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0870B -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50870B CN103050870B CN201210395065.1A CN201210395065A CN103050870B CN 103050870 B CN103050870 B CN 103050870B CN 201210395065 A CN201210395065 A CN 201210395065A CN 103050870 B CN103050870 B CN 1030508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laser
- fiber output
- optical fiber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691 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89 Hol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502 Nd:YVO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79 N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75 Thu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9 Ytt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5304 optical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09 single walled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67 anti-refl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光纤输出的新型微片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学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光纤输出系统、光学准直系统、激光增益介质以及光学元件。泵浦光通过光纤输出系统后进入光学准直系统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上,增益介质前后放有镀膜的光学元件,增益介质和前后放有镀膜的光学元件形成三明治结构的激光谐振腔,激光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再次通过光学准直系统,经由光纤输出系统输出。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三明治微片结构使用光纤泵浦同时光纤输出,无需额外的输出装置,可纤芯泵浦或包层泵浦,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同时这种结构还可以用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单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材料进行脉冲调制,实现稳定脉冲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学领域。
背景技术
微片激光器(microchip laser)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林肯国家实验室的J.J.Zayhowski和Mooradian在1989年提出的。微片激光器是指谐振腔的长度在mm量级的具有微型腔结构的端面泵浦激光器件。典型的微片激光器是将介质膜直接镀在增益介质的两通光面上,从而形成微型谐振腔。由于增益介质大都在1mm以下,所以容易获得单频激光输出。这种激光器的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这种激光器可以在连续或脉冲状况下运转,既可以利用主动调Q或被动调Q机制来获得脉冲输出,也可以利用增益开光机制来获得增益开关脉冲输出。然而,问题是微片激光器一般光束质量较差,在空间传输一定距离后,光束发散较严重,影响实际操作与应用,难以实现远距离作业,同时空间传输的光束不易实现任意方向的转换,需要依靠复杂的光学元件。
对于可光纤输出的激光器,能轻易胜任各种多维任意空间的加工应用,使得机械系统的设计变得非常简单、灵活。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组成,具有较高柔韧性,可以进行弯曲,对灰尘、震荡、冲击、温度、湿度具有很高的容忍度,可以胜任恶劣的工作环境。光纤泵浦、光纤传输还具有损耗低的优点,可以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保证光束质量的同时减小传输损耗,明显优于普通空间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微片激光器设计与光纤结构相结合,既可以利用微片激光器高功率领域的优势,也可以利用光纤输出的优良特性,满足高功率作业的同时,减少传输损耗,实现远距离作业,同时便于多维任意空间的加工应用。本发明实现全固化微片激光器的光纤泵浦和光纤输出,无需其他输出装置,可利用超短腔设计实现稳定单频输出,也可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单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调制元件进行脉冲调制,实现稳定脉冲输出。同时根据不同晶体、不同泵浦波长以及泵浦光斑的需要,可提供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其中,纤芯泵浦需结合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使用;包层泵浦需结合光纤合束器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主要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光纤输出系统、光学准直系统、激光增益介质和光学元件,其中光纤输出系统可以是一个隔离器加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也可以是一个泵浦保护器加一个光纤合束器;隔离器和泵浦保护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影响和损伤,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和光纤合束器是为了实现反馈光的光纤输出。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的隔离器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经过光学准直系统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上,而增益介质前后放有镀膜的光学元件,形成三明治结构的激光谐振腔,产生的激光再次通过光学准直系统,经由光纤输出系统输出。若谐振腔采用超短腔设计,能够实现单频激光输出,同时这种结构还可以利用石墨烯、碳纳米管材料可饱和吸收波长范围宽、导热性好的特点实现微片激光器不同波长的带宽脉冲调制。
所述的光学准直系统(603)是两个透镜、或单个透镜、或Grin棱镜。
激光增益介质(301)为掺稀土元素的激光材料,掺杂的稀土元素是Nd、Yb、Er、Ho、Tm中的一种或多种,激光材料是Nd:YVO4、Yb:YAG、Yb:GdCOB、Er:Yb:glass、Ho:HLF、或Tm:YAP。
前置光学元件(401)以及后置光学元件(402)上镀的膜是对泵浦光的增透光学膜,或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或对激光部分反射的光学膜,或对泵浦光的增透光学膜,同时对激光部分反射的光学膜。
前置光学元件(401)以及后置光学元件(402)是温度补偿介质、倍频晶体、波片。
光纤输出系统(602)还可以是一个泵浦保护器(3)和一个光纤合束器(4)组成,泵浦光依次通过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
使用胶合、光胶或深化光胶的方法将增益介质(301)、前置光学元件(401)以及后置光学元件(402)全固化为三明治结构。
本发明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微片激光器设计与光纤结构相结合,实现全固化微片激光器的光纤泵浦和光纤输出,无需其他输出装置,可利用超短腔设计实现稳定单频输出,也可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单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调制元件进行脉冲调制,实现稳定脉冲输出。
2.本发明根据不同晶体、不同泵浦波长以及泵浦光斑的需要,可提供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其中,纤芯泵浦需结合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使用;包层泵浦需结合光纤合束器使用。
3.本发明利用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实现激光的输出,与空间输出相比,更易采集和监测,将固体激光器与光纤系统结合起来
4、本发明使用胶合、光胶或深化光胶的方法实现微片激光器的全固化,增加结构稳定性,同时减小激光器体积,便于实现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示意图
