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EL显示面板的结构为,包括:EL基板,其呈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将输出红色光的第一发光部、输出绿色光的第二发光部以及输出蓝色光的第三发光部作为一个单位的像素;滤色器的基底,其设置在所述EL基板的光输出侧;滤色器的隔壁,其形成在所述滤色器的基底的所述EL基板侧,用于对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部对应的第三区域各自进行区划;第一滤色层,其从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区划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形成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红色光;第二滤色层,其从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区划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形成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二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绿色光;第三滤色层,其从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区域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形成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三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用于透射所期望的蓝色光;以及树脂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二滤色层以及所述第三滤色层与所述EL基板之间,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是共用的,共用的隔壁的宽度比各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间的各个所述滤色器的隔壁的宽度宽,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像素侧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重叠,由此,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的所述共用的隔壁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CF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向所述第二像素侧延设,并且,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CF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重叠。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虽然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CF的隔壁的宽度比各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间的各个所述CF的隔壁的宽度宽,但是在像素间隔壁上不存在会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
由于在像素间隔壁上层叠有CF层,所以作为CF整体来观察时,反而形成凸部。并且,相对于该凸部,作为在与像素对应的区域形成的与R、G、B对应的各CF层整体而形成了凹部。
也即是,由与R、G、B对应的各CF层整体形成了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因此在向CF滴下了树脂时,在像素间隔壁上面的凸部,树脂难以扩展,而在成为凹部的各CF层上,树脂容易扩展。
由于向CF滴下了树脂时树脂容易在各CF层上扩展,所以能够减少使CF和EL基板贴合时的、即EL显示面板中的与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不是另外使用特别的材料在像素间隔壁上形成凸部,而是通过使CF层这一已有材料延伸设置而在像素间隔壁上形成凸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减少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向所述第一像素侧延伸设置。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的上面的中央部,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重叠。
在本方式的EL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的上面的中央部,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
因而,在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所对应的各区域,树脂容易均匀地扩展,所以各区域的树脂的填充程度不容易产生差异。另外,通过树脂容易在各区域均匀地扩展,无论为哪个区域都能减少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二像素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三部分向所述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由此,所述第三部分比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相反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长。
在本方式的EL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向所述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由此,能够使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与在所述第三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的形成于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之间的间隔变窄。
这意味着使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的宽度缩小,因此,在向CF滴下了树脂时,在第一像素与第三像素之间所对应的像素间隔壁上,树脂难以扩展,而在各CF层上,树脂容易扩展。
