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8826B - 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08826B CN103108826B CN201180043222.6A CN201180043222A CN103108826B CN 103108826 B CN103108826 B CN 103108826B CN 201180043222 A CN201180043222 A CN 201180043222A CN 103108826 B CN103108826 B CN 1031088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wheel
- yoke
- torsion
- magnetic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4—Power transmissions between power sources and drums or barrels
- B66D1/22—Planetary or differential gearings, i.e. with planet gears having movable axes of rotation
- B66D1/225—Planetary or differential gearings, i.e. with planet gears having movable axes of rotation variable ratio or reversing g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2—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 B66D3/16—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operated by an endless chain passing over a pulley or a sprock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4—Power transmissions between power sources and drums or barrels
- B66D1/22—Planetary or differential gearings, i.e. with planet gears having movable axes of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Retard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具有:连结在手轮(18)上的高扭矩输入部件(12);通过增速机构(15)被连结并传送低负载的磁性离合器(14);通过高扭矩输入部件(12)或磁性离合器(14)向机械制动器(7、8)传送手轮(18)的转动操作力的输出传送构件(13),其中,利用与机械制动器(7、8)的输出传送构件(13)连结并转动的驱动部件(10)轴支承手轮(18),将磁性离合器(14)配置在增速机构(15)和手轮(18)之间,利用以覆盖所述磁性离合器(14)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中空输入部件(11)能够传送扭矩地连结手轮(18)和增速机构(15),将输出传送构件(13)以能够向凸起部传送扭矩的方式环绕安装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上,能够实现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小型化、防止粉尘等侵入磁性离合器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尤其是涉及内置有手轮与负载链之间的偏移量小的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器的提升机。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一种提升机的自动变速器,其具有2个离合机构,在无负载时,能够进行高速提升,但由于是使传送板机械地滑动的接触式的切换方式,所以具有切换时的内部阻力大、操作性差的课题。由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专利文献1),载荷的状态每次改变时,作业者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变速操作,另外,在提升规定以上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顺畅地进行低速侧旋转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的传动,能够减少切换时的冲击、噪音。另外,在上述提升机中,本申请人还提出了实现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小型化的装置(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69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10-189080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愿2010-193860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具有: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其被连结在手轮上,并具有传送高负载的外侧磁性体;高速侧输入旋转部件,其通过旋转增速装置与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连结,并具有传送低负载的内侧磁性体;输出部件,其通过根据外部负载的大小进行作用的位置切换构件,沿两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位移,并具有与所述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和高速侧输入旋转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的磁性体磁性地卡合的中间磁性体,该输出部件进行低负载高速旋转及高负载低速旋转的切换,所述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具有与输出部件机械地卡合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输出部件的中间磁性体与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的外侧磁性体相对并磁性地卡合之后,与输出部件卡合,并且构成为通过设置在外周机架上的轴承支承与手轮连结的低速侧输入旋转部件的外周,所以必须使用大径轴承,具有费用高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通过采用手轮和负载链之间的偏移量小、且不使用大径轴承的结构,与上述提升机相比更廉价且结构更紧凑。