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108098B - 图像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8098B
CN103108098B CN201210455747.7A CN201210455747A CN103108098B CN 103108098 B CN103108098 B CN 103108098B CN 201210455747 A CN201210455747 A CN 201210455747A CN 103108098 B CN103108098 B CN 103108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 supply
job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57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8098A (zh
Inventor
浜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08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8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8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80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21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3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Parallel printing or parallel r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200)具备服务器计算机(180)和能够与服务器计算机通信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服务器计算机(180)具有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分担执行1个作业的功能,在电力供求状况不差的情况下,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全体分担执行1个作业,在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中的除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剩余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1个作业。由此,能够实现图像处理系统(200)的消耗电力的降低,并且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分散打印作业等1个作业。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适当应对无法进行稳定的电力供给的情况的图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种,很多企业(公司、事务所等)引入了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代表性的是复印机)。在这样的企业中,将具备打印功能或复印功能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网络连接,由多个用户共同使用这些设备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具备如复印模式、传真模式(以下也将传真称为FAX)、网络对应的打印模式和扫描模式这样的多个基本动作模式。
近年来,在企业中,对因1人1台个人计算机(以下也称为PC)的使用和包括多台复合机的大量电子设备的设置而造成的电力使用量增加的担心越来越强烈。对此,受到节能的要求,通过提高包含复合机在内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规格等,来抑制作为设备单体的耗电量。
现有的图像处理装置基本上是以供给稳定的电力为前提设计的。例如将1个印刷作业分散到多个复合机来提高表面的输出速度的功能(以下也称为分散打印(Cluster Printing:集群式打印))和节电功能等都是以供给稳定的电力为前提的。如笔记本PC或便携式终端等具有电池的装置那样对电池残留量减少的情况,或者对接近发生停电的时间段等情况的顾虑,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则不需要特别考虑,实际上就算考虑也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然而,鉴于最近的电力供给状况,至今为止的“进行(保证)稳定的电力供给”这样的前提不再成立,不能再无视电力供给量减少、并且以至于停止电力供给(停电)的可能性。甚至逐渐实施公共电力使用限制(例如计划停电)。这一点无法以各设备现有的节能对策来应对。因此,为了不产生因停电引起的紧急停止等不良情况,在各图像处理装置中要求进行适当应对,以及在受限制的电力供给量范围中对多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17875号公报(以下称为’875公报)中公开了以使得同一楼层内的复印机不会同时处于预热状态的方式错开电源的接通定时的技术。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电源电压的影响,即使是短时间也能够降低耗电量。
关于同时使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的分散打印,在日本特开2003-177895号公报(以下称为’895公报)中公开了解决如下问题的技术:当分割1个打印作业使其在多台图像形成装置输出时,如果从打印服务器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数据传送速度比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处理速度慢则产生图像缺损的问题。
如上所述,为了不产生因停电引起的紧急停止等不良情况,需要在各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适当应对。而且,也需要对多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在进行优先输出速度的分散打印的情况下,由于同时使用多台图像处理装置,所以处理时间缩短,但是电力使用量增大。这不限于分散打印,在使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1个作业时也是如此。因此,在使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1个作业的情况下,特别需要采取对电力供给量降低的应对措施。
然而,在’875公报中,没有考虑到由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同时执行1个作业的分散打印的情况。此外,在’895公报中,对于电力供求状况不稳定而发生紧急停电的情况或者不能对多台图像形成装置供给足够的电力的情况没有任何考虑。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系统,能够适当地应对电力供给量降低等无法进行稳定的电力供给的状况,并且能够适当处理分散打印作业等使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进行的1个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能够与服务器计算机通信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取得与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的供求状况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和判定部,其使用由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服务器计算机具有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1个作业的功能,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不差的情况下,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全体分担执行1个作业,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中的除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剩余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1个作业。
优选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停止至少一部分功能。
更优选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作业的多个内部单元;对多个内部单元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和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电力供给部停止对多个内部单元中的至少1个内部单元供给电力的停止部,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停止,通过停止部停止对内部单元的电力供给来执行。
还优选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在停止至少一部分功能的状态下从服务器计算机接收到分担执行1个作业的指示的情况下,对服务器计算机发送表示不能分担执行1个作业的不能信息,或者将1个作业中的被分配为由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的部分,发送到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
优选接收到不能信息的服务器计算机,使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1个作业中的由发送过不能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分担的部分。
