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19399B -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9399B
CN103019399B CN201110282404.0A CN201110282404A CN103019399B CN 103019399 B CN103019399 B CN 103019399B CN 201110282404 A CN201110282404 A CN 201110282404A CN 103019399 B CN103019399 B CN 103019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language
syllable
chinese
palm
m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24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9399A (zh
Inventor
吴俊龙
汪银娥
张学芝
刘学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824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9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9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9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9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93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涉及聋哑人语言文字及其输入法,它是一种适合汉语双拼手语用的、声母和韵母数字型的聋哑人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汉语双拼手语能够双手一次性手语动作完成一个带调汉语双拼手语音节,能让聋哑人汉语双拼手语效率比现行汉语音素字母手语提高约三倍以上。其效果是:符合汉字反切发音优良传统,语速和精度接近口语;能够快速记录汉语双拼手语和书面传递手语信息,每个哑文音节平均只有两位数字附加很少的符号。通俗、简短、语感好、易书写。哑文编码输入法可使哑文输入计算机,用于哑文的信息化处理,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输入法,可使汉语和汉字通过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实现汉字智能化翻译为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动画。

Description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聋哑人语言文字方案,进一步是哑文输入法。
背景技术
千百年以来,听障人都向往通过手语像听人一样说汉语,但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汉语双拼手语方案供听障人使用。现行字母指语沿用西方手语字母和音素制汉语拼音方案,现行手语拼音方案效率极低,平均3次手语动作还不能完成一个带调汉语音节,一个词更是需要六七次手语动作才能完成,严重制约了听障人快速、准确表达思维和正常交流,这是当前听障人群体大部分不愿采用指语拼音交流的根本原因。这也是自然手语占主流地位的重要原因。目前各大城市有自己的方言手语,互不相同,没有全国统一的聋人自然手语,教任何一个城市或地方的手语都不便其它地区用。祁建华先生创制的《汉语拼音新案》,以及葛遂元先生的创制的简拼式“普乐”手语,已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本发明的汉语双拼哑文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国民间的传统手语数字0至9,即一指一、二指二、三指三、四指四、五指五、挠六、捏七、杈八、钩九、握拳零,曾广泛用于农村集贸市场交易用手语,堪称数字手语经典指法,是祖国非常宝贵的手语资源。
我国盲文先驱——黄乃先生主创的汉语双拼盲文,其两方盲字表达一个带调汉语音节的模式,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汉字反切注音法的双拼优良传统,为精确、经济地表现汉语盲文作出了宝贵实践,已成为中国盲文的宝贵资源。也为本发明的汉语双拼哑文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双拼类输入法,作为输入法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深受追求打字效率的人们喜爱,其核心价值也是继承了汉字注音法的双拼优良传统。各种中文速录法,作为双拼输入法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深受追求打字效率的人们喜爱,其核心价值也是继承了美国并击技术和汉字注音法的双拼优良传统。同样,也为本发明的汉语双拼哑文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聋哑人应该有符合手语思维特点和规律的专门语言文字,虽然已有初级的简拼式“普乐”手语,但是专门的聋哑人文字还是空白,中国聋哑文字输入法也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立一种符合中国聋哑人特点的包括汉语双拼手语、汉语双拼哑文、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和汉语双拼手语图片输入法的中国聋哑人语言文字系统方案。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本发明的《汉语双拼手语方案》,听障人使用时双手一次性手语动作就能完成一个带调手语音节,能让听障人汉语双拼手语效率比现行汉语音素字母手语提高约三倍以上,从而达到日常使用的程度,并完全可能通过手语像听人一样说汉语。聋哑人使用本发明《汉语双拼哑文方案》的文字,则可以流利的记录《汉语双拼手语方案》的汉语双拼手语,也可以准确翻译汉字读物,有利于聋哑人语言文字与汉语文之间的互通和互动,最终实现聋人与听人在文化上的地位平等。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和汉语双拼手语图片输入法的使用,则让不会汉语双拼手语和哑文的人们通过汉语拼音编码输入法将汉语翻译成哑文或汉语双拼手语,实现与聋哑人的哑文或手语交流。
第一部分:《汉语双拼手语方案》
为了建立聋哑人的专门语言——汉语双拼手语,让聋哑人用手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意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语双拼手语方案,它是一种用手语声母和手语韵母表达汉语音节的方法:
汉语双拼哑文手语的表达,需由两手进行,通过右手与左手的位置关系、声调划空、数字手势来表示手语声母、手语韵母,双手一次性手语动作就能完成一个带调手语音节,能让听障人汉语双拼手语效率比现行汉语音素字母手语提高约三倍以上,从而使汉语拼音手语能够达到日常使用的程度。
其中数字手势来源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手语数字0至9,即一指一、二指二、三指三、四指四、五指五、挠六、捏七、杈八、钩九、握拳零,手语数字指法是:中指一指伸出表示数码1,中指和食指二指伸出表示数码2,中指、食指和拇指三指伸出表示数码3,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伸出表示数码4,五指全部伸出表示数码5,五指弯曲呈“挠”指状表示数码6,五指尖对齐呈“捏”指状表示数码7,拇指和食指二指伸开呈“杈”状表示数码8,食指一指弯曲呈“钩”状表示数码9,五指收拢呈“拳”状表示数码0;该指法规范下称“手语数字经典指法”。
汉语双拼手语规则如下:
一、声母手语规则:
下手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数字下方标有圆点符号,上手位声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数字上方标有圆点;掌心向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不标符号,掌心向下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标有(‘)符号,符号掌心向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标有圆点符号。
1、右手下位、掌心向前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2、右手下位、掌心向左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左,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3、右手下位、掌心向下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下,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4、右手上位、掌心向前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上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上手位声母:
其中:z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伸开,其他三指弯曲;c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小指伸开、其他二指弯曲,s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开、食指弯曲,z、c、s与手语数字经典指法有区别。
5、右手上位、掌心向下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下,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上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上手位声母:
其中:·z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伸开,其他三指弯曲;·c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小指伸开,其他二指弯曲;·s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开,食指弯曲;与手语数字经典指法有区别。
6、右手上位、掌心向前的准声母符号及准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正右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平手位的准声母:
哑文准声母 6 8 9
二、韵母手语规则:
前掌心韵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自然数字,下掌心韵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自然数字后方标有(-)符号。
1、前掌心韵母:
上述韵母的手语表达方法:在右手表达手语声母同时,左手掌心向前,由左手通过数字指法,边手语韵母、边手语声调划空;零韵母音节,左手握拳,右手边手语声母音节、边手语声调划空。
2、下掌心韵母:
上述韵母的手语表达方法:在右手表达手语声母同时,左手掌心向下,由左手通过数字指法,边手语韵母、边手语声调划空;零韵母音节,左手握拳,右手边手语声母音节、边手语声调划空。
三、声调符号: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ˇ
声调手语规则:按照“一声平、二声翘、三声打对号、四声往下撂”划空,手掌前推表示轻声。
四、基本手语规范:接话开始,手语用左手掌竖立、手心向右、右手拇指尖顶左手掌心表示;分词,手语用左右手同时握拳、手心相前表示;分句,手语用左右手同时握拳、手心相对表示;注释音节,手语规范为:在组词注释音节手语之后附加手语标识——右手中指点击左手中指;形旁注释音节,放在被注释音节的前面,手语规范为:在注释音节手语之后附加手语标识——右手中指点击左手小指。
五、数字手语规范:左手掌心向前,右手掌心向后,指尖顶角呈60度;左手依次表达各位手语数字,右手手语数字表示一定的数位;右手握拳,表示小数点。
第二部分:《汉语双拼哑文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汉语双拼哑文方案》,是在聋哑人语言文字创新先驱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汉字反切注音法传统,通过汉语音节双拼化、声母和韵母数字化、手语数字经典化等技法,彻底实现了汉语音节手语的准确、流利表达。它是一种适合聋哑人表达汉语双拼手语用的、声母和韵母数字型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内容如下:
一、声母表
二、韵母表
三、注释音节韵母表
四、声调符号
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符号 - ˇ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五、数字符号
在阿拉伯数字前加#符号。
第三部分: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它是以哑文字母为编码单位的通用键盘编码输入方法。
一、哑文声母编码键位表