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在被轴支承在机架上的负载滑轮的一侧具有驱动负载滑轮的减速机构,在另一侧具有利用施加于所述负载滑轮的负载使制动力进行作用的机械制动器,所述提升机还具有:驱动轴,其将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机械制动器连结;手轮,其通过所述机械制动器来转动操作负载滑轮;高扭矩输入部件,其被连结在所述手轮上并传送高负载;磁性离合器,其通过增速机构被连结在所述手轮上并利用永磁铁的磁力传送低负载;输出传送构件,其根据负载的大小与所述高扭矩输入部件或所述磁性离合器中的任意一方选择性地连结,并将手轮的转动操作力传送到所述机械制动器,所述提升机的特征在于,利用与所述机械制动器的所述输出传送构件连结并转动的驱动部件轴支承所述手轮,在所述增速机构和所述手轮之间配置所述磁性离合器,利用被连结在所述手轮上并以覆盖所述磁性离合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中空输入部件,能够传送扭矩地连结手轮和增速机构,将所述输出传送构件以能够向驱动部件的凸起部传送扭矩的方式环绕安装在驱动部件的该凸起部上。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是行星齿轮机构,将所述中空输入部件连结在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上,将所述磁性离合器连结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上,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固定在机架上,并且具有覆盖手轮的盖架。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太阳齿轮上的中心孔,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被设置在所述盖架上的轴承支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提升机如上所述,利用与机械制动器的输出传送构件连结并转动的驱动部件轴支承手轮,将磁性离合器配置在增速机构和手轮之间,利用以覆盖磁性离合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中空输入部件,能够传送扭矩地连结手轮和增速机构,将输出传送构件以能够向驱动部件的凸起部传送扭矩的方式环绕安装在驱动部件的该凸起部上,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以往装置中,因需要通过设置在外周机架上的轴承来支承输入旋转部件的外周,而需要大径轴承,但在本发明中,利用机械制动器的驱动部件轴支承手轮和输出传送部件,因此不需要大径的轴承,能够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利用中空输入部件和增速机构包围磁性离合器,所以能够防止粉尘等侵入磁性离合器内。
另外,增速机构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由此能够使装置变薄,而且,行星齿轮架和太阳齿轮以相同的旋转中心转动,因此能够利用驱动部件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可旋转地轴支承手轮,从而能够牢固地轴支承手轮,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利用驱动轴轴支承行星齿轮机构、磁性离合器和手轮,所以能够良好地轴支承,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并且能够减小手轮和负载链之间的偏移量,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操作时产生摆动的提升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提升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磁性离合器的结构说明图。
图3是高扭矩输入部件的结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低扭矩传送状态的侧面剖视图,(b)是图(a)的结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高扭矩传送状态的侧面剖视图,(b)是图(a)的结构说明图。
图6是高扭矩传送状态下的离合器突起、高扭矩输入部件的说明图。
图7是棘轮的结构说明图。
图8是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和内置了所述变速装置的提升机(链滑车)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中,1表示提升机的上钩,1a表示将上钩1固定设置在主架2上的上钩安装轴,2表示具有负载滑轮及减速齿轮用轴承的主架,2a、2b表示夹持安装负载滑轮3的主架2的钢板架,2c表示连结钢板架2a、2b的连结轴,主架2由钢板架2a、2b和连结轴2c构成,3表示能够旋转地被轴支承在钢板架2a、2b之间并对未图示的负载链进行上下升降的负载滑轮,4表示减速齿轮机构,4a表示与负载滑轮3的凸起部花键结合的负载齿轮,4b表示与驱动轴5的小齿轮5a啮合且与未图示的减速齿轮(小)同轴地安装的减速齿轮(大),对驱动轴5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负载滑轮3传送,所述减速齿轮(小)与负载齿轮4a啮合。5表示能够自由旋转地贯穿负载滑轮3的通孔而被安装的驱动轴,在该驱动轴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小齿轮5a,在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5b。驱动轴5的靠小齿轮5a侧的前端通过轴承16a被支承在减速齿轮机构4的盖架16上,靠外螺纹5b侧的前端通过轴承17b被支承在手轮18的盖架17上。
