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8075B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58075B CN103058075B CN201210574667.3A CN201210574667A CN103058075B CN 103058075 B CN103058075 B CN 103058075B CN 201210574667 A CN201210574667 A CN 201210574667A CN 103058075 B CN103058075 B CN 1030580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xiliary
- joint
- principal arm
- flexible axle
- execution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一种副臂回收装置,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包括:将副臂上的第一接头与主臂上的第一支撑板铰接,随后卸掉副臂接叉与主臂相铰接的接叉轴,副臂能在主臂所在的平面内绕第一接头与第一支撑板的铰接轴转动;通过软轴连接副臂上的第二接头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驱动执行部件动作,使软轴拉动副臂绕第一接头与第一支撑板的铰接轴转动,以将副臂回收至主臂上的第二支撑板上,使副臂与主臂平行放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通过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动作并通过软轴带动副臂进行回收的方法和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操作简便,可节省人力,同时较其他副臂回收方法,减少了设备的整机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一种副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的臂架系统包括主臂和副臂。副臂的设置可以补偿主臂作业高度,扩大主臂作业范围。副臂和主臂的装配连接,通常由副臂尾部的四个接叉和主臂头部的四个接头孔通过接叉轴铰接,当副臂不工作时,副臂收拢在主臂的侧面,当需要副臂工作时,副臂展开安装在主臂的臂头。
安装副臂时,通常是先使近端接叉与近端接头孔对齐,插入近端接叉轴,再通过人工拉动使副臂沿近端接叉轴摆动,旋转180°至远端接叉与远端接头孔对齐后,插入远端接叉轴,然后实现副臂在主臂头部的定位。收拢副臂过程相反。在副臂收拢过程中,由于制造误差,副臂很难顺利的爬升至主臂侧面的支撑板上,上述过程需要人工费力拉动副臂的摆动或者通过伸缩油缸将副臂拉回去。
专利文献“CN201110239929”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副臂安装方法,该发明方法包括直线式驱动机构和连杆铰接结构,连杆铰接结构可拉动副臂的回收,该发明的驱动装置为独立于起重臂的执行部件,驱动装置主要为丝杆结构、油缸、汽缸等,且必须固定在主臂的侧面。
专利文献“CN200520071398”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副臂收、放电液控制方法,即通过液压油缸拉动副臂回收。
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为:
1.相关技术中的副臂回收装置中的驱动机构均为独立于起重机的驱动结构,比如油缸、汽缸等,造成设备成本增加,同时提高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增加设备维修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
2.铰接结构较其他连接软轴结构,灵活性不足,在副臂回收时可能造成卡死等故障,造成副臂回收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能够通过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动作,带动副臂回收,可节省人力,降低设备整机成本和维修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包括:
步骤102,将副臂上的第一接头与主臂上的第一支撑板铰接,随后卸掉副臂与主臂相铰接的接叉轴,所述副臂能在所述主臂所在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铰接轴转动;
步骤103,通过软轴连接副臂上的第二接头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
步骤104,驱动所述执行部件动作,使所述软轴拉动所述副臂绕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铰接轴转动,以将所述副臂回收至主臂上的第二支撑板上,使所述副臂与所述主臂平行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动作并通过软轴带动副臂进行回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操作简便,可节省人力,并降低设备的整机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步骤101,先将所述副臂绕所述接叉轴转动至所述第一接头上的铰接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铰接孔重合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人工较为轻松的将第一接头上的铰接孔与第一支撑板上的铰接孔对齐,然后通过铰接轴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3中,所述软轴绕过设置在所述主臂上的导向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执行部件。
软轴绕过导向装置并与导向装置配合,可通过导向装置改变软轴上的力的传递方向,扩大了执行部件的选择范围,可通过选取不同的执行部件提高副臂回收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4中,所述执行部件为主臂的第二节臂,所述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主臂的第二节臂伸出,使所述软轴拉动所述副臂爬升至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通过主臂的第二节臂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整机成本、设备故障发生率及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4中,所述执行部件为卷扬,所述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所述卷扬回收软轴,使所述软轴拉动所述副臂爬升至第二支撑板上。
通过卷扬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整机成本,提高设备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
导向装置与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副臂回收灵活,可降低软轴与导向装置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滑轮,所述软轴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强,且采购容易、成本低,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节约企业开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副臂回收装置,包括软轴,所述软轴一端与所述副臂上的第二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连接。