更优选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以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不超过规定值的方式被决定。
还优选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以在规定的条件下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为最小的方式被决定。
优选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多个图像处理装置的各个图像处理装置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全体由于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功能而不能够执行1个作业的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保留1个作业的执行,在至少2个图像处理装置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功能之后,服务器计算机使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1个作业。
更优选服务器计算机在指示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全体分担执行1个作业之后,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部分图像处理装置停止分担执行1个作业。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取得与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的供求状况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和使用由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的判定部。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作业的多个内部单元;对多个内部单元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和在由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电力供给部停止对多个内部单元中的至少1个内部单元供给电力的停止部。
根据本发明,在电力供求状况差而不能进行稳定的电力供给的状况下,也能够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1个作业。即,在作为图像处理系统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的基础上,能够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分散打印作业等的1个作业。
各图像处理装置如果具备:取得与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的供求状况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和使用由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来判定电力供求状况的判定部,则在各图像处理装置中,都能够适当地应对电力供求状况差而不能进行稳定的电力供给的状况。即,通过停止对耗电量大的内部单元(例如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时使用的定影单元)或多个内部单元全体供给电力,能够削减消耗电力。
在特定的图像处理装置不能执行从服务器计算机分配的作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计算机使其他的图像处理装置执行该作业的一部分,能够高效地执行作业。在特定的图像处理装置不能执行从服务器计算机分配的作业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通过该图像处理装置将该作业的一部分传送到其他的图像处理装置来执行,也能够高效地执行作业。
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得到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使用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打印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各图像处理装置中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当日的电力供求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次日的电力供求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在短时间周期内提供的电力供求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考虑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中执行的分散打印作业的应对的程序的控制结构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系统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通过LAN等网络相互连接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和服务器计算机(以下称为打印服务器)。图像处理装置是具备打印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和扫描功能等多种功能的数字复合机。各图像处理装置或打印服务器取得与电力供求状况相关的信息,根据电力供求状况,变更各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状态。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200包括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打印服务器180、终端装置182和将它们连接的网络190。终端装置182例如是计算机。打印服务器180是管理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的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服务器180能够实现:用户操作终端装置182,通过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进行图像形成(印刷)。
图像处理系统200除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以外,还能够包括具有与它们同样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图1中仅代表性地表示3台。同样,图像处理系统200能够具备多个终端装置和多个打印服务器。图1中仅代表性地表示各1台。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与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为相同结构,具有相同的功能。以下关于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明,也是关于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的说明。
参照图2,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操作部130、供纸部140、手动供纸托盘146和排纸处理部150。操作部130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132和操作键盘部134。触摸面板显示器132包括: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和配置于显示面板上的检测被触摸的位置的触摸面板。在操作键盘部134配置未图示的几个功能键。
参照图3,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除网络190以外还与电话线路网192连接。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除上述的图像读取部110、图像形成部120和操作部130以外,还包括控制部160、硬盘驱动器(以下记载为HDD)162、管理部164、图像处理部166、通信部168、FAX调制解调器170和电力供给部174。
图像读取部110读取原稿并输入图像数据。控制部160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控制部160使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未图示)和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未图示),控制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ROM是在切断通电的情况下也保持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ROM中存储有控制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RAM是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控制部160从ROM将程序读取到RAM上,将RAM的一部分作为作业区域执行程序。即,控制部160按照存储于ROM中的程序对构成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实现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功能。