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上,不仅是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还使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向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在EL显示面板中进一步减少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结构为,包括:EL基板,其呈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将输出红色光的第一发光部、输出绿色光的第二发光部以及输出蓝色光的第三发光部作为一个单位的像素;滤色器的基底,其设置在所述EL基板的光输出侧;第一滤色层,其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区域即第一区域,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红色光;第二滤色层,其形成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且与第一滤色层隔着预定的间隔的第二区域,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绿色光;第三滤色层,其形成在与所述第三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且与第二滤色层隔着与所述预定的间隔相同或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的间隔的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期望的蓝色光;以及树脂层,其填充在所述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二滤色层以及所述第三滤色层与所述EL基板之间,在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第二像素侧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在所述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二像素侧的端部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一像素侧的端部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CF层向所述第二像素侧延设,并且,在所述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CF层的端部和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CF层的所述第一像素侧的端部重叠。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在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区域(以下称作“像素间区域”)不存在会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相反地,在作为CF整体来观察时,会在该像素间区域形成凸部。
并且,相对于该凸部,作为在与像素对应的区域形成的与R、G、B对应的各CF层整体而形成了凹部。
也即是,由与R、G、B对应的各CF层整体形成了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因此在向CF滴下了树脂时,在像素间区域的凸部,树脂难以扩展,而在成为凹部的各CF层上,树脂容易扩展。
由于向CF滴下了树脂时树脂容易在各CF层上扩展,所以能够减少使CF和EL基板贴合时的、即EL显示面板中的与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中,不是另外使用特别的材料在像素间区域形成凸部,而是通过使CF层这一已有材料延伸设置而在像素间区域形成凸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减少未填充部分。
这样,按照本方式,即使是使用不具有隔壁的CF的EL显示面板,也能够减少EL显示面板中的与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所述第一像素侧延伸设置。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区域的中央部,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二像素侧的端部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一像素侧的端部重叠。
在本方式的EL显示面板中,在像素间区域的中央部,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
因而,由于树脂容易在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所对应的各区域均匀地扩展,所以各区域的树脂的填充程度不容易产生差异。另外,通过树脂容易在各区域均匀地扩展,无论为哪个区域都能减少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在与所述第二像素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
在本方式的EL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向所述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由此,能够使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与在所述第三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之间的间隔缩小。
这意味着使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的宽度缩小,因此,在向CF滴下了树脂时,在第一像素与第三像素之间所对应的像素间区域,树脂难以扩展,而在各CF层上,树脂容易扩展。
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的像素间区域,不仅是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也使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CF层向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在EL显示面板中进一步减少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具有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涉及的EL显示面板的EL显示装置。
