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61628B - 车辆用门铰链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1628B
CN103061628B CN201210397867.6A CN201210397867A CN103061628B CN 103061628 B CN103061628 B CN 103061628B CN 201210397867 A CN201210397867 A CN 201210397867A CN 103061628 B CN103061628 B CN 103061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bolt
installation panel
vehicle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78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1628A (zh
Inventor
志村良治
森永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113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8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61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1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1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1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大型化抑制在最小限度且强度上优异的车辆用门铰链。固定铰链部件(3)具有:与安装面板(B1)相向并通过螺栓(7)固定的被安装部(31)、为通过铰链轴(4)可转动地连结于可动铰链部件(2)的部分且向铰链轴(4)的轴线方向彼此隔开规定距离的一对支承部(32、32)、与被安装部(31)连续并将一对支承部(32、32)彼此连结的连结部(33)。连结部(33)具有位于与被安装部(31)连续的部分且按照使与安装面板(B1)接触的被接触面(31a)向螺栓(7)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的方式向相反侧膨出的膨出部(33b)。

Description

车辆用门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的车门可开闭地枢轴安装于车身的车辆用门铰链。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在车辆用门铰链中,其具备:通过螺栓110固定在车身B侧的金属制固定铰链部件100、通过螺栓120固定在车门D侧并通过朝上下方向的铰链轴130可转动地连结于固定铰链部件100的金属制可动铰链部件140。
固定铰链部件100一体形成:通过螺栓110固定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的被安装部101、从该被安装部101的上下端向车外侧(在图13中为上侧)延伸且在车外侧端部穿设有插入有铰链轴130的铰链轴承孔102的上下支承部103、和在被安装部101的后端部(图13中的左部)向车外侧钝角折弯并将上下支承部103的后端彼此连结的连结部104。而且,在连结部104的前面形成有通过可动铰链部件140的止动面141向转动方向抵接而控制车门D的全开位置的止动面104a(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实公昭59-301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现有的车辆用门铰链为固定铰链部件100的连结部104在被安装部101的后端部钝角折弯而连续形成的构造,因此,在固定铰链部件100的被安装部101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接触的接触面中,后端a会比铰链轴130的位置更靠前方,例如若因侧面碰撞等而输入给车门D的向车内方向的负荷作用于铰链轴130,则将以被安装部101的后端a为支点,前侧从被安装面板B1卷起的方式进行变形,在强度方面不优选。另外,为了确保强度,需要增厚固定铰链部件100的板厚,但若这样,会导致车门铰链的大型化。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大型化抑制为最小限度且强度上优异的车辆用门铰链。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铰链,其具备:固定于车身或车门中任意一方的安装面板的第一铰链部件、和固定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中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并可通过铰链轴转动地连结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第二铰链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件具有: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相向并通过螺栓被固定的被安装部、为可通过所述铰链轴转动地连结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部分且在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距离的一对支承部、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并将所述一对支承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具有位于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的部分,且以使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接触的被接触面向所述螺栓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膨出的膨出部。
第二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门铰链,其具备:固定于车身或车门中任意一方的安装面板的第一铰链部件、和固定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中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并可通过铰链轴转动地连结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第二铰链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件具有: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相向并通过螺栓被固定的被安装部、为可通过所述铰链轴转动地连结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部分且在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距离的一对支承部、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并将所述一对支承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位于所述连结部的端部并通过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第一止动部抵接而将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转动量限制在全开位置的第二止动部,所述连结部具有位于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