6表示不能旋转地被安装在驱动轴5上的制动受压部件,在其凸起部6a上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一对摩擦板9、9和被摩擦板9、9夹持的反转防止用棘轮7。
7a表示反转防止用棘轮7的齿部,如图7所示,在齿部7a上设置有后述的第一倾斜部7a1和第二倾斜部7a2。7b表示滑动轴承,8表示棘爪,8a表示棘爪轴,8b表示对棘爪8向棘轮7施力的弹簧。
设置在反转防止用棘轮7的齿部7a上的第一倾斜部7a1具有以如下方式设置的倾斜面,即在手轮18的旋转经由行星齿轮机构18以高速旋转时,棘爪8以棘爪轴8a为中心以平缓的角度与所述齿部7a抵接。第二倾斜部7a2是以使棘爪8以棘爪轴8a为中心比第一倾斜部7a1更大幅度地转动并与所述齿部7a可靠地抵接的方式设置的倾斜面,能够与棘爪8较深地卡合,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棘轮7的反转。
像这样,在反转防止用棘轮7的齿部7a设置供棘爪8平缓地抵接的第一倾斜部7a1和强力地抵接的第二倾斜部7a2,从而能够防止棘轮7高速旋转时的棘爪8和棘轮7产生噪音,并且在高扭矩旋转时,能够可靠地起到防反转作用。
10表示机械制动器的驱动部件,在凸起部10a的内周部具有内螺纹10b,在外周部具有花键10c,所述内螺纹10b与驱动轴5的外螺纹5b拧合,通过进行正转(提升操作),从而利用其制动面将摩擦板9、9及反转防止用棘轮7向制动受压部件6推压,并将驱动部件10的旋转向驱动轴5传送,通过进行反转(下降操作),从而向与所述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并解除与反转防止用棘轮7的摩擦卡合,能够进行反转(下降),驱动部件10构成机械制动器的被转动驱动操作的输入部。
凸起部10a是从驱动部件10在与推压摩擦板9的制动面相反的方向向后述的手轮18的盖架17的侧面方向延长的中空轴状的凸起部,图4(a)所示的后述的输出传送部件13的凸起部13a通过设置在凸起部13a内周上的花键13a1,能够沿轴向滑动地松缓地安装在设置于该凸起部10a外周的花键10c上,驱动部件10和输出传送部件能够进行扭矩传送地被连结。而且,后述的磁性离合器14的中空输入轴14a通过轴承14a1能够旋转且以能够向旋转轴方向滑动的方式能够相对移动地被支承在该凸起部13a的外周。
11表示固定设置在手轮18上的非磁性的中空轴状的中空输入部件,12表示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在中空输入部件11和手轮18上的高扭矩输入部件。在中空输入部件11的另一侧一体地连结有后述的行星齿轮机构15的行星齿轮架15a1。另外,中空输入部件11具有覆盖磁性离合器14及输出传送部件13的外周的周壁。12a表示设置在高扭矩输入部件12上的啮合离合器的卡合凹部,构成与后述的离合器突起14e卡合脱离的啮合离合器,并具有图3所示的、在高扭矩输入部件12正转时与离合器突起14e卡合的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和在反转时与离合器突起14e卡合的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12b表示被设置在所述卡合凹部12a的凹部底面上并吸附离合器突起14e的离合器保持磁性体。离合器突起14e由被永磁铁14d励磁的强磁性体构成,通过后述的离合器切换动作使离合器突起14e向高扭矩输入部件12的卡合凹部12a侧移动时,被吸附保持在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上。高扭矩输入部件12除了离合器保持磁性体之外,也可以不吸附离合器突起14e地由非磁性体构成。
12c表示由在所述卡合凹部12a的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和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的中间部上设置的非磁性体构成的离合器分离用突起,并具有离合器分离用倾斜面12c1和限制倾斜面12d,在提升操作时,通过使手轮18反转,所述离合器分离用倾斜面12c1与离合器突起14e抵接,以使离合器突起14e和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强制地分离,在下降操作时,所述限制倾斜面12d以离合器突起14e不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的方式限制离合器突起14e的移动。所述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c具有如下作用:如图6所示,通过使高扭矩输入部件12反转,使离合器突起14e从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向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方向相对移动,在该移动时,被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侧的离合器保持用磁性体12b吸附的离合器突起14e与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c的正转分离用倾斜面12c1抵接,如图6的中央位置所示,使离合器突起14e从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分离。即便离合器突起14e暂时从卡合凹部12a分离,当负载扭矩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再向卡合凹部12a内滑动移动,并与旋转操作手轮18的方向相应地与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或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抵接来传送旋转扭矩。
15表示作为增速机构进行作用的行星齿轮机构,15a1表示与中空输入部件11连结的行星齿轮架,15a2表示与行星齿轮架15a1成对的行星齿轮架,15b表示能够旋转地被轴支承在行星齿轮架15a1、15a2上的行星齿轮,15b1表示设置在行星齿轮架15a1、15a2上的行星齿轮轴,15c表示与行星齿轮15b内接地啮合的齿圈,15d表示设置在太阳齿轮轴15d1上的太阳齿轮,15d1表示增速机构的输出轴即太阳齿轮轴。行星齿轮15b与太阳齿轮15d外切地啮合并与所述齿圈15c内接地啮合,对行星齿轮架15a1的旋转进行增速,使太阳齿轮轴15d1增速旋转。