操作部130接受用户对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指示等的输入。通信部168通过网络190与终端装置182、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和打印服务器180进行通信。图像形成部120将图像数据印刷于记录纸。HDD162存储图像数据。管理部164存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信息和设定信息等。
控制部160基于存储于管理部164中的信息,控制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整体的动作。图像处理部166对读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FAX调制解调器170通过电话线路网192与传真装置194通信。
电力供给部174接受控制部160的控制,将从外部供给到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力通过电力供给线(未图示)供给到各部。
在图3中,由于各部与控制部160连接,所以各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控制部160进行。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能够具备数据总线,将包含控制部160的各部与数据总线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通过数据总线接受控制部160的控制,在各部间进行数据的传送。
供纸部140具备第一供纸托盘142和第二供纸托盘144。手动供纸托盘146是用于手动供给记录纸的托盘。
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与传真装置194之间能够通过FAX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在网络190进一步与外部的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和与互联网连接的PC等终端装置之间,能够实现利用有电子邮件等的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
以下,对图3所示的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部进行详细说明。图像读取部110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110例如具备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112和检测被放置于原稿台、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等的原稿的原稿检测传感器114。
操作部130包括:具备各种输入键(硬键盘)的操作键盘部134和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面板上配置有触摸面板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用户通过操作部130对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操作的输入和各种设定的输入。在操作部130也可以配置用于输入利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用户的认证信息的认证信息输入装置。作为用户认证信息的输入方法,例如有用户编码的直接输入、ID编码信息的读取输入和用户的活体信息(指纹等的)读取输入等各种方法。通过上述任意方法,能够进行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用户认证。用户还能够通过操作部130进行用于中断记录中的作业而使其他作业插入的插入指示。
控制部160监视用户对设置于操作部13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2、输入键盘等的操作,并且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与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等的要通知用户的信息等。
图像形成部120处理并输出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120具备存储器122和印刷部124。印刷部124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
图像形成部120将由图像读取部110读取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于存储器122中,然后,将存储器122上的图像数据存储于HDD162中。此外,图像形成部120将存储于HDD162中的图像数据读出到存储器122中。将读出到的数据传送至印刷部124,作为图像印刷到记录纸上进行输出。
HDD162存储被输入的图像数据。HDD162是磁存储介质,能够存储大量图像数据,依次进行处理。由此,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能够效率良好地处理来自多个用户的指示。
图像处理部166由从操作部130接受用户指示的控制部160控制。图像处理部166从存储器122读出图像数据,执行被指示的图像处理,在存储器122中存储其结果。处理结果的图像数据通过控制部160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32。然后,接受用户的指示,将存储器122上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印刷部124并印刷到记录纸上,或者通过FAX170调制解调器输出到电话线路网192,或者通过通信部168输出到网络190上。
对向记录纸进行的图像形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参照图4,印刷部124具备光扫描装置1、显影器2、感光体鼓3、清洁单元4、充电器5、中间转印带单元6和定影单元7等。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处理的图像数据,是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等各颜色的彩色图像数据,即可分解成这4种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显影器2、感光体鼓3、充电器5和清洁单元4分别各设置有4个,使得形成与各颜色对应的4种潜像。由此,构成对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进行处理的4个图像站(station)。
充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体鼓3的表面以规定电位均匀带电的装置。除图4所示的电荷型充电器之外,有时也使用接触式的辊型或刷型充电器。
光扫描装置1是具备激光出射部和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在光扫描装置1中配置有扫描激光束的多棱镜、用于将由多棱镜反射的激光导向感光体鼓3的透镜和反射镜(mirror)等光学要件。作为光扫描装置1,在上述结构以外还能够采用使用将发光元件呈阵列状排列而成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的装置。
光扫描装置1,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带电的感光体鼓3进行曝光,在感光体鼓3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器2利用4色(YMCK)调色剂使形成于各个感光体鼓3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清洁单元4将在显影和图像转印后存留于感光体鼓3上的表面的调色剂除去并回收。
在感光体鼓3的上方配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6包括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中间转印辊64和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中间转印辊64与YMCK的各颜色对应地设置有4个。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和中间转印辊64,拉伸架设中间转印带61并进行驱动使其旋转。为了将对应的感光体鼓3的调色剂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61上,各中间转印辊64提供后述的转印偏置电压。
中间转印带61以与各感光体鼓3接触的方式设置。通过将形成于感光体鼓3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转印于中间转印带61上,在中间转印带61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61例如使用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膜,呈环状形成。
从感光体鼓3向中间转印带61转印调色剂像,利用与中间转印带61的里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4进行。对中间转印辊64施加用于转印调色剂像的高电压的转印偏置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中间转印辊64是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底、其表面被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聚氨酯泡沫等)覆盖的辊。能够利用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对中间转印带61均匀地施加高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印电极使用辊形状,但是除此以外也能够使用刷等。
如上所述,在各感光体鼓3上,根据各色相被显影化的静电像叠层在中间转印带61上。像这样叠层的图像信息(调色剂的浓淡分布),通过中间转印带61转动,由在记录纸与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位置配置的转印辊10转印到记录纸上。