的部分,其以使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接触的被接触面向所述螺栓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膨出的膨出部,所述膨出部比位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膨出部和所述第二止动部之间的背面部更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另外,第三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在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以将由所述膨出部而被扩大了的所述被接触面的端部、所述铰链轴的中心、所述螺栓的中心线与所述被接触面的交点彼此连结的线构成锐角三角形的方式使所述膨出部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另外,第四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所述被接触面按照其一端位于比所述铰链轴更靠所述相反侧处的方式扩大。
另外,第五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第四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所述膨出部按照棱线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圆弧状膨出。
另外,第六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第五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所述螺栓为单个,一体地具有:止转固定在设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的外螺纹部、通过紧固可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可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缘卡合的止转突起。
另外,第七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第五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所述螺栓为单个,且具有插入所述第二铰链部件上设置的所述被安装部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的外螺纹部,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一体具有通过紧固可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螺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可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卡合的止转突起。
另外,第八发明优选在所述第一~第七发明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所述膨出部圆弧状地向所述相反侧突出。
发明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铰链部件的连结部设置膨出部,并使被安装部的被接触面向用于将被安装部固定于安装面板的螺栓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能够将第二铰链部件的大型化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且能够实现第二铰链部件对安装面板的固定强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门铰链及车身的左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一门铰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同一门铰链的立体图。
图4是同一门铰链的主视图。
图5是在图4中从箭头V方向看时的门铰链的侧视图。
图6是在图5中从箭头VI方向看时的门铰链的后视图。
图7是在图5中从箭头VII方向看时的门铰链的俯视图。
图8是车门位于全开位置时的门铰链的俯视图。
图9是车门位于全开位置时的门铰链的要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其它的实施例的从车内侧看时的门铰链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剖面放大图。
图12是表示安装孔的变形例的放大主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门铰链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门铰链
2可动铰链部件(第一铰链部件)
3固定铰链部件(第二铰链部件)
4铰链轴
5螺栓
7螺栓
8螺母
21被安装部
22支承部
22a轴孔
23连结部
23a可动止动部(第一止动部)
31被安装部
31a被接触面
32支承部
32a轴孔
32b斜面
33连结部
33a固定止动部(第二止动部)
33b膨出部
33c背面部
34螺栓插入孔
70螺栓
71止转突起(止转装置)
311止转突起(止转装置)
701头部
702细齿轴部
703非螺纹部
704外螺纹部
B车身
B1安装面板
B2安装孔
D车门
X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4的左侧设为“车内侧”,将图4的右侧设为“车外侧”,将图5的左方设为“前方”,将图5的右方设为“后方”。
门铰链1具备:固定于车门D侧的形成第一铰链部件的可动铰链部件2、和固定于车身B侧并通过上下方向的铰链轴4可转动地连结于可动铰链部件2的形成第二铰链部件的固定铰链部件3,将车门D可开闭地枢轴安装于车身B上。
另外,门铰链1通常如图1所示以上下一组使用,但上下的门铰链1其主要部分为同一构成,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以上侧的门铰链1为代表进行说明。
可动铰链部件2一体形成:通过冲压加工金属制的板材而形成且通过螺栓5固定于车门D侧的上下被安装部21、21、从两被安装部21、21相对于铰链轴4向直角的方向分别延伸的上下支承部22、22、将上下支承部22、22彼此连结并与铰链轴4平行的连结部23,在连结部23的端面(与固定铰链部件3的后述的固定止动部33a抵接的板厚面)形成有与铰链轴4平行的可动止动部(第一止动部)23a。
固定铰链部件3一体形成:通过对金属制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且通过螺栓7及螺母8固定于车身B侧的安装面板B1的被安装部31、位于被安装部31的上下部分以相对于铰链轴4成直角的方式向车外侧延伸且向铰链轴4的轴线方向互相离开规定距离的上下支承部32、32、将上下支承部32、32彼此连结并与被安装部31的后端连续而向车外侧延伸的连结部33。
可动铰链部件2在固定铰链部件3的上下支承部32、32间配置支承部22、22,同时,通过将上下方向的铰链轴4插入各支承部22、32上设置的轴孔22a、32a,可转动地连结于固定铰链部件3。
在固定铰链部件3的两支承部32、32的车内外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为使两支承部32、32不会因车门D的重量而向下方变形,以相对于支承部32、32的前后宽度向倾斜方向延伸的方式折弯加工有用于提高两支承部32、32的弯曲强度的斜面32b、32b。
就上下斜面32b、32b而言,上下支承部32、32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隔以靠铰链轴4侧的间隔比靠被安装部31侧的间隔窄的方式形成。由此,由于能够缩短可动铰链部件2的上下支承部22、22间的距离,因此,能够使门铰链1的小型、轻量化成为可能。另外,斜面32b以横跨后述的膨出部33b的方式形成。由此,由于膨出部33b位于斜面32b的附近,所以强度上优异,不易引起变形。