由行星齿轮架15a1~太阳齿轮15d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15如图1所示被配置在所述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和手轮盖17的侧面之间。在太阳齿轮15d、太阳齿轮15d1的中心设置有能够供驱动轴5穿插的中心孔15d2。
14表示磁性离合器,具有能够传送旋转力地与所述太阳齿轮15d1连结的中空输入轴14a和设置在中空输入轴14a的外周并由软磁性体构成的内侧磁轭14b,在内侧磁轭14b的外周设置有永磁铁14d和通过永磁铁14d被励磁的外侧磁轭14c,能够在内侧磁轭14b和外侧磁轭14c之间传送通过作用在两者之间的磁吸引力能够传送的扭矩。中空输入轴14a具有与输出传送部件13的凸起部13a大致相同的长度,在旋转轴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在凸起部13a的外周,相对于凸起部13a能够旋转及轴向滑动地被轴承14a1支承。
外侧磁轭14c与永磁铁14d一起被固定在输出传送部件13上,在输出传送部件凸起部13a内周设置有花键13a1,花键13a1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被连结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外周的花键10c上,外侧磁轭14c相对于驱动部件10不能相对旋转地被连结在驱动部件10的中空轴状的凸起部10a的外周。
为提高在外侧磁轭14c和内侧磁轭14b之间利用磁力能够传送的扭矩,永磁铁14d为圆环盘状,一个侧面被磁化成N极,另一个侧面被磁化成S极,用一对外侧磁轭14c、14c夹持该永磁铁14d,并且在一对外侧磁轭14c、14c的内周上相对地配置一对内侧磁轭14b、14b,而且,在外侧磁轭14c和内侧磁轭14b的相对的内外周面上,以各自的齿顶相对的方式设置有排列设置了多个齿顶的齿形部14c1、14b1。
14b2表示在齿形部14b1的侧面外插在磁性离合器14的凸起部14a上的圆环板状的侧部磁性体,14b3表示侧部磁性体的小径部。
14e表示构成由强磁性体形成的啮合离合器的离合器突起。离合器突起14e从输出部件13向高扭矩输入部件12侧突出地设置,在高负载旋转时,与设置在所述高扭矩输入部12上的卡合凹部12a卡合,并被设置在卡合凹部12a上的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
磁性离合器14如图1所示在由中空输入部件11的中空部、设置在中空输入部件11的一侧的行星齿轮机构15的行星齿轮架15a1和设置在另一侧的高扭矩输入部件12包围的空间内,环绕安装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的外周。
18表示旋转扭矩输入构件即手轮,通过连结构件被固定设置在中空输入部件11及高扭矩输入部件12上。另外,手轮18与高扭矩输入部件12一起通过轴承12e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上,并且借助中空输入部件11和行星齿轮架15a1通过轴承15a3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太阳齿轮轴15d1的外周。太阳齿轮轴15d1沿轴向延长地被固定在中空输入轴14a,该中空输入轴14a通过宽广的轴承14a1被支承在输出传送部件13的中空轴状的凸起部13a的外周。磁性离合器14的输出传送部件13的凸起部13a通过花键10c、13a1能够滑动地嵌合在驱动部件10的中空轴状的凸起部10a。驱动部件10在凸起部10a通过外螺纹5b、内螺纹10b被拧合在驱动轴5上,驱动轴5的前端通过轴承16a、17b被支承在分别被固定在机架2上的盖架16、17上。因此,手轮18、磁性离合器14、输出传送部件13通过所述各轴承部被支承在驱动轴5上,并与驱动轴5同心地旋转。
以下,对本发明的磁性离合机构的切换动作进行说明。
在没有吊起货物或吊起的货物轻、转动操作手轮18的负载轻的低负载旋转时,如图4(a)、(b)所示,处于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和固定设置在输出传送部件13上的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相对的状态,被永磁铁14d励磁的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设置在内侧磁轭14b上的齿形部14b1通过两者的齿形部的齿顶间的间隔,形成磁回路,在两旋转构件之间产生强的磁吸引力。
在该状态下,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之间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处于与由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平衡的状态,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和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维持图4(a)、(b)所示的状态,从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向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传送扭矩,使外侧磁轭14c与以确定的增速比增速了的太阳齿轮轴15d1同速旋转。
接着,在吊起重的货物,负载扭矩增大,负载扭矩超过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和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的磁吸引力时,内侧磁轭14b和外侧磁轭14相对旋转,形成在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的齿形部的齿顶之间的磁回路,向在侧部磁性体14b2中流动的磁回路位移,因此,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之间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减少。另一方面,由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增加。相比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之间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由该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增加,由此,外侧磁轭14c在旋转中心线方向上滑动,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的相对位置发生位移,如图5(a)、(b)所示,在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侧部磁性体14b2之间形成磁回路,同时与外侧磁轭14c一起滑动的离合器突起14e卡合在与手轮18同速地旋转的高扭矩输入部件12的卡合凹部12a,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并切换到高负载传送模式。
