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35208A -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5208A
CN103035208A CN2012103703921A CN201210370392A CN103035208A CN 103035208 A CN103035208 A CN 103035208A CN 2012103703921 A CN2012103703921 A CN 2012103703921A CN 201210370392 A CN201210370392 A CN 201210370392A CN 103035208 A CN103035208 A CN 103035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play
mentioned
displacement
descri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03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一色孝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5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5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能够扩大液晶显示器的调光范围,特别是扩大下限一侧的范围。在图形加速器(53)与LCD(55)之间设置位移逻辑器(60)。位移逻辑器(60)对于图形加速器(53)对LCD(55)输出的描绘数据(RGB信号)进行利用位移的颜色变换(浓淡变更),特别是进行使颜色变浓的变换,由此使亮度下降。由此在使背光源的光量下降至下限之后也能够进一步使亮度下降。

Description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编程显示器,特别涉及其调光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可编程显示器具有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控面板。
不限于可编程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具有光源(背光源),因此,在调整LCD显示的亮度时一般的方法是调整背光源的光量。作为该方法,例如已知通过PWM控制方式使向背光源供给电力的电源接通/关断(ON/OFF)由此控制点亮时间的方法,或通过调整电源电压调整背光源的明亮度的方法等。这样的现有方法的一个例子,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中,作为现有的背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公开了控制向该背光源供给的电压的大小的方法、利用PWM调制控制来控制背光源的亮度的方法。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提出了,基于PWM调制控制,根据与目标亮度对应的目标脉冲宽度的值,使直至收敛至该目标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的变化率变化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2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处,一直以来,对于液晶显示器,希望扩大调光范围,进行广范围的调光。调光范围由上限和下限规定,特别是希望通过使上限变大,使最大亮度变大。这是因为,例如对于设置在起居室等中的液晶电视来说,在白天由于太阳光等使得室内非常明亮时,难以看清画面,因此需要增大亮度。
此外,关于调光范围的扩大,与上述例子相反地,也希望扩大下限侧(使下限变小),使亮度尽可能变小。这是一部分的用户的希望,例如有时在船舶中在夜间希望尽可能不向外部漏光。并不限于该例子,在由于某些理由在暗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即使使亮度低至极限,也有可能感到不够。
特别是,在暗环境下操作使用可编程显示器等液晶显示器的装置时(例如在夜间操作),希望使亮度尽可能小地进行使用。
在上述现有技术那样通过调整背光源的光量来调整亮度的方法中,即使减少光量也存在极限,如果尝试将光量减少至超过下限则会突然熄灭。
另外,在背光源熄灭的情况下,在装置内部也能够进行画面上的操作按钮等的显示位置等的管理,而且也能够检测出触控面板上的操作位置,但是作为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的一个例子,在背光源熄灭时认为处于不能够进行操作的状况,不受理用户的操作。
此处,虽然也有可能通过添加某些专用的结构来使亮度的下限下降,但是为了达成该目的的电路结构变得复杂,成本变高。这样的希望是来自一部分用户的,因此制作为此添加专用结构的成本变高的装置不能够得到其它用户的理解,难以实现。
这样,在现有的LCD背光源调光方式中,调光范围(明亮度(亮度)的调整范围)存在极限,不能够实现充分的低亮度化。
此外,在背光源中使用冷阴极管时,当通过现有方式使明亮度变得微小时,由于个体差、使用温度环境条件,难以开始点亮背光源。此外,在使用PWM调制控制时,可能看到在LCD中显示的画面闪烁。
本发明的课题涉及可编程显示器,特别涉及其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整,提供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等,其能够不增大CPU的负载,或者不受到硬件结构的控制,通过使RGB数据均等地位移(bitshift)使颜色的浓淡变化,使亮度变化,从而能够实现低亮度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可编程显示器,是具有显示部的可编程显示器,其具有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任意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具有:将输入的视频数据或/和保持的任意的画面数据作为上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存储的描绘数据存储单元;将存储在上述描绘数据存储单元的上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对上述显示部输出的描绘数据输出单元;和颜色变换单元,其是设置于上述描绘数据输出单元与上述显示部之间的电路单元,对决定上述描绘数据的各像素的显示色的各RGB数据执行利用位移(位移位)的颜色变换,由此变更该显示色的浓淡,上述颜色变换单元在存在规定的指示操作时以使上述显示色变浓的方式进行上述位(比特)移,由此使在上述显示部显示的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下降。
在上述结构的可编程显示器中,例如还具有控制单元,其受理上述规定的指示操作,并且将与该规定的指示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对上述颜色变换单元输出,上述颜色变换单元执行与该控制信号对应的偏移量(位移量)的上述位移。
此外,例如,上述颜色变换单元由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此处,例如即使是同色系(例如蓝)也存在淡(明亮)的蓝和浓(暗)的蓝,变更显示色的浓淡意味着变更明暗。由此,例如在使背光源的光量下降至下限的状况下希望进一步使亮度下降时,例如用户等进行规定的指示操作,由此利用颜色变换单元例如将淡(明亮)的蓝的显示变更为浓(暗)的蓝的显示,由此能够使亮度进一步下降。
此外,上述显示色的浓淡的变更不是由上述颜色变换单元实现,而例如是由作为CPU等的上述控制单元以软件处理的方式实现时,控制单元的处理负担增大,但上述结构的可编程显示器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此外,即使是在上述视频数据不经由上述控制单元地存储于描绘数据存储单元之后,对显示部输出的结构时,也能够进行上述显示色的浓淡变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等,对于可编程显示器,特别是其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整,能够不增大CPU的负担地、或者不受硬件结构的限制地,均等地对RGB数据进行位移处理,由此使颜色的浓淡变更而使亮度变化,由此能够成为比现有技术低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a)、(b)是本发明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例(其一)、(其二),在图1(a)中,对于RGB寄存器(15),在LCD的描绘变更时从CPU存储数据。在该定时进行位变换;在图1(b)中,对于RGB寄存器(23),在LCD的描绘变更时从CPU存储数据。在该定时进行位变换。
图2是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功能框图。
图3(a)、(b)是表示颜色变换(位移)的具体例的图。
图4是变形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画面部件显示的具体例的图,其中“框”为矩形(x1,y1)-(x2,y2)颜色为白;“涂满”为矩形(x1,y1)-(x2,y2),关断时为蓝,接通时为红;“文字”为(x3,y3),显示为“接通”,颜色为绿,分别为 始点字符列数据
图6(a)是现有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例,图6(b)是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例。
图7是位移逻辑器的电路结构例。
图8是位移选择器的具体的结构例。
图9(a)、(b)是实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其它结构例(其一)、(其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    可编程显示器
11    CPU
12    FROM
13    SDRAM
14    图形加速器
15    SDRAM
16    LVDS控制器IC
17    LCD面板
20    可编程显示器
21    CPU
22    FROM
23    SDRAM
24    LCD面板
31    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
32    变换(位移)部
33    视频存储器
34    图形控制器
35    显示部
36    PWM控制部
41    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