在本方式的EL显示装置中,根据上述同样的理由,能够减少在EL显示面板中与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以及所述第三发光部也可以分别是有机发光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以及所述第三发光部分别是有机发光部,所以能实现有机EL显示面板。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具有有机EL显示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在本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根据上述同样的理由,能够减少在EL显示面板中与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呈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将输出红色光的第一发光部、输出绿色光的第二发光部以及输出蓝色光的第三发光部作为一个单位的像素的EL基板;第二工序,准备滤色器的基底;第三工序,在所述基底上且所述基底的与所述EL基板对向的一侧,形成用于对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第二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三发光部对应的第三区域各自进行区划的滤色器的隔壁;第四工序,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红色光的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一滤色层从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区划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第五工序,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绿色光的第二滤色层,所述第二滤色层从对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区划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二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第六工序,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蓝色光的第三滤色层,所述第三滤色层从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区划的两侧的隔壁的上面凹陷为沿着所述两侧的隔壁的侧面及与由所述两侧的隔壁区划的第三区域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形状;以及第七工序,在所述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二滤色层以及所述第三滤色层与所述EL基板之间填充树脂材料,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是共用的,共用的隔壁的宽度比各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间的各个所述滤色器的隔壁的宽度宽,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像素侧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重叠,由此,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的所述共用的隔壁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向所述第一像素侧延伸设置。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所述滤色器的隔壁的上面的中央部,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二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一部分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二部分重叠。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在与所述第二像素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上面的第三部分向所述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由此,所述第三部分比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形成于所述第三像素侧的隔壁的相反侧的隔壁的上面的部分长。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呈矩阵状排列有多个将输出红色光的第一发光部、输出绿色光的第二发光部以及输出蓝色光的第三发光部作为一个单位的像素的EL基板;第二工序,准备滤色器的基底;第三工序,在第一区域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红色光的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一区域是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的区域;第四工序,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且与第一滤色层隔着预定的间隔的第二区域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绿色光的第二滤色层;第五工序,在与所述第三发光部对应的基底的表面且与第二滤色层隔着与所述预定的间隔相同或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的间隔的第三区域形成用于透射所期望的蓝色光的第三滤色层;以及第六工序,在所述第一滤色层、所述第二滤色层以及所述第三滤色层与所述EL基板之间填充树脂材料,在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第二像素侧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在所述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二像素侧的端部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一像素侧的端部重叠。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所述第一像素侧延伸设置。