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291A -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84291A CN102984291A CN2012105051091A CN201210505109A CN102984291A CN 102984291 A CN102984291 A CN 102984291A CN 2012105051091 A CN2012105051091 A CN 2012105051091A CN 201210505109 A CN201210505109 A CN 201210505109A CN 102984291 A CN102984291 A CN 1029842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ding
- conversational system
- building conversational
-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接到对讲命令的终端通过广播发出获取IP的请求,接到广播的终端将请求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对,相同则返回自身IP,发出广播的终端则获得了对讲命令中指定终端的IP,从而完成了寻址。由于不再依赖寻址服务器,因此避免了寻址服务器异常所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寻址的可靠性,终端上电后也不再需要向寻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因此减少了数据流量,节省了网络开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对讲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小区网络的普及及小区在建设网络时越来越趋向于将楼宇对讲系统划分Vlan网络(局域网),此时,楼宇对讲系统中设备进行TCP/IP联网需要知道设备的IP,才能进行TCP通讯。然而用户在使用楼宇对讲系统时,只知道楼宇对讲系统中设备的编码(如楼栋号,单元号,房号,层号),并不知道设备的IP地址。
目前,楼宇对讲中编码到IP的转换,采用的是寻址服务器的方式。当设备或终端上电后,先向寻址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包,将自身IP告知寻址服务器。当用户通过一个终端欲与另一个终端对讲时,前一个终端需要向寻址服务器查询另一个终端的IP,从而与另一个终端建立TCP通讯。
采用上述方式,若寻址服务器繁忙、故障或不在线,终端难以查询其他终端的IP,从而无法建立与其他终端的TCP通讯,进而无法响应用户命令。另外,上电终端需要不定时发送数据包直至成功,造成大量的数据流,导致网络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以增加寻址可靠性,减少网络资源浪费。
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包括步骤:
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广播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收到广播的终端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所述发出广播的终端通过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包括:
请求包广播模块,用于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在的楼宇对讲系统广播一个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的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应答包返回模块,用于在收到广播后,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IP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接收到的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个终端,每个终端为上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
在上述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楼宇对讲系统中,接到对讲命令的终端通过广播发出获取IP的请求,接到广播的终端将请求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对,相同则返回自身IP,发出广播的终端则获得了对讲命令中指定终端的IP,从而完成了寻址。由于不再依赖寻址服务器,因此避免了寻址服务器异常所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寻址的可靠性,终端上电后也不再需要向寻址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因此减少了数据流量,节省了网络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实施例一中两个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首先介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广播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步骤S102、收到广播的终端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步骤S103、所述发出广播的终端通过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目前楼宇对讲系统主流的联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总线型联网方式,一种是TCP/IP联网方式,本实施例的寻址方法适用于以第二种联网方式联网的楼宇对讲系统。
用户通过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A呼叫终端B,具体是向终端A发出对讲命令,即在终端A中输入终端B的编码以指定终端B。如以上步骤所述,终端A接收对讲命令,为了响应命令与终端B进行通讯,需要先获取终端B的IP。为了获取终端B的IP,终端A先从对讲命令中读取终端B的编码,从而建立编码IP转换请求包,再向所在的楼宇对讲系统广播该请求包。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所有终端都收到广播,从所述请求包中读取终端B的编码并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说明终端A请求的不是本终端,若相同说明终端A请求的正是本终端,因此建立一个编码IP转换应答包并返回给终端A,终端A通过该应答包即可获知终端B的IP,从而按照该IP与终端B进行TCP通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的对讲。
综上,本实施例在寻址过程中,未依赖寻址服务器等附加设备,也就避免了附加设备异常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加了寻址可靠性,简化了寻址方法,提高了寻址的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了数据流和网络资源占用。
实施例二
终端A发出广播后,由于某些原因,终端B可能未接到广播,从而无法做出应答。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监控机制,若终端A即发出广播的终端在预定时间内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再次广播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以保证终端B接到广播。
上述重复广播的次数可以根据情况设定,若多次广播后仍接不到应答包,则可能是用户输入的编码错误,系统中没有与之匹配的终端。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另一更长的预定时间,若终端A在该另一更长的预定时间内仍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给出错误提示,如提示:本楼宇对讲系统中不存在与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对应的终端。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三