该副臂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可通过软轴与执行部件配合对副臂进行回收,无需独立的驱动源,降低了因设置独立的驱动源而带来的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可使总车的成本降低,进而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副臂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臂上的导向装置,所述软轴绕过所述导向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与软轴配合的灵活性好;软轴绕过导向装置并与导向装置配合,可通过导向装置改变软轴上的力的传递方向,扩大了执行部件的选择范围,可通过选取不同的执行部件提高副臂回收的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与所述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执行部件为所述主臂的第二节臂或所述主臂的第三节臂或所述主臂的第四节臂或卷扬;所述软轴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导向装置与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副臂回收灵活,可降低软轴与导向装置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使用寿命;通过卷扬或主臂的第二节臂或主臂的第三节臂或主臂的第四节臂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设备故障发生率及设备维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强,且采购容易、成本低,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节约企业开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可通过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动作并通过软轴带动副臂进行回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操作简便,可节省人力,并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和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收益。
还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应用于其他的机械设备当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副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副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起重机副臂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起重机副臂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副臂 112第一接头 114第二接头 12主臂 122第一支撑板 123第二支撑板 124导向装置 126第二节臂 128辅助外围板 13接叉轴 14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102,将副臂11上的第一接头112与主臂12上的第一支撑板122铰接,随后卸掉副臂11与主臂12相铰接的接叉轴13,副臂11能在主臂12所在的平面内绕第一接头112与第一支撑板122的铰接轴转动;
步骤103,通过软轴14连接副臂上11的第二接头114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
步骤104,驱动执行部件动作,使软轴14拉动副臂11绕第一接头112与第一支撑板122的铰接轴转动,以将副臂11回收至主臂12上的第二支撑板123上,使副臂11与主臂12平行放置。
当然,副臂11爬升至第二支撑板123上,副臂11也可与主臂倾斜放置,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动作并通过软轴带动副臂进行回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操作简便,可节省人力,并降低设备的整机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市场竞争力。
优选地,如图5所示,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步骤101,先将副臂11绕接叉轴13转动至第一接头112上的铰接孔与第一支撑板122上的铰接孔重合的位置。
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包括人力在内的其他动力装置较轻松的驱动副臂11绕接叉轴13转动至第一接头112上的铰接孔与第一支撑板122上的铰接孔重合的位置;也可利用卷扬回收软轴带动副臂11绕接叉轴13转动至第一接头112上的铰接孔与第一支撑板122上的铰接孔重合的位置;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利用人工较为轻松的将第一接头上的铰接孔与第一支撑板上的铰接孔对齐,然后通过铰接轴连接固定。
优选地,如图1至图3、图5所示,在步骤103中,软轴14绕过设置在主臂12上的导向装置124,一端连接第二接头114,另一端连接执行部件。
其中,导向装置124通过辅助外围板128固定安装在主臂上。
软轴绕过导向装置并与导向装置配合,可通过导向装置改变软轴上的力的传递方向,扩大了执行部件的选择范围,可通过选取不同的执行部件提高副臂回收的便利性。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在步骤104中,执行部件为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伸出,使软轴14拉动副臂11回收至第二支撑板123上,导向装置124通过辅助外围板128设置在主臂12正对副臂11的一侧。
当然,也可以是主臂的第三节臂、第四节臂或主臂内的驱动装置作为执行部件等;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通过主臂的第二节臂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设备故障发生率及设备维修成本,扩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效益。
当然,如图3所示,在步骤104中,执行部件为卷扬,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卷扬回收软轴14,使软轴14拉动副臂11爬升至第二支撑板123上,导向装置124设置在主臂12的上表面上。
通过卷扬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整机成本、设备故障发生率及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市场竞争力。
当然,也可以是卷扬上的绳索或绳索上固定的其他部件作为执行部件等,这些均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其宗旨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如图3所示,导向装置124与第二接头114位于同一平面内。