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相邻的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间所对应的区域的中央部,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成为端部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二像素侧的端部与在所述第二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的所述第一像素侧的端部重叠。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像素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各区域形成的滤色层向在与所述第二像素交叉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三像素侧延伸设置。
[实施方式1]
〈显示装置1的整体结构〉
使用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整体结构。图1是示意表示显示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具有有机EL显示面板10和与其连接的驱动控制单元20。有机EL显示面板10是利用了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的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显示面板。
另外,驱动控制单元20包括4个驱动电路21~24和控制电路25。
在实际的显示装置1中,驱动控制单元20相对于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配置不限于此。
〈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结构〉
(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概略结构)
下面对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在TFT基板101上形成有层间绝缘膜102,在该层间绝缘膜102上以子像素为单位呈矩阵状图案形成有阳极103a。
另外,由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3个子像素的组合构成1个像素(pixel),在层间绝缘膜102上与每个像素对应地呈线状形成有辅助电极103b。
在阳极103a之间和阳极103a与辅助电极103b之间形成有堤104,在由堤104规定的区域内,在阳极103a上层叠有预定颜色的有机发光层105。进一步,在有机发光层105上,有阴极106和封止层107形成为分别超出由堤104规定的区域而与相邻的有机发光层105及辅助电极103b上的该阴极106和封止层107连续。
将以上所说明的各构成要素(101~107)汇总称作EL基板11。
另外,在滤色器(以下称作“CF”)的基板主体111的一面(与EL基板11对向的对向面)配设有黑底(以下称作“BM”)112和与R、G、B(红、绿、蓝)对应的各CF层113。
将以上所说明的各构成要素(111~113)汇总称作CF12。
下面对辅助电极103b、堤104及有机发光层105(R)、(G)、(B)与BM112及CF113(R)、(G)、(B)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与辅助电极103b及堤104对应的区域形成BM112。另外,在与有机发光层105(R)、(G)、(B)对应的各区域形成对应的颜色的CF层113(R)、(G)、(B)。
另外,由于在像素间形成有辅助电极103b,所以与像素间对应的BM(以下称作“像素间BM”)112的宽度比与子像素间对应的BM(以下称作“子像素间BM”)112的宽度宽。
在EL基板11与CF12之间填充有树脂封止层121。
(CF12的结构)
—BM112的配置位置—
接着,详细说明CF12的结构。图3的(a)是示意表示BM112的配置位置的图。在图3的(a)中,空白区域表示未形成BM112的区域。将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3个空白区域(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第三区域116)作为一个单位,如图3的(a)所示,呈矩阵状形成有多个单位的上述3个空白区域。BM112形成为对呈矩阵状形成的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以及第三区域116各自进行区划。
在X轴方向,宽幅的BM112是像素间BM。与辅助电极103b对应而以像素为单位形成有宽幅的BM112。
另外,在EL基板11中的阳极103a的端部形成接触孔,阳极103a的接触孔周边的区域的发光受限制。因此,在CF12中,在与该接触孔周边的区域对应的区域也形成BM112。其结果,Y轴方向的BM112的宽度比子像素间BM112的宽度宽。
—BM112与CF层113的配置关系—
图3的(b)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1的CF中的BM112与CF层113的配置关系的图。如图3的(b)所示,将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3个CF层113(R)、(G)、(B)作为1个单位,呈矩阵状形成有多个单位的上述3个CF层113(R)、(G)、(B)。另外,CF层113(R)和CF层113(B)分别向彼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因此,CF层113(R)和CF层113(B)的X轴方向的宽度比CF层113(G)的X轴方向的宽度宽。
使用图4来更详细地说明BM112与CF层113的配置关系。
图4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CF12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3的A-A’剖面),图4的(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CF12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3的B-B’剖面)。如图4的(a)所示,各CF层113(R)、(G)、(B)形成为其一部分跨上两侧的BM112的端部上面的状态。在此,着眼于CF层113(R)和CF层113(B),CF层113(R)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向CF层113(B)侧延伸设置,CF层113(B)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向CF层113(R)侧延伸设置,并且上述两部分重叠。