42    变换(位移)部
43    视频存储器
44    图形控制器
45    显示部
46    PWM控制部
47    设定部
48    计时器
51    录像器
52    CPU
53    图形加速器
54    VRAM
55    LCD
56    FROM
60    位移逻辑器
61    寄存器
62    位移选择器
71    译码器
72    选择器
91    与门(AND门)
92、93    与门
94    或门(OR门)
95、96、97    与门
98    或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b)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硬件结构例(其一)、(其二)。
另外,图1(a)、(b)、后述的图2、图4并不表示可编程显示器的全部结构、全部功能,而表示涉及LCD面板(显示部)中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的结构、功能。这也能够称为是表示可编程显示器中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
由此,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虽然没有特别进行图示和说明,但此外也具有作为可编程显示器的一般的结构、功能(例如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主体、I/O模块的通信接口、与触控面板上的操作对应的可编程控制器主体、I/O模块的控制/数据收集处理功能等各种结构、各种功能)。
图1(a)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硬件结构例(其一),表示可编程显示器10的结构。
图1(a)所示的可编程显示器10具有CPU11、FROM12、SDRAM13、图形加速器14、SDRAM15、LVDS控制器IC16、LCD面板17等。另外,SDRAM是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简称。LCD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简称,FROM是Flash ROM(闪存)的简称。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显示画面的显示特别地以涉及颜色的说明为中心,有时省略其它说明(形状的显示等)。
CPU11是控制可编程显示器10整体的中央处理装置,对于已有的各种功能不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但在本例中还具有后述的颜色变换功能。另外,本例的颜色变换,例如并不是意味着从红色变换为蓝色,而是例如意味着从“明亮的蓝色”变换为“暗蓝色”。即,意味着颜色(RGB的三原色的组合的平衡:RGB平衡)保持原样进行浓淡变更(灰度等级变更)。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另外,RGB是光的三原色,R是红色、G是绿色、B是蓝色。通过这些RGB三种颜色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颜色。
FROM12是闪存等,存储在LCD面板17显示的画面的描绘数据。此外,在FROM12中,也可以存储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可以存储有用于由CPU11执行本例的颜色变换功能的应用程序。
在SDRAM13中存储例如来自传感器的收集数据、各种设定值等,但此处无关因此不再进行说明。
在LCD面板17上显示画面时,CPU11从上述FROM12读出描绘数据,例如基于其RGB数据在SDRAM15的RGB寄存器中设置显示画面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但是,在本方法中,根据情况的不同,CPU11在对描绘数据中的RGB数据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之后,在SDRAM15的RGB寄存器中设置全部像素的RGB数据。
另外,SDRAM15是已有的结构(视频存储器),而且图形加速器14、LVDS控制器IC16也是已有的一般的结构,因此在此处简单地进行说明。图形加速器14读出设置在上述SDRAM15(视频存储器)的RGB寄存器中的RGB数据等,将其交给LVDS控制器IC16。LVDS控制器IC16将该RGB信号变换为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信号,送至LCD面板17。
设置在SDRAM15(视频存储器)的RGB寄存器中的描绘数据是CPU11的颜色变换(浓淡变更)之后的数据时,基本上,与不进行该颜色变换的情况相比,亮度低的画面显示在LCD面板17上。
LCD面板17具有液晶单元和位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的背光源等,例如CPU11(或未图示的其它微型计算机等)对背光源输出PWM调光信号,对背光源的光量进行调整控制。另外,关于背光源的光量的PWM控制,例如是上述专利文献1等记载的已有的技术,因此在此处不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
液晶单元在每个像素(pixel)中具有RGB3色的子像素,根据透过各子像素的光量,决定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与R(红色)对应的子像素记载为子像素R等(绿色和蓝色也是同样)。
现在,能够将透过每个子像素的光量以256阶段进行调整,这意味着在RGB各色的每一个中具有256阶段的浓淡(灰度等级)。例如,在光不透过子像素R、G,光仅透过子像素B时,眼睛能够看见的颜色是“蓝”,但通过对子像素B进行上述256阶段的灰度等级调整,能够显示“明亮(淡)的蓝”、“暗(浓)的蓝”等。(以下记载的是具有256阶段的子像素时的例子,但在该最大灰度等级数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如果将上述各像素的每一个的颜色例如以(R,G,B)=(0~255,0~255,0~255)表达,则上述蓝色能够定义为(R,G,B)=(0,0,1~255)等,而且即使同样为蓝色,也例如能够定义(0,0,63)是比(0,0,127)浓(暗)的蓝色。
或者,例如在希望显示“黄色”时,通常不是仅使光透过子像素B,而是使光透过子像素R、G并且使灰度等级大致相同。即,例如为(127,127,0)、(63,63,0)、(31,31,0)等。与(63,63,0)相比,(127,127,0)是更明亮(淡)的黄色,(31,31,0)是更暗(浓)的黄色。
这样,通过进行浓淡调整(灰度等级调整),能够调整明亮度。利用该原理的本方法进行作为上述颜色变换功能的浓淡(明暗)变更。即,例如在希望使亮度逐渐下降的情况下,例如首先通过PWM调光使背光源的光量逐渐下降,从而使亮度下降,在背光源的光量达到下限后停止PWM调光(如上所述,当超过下限时背光源会熄灭)。之后利用本方法的浓淡调整使颜色逐渐变浓(暗),从而使亮度进一步下降。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在使背光源的光量下降的同时通过浓淡调整使颜色变浓(暗)。
此处,在图2中表示上述可编程显示器10的结构、功能框图。另外,图2也可以是后述图1(b)的可编程显示器20的结构、功能框图。
在图2中,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闪存等)31是与上述FROM12相当的结构,存储与上述描绘数据中的颜色数据(RGB数据)相当的“原始应用画面数据”。该“原始应用画面数据”例如可以是在未图示的编辑装置(应用画面数据制作工具)上由程序员等任意制作出并下载至可编程显示器10的所谓“画面数据”的一部分。
此外,在该“原始应用画面数据”中也可以包含在上述编辑装置上进行制作时用户任意设定的“变换程度数据(偏移量)”。另外,在本例中上述颜色变换(浓淡变更)通过位移(bit shift,位偏移)实现,例如,如果偏移量为“1”则如后述的一个例子那样进行各1位的位移。
此外,图2所示的变换(位移)部32相当于上述CPU11的颜色变换功能(利用浓淡变更的亮度调整功能),使用在上述FROM12中存储的描绘数据在上述SDRAM15的RGB寄存器中设置数据时,对上述“原始应用画面数据”根据上述“偏移量”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位移),将该变换结果(称为“变换后应用画面数据”)存储于视频存储器33。
但是,变换部32进行上述颜色变换基本上是在有用户的规定指示时。在没有该指示时变换部32不起作用,但是此处,在该情况下,也将存储在视频存储器33中的数据称为“变换后应用画面数据”。
此处,在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31、视频存储器33中存储图示所示的颜色数据(RGB数据),这例如如上所述表示为(R,G,B)=(0~255,0~255,0~255)。
而且,例如,存储在视频存储器33中的变换后应用画面数据对画面上的全部像素存储有每个像素的RGB数据。假设显示画面有1万像素,则存储有一万个RGB数据。这对于存储在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31中的RGB数据也可以是同样的,但并不限于该例子。即,上述描绘数据如后面图5所说明的那样,可以是对每个画面部件的每个零件指定的颜色的RGB数据、坐标数据、各画面部件的形状数据等。在该情况下,CPU11基于描绘数据在视频存储器33上进行已有的描绘处理,对此在后面参照图5进行说明。
图2所示的图形控制器34相当于上述图形加速器14和LVDS控制器IC16,此外,图2所示的显示部35相当于上述LCD面板17,如上所述均为已有的结构,因此在此处不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但图形控制器34基于存储于视频存储器33中的上述“变换后应用画面数据”在显示部35中进行画面显示。
此处,如图2所示,PWM控制部36对显示部35进行利用已有的PWM控制(背光源控制)的背光源光量控制。该PWM控制部36例如可以由CPU11实现,也可以由未图示的专用IC芯片等实现。在本说明中对由CPU11实现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该例子。
在基于上述画面数据在显示部35中显示的画面上,通常显示仪表、开关、图表、按钮、数据显示等各种画面部件,成为根据画面部件反映此时的状态(接通/关断,收集数据等)的显示内容。而且,例如也显示被分配了涉及亮度调整的某些功能的按钮等。对该显示画面没有特别进行图示,但是作为PWM控制部36的利用已有的PWM控制(背光源控制)进行的背光源光量调整指示用的按钮,一直以来例如有“亮度上升(亮度UP)”、“亮度下降(亮度DOWN)”等按钮。
与现有技术同样,CPU11根据用户对这些“亮度上升”/“亮度下降”按钮的操作,进行使背光源光量上升/下降的控制。
而且,在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0中,在显示于上述显示部35的画面上,作为用户指示执行上述变换部32的上述颜色变换的操作按钮,例如显示有未图示的“颜色浓(暗)”/“颜色淡(亮)”按钮。
