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2381B -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92381B CN103092381B CN201110342588.5A CN201110342588A CN103092381B CN 103092381 B CN103092381 B CN 103092381B CN 201110342588 A CN201110342588 A CN 201110342588A CN 103092381 B CN103092381 B CN 1030923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interface
- image space
- dimensional image
- contact point
- dimens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MUNWXXNJPVALC-UHFFFAOYSA-N 1-[4-[2-(2,3-dihydro-1H-inden-2-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2-(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C=C12)NC1=NC=C(C=N1)N1CCN(CC1)C(CN1CC2=C(CC1)NN=N2)=O HMUNWXXNJPVAL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2-(2,3-dihydro-1H-inden-2-ylamino)-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C=C12)NC1=NC=C(C=N1)C(=O)NCCC(N1CC2=C(CC1)NN=N2)=O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LDXJRKWFNNFDSA-UHFFFAOYSA-N 2-(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N(CC2=NNN=C21)CC(=O)N3CCN(CC3)C4=CN=C(N=C4)NCC5=CC(=CC=C5)OC(F)(F)F LDXJRKWFNNFD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propan-1-one Chemical compound N1N=NC=2CN(CCC=21)CCC(=O)N1CCN(CC1)C=1C=NC(=NC=1)NCC1=CC(=CC=C1)OC(F)(F)F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三维图像,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分别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二触控界面,包括:一第一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以及一第二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一处理器,用以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觉、更为简便的操控技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的触控技术,尤其涉及在电子装置中操控三维图像的触控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展,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尺寸不断地缩小以而功能不断地增加,如何对其日益复杂的工具及软件的选单、按钮、卷轴、虚拟物件等进行操纵已成为使用者界面的设计上的一大难题。
传统以实体按键作为使用者界面早已不足使用,于是触控屏幕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的主流使用者界面。此外,为了增进使用感受,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不论在一般软件界面或是在游戏互动界面上也逐渐以三维画面取代二维画面。如此一来,使用者界面变得更加复杂,而使用者以传统的触控屏幕进行操控的作法也显得颇为局限。
因此,针对多功能电子装置的三维使用者界面,仍需要一种更为直觉、更为简便的操控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三维图像,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分别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二触控界面,包括:一第一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以及一第二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一处理器,用以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一三维图像,其中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以一第一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以一第二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觉、更为简便的操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3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一启发式算法(heuristics)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3B为图3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二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4B为图4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三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5B为图5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5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四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5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五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子装置;
102~处理器;
104~存储器;
106~存储器控制器;
108~周边界面;
110~输出入界面;
112~屏幕;
114~触控界面;
F~正面;
B~背面;
R~右缘;
L~左缘;
U~上缘;
D~下缘;
302、402、502~圆球;
322、324、422、424、522、524~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为介绍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各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