接着,在卸下货物、负载减小到规定值以下时,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利用磁力彼此面对,形成在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之间的磁回路切换成在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中流动的磁回路,因此,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增加,由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减少,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内侧磁轭14b的齿形部14b1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超过由所述外侧磁轭14c和侧部磁性体14b2的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分力,因此产生恢复的推力,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滑动到与内侧磁轭14b的齿形磁轭14b1相对的位置,成为低负载传送模式。
在具有根据负载进行工作的机械制动器的提升机中,在吊起货物的状态下,中止手轮18的提升操作时,货物的负载被机械制动器的反转防止用棘轮7保持,因此,作用在内侧磁轭14b和外侧磁轭14c之间的负载消失。在成为该状态时,与卸下货物之后的低负载状态同样地解除啮合离合器的啮合时,每当再开始手轮18的提升操作时,实施通过磁性离合器14和啮合离合器从低负载状态(低负载传送模式)向高负载状态(高负载传送模式)切换的切换动作,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提升动作暂时切换到高负载传送模式时,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离合器突起14e,使得啮合离合器不返回,因此能够防止因所述切换动作而导致产生冲击。
在提升操作货物之后进行下降操作(手轮18的反转操作)时,如图6所示,离合器突起14e从高扭矩输入部件11的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离开,越过设置在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上的正转时分离用倾斜面12c1,向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侧移动并与其抵接,沿反转方向传送高负载扭矩并卸下货物。
由于在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和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c之间没有配置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所以卸下货物而成为无负载状态时,啮合离合器和磁性离合器自动地返回到低负载传送模式,能够以高速进行下降、提升。
在没有吊起货物或吊起的货物轻、转动操作手轮18的负载轻的低负载旋转时,离合器突起14e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时,使手轮18向反转方向转动以使高扭矩输入部件12反转,由此,如图6所示,使离合器突起14e从设置在高扭矩输入部件12上的卡合凹部12a的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向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侧移动,在该移动动作时,离合器突起14e与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c的正转分离用倾斜面12c1抵接,被倾斜面引导,从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分离,外侧磁轭14c滑动到与内侧磁轭14b的齿形磁轭14b1相对的位置,从而被切换到低负载传送模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通过施加在磁性离合器14上的负载、由外侧磁轭14c的齿形部14c1和设置在内侧磁轭14b上的齿形磁轭14b1之间的相对旋转产生的推力,使外侧磁轭14c滑动,由此,进行固定在外侧磁轭14c上的输出传送部件13和设置在高扭矩输入部件12上的啮合离合器的切换,因此不需要设置以往装置中必须的作为分体的推力转换机构,所以,零件个数少,构造简单,并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能够大幅削减产品成本,另外,采用了如下的啮合离合器,在高负载时,通过由外侧磁轭14c和内侧磁轭14b的相对旋转产生的推力,使设置在外侧磁轭14c上的离合器突起14e与高扭矩输入部件12卡合,因此,在高负载时,也能够准确地进行传动,并且能够高响应地进行离合器的切换。
而且,由于在高扭矩输入部件12的卡合凹部12a设置有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所以在输出传送部件13从内侧磁轭14b向高扭矩输入部件12切换的动作时,离合器突起14e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引,所以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进行由离合器突起14e带来的切换动作,另外,高负载传送模式下的提升操作时,离合器突起14e始终被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吸附,因此能够防止产生离合器返回。