对根据这些“颜色浓(暗)”/“颜色淡(亮)”按钮操作进行的颜色变换的具体例子,参照图3(a)、(b)进行说明。但是,这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是,当操作上述“亮度上升”、“亮度下降”按钮时,使背光源光量上升/下降,并且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灰度等级变更)。
首先,在本例中如上所述在RGB各色的每一个中具有256阶段的灰度等级,因此如图3(a)所示,RGB各色的每一个由8位(bit)构成。通过组合这些RGB,存在约1677万的颜色模式。另外,在图3(a)的上侧表示的对应位“7”~“0”意味着上述8位(bit)的各个位,此处最左的“7”是最上位的位,最右的“0”是最下位的位。
图3(a)中作为简单的例子表示白色和黑色的显示模式。
如图所示,在白显示模式中,在RGB3色的全部中,8位全部为接通(=255)。即,白显示模式的(R,G,B)=(255,255,255)。同样,在黑显示模式中,在RGB3色的全部中,8位全部为关断(=0)。即,黑显示模式的(R,G,B)=(0,0,0)。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本例的颜色变换(浓淡变更)处理进行位移,使上述白显示模式位移,最终变化为黑显示模式的过程表示于图3(b)。该颜色变换(位移)通过用户操作上述“颜色浓(暗)”/“颜色淡(亮)”按钮而进行。另外,在本例中,上述偏移量=1。由此在每次操作中使得各偏移1位。
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首先,最开始如图上最上部所示显示白显示模式。即,在RGB各色的全部中8位(8比特)=“11111111”。
在该状态下,用户操作上述“颜色浓(暗)”按钮一次时,CPU11在RGB各色的全部中执行使各位向右(向下位侧)偏移1位(均等地位移)的颜色变换。执行该颜色变换的结果是,如图3(b)的(1)所示,在RGB各色的全部中8位=“01111111”(=127)。即,(R,G,B)=(127,127,127)。
在该状态下,用户进一步操作上述“颜色浓(暗)”按钮一次时(共计操作两次时),CPU11在RGB各色的全部中执行使各位向右偏移2位(均等地位移)的颜色变换。执行该颜色变换的结果是,如图3(b)的(2)所示,在RGB各色的全部中8位=“00111111”(=63)。即(R,G,B)=(63,63,63)。
同样地,在该状态下,用户进一步操作上述“颜色浓(暗)”按钮一次时(共计操作三次时),CPU11在RGB各色的全部中执行使各位向右偏移3位(均等地位移)的颜色变换。执行该颜色变换的结果是,如图3(b)的(3)所示,在RGB各色的全部中8位=“00011111”(=31)。即(R,G,B)=(31,31,31)。
另外,上述位移(偏移1位~偏移3位)全部以对白显示模式进行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只要是对现在的显示模式进行的处理,则全部偏移1位。
以下,同样地,根据上述“颜色浓(暗)”按钮的操作次数,颜色变换结果成为图3(b)的(4)~(7)所示的状态,最终成为上述黑显示模式。但是,实际上,不会成为黑显示模式,在此前的图3(b)(7)的状态时停止(因为变得看不见)。此外,也能够由用户配合使用条件对该范围进行任意的设定。
在任何情况下,通过使各位向右(下位位侧)偏移,上位的位变空,但使空的上位的位全部为“0”。
此外,例如在上述图3(b)(3)的状态中,当用户操作上述“颜色淡(亮)”按钮时,通过向左(上位的位侧)偏移1位,回到图3(b)(2)的状态。此时,通过向左(上位的位侧)偏移,下位的位变空,但使空的下位的位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在每次向偏移1位时,将此时最下位的位存储在堆栈等中,由此在图3(b)(3)的状态中“111”保持在堆栈等中。于是,在向左偏移时从堆栈回归数据。由此,在上述图3(b)(3)的状态下,通过操作上述“颜色淡(亮)”按钮,向左各1位地进行偏移,“1”回到空的最下位的位,并且新的堆栈保持状态成为“11”。
另外,在上述偏移量=2时,仅操作一次上述“颜色浓(暗)”按钮,就成为图3(b)的(1)所示的变换结果,在上述偏移量=3时,仅操作一次上述“颜色浓(暗)”按钮,就成为图3(b)的(2)所示的变换结果。
此外,另外,例如变换部32保持有表示偏移数的变量J。该变量J的初始值=“0”,在上述偏移量=1时,以在每次操作一次“颜色浓(暗)”按钮时+1的方式增加,以在每次操作一次“颜色淡(亮)”按钮时-1的方式减少。变换部32例如每一定周期或者每次显示画面内容变更时,基于存储在上述FROM12中的描绘数据,更新SDRAM15的存储数据,此时执行与上述变量J对应的颜色变换(位移)处理。但是,在变量J=0时,实际上不进行颜色变换。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变量J的最大值为“7”,不能够再进一步增加(不进行黑显示,因为变得看不见)。
此外,在显示色为“蓝”时,原始为(R,G,B)=(0,0,255)时,将其与上述图3(b)(1)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向下位的位侧)偏移1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0,0,127)。同样地,当与图3(b)(2)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偏移2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0,0,63),当与图3(b)(3)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偏移3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0,0,31),从淡(明亮)的蓝逐渐向浓(暗)的蓝变化。
同样地,在例如为“黄色”时,原始为(R,G,B)=(255,255,0)时,将其与上述图3(b)(1)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向下位的位侧)偏移1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127,127,0)。同样地,当与图3(b)(2)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偏移2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63,63,0),当与图3(b)(3)的情况同样地向右偏移3位时(当均等地进行位移时),成为(R,G,B)=(31,31,0),从淡(明亮)的黄色逐渐向浓(暗)的黄色变化。
无论是哪一种,通过对RGB3色的全部同样进行位移(通过均等地进行位移),能够在大致同样地保持RGB三原色的组合的平衡(RGB平衡)的同时使浓度(明亮度)变化,在使背光源的光量降至下限之后,也能够进一步使显示画面的亮度下降。
利用上述位移的颜色变换(浓度(明亮度)变更)通过CPU11执行规定的应用程序而进行(软件处理)。该应用程序例如预先存储在FROM12中。硬件上图1所示的结构全部是已有结构,软件上能够实现上述变换部32等的功能,因此能够不追加任何专用的结构地(不增大成本地)使亮度的下限比现有技术的小。
此外,在本方法中,能够不使用复杂的运算处理地仅通过对RGB数据进行的位移处理就实现亮度减少,因此不限于使用CPU的例子,例如由基板上的PLD等也能够简单地实现(在后面作为实施例2进行说明)。由此,能够不对CPU造成任何负担,而且能够以低成本实现。
此外,在如上所述由CPU11等实现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复杂的运算处理,因此能够将施加于CPU的负载抑制至最小限度,能够不对可编程显示器的其它功能造成大的影响。
图1(b)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硬件结构例(其二)。
图1(b)所示的可编程显示器20仅是没有上述图形加速器14和LVDS控制器IC16等,基本上可以看作与上述可编程显示器10大致同样。
即,可编程显示器20具有CPU21、FROM22、SDRAM23、LCD面板24等。
CPU21读出存储在FROM22中的描绘数据,基于此在SDRAM23的RGB寄存器中设置显示画面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这例如在LCD面板24上的显示画面的变更等时进行。此时,根据情况(存在利用上述“颜色浓(暗)”按钮等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等的情况),CPU21例如利用上述变换部32的颜色变换功能,对上述描绘数据所示的RGB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在SDRAM23的RGB寄存器中设置变换后的RGB数据。该颜色变换本身与上述可编程显示器10的情况大致相同,在此不特别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例中,没有上述图形加速器14和LVDS控制器IC16等,因此CPU21使用在上述SDRAM23的RGB寄存器中设置的RGB数据(根据情况为颜色变换后的数据)等,在LCD面板24上进行画面显示,但它与已有的动作大致相同,而且本方法的特征主要是上述变换部32的颜色变换功能,因此不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
这样,图1(b)所示的可编程显示器20功能上可以看作与上述可编程显示器10大致相同,由此其结构、功能框图可以看作与图2所示的框图大致相同。由此,对于可编程显示器20的功能不进行更多的说明。
本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图1(a)的结构,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上述图1(b)的结构等中,而且对于没有特别图示的其它结构也能够适用。
图4是变形例的可编程显示器30的结构、功能框图。
上述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0、20的颜色变换功能是响应特别是在夜间等暗的场所使用时,为了尽可能不使光漏出或者虽然暗但也不耀眼而希望使亮度尽可能变低的要求的功能,但如果保持这样的状态到了早晨而处于明亮环境下时,会产生画面难以看清的问题。
即,能够视觉确认画面的内容的最低限度的亮度被周围的明亮度等影响而变化,因此即使通过本方法的颜色变换功能使亮度非常低,例如在夜间的海上(船舶上等)的周围非常暗的情况下也能够视觉确认画面内容,但是如果变得明亮则不能够视觉确认。
为此需要提高亮度,但是在已经开始变得明亮的状态下难以视觉确认画面内容,则存在难以提高亮度的问题。即,为了提高亮度,用户需要对显示在上述显示部35上的画面内的上述“亮度上升”按钮或“颜色淡(亮)”按钮进行操作,但均已变得难以看清的可能性高,由于不能够分辨按钮的位置等的理由而难以操作。
变形例的可编程显示器30能够应对这样的问题。