为简化说明,下文的各个实施例中均以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portablemultifunctionelectronicdevice)为例。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即为一般移动通信装置。除了通信的功能之外,移动通信装置尚有其他功能,例如多媒体播放、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电动游戏等。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了解到,本发明不限于应用于上述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其他诸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也在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之内。此外,虽然本发明的装置以触控板或触控屏幕作为使用者界面,但该装置仍可包含其他诸如键盘、鼠标、摇杆等实体输出入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的方框图。本发明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100可包括处理器102、存储器104、存储器控制器106、周边界面108。其中,处理器102通过该存储器控制器106控制存储器104。存储器104可用以存储作业系统、绘图、通信、影音播放等相关操作指令。周边界面108可另外连接至输出入界面110,以及电源系统、射频天线、声音播放器、各种传感器、外接端口等装置(图未示)。本发明的处理器102可通过该输出入界面110对屏幕112及触控界面114进行控制,其将于后文详述。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子装置外观示意图。本发明的电子装置200外观可为各种造型的移动电话,为方便说明,本文的实施例以最常见六面体移动电话为例。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具有相对宽大的正面F及背面B,以及相对窄小的右缘R、左缘L、上缘U及下缘D。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包括位于正面F、可用以显示二维(2D)或三维(3D)图像的一屏幕202、以及位于内部的处理器(如图1的处理器102)。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200至少包括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的触控界面,用以检测使用者以手指或其他物件触碰其上的接触点。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正面F的屏幕本身即可为一触控屏幕(touchscreendisplay),具有第一触控界面,而另一触控界面(第二触控界面)可位于电子装置200正面F以外的其他平面,例如位于右缘R。必须注意到,本发明的触控界面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在某些实施例可为三至六个,甚至在具有特殊形状的移动电话中可达六个以上。然而,由于过多的触控界面未必便于使用,因此,设计者可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对触控界面的数量及配置进行适当地取舍。在某些实施例中,一触控界面上触控传感器可分布于其所在平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不影响使用者握持、以及移动电话其他实体按钮及输出入端口的情况下,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200可具有六个位于不同平面的触控界面,分别为:位于正面F的触控屏幕,即第一触控界面、位于右缘R的第二触控界面、位于上缘U的第三触控平面、位于背面的第四触控界面、位于左缘L的第五触控界面、以及位于下缘的D的第六触控平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触控界面的顺序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本文所谓“平面”指得是空间中的平面,而非指电子装置实体造型(平面、曲面、凹面、凸面等);而不同的“平面”具有不同方向的空间法向量,是以,各实施例中“平面”的数量可依照实际应用需求而定。
虽然本发明电子装置200的屏幕不限于显示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但本发明仍以操控三维图像为主,而操控三维图像即包括操控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可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后文将以XYZ坐标表示)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为方便说明,在第一至第六触控界面上的接触点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接触点。本发明特别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处理器102可依据上述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更明确的说,该处理器可进一步依据各种操作软件、操作界面的需求,以及该各个触控界面上各接触点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决定执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启发式算法(heuristics)。下文以各个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各种启发式算法下的触控方式。
实施例1-1
图3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一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图3A所示可为一游戏界面,圆球302用以表示位于三维图像空间的一三维虚拟物件。使用者以手指按压触控界面而使该圆球302移动于游戏中的虚拟空间。详细地说,如图所示,当使用者以手指按压正面F的触控界面时,本发明的处理器102可执行一第一启发式算法,而将该接触点322在正面F上的按压动作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方向的移动。举例而言,该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等同该接触点322按压的方向,此即表示,对正面F的按压可使该圆球302往三维图像空间中的-Z轴方向移动。同理,当使用者以手指按压背面B的触控界面时,依据该第一启发式算法,接触点324可使该圆球302往+Z轴方向移动。简言之,当执行该第一启发式算法时,通过按压正面F及按压背面B的触控界面,即可使三维图像空间中的圆球沿着三维图像空间中的Z轴移动。同样的,当使用者按压位于左缘L及右缘R的触控界面,可使圆球沿X轴移动;而当使用者按压位于上缘U及下缘D的触控界面,则可使圆球沿Y轴移动,以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便于使用者以直觉操作,前述实施例中接触点按压的方向设定成完全等同于三维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某些特别设计的游戏),接触点按压的方向可以和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不同,但两者之间通常存在必要的对应关系。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上述概念进行各种设计与变更,因此本文不再赘述所有可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2
图3B为图3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由于电子书为广为流行的软件应用,故特以此例详述第一启发式算法的另一应用。在此实施例中,电子书的页面,如同前述实施例中的圆球般,可视为一个位于三维图像空间中的三维虚拟物件。依照相同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正面F的触控界面,使屏幕所显示的页面往-Z方向移动,意即将该页面缩小(zoomout),并通过按压背面B的触控界面,使屏幕所显示的页面往+Z方向移动,意即将该页面放大(zoomin)。借由此第一启发式算法可轻易达到缩放页面的效果。
