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6310B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Google Patents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06310B CN103006310B CN201210473477.2A CN201210473477A CN103006310B CN 103006310 B CN103006310 B CN 103006310B CN 201210473477 A CN201210473477 A CN 201210473477A CN 103006310 B CN103006310 B CN 1030063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rod
- horizontal
- fixing button
- fracture
-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本发明中,骨折近端放置髓内导引装置,骨折远端放置提拉杆,通过骨折近端髓内导引,骨折远端则通过矢状位及冠状位两枚提拉钉进行提拉复位,经股骨髓内导引骨折三维复位,通过简单透视,即可将骨折近远端准确复位并临时固定,方便髓内导针的置入,具有高度安全性及准确性。与现在临床使用的髓内钉可配套使用,操作简单。提拉杆上有刻度,可以在操作的时候,更精确地确定需要提拉的距离,准确复位。突破传统闭合手法复位,减少骨折端的生物环境破坏,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X光透视量,保护医患双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技术。
背景技术
股骨干骨折是比较常见的四肢骨折,目前,四肢骨折的治疗不外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闭合牵引复位和切开牵引复位的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这几种方法。但在这几种方法的治疗过程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在进行骨折端的复位时,医生先是用两把骨钳分别夹住骨折的近、远端,然后用手握住两把骨钳,通过手臂的牵引力量进行骨折复位,当骨折复位之后还要继续依靠手臂的力量维持骨折端的复位状态,才能进行钢板或髓内钉固定。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目前,髓内钉植入固定大都是在X光透视机监视下徒手完成的,需要大量透视,医患双方需要承受大剂量射线损伤;
2、手术中的牵引复位和扩髓及植入髓内钉时都需要在多人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盲目性大而准确性差,如果扩髓器从断端穿出易损伤重要神经或血管;
3、牵引、复位和维持不稳,在骨折端复位之后维持复位状态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骨折端的再移位变形,常常需要反复多次的牵拉复位,骨折端反复复位导致断端圆钝是导致骨不连的重要因素;
4、骨折端反复复位易加重骨折端生物环境的破坏,是导致骨不连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经股骨髓内导引骨折三维复位,通过简单透视,即可将骨折近远端准确复位并临时固定,方便髓内导针的置入,操作简单,具有高度安全性及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包括:导针(10)、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放置在骨折近端的髓内导引装置(1)和放置在骨折远端的提拉杆;
髓内导引装置(1)固定在第一连接杆(4)上,用于控制复位方向;该髓内导引装置(4)为中空圆筒状,该中空圆筒的外径小于股骨腔的内径,中空圆筒的内径大于导针(10)的直径;
提拉杆用于控制骨折远端复位方向,该提拉杆包括:水平提拉杆(2)和垂直提拉杆(3),水平提拉杆(2)水平放置,垂直提拉杆(3)垂直放置;
第二连接杆(5)上有水平滑槽(6)和垂直滑槽(7);
水平滑槽(6)上设有第一固定钮(8),该第一固定钮(8)可沿该水平滑槽(6)水平方向滑动;
垂直提拉杆(3)与第一固定钮(8)连接在一起,垂直提拉杆(3)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钮(8)垂直方向移动;
垂直滑槽(7)上设有第二固定钮(9),该第二固定钮(9)可沿该垂直滑槽(7)垂直方向滑动;
水平提拉杆(2)与第二固定钮(9)连接在一起,水平提拉杆(2)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钮(9)水平方向移动;
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垂直连接在一起,其中,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垂直方向。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通过骨折近端髓内导引,骨折远端则通过矢状位及冠状位两枚提拉钉进行提拉复位,经股骨髓内导引骨折三维复位,通过简单透视,即可将骨折近远端准确复位并临时固定,方便髓内导针的置入,操作简单,具有高度安全性及准确性。
进一步地,与现在临床使用的髓内钉等器械可配套使用,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提拉杆上有刻度,可以在操作的时候,更精确地确定需要提拉的距离,准确复位。
进一步地,突破传统闭合手法复位,减少骨折端的生物环境破坏,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X光透视量,保护医患双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骨折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图1是该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该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包括:导针10、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放置在骨折近端的髓内导引装置1和放置在骨折远端的提拉杆。
髓内导引装置1固定在第一连接杆4上,用于控制复位方向。该髓内导引装置4为中空圆筒状,该中空圆筒的外径小于股骨腔的内径,中空圆筒的内径大于导针10的直径。
提拉杆用于控制骨折远端复位方向,该提拉杆包括:水平提拉杆2和垂直提拉杆3,水平提拉杆2水平放置,垂直提拉杆3垂直放置。
第二连接杆5上有水平滑槽6和垂直滑槽7。
水平滑槽6上设有第一固定钮8,该第一固定钮8可沿该水平滑槽6水平方向滑动。
垂直提拉杆3与第一固定钮8连接在一起,垂直提拉杆3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钮8垂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垂直提拉杆3垂直穿透第一固定钮8,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并且垂直提拉杆3上的外螺纹长度大于第一固定钮8内的内螺纹。
