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5274A - 便于机动车辆车门关闭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于机动车辆车门关闭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85274A CN102985274A CN2011800327431A CN201180032743A CN102985274A CN 102985274 A CN102985274 A CN 102985274A CN 2011800327431 A CN2011800327431 A CN 2011800327431A CN 201180032743 A CN201180032743 A CN 201180032743A CN 102985274 A CN102985274 A CN 1029852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ventilation
- valve
- seal diaphragm
- ventilation orif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车门关闭时使被束缚于双密封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排出车辆外面的装置,所述双密封确保所述车门与限界车门开口的车辆车身边缘之间的密封。根据本发明,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所述通风开口穿过封闭翼子板(6)与对应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的密封隔板(5)形成,从而将所述空气通过隔板(5)的通风开口(8)排到外面。本发明应用于机动车辆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便于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车门的关闭的装置。
本发明尤其应用于为每个门配备有双密封屏障的车辆,所述双密封屏障包括:沿着限界车门开口的车辆车身边缘延伸的第一密封垫圈,和与车辆车门一体连接并在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密封抵靠在车辆车身结构上的第二密封垫圈。
背景技术
当车辆车门关闭时,被束缚于两个密封垫圈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受到压缩,对车门施加妨碍车门正确地关闭的排斥力,除非猛烈地关闭门以克服该排斥力。
在文献JP 2006123582A中已经提出了用于解决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该已知的解决方案,在车辆车门关闭时,这样排出被束缚于车门的两个密封垫圈之间的空气:使空气首先通过穿过车辆车身的后支柱形成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然后通过穿过后支柱的另一个壁并且设有关闭孔的气门的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开口,所述孔打开以确保空气向外排出。
这样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相对复杂并且成本较高,因为它需要在车辆车身的后支柱的两个不同壁中形成两个向外排出空气的通风开口。此外,这些穿过后支柱的壁的通风开口的存在使后支柱在对车辆的侧冲击当中变得脆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弥补上面的缺点。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装置,用于在车辆车门关闭时使被束缚于垫圈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排出车辆外,所述垫圈确保所述车门与限界车门开口的车辆车身边缘之间的双密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密封隔板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所述密封隔板封闭车辆的翼子板与对应车身侧面之间的空间,以限界与被束缚于密封垫圈之间的空气体积相连通的内部空间,从而将所述空气通过隔板的通风开口排到外面。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通风开口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在要排出被束缚的空气时打开通风开口并且一旦空气被排出后就封闭通风开口。
有利地,所述阀门包括在被束缚的空气排出后关合在封闭通风开口的封闭位置中的活动气门。
有利地,所述活动气门是柔软的。
所述通风开口在车辆的车轮罩区域中与车辆外面连通。
由平行的矩形窗所构成的多个通风开口沿着所述隔板的纵向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
所述密封隔板封闭车辆的前翼子板与对应车身侧面之间的空间。
所述密封隔板基本上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本发明的还提供用于封闭车辆的翼子板与车辆的对应车身侧面之间的空间的密封隔板,所述翼子板例如是前翼子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穿过隔板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设有关闭通风开口的阀门。
密封隔板包括由沿着隔板的纵向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的平行的矩形窗所构成的具有关闭阀门的多个通风开口。
有利地,每个阀门包括封闭通风开口时占据静止关合位置的活动气门。
所述活动气门是柔软的。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例如前面所限定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在车辆车门关闭时使被束缚于垫圈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穿过密封隔板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排到车辆外面,所述密封隔板封闭车辆的前翼子板和对应车身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垫圈确保所述车门与限界车门开口的车辆车身边缘之间的双密封。
附图说明
在参考下面仅作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给出的附图所做的说明性描述中,本发明将更好地得到理解,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标、特征、细节和优点将更清楚的出现,并且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车门打开并且车门具有双密封屏障的车辆车身的侧向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箭头II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的透视剖视图;
-图4是夹置在车辆的前翼子板与对应车身侧面之间的本发明的密封隔板的透视图;以及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标记1指示机动车辆车身的结构,其中仅示出设有车门开口2的右前侧部分,没有车门。
车辆车身的侧向部分包括沿着限界车门开口2的车辆车身边缘固定的密封垫圈3。
第二垫圈4与车辆车门的内表面一体连接,并且在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与密封垫圈3一起确保对车门的双密封屏障。当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车门的密封垫圈4构成相对于限界车门开口2的内垫圈3的外垫圈。
隔板5以密封地方式封闭每个前翼子板6(局部示出,在本例中,右前翼子板)与对应的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以将限界在车身侧面7与车辆前门之间的内部空间与在车辆轮罩区域中通向车辆外面的所谓外部空间分隔开。
有时被称为“翼子板隔板”(“d′aile”)的密封隔板,构成隔音设施,其使得能够减弱在车辆停止时或在车辆行驶当中,在翼子板6与车辆车身的侧面7(其一部分构成车身的前支柱)之间传播的噪音。这些噪音尤其一方面由安置在车辆前面的发动机盖下的发动机组,和另一方面,由围绕车辆车轮罩的空气动力学湍流发出。