601-激光二极管泵浦源;602-光纤输出系统;603-光纤准直系统;401-前置光学元件、402-后置光学元件;301-激光增益介质;1-隔离器;2-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3-泵浦保护器;4-光纤合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1、2、3、4、5、6、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1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976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隔离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影响和损伤,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用于激光的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包括两个透镜,对光束进行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Yb:GdCOB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301上,而增益介质前后放有镀膜的前置光学元件401和后置光学元件402,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输出。
实施例2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2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976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隔离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影响和损伤,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用于激光的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利用一个透镜实现光束的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Yb:GdCOB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301上,而增益介质前后放有镀膜的前置光学元件401和后置光学元件402,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输出。
实施例3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3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976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隔离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影响和损伤,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用于激光的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利用Grin棱镜紧贴泵浦入射端面;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Yb:GdCOB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301上,而增益介质前后放有镀膜的前置光学元件401和后置光学元件402,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输出。
实施例4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4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808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泵浦保护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损伤,光纤合束器是实现光纤泵浦,同时光纤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包括两个透镜,对光束进行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Nd:YVO4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通过前置光学元件401并耦合注入增益介质301,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光纤合束器4输出。
实施例5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5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808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泵浦保护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损伤,光纤合束器是实现光纤泵浦,同时光纤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包括一个透镜,对光束进行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Nd:YVO4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通过前置光学元件401并耦合注入增益介质301,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光纤合束器4输出。
实施例6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6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808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泵浦保护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损伤,光纤合束器是实现光纤泵浦,同时光纤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包括一个Grin棱镜,对光束进行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Nd:YVO4晶体;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只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通过前置光学元件401并耦合注入增益介质301,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光纤合束器4输出。
实施例7
一种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结构如图7所示。图601为泵浦源,可选用中心波长为976nm、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02为光纤输出系统,包括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隔离器是为了防止反馈光对泵浦源造成影响和损伤,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用于激光的输出;603为光学准直系统,包括两个透镜,对光束进行准直聚焦;401、402为镀膜的光学元件,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301为Yb:GdCOB晶体;201为石墨烯层数为1-10层的可饱和吸收体薄膜。光学元件401、402构成平行平面腔,将增益介质和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夹在中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腔长主要取决于晶体厚度,便于实现超短腔。
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602的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经过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通过前置光学元件401并耦合注入增益介质301,光学元件401、402形成谐振腔,产生的激光经过可饱和吸收体201调制后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通过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输出。
Claims (7)
1.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二极管泵浦源(601)、光纤输出系统(602)、光学准直系统(603)、激光增益介质(301)、前置光学元件(401)以及后置光学元件(402);其中光纤输出系统(602)包括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泵浦光依次通过光纤输出系统的隔离器(1)和两个波分复用光纤耦合器(2),经过光学准直系统(603)准直、聚焦到增益介质(301)上,增益介质(301)前后放有镀膜的前置光学元件(401)和后置光学元件(402)形成三明治结构的激光谐振腔,激光谐振腔产生的激光沿泵浦光入射方向返回,再次通过光学准直系统(603),经由光纤输出系统(602)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准直系统(603)是两个透镜、或单个透镜、或Grin棱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激光增益介质(301)为掺稀土元素的激光材料,掺杂的稀土元素是Nd、Yb、Er、Ho、Tm中的一种或多种,激光材料是Nd:YVO4、Yb:YAG、Yb:GdCOB、Er:Yb:glass、Ho:HLF、或Tm:YA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前置光学元件(401)镀有对泵浦光增透光学膜和对激光部分反射光学膜,后置光学元件(402)镀有对激光全反射光学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前置光学元件(401)是温度补偿介质、倍频晶体、波片、或对振荡波长通过的光学玻璃;后置光学元件(402)是温度补偿介质、倍频晶体、波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光纤输出系统(602)还可以由一个泵浦保护器(3)和一个光纤合束器(4)组成,泵浦光依次通过泵浦保护器(3)和光纤合束器(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其特征在于:使用胶合、光胶或深化光胶的方法将增益介质(301)、前置光学元件(401)和后置光学元件(402)全固化为三明治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95065.1A CN103050870B (zh) | 2012-10-17 | 2012-10-17 |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95065.1A CN103050870B (zh) | 2012-10-17 | 2012-10-17 |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0870A CN103050870A (zh) | 2013-04-17 |