实施例2-1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二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图4A所示可为一游戏界面,圆球402用以表示位于三维图像空间的一三维虚拟物件。与前述实施例相似,此实施例中,使用者以手指在触控界面上滑动可使该圆球402移动于游戏中的虚拟空间。详细地说,如图所示,当使用者以手指在正面F的触控界面滑动时,本发明的处理器102可执行一第二启发式算法,而将该接触点422在正面F上滑动的动作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平面的移动。举例而言,该圆球402移动时所在的的平面与该接触点422滑动时所在的平面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空间法向量),此即表示,在正面F的上下左右的滑动可使该圆球402同步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的X-Y平面移动。同理,当使用者以手指在右缘R的触控界面上滑动时(如接触点424所示),依据该第二启发式算法,可使该圆球402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的Y-Z平面上的移动。当正面F及右缘R均检测到接触点时,该圆球402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的方向可为两接触点各自所对应的方向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由前文可知,当执行该第二启发式算法时,通过在正面F及右缘R两触控界面,即足以使游戏中的圆球沿着三维图像空间中各种可能的平面、各种可能的方向上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使用者的手指在任意两个彼此垂直的触控平面上滑动时(例如正面F与上缘U),也可达到上述实施例的同等效果,使得圆球沿着各种方向移动。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实施例中接触点滑动的方向完全等同三维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此目的在于便利使用者以直觉操作,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某些特别设计的游戏),接触点滑动的方向可以和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不同,但两者之间存在必要的对应关系。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上述概念进行各种设计与变更,因此本文不再赘述所有可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2-2
图4B为图4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子书的页面,如同图4A实施例中的圆球般,可视为一个位于三维图像空间中的三维虚拟物件。依照相同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使用者可以手指在正面F触控界面上滑动,使屏幕所显示的页面往上下左右移动(X-Y平面),并以手指在右缘R触控界面上滑动,使屏幕所显示的页面往上下前后移动(Y-Z平面)。借由此第二启发式算法可轻易达到相同于第一启发式算法的效果。
实施例3-1
图5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执行第三启发式算法而在三维图像空间中移动一三维虚拟物件的操作方式示意图。图5A所示可为一游戏界面,圆球502用以表示位于三维图像空间的一三维虚拟物件。如同前述实施例,使用者以手指在触控界面上滑动而使该圆球502活动于游戏中的虚拟空间,然而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移动”不同,此第三启发式算法目的在使虚拟物件“转动”。详细地说,如图所示,当使用者以手指在正面F的触控界面滑动时,本发明的处理器102可执行一第三启发式算法,而将该接触点522在正面F上滑动的动作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轴为轴心的转动。举例而言,该圆球502转动的切线方向可等同于该接触点522滑动的方向,此即表示,接触点522在正面F沿X轴的滑动可使该圆球502同步在三维图像空间中以Y轴为轴心转动;而接触点522在正面F沿Y轴的滑动可使该圆球502同步在三维图像空间中以X轴为轴心转动,以此类推。同理,当使用者以手指在右缘R的触控界面上滑动时(如接触点524所示),依据该第三启发式算法,也可使该圆球402在三维图像空间中转动,而转动的切线方向等同接触点524滑动的方向。当正面F及右缘R均检测到接触点时,该圆球402在三维图像空间中转动的方向可为两接触点各自所对应的方向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从前文可知,当执行该第三启发式算法时,通过在正面F及右缘R两触控界面,即足以使游戏中的圆球502在三维图像空间中以各种方向为轴心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使用者的手指在任意两个彼此垂直的触控平面上滑动时(例如正面F与上缘U),也可达到上述实施例的同等效果,使得圆球以各种方向为轴心转动。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实施例中接触点滑动的方向完全等同三维虚拟物件转动的切线方向,此目的在于便利使用者以直觉操作,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某些特别设计的游戏),接触点滑动的方向可以和虚拟物件转动的切线方向不同,但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上述概念进行各种设计与变更,因此本文不再赘述所有可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3-2
图5B为图5A实施例在电子书上的应用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电子书的页面,如同图5A实施例中的圆球般,可视为一个位于三维图像空间中的三维虚拟物件。依照相同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使用者可以手指在正面F触控界面上滑动,使屏幕所显示的一书页转动,达到翻面该书页的效果。
实施例3-3
值得再次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处理器102会依据各种操作软件、操作界面的需求,以及该各个触控界面上所检测到的各接触点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关系,决定执行以何种启发式算法,例如前述第一至第三启发式算法,或者该等启发式算法的变化及组合。图5C即以操控电子书为例,说明一种由前述启发式算法组合改变而成的第四启发式算法。在此实施例中,只有正面F及右缘R具有触控界面。第四启发式算法将各种接触点的动作定义如下:当右缘R的触控界面检测到接触点523往+Z方向滑动时,电子书即由右向左翻一面;而当右缘R的触控界面检测到+Z方向滑动的同时,若正面F的触控界面也检测到一长压的接触点525,则将该正面F接触点所对应于书页的位置,以及位于该位置左侧的页面视为固定不动的部分,而将位于该位置右侧的页面由右向左翻,达到翻起部分页面的特殊效果。由此实施例可了解到,由于本发明使用多个触控界面,因此可以相较于先前技术更为直觉、简单的动作对三维画面进行更为复杂的操作,进而满足各类型操作界面的需求。
实施例3-4
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其他实施方式达成前述实施例3-3“翻起部分页面”的特殊效果,此实施例即用以说明达成此效果的另一种方式。图5D同样是以操控电子书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启发式算法。在此实施例中,正面F、上缘U及下缘D具有触控界面。第五启发式算法将各种接触点的动作定义如下:当正缘R的触控界面检测到接触点527往左方(-X)滑动时,电子书即由右向左翻一面;而当正面F的触控界面检测到-X方向滑动的同时,若上缘U及下缘D的触控界面分别检测到长压的接触点528及529,则将上缘U及下缘D的两接触点528及529之间的连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所对应于书页的位置,以及位于该连线左侧的页面视为固定不动的部分,并将位于该连线右侧的页面由右向左翻,同样达成如实施例3-3所述“翻起部分页面”的特殊效果。
从前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在实施上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所披露的概念及原理,订定各种可行的启发式算法,将各种接触点的动作,以及将各种接触点相对运动间的关系对应至各种适当的操作。由于本发明在操作上的变化组合难以胜数,故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各种实施例。
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前文已详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除了该电子装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图6为本发明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步骤S602中,显示一三维图像,其中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在步骤S604中,以一第一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在步骤S606中,以一第二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在步骤S608中,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更明确地说,本发明的步骤S608可进一步依据各种操作软件、操作界面的需求,以及该各个触控界面上各接触点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决定执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启发式算法。下文以各个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在各种启发式算法下的触控方式。
