~32c构成。因而,能够不采用复杂的钥匙构造(即不更换上述钥匙K)而可翻转地使用,包括钥匙的费用及制动栓32a~32c的共通化,能够尽量做成便宜而简单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形或扩展。本发明的锁装置10能够在使用钥匙的锁装置中普遍采用,所述钥匙具有非对称形状的钥匙齿牙。
制动栓配置槽及制动栓的个数都可以设定为4个以上或不到3个等,能够适当设定。此外,在将制动栓配置槽及制动栓用多个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多个制动栓的形状不同。在此情况下,根据各制动栓配置槽的各自的制动栓的形状,分别设定钥匙转子的轴向上的制动栓配置槽的位置,以使从上述中心轴线O2到一侧部的钥匙齿牙对该制动栓的抵接点的距离与从中心轴线O2到另一侧部的钥匙齿牙对该制动栓的抵接点的距离相同。由此,能够将在轴向上相邻的制动栓配置槽间的间距任意地设定,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将钥匙可翻转地使用。
在上述钥匙转子中,制动栓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盘形制动栓,也可以形成与钥匙插入孔连通而在轴向上成列的销孔,并且使用向该销孔收存的制动栓销而构成。即,在使用制动栓销构成的情况下,不论钥匙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通过在该钥匙向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状态下将从上述中心轴线O2到上述钥匙齿牙对上述制动栓销的抵接点的距离设定为相同,能够将钥匙可翻转地使用。
上述施力机构也可以由弹簧部件33a~33c以外的各种弹簧构成,导引部的位置及形状也能够根据钥匙的槽部的形状而适当变更。
Claims (5)
1.一种锁装置,
使用非可翻转型的钥匙,所述非可翻转型的钥匙具有呈平板状的钥匙的两侧部的一个侧部和另一个侧部为非对称形状的钥匙齿牙,所述锁装置使用转子壳体而构成,所述转子壳体具有钥匙转子收容部和在面对该钥匙转子收容部的面上具有的制动栓卡合槽;
所述锁装置具备:
钥匙转子,可转动地收容在上述钥匙转子收容部中,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钥匙插入孔和在径向上延伸的制动栓配置槽;
制动栓,可移动地配置在上述制动栓配置槽中,并且被施力机构向径向的外周侧施力,通过外周部从该制动栓配置槽出到上述制动栓卡合槽侧并卡合,阻止上述钥匙转子的转动;
在上述钥匙插入孔中可插拔地插入上述钥匙,在该插入状态下,上述钥匙齿牙抵接在上述制动栓上,使该制动栓在上述制动栓配置槽内移动,由此容许上述钥匙转子的转动;
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上述钥匙转子不论上述钥匙对于上述钥匙插入孔的插入朝向是正反哪种,都在上述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状态下,将从上述钥匙的中心轴线到上述钥匙齿牙对上述制动栓的抵接点的距离设定为相同,能够将上述非可翻转型的钥匙可翻转地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钥匙转子的轴向上形成多个上述制动栓配置槽,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多个制动栓配置槽而配设多个上述制动栓;
将上述多个制动栓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尺寸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钥匙转子的轴向上形成3个以上上述制动栓配置槽,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多个制动栓配置槽而配设3个以上上述制动栓;
分别设定上述钥匙转子的轴向上的上述多个制动栓配置槽的形成位置,以使从上述中心轴线到一个侧部的钥匙齿牙的上述抵接点的距离与从上述中心轴线到另一个侧部的钥匙齿牙的上述抵接点的距离相同,由此在轴向上相邻的制动栓配置槽间的间距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钥匙转子的轴向上形成3个以上上述制动栓配置槽,并且分别对应于这些多个制动栓配置槽而配设3个以上上述制动栓;
分别设定上述钥匙转子的轴向上的上述多个制动栓配置槽的形成位置,以使从上述中心轴线到一个侧部的钥匙齿牙的上述抵接点的距离与从上述中心轴线到另一个侧部的钥匙齿牙的上述抵接点的距离相同,由此在轴向上相邻的制动栓配置槽间的间距不同。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钥匙的两面上,形成有沿着该钥匙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槽部;
在上述钥匙转子的上述钥匙插入孔中,具备一对导引部,所述一对导引部用来至少嵌合到上述槽部的一个中而导引钥匙的插入;
上述一对导引部在上述钥匙插入孔的内周部,在上述钥匙向上述钥匙插入孔的插入状态下收存在该钥匙的两面的槽部中,并且以该钥匙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形成在对称位置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99805 | 2010-09-07 | ||
JP2010-199805 | 2010-09-07 | ||
PCT/JP2011/068158 WO2012032893A1 (ja) | 2010-09-07 | 2011-08-09 | 錠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9028A CN103109028A (zh) | 2013-05-15 |
CN103109028B true CN103109028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581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3006.3A Active CN103109028B (zh) | 2010-09-07 | 2011-08-09 | 锁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81729B2 (zh) |
JP (1) | JP5010060B2 (zh) |
CN (1) | CN103109028B (zh) |
WO (1) | WO201203289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73756A4 (en) * | 2011-02-08 | 2014-06-25 | Dci Marketing Inc | POWERED SAFETY DISPLAY DEVICE |
EP3117056B1 (de) * | 2014-02-03 | 2019-04-10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iesszylinder für eine schlossvorrichtung |
US9482036B2 (en) * | 2014-03-13 | 2016-11-0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lf-draining keyed cylinder integrated into door trim |
US11149470B2 (en) * | 2018-02-21 | 2021-10-19 | Mark Thomas Markiewicz | Key rotor for use with manual key switche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8100779A (zh) * | 1987-02-09 | 1988-08-24 | R·贝希托尔德股份公司 | 电-机械上锁装置 |
JP2004124410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Nikkoo:Kk | 自転車用錠 |
CN101033665A (zh) * | 2006-03-07 | 2007-09-12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圆筒销子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60263A (en) * | 1933-01-19 | 1934-05-29 | Briggs & Stratton Corp | Lock |
BE664635A (zh) * | 1965-05-28 | 1900-01-01 | ||
US3303677A (en) * | 1966-02-23 | 1967-02-14 | Sargent & Co | Pick-resistant lock and key therefor |