因此,在作为CF12整体来观察的情况下,该重叠的部分(与像素间对应的部分)成为凸部,在与像素内对应的部分形成的各CF层113(R)、113(G)、113(B)作为整体而成为凹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CF12中,在像素间BM112的中央部,形成于该像素间BM112上面的CF层113(R)和CF层113(B)的部分彼此重叠。
在此,各CF层113(R)、(G)、(B)的膜厚th1相同,例如为1~1.8μm。BM112上面的凸部的膜厚(CF层重叠的部分中的最厚的部分的膜厚)th2为2~3.6μm。另外,BM112的膜厚例如为1~1.2μm。
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CF12中,成为在像素间BM112上面不存在凹部的结构。
另外,如图4的(b)所示,CF层113b(B)的一端即形成于CF层113c(B)侧的BM112上面的部分向CF层113c(B)侧延伸设置。因此,该部分比CF层113b(B)的另一端即形成于CF层113a(B)侧的BM112上面的部分长。
其结果,形成在BM112上面的相邻的CF层113b(B)、113c(B)的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隔l2比后述的比较用的CF中的间隔l5(参照图6的(c))(即,不向CF层113c(B)侧延伸设置时)窄。间隔l2优选与图4的(a)所示的间隔l1(CF层113(R)的形成于子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与相邻的CF层113(G)的形成于该子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的间隔)相同或者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是指相对于间隔l1为例如0.5~1.5倍的范围内。间隔l1例如是10μm。在该情况下,间隔l2优选是5~15μm。
在此,虽然未图示,但对于CF层113(R)和CF层113(G),也为与图4的(b)所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
接着,详细说明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的各部分的材料等。
<各部分结构>
TFT基板101例如是在无碱玻璃、钠玻璃、无荧光玻璃、磷酸类玻璃、硼酸类玻璃、石英、丙烯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乙烯、聚酯、硅类树脂或氧化铝等绝缘性材料的基板主体上形成了TFT、布线构件以及覆盖所述TFT的钝化膜等(未图示)的结构。另外,所述基板主体也可以是有机树脂膜。
层间绝缘膜102是为了将TFT基板101的表面高低差调整为平坦而设置的,由聚酰亚胺类树脂或丙烯类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
阳极103a和辅助电极103b由Al(铝)或者铝合金形成。阳极103也可以例如由Ag(银)、银钯铜的合金、银铷金的合金、MoCr(钼与铬的合金)、NiCr(镍与铬的合金)等形成。由于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是顶部发射型的面板,所以阳极103优选由光反射性的材料形成。
堤104由树脂等有机材料形成,具有绝缘性。作为有机材料的例子,可列举丙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酚醛型苯酚树脂等。堤104优选具有有机溶剂耐性。进一步,堤104由于有时被实施蚀刻处理、烘焙处理等,所以优选由对于这些处理不会过度变形、变质等的耐性高的材料形成。
有机发光层105优选例如由日本特开平5-163488号公报中记载的类喔星(oxinoid)化合物、苝化合物、香豆素化合物、氮杂香豆素化合物、噁唑化合物、噁二唑化合物、紫环酮(perinone)化合物、吡咯并吡咯化合物、萘化合物、蒽化合物、芴化合物、荧蒽化合物、并四苯化合物、芘化合物、晕苯化合物、喹诺酮化合物及氮杂喹诺酮化合物、吡唑啉衍生物及吡唑啉酮衍生物、若丹明化合物、(chrysene)化合物、菲化合物、环戊二烯化合物、茋化合物、二苯基苯醌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丁二烯化合物、双氰亚甲基吡喃化合物、双氰亚甲基噻喃化合物、荧光素化合物、吡喃鎓化合物、噻喃鎓化合物、硒吡喃鎓化合物、碲吡喃鎓化合物、芳香族坎利酮化合物、低聚亚苯基化合物、噻吨化合物、花青苷化合物、吖啶化合物、8-羟基喹啉化合物的金属配合物、2,2’-联吡啶化合物的金属配合物、席夫碱与III族金属的配合物、8-羟基喹啉(喔星)金属配合物、稀土类配合物等荧光物质形成。
阴极106例如由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等形成。由于有机EL显示面板10是顶部发射型面板,所以阴极106优选由光透射性的材料形成。
封止层107具有抑制有机发光层105等曝露于水分中或者曝露于空气中的功能,例如由SiO(氧化硅)、SiN(氮化硅)、SiON(氮氧化硅)、SiC(碳化硅)、SiOC(含碳氧化硅)、AlN(氮化铝)、Al2O3(氧化铝)等材料形成。由于有机EL显示面板10是顶部发射型面板,所以密封层107优选由光透射性的材料形成。
CF的基板主体111是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前面基板,可由与TFT基板101的基板主体同样的材料构成。但是,由于使有机EL显示面板10为顶部发射型面板,所以要求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BM112是以防止外部光向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反射和/或外部光的入射、使显示对比度提高为目的而设置的黑色层。例如由含有光吸收性和遮光性优异的黑色颜料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材料构成。
CF层113(R)、(G)、(B)由透射与红色、绿色、蓝色对应的各个波长区域的可见光的公知的树脂材料构成。
树脂密封层121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和/或气体的侵入为目的而配设的,由各种透明树脂材料(环氧类树脂、丙烯类树脂、硅类树脂等)构成。树脂材料的粘度需要考虑树脂材料的扩展情况和粘着性而设定,例如是500mPa·s。
〈制造方法〉
接着,例示CF12的制造工序。图5是表示CF12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图。首先,使以紫外线固化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丙烯树脂)材料为主成分并对其添加了黑色颜料而成的BM材料分散在溶剂中,调制BM糊剂。将其涂敷于基板主体111的一面(图5的(a))。
使所涂敷的BM糊剂干燥,在使溶剂某种程度地挥发而成为了能保持形态的程度之后,重叠与形成于EL基板11侧的堤104的位置对应地具有预定形状的开口部的图案掩模(图5的(b))。然后,从重叠的图案掩模上进行紫外线照射。
之后,使涂敷并除去溶剂后的BM糊剂烧结,除去图案掩模和未固化的BM糊剂而进行显影并进行固化(cure)后,如图5的(c)所示,完成与堤104的位置相匹配的BM112。