首先,变形例的可编程显示器30的硬件结构本身是上述图1(a)或图1(b)所示的结构,此处以图1(a)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4中,图形控制器44、显示部45、PWM控制部46与上述图形控制器34、显示部35、PWM控制部36大致相同,在此不特别进行说明。
此外,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视频存储器43也可以与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31、视频存储器33大致相同(在图4中数据存储形式多少有些不同,但对此在后面进行说明)。
变换部42或/和PWM控制部46与上述变换部32、PWM控制部36同样地进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颜色变换(浓淡变更)或者背光源光量控制,但在本例中,还具有根据设定部47自动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或背光源光量控制的功能(亮度的自动恢复功能)。
在设定部47存储用于实现上述亮度的自动恢复功能的设定数据。该设定数据例如在上述终端装置(应用画面数据制作工具)中程序员等制作任意的画面数据时,任意地进行设定,与制作出的画面数据一同下载至可编程显示器30,例如存储在FROM12内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但是,并不限于该例子,设定部47例如也可以在可编程显示器上使用户进行任意的设定,并存储该设定数据。
存储在设定部47中的设定数据与任意的各设定时刻相关联对应,存储用于提高亮度的某些信息(被称为“恢复数据”:例如上述变量J的值的指定、使上述变量J减少(-1)、使背光源的光量上升规定量等,例如与上述“亮度上升”按钮或“颜色淡(亮)”按钮的操作相当的命令等)。
上述任意的各设定时刻例如是早晨的各时刻,是上午4:00、上午5:00、上午6:00等逐渐变亮的时间带中的任意的各时刻。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设定数据可以是“上午4:00:变量J=4”、“上午5:00:变量J=3”、“上午6:00:变量J=1”等。即,可以使任意的变量J的设定值与任意的设定时刻相对应。
上述变换部42与上述变换部32同样,例如保持有与基于用户操作的颜色变换指示对应的上述变量J,进行与该变量J对应的颜色变换。但是,在上述变换部42的情况下,当成为上述设定数据的设定时刻时,与现在的变量J的值无关地强制性地将变量J的值变更为设定值。然后,使用变更后的变量J进行颜色变换。基本上如上述一个例子所述,随着周围变得明亮而逐渐向明亮(淡)色偏移,由此提高亮度。
另外,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设定与上述“亮度上升”按钮的操作相当的设定数据,此时,通过使背光源光量逐渐增加而提高亮度。或者,也可以是进行向明亮(淡)色的颜色变换和背光源光量增加这两者的设定数据。
另外,计时器48是可编程显示器所具有的已有的时钟功能,例如变换部42(CPU11)从计时器48取得现在时刻,与上述设定时间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判定是否到达设定时刻。
基于上述设定部47的设定数据的亮度恢复处理在上述的说明中对画面整体进行,但是也可以对画面内的一部分进行。即,如上所述,基本上只要知道“亮度上升”按钮或/和“颜色淡(亮)”按钮的显示位置,用户就能够操作这些按钮以提高亮度,因此例如也可以仅将这些规定的画面部件(按钮)的显示作为基于上述设定部47的设定数据的亮度恢复处理的对象。另外,这样的亮度恢复处理也称为部分亮度恢复处理。
因此,例如,如图4所示,在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视频存储器43中,预先区分存储上述“亮度上升”按钮或/和“颜色淡(亮)”按钮这样的特定的设定用按钮的颜色数据(RGB数据)的区域(亮度设定用画面数据存储区域41b、43b),和存储其它的画面部件的颜色数据(RGB数据)的区域(应用画面数据存储区域41a、43a)。
然后,变换部42在根据基于用户操作的颜色变换指示进行颜色变换时,对上述两个区域不特别进行区分地执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另一方面,变换部42对于上述亮度恢复处理仅将亮度设定用画面数据存储区域的画面数据作为对象。
例如,在设定数据为上述“上午4:00:变量J=4”的情况下,进一步假设通过用户操作使变量J=5的情况下,变换部42在成为上午4:00之前,对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的存储区域41a、41b的RGB数据进行与变量J=5的颜色变换,将颜色变换后的RGB数据分别存储于上述视频存储器43的存储区域43a、43b。
另一方面,在现在时刻成为上午4:00之后,变换部42对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的存储区域41a的RGB数据进行与变量J=5对应的颜色变换,将颜色变换后的RGB数据存储在视频存储器43的存储区域43a。另一方面,变换部42对上述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的存储区域41b的RGB数据依据上述设定数据进行与变量J=4对应的颜色变换,将颜色变换后的RGB数据存储在视频存储器43的存储区域43b。
通过这样做,亮度设定用画面数据存储区域的画面数据,即例如上述“亮度上升”按钮或/和“颜色淡(亮)”按钮这样的涉及亮度设定的按钮的画面数据,与周围变亮的情况相对应地自动地明亮显示,因此用户不会分不清这些按钮的显示位置,能够操作这些按钮以提高亮度,由此这些按钮之外的其它画面部件也明亮显示,即使周围变明亮也能够防止难以看清的情况发生。
另外,上述内容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设定部47的设定内容实现各种处理。例如,能够最开始进行上述画面整体的亮度恢复,之后进行上述部分的亮度恢复等。
此外,作为变形例的又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物理按钮51(功能开关)。物理按钮51不是“亮度上升”按钮、“颜色淡(亮)”按钮这样的显示在显示器上由触控面板进行操作的按钮,而意味着能够物理上进行按压的按钮(物理性的操作按钮,实体的操作按钮)。由此,即使显示画面变得全暗,也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操作物理按钮51。像这样在利用触控面板进行操作的按钮(显示按钮)之外还具有多个物理按钮51的可编程显示器并不是少数。
也可以在这样的多个物理按钮51的一部分(至少一个)上分配与上述“亮度上升”按钮、“颜色淡(亮)”按钮相当的功能。由此,即使由于根据夜间的暗度使亮度变小,导致在变得明亮时难以看清画面内容,也能够没有任何影响地看到物理按钮51,因此通过操作物理按钮51提高画面整体的亮度,能够应对该情况。或者,也能够不是对画面整体,而仅部分地(预先任意决定的按钮、开关等)操作物理按钮51以提高亮度。
或者,在夜间也存在由于使亮度变小而导致难以看清上述“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由触控面板操作的按钮”等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仅在进行操作时暂时提高亮度。只要用户能够看到操作对象(按钮或开关等)即可,因此将实现上述部分的亮度恢复处理的功能分配给任意的物理按钮51即可。
在用户操作这样的物理按钮51时,通过上述部分的亮度恢复处理,仅上述存储区域43b的画面数据的亮度提高变得明亮。另外,可以在从物理按钮51操作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2分钟左右)后,使亮度恢复原样,再次使画面变暗。或者,也可以对其它物理按钮41分配使亮度恢复原样(停止亮度恢复处理)的功能。
或者,也可以对任意的物理按钮51分配仅使规定的画面部件保持现状的显示状态,而使其它的显示区域全部变成全暗(上述黑显示模式)的功能。
此处,例如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图上所记载的那样,在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和视频存储器43中存储有显示画面上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存在与显示画面的点(dot)数相对应的RGB数据)。但是,这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存储在画面数据保持存储器41中的RGB数据也可以不是全部像素的数据。对此以下参照图5进行说明。
首先,一般来说,在可编程显示器的情况下,在其LCD面板17中显示的显示画面通过将多个画面部件分别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显示而形成。画面部件例如是按钮、开关、图表、仪表等各种画面部件。另外,这些画面部件的形状数据等包含于描绘数据,或者预先存储于FROM12。
图5中表示这样的画面部件的一个例子和其画面数据。
在图5中表示进行接通/关断的开关的画面部件在显示画面上的规定位置显示的状态和用于该开关显示的画面部件数据的一个例子。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画面部件数据中首先有该开关的框的坐标数据(矩形:(x1,y1)-(v2,y2))和框的颜色(=白)。而且,也具有指定将该框内用规定的颜色涂满的数据。在本例中,规定的颜色是,在开关关断时为蓝,在开关接通时为红。而且,作为涉及字符显示的数据,有指定起点坐标(x3,y3)和字符列数据“接通”和字符的颜色(=绿)的数据。另外,上述开关关断时的蓝是(R,G,B)=(0,0,255)。
例如,存储在上述FROM12中的描绘数据包含涉及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各种画面部件的上述各种画面部件数据。而且,例如CPU11基于该描绘数据和现在的状态,在视频存储器43上描绘显示画面。例如,在现在的状态是开关关断(OFF)时,在视频存储器43上在上述矩形(x1,y1)-(v2,y2)的框内用蓝色涂满。由此在视频存储器43中该框内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是(R,G,B)=(0,0,255)。
另一方面,在如果进行颜色变换时,CPU11首先对上述开关关断时的蓝(R,G,B)=(0,0,255)进行颜色变换,例如使其成为(R,G,B)=(0,0,63)的蓝。然后,使用变换后的蓝(R,G,B)=(0,0,63)将上述矩形(x1,y1)-(v2,y2)的框内用变换后的蓝色涂满。由此,在视频存储器43中,该框内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成为(R,G,B)=(0,0,63)。