另外,在卡合凹部12a的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和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的中间部,设置有离合器分离用突起12c,因此在所述输出旋转构件13从高扭矩输入部件12向磁性离合器14的内侧磁轭14b切换的动作时,通过使高扭矩输入部件12反转,以使离合器突起14e从正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1向反转时扭矩传送侧面12a2侧移动,在该移动动作时,离合器突起14e与所述离合器分离用倾斜面12c1抵接,使离合器突起14e从离合器保持磁性体12b分离,从而将输出旋转构件13从高扭矩输入部件12切换到低扭矩输入构件即磁性离合器14的内侧磁轭14b,能够顺畅地切换到低负载模式。
另外,根据本发明,利用与机械制动器的输出传送构件6连结并转动的驱动部件10轴支承手轮18,将磁性离合器14配置在增速机构15和手轮18之间,具有以能够传送扭矩并覆盖磁性离合器14外周的方式连结手轮18和增速机构15的中空输入部件11,将输出传送构件6以能够相对于该凸起部10a传送扭矩的方式环绕安装在驱动部件10的凸起部10a上,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以往装置中,因需要通过设置在外周机架上的轴承来支承输入旋转部件的外周,而需要大径轴承,但在本发明中,利用机械制动器的驱动部件10轴支承手轮18和输出传送部件13,因此不需要大径的轴承,能够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利用非磁性体的中空输入部件11的内周壁和增速机构包围磁性离合器14,所以能够防止粉尘等侵入磁性离合器内。
另外,增速机构采用行星齿轮机构15,由此能够使装置变薄,而且,行星齿轮架15a和太阳齿轮15d以相同的旋转中心转动,因此能够利用驱动部件10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15a可旋转地轴支承手轮18,从而能够牢固地轴支承手轮18,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利用驱动轴5轴支承行星齿轮机构15、磁性离合器14和手轮18,所以能够良好地轴支承,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并且能够减小手轮和负载链之间的偏移量,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操作时产生摆动的提升机。
附图标记说明
3:负载滑轮
4:减速齿轮机构
5:驱动轴
5a:小齿轮
5b:多条外螺纹
6:制动受压部件
6a:凸起部
7:棘轮
7a:齿部
7a1:第一倾斜部
7a2:第二倾斜部
8:棘爪
8a:棘爪轴
9:摩擦板
10:驱动部件
10a:凸起部
10b:多条内螺纹
10c:花键
11:中空输入部件
12:高扭矩输入部件
12a:卡合凹部
12b:离合器保持磁性体
12c:离合器分离用突起
12e:轴承
13:输出传送部件
13a:输出传送部件凸起部
13a1:花键
14:磁性离合器
14a:中空输入轴
14b:内侧磁轭
14b1:齿形部
14b2:侧部磁性体
14b3:小径部
14c:外侧磁轭
14c1:齿形部
14d:永磁铁
14e:离合器突起
15:行星齿轮机构
15a1:行星齿轮架1
15a2:行星齿轮架2
15b2:轴承
15c:齿圈
15d:太阳齿轮
15d1:太阳齿轮轴
16:盖架
16a:驱动轴轴承
17:盖架
17b:驱动轴轴承
18:手轮
Claims (3)
1.一种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在被轴支承在机架上的负载滑轮的一侧具有驱动负载滑轮的减速机构,在另一侧具有利用施加于所述负载滑轮的负载使制动力进行作用的机械制动器,
所述提升机还具有:
驱动轴,其将所述减速机构和所述机械制动器连结;
手轮,其通过所述机械制动器来转动操作负载滑轮;
高扭矩输入部件,其一体旋转地连结在所述手轮上;
输出传送构件,其具有与所述高扭矩输入部件啮合的离合器突起,并将手轮的转动操作力传送到所述机械制动器;以及
磁性离合器,其由通过增速机构被连结在所述手轮上的内侧磁轭、以及设置在所述内侧磁轭的外周并通过永磁铁被励磁且固定在所述输出传送构件上的外侧磁轭构成,所述磁性离合器能够利用磁力传送扭矩,
所述提升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磁轭和所述外侧磁轭各自的相对的内外周面上,具有以齿顶相互相对的方式排列设置的齿形部,在所述内侧磁轭的齿形部的侧面上具有侧部磁性体,
利用与所述机械制动器的所述输出传送构件连结并转动的驱动部件轴支承所述手轮,
在所述增速机构和所述手轮之间配置所述磁性离合器,
利用以覆盖所述磁性离合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中空输入部件,能够传送扭矩地连结所述手轮和所述增速机构,
将所述输出传送构件以能够向所述驱动部件的凸起部传送扭矩的方式环绕安装在所述驱动部件的该凸起部上,在作用了规定以上的负载作用时,所述内侧磁轭和外侧磁轭相对旋转,由此,所述外侧磁轭向所述侧部磁性体侧滑动,输出传送构件与所述高扭矩输入部件连结并进行高速低速的切换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是行星齿轮机构,将所述中空输入部件连结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架上,将所述磁性离合器连结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齿轮上,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具有覆盖手轮的盖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太阳齿轮上的中心孔,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被设置在所述盖架上的轴承支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02756 | 2010-09-10 | ||
JP2010202756A JP5529689B2 (ja) | 2010-09-10 | 2010-09-10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PCT/JP2011/070244 WO2012033087A1 (ja) | 2010-09-10 | 2011-09-06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8826A CN103108826A (zh) | 2013-05-15 |