终端A发出广播时,部分广播域可能出现收不到或广播数据增大的情况,造成网络风暴。为此,本实施例中将楼宇对讲系统限定为一个局域网内的楼宇对讲系统,由于局域网内的终端有限,网络风暴发生的可能性就较低。
一个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可能包括各种类型,优选地包括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楼宇出入口的对讲机终端、小区大门的对讲机终端和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总机终端。所述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的编码优选地采用楼号、单元号、层号和房号组合的方式。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二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
请求包广播模块,用于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在的楼宇对讲系统广播一个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的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应答包返回模块,用于在收到广播后,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IP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接收到的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目前楼宇对讲系统主流的联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总线型联网方式,一种是TCP/IP联网方式,本实施例的终端为以第二种联网方式联网的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
图2所示是采用上述结构的两个终端:终端A和终端B,两个终端各自包括上述三个模块。假设用户通过终端A呼叫终端B,则终端A的请求包广播模块接到对讲命令,将对讲命令中的终端B的编码写入编码IP转换请求包并广播出去。终端B的应答包返回模块通过广播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从中读取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后,确定为一致,则向终端A的IP获取模块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终端A的IP获取模块从该应答包中读取终端B的IP,寻址完成。
综上,本实施例在寻址过程中,未依赖寻址服务器等附加设备,也就避免了附加设备异常带来的各种问题,增加了寻址可靠性,简化了寻址方法,提高了寻址的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了数据流和网络资源占用。
实施例二
终端A的请求包广播模块发出广播后,由于某些原因,终端B可能未接到广播,从而无法做出应答。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监控机制,若终端A的IP获取模块在预定时间内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通知所述请求包广播模块再次广播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以保证终端B接到广播。
上述重复广播的次数可以根据情况设定,若多次广播后仍接不到应答包,则可能是用户输入的编码错误,系统中没有与之匹配的终端。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另一个预定时间,若终端A的请求包广播模块再次发出广播后,IP获取模块在该另一预定时间内仍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给出错误提示,如提示:本楼宇对讲系统中不存在与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对应的终端。该另一预定时间可以与上述预定时间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三
终端A的请求包广播模块发出广播时,部分广播域可能出现收不到或广播数据增大的情况,造成网络风暴。为此,本实施例中将楼宇对讲系统限定为一个局域网内的楼宇对讲系统,由于局域网内的终端有限,网络风暴发生的可能性就较低。
一个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可能包括各种类型,优选地包括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楼宇出入口的对讲机终端、小区大门的对讲机终端和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总机终端。所述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的编码优选地采用楼号、单元号、层号和房号组合的方式。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二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其包括多个终端,每个终端为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广播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收到广播的终端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所述发出广播的终端通过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广播的终端若在预定时间内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再次广播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广播的终端再次广播后,若在另一预定时间内仍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给出错误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终端包括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楼宇出入口的对讲机终端、小区大门的对讲机终端和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总机终端,所述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的编码包括楼号、单元号、层号和房号。
5.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包广播模块,用于在接到对讲命令后,向所在的楼宇对讲系统广播一个包含所述对讲命令中的编码的编码IP转换请求包,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对应一个所述编码;
应答包返回模块,用于在收到广播后,将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中的编码与自身编码比较,若不同则不作处理,若相同则向发出广播的终端返回编码IP转换应答包;
IP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接收到的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获取所发来终端的I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IP获取模块若在预定时间内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通知所述请求包广播模块再次广播所述编码IP转换请求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包广播模块再次广播后,若所述IP获取模块在另一预定时间内仍未接到所述编码IP转换应答包,则给出错误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对讲系统为对应一个局域网的楼宇对讲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本终端包括楼宇对讲系统中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楼宇出入口的对讲机终端、小区大门的对讲机终端和小区总控中心的管理员总机终端,所述用户家中的对讲机终端的编码包括楼号、单元号、层号和房号。