此外,例如由于显示色随着上述开关接通/关断操作而改变(红/蓝)、或由于显示传感器等的收集数据(数值)的画面部件的数据内容改变,使得显示画面的内容改变,例如CPU11等在每次显示画面的内容改变时,在SDRAM15的RGB寄存器中存储变更后的显示画面的RGB数据,此时在进行上述颜色变换等之后进行存储。但是,并不限于该例子,SDRAM15的RGB寄存器的存储数据的更新(显示画面的更新)例如可以以一定周期执行,或者也可以在变量J更新时执行,也可以组合上述情况而执行。
此外,上述显示画面的更新能够对每个画面部件进行。例如,在图5所示的开关的接通/关断切换时,也能够仅更新该开关的描绘内容。
或者,因为对每个画面部件分配有识别ID,所以例如也可以是能够与各识别ID相对应地登录/变更上述变量J。该处理能够以自动/手动中的任意一个方式进行。由此,例如对于上述颜色变换来说,能够使得每个画面部件的亮度不同。
将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
以下说明实施例2。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CPU11(21)需要进行本方法的位移处理。这意味着即使在具有图形加速器14的结构中,也不在图形加速器14中进行本方法的位移处理,因此CPU11需要进行该处理。因此,CPU11的处理负担增大(需要使CPU11的软件应用配合描绘循环而执行,因此CPU11的处理负担增大)。
或者,依据硬件,决定是否能够实现本方法的位移处理。
即,在现有技术中,例如有图6(a)所示的结构例的可编程显示器。即,在图示的可编程显示器中,由录像器51摄取的视频数据(动态图像/静止图像)不经由CPU52而经由图形加速器53直接展开并显示在VRAM54中等。在为处理视频数据的可编程显示器的情况下,为这样的硬件结构的情况并不是少数。
另外,图示的图形加速器53、VRAM54、LCD55、FROM56例如可以看作是与图1的图形加速器14、SDRAM15、LCD面板17、FROM12相当的结构。另外,可以没有与LVDS控制器IC16相当的结构,或者图形加速器53也可以看作是相当于“图形加速器14+LVDS控制器IC16”的结构。
此外,CPU52可以看作是从上述CPU11(21)中去除了本方法的位移处理功能。CPU52例如读出在FROM56中存储的画面数据,将该画面数据交给图形加速器53(或者直接存储在VRAM54(其未图示的RGB寄存器)),由此在LCD55上显示画面(画面数据是显示画面上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时)。这例如与在图2中没有变换部32的情况相当,因此相当于是从图像数据保持存储器31读出图2中的原始应用画面数据,保持原样(不变换)地存储在视频存储器33中,将其利用图形控制器34向显示部35输出。
另外,在实施例2的说明中,例如将设置在上述SDRAM15的RGB寄存器中的数据(RGB数据等)称为“描绘数据”。
图形加速器53例如将上述画面数据、视频数据作为描绘数据保存在VRAM54(其RGB寄存器)中,之后读出该描绘数据向LCD55输出(RGB信号的输出)并进行显示。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图形加速器53例如也具有生成对画面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合成而得的描绘数据的功能等。在该情况下,在LCD55中,例如如图6(a)的图上左下部所示,在画面数据的画面上的规定区域中显示视频数据的图像(动态图像/静态图像)。
此处,考虑上述CPU52与实施例1的CPU11(21)相当的情况。即,考虑在CPU52中具有实施例1的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功能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CPU52能够对存储在FROM56中的画面数据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而且,CPU52通过将颜色变换后的画面数据交给图形加速器53,在LCD55中显示画面。但是,在上述结构中视频数据不经由CPU52,因此即使有颜色变换功能也不能够对视频数据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
如上所述,在可编程显示器例如为上述图6(a)的结构的情况下,视频数据不经由CPU52,因此即使在CPU52中具有实施例1的位移处理功能,也不能够对视频数据进行位移处理。即,在为图6(a)的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不能够实现本方法的位移处理,依据硬件,决定本方法的位移处理是否能够实现。
对此,在实施例2中,能够不依赖硬件结构地实现位移处理。此外,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CPU11等例如在LCD面板17的每个描绘循环中进行颜色变换处理,但在实施例2中不需要CPU52的颜色变换处理,因此能够实现也不依赖于软件的应用的位移处理。
在实施例中,相对于例如述图6(a)所示的结构例,例如为图6(b)所示的结构。即,图6(b)是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例。
在图6(b)中,对与图6(a)大致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其说明被简化/省略。如图所示,相对于图6(a)的结构,图6(b)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成为在图形加速器53-LCD55之间设置有位移逻辑器60的结构。
位移逻辑器60能够例如由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实现上述CPU11(21)的位移处理功能(颜色变换功能)。
利用已知的PLD的利用方法,例如用户等制作与上述CPU11等的位移处理功能(颜色变换功能)相当的逻辑,将该逻辑应用于PLD,由此实现能够实现该逻辑的电路结构的上述位移逻辑器60。该内容已为人熟知,因此在此不进行更多的说明,将位移逻辑器60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表示在图7、图8中,对此在后面进行简单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实现与上述CPU11等的位移处理功能(颜色变换功能)同等的功能的电路结构的位移逻辑器60,不需要在CPU52设置位移处理功能(颜色变换功能)。此外,位移逻辑器60例如如图示那样设置在LCD55的跟前。由此,例如对于上述不经由CPU52而显示的视频数据(动态图像/静态图像),也能够进行本方法的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即,对于视频数据,也通过使RGB数据均等地进行位移而使颜色的浓淡变化,从而使亮度变化,由此能够成为比现有技术低的亮度。
此外,对于存储在上述FROM56中的上述“画面数据”来说,也不需要在CPU52具有颜色变换功能,能够利用位移逻辑器60进行位移(颜色变换)而显示。
在为图6(b)的结构的情况下,CPU52仅进行后述的对位移逻辑器60的控制等,不会被施加处理负担(至少与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浓淡变更)的情况相比,处理负担非常小)。另外,VRAM54是与上述SDRAM15相当的结构,但在本例的情况下不进行位移的画面数据(显示画面的全部像素的RGB数据)被设置在其RGB寄存器中。
而且,图形加速器53虽然读出设置在VRAM54中的描绘数据并对LCD55输出,但该描绘数据在由设置在途中的上述位移逻辑器60施以位移处理(颜色变换)之后,显示在LCD55中。
进一步,作为一直以来存在的已有功能,图形加速器53进行将画面数据和视频数据合成在一起并设置在VRAM54中的处理。这例如是,将画面数据的画面上的规定区域预先确保为显示视频数据的区域,在该规定区域中插入视频数据,但并不限于该例子。在上述图6(b)的结构中,对设置在VRAM54中的描绘数据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由此,对如上所述合成画面数据和视频数据而形成一个的描绘数据进行颜色变换,一度组合在一起进行颜色变换,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颜色变换再向LCD55输出而显示。
以下参照图7、图8说明位移逻辑器60的具体例子。
图7所示的位移逻辑器60的电路结构,主要具有寄存器61和位移选择器62。另外,此处,仅显示关于RGB三色中的R(红)的结构,但G(绿)、B(蓝)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的结构。此外,此处,根据图3的例子,RGB各色的数据分别为8位。
在位移选择器62中输入描绘数据的各像素的RGB数据,在图中仅表示其中R(红)数据(图上表示为R(7,,0))的输入,但B(蓝)数据和G(绿)数据也被输入,只是没有图示。
此外,位移选择器62的输出是,对上述输入的全部RGB三色,根据寄存器61的存储内容进行相同位移量的位移(通过均等地进行位移),由此在将RGB三原色的组合的平衡(RGB平衡)保持在大致同样的同时使浓淡(明亮度)变化而得的“颜色变换后的RGB数据”。另外,与输入同样,输出在图中也仅表示了颜色变换后的R(红)数据(图上表示为R’(7,,0)),但颜色变换后的B(蓝)数据和颜色变换后的G(绿)数据也被输出,只是没有图示。另外,根据寄存器61的存储内容,也有不进行颜色变换的情况(输出=输入)。
此外,从CPU52向寄存器61中输入设定数据(图上表示为D(7,,0))。寄存器61保持该设定数据,并且向位移选择器62输出。设定数据例如根据上述未图示的“颜色浓(暗)”/“颜色淡(亮)”按钮的操作,由CPU52决定并输出。即,在每次进行按钮操作时,变更寄存器61的存储内容。
此处,根据图3(b)的例子,设定数据有与颜色数据的0位移~8位移对应的9种。设定数据的具体例子与位移选择器62的具体例子对应。
位移选择器62以与设定于上述寄存器61并从寄存器61输出的设定数据相应对的偏移量,使输入数据(RGB数据:R(7,,0)等)位移并输出。例如,输入数据是图3(b)所示的白显示模式,设定数据表示进行2位偏移时,来自位移选择器62的输出数据(颜色变换后的RGB数据:R’(7,,0)等)成为图3(b)的(2)模式所示的内容。
图8是位移选择器62的具体结构例。
另外,在本例中上述设定数据是4位,由此在图7中虽然以D(7,,0)表示,但也可以以D(3,,0)表示。
在图示的例子中,位移选择器62具有译码器71和选择器72。
CPU52根据上述“颜色浓(暗)”/“颜色淡(亮)”按钮的操作,例如在默认状态(通常的颜色显示状态)下,上述设定数据输出“0000”,自此每次操作“颜色浓(暗)”按钮时,设定数据加1(+1,作为16进制数据一个一个地增加)。即,在每次操作“颜色浓(暗)”按钮时,设定数据以“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的方式更新。设定数据为这样的9种数据。
但是,这可以看作与实施例1中的偏移量为“1”的情况相当,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在偏移量=“2”时,CPU52在每次操作“颜色浓(暗)”按钮时,使设定数据以“0000”→“0010”→“0100”→“0110”→“1000”的方式更新。