在固定铰链部件3形成固定止动部(第二止动部)33a,该固定止动部(第二止动部)33a位于连结部33中的靠铰链轴4的部分(换言之,连结部33的端部)并通过向转动方向(在图7、8中顺时针方向)与可动止动部23a进行面接触,限制可动铰链部件2的转动量,控制车门D的全开位置。如图4及图5所示,固定止动部33a以向与可动止动部23a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通过压花加工而形成。换言之,固定止动部33a以向朝向可动止动部23a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通过压花加工而形成。由此,固定止动部33a强度优异,不易引起变形。
进而,在固定铰链部件3上,仅是与连结部33的被安装部31的后端及两支承部32、32分别连续的部分且在未形成有固定止动部33a的部分,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向后侧(螺栓7所在侧的相反侧)膨出的膨出部33b。
膨出部33b如下形成,其棱线X(参照图3、6)与铰链轴4的轴线方向(上下方向)平行,同时,向比连结部33的膨出部33b和固定止动部33a间的背面部33c更后方圆弧状突出,将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的被接触面(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相向而接触的面)31a向后侧(螺栓7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由此,能够不使连结部33整体向后方(接近车门D的前面的方向)突出,而使通过膨出部33b而被扩大了的被接触面31a的后端(被接触面31a的相对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接触的部分中位于最后方的部分)a比铰链轴4位于更后方。
另外,若使被接触面31a的后端a比铰链轴4位于更后方,则如图7所示,在从铰链轴4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将被接触面31a的后端a、铰链轴4的中心c及螺栓7的固定点(螺栓7的中心线与被接触面31a的交点)b的3点彼此连结的直线形成锐角三角形。
通过上述,通过设置于固定铰链部件3的连结部33的膨出部33b,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的被接触面31a向后方扩大,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接触面31a的后端a比铰链轴4位于更后方,因此,例如即使在因车辆的侧面碰撞等而经由车门D、可动铰链部件2及铰链轴4向固定铰链部件3输入了负荷的情况下,被接触面31a的比铰链轴4位于更后方的后端a的扩大面也与车身B侧的安装面板B1抵接而坚持支撑住,因此,能够抑制如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的前侧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卷起那样的变形而不会如现有技术那样导致门铰链1的大型化。进而,在打开了车门D时,即使可动铰链部件2的可动止动部23a相对于固定铰链部件3的固定止动部33a猛力抵接,也能够通过被安装部31的扩大了的部分承受此时的冲突负荷,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铰链部件3的变形。而且,由于支承部32与圆弧状向后方膨出的膨出部33b、比膨出部33b更凹的背面部33c、经由该背面部33c与膨出部33b连续的固定止动部33a连续而形成,因此,支承部32的剖面系数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部32的强度。
进而,使膨出部33b形成于与连结部33的被安装部31连续的部分并比连结部33的背面部33c更向后方膨出,因此,无需从现行的位置变更可动止动部23a及固定止动部33a的位置。另外,由于膨出部33b设置于连结部33的一部分,所以支承部32整体不会向后方扩张,因此,能够将固定铰链部件3的大型化抑制为最小限度。另外,由于能够将膨出部33b设置在与由图13所示的连结部104、车门D的前面及车身B的安装面板B1包围的空间相当的部位,所以车身B的设计性和使用现有技术的门铰链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进而,在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设置有从车外侧圧入螺栓7并止转固定螺栓7的单个螺栓插入孔34。另外,在螺栓7的外周形成有止转构造。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要如图5所示,止转构造一体地设置于螺栓7的外周,其由向外方若干突出的尖形状的两个止转突起71构成。由此,通过使用螺栓7将固定铰链部件3连接固定于车身B的安装面板B1,螺栓7的止转突起71与车身B的安装孔B2止转卡合,能够防止车门D以螺栓7为中心的错位。
如图5所示,螺栓7设置于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的上下支承部32、32间。由此,即使来自车门D的负荷经由铰链轴4作用于固定铰链部件3,通过上下支承部32、32进行变形,固定于螺栓7的被安装部31也不易引起变形,因此,能够防止螺栓7和被安装部31的剥离,能够成为强度上优异的部件。
图10、11表示将止转构造与固定铰链部件3一体形成的其它实施例。
其它实施例中的螺栓70从车外侧依次形成有扩径的头部701、直径比头部701小在外周面形成有细齿的细齿轴部702、直径比细齿轴部702小的非螺纹部703、直径比非螺纹部703小的外螺纹部704,通过从车外侧向固定铰链部件3的螺栓插入孔34压入细齿轴部702,螺栓70止转固定于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另外,螺栓70除不具有图1~9所示的上述实施例的止转突起71之外,其它与上述实施例的螺栓7相同。
在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的螺栓插入孔34的周边,通过压花加工一体形成向车身B的安装面板B1突出规定量的形成止转构造的三个止转突起311。止转突起311通过将固定铰链部件3固定于车身面板B的安装面板B1而与车身面板B1的安装孔B2的周边抵接,由此,通过使车身面板B1的安装孔B2的周边的一部分向车内侧凹进而与安装面板B1卡合,发挥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相对于安装面板B1的止转作用。
在固定铰链部件3的螺栓插入孔34预先插入螺栓70并以细齿轴部702止转固定了的状态下,将螺栓70的外螺纹部704插入安装面板B1上设置的安装孔B2,同时,使螺母8与向安装面板B1的背侧突出的外螺纹部704螺合进行紧固,三个止转突起311如图11所示,在使安装面板B1的安装孔B2的周边的一部分向车内侧凹进的状态下止转卡合于安装面板B1。由此,固定铰链部件3通过三个止转突起311与安装面板B1卡合,由此相对于安装面板B1被止转固定。进而,由于螺栓70通过细齿轴部702与螺栓插入孔34的内周缘卡合而止转固定于固定铰链部件3的被安装部31,因此,在强力紧固与螺栓70的外螺纹部704螺合的螺母8时,螺栓70不会空转,能够牢固地紧固螺母8,且能够将固定铰链部件3可靠地固定于安装面板B1。这在上述实施例中也相同。
另外,即使是将固定铰链部件3通过单个螺栓70固定于安装面板B1的构造,由于止转突起311相对于安装面板B1止转卡合,所以也能够抑制固定铰链部件3因车门D的重量而以螺栓70为中心旋转,并能够抑制安装面板B1的涂装裂缝。这在上述实施例中也相同。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对本实施方式实施如下的各种变形及变更。
(i)代替绕垂直轴在左右方向上摆动进行开闭动作的摇摆式车门,将本发明所使用的车门D设为绕水平轴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进行开闭动作的车门。
(ii)将用于固定固定铰链部件3的螺栓7、70设为多个。
(iii)将螺栓7、70固定于车身B侧,并将螺栓7、70插入固定铰链部件3上设置的孔,连接螺母8。