实施例4
本发明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中步骤S608还在子步骤S681中执行一第一启发式算法。本实施例相似于实施例1-1及1-2。以图3A的游戏界面为例,在该第一启发式算法下,第一接触点在的该第一触控界面(正面F)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例如圆球302)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背面B)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即圆球302)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在某些实施例中,为方便使用者以直觉操作,该第一方向等于该第一接触点按压的方向;而该第二方向等于该第二接触点按压的方向;然而,其他实施例中不必以此为限,接触点按压的方向可以和虚拟物件移动的方向不同,但两者之间通常存在必要的对应关系。由于相似的实施例已详述于前文,此处将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发明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中步骤S608还在子步骤S682中执行一第二启发式算法。本实施例相似于实施例2-1及2-2。以图4A的游戏界面为例,在该第二启发式算法下,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正面F)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平面(X-Y平面)上的移动;而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右缘R)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的一第二平面(Y-Z)上的移动。在某些实施例中,为方便使用者以直觉操作,该第一平面等于该第一接触点所在的平面(有相同的空间法向量);而该第二平面等于该第二接触点所在的平面(有相同的空间法向量),而该三维虚拟物件在三维图像空间中实际移动的方向可为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或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或以上两者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不必以此为限,接触点滑动所在的平面可以和虚拟物件移动所在平面不同,但两者之间通常存在必要的对应关系。由于相似的实施例已详述于前文,此处将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发明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中步骤S608还在子步骤S683中执行一第三启发式算法。本实施例相似于实施例3-1及3-2。以图5A的游戏界面为例,在该第三启发式算法下,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正面F)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轴为轴心的转动;而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右缘R)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第二轴为轴心的转动。在某些实施例中,为方便使用者以直觉操作,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转动的切线方向等于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或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或者以上两者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不必以此为限,接触点滑动的方向可以和虚拟物件转动的切线方向不同,但两者之间通常存在必要的对应关系。由于相似的实施例已详述于前文,此处将不再赘述。
从前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在实施上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所披露的概念及原理,订定各种可行的启发式算法,将各种接触点的动作,以及将各种接触点相对运动间的关系对应至各种适当的操作。由于本发明在操作上的变化组合难以胜数,故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各种实施例。
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包括:
一屏幕,用以显示一三维图像,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
分别位于不同平面的至少二触控界面,包括:
一第一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
一第二触控界面,用以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
一处理器,用以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
其中,该处理器还依据该第一与该第二接触点之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决定执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启发式算法;且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启发式算法,包括一第一启发式算法、一第二启发式算法及一第三启发式算法;
其中该处理器用以执行一第一启发式算法;在该第一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该第一方向等于该第一接触点按压的方向;而该第二方向等于该第二接触点按压的方向;
其中该处理器用以执行一第二启发式算法;在该第二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平面上的移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的一第二平面上的移动;其中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该第二平面上移动的方向包含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以及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一;
其中该处理器用以执行一第三启发式算法;在该第三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第一轴为轴心的转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第二轴为轴心的转动;其中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转动的切线方向包含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以及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一。
2.一种利用多个触控界面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包括:
显示一三维图像,其中该三维图像包括一三维图像空间以及位于该三维图像空间中的至少一三维虚拟物件;
以一第一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一接触点;
以一第二触控界面检测至少一第二接触点;以及
依据该第一及第二接触点的动态使该三维虚拟物件相对运动于该三维图像空间;
依据该第一与该第二接触点之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决定执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启发式算法;
