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8722A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78722A CN103078722A CN2013100019785A CN201310001978A CN103078722A CN 103078722 A CN103078722 A CN 103078722A CN 2013100019785 A CN2013100019785 A CN 2013100019785A CN 201310001978 A CN201310001978 A CN 201310001978A CN 103078722 A CN103078722 A CN 1030787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u
- data
- field
- segmentation
- data rece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2 data valid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首先,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PDU和/或PDU分段;然后,根据数据接收状况,向所述发送端返回状态PDU,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长度至少为两位的扩展字段E,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接收端,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检测单元和状态PDU生成单元。本发明通过一个携带多个数据的信息状态PDU,重传多个数据,节省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重传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业务数据传输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不正确的数据时,需要数据发送端对丢失的数据进行重传。
以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重传为例,现有技术中,数据发送端的RLC层在接收到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层发送的SDU(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后,将RLC SDU分割和/或级联生成RL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并将该RLC PDU发送到数据接收端。每个RLC PDU中都包含一个SN(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如果该数据接收端没有正确接收到该RLC PDU,则向数据发送端发送数据丢失的状态PDU,反馈该丢失的PDU的SN,请求数据发送端重传该PDU;否则发送数据确认的状态PDU,确认所述数据被正确接收,请求接收端删除该数据,并发送新数据;数据发送端接收到上述状态PDU后,重传丢失的PDU,删除被确认的PDU,并传输新的PDU。重传时,当该次可传输的量不足以传输一个PDU时,需要对PDU进行分段,而每个PDU分段需要携带SO(Segment Offset,分段偏移)和LF(Length Field,长度域),用来指示该PDU分段在原PDU中的位置。数据接收端如果没有接收到该分段,则需要向数据发送端发送状态PDU,反馈该丢失的分段的SN、SO和LF,请求数据发送端重传该分段。
现有技术的状态PDU的格式如图1所示,包括Type(类型)字段、SN字段、E(Extension,扩展)字段、SO字段和LF字段。其中,Type字段指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例如Type为NACK时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E字段指示后面是否含有SO和LF。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现有技术的状态PDU的格式时,一个状态PDU只能请求一个数据发送端的数据重传,如要请求多个数据重传,则需发送多个状态PDU,增大了开销,影响了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请求重传的方法及装置,以使用一个状态PDU请求重传或确认一个或多个数据,节省状态PDU的开销,提高系统的重传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PDU和/或PDU分段;然后,根据数据接收状况,向所述发送端返回状态PDU,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长度至少为两位的扩展字段E,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端,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检测单元和状态PDU生成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PDU和/或PDU分段;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是否正确接收所述PDU和/或PDU分段;所述状态PDU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生成状态PDU,并将生成的状态PDU发送到所述发送端,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长度至少为两位的扩展字段E,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个携带一个或多个数据信息的状态PDU,请求重传一个或多个数据,加快发送端数据的发送,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节省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重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以RLC层的数据重传为例,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由发送端发送的PDU和/或PDU分段。
数据发送端的RLC层向接收端发送RLC PDU和/或PDU分段,所述接收端接收该RLC PDU和/或PDU分段。
步骤s202,根据数据接收状况,接收端向发送端返回状态PDU。如果该数据接收端没有正确接收到该RLC PDU和/或PDU分段,则向数据发送端发送非确认状态PDU,请求数据发送端重传该丢失的PDU和/或PDU分段,否则发送确认状态PDU,请求发送端删除接收端已经正确接收的PDU和/或PDU分段,并发送新的数据。其中,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每个数据的信息包括E字段,该E字段的长度至少为两位,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所述数据的信息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的SN,或者SN和SO;当接收到的PDU分段为尾段时,该数据的信息组合还包括数据的LF。
以E字段为2位为例,对状态PDU的格式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E字段为00表示后面为空,E字段为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和E域,E字段为10表示后面仅跟SO字段,E字段为11表示后面仅跟SO字段和LF字段。
当只需请求重传或确认单个的PDU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3所示,包括Type字段、SN字段和E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即数据丢失)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的SN;E字段为00表示后面为空。
当只需请求重传或确认单个的PDU分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4或图5所示,包括Type字段、SN字段、E字段、SO字段,还可以包括LF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分段的SN;E字段为11表示后面跟SO字段和LF字段。如果当该分段为尾段时,E字段可以设为10,表示后面仅跟SO字段,接收端在收到该SO时,在所述SN中位于该SO后的数据字节都需重传。
当需要请求重传或确认多个PDU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6所示,包括Type字段、多个SN字段和多个E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每个SN字段分别表示PDU的SN;E字段为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表示后面为空。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携带一个或多个数据信息的状态PDU,请求重传一个或多个数据,或确认一个或多个数据,加快发送端数据的发送,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节省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重传效率,并通过扩展字段指示最后一个分段,解决了发送端无法重传最后一个分段的问题。