这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某些实施方式中,垂直提拉杆3与第一固定钮8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和移动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垂直滑槽7上设有第二固定钮9,该第二固定钮9可沿该垂直滑槽7垂直方向滑动。
水平提拉杆2与第二固定钮9连接在一起,水平提拉杆2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钮9水平方向移动。
优选地,水平提拉杆2水平穿透第二固定钮9,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并且水平提拉杆2上的外螺纹长度大于第二固定钮9内的内螺纹。
同样的,这也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某些实施方式中,水平提拉杆2与第二固定钮9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和移动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优选地,水平提拉杆2和垂直提拉杆3上均有刻度,提拉杆上有刻度,可以在操作的时候,更精确地确定需要提拉的距离,准确复位。
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垂直连接在一起,其中,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垂直方向。
该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是与现有的髓内钉等器械配套使用的,操作简单。
通过骨折近端髓内导引,骨折远端则通过矢状位及冠状位两枚提拉钉进行提拉复位,经股骨髓内导引骨折三维复位,通过简单透视,即可将骨折近远端准确复位并临时固定,方便髓内导针的置入,操作简单,具有高度安全性及准确性。
突破传统闭合手法复位,减少骨折端的生物环境破坏,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X光透视量,保护医患双方。
下面,详细介绍下该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的使用方法:
图2是骨折示意图;
(1)首先,如图3所示,在骨折近端放置髓内导引装置,控制复位方向;在骨折远端放置提拉杆,控制骨折远端复位方向,并协助复位。
(2)通过调节垂直提拉杆3,垂直方向提拉骨折远端,如图4所示。直到将骨折远端在垂直方向提拉至与骨折近端在相同的水平高度,如图5所示。
(3)安装水平提拉杆,进行水平方向提拉,如图6所示。直到将骨折远端与骨折近端的骨折断面重合在在一起,如图7所示。
(4)骨折复位成功,如图8所示。
(5)通过髓内导引装置放置导针,如图9所示。
(6)留置导针,拔除髓内导引装置,最后通过导针顺利放置髓内钉等器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针(10)、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放置在骨折近端的髓内导引装置(1)和放置在骨折远端的提拉杆;
所述髓内导引装置(1)固定在第一连接杆(4)上,用于控制复位方向;该髓内导引装置(4)为中空圆筒状,该中空圆筒的外径小于股骨腔的内径,中空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导针(10)的直径;
所述提拉杆用于控制骨折远端复位方向,该提拉杆包括:水平提拉杆(2)和垂直提拉杆(3),水平提拉杆(2)水平放置,垂直提拉杆(3)垂直放置;
所述第二连接杆(5)上有水平滑槽(6)和垂直滑槽(7);
所述水平滑槽(6)上设有第一固定钮(8),该第一固定钮(8)可沿该水平滑槽(6)水平方向滑动;
所述垂直提拉杆(3)与所述第一固定钮(8)连接在一起,垂直提拉杆(3)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钮(8)垂直方向移动;
所述垂直滑槽(7)上设有第二固定钮(9),该第二固定钮(9)可沿该垂直滑槽(7)垂直方向滑动;
所述水平提拉杆(2)与所述第二固定钮(9)连接在一起,水平提拉杆(2)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钮(9)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垂直连接在一起,其中,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为垂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提拉杆(3)垂直穿透所述第一固定钮(8),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并且垂直提拉杆(3)上的外螺纹长度大于第一固定钮(8)内的内螺纹;
所述水平提拉杆(2)水平穿透所述第二固定钮(9),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并且水平提拉杆(2)上的外螺纹长度大于第二固定钮(9)内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提拉杆(2)和垂直提拉杆(3)上均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该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是与现有的髓内钉配合使用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3477.2A CN103006310B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3477.2A CN103006310B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06310A CN103006310A (zh) | 2013-04-03 |
CN103006310B true CN103006310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795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7347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6310B (zh) | 2012-11-20 | 2012-11-20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063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18709A (zh) * | 2016-12-31 | 2017-05-10 | 田康 | 一种尺骨骨折的弹性髓内针及其固定器 |
CN107669325A (zh) * | 2017-10-25 | 2018-02-09 | 邓婉坤 | 一种股骨髓内钉导针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7616832B (zh) * | 2017-11-20 | 2023-08-04 | 陈聚伍 | 股骨髓内钉位置调整系统 |
CN108210048A (zh) * | 2018-01-19 | 2018-06-29 | 梁志强 | 一种股骨近端克氏针固定装置 |