执行一第一启发式算法;其中,在该第一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按压,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该第一方向等于该第一接触点按压的方向;而该第二方向等于该第二接触点按压的方向;
执行一第二启发式算法;其中,在该第二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一第一平面上的移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的一第二平面上的移动;其中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该第二平面上移动的方向包含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以及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滑动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一;
执行一第三启发式算法;其中,在该第三启发式算法下:
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第一轴为轴心的转动;及/或
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滑动,对应至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中以一第二轴为轴心的转动;其中该三维虚拟物件在该三维图像空间转动的切线方向包含该第一接触点在该第一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以及该第二接触点在该第二触控界面上的滑动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2588.5A CN103092381B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2588.5A CN103092381B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2381A CN103092381A (zh) | 2013-05-08 |
CN103092381B true CN103092381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4820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2588.5A Active CN103092381B (zh) | 2011-10-28 | 2011-10-28 |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923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0015B (zh) * | 2013-10-30 | 2018-04-1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模式切换的方法 |
US9836082B2 (en) * | 2015-02-26 | 2017-12-05 | Htc Corporation | Wear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6462264B (zh) * | 2015-03-12 | 2019-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对象操作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05599A (en) * | 2008-07-18 | 2010-02-01 | Asustek Comp Inc | Touch-typ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
CN102073403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装置和用于提供侧触摸板的方法 |
-
2011
- 2011-10-28 CN CN201110342588.5A patent/CN1030923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05599A (en) * | 2008-07-18 | 2010-02-01 | Asustek Comp Inc | Touch-typ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
CN102073403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装置和用于提供侧触摸板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92381A (zh) | 201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68124B2 (en) | Gesture controlled screen repositioning for one or more displays | |
JP5801656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
CN102439656B (zh) | 基于使用历史的gui布局的定制 | |
US8570283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Harrison et al. | Using shear as a supplemental two-dimensional input channel for rich touchscreen interaction | |
US20180067638A1 (en) | Gesture Language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urfaces | |
CN101498985B (zh) | 可供进行多对象操作的触控板及应用其中的方法 | |
US20090213081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ouchpad Input Controller | |
US20150185953A1 (en) | Optimizat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interface | |
CN104360813B (zh) |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
JP2015005173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情報端末および入力方法 | |
WO201109819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able by physical deformation | |
TWI452494B (zh) | 將至少兩個觸控訊號結合於電腦系統中的方法 | |
JP2013506901A (ja) | 電子装置におけるタッチパッド、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ジョイスティックの配置 | |
JP2015508547A (ja) | タッチ感応式デバイスを使用する方向制御 | |
CN110851061B (zh) | 一种指环式鼠标控制终端的方法 | |
Ikematsu et al. | ScraTouch: Extending interaction technique using fingernail on unmodified capacitive touch surfaces | |
CN103092381B (zh) | 具有多个触控界面的电子装置以及操控三维图像的方法 | |
CN110419019A (zh) | 具有能实现所显示信息和/或数据的同时多功能操作的显示器的智能设备 | |
CN201508508U (zh) | 具有双轨迹球的手持设备 | |
US2013024980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rotation on a touch screen | |
US2017001738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device manipulation utilizing sides of device | |
CN103353827A (zh) |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
TWI478017B (zh) |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 |
JP2012256213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