译码器71具有图示的0~8的9个输出端子,根据设置在寄存器61中的上述9种设定数据,仅某一个输出端子输出“H”。即,在“0000”时输出0为H,在“0001”时输出1为H,在“0010”时输出2为H。其它也是同样,省略一部分的说明,“0111”时输出7为H,“1000”时输出8为H。
另一方面,选择器72将8位的输入(R7~R0)根据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原样进行8位输出(R7OUT~R0OUT),或者进行位移后进行8位输出。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例如在输出0为H时不使输入(R7~R0)位移而原样进行8位输出(R7OUT~R0OUT)。另外,R7是最上位的位,R0是最下位的位,R7OUT是最上位的位,R0OUT是最下位的位。
上述“原样”输出意味着,最上位(第一个)的位R7的输入信号向最上位(第一个)的位R7OUT输出,最下位的位R0的输入信号向最下位的位R0OUT输出。此外,与图3所示的例子同样,位移是向下位方向偏移,由此例如在1位移时,例如最上位的位R7的输入信号向第二个位R6OUT输出,第7个位R1的输入信号向最下位的位R7OUT输出,最下位的位R0的输入信号不输出。
选择器72在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是输出0为H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使8位的输入(R7~R0)以与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对应的规定量进行位移而输出。例如,在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例如是输出1为H时,进行1位移并输出,例如在输出2为H时进行2位移并输出。在为2位移时,最上位的位R7的输入信号向第三个位R5OUT输出。
其它也是同样,在此不特别进行说明,但在图示的例子中译码器71的输出8与选择器72不连接,因此对此进行说明。即,在输出8为H时,进行8位移,但是根据图3所示可知,选择器72的输出是全部位为“0”。
在译码器71的输出8为H时,当然其它的输出0~7不是H,因此成灰在图示的电路结构中在选择器72中选择输出的输入信号不存在的状态。由此,当然选择器72的输出的全部位为0。
选择器72为了实现上述动作,例如像图示那样由多个与门(AND门)和多个或门(OR门)构成。以下对此进行简单的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选择器72将输入数据原样输出或进行最大7位移后输出,或者输出是全部位为“0”(这也可以看作是8位移),但进行7位移而输出得到的仅是最上位的位R7,第二个位R6最大进行6位移,第三个位R5最大进行5位移,到最下位的位R0则是原样输出或者不输出中的任意一个(即使仅偏移1位,也导致不能够输出)。
由此,设置成与选择器72的各输出(R7OUT~R0OUT)的每一个相对应地,其输出等级以上的等级的全部输出从其中输出得到的结构。例如,对于最上位输出的R7OUT,其等级以上的等级的输入仅是同等级的R7,因此设置有图示的与门91,成为仅输出得到该R7的结构。向与门91输入R7和译码器71的输出0。
另外,此处,使上述最上位的位(R7、R7OUT)为最上位等级(=等级7),使最下位的位(R0、R0OUT)为最下位等级(=等级0)以进行处理。
同样地,对于作为从最上位起第二个的输出的R6OUT,其等级以上的等级的输入是R7和R6,因此设置有图示的与门92、93和或门94,成为仅输出得到这些R6、R7的结构。向与门92输入R7和译码器71的输出1。向与门93输入R6和译码器71的输出0。向或门94输入与门92、93的输出。
同样地,对于作为从最上位起第三个的输出的R5OUT,其等级以上的等级的输入是R7、R6和R5,因此设置有图示的与门95、96、97和或门98,成为仅输出得到这些R5、R6、R7的结构。向与门95输入R7和译码器71的输出2。向与门96输入R6和译码器71的输出1。向与门96输入R5和译码器71的输出0。向或门98输入与门95、96、97的输出。
如上所述,对于每个等级,必然向相对于其等级的输入的与门输入输出0,必然向相对于其等级的上一个等级的输入的与门输入输出1,必然向相对于其等级的上两个等级的输入的与门输入输出2。综上所述,对于每个等级,向相对于比其等级高M个的等级的输入的与门,输入译码器71的输出M(M=0、1、2、3、……;在M=0时意味着为同等级)。
对于选择器72的其它输出R4OUT~R0OUT来说,与上述R6OUT、R5OUT等大致相同,省略其说明,对上述R7OUT~R5OUT进一步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中基于图3的例子,输入是白显示模式。由此,上述输入R0~R7全部为“1”。
在该例中,例如译码器71的输出仅输出0为“1”时,选择器72的输出是,在全部的等级中,与其等级相同的等级的输入被输出。即,此时,在选择器72中不进行位移,原样输出。例如,在为选择器72的等级5输出的情况下(作为从最上位起第三个输出的R5OUT的情况下),在仅译码器71的输出0为“1”时,仅与门97成为反映输入的输出。在上述例子中,输入R5为“1”,因此与门97的输出为“1”。由此,当然或门98的输出为“1”。即,从R5OUT输出作为同等级的输入的输入R5的值。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例如在译码器71的输出是仅输出2为“1”时,选择器72的输出是,在全部的等级中,比其等级高2个的等级的输入被输出。即,进行2位的位移。例如,在为选择器72的等级5的输出的情况下(作为从最上位起第三个的输出的R5OUT的情况下),在仅译码器71的输出2为“1”时,仅与门95成为反映输入的输出。在上述例子中,与门95的另一个输入是R7,输入R7的值是“1”,因此与门95的输出是“1”。由此,当然或门98的输出成为“1”。即,从R5OUT输出作为其上两个等级的输入的输入R7的值。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译码器71的输出,在仅输出N(N=0、1、2、3、……)为“1”的情况下,从最上位到第N个的输出全部都是“0”。例如,在仅上述译码器71的输出2为“1”的例子的情况下,涉及最上位和从最上位到第2个的输出的全部与门91、92、93,因为其一方的输入(来自译码器71的输出)全部为“0”,所以与作为另一方的输入的输入R7、R6的值无关地一律输出“0”。由此,在该例子中,选择器72的输出R7OUT、R6OUT与输入R7、R6的值无关地输出“0”。
另外,关于选择器72,在RGB三色中,在图8中仅表示了与R(红色)对应的结构,当然相对于作为其它颜色的G(绿)、B(蓝)的选择器72也是同样结构。
即,如图8所示,相对于G(绿)的选择器72中,对于8位的输入G7~G0,有8位的输出R7OUT~R0OUT,并且输入译码器71的输出(输出0~输出7),以与上述R(红)同样的量进行位移。即,进行与图3(b)所示的例子大致同样的位移。
此外,B(蓝)也是同样,相对于B(蓝)的图示的选择器72中,对于8位的输入B7~B0,有8位的输出B7OUT~B0OUT,并且输入译码器71的输出(输出0~输出7),以与上述R(红)、G(绿)同样的量进行位移。即,进行与图3(b)所示的例子大致同样的位移。
如上所述,位移逻辑器60例如为上述图7、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如上所述,具有根据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来自CPU52的设定数据(根据设置在寄存器61中的设定数据),使输入数据(RGB信号)位移该设定数据所示的规定量再输出的电路功能。
此处,实施例2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图6(b)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图9(a)、(b)所示的结构。
图9(a)所示的结构中,对与图6(b)所示的结构大致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使其说明简化/省略。由此,如图所示,图9(a)的结构例可以看作相当于从图6(b)的结构中去除录像器51的结构。
在图6(b)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VRAM54中存储“视频数据”或“画面数据”或“画面数据+视频数据”,由此,位移逻辑器60对“视频数据”或“画面数据”或“画面数据+视频数据”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并显示在LCD55中。
对此,在图9(a)的例子的情况下,在VRAM54中仅存储“画面数据”,由此位移逻辑器60对“画面数据”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并显示在LCD55中。即,能够不对CPU施加处理负担地实现与实施例1的图1(a)、(b)大致同样的处理。换言之,在实施例2中,对“视频数据”的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并非必须。
另外,在该情况下,CPU52将存储在FROM56中的画面数据不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地(例如经由图形加速器53)设置在VRAM54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并不限于图1(a)的结构,也可以为图1(b)的结构,与此同样,实施例2中(在没有“视频数据”时)也可以没有图形加速器53。即,也可以是图9(b)所示的结构。
在图9(b)所示的结构例中,对与图9(a)所示的结构大致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使其说明简化/省略。由此,如图所示,图9(b)的结构可以看作是从图9(a)的结构中去除了图形加速器53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图1(b)的情况大致同样地(但是,CPU52当然不进行颜色变换),CPU52从FROM56读出画面数据,将其作为描绘数据设置于VRAM54之后,将存储在VRAM54中的描绘数据对LCD55输出。该描绘数据在途中由位移逻辑器60进行颜色变换之后显示于LCD55。
如上所述,实施例2可以为多种结构,但在CPU52不需要设置位移处理(颜色变换)功能,由此CPU52在不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这一方面(CPU的处理负担减轻的方面)是相同的。进一步,即使是“视频数据”这样的不经由CPU52的数据,也能够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能够不依赖于硬件结构地进行颜色变换(浓淡变更)。当然,与实施例1同样,通过使颜色的浓淡变化而使亮度变化,能够成为比现有技术低的亮度。
或者,例如,对于“画面数据+视频数据”的合成画面,也进行位移处理(颜色变换),通过使颜色的浓淡变化而使亮度变化,由此能够成为比现有技术低的亮度。对此,能够得到一次全部高效地进行颜色变换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中,如上所述图6~图9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来自CPU52的设定数据(控制信号),能够决定位移逻辑器60的位移量,因此通过利用该特点,实施例1中的其它特征、功能在实施例2的结构中也能够实现。