二、哑文韵母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3-(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三、注释音节韵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III-(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四、声调符号编码键位
其中:形旁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大键盘数字键6、7、8、9、>;组词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小键盘数字键1、2、3、4、5。
五、带声调符号的哑文字母的编码规则:
a、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声母音节的编码规则为:不带调声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b、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韵母音节的编码规则为:不带调韵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与目前汉字输入法的带语音输出同理,哑文字母输入法也是可以在哑文字母上屏的同时读出该哑文字母所代表的语音。
第四部分:汉语双拼手语手势图片输入法
它是以哑文字母的手语图片为编码单位的手语图片输入方法。
根据汉语双拼手语方案,将声母手势图片与哑文字母一一对应,哑文字母作为哑文字母手势的代号。汉语双拼手语手势图片输入法的手势图片编码方法规则,与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的哑文字母编码方法基本一样,汉语双拼手语手势图片输入时只需切换输入法界面即可。
一、声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二、韵母手势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3-(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三、注释音节韵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III-(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四、声调手势编码键位表
其中:形旁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大键盘数字键6、7、8、9、>;组词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小键盘数字键1、2、3、4、5。
五、带调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
a、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声母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为:
不带调声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b、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韵母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为:不带调韵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汉语双拼手语手势图片输入法所用键盘是qwerty键盘。汉语双拼手语手势图片输入法中,手势图片是广义的,包涵手势的动态图片。
与目前汉字输入法的带语音输出同理,哑文字母手势图片输入法也是可以在该图片上屏的同时读出该字母手语所代表的语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汉语双拼手语能够双手一次性手语动作完成一个带调汉语双拼手语音节,能让聋哑人汉语双拼手语效率比现行汉语音素字母手语提高约三倍以上,其明显效果是:符合汉字反切发音优良传统,手语快而准,语速和精度接近口语;汉语双拼哑文能够快速记录汉语双拼手语和书面传递手语信息,每个哑文音节平均只有两位数字附加很少的符号,其突出效果是:通俗、简短、语感好、易书写,比汉字的注音字母要好;哑文编码输入法可使哑文输入计算机,用于哑文的信息化处理,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输入法,可使汉语和汉字通过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实现汉字智能化翻译为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动画。汉语双拼哑文及哑文输入法让聋哑人从此有了自己的专门语言文字,适用于聋哑人书面和键盘准确表达思维信息和主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汉语双拼哑文实施例:
1、词语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韵母上,轻声不标。
2、哑文音节的组词注释和形旁注释方法:
用手语表达哑文注释音节规范为:注释音节手语结束时,用中指点击左手中指表示切换。
3、哑文数字符号实施例如下表:
哑文数字 #100 #8197
阿拉伯数字 100 8197
实施例二: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实施例:
1、哑文字母的编码方法如下表:
2、哑文音节的组词注释和形旁注释方法:
实施例三:
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输入法实施例:
1、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方法如下表:
2、哑文注释音节韵母的汉语双拼手语字母图片编码方法如下表:

Claims (2)

1.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部分《汉语双拼手语方案》:
汉语双拼哑文手语的表达,通过右手与左手的位置关系、声调划空、数字手势来表示手语声母、手语韵母,双手一次性手语动作就能完成一个带调手语音节;
其中数字手势来源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手语数字0至9,即一指一、二指二、三指三、四指四、五指五、挠六、捏七、权八、钩九、握拳零,手语数字指法是:中指一指伸出表示数码1,中指和食指二指伸出表示数码2,中指、食指和拇指三指伸出表示数码3,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伸出表示数码4,五指全部伸出表示数码5,五指弯曲呈“挠”指状表示数码6,五指尖对齐呈“捏”指状表示数码7,拇指和食指二指伸开呈“权”状表示数码8,食指一指弯曲呈“钩”状表示数码9,五指收拢呈“拳”状表示数码0;该指法规范下称“手语数字经典指法”;