接着,使以紫外线固化树脂成分为主成分的CF层113(R)的材料分散在溶剂中,在形成了BM112的基板表面涂敷糊剂(R)。除去一定的溶剂后,载置预定的图案掩模而进行紫外线照射。
然后,进行固化,除去图案掩模和未固化的糊剂(R)而进行显影后,如图5的(d)所示,形成CF层113(R)。
CF层113(R)沿着BM112的形状而形成,成为其一部分跨上两侧的BM112的端部上面的状态。另外,CF层113(R)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比形成于子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长。
通过针对各种颜色的CF材料同样地反复进行如上述CF层113(R)的形成工序,从而形成CF层113(G)、(B)。由此,与各有机发光层105的位置相匹配地形成CF层113(G)、(B)(图5的(e)、(f))。
CF层113(G)、(B)也与CF层113(R)同样地沿着BM112的形状而形成,成为其一部分跨上两侧的BM112的端部上面的状态。但是,CF层113(B)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比形成于子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长,并且,与CF层113(R)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上面的部分重叠。
另外,在CF层113(G)中,该CF层的形成于两侧的BM112上面的部分都未延伸设置。
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从而完成本实施方式的CF12。
简单说明其后的工序,在所完成的CF12的外周部分涂敷用于将经过预定的工序而完成的EL基板11和该CF12封止的封止材料(DAM)的糊剂,进而在除了CF12的外周部分以外的部分空出预定的间隔而滴下树脂封止用的树脂材料(FILL)。滴下结束后,在真空状态下使EL基板11和CF12贴合之后,进行烧结而完成密封工序后,完成有机EL显示面板10。
〈本实施方式的CF与比较用的CF的比较〉
接着,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CF12和比较用的CF来说明树脂的扩展情况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在此,作为比较用的CF,使用使形成在像素间BM112上的CF层的部分不延伸设置的CF。以下,说明比较用的CF。
(比较用的CF中的BM212与CF层213的配置关系)
对于比较用的CF中的BM的配置位置,与图3的(a)所示的配置位置是同样的。图6的(a)是示意表示比较用的CF的BM与CF层的配置关系的图。如图6的(a)所示,将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3个CF层213(R)、(G)、(B)作为1个单位,呈矩阵状形成有多个单位的上述3个CF层213(R)、(G)、(B)。对于这一点,与图3的(b)中示出的情况是同样的。但是,在比较用的CF中,CF层213(R)、(G)、(B)各自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宽度相同。
使用图6的(b)和图6的(c)来更详细地说明BM212与CF层213的配置关系。
图6的(b)是表示比较用的CF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6的(a)的C-C’剖面),图6的(c)是表示比较用的CF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6的(a)的D-D’剖面)。如图6的(b)所示,各CF层213(R)、(G)、(B)形成为其一部分跨上两侧的BM212的端部上面的状态。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CF12是同样的。但是,着眼于CF层213(R),CF层213(R)的形成于像素间BM上面的部分不向相邻的CF层213(B)侧延伸设置。接着,着眼于CF层213(B),与CF层213(R)同样地,CF层213(B)的形成于像素间BM上面的部分不向相邻的CF层213(R)侧延伸设置。即,CF层213(R)及CF层213(B)的形成于像素间BM上面的部分和形成于子像素间BM上面的部分的宽度是相同的。
其结果,形成于像素间BM212上面的CF层213(R)的部分与形成于该像素间BM上面的CF层213(B)的部分之间的间隔l3比形成于子像素间BM上面的CF层213(R)的部分与形成于该子像素间BM上面的相邻的CF层213(G)的部分之间的间隔l4宽。在间隔l4例如是10μm的情况下,间隔l3例如是40μm。
另外,如图的6(c)所示,CF层213b(B)的一端即形成于CF层213c(B)侧的BM212上面的部分也不向该CF层213c(B)侧延伸设置。因此,形成于BM212上面的相邻的CF层213b(B)、213c(B)的部分彼此之间的间隔l5也比间隔l4宽。在间隔l4例如是10μm的情况下,间隔l5例如是40μm。
在此,虽然未图示,但关于CF层213(R)和CF层213(G),也为与图6的(c)中示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
这样,在比较用的CF中,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均在像素间BM212上形成有宽幅的凹部。
(比较用的CF中的树脂的扩展情况)
图7的(a)是表示向比较用的CF滴下多滴树脂2211后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表示在树脂比较用的CF中的扩展情况的示意图。图7的(b)是表示滴下了树脂2211的状态下的比较用的CF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的(a)的E-E’剖面)。
如图7的(a)的上图所示,在CF上空出预定间隔而滴下多滴树脂2211。滴下树脂2211后,树脂在CF上开始扩展,但如图7的(a)是下图及图7的(b)所示,树脂2211不是在CF层上开始扩展而是从像素间BM112上开始扩展。其原因是,由于CF具有凹凸形状,BM上面位于比CF层上面低的位置,所以位于更低的位置的BM上面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子像素间BM上面也位于比CF层上面低的位置,但在子像素间BM上面,相邻的CF层的间隔足够狭。因此,认为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而树脂不会扩展。
这样,在比较用的CF中,树脂最先在像素间BM112上面进行扩展,因此在CF层上存在树脂未扩展的区域。因而,在使CF和EL基板贴合而构成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在与有机发光层相当的区域会产生未填充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图8是示意表示使用了比较用的CF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00的结构的部分剖视端面图。在图8中,空白区域表示未填充树脂的未填充区域。如图8所示,在使用了比较用的CF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00中,虽然由于使CF和EL基板贴合时的压力而树脂的一部分向有机发光层侧扩展,但是不会达到排除未填充部分的程度。