US3597948A (en) * | 1969-01-14 | 1971-08-10 | Gen Motors Corp | Lock cylinder assembly |
DE1957642A1 (de) * | 1969-11-17 | 1971-09-02 | Ymos Metallwerke Wolf & Becker | Zylinderschloss |
US3861181A (en) * | 1972-04-22 | 1975-01-21 | Wilmot Breeden Ltd | Keys |
DE2349182A1 (de) * | 1973-09-29 | 1975-04-03 | Volkswagenwerk Ag | Zylinderschlossanordnung |
GB2026587B (en) * | 1978-07-26 | 1982-07-07 | Lowe & Fletcher Ltd | Cylinder locks |
DE3375037D1 (en) * | 1983-02-04 | 1988-02-04 | Evva Werke | Cylinder lock with a cylinder housing and a cylinder core, as well as a key |
JPS59203166A (ja) * | 1983-04-30 | 1984-11-17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キ−装置 |
US5265455A (en) * | 1992-07-06 | 1993-11-30 | Briggs & Stratton Corp. | Cylinder lock and key set with reversible key |
US5485735A (en) * | 1993-12-06 | 1996-01-23 | The Eastern Company | Key operated rotary plug and cylinder lock |
JPH07279504A (ja) | 1994-04-05 | 1995-10-27 | Kodaira Seisakusho:Kk | シリンダ錠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
US5775146A (en) * | 1995-06-07 | 1998-07-07 | Hurd Corporation | Lock with removable cylinder |
US6101855A (en) * | 1998-09-08 | 2000-08-15 |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 Key and cylinder lock system |
AT409019B (de) * | 1999-05-26 | 2002-05-27 | Evva Werke | Flachschlüssel und zylinderschloss |
AU6411200A (en) * | 2000-04-11 | 2001-10-18 | Kaba Schliesssysteme Ag | Safety turning-key |
TWI238216B (en) * | 2002-06-28 | 2005-08-21 | Hsien-Lung Tseng | Key and lock with buried beads on slant shaft |
ES2234415B2 (es) * | 2003-09-30 | 2006-01-01 | Ojmar, S.A. | Cilindro de borjas amaestrado y llave amaestrada correspondiente. |
TW200811350A (en) * | 2006-08-24 | 2008-03-01 | Chun-Te Yu | Lock core mechanism that is operable by either one of two keys |
US7424815B1 (en) * | 2007-06-12 | 2008-09-16 | Giussani Techniques S.P.A. | Reprogrammable lock |
DE202008000911U1 (de) * | 2008-01-22 | 2008-03-27 | D. la Porte Söhne GmbH | Zylinderschloß mit Plättchenzuhaltungen und Schlüssel für das Schloß |
CZ304492B6 (cs) * | 2009-03-09 | 2014-05-28 | Fab, S.R.O. | Kombinace válcového zámku a klíče |
-
2011
- 2011-08-09 US US13/807,997 patent/US91817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8-09 CN CN201180033006.3A patent/CN103109028B/zh active Active
- 2011-08-09 JP JP2012512156A patent/JP50100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8-09 WO PCT/JP2011/068158 patent/WO20120328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8100779A (zh) * | 1987-02-09 | 1988-08-24 | R·贝希托尔德股份公司 | 电-机械上锁装置 |
JP2004124410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Nikkoo:Kk | 自転車用錠 |
CN101033665A (zh) * | 2006-03-07 | 2007-09-12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圆筒销子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9028A (zh) | 2013-05-15 |
US20130145804A1 (en) | 2013-06-13 |
JP5010060B2 (ja) | 2012-08-29 |
WO2012032893A1 (ja) | 2012-03-15 |
US9181729B2 (en) | 2015-11-10 |
JPWO2012032893A1 (ja) | 2014-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9028B (zh) | 锁装置 | |
JP5400181B2 (ja) | シリンダ錠と鍵との組合体 | |
US11702862B2 (en) | Modular lock plug | |
CN103492224A (zh) | 座椅轨道 | |
US20090277240A1 (en) |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plug assembly of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keying the same | |
US6951123B2 (en) | Rekeyable lock | |
US8689595B2 (en) | Key and disc tumbler cylinder lock | |
CN103318131A (zh) | 转向锁定装置 | |
CN101363299B (zh) | 圆柱锁机装置 | |
AU2005219855B2 (en) | Lock assembly | |
KR101888002B1 (ko) | 래치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티어링 칼럼 틸팅 장치 | |
US20150075237A1 (en) | Cylinder lock | |
JP4391718B2 (ja) | シリンダ錠 | |
US9745776B2 (en) | Key cylinder device | |
EP3042808B1 (en) | Key cylinder device | |
JP4690236B2 (ja) | キーシリンダ | |
JP3272691B2 (ja) | コード可変型シリンダー錠装置 | |
WO2022049946A1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CN107054289A (zh) | 转向锁定装置、以及转向锁定装置的组装方法 | |
KR101091320B1 (ko) | 차량용 고전압 커넥터 | |
CN118302584A (zh) | 圆筒弹子锁和门 | |
JP2007146585A (ja) | シリンダ錠 | |
CN114302996A (zh) | 用于剪切线激活的可移动钥匙组合元件 | |
JP2009263961A (ja) | シリンダー錠 | |
JP2017031576A (ja) |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