汉语双拼手语规则如下:
一、声母手语规则:
下手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数字下方标有圆点符号,上手位声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数字上方标有圆点;掌心向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不标符号,掌心向下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标有“‘”符号,符号掌心向前哑文声母的字母特征为前方标有圆点符号;
(1)右手下位、掌心向前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2)右手下位、掌心向左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左,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3)右手下位、掌心向下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规则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下,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下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下手位声母:
(4)右手上位、掌心向前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上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上手位声母:
其中:z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伸开,其他三指弯曲;c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小指伸开、其他二指弯曲,s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开、食指弯曲,z、c、s与手语数字经典指法有区别;
(5)右手上位、掌心向下的声母符号及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下,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右上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上手位声母:
其中:·z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伸开,其他三指弯曲;·c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小指伸开,其他二指弯曲;·s的指法为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开,食指弯曲;与手语数字经典指法有区别;
(6)右手上位、掌心向前的准声母符号及准声母音节:
手语表达为:以左掌心为参照点,右掌心向前,右手相对于参照点,处于正右手位,通过手语数字经典指法表示平手位的准声母:
哑文准声母 6 8 9
二、韵母手语规则:
前掌心韵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自然数字,下掌心韵母的哑文字母特征为自然数字后方标有“-”符号;
(1)前掌心韵母:
上述韵母的手语表达方法:在右手表达手语声母同时,左手掌心向前,由左手通过数字指法,边手语韵母、边手语声调划空;零韵母音节,左手握拳,右手边手语声母音节、边手语声调划空;
(2)下掌心韵母:
上述韵母的手语表达方法:在右手表达手语声母同时,左手掌心向下,由左手通过数字指法,边手语韵母、边手语声调划空;零韵母音节,左手握拳,右手边手语声母音节、边手语声调划空;
三、声调符号: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ˉ ˊ ˇ ˋ
声调手语规则:按照“一声平、二声翘、三声打对号、四声往下撂”划空,手掌前推表示轻声;
四、基本手语规范:接话开始,手语用左手掌竖立、手心向右、右手拇指尖顶左手掌心表示;分词,手语用左右手同时握拳、手心相前表示;分句,手语用左右手同时握拳、手心相对表示;注释音节,手语规范为:在组词注释音节手语之后附加手语标识——右手中指点击左手中指;形旁注释音节,放在被注释音节的前面,手语规范为:在注释音节手语之后附加手语标识——右手中指点击左手小指;
五、数字手语规范:左手掌心向前,右手掌心向后,指尖顶角呈60度;左手依次表达各位手语数字,右手手语数字表示一定的数位;右手握拳,表示小数点;
第二部分《汉语双拼哑文系统》:
它是一种适合聋哑人表达汉语双拼手语用的、声母和韵母数字型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内容如下:
一、声母表
二、韵母表
三、注释音节韵母表
四、声调符号
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符号 ˉ ˊ ˇ ˋ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五、数字符号
在阿拉伯数字前加#符号;
第三部分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它是以哑文字母为编码单位的手语图片输入方法:
一、哑文声母编码键位表
二、哑文韵母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3-“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三、注释音节韵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III-“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四、声调符号编码键位
声调名称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轻声 声调符号 ˉ ˊ ˇ ˋ 不标 大键盘键位 1 2 3 4 5 大键盘键位 6 7 8 9 > 小键盘键位 1 2 3 4 5
其中:形旁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大键盘数字键6、7、8、9、>;组词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小键盘数字键1、2、3、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将哑文字母替代为对应的手语字母图片,构成一种以哑文字母的手语图片为编码单位的手语图片输入方法,手语字母图片编码方法如下表:
A、声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B、韵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III-“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C、注释音节韵母手势图片编码键位表
其中字母III-“せ音”自成音节时,编码键位用上档键和e,以区分“鹅”音;
D、声调手势编码键位表
其中:形旁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大键盘数字键6、7、8、9、>;组词注释音节标调编码键位用小键盘数字键1、2、3、4、5;
E、带调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
a、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声母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为:
不带调声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b、汉语双拼手语的带调韵母音节的动态手势图片的编码规则为:
不带调韵母音节编码+声调编码。
CN201110282404.0A 2011-09-22 2011-09-22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9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2404.0A CN103019399B (zh) 2011-09-22 2011-09-22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2404.0A CN103019399B (zh) 2011-09-22 2011-09-22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9399A CN103019399A (zh) 2013-04-03
CN103019399B true CN103019399B (zh) 2017-08-04

Family

ID=4796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240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9399B (zh) 2011-09-22 2011-09-22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939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26A (zh) * 1997-08-20 1998-03-11 金太星 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
CN1182235A (zh) * 1997-07-06 1998-05-20 王宗符 音素结构注音符号双拼及其加调双拼双打46键式输入法
CN1897069A (zh) * 2005-07-16 2007-01-17 陈经纶 道字式中国拼音字
CN101387916A (zh) * 2008-03-11 2009-03-18 王中林 简化汉语拼音及简化汉语拼音的汉拼文字、意音汉字、汉字输入法
CN102023721A (zh) * 2010-12-25 2011-04-20 王岩泽 汉语拼音键盘及输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235A (zh) * 1997-07-06 1998-05-20 王宗符 音素结构注音符号双拼及其加调双拼双打46键式输入法
CN1175726A (zh) * 1997-08-20 1998-03-11 金太星 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
CN1897069A (zh) * 2005-07-16 2007-01-17 陈经纶 道字式中国拼音字
CN101387916A (zh) * 2008-03-11 2009-03-18 王中林 简化汉语拼音及简化汉语拼音的汉拼文字、意音汉字、汉字输入法
CN102023721A (zh) * 2010-12-25 2011-04-20 王岩泽 汉语拼音键盘及输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9399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2298A (zh) 一种中文相似性匹配方法
TW200900996A (en) Information input method based on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
US9965045B2 (en) Chinese input method using pinyin plus tones
CN102214238B (zh) 一种汉语词语相近性匹配装置及方法
CN112329390A (zh) 一种基于音形义的中文词相似度检测算法
CN100552603C (zh) 汉语字词全息编码计算机手机输入方法及键盘
CN100462901C (zh) Gb拼音输入法
CN100504733C (zh) 音形编码汉字输入法
CN103376910A (zh) 无重码双拼输入法
CN100568166C (zh) 一种查字打字同码输入法及其输入装置和应用
CN103616960A (zh) 六元音字母双拼输入法
CN102053719B (zh) 华文汉字输入法
TW201327277A (zh) 一種適用於觸控面板之點字輸入方法
CN102750000A (zh) 双拼王输入法
CN103019399B (zh)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CN101587381A (zh) 音形汉字无重码输入法
CN100403239C (zh) 基于英文键盘的藏文输入法
CN107256092B (zh) 汉字数字形码快速输入法
CN106325540B (zh) 一种滇东北次方言苗文的简笔输入法及其应用
CN102426484B (zh) 零记忆十笔画汉字编码输入法
CN103257717A (zh) 实用型吴语上海话输入法拼音方案及键盘
CN102622098B (zh) 新音形编码汉字输入法
CN101706685A (zh) 一种汉字输入法
CN101251773A (zh) 计算机汉字信息猎头码输入法
CN1125393C (zh) 利用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Junlong

Inventor after: Wang Yine

Inventor after: Zhang Xuezhi

Inventor after: Liu Xue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Xuezh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