实施例1的其它功能、特征例如是与上述设定时刻对应的功能。
即,对于实施例1,已进行了下述说明:“上述变换部42与上述变换部32同样,例如保持有与基于用户操作的颜色变换指示对应的上述变量J,进行与该变量J对应的颜色变换。但是,在上述变换部42的情况下,当成为上述设定数据的设定时刻时,与现在的变量J的值无关地强制性地将变量J的值变更为设定值。然后,使用变更后的变量J进行颜色变换。基本上如上述一个例子所述,随着周围变得明亮而逐渐向明亮(淡)色偏移,由此提高亮度。”
对此,实施例2的CPU52具有上述变换部42的功能的一部分。CPU52当然不具有上述“使用变更后的变量进行颜色变换”的功能。但是,CPU52具有“当成为上述设定数据的设定时刻时,与现在的变量J的值无关地强制性地将变量J的值变更为设定值”的功能。此处,CPU52原本就能够看作是将与变量J的值对应的上述设定数据对上述寄存器61输出并存储在寄存器61中。通过这样的CPU52的控制,位移逻辑器60当现在时刻成为设定时刻时,与用户操作结果无关地将其偏移量变更为与设定时刻对应设定的设定值。
这例如是,在CPU52中,如上述实施例1所说明的“上午4:00:变量J=4”、“上午5:00:变量J=3”、“上午6:00:变量J=1”等那样,分别使任意的变量J的设定值与多个设定时刻对应存储(例如,存储在CPU52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由此例如将使得随着周围变明亮而逐渐向亮(淡)的颜色偏移的上述设定数据,对上述寄存器61输出。由此,在黎明等时,随着周围逐渐变得明亮,位移逻辑器60根据来自上述CPU52的控制信号(设定数据)使画面的亮度提高。
另外,如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与多个设定时刻对应存储的信息并不限于上述变量J的设定值,只要是用于提高亮度的某些信息(称为“恢复数据”)即可。CPU52在现在时刻成为多个设定时刻的某个时刻时,将与对应于该设定时刻的上述“恢复数据”对应的控制信号(设定数据)对上述寄存器61输出并存储于寄存器61。位移逻辑器60使输入数据(RGB数据)偏移与该设定数据对应的偏移量并输出。由此,例如在黎明等时,当周围逐渐变得明亮时,位移逻辑器60依据CPU52的控制,进行使画面的显示色变得比现状淡的位移,由此提高画面的亮度。
或者,在实施例2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可以使上述“恢复数据”为与上述“亮度上升”按钮的操作相当的数据,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背光源光量逐渐增加以提高亮度。CPU52执行这样的与“恢复数据”对应的背光源光量的控制。
或者,也可以是进行向明亮(淡)颜色的颜色变换和背光源光量增加这两者的“恢复数据”。在该情况下,CPU52基于对应于与现在时刻相应的设定时刻的“恢复数据”,对位移逻辑器60输出与该“恢复数据”对应的控制信号(设定数据),由此进行位移使得显示色变得比现状淡,并且本身进行使背光源光量增加的控制。
此外,例如,在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中,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1的图4的例子大致同样地,使用上述物理按钮51(功能开关)。在实施例1中已对物理按钮51进行了说明,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此处,能够说上述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各结构例如具有下述功能。
即,首先,上述VRAM54例如可以说是从录像器51等输入的视频数据或/和保持在FROM56中的任意的画面数据作为LCD55的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被存储的描绘数据存储部。
此外,上述图形加速器53例如可以说是将存储在上述描绘数据存储部中的上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对显示部(LCD55)输出的描绘数据输出部。
此外,上述位移逻辑器60可以说是设置在上述描绘数据输出部与上述显示部(LCD55)之间的电路单元,其是对决定上述描绘数据的各像素的显示色的各RGB数据执行利用位移的颜色变换,由此变更该显示色的浓淡的颜色变换单元。
该颜色变换单元在存在规定的指示操作(上述未图示的“颜色浓(暗)”按钮操作等)时,以使上述显示色变浓的方式进行位移,由此使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下降。
此外,该颜色变换单元在存在其它规定的指示操作(上述未图示的“颜色淡(亮)”按钮操作等)时,以使上述显示色变淡的方式进行位移,由此使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亮度提高。
此外,CPU52例如可以说是受理上述规定的指示操作,并且将与该规定的指示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对颜色变换单元输出的控制部。颜色变换单元执行与该控制信号对应的偏移量的位移。
此外,上述控制部还具有读出保持在上述FROM56中的任意的画面数据,将其作为上述LCD55的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存储在上述描绘数据存储部的功能。
此外,上述图形加速器53例如也可以看作具有作为图形控制部的功能,该图形控制部将上述输入的视频数据作为上述描绘数据存储在上述描绘数据存储部,或者将上述输入的视频数据和上述画面数据合成而得的描绘数据存储在上述描绘数据存储部。
此外,上述颜色变换单元能够看作具有:存储上述控制信号的上述寄存器61;输出与存储在该寄存器61中的控制信号的值对应的选择信号的上述译码器71;和输入上述RGB数据和上述选择信号,使该RGB数据进行与该选择信号对应的偏移量的位移的上述选择器72。
或者,上述控制部具有与任意的设定时刻关联对应地存储有规定的恢复数据的恢复数据存储部。而且,控制部在现在时刻成为设定时刻时,将与对应于该设定时刻的恢复数据对应的控制信号对上述颜色变换单元输出。
另一方面,上述颜色变换单元依据从上述控制部输出的与对应于上述设定时刻的恢复数据对应的控制信号,以使上述显示色变得比现状淡的方式进行上述位移,由此提高上述亮度已下降的显示画面的亮度。
例如可以是,上述设定时刻和与其对应的恢复数据存储有多个,在每次成为各个设定时刻时,使用与其对应的恢复数据,使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逐渐提高。例如,在黎明等时,随着周围逐渐变得明亮,颜色变换单元依据来自上述控制部的控制信号,反复地以使显示画面的显示色变得比现状淡的方式进行位移,由此逐渐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
此外,例如可以是,上述控制部具有调整控制上述显示部的背光源的光量的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在现在时刻成为上述设定时刻时,根据与该设定时刻对应的恢复数据增加上述背光源的光量,由此提高上述亮度已下降的显示画面的亮度。
此外,上述控制部可以进行控制上述颜色变换单元使显示画面的亮度上升和增加上述背光源的光量这两种处理。
此外,上述实施例2的可编程显示器例如可以还具有与作为显示在上述显示部上的画面部件的操作按钮不同的实体的操作按钮,对该实体的操作按钮分配用于提高上述显示画面的亮度的命令。

Claims (10)

1.一种可编程显示器,其具有显示部,该可编程显示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任意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装置,
该显示控制装置具有:
将输入的视频数据或/和保持的任意的画面数据作为所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存储的描绘数据存储单元;
将存储在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单元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对所述显示部输出的描绘数据输出单元;和
颜色变换单元,其是设置于所述描绘数据输出单元与所述显示部之间的电路单元,对决定所述描绘数据的各像素的显示色的各RGB数据执行利用位移进行的颜色变换,由此变更该显示色的浓淡,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在存在规定的指示操作时以使所述显示色变浓的方式进行所述位移,由此使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单元,其受理所述规定的指示操作,并且将与该规定的指示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对所述颜色变换单元输出,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执行与该控制信号对应的偏移量的所述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图形控制单元,其将所述输入的视频数据作为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在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单元,或者将合成所述输入的视频数据和所述画面数据而得的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在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单元。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由PLD实现,该PLD是指可编程逻辑器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具有:存储所述控制信号的寄存器部;输出与存储在该寄存器部中的控制信号的值对应的选择信号的译码器部;和输入所述RGB数据和所述选择信号、使该RGB数据进行与该选择信号对应的偏移量的位移的选择器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与任意的设定时刻关联对应地存储有规定的恢复数据的恢复数据存储单元,在现在时刻成为所述设定时刻时,将与对应于该设定时刻的所述恢复数据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颜色变换单元输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依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与对应于所述设定时刻的所述恢复数据对应的所述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显示色变得比现状淡的方式进行所述位移,由此提高所述亮度已下降的显示画面的亮度。