此时,中间转印带61与转印辊10在规定压区压接,对转印辊10施加用于使调色剂转印到记录纸上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进而,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压区,转印辊10和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任意一个使用硬质材料(金属等),另一个使用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发泡性树脂辊等)。
如上所述,通过与感光体鼓3接触而附着于中间转印带61的调色剂中的、未被转印辊10转印到记录纸上而残存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成为在下一工序中使调色剂发生混色的原因。因此,利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除去并回收残存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作为清洁部件配置有例如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的清洁叶片。清洁叶片接触的中间转印带61从里侧被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支承。
在图4中,为了使第一供纸托盘142和手动供纸托盘146的记录纸经由转印辊10和定影单元7被送至排纸托盘152,沿着大致铅直方向形成有记录纸输送路径S。在记录纸输送路径S的附近,配置有拾取辊172、多个输送辊12a~12e、定位辊13、转印辊10和定影单元7等。
输送辊12a~12d是用于促进并辅助记录纸的输送的小型辊,沿着记录纸输送路径S设置有多个。拾取辊172配置于第一供纸托盘142的端部附近,从第一供纸托盘142逐张拾取记录纸将其供给到记录纸输送路径S。
定位辊13暂时保持在记录纸输送路径S中输送的记录纸。然后,定位辊13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记录纸的前端一致的定时向转印辊10输送记录纸。
定影单元7具备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夹着记录纸转动。加热辊71通过外部加热带73从外部被加热。此时,加热辊71由控制部160基于来自温度检测器(未图示)的信号被设定成规定的定影温度。加热辊71通过与加压辊72一起将调色剂热压接于记录纸,使得转印到记录纸上的多色调色剂像熔融、混合并压接,从而热定影在记录纸上。由此,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
对执行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所搭载的功能(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各模式进行简单说明。
(复印模式)
在将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作为复印机使用的情况下,由图像读取部110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形成部120作为复印物输出。
利用安装于图像读取部110的CCD112,能够对放置于读取位置的原稿的图像进行电子读取。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在存储器122上作为输出数据(印刷用数据)被完成后,被存储到HDD162中。在原稿为多个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该读取动作和存储动作。然后,基于从操作部130指示的处理模式,在适当的定时依次读出存储于HDD162中的图像数据,送至存储器122。然后,根据在印刷部124的图像形成的定时,从存储器122向印刷部124传送图像数据。
在印刷多个被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图像数据也同样作为输出数据以页为单位存储于HDD162中,从HDD162传送至存储器122,反复与输出张数对应的次数,根据在印刷部124形成图像的定时,向印刷部124传送图像数据。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光扫描装置1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带电的感光体鼓3进行曝光,在感光体鼓3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将感光体鼓3上的静电潜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通过中间转印带61被显影化的静电像,通过定位辊13被转印到被输送的记录纸上。然后,利用定影单元7对记录纸进行加热、加压,将其排出到排纸托盘152。
(打印模式)
在使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作为打印机的情况下,将通过通信部168接收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器122等从图像形成部120输出。
通信部168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网络190连接,从作为连接在网络190上的外部设备的终端装置182接收图像数据。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出图像数据以页为单位传送至存储器122,然后存储到HDD162中。然后,将图像数据再次从HDD162送至存储器122,与上述的复印模式同样地传送至印刷部124,进行图像形成。
(扫描模式)
在将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例如作为网络扫描仪使用的情况下,将在图像读取部110中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通信部168经由网络190发送向任意的终端装置(例如终端装置182)。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安装于图像读取部110的CCD112对原稿进行电子读取。然后,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存储器122上作为输出数据被完成后,被存储到HDD162中。然后,将图像数据再次从HDD162传送至存储器122,在与通过操作部130指定的发送目的地确立了通信的基础上,从通信部168向指示的发送目的地发送。
(传真模式)
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如上所述,FAX调制解调器170与电话线路网192连接,通信部168与网络190和互联网连接。因此,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能够通过电话线路网192与传真装置194进行FAX(传真)发送接收。
在将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作为传真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将从传真装置194FAX(传真)接收的数据作为图像数据形成于存储器122上,能够与上述同样地执行向HDD162的存储、由印刷部124进行的印刷。此外,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能够从HDD162读出图像数据,转换成FAX通信用的数据形式,发送到传真装置194。
打印服务器180与通用计算机同样地具备CPU、RAM、ROM、HDD和NIC。
以下,对在图像处理系统200中根据电力供求状况来变更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各自的耗电状态的功能进行具体说明。参照图5,对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6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也执行相同的程序。
在步骤400中,控制部160通过网络190从外部取得电力供求信息。电力供求信息是从电力公司提供的关于电力供给的公知信息。
作为取得电力供求信息的方法,例如有访问电力公司的主页(Webpage,网页)取得的方法、接收来自电力公司发送的电子邮件的方法、或者使用专用的应用程序取得的方法等。能够取得的电力供求信息中例如包括峰时供给能力(MW(兆瓦))及其时间段、预想最大电力(MW)及其时间段、以及使用率(%)(使用率=预想最大电力/峰时供给能力)。还存在以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1小时)提供当日的实际值(MW)和前日的实际值(MW)的情况。还存在以更短的周期(例如3分钟间隔)提供瞬时值(MW)的情况。为了得到用于控制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力供求信息,需要取得对设置有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设施供给电力的电力公司提供的信息。
在图6中表示从电力公司的主页下载的数据的一例。图6所示的数据是2011年XX月XX日的数据。图6表示由表计算软件显示作为CSV文件(用逗号划分排列数据的文件)提供的数据。在该数据中包含预想最大电力23600MW、其时间段14:00~15:00、峰时供给能力26000MW、其时间段13:00~17:00和使用率91%的信息。在图6中,还包含每1小时的当日的实际值和前日的实际值。第二天的电力供求信息以例如图7的形式提供。当日的短时间周期的实际值以例如图8的形式提供。在图8中将每3分钟的数据作为瞬时值表示。图6~图8所示的数据能够作为1个文件提供,或者分别作为不同的文件提供。
作为使用专用的应用程序取得的方法,例如有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的方法。例如为了使用雅虎股份有限公司(ヤフ一株式会社)提供的API,在浏览器中输入带有对所请求的数据的种类进行指定的参数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由此,所请求的数据从相关网页服务器以规定文件形式被回发,通过浏览器显示(参照http://developer.yahoo.co.jp/webapi/shinsai/setsuden/v1/latestpowerusage.html)。例如能够以XML文件形式得到地域(Area)、电力使用量(Usage)、最大供给量(Capacity)、合计对象日期(Date)、合计对象小时(Hour)和合计对象分钟(Min)等信息。也可以通过上述以外的方法取得电力供求信息。