因此,虽然在与像素间BM对应的区域填充了树脂221,但是在与有机发光层相当的区域产生了未填充区域。
在此,说明了向Y轴方向的扩展,但对于向X轴方向的扩展,也由于存在宽幅的凹部,所以可以说是同样的。
(本实施方式的CF12中的树脂的扩展情况)
接着,说明向本实施方式的CF12滴下了树脂时的扩展情况。图9的(a)是表示向实施方式1的CF滴下了树脂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表示树脂在实施方式1的CF中的扩展情况的示意图。图9的(b)是表示滴下了树脂的状态下的实施方式1的CF12的结构的示意图(图9的(a)的F-F’剖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CF12中,当作为CF12整体来观察时,在像素间BM上面形成凸部,作为在与像素内对应的部分形成的各CF层113(R)、(G)、(B)而形成了凹部。
因此,虽然在BM112和各CF层产生高低差,但是在像素间BM上面不存在宽幅的凹部。
从比较用的CF中的树脂的扩展方式可知,树脂从宽幅的凹部开始扩展。在实施方式1的CF12中,在与像素内对应的部分形成的各CF层113(R)、(G)、(B)作为整体而成为宽幅的凹部,因此,与比较用的CF相反,如图9的(a)的下图所示,树脂1211最先从各CF层113(R)、(G)、(B)上开始扩展。
因此,能够抑制树脂仅在像素间BM上面的凹部大量地扩展。
其结果,在使CF和EL基板贴合时,如图2所示,能在与有机发光层相当的区域填充树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CF12中,在像素间BM112的中央部,在该像素间BM112上面形成的CF层113(R)和CF层113(B)的部分彼此重叠。因此,如图9的(b)所示,在相邻的像素所对应的各区域,树脂容易均匀地扩展,因而各区域的树脂的填充程度不容易产生差异。另外,通过树脂容易在各区域均匀地扩展,无论为哪个区域都能够减少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在此,说明了向Y轴方向的扩展,接着使用图10来说明向X轴方向的扩展。图10的(a)是表示树脂在实施方式1的CF12中的扩展情况的示意图(图9的(a)的区域A),图10的(b)是表示滴下了树脂的状态下的实施方式1的CF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0的(a)的G-G’剖面)。如图4的(a)、(b)所示,像素间BM112上面的间隔l2与子像素间BM112的间隔l1相同或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因此,虽然在BM112和各CF层113(R)、(G)、(B)产生高低差,但是在像素间BM112上面不存在宽幅的凹部。因此,不是树脂最先在像素间BM上面的凹部开始扩展,而是如图10的(a)、(b)所示,树脂在CF12上呈同心圆状扩展。
因此,关于向X轴方向的扩展,也能够抑制树脂仅在像素间BM上面的凹部大量地扩展。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CF层113(B)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的上面的部分向相邻的CF层113(R)侧延伸设置,并且,与CF层113(R)的形成于像素间BM112的上面的部分重叠。
因此,虽然像素间BM112的宽度比子像素间BM112的宽度宽,但是在像素间BM112上不存在能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宽幅的凹部。
由于在像素间BM112上CF层113(R)、(G)重叠,所以作为CF12整体来观察时,反而会形成凸部。并且,相对于该凸部,作为在与像素对应的区域形成的各CF层113(R)、(G)、(B)整体而形成了凹部。
这意味着由各CF层113(R)、(G)、(B)整体形成了成为树脂扩展时的通路的凹部,因此,在向CF12滴下了树脂时,在像素间BM112上面的凸部,树脂难以扩展,而在成为凹部的各CF层113(R)、(G)、(B)上,树脂容易扩展。
在向CF12滴下了树脂时,在各CF层113上树脂容易扩展,因此能够减少使CF12和EL基板11贴合时的、即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的与有机发光层相当的区域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不是另外使用特别的材料在像素间BM112上形成凸部,而是通过使CF层这一已有材料延伸设置来在像素间BM112上形成凸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减少未填充部分。
[变形例1-1]
接着,说明使CF中的各CF层形成为条状的一变形例。图11是示意表示变形例1-1中的BM与CF层的配置关系的图。如图11所示,CF层113(R)和CF层113(B)分别向彼此的方向延伸设置。在这一点上,与图3的(b)所示的CF12的同样的。但是,在变形例1-1的CF12中,各CF层113(R)、(G)、(B)形成为条状。即,在Y轴方向上,各CF层113(R)、(G)、(B)不是按与子像素相当的区域进行图案化,而是连续地形成。
由此,在Y轴方向上不存在BM112上面的凹部,因而能够进一步促进树脂向各CF层113(R)、(G)、(B)上扩展。
关于BM112的配置位置,与图3的(a)中示出的情况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不形成BM而仅形成与R、G、B对应的各CF层的CF。
〈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结构〉
(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概略结构)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结构。图12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如图12所示,在基板主体111的一面上(与EL基板11对向的对向面)且与有机发光层105(R)、(G)、(B)对应的各区域,分别形成有对应的颜色的CF层113(R)、(G)、(B)。
EL基板11与实施方式1是同样的,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详细地说明CF12的结构。图13的(a)是示意表示实施方式2的CF层的配置关系的图。如图13的(a)所示,CF层113(R)和CF层113(B)分别向彼此的方向延伸设置。因此,CF层113(R)和CF层113(B)的X轴方向的宽度比CF层113(G)的X轴方向的宽度宽。
使用图13的(b)、(c)来更详细地说明CF层113的配置关系。图13的(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CF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13的(a)的H-H’剖面)。图13的(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CF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13的(a)的I-I’剖面)。