以E字段为3位为例,对状态PDU的格式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E字段为0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和E域,E字段为010表示后面跟SO字段和E域,E字段为011表示后面跟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100表示后面跟着SN字段、SO字段和E域,E字段为1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110和E字段为111预留。
当只需请求重传或确认单个的PDU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7所示,包括Type字段、SN字段和E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的SN;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
当需要请求重传或确认多个PDU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8所示,包括Type字段、多个SN字段和多个E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每个SN字段分别PDU的SN;E字段为0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
当需要请求重传或确认单个PDU分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9或图10所示,包括Type字段、SN字段、多个E字段、SO字段和LF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的SN;E字段为011表示后面跟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如果当该分段为尾段时,E字段可以设为010,表示后面仅跟SO字段和E字段,接收端在收到该SO时,在所述SN中位于该SO后的数据字节都需重传。
当需要同时请求重传或确认PDU以及PDU分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11或12所示,包括Type字段、多个SN字段、多个E字段、SO字段和LF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的SN;E字段为1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如果当该分段为尾段时,E字段可以设为100,表示后面仅跟SN字段、SO字段和E字段,接收端在收到该SO时,在所述SN中位于该SO后的数据字节都需重传。
当需要请求重传或确认同SN的多个PDU分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13或14所示,包括Type字段、SN字段、多个E字段、SO字段和LF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SN字段表示PDU的SN;E字段为011表示后面跟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如果当该分段为尾段时,E字段可以设为010,表示后面仅跟SO字段和E字段,接收端在收到该SO时,在所述SN中位于该SO后的数据字节都需重传。
当需要请求重传或确认不同SN的多个PDU分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状态PDU的格式如图15或16所示,包括Type字段、多个SN字段、多个E字段、SO字段和LF字段。其中,Type=N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非确认的类型,以及Type=ACK表示该状态PDU的类型为确认(即数据正确接收)的类型;多个SN字段分别表示PDU的SN;E字段为101表示后面跟SN字段、SO字段、LF字段和E域,E字段为000表示后面为空,如果当该分段为尾段时,E字段可以设为100,表示后面仅跟SN字段、SO字段和E字段,接收端在收到该SO时,在所述SN中位于该SO后的数据字节都需重传。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携带一个或多个数据信息的状态PDU,请求重传一个或多个数据,或确认一个或多个数据,加快发送端数据的发送,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节省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重传效率,并通过扩展字段指示最后一个分段,解决了发送端无法重传最后一个分段的问题。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数据接收单元171、检测单元172和状态PDU生成单元173,其中检测单元172分别与数据接收单元171和状态PDU生成单元173通信连接。数据接收单元171用于接收由数据发送端发送的PDU;检测单元172用于检测数据接收单元171是否正确接收所述PDU;状态PDU生成单元173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72的检测结果,生成状态PDU,并将生成的状态PDU发送到接收数据发送端。
该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的信息,每个数据的信息包括E字段,该E字段的长度至少为两位,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该数据的信息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的SN,或者SN和SO,当包含SO时,该数据的信息组合还可以包括数据的LF。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携带一个或多个数据的信息的状态PDU,请求重传一个或多个数据,节省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重传效率。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在状态PDU中包含SO时,去掉了LF字段,解决了无法请求尾段重传的问题,并减少了状态PDU的开销,提高了系统重传效率,并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接收端接收由数据发送端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和/或PDU分段;
根据数据接收状况,向所述数据发送端返回状态PDU,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长度至少为两位的扩展字段E,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信息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的序列号SN,或者SN和分段偏移SO。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和/或PDU分段为RLC PDU和/或PDU分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接收由所述数据发送端的RLC层向所述数据接收端发送的所述RLC PDU和/或PDU分段。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数据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数据接收端没有正确接收到该RLC PDU和/或PDU分段,则向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非确认状态PDU,请求数据发送端重传该丢失的PDU和/或PDU分段;
否则,发送确认状态PDU,请求发送端删除所述数据接收端已经正确接收的RLC PDU和/或PDU分段,并发送新的数据。
6.一种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收单元、检测单元和状态PDU生成单元,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数据发送端发送的PDU和/或PDU分段;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是否正确接收所述PDU和/或PDU分段;
所述状态PDU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生成状态PDU,并将生成的状态PDU发送到所述数据发送端,所述状态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长度至少为两位的扩展字段E,用于标识数据的信息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PDU生成单元生成的状态PDU中数据的信息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的SN,或者SN和SO。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U和/或PDU分段为RLC PDU和/或PDU分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具体用于:接收由所述数据发送端的RLC层向所述数据接收端发送的所述RLC PDU和/或PDU分段。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数据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数据接收端没有正确接收到该RLC PDU和/或PDU分段,则向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非确认状态PDU,请求数据发送端重传该丢失的PDU和/或PDU分段;