在步骤402中,控制部160基于在步骤400中取得的电力供求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是否差。“电力供求状况差”是指不能够稳定地供给电力的状态,不限于处于无法相对于电力需求带有富余地供给电力的状态的情况,还可以包含预想到规定时间内成为无法相对于电力需求带有富余地供给电力的状态的情况。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404。如果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并非差,则控制转移到步骤408。具体而言,控制部160基于电力供求信息读出规定的数据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或者对使用所取得的电力供求信息计算出的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时能够使用例如使用率。在规定的阈值例如为90%的情况下,如果在步骤400中取得的电力供求信息中的使用率为90%以上,则控制转移到步骤404,如果不到90%,则控制转移到步骤408。在步骤404中取得的信息中包含预想最大电力的值和峰时供给能力的值,但是如果不包含使用率的值,则用峰时供给能力的值除预想最大电力的值计算出使用率,使用该值如上所述与阈值进行比较即可。
通常从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供求信息的文件中使用的用语是固定的。因此,为了基于取得的电力供求信息来取得特定数据,用该用语在文件内检索即可。例如在图6中,为了取得“使用率”,在表计算软件中读入文件,以“使用率”作为关键词进行文本检索,如果取得检索到的单元正下方的单元的值,则作为使用率的值能够得到91%。关于峰时供给能力、峰时供给能力的时间段、预想最大电力和预想最大电力的时间段等,也能够同样取得。
在步骤404中,控制部160判定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是否停止。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的停止,在后述步骤406中执行。在判定为功能未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406。在判定为功能已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返回步骤400。
在步骤406中,控制部160停止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具体而言,控制部160控制电力供给部174,停止对消耗电力较大的内部单元供给电力。例如,停止对定影单元7供给电力,更具体而言是停止对用于对加热辊71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供给电力。由此,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成为不能对记录纸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一部分功能(打印功能和复印功能)停止。因此,能够降低消耗电力。也可以停止对所有内部单元供给电力。也可以对除了控制部160、HDD162、管理部164和通信部168等取得来自外部的信息恢复通常状态所需要的单元以外的所有内部单元停止供给电力。
在步骤408中,控制部160判定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是否已停止。在判定为功能已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410。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转移到步骤412。
在步骤410中,控制部160使停止中的功能重新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160控制电力供求部174,对停止中的内部单元重新开始电力供给。
在步骤412中,控制部160判定是否接收到结束指示。结束指示例如是将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源断开。在判定为接收到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本程序结束。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返回步骤400。
如上所述,构成图像处理系统200的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各自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消耗电力,停止自身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如上所述通过停止对定影单元7供给电力,能够削减消耗电力。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对与扫描功能和传真通信功能等消耗电力较小的功能关联的内部单元供给电力,这些功能是能够利用的。因此,能够根据电力供求状况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并且避免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的完全停止,能够将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和图像处理系统200在运用上的缺陷抑制到最小限度。
进而,在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400~412来改善电力供求状况的情况下,能够使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的已停止的功能恢复。
在上述内容中,对在步骤402中将使用率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电力供求状况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电力供求状况变差的时刻的信息。例如在即使使用率为规定的阈值(90%)以上、当前时刻也不包含于预想最大电力的时间段(图6中14:00~15:00)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不差。进而,在即使使用率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当前时刻也比预想最大电力的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图6中14:00)提前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不差。规定时间可以考虑取得电力供求信息的定时而适当设定。
也可以使用使用率以外的值判定电力供求状况。例如也可以不使用使用率,而仅使用预想最大电力的时间段信息,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判定处理。例如在步骤402中,控制部160也可以判定当前时刻是否包含于预想最大电力的时间段中。
在上述内容中,对使用1个阈值来停止特定的功能(具体而言是内部单元)或全部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多个阈值,根据判定结果依次停止对多个内部单元供给电力。例如,也可以使用90%、95%和97%作为阈值,耗电量按第一~第三内部单元的顺序变大时,如果90(%)≤使用率<95(%),则停止对第一内部单元供给电力,如果95(%)≤使用率<97(%),则停止对第一和第二内部单元供给电力,如果使用率≥97(%),则停止对第一~第三内部单元供给电力。
在上述内容中,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取得电力供求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是否差,但是不限定于此。打印服务器180也可以取得电力供求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是否差。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从打印服务器180对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发送规定的信号,根据该信号停止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一部分或全部功能。当对全部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发送规定的信号时,全部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停止功能,用户无法再使用,因此优选仅对特定的图像处理装置发送规定的信号。
电力供求信息即使由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或打印服务器180定期取得,也可以在电力供求状况变化时从外部发送至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或打印服务器180。
接着,说明考虑了对分散打印作业的应对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参照图9,对由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6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停止功能,但是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不停止功能。此外,在打印服务器180使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执行分散打印的情况下,对至少被发送到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作业附加有表示是分散打印的信息。