(iv)废弃可动铰链部件2、固定铰链部件3的各止动部23a及33a,取而代之,通过设置于车门D和车身B之间且用于保持车门D的开度位置的车门限位器装置控制车门的全开位置。
(v)在可动铰链部件2上设置具有与膨出部33b相同的功能的膨出部。
(vi)将可动铰链部件2通过单个螺栓固定于车门D,同时在螺栓或可动铰链部件2设置止转装置。
(vii)将设置于安装面板B1的安装孔B2设为如图12所示那样预先在圆形安装孔B2的开口缘形成止转卡合止转突起71或311的多个缺口部B2a。
(viii)将螺栓7、70止转固定于螺栓插入孔34的手段设为焊接以代替细齿。
(ix)适当变更止转突起71、311的数量。

Claims (14)

1.一种车辆用门铰链,具备:固定于车身或车门中任意一方的安装面板上的第一铰链部件、和固定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中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并可通过铰链轴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连结的第二铰链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链部件具有:
被安装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相向并通过螺栓被固定;
一对支承部,该一对支承部是可通过所述铰链轴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连结的部分,且在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距离;以及
连结部,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并将所述一对支承部彼此连结,
所述连结部具有膨出部,该膨出部形成于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的部分,并以使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接触的被接触面向所述螺栓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所述膨出部比背面部更向所述相反侧突出,所述背面部是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且相对于所述被接触面倾斜,
所述螺栓为单个,具有插入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上设置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的外螺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以将由所述膨出部而扩大了的所述被接触面的端部、所述铰链轴的中心、所述螺栓的中心线与所述被接触面的交点相互连结的线构成锐角三角形的方式使所述膨出部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接触面以其一端位于比所述铰链轴更靠所述相反侧处的方式扩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出部以棱线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圆弧状膨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为单个,一体地具有:
外螺纹部,止转固定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上设置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及
止转突起,通过紧固能够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缘卡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一体地具有止转突起,该止转突起通过紧固能够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螺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卡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出部圆弧状地向所述相反侧突出。
8.一种车辆用门铰链,具备:固定于车身或车门中任意一方的安装面板的第一铰链部件、和固定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中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并可通过铰链轴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连结的第二铰链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链部件具有:
被安装部,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相向并通过螺栓被固定;
一对支承部,该一对支承部是可通过所述铰链轴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连结的部分,且在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规定距离;
连结部,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并将所述一对支承部彼此连结;以及
第二止动部,位于所述连结部的端部并通过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第一止动部抵接而将所述第一铰链部件的转动量限制在全开位置,
所述连结部具有膨出部,该膨出部形成于与所述被安装部连续的部分,并以使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接触的被接触面向所述螺栓所在侧的相反侧扩大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所述膨出部比背面部更向所述相反侧突出,所述背面部是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且相对于所述被接触面倾斜,
所述螺栓为单个,具有插入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上设置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的外螺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以将由所述膨出部而被扩大了的所述被接触面的端部、所述铰链轴的中心、所述螺栓的中心线与所述被接触面的交点相互连结的线构成锐角三角形的方式使所述膨出部向所述相反侧膨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接触面以其一端位于比所述铰链轴更靠所述相反侧处的方式扩大。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出部以棱线与所述铰链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向所述相反侧圆弧状膨出。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为单个,一体地具有:
外螺纹部,止转固定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上设置的螺栓插入孔并插入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上设置的安装孔;及
止转突起,通过紧固能够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缘卡合。