CN103050870B true CN103050870B (zh) | 2015-07-15 |
Family
ID=4806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95065.1A Active CN103050870B (zh) | 2012-10-17 | 2012-10-17 |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508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3347B (zh) * | 2013-09-14 | 2017-05-21 | 明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裝置之光源模組及其運作方法 |
CN104009378B (zh) * | 2014-05-15 | 2017-03-29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绿光光纤激光器泵浦的可见光超连续谱光源 |
CN108448376A (zh) * | 2018-04-12 | 2018-08-24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小型化脉冲绿光激光器 |
CN108923237A (zh) * | 2018-07-12 | 2018-11-30 | 广东华快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光纤输入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装置 |
CN108879303B (zh) * | 2018-07-20 | 2023-11-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基于全反射和部分反射的双向光纤端帽的全光纤振荡器 |
CN109742646B (zh) * | 2019-01-03 | 2019-11-22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抑制腔内泵浦连续波光参量振荡器弛豫振荡的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517481A (ja) * | 1996-09-05 | 2000-12-26 | ラウレル,フレドリク | レーザ |
CN1389758A (zh) * | 2001-05-31 | 2003-01-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改进的宽带搀铒光纤放大器 |
CN1710760A (zh) * | 2005-06-22 | 2005-12-2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分布反馈单纵模光纤激光器 |
CN101202415A (zh) * | 2006-12-13 | 2008-06-18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双频光纤激光器 |
CN101330191A (zh) * | 2008-07-28 | 2008-12-24 | 深圳市明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单频脉冲光纤激光器及其单频脉冲种子激光产生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18885B1 (ko) * | 2001-06-11 | 2004-0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마이크로 칩 레이저 |
KR100418886B1 (ko) * | 2001-06-11 | 2004-0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고출력 마이크로 칩 레이저 |
DE10135453A1 (de) * | 2001-07-20 | 2003-01-30 | Univ Karlsruhe | Vorrichtung zur Kontrolle der Dynamik von Lasersystemen |
-
2012
- 2012-10-17 CN CN201210395065.1A patent/CN1030508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517481A (ja) * | 1996-09-05 | 2000-12-26 | ラウレル,フレドリク | レーザ |
CN1389758A (zh) * | 2001-05-31 | 2003-01-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改进的宽带搀铒光纤放大器 |
CN1710760A (zh) * | 2005-06-22 | 2005-12-21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分布反馈单纵模光纤激光器 |
CN101202415A (zh) * | 2006-12-13 | 2008-06-18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双频光纤激光器 |
CN101330191A (zh) * | 2008-07-28 | 2008-12-24 | 深圳市明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单频脉冲光纤激光器及其单频脉冲种子激光产生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Stable laser-diode pumped microchip sub-nanosecond Cr,Yb:YAG self-Q-switched laser;J. Dong,et al;《Laser Physics Letters》;20050731;第2卷(第8期);387-391 * |
Switchable pulses generation in passively Q-switched multilongitudinal-mode microchip laser;J. Dong,et al;《Laser Physics Letters》;20070228;第4卷(第2期);109-116 * |
曹镱,等.基于石墨烯被动调Q Nd∶YAG晶体微片激光器.《中国激光》.2012,第39卷(第2期),1-5. * |
陈哲敏,等.1Hz~25kHz可控制变频率微片激光器.《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第18卷(第3期),393-39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0870A (zh) | 2013-04-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0870B (zh) | 可光纤输出的微片激光器 | |
US7649920B2 (en) | Q-switched microla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 |
CN103414093B (zh) | 一种全光纤脉冲激光器 | |
CN103701021B (zh) | 一种谐振腔交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 | |
CN102104231B (zh) | 石墨烯拉曼锁模激光器 | |
JP4883503B2 (ja) | 多重光路の固体スラブレーザロッドまたは非線形光学結晶を用いたレーザ装置 | |
CN102709797B (zh) | 一种中红外级联脉冲光纤激光器 | |
US7742509B2 (en) | Single-longitudinal mode laser with orthogonal-polarization traveling-wave mode | |
CN1319225C (zh) | 超短脉冲激光器及使用该激光器的光学头 | |
CN102420385A (zh) | 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 | |
JP2000244042A (ja) | 光導波路並びにその光導波路を用いたレーザ発振器およびレーザ増幅器 | |
CN106410576A (zh) | 一种线偏振输出的全光纤脉冲双腔激光器 | |
CN103701022A (zh) | 一种双谐振腔全光纤锁模脉冲激光器 | |
CN206379615U (zh) | 一种线偏振输出的全光纤脉冲双腔激光器 | |
CN102610992B (zh) | 一种实现对泵浦光高吸收效率的Nd:YAG激光器方法 | |
CN101431210B (zh) | 一种微片式双腔激光器 | |
CN106299984A (zh) | 一种集成化调q激光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092095A (zh) | 一种高稳定超窄线宽单频光纤激光器 | |
CN204391490U (zh) | 一种平凹腔被动调q激光器 | |
CN106229803B (zh) | 一种光纤基单频蓝光脉冲激光器 | |
CN102185241A (zh) | 全正色散腔锁模全光纤激光器 | |
CN102185243A (zh) | 全正色散腔锁模全光纤激光器 | |
CN102185242B (zh) | 全正色散腔锁模全光纤激光器 | |
CN101159364A (zh) | LD端泵Nd:YAG/SrWO4/KTP黄光激光器 | |
CN110600984A (zh) | 一种波长可调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