步骤400~410与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相同。在步骤500中,控制部160判定是否被指示了作业的执行。作业的执行例如通过用户对操作部130进行操作来指示。作业的执行还通过从打印服务器180或终端装置182通过网络190接收作业(打印作业等)来指示。在终端装置182使用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执行分散打印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82将作业发送至打印服务器180,打印服务器180根据接收到的作业生成分配给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的作业,发送到各图像处理装置100~104。在判定为被指示了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02。在不是这样的情况(判定为并未指示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14。
在步骤502中,控制部160判定被指示的作业是否是分散打印作业。即,控制部160判定是否从打印服务器180接收到附加了表示是分散打印作业的信息的作业。在判定为接收到分散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04。在不是这样的情况(判定为并未接收到分散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10。
在步骤504中,控制部160判定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即对定影单元7供给电力)是否已停止。在判定为功能已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06。在不是这样的情况(判定为功能未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08。
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已停止的情况下,控制部160不能够执行被分配的作业。由此,在步骤506中,控制部160对打印服务器180发送表示不能执行分散打印作业的信息。接收到该信息后,打印服务器180将分配给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作业发送到其他图像处理装置(这里是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或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执行打印。
在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未停止的情况下,在步骤508中,控制部160执行被指示的作业(被分配的作业)。
在被指示的作业不是分散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在步骤510中,控制部160判定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是否已停止。在判定为功能已停止的情况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12。在不是这样的情况(判定为功能未停止)下,控制转移到步骤508,控制部160执行被指示的作业。
在步骤512中,控制部160提示以不能执行被指示的作业为内容的消息。例如在由用户对操作部130进行操作并指示执行作业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32上显示“当前不能执行打印”等消息。在从终端装置182接收到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对发送了该作业的终端装置182发送以不能执行作业为内容的消息。接收到该消息的终端装置182将接收到的消息显示在安装于终端装置182的显示装置上。
在步骤514中,控制部160判定是否接收到结束的指示。在判定为接收到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结束本程序。在不是这样的情况(判定为未接收到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返回步骤400。
由此,在判定为电力供求差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执行分散打印作业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最大工作台数(在上述说明中从3台减少到2台)地执行分散打印作业,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在电力供求状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已停止的功能恢复,因此能够使用全部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执行分散打印作业。
在上述内容中,对通常时使用3台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执行分散打印的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使用4台以上的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分散打印的系统。
对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1台图像处理装置(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停止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多台图像处理装置停止功能。
也可以根据电力供求状况的恶化程度,多台图像处理装置依次停止功能。例如在以3台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分散打印的系统中,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耗电量最大,按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的顺序耗电量变小,在能够使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根据电力供求的恶化来停止功能(例如停止对定影单元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对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的各个设定不同的阈值即可。例如当使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的阈值分别为90%、95%和97%时,如果90(%)≤使用率<95(%),则停止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定影单元,如果95(%)≤使用率<97(%),则停止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和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的定影单元,如果使用率≥97(%),则停止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和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的定影单元。由此,能够根据电力供求状况的恶化程度,自动决定停止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适当地应对电力供求状况的恶化。
使功能停止的处理不限定于停止对定影单元供给电力。也可以停止对定影单元以外的内部单元供给电力。
在上述内容中,对在步骤506中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60对打印服务器180发送表示不能执行分散打印作业的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60也可以将从打印服务器180接收到的作业(被分配的分散打印作业)转发到其他图像处理装置(例如是第二图像处理装置102或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4)执行打印。
使用多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1个作业(以下也称为分散作业)不限定于打印作业(分散打印作业)。也可以是FAX发送或复印等。例如在图像处理系统200中,作为能够使用第一~第三图像处理装置100~104执行的1个作业,有打印作业和FAX发送作业,仅对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定影单元停止供给电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也能够执行FAX发送。因此,取代步骤502和步骤504,判定是否是分散作业,在是分散作业的情况下,判定停止中的功能对执行该分散作业是否是不可缺少的,来决定执行步骤506和步骤508中的哪个步骤即可。例如在分散作业是分散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则如上述那样,但是在分散作业是FAX发送作业的情况下,即使停止对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定影单元供给电力,第一图像处理装置100也能够执行FAX发送,因此执行步骤508。
在上述内容中,对在分散打印作业附加了表示是分散打印的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打印服务器180也可以在分散打印作业发送之前或发送之后,与分散打印作业分离地对该图像处理装置发送表示预定发送的作业或已经发送的作业是分散打印的信息。
打印服务器180也可以在指示执行分散打印的情况下,在发送分配到各图像处理装置的作业之前,当判定为电力供求差时,通过网络190对停止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询问是否处于功能停止中。其结果,在一部分图像处理装置处于功能停止中的情况下,打印服务器180也可以决定除了功能停止中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执行分散作业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且对所决定的各图像处理装置,确定并发送分配的作业。这样,在从打印服务器180对各图像处理装置发送分散打印作业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附加表示是分散打印的信息。