CN103108826B true CN103108826B (zh) | 2015-06-24 |
Family
ID=4581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43222.6A Active CN103108826B (zh) | 2010-09-10 | 2011-09-06 | 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61940B2 (zh) |
EP (1) | EP2615055B1 (zh) |
JP (1) | JP5529689B2 (zh) |
CN (1) | CN103108826B (zh) |
WO (1) | WO20120330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90216B2 (ja) * | 2012-03-26 | 2016-03-22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負荷感応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JPWO2014013534A1 (ja) * | 2012-07-17 | 2016-06-23 | 株式会社スリーエッチ | 電気ホイスト |
DE102014101655A1 (de) * | 2014-02-11 | 2015-08-13 | Konecranes Plc | Hebezeug mit Hysteresekupplung |
CN104925688B (zh) * | 2015-07-06 | 2017-08-22 | 宁波中皇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带电动离合装置的绞盘 |
CN107720581B (zh) * | 2017-03-05 | 2023-04-28 | 郑州东辰科技有限公司 | 手轮及使用该手轮的手扳葫芦和葫芦装置 |
JP6760881B2 (ja) | 2017-04-13 | 2020-09-23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
US10549964B2 (en) | 2018-05-18 | 2020-02-04 | Columbus Mckinnon Corporation | Manual hoist with automatic speed change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403095A (en) * | 1943-10-19 | 1946-07-02 | Lear Inc | Traversing hoist |
US2500326A (en) * | 1947-03-10 | 1950-03-14 | Keller Tool Co | Two-speed hoist |
US2875876A (en) * | 1957-09-12 | 1959-03-03 | Mccauley Ind Corp | Clutch |
US3460807A (en) * | 1967-02-21 | 1969-08-12 | Viktor Ivanovich Prikhodko | Winch |
US3797325A (en) * | 1971-06-07 | 1974-03-19 | Gearmatic Co Ltd | Two speed primary drive assembly for hydraulic winch |
GB1418013A (en) * | 1972-06-16 | 1975-12-17 | Kohler G | Drum winch |
US4453430A (en) * | 1980-10-14 | 1984-06-12 | Paccar Of Canada Ltd. | Multiple-speed winch or drum drive |
US5119918A (en) * | 1991-10-11 | 1992-06-09 | Dana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clutch with permanent magnet brake |
JP4272780B2 (ja) * | 1999-11-19 | 2009-06-03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チェーンブロックにおける自動変速装置 |
US20020171072A1 (en) * | 2001-05-18 | 2002-11-21 | Lin Tso-Kuo | Two speed windlass |
ITMI20012616A1 (it) * | 2001-12-12 | 2003-06-12 | Baruffaldi Spa | Apparecchiatura per il convogliamento di aria a fluidi di raffreddamento di autoveicoli e simili con ventola a pale orientabili e mezzi di i |
US6659430B2 (en) * | 2002-02-12 | 2003-12-09 | Paccar Inc | Winch having internal clutch mechanism |
US7559534B2 (en) * | 2005-06-09 | 2009-07-14 | Warn Industries, Inc. | Integrated air compressor and winch |
CN2883300Y (zh) * | 2006-04-17 | 2007-03-28 | 张文忠 | 脱开式防尘环链手扳葫芦 |
US7891641B1 (en) * | 2006-10-03 | 2011-02-22 | Ramsey Winch Company | Manual disengaging and self-engaging clutch |
JP2008247548A (ja) * | 2007-03-30 | 2008-10-16 | Kito Corp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機を内蔵した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
JP4841584B2 (ja) * | 2008-03-27 | 2011-12-21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牽引機 |