导向装置与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副臂回收灵活,可降低软轴与导向装置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优选地,导向装置124为导向滑轮,软轴14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其中,导向滑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定,导向滑轮通过滑轮座固定在主臂的上表面。
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强,且采购容易、成本低,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节约企业开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副臂回收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软轴14,软轴14一端与副臂11上的第二接头114连接,另一端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连接。
该副臂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可通过软轴与执行部件配合对副臂进行回收,无需独立的驱动源,降低了因设置独立的驱动源而带来的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可使总车的成本降低,进而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优选地,副臂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臂12上的导向装置124,软轴14绕过导向装置124,一端与第二接头114连接,另一端与执行部件连接。
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与软轴配合的灵活性好;软轴绕过导向装置并与导向装置配合,可通过导向装置改变软轴上的力的传递方向,扩大了执行部件的选择范围,可通过选取不同的执行部件提高副臂回收的便利性。
优选地,导向装置124为导向滑轮,导向滑轮与第二接头114位于同一平面内;执行部件为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或主臂12的第三节臂或主臂12的第四节臂或卷扬;软轴14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其中,导向滑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定。
当然,也可以是主臂内的驱动装置作为执行部件等;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导向装置与第二接头位于同一平面内,副臂回收灵活,可降低软轴与导向装置间的摩擦力,延长部件使用寿命;通过卷扬或主臂的第二节臂或主臂的第三节臂或主臂的第四节臂驱动代替独立的驱动源,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设备故障发生率及设备维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强,且采购容易、成本低,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节约企业开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2,将副臂(11)上的第一接头(112)与主臂(12)上的第一支撑板(122)铰接,随后卸掉副臂(11)与主臂(12)相铰接的接叉轴(13),所述副臂(11)能在所述主臂(12)所在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一接头(1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22)的铰接轴转动;
步骤103,通过软轴(14)连接副臂(11)上的第二接头(114)与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
步骤104,驱动所述执行部件动作,使所述软轴(14)拉动所述副臂(11)绕所述第一接头(1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22)的铰接轴转动,以将所述副臂(11)回收至主臂(12)上的第二支撑板(123)上,使所述副臂(11)与所述主臂(12)平行放置;
在步骤104中,所述执行部件为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所述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伸出,使所述软轴(14)拉动所述副臂(11)爬升至所述第二支撑板(123)上;或
在步骤104中,所述执行部件为卷扬,所述执行部件动作过程为:通过所述卷扬回收软轴,使所述软轴(14)拉动所述副臂(11)爬升至第二支撑板(1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2之前还包括:
步骤101,先将所述副臂(11)绕所述接叉轴(13)转动至所述第一接头(112)上的铰接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22)上的铰接孔重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03中,所述软轴(14)绕过设置在所述主臂(12)上的导向装置(12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114),另一端连接所述执行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124)与所述第二接头(114)位于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124)为导向滑轮,所述软轴(14)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6.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轴(14),所述软轴(14)一端与所述副臂(11)上的第二接头(11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起重机上的执行部件连接,所述执行部件为主臂(12)的第二节臂(126)或所述主臂(12)的第三节臂或所述主臂(12)的第四节臂或卷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臂(12)上的导向装置(124),所述软轴(14)绕过所述导向装置(124),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11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执行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的副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124)为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与所述第二接头(114)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软轴(14)为钢丝绳、铁丝、铁链或尼龙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4667.3A CN103058075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4667.3A CN103058075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8075A CN103058075A (zh) | 2013-04-24 |
CN103058075B true CN103058075B (zh) | 2017-08-04 |
Family