在打印服务器180取得电力供求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的情况下,当在发送分散打印作业之后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时,打印服务器180对发送了分散打印作业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送取消分散打印作业的执行的指示。取消是指撤销该作业或者不撤销而保留执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分散打印作业附加表示是分散打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各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具备根据电力供求状况停止对内部单元供给电力的功能。打印服务器180能够将分配给被发送了取消指示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分散打印作业,发送到没有被发送取消指示的其他图像处理装置来执行。打印服务器180也可以在电力供求状况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使被发送了取消指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再次执行。
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停止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考虑到各图像处理装置的规格,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预先或适当地决定。例如能够以执行分散作业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不超过规定的电力量的方式决定使功能停止的图像处理装置。在电力供求信息中包含能够供给的最大电力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不超过该最大电力量的方式适当决定使功能停止的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以在规定的条件例如用户的利用效率不会降低的条件下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为最小的方式,决定使功能停止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也可以从消耗电力/页的值较大的图像处理装置起停止功能。
也可以使用公知的TEC值决定使功能停止的图像处理装置。TEC(Typic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典型耗电)值是指节能中心基金会(Energy Conservation Center,Japan)决定的1周期间的标准消耗电力量(Wh)。关于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假设反复工作与睡眠或断开的5天期间和睡眠或断开状态的2天期间的平均的办公室利用方式,基于该产品的规格和消耗电力等计算TEC值。
构成图像处理系统的各图像处理装置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对打印服务器180发送表示不能执行分散作业的信息,在不执行作业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全部图像处理装置停止功能,无法执行分散作业的情况。即,也可能存在打印服务器180从全部图像处理装置接收表示不能执行的信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服务器180暂时保留作业,在规定期间内判定电力供求状况,当电力供求状况得到改善时,使至少一部分的图像处理装置已停止的功能重新开始,成为能够执行分散作业的状况,此时执行保留的作业。例如在如上所述能够以不超过规定的电力量的方式决定执行分散作业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为最小的情况等下,执行保留的作业。
图像处理系统200的结构不限定于图1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那样,将多个图像处理装置100~104与打印服务器180连接的结构。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在参照发明详细说明的记载的基础上,由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请求项表示,与这里记载的文字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含在内。

Claims (4)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计算机;
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计算机通信的多个图像处理装置;
取得与从外部供给的电力的供求状况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和
判定部,其使用由所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信息,判定电力供求状况,
所述服务器计算机具有使多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1个作业的功能,
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不差的情况下,使多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全体分担执行所述1个作业,
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使多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除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剩余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所述1个作业,
当至少1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功能的状态下从所述服务器计算机接收到分担执行所述1个作业的指示时,
对所述服务器计算机发送表示不能够分担执行所述1个作业的不能信息,或者
将所述1个作业中的被分配为由至少1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的部分,发送到所述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所述不能信息的所述服务器计算机,使所述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至少1个图像处理装置执行所述1个作业中的由发送过所述不能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分担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1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以所述剩余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耗电量的总和不超过规定值的方式被决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电力供求状况差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各个图像处理装置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功能,
在多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全体由于停止至少一部分的功能而不能够执行所述1个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计算机保留所述1个作业的执行,
在至少2个所述图像处理装置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功能之后,所述服务器计算机使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功能的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分担执行所述1个作业。
CN201210455747.7A 2011-11-14 2012-11-14 图像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8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8291 2011-11-14
JP2011248291A JP5536740B2 (ja) 2011-11-14 2011-11-1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8098A CN103108098A (zh) 2013-05-15
CN103108098B true CN103108098B (zh) 2015-10-14

Family

ID=4828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57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8098B (zh) 2011-11-14 2012-11-14 图像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187B2 (zh)
JP (1) JP5536740B2 (zh)
CN (1) CN1031080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8844A (zh) * 2013-10-16 2014-03-05 艾塔斯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仪及其打印系统和控制打印的方法
JP2015106299A (ja) 2013-11-29 201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17887B1 (ja) 2014-01-07 2015-05-13 ウイングアーク1st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プリントサーバおよび印刷ジョブの投入方法