在图13的(b)中,着眼于CF层113(R)和CF层113(B),CF层113(R)的CF层113(B)侧的端部与CF层113(B)的CF层113(R)侧的端部重叠。
因此,作为CF12整体来观察时,该重叠的部分(与像素间对应的部分)成为凸部,在与像素内对应的部分形成的各CF层113(R)、(G)、(B)作为整体而成为凹部。
另外,如图13的(a)和图13的(c)所示,CF层113(B)在Y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相邻的CF层113(B)的间隔l7优选与图13的(b)所示的间隔l6相同或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关于在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如实施方式1中已叙述那样。
在此,虽然未图示,但是关于CF层113(R)和CF层113(G),也为与图13的(c)中示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
如以上所述,在仅形成CF层113(R)、(G)、(B)的CF中,在作为CF整体来观察时,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成为凹部,但如上所述,通过使CF层113(R)和CF层113(G)分别向彼此的方向延伸设置、且使它们重叠,在作为CF整体来观察时,能够在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形成凸部。并且,相对于该凸部,作为CF层113(R)、(G)、(B)整体而形成凹部,因此在向CF滴下了树脂的情况下,树脂难以在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中的凸部扩展,而在成为凹部的各CF层113(R)、(G)、(B)上,树脂容易扩展。
由于在向CF滴下了树脂时,树脂容易在各CF层113(R)、(G)、(B)上扩展,所以能够减少使CF12和EL基板11贴合时的、即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的与有机发光层相当的区域中的树脂的未填充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CF12中,通过使各CF层113(R)、(G)、(B)在Y轴方向上延伸设置,能够使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中的凹部变窄。其结果,能促进树脂向CF层上扩展。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中,不是另外使用特别的材料在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形成凸部,而是通过将CF层这一已有材料形成为宽幅而在相邻的CF层间的区域形成凸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减少未填充部分。
各CF层113(R)、(G)、(B)也可以形成为条状。
(补充)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涉及的有机EL显示面板10,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EL基板11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阳极103a与有机发光层105之间插入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或空穴注入兼输送层,还可以根据需要在阴极106与有机发光层105之间插入电子注入层、电子输送层或电子注入兼输送层。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有机EL显示面板10的CF1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该CF12应用于无机EL显示面板。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对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以及第三区域116各自进行区划的隔壁,以BM11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作为区划各区域的隔壁来发挥功能,则不限于BM112。例如,也可以是由含有黑色颜料以外的颜色的颜料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隔壁。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在像素间BM112的中央部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的结构,但重叠位置不限于中央部。只要在像素间BM112上面相邻的CF层的端部彼此重叠即可。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像素的端部所对应的区域形成了CF层113(B)和CF层113(R),但配置关系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像素的端部所对应的区域形成了CF层113(G)。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CF层113b(B)的一端即在CF层113c(B)侧的BM112上面形成的部分向CF层113c(B)侧延伸设置,该部分比CF层113b(B)的另一端即在CF层113a(B)侧的BM112上面形成的部分长,但不限于此,只要间隔l2在上述预定的近似值的范围内,则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形成在BM112上面的相邻的CF层113的部分分别向彼此的方向延伸设置。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未示出显示装置1的外观,但例如可以具有如图14所示的外观。
(8)上述图7的(a)中示出了表示向比较用的CF滴下了树脂时的树脂的扩展情况的示意图,但图15是表示实际向比较用的CF滴下了树脂时的树脂的扩展情况的照片。根据图15也能够确认:树脂不是在CF层上开始扩展而是从像素间BM上开始扩展。
(9)也可以分别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各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利用例如家庭用或公共设施、或者工作用的各种显示装置、电视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用显示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