JP5070410B2 (ja) * | 2008-05-27 | 2012-11-14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クラッチ装置 |
JP5542319B2 (ja) * | 2008-11-10 | 2014-07-09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電気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
JP5219751B2 (ja) * | 2008-11-12 | 2013-06-26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と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機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JP2010189080A (ja) | 2009-02-16 | 2010-09-02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乗客コンベアの情報提供装置 |
JP2010193860A (ja) | 2009-02-27 | 2010-09-09 | Iseki & Co Ltd | 粉粒状物散布装置 |
JP5231498B2 (ja) | 2009-10-19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トルク伝達装置 |
CN101804947B (zh) * | 2010-04-19 | 2012-02-15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单双吊点变换式起升装置 |
JP5342524B2 (ja) | 2010-08-31 | 2013-11-13 | 株式会社キトー | 負荷感応型磁気クラッチ装置 |
-
2010
- 2010-09-10 JP JP2010202756A patent/JP5529689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06 US US13/821,342 patent/US95619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9-06 CN CN201180043222.6A patent/CN103108826B/zh active Active
- 2011-09-06 WO PCT/JP2011/070244 patent/WO20120330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9-06 EP EP11823562.1A patent/EP2615055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56733A (ja) | 2012-03-22 |
EP2615055A1 (en) | 2013-07-17 |
JP5529689B2 (ja) | 2014-06-25 |
US20130200319A1 (en) | 2013-08-08 |
WO2012033087A1 (ja) | 2012-03-15 |
CN103108826A (zh) | 2013-05-15 |
US9561940B2 (en) | 2017-02-07 |
EP2615055B1 (en) | 2015-02-25 |
EP2615055A4 (en) | 2014-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8826B (zh) | 内置有负载感应型自动变速装置的提升机 | |
US11878767B2 (en) | Human-hybrid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or moving equipment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lutch apparatus | |
JP2017132439A (ja) | 自転車用駆動装置 | |
US9228640B2 (en) | Transmission assemblies | |
JP2016120847A (ja) |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 |
JP5219751B2 (ja)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と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機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
CN105387157A (zh) | 一种滑轮与柔性绳缠绕传动结构及传动方法 | |
JP2008248903A (ja) | 負荷感応変速機 | |
JP2016109146A (ja) | 二段変速機 | |
JP4841584B2 (ja) | 負荷感応型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牽引機 | |
JP5419915B2 (ja) | 負荷感応型磁気クラッチ装置 | |
US9464696B2 (en) |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use thereof | |
CN100419304C (zh) | 二级变速直动机构 | |
CN101146735B (zh) | 卷扬机中的过负荷防止装置 | |
CN202063659U (zh) | 离合式螺旋自控卷扬机 | |
TWI625155B (zh) | 模型屨帶車輛的傳動機構 | |
CN1746099A (zh) | 离合式制动器 | |
CN205244274U (zh) | 一种滑轮与柔性绳缠绕传动结构 | |
CN222540359U (zh) | 驱动卷绳的改速比操纵机构 | |
JP5626765B2 (ja) | 二段変速機 | |
CN2539011Y (zh) | 棘轮制动器 | |
KR101733188B1 (ko) | 단일구동제공형 이중 출력용 유성감속장치 | |
JP2006220272A (ja) | 多段変速装置 | |
JP2013199363A (ja) | 負荷感応自動変速装置を内蔵した巻上機 | |
JPH0739723Y2 (ja) | 移動農機における走行動力伝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