8.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有调整控制所述显示部的背光源的光量的背光源控制单元,
该背光源控制单元在现在时刻成为所述设定时刻时,根据与该设定时刻对应的所述恢复数据增加所述背光源的光量,由此提高所述亮度已下降的显示画面的亮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作为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画面部件的操作按钮不同的、实体的操作按钮,
对该实体的操作按钮分配用于提高所述显示画面的亮度的命令。
10.一种可编程显示器的显示控制装置,该可编程显示器具有显示部和在该显示部显示任意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装置,该可编程显示器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将输入的视频数据或/和保持的任意的画面数据作为所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存储的描绘数据存储单元;
将存储在所述描绘数据存储单元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描绘数据对所述显示部输出的描绘数据输出单元;和
颜色变换单元,其是设置于所述描绘数据输出单元与所述显示部之间的电路单元,对决定所述描绘数据的各像素的显示色的各RGB数据执行利用位移进行的颜色变换,由此变更该显示色的浓淡,
所述颜色变换单元在存在规定的指示操作时以使所述显示色变浓的方式进行所述位移,由此使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显示画面的亮度下降。
CN2012103703921A 2011-09-28 2012-09-28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30352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3540A JP6050931B2 (ja) 2011-09-28 2011-09-28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その表示制御装置
JP2011-213540 2011-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5208A true CN103035208A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20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3921A Pending CN103035208A (zh) 2011-09-28 2012-09-28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CN20122050503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00195U (zh) 2011-09-28 2012-09-28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0503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00195U (zh) 2011-09-28 2012-09-28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50931B2 (zh)
CN (2) CN1030352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8932A (zh) * 2016-08-18 2016-12-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252A1 (en) * 1998-01-07 2002-05-16 Susumu Onoder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521723A (zh) * 2003-02-14 2004-08-18 ض� 通过亮度控制对液晶显示器面板功率管理的实时动态设计
CN1725291A (zh) * 2004-07-21 2006-01-25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处理设备及显示控制方法
US20060066538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ata line driving circuit, electro-optical device, data line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39372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会社 可调节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0651A (ja) * 1991-06-17 1993-04-23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43533A (ja) * 2005-08-04 2007-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
JP5632691B2 (ja) * 2010-09-17 2014-11-26 発紘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その表示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252A1 (en) * 1998-01-07 2002-05-16 Susumu Onoder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521723A (zh) * 2003-02-14 2004-08-18 ض� 通过亮度控制对液晶显示器面板功率管理的实时动态设计
CN1725291A (zh) * 2004-07-21 2006-01-25 株式会社东芝 信息处理设备及显示控制方法
US20060066538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ata line driving circuit, electro-optical device, data line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39372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会社 可调节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8932A (zh) * 2016-08-18 2016-12-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73119A (ja) 2013-04-22
JP6050931B2 (ja) 2016-12-21
CN203300195U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8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83899B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JP503669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駆動回路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75090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多显示器装置和发光量决定方法
CN103548074B (zh) 具有合成色彩的场序彩色显示器
CN103000139B (zh) 直视mems显示装置以及在其上生成图像的方法
CN102473392B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202093785U (zh) 采用led背光源的lcd显示设备
US2014004335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0495199C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以及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1785044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745699B (zh) 色调序列型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03718235A (zh) 视频显示装置
CN109686324B (zh) 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637449B (zh) 驱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的方法
CN105761681A (zh) 屏幕的窗口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593922A (zh) 经配置用于较低分辨率合成色彩子字段的显示的显示设备
CN101556787A (zh) 一种图像质量调整的方法
CN104658512A (zh) 一种显示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CN102939627A (zh) 显示信号发生器、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KR100847084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5632691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その表示制御装置
CN10491516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51397B (zh) 驱动光源模块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CN203300195U (zh)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