10.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终端,每个终端为上述5-9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051091A CN102984291A (zh) | 2012-11-30 | 2012-11-30 |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051091A CN102984291A (zh) | 2012-11-30 | 2012-11-30 |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84291A true CN102984291A (zh) | 2013-03-20 |
Family
ID=4785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051091A Pending CN102984291A (zh) | 2012-11-30 | 2012-11-30 |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8429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9571A (zh) * | 2017-09-30 | 2018-02-02 |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社区设备及实现对讲和开锁的方法 |
CN111092965A (zh) * | 2019-12-27 | 2020-05-01 | 珠海市竞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对讲系统的ip地址设定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760A (zh) * | 2004-11-03 | 2006-05-10 | 深圳市美格数码有限公司 | 基于小区分层模型的编码寻址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
CN1805342A (zh) * | 2005-01-10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多媒体设备ip地址的方法和多媒体设备 |
CN101031093A (zh) * | 2007-03-30 | 2007-09-05 | 深圳市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对讲系统 |
CN101888456A (zh) * | 2009-05-14 | 2010-11-17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系统终端装置与对讲系统及其方法 |
CN101931791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系统终端装置与对讲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CN102395055A (zh) * | 2011-10-12 | 2012-03-28 | 厦门大学 | 基于分布式散列表的楼宇对讲系统组网及寻址方法 |
-
2012
- 2012-11-30 CN CN2012105051091A patent/CN1029842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760A (zh) * | 2004-11-03 | 2006-05-10 | 深圳市美格数码有限公司 | 基于小区分层模型的编码寻址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
CN1805342A (zh) * | 2005-01-10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多媒体设备ip地址的方法和多媒体设备 |
CN101031093A (zh) * | 2007-03-30 | 2007-09-05 | 深圳市兴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对讲系统 |
CN101888456A (zh) * | 2009-05-14 | 2010-11-17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系统终端装置与对讲系统及其方法 |
CN101931791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系统终端装置与对讲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CN102395055A (zh) * | 2011-10-12 | 2012-03-28 | 厦门大学 | 基于分布式散列表的楼宇对讲系统组网及寻址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9571A (zh) * | 2017-09-30 | 2018-02-02 |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社区设备及实现对讲和开锁的方法 |
CN111092965A (zh) * | 2019-12-27 | 2020-05-01 | 珠海市竞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对讲系统的ip地址设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4890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sitor call in home network system | |
CN103907391B (zh) |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18874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视频业务的方法及网元设备 | |
CN104883656A (zh) | 一种基于蓝牙组建稳态微微网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3166823A (zh) | 应用于家庭的令牌传递方法 | |
JP2011082672A (ja) | 検針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 |
CN103997530A (zh) | 电梯物联网的通信系统及数据发送方法 | |
CN103428303A (zh) | IPv6主机访问IPv4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716189A (zh) | 一种局域网终端网关设备配置管理方法 | |
WO2014183697A1 (zh) |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81957A (zh) | 一种在物联网中接入设备的方法及服务器 | |
CN111917479B (zh) | 基于广电光纤网的5g网络分布式边缘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2984291A (zh) | 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寻址方法、终端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 | |
CN103227740A (zh) | 一种基于数字家庭网络中的设备注册的方法 | |
CN103686405A (zh) |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控制电视墙的方法和系统 | |
JP2011193070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の物理レイヤセルid割り当て方法 | |
CN212623734U (zh) | 基于LoRa的智能家居系统 | |
CN111836209A (zh) | 提升LoRa单通道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702362A (zh) | 一种wave系统中的多信道操作方法 | |
CN101632261B (zh) | 网络中的全网状速率事务 | |
CN104168302A (zh) | 设备操控实现方法、系统和代理网关 | |
CN102223276B (zh) | 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ip组网方法 | |
CN101931661A (zh) | 基于串行总线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终端设备 | |
TWI416903B (zh) | 於多重網路上進行通信之方法及裝置 | |
CN105404253A (zh) | 一种控制指令发送方法、响应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