ID=4810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7466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8075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580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6052B (zh) * | 2013-12-02 | 2015-06-17 | 广西大学 | 两自由度平动式起重机副臂安装装置 |
CN105084232B (zh) * | 2015-07-31 | 2017-05-0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吊臂、起重机及吊臂回收方法 |
CN107161886B (zh) * | 2017-07-17 | 2019-10-25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起重机的副臂自安装方法、自拆卸方法和自拆装系统 |
CN110304556B (zh) * | 2019-06-20 | 2020-06-30 | 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起重机自装卸式副臂安装机构 |
US20250074750A1 (en) * | 2021-02-23 | 2025-03-06 |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 Auxiliary boom, crane, method for unfolding auxiliary boom and method for retracting auxiliary boom |
CN113135511B (zh) * | 2021-04-29 | 2024-05-14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臂、起重机以及起重机的副臂收放方法 |
CN113582051B (zh) * | 2021-06-18 | 2023-03-03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起重机副臂的操作方法及起重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13688A (en) * | 1980-02-14 | 1981-09-07 | Tadano Tekkosho Kk | Method of detaching auxiliary jib in expansion boom type crane with auxiliary jib |
JPH04125297A (ja) * | 1990-09-13 | 1992-04-24 | Kobe Steel Ltd | 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し、格納装置 |
CN2707726Y (zh) * | 2004-01-18 | 2005-07-06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起重机副臂安装及固定装置 |
CN2813564Y (zh) * | 2005-04-30 | 2006-09-06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起重机副臂收、放电液控制装置 |
JP4809939B2 (ja) * | 2005-06-07 | 2011-11-09 | 株式会社タダノ |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伸縮ブーム先端へのジブ着脱装置 |
CN202245839U (zh) * | 2011-08-17 | 2012-05-30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起重机及其副臂安装装置 |
CN102424329B (zh) * | 2011-08-20 | 2014-03-19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起重机及其副臂安装装置 |
CN102381641A (zh) * | 2011-11-04 | 2012-03-21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起重机副臂安装设备及起重机副臂安装方法 |
CN102602825B (zh) * | 2012-03-13 | 2014-07-16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副臂展收装置、臂架结构和起重机 |
CN203021220U (zh) * | 2012-12-26 | 2013-06-26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副臂回收装置和起重机 |
-
2012
- 2012-12-26 CN CN201210574667.3A patent/CN1030580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8075A (zh) | 2013-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8075B (zh) | 起重机的副臂回收方法和副臂回收装置 | |
CN108131153A (zh) | 一种多功能隧道施工作业车 | |
CN204714403U (zh) | 一种伸缩式桅杆及配置该桅杆的工程机械车辆 | |
CN105114697A (zh) | 电力管铺设作业车 | |
CN204283263U (zh) | 一种铁钻工 | |
CN203021220U (zh) | 副臂回收装置和起重机 | |
CN108927410A (zh) | 一种中板轧机液压快速换辊装置及其换辊方法 | |
CN204794599U (zh)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片叠压升降装置 | |
CN107178326A (zh) | 一种用于修井起下油管、抽油杆一体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988692A (zh) | 一种排管臂可折叠的连续油管倒管装置 | |
CN109707309A (zh) | 一种四臂凿岩台车 | |
CN209468056U (zh) | 一种地铁铺轨门吊 | |
CN207858884U (zh) | 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水平伸缩臂机构 | |
CN107476334B (zh) | 预制管节拼装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 |
CN2878316Y (zh) | 起重机用插拔销机构 | |
CN107676048A (zh) | 一种全液压套管扶正台 | |
CN219341610U (zh) | 一种管道提升装置 | |
CN206035414U (zh) | 一种新型的油管举升输送装置 | |
CN207260974U (zh) | 一种用于修井起下油管、抽油杆一体机装置 | |
CN204852604U (zh) | 电力管铺设作业车 | |
CN206286305U (zh) | 一种搬运设备及具有该搬运设备的清洗装置 | |
CN208718714U (zh) | 风袋伸缩系统 | |
CN206407846U (zh) | 吊车拉臂机构 | |
CN204917872U (zh) | 一种刮板机提升装置 | |
CN204958328U (zh) | 一种液压提升作业平台自动伸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9 Address after: 410600 Ningxiang County, Changsha City, Jinzhou District, Jinzhou Road West, No. 168 Applicant after: Sany Mobile Cran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