CN108283562A (zh) * | 2018-01-29 | 2018-07-17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 用于直接前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中抬升股骨近端的装置 |
CN108042190A (zh) * | 2018-02-07 | 2018-05-18 | 东莞市石碣医院 | 一种股骨干骨折三维闭合复位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495944A (zh) * | 2019-09-20 | 2019-11-26 | 杨春 | 一种股骨髓内钉导引针定向器 |
CN118319456B (zh) * | 2024-05-06 | 2024-11-19 | 航天中心医院 | 一种微创拇外翻三维定向定量矫正导向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87697A1 (fr) * | 1998-12-29 | 2000-06-30 | France Etat | Dispositif orthopedique monolateral de fixation externe pour l'immobilisation d'un os fracture |
CN2894627Y (zh) * | 2006-01-11 | 2007-05-02 | 吴树辉 | 骨折三维及旋转撑开加压器械 |
CN201160887Y (zh) * | 2008-02-15 | 2008-12-10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器 |
CN201453367U (zh) * | 2008-12-04 | 2010-05-12 | 常州亨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胫骨髓内钉手术操作器械 |
CN203138667U (zh) * | 2012-11-20 | 2013-08-21 |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89637A2 (en) * | 2006-01-27 | 2007-08-09 | Smith & Nephew, Inc. | Assemblies for the reduction of a fracture |
US20090299376A1 (en) * | 2008-05-27 | 2009-12-03 | Martinez Jaime E | Sensing Device for Medical Procedure |
-
2012
- 2012-11-20 CN CN201210473477.2A patent/CN1030063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87697A1 (fr) * | 1998-12-29 | 2000-06-30 | France Etat | Dispositif orthopedique monolateral de fixation externe pour l'immobilisation d'un os fracture |
CN2894627Y (zh) * | 2006-01-11 | 2007-05-02 | 吴树辉 | 骨折三维及旋转撑开加压器械 |
CN201160887Y (zh) * | 2008-02-15 | 2008-12-10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器 |
CN201453367U (zh) * | 2008-12-04 | 2010-05-12 | 常州亨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胫骨髓内钉手术操作器械 |
CN203138667U (zh) * | 2012-11-20 | 2013-08-21 |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06310A (zh) | 2013-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6310B (zh)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
EP2501314B1 (en) | Instruments for targeting a joint defect | |
EP2501303B1 (en) |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instruments for joint repair | |
CN105615979B (zh) | 一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辅助装置 | |
CN106725820B (zh) | 股骨颈前扭转角参照系-定点错距导针瞄准空心钉固定系统 | |
CN109549692A (zh) | 一种脊柱椎体双侧椎弓根穿刺导航定位骨水泥注入器 | |
CN204500932U (zh) | 新骨水泥螺钉 | |
CN203138667U (zh) | 股骨髓内钉植入复位器 | |
CN2662844Y (zh) | 一种改进的股骨髓内钉瞄准装置 | |
CN219661868U (zh) | 一种骨折固定装置 | |
CN204072280U (zh) | 一种螺纹式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辅助装置 | |
CN105534585A (zh) | 一种无创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透视定位器 | |
CN206995322U (zh) | 一种长骨骨折横向复位骨牵引装置 | |
CN108210061A (zh) | 一种用于髓内钉植入的磁性导引器及其方法 | |
CN204951121U (zh) | 下颈椎反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辅助装置 | |
CN105534589A (zh) | 一种将体外定位板与皮下接骨板连接和置入的推杆 | |
CN205181465U (zh) | 一种将体外定位板与皮下接骨板连接和置入的推杆 | |
RU162494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го отдела плечевой кости | |
CN204698698U (zh) | 一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的定位工具 | |
CN201861746U (zh) | 一种气体、液体双相髓内钉 | |
CN206924108U (zh) | 股骨颈前扭转角参照系‑定点错距导针瞄准空心钉固定系统 | |
RU2468764C2 (ru) |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ый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околосуставных переломов трубчатой кости | |
CN208492293U (zh) | 一种用于髓内钉植入的磁性导引器 | |
CN2283464Y (zh) | 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定位器 | |
CN205924123U (zh) | 胸腰椎穿刺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