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部一体地具有止转突起,该止转突起通过紧固能够与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螺栓的所述外螺纹部螺合的螺母而能够相对于所述螺栓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另一方的安装面板卡合。
14.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用门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出部圆弧状地向所述相反侧突出。
CN201210397867.6A 2011-10-18 2012-10-18 车辆用门铰链 Active CN103061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8498 2011-10-18
JP2011-228498 2011-10-18
JP2012011359A JP5961894B2 (ja) 2011-10-18 2012-01-23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
JP2012-011359 2012-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1628A CN103061628A (zh) 2013-04-24
CN103061628B true CN103061628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10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7867.6A Active CN103061628B (zh) 2011-10-18 2012-10-18 车辆用门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616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6298B1 (ko) * 2020-08-07 2020-12-03 (주)탑플렉스 스토퍼 기능이 있는 특장차용 도어 힌지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2170A1 (en) * 1989-02-07 1990-08-16 Ohi Seisakusho Co., Ltd. A plastically deformable bush for use in an automotive door hing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bushes
JPH09240280A (ja) * 1996-03-12 1997-09-16 Riken Kaki Kogyo Kk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構造
JP2000120642A (ja) * 1998-10-19 2000-04-25 Matsuura:Kk ボルト
CN1302349A (zh) * 1998-12-07 2001-07-04 马尔提马蒂克公司 车门支撑夹
CN1462831A (zh) * 2002-05-29 2003-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门抑止功能的门铰链装置
JP200634869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Riken Kaki Kogyo Kk チェッカ付きドアヒンジ
WO2010064529A1 (ja) * 2008-12-05 2010-06-10 株式会社ティムス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装置
CA2773581A1 (en) * 2009-09-10 2011-03-17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hin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2170A1 (en) * 1989-02-07 1990-08-16 Ohi Seisakusho Co., Ltd. A plastically deformable bush for use in an automotive door hing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bushes
JPH09240280A (ja) * 1996-03-12 1997-09-16 Riken Kaki Kogyo Kk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構造
JP2000120642A (ja) * 1998-10-19 2000-04-25 Matsuura:Kk ボルト
CN1302349A (zh) * 1998-12-07 2001-07-04 马尔提马蒂克公司 车门支撑夹
CN1462831A (zh) * 2002-05-29 2003-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门抑止功能的门铰链装置
JP200634869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Riken Kaki Kogyo Kk チェッカ付きドアヒンジ
WO2010064529A1 (ja) * 2008-12-05 2010-06-10 株式会社ティムス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装置
CA2773581A1 (en) * 2009-09-10 2011-03-17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hi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1628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3063B (zh) 限位链接件装置
USD545675S1 (en) Hanger for eyeglasses case
CN103991367B (zh) 车辆的门构造
CN103061628B (zh) 车辆用门铰链
WO2008120667A1 (ja) ヘッドレスト及び該ヘッドレスト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US20160176359A1 (en) Vehicle Panel and Emblem
FR2971756A1 (fr) Support d'enrouleur de ceinture de securite.
CN103963589A (zh) 用于汽车独立悬架系统的双横臂连接支架
CN104512289A (zh) 靠背连接结构
JP5961894B2 (ja)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
JP4838632B2 (ja) 屋根用雪止め具
CN104507742A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CN203864367U (zh) 用于汽车独立悬架系统的双横臂连接支架
CN102287108B (zh) 铰链的弹性件连接结构
JP2009236124A (ja) 吊りボルト支持具
CN208544102U (zh) 一种门板与水切的装配结构
CN211115323U (zh) 一种具备自动保护功能的车门铰链
CN102733698B (zh) 车辆用门铰链
CN201401091Y (zh) 车门限位器
CN205778088U (zh) 一种前车门铰链
US10239372B2 (en) Equalizer for suspension system
CN220948244U (zh) 防翻转的扰流板安装结构
JP3799971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アンカ構造
KR20080038474A (ko) 자동차용 도어 힌지
CN202249387U (zh) 铰链的弹性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