隔板5基本上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由金属板材或由模塑成型的硬塑性材料来制成。
由密封隔板5限界的内部空间与当车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在两个密封垫圈3、4之间所限界的空间或体积V相连通。
车门沿着竖直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车身的前支柱上。
根据本发明,密封隔板5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所述通风开口能够使被束缚于两个密封垫圈3、4之间所限定的体积V中和在车门关闭时由隔板5所限界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排到外面(在本例中是车辆车轮罩区域)。
优选地,隔板5包括可以由沿着隔板5的纵向方向,即竖直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的平行的矩形窗所构成的多个通风开口8。
通风开口8中的每个包括位于隔板5的外侧表面上并且通常占据关闭通风开口8的位置的阀门9。每个阀门打开以便确保空气在图5中箭头F所指示的方向上通过相关通风开口8向外排出。
有利地,每个阀门9包括参照图5在隔板5的上游中存在的空气排出后,自动关合在封闭通风开口8的位置中的活动气门。
根据第一个实施变化形式,每个气门9由围绕轴线铰接安装在构成通风开口8的窗的上边缘的刚性板构成,所述刚性板被弹簧,例如螺旋弹簧拉回至其关闭位置。
根据第二个实施变化方案,每个气门可以由基于弹性体的相对柔软的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通过铰接铰链与窗的上边缘相连接。
在车辆车门关闭时,被束缚于两个密封垫圈3、4之间的体积V中和由密封隔板5所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被压缩,在空气压力下,阀门9中的每个打开以允许被压缩的空气穿过通风开口8并且以大气压力在车辆车轮罩区域中被排向外面。这样,车门就可以容易并且温和地被关闭。
阀门9通常封闭通风开口8使得能够通过妨碍尤其是自发动机舱室的噪音穿过隔板5,来使车辆的座舱隔音。
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后翼子板,所述后翼子板的邻近后车门通过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的双密封屏障密封地关闭,密封隔板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布置在后翼子板和对应车身侧面之间,并且设有也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的具有阀门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
在需要的情况下,隔板5可以不包括阀门,而仅具有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以在隔板5不执行隔音功能的情况下,确保在车门关闭时被束缚于两个密封垫圈之间的空气的排出。
本发明的装置使得在车辆车门关闭时被束缚于车门的两个密封垫圈之间的空气能够直接排出,并且具有极其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车辆车门关闭时使被束缚于垫圈(3,4)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排出车辆外面的装置,所述垫圈确保所述车门与限界车门开口(2)的车辆车身边缘之间的双密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密封隔板(5)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所述密封隔板封闭车辆的翼子板(6)与对应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以限界与被束缚于密封垫圈(3,4)之间的空气体积相连通的内部空间,从而将所述空气通过隔板(5)的通风开口(8)排到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通风开口(8)包括阀门(9),所述阀门在要排出被束缚的空气时打开通风开口(8)并且一旦空气被排出后就封闭通风开口(8)。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9)包括在被束缚的空气排出后关合在封闭通风开口的封闭位置中的活动气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气门(9)是柔软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开口(8)在车辆的车轮罩区域中与车辆外面连通。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沿着所述隔板(5)的纵向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的平行的矩形窗所构成的多个通风开口(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板(5)封闭车辆的前翼子板(6)与对应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板(5)基本上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9.用于封闭车辆的翼子板(6)与车辆的对应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的密封隔板,所述翼子板例如是前翼子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穿过隔板(5)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开口设有关闭通风开口(8)的阀门(9)。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密封隔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沿着隔板(5)的纵向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的平行的矩形窗所构成的具有关闭阀门(9)的多个通风开口(8)。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密封隔板,其特征在于,每个阀门(9)包括封闭通风开口(8)时占据静止关合位置的活动气门。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气门(9)是柔软的。
13.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例如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中所限定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在车辆车门关闭时使被束缚于垫圈(3,4)之间所限定的体积内的空气穿过密封隔板(5)的至少一个通风开口(8)排到车辆外面,所述密封隔板封闭车辆的前翼子板(6)和对应车身侧面(7)之间的空间,所述垫圈(3,4)确保所述车门与限界车门开口(2)的车辆车身边缘之间的双密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055149 | 2010-06-28 | ||
FR1055149A FR2961779B1 (fr) | 2010-06-28 | 2010-06-28 |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faciliter la fermeture d'une port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PCT/FR2011/051022 WO2012001250A1 (fr) | 2010-06-28 | 2011-05-05 |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faciliter la fermeture d'une port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85274A true CN102985274A (zh) | 2013-03-20 |
CN102985274B CN102985274B (zh) | 2015-07-22 |
Family