US9787869B1 (en) 2016-04-05 2017-10-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job access provision
WO2018109601A1 (en) * 2016-11-29 2018-06-21 Y Soft Scanning Solutions s.r.o.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image scanning tasks to networked devices
JP6834812B2 (ja) * 2017-06-29 2021-0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613000B2 (ja) * 2020-03-30 2025-0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7401A (zh) * 2004-06-09 2005-12-1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72257A (ja) * 2004-12-17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 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要求装置、分散印刷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および分散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分散印刷方法
JP2006227061A (ja) * 2005-02-15 2006-08-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3280B2 (ja) 1997-06-20 2003-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複写機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3108342A (ja) 2001-09-27 2003-04-11 Canon Inc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情報処理装置
JP3879501B2 (ja) 2001-12-07 2007-0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サーバ、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リント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241426B (zh) * 2003-03-27 2011-03-23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JP2006268324A (ja) * 2005-03-23 2006-10-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612879B2 (ja) * 2005-08-25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149438B2 (en) * 2006-02-28 2012-04-03 Xerox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prin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load balancing
JP2007325235A (ja) * 2006-06-05 2007-12-13 Ricoh Co Ltd 電子機器
JP4432978B2 (ja) * 2007-02-07 2010-03-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源管理装置
JP5251002B2 (ja) * 2007-05-25 2013-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散処理プログラム、分散処理方法、分散処理装置、および分散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75896A (ja) * 2007-09-21 2009-04-09 Ricoh Co Ltd 分散印刷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7401A (zh) * 2004-06-09 2005-12-1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72257A (ja) * 2004-12-17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 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要求装置、分散印刷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および分散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分散印刷方法
JP2006227061A (ja) * 2005-02-15 2006-08-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20780A1 (en) 2013-05-16
CN103108098A (zh) 2013-05-15
US8885187B2 (en) 2014-11-11
JP2013105290A (ja) 2013-05-30
JP5536740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8098B (zh) 图像处理系统
JP5457424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86434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based on a degree of urgency
CN10286884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22853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ontroller,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data signal
EP3432564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300136B2 (en) Activation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ctiv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ctivation control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2008003863A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6063633A (ja) 電源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電源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源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1686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electric storage portion
US88304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alizing electricity conservation by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US98979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xecuting charge removal for photoconductor thereof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JP49193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供給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78269A (ja) 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
US915900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early elimination of failure
JP53585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8625A (ja) 電源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203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803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0134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155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054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5278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JP20131251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6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