否则,发送确认状态PDU,请求发送端删除所述数据接收端已经正确接收的RLC PDU和/或PDU分段,并发送新的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1978.5A CN103078722B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01978.5A CN103078722B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CN 200710147313 CN101369879B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710147313 Division CN101369879B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8722A true CN103078722A (zh) | 2013-05-01 |
CN103078722B CN103078722B (zh) | 2017-11-28 |
Family
ID=4815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01978.5A Active CN103078722B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7872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3653A (zh) * | 2014-05-28 | 2016-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8882304A (zh) * | 2017-05-12 | 2018-11-2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链路层中用于封装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9557A (zh) * | 2002-05-16 | 2002-11-13 | 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 | 多拒绝自动请求重传arq机制 |
CN1697556A (zh) * | 2004-05-12 | 2005-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
WO2006083149A1 (en) * | 2005-02-07 | 2006-08-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transmitting status report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7
- 2007-08-14 CN CN201310001978.5A patent/CN1030787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9557A (zh) * | 2002-05-16 | 2002-11-13 | 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 | 多拒绝自动请求重传arq机制 |
CN1697556A (zh) * | 2004-05-12 | 2005-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
WO2006083149A1 (en) * | 2005-02-07 | 2006-08-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transmitting status report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8)", 《3GPP TS 36.322 V0.1.4》 * |
PANASONIC: "RLC PDU format for LTE", 《3GPP TSG RAN WG2#56BIS》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3653A (zh) * | 2014-05-28 | 2016-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6233653B (zh) * | 2014-05-28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8882304A (zh) * | 2017-05-12 | 2018-11-2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链路层中用于封装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78722B (zh) | 2017-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59674B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errors in a third generation cellular system | |
EP2811681B1 (en) | Method for moving a receive window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CN101369879B (zh)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652952B (zh) | 窗口控制和重发控制方法、以及发送端装置 | |
JP5215413B2 (ja) | 再送プロトコルのためのステータス報告 | |
KR101095830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태 보고 방법 | |
JP3857053B2 (ja) | セル廃棄通知 | |
US8493861B2 (en) |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unit for reducing a risk of transmission stalling | |
EP3443697B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rq processes in a relay device | |
WO2006089204A2 (en) | Radio link protocols fo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EP252132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 receiving a control signaling and corresponding data packet control | |
CN101479982A (zh) | 基站、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1507318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 |
CN115297504B (zh)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KR101018685B1 (ko) |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송 요구 리셋을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1662350B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报告包的接收结果的方法 | |
CN113473532B (zh) |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状态报告优化传输方法及系统 | |
JP4319654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受信結果報告方法 | |
KR100612654B1 (ko) | 자동 재송신 요청을 위한 프레임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078722A (zh) |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836645B (zh) | 一种rlc am模式状态反馈传输方法 | |
JPH1070523A (ja) |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404098B (zh) | D通道上链路接入规程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989896A (zh) | 一种arq连接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2263625B (zh) | 通信系统中传输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