ID=4330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7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5274B (zh) | 2010-06-28 | 2011-05-05 | 便于机动车辆车门关闭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85325A1 (zh) |
CN (1) | CN102985274B (zh) |
FR (1) | FR2961779B1 (zh) |
WO (1) | WO201200125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1093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
CN107585215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标致雪铁龙集团 | 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89465A (ja) * | 1999-04-05 | 2000-10-17 | Toyota Motor Corp | ドア周りシール構造 |
JP2002154337A (ja) * | 2000-09-07 | 2002-05-2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CN1743197A (zh) * | 2004-09-02 | 2006-03-08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密封条 |
JP2006123582A (ja) * | 2004-10-26 | 2006-05-18 | Nissan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通気構造 |
US20080309119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Vehicle Door Seal Vent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1555943A (zh) * | 2008-04-10 | 2009-10-14 | 刘国光 | 密封垫 |
-
2010
- 2010-06-28 FR FR1055149A patent/FR2961779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5-05 CN CN201180032743.1A patent/CN10298527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5-05 WO PCT/FR2011/051022 patent/WO2012001250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5-05 EP EP11723573.9A patent/EP2585325A1/fr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89465A (ja) * | 1999-04-05 | 2000-10-17 | Toyota Motor Corp | ドア周りシール構造 |
JP2002154337A (ja) * | 2000-09-07 | 2002-05-2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CN1743197A (zh) * | 2004-09-02 | 2006-03-08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密封条 |
JP2006123582A (ja) * | 2004-10-26 | 2006-05-18 | Nissan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通気構造 |
US20080309119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Vehicle Door Seal Vent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1555943A (zh) * | 2008-04-10 | 2009-10-14 | 刘国光 | 密封垫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1093A (zh) * | 2013-03-27 | 2014-10-01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立柱结构 |
CN107585215A (zh) * | 2016-07-07 | 2018-01-16 | 标致雪铁龙集团 | 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 |
CN107585215B (zh) * | 2016-07-07 | 2021-06-18 | 标致雪铁龙集团 | 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01250A1 (fr) | 2012-01-05 |
EP2585325A1 (fr) | 2013-05-01 |
CN102985274B (zh) | 2015-07-22 |
FR2961779B1 (fr) | 2012-07-13 |
FR2961779A1 (fr) | 2011-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34164B1 (en) | Impact sensor arrangements for active hood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 |
CN207291625U (zh) | 车辆密封组件和车门密封组件 | |
US9464603B2 (en) | Motor vehicle | |
KR930004131A (ko) | 팽창되는 보호백을 갖춘 안전배열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US9937778B2 (en) | Window seal assembly for limiting air leaks from a vehicle frame into a passenger cabin of a vehicle | |
CN102985274B (zh) | 便于机动车辆车门关闭的装置 | |
CN103052537A (zh) | 车用操纵箱装置 | |
CN104773052A (zh) | 关闭密封件 | |
US20070075564A1 (en) | Tailgate of a motor vehicle | |
US10807550B2 (en) | Vehicle having collision detection device | |
CN209839252U (zh) | 车辆系统 | |
CN103038078B (zh) | 保护带及配有该保护带的车辆车身部分 | |
JP5895298B2 (ja) | 車両の通気構造 | |
CN210822058U (zh) | 用于车辆的手套箱及包括手套箱的车辆 | |
JP2006096348A5 (zh) | ||
KR100820479B1 (ko) | 버스 플랩도어의 웨더스트립구조 | |
CN102233861B (zh) | 用于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 |
KR101426231B1 (ko) | 블로어 성형 공법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언더커버 | |
SU1498661A1 (ru) | Крыло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 | |
CN222022643U (zh) | 车身架构总成以及车辆 | |
US20180312133A1 (en) |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airbag arrangement in the region of a cowl | |
JP6654074B2 (ja) | 車両のリトラクタブルルーフ | |
JP5519103B2 (ja) |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 |
KR100756946B1 (ko) | 자동차용 후드 패널의 충격흡수구조 | |
KR20080041452A (ko) | 차량용 글로브박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