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973792A -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3792A
CN102973792A CN201210578838XA CN201210578838A CN102973792A CN 102973792 A CN102973792 A CN 102973792A CN 201210578838X A CN201210578838X A CN 201210578838XA CN 201210578838 A CN201210578838 A CN 201210578838A CN 102973792 A CN102973792 A CN 102973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reparation
pill
filtrate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88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日武
李彦
黄振
彭祥胜
王学宴
周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C-Dragon Pharmacy Co Ltdof Shanghai Haih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88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73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73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3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提取工序:1、配料称量;2、提取:形成相对密度为1.31-1.35(80℃)的清膏;3、水煮: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放一起,加10倍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总重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4、合并滤液:将两种清膏合并、混匀;(二)制剂工序:1、配料称量;2、熔融:取聚乙二醇6000配料桶中加热到70℃熔融,随即加入混合清膏、聚乙二醇400、薄荷脑、冰片、艾纳香油及阿斯帕坦搅拌混合使入混匀;3、制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生产质量较佳的该滴丸。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滴丸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出售咽康滴丸(Yankang Diwan),然而不同牌子的咽康滴丸其医疗效果大大不同,一方面配比有区别,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过程中存在差异。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质量较佳的咽康滴丸的制作方法,咽康滴丸可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用于肺经风热所致急慢性咽喉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质量较佳的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提取工序:
1、配料称量:取重量比为7 : 4 : 4 : 4 : 2的冬凌草、玄参、麦冬、桔梗、甘草;
2、提取:取冬凌草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12倍重量的乙醇,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前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1.35(80℃)的清膏;
3、水煮: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放一起,加10倍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总重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
4、合并滤液:将两种清膏合并、混匀;
(二)制剂工序:
1、配料称量:取混合清膏、薄荷脑、PEG400、PEG600、阿斯巴坦、冰片、艾纳香油,其中,冬凌草、薄荷脑、聚乙二醇400(PEG400)、聚乙二醇6000(PEG600)、阿斯巴坦、冰片、艾纳香油的重量比为7 :0.24 : 4 : 38 : 0.5 : 0.08 : 0.04;
2、熔融:取聚乙二醇6000配料桶中加热到70℃熔融,随即加入混合清膏、聚乙二醇400、薄荷脑、冰片、艾纳香油及阿斯帕坦搅拌混合使入混匀;
3、制丸:取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逐次加入滴丸机料斗中,室温在25℃以内,启动滴丸机调试丸重到50mg,每隔10分种称量一次,将滴制后的丸子擦丸、抛光、筛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制剂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滴制后的丸子进行内包装与外包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合并滤液步骤中:将两种清膏制成干膏粉,即将冬凌草提取后的滤液和其它药材的水煮后的滤液合并、混匀,减压干燥。
本发明的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制成的滴丸质量佳、成分好、疗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滴丸也叫咽康滴丸(Yankang Diwan),下面举出一个详细的实施例做详细介绍。
一: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咽康滴丸。
主要成分:冬凌草、玄参、麦冬、桔梗、甘草、薄荷脑、冰片、艾纳香油;辅料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阿斯巴坦。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滴丸:气清香,味甜、微苦。
剂型:滴丸剂。
规格:每丸得50m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用于肺经风热所致急慢性咽喉炎。
用量用法:含服。一次5丸,每隔1~2小时含1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10、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
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药品的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2、贮藏:密封(10~30℃)。
13、有效期:24个月。
二、处方及其依据、生产批量:
(一)提供处方:
冬凌草   7g          玄   参   4g麦  冬   4g
桔  梗   4g          甘   草   2g
制成1000丸
批量:1000万丸
(二)制剂处方:
清膏  适量           薄荷脑0.24g    PEG4004g       PEG6000 38g
阿斯巴坦 0.5g        冰片0.08g艾纳香油 0.04g
制成1000丸
批量:200万丸
(三)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药品标准》,标准编号WS3-610(Z-062)-2004(Z)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除成品检验、外包、入库在一般生产区,其余均在30万级洁净区。
四、原料药的前处理:
1、整理炮制依据:按《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药材炮制项下规定和《安微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炮制。
2、整理炮制方法和操作过程:将称量好的冬凌草粉碎至粗粉,麦冬去杂质;玄参、桔梗除去杂质切片或切段;甘草除去杂质,洗净,切段。炮制后的药材均放于干燥洁净的容器内,称量、贴上标签,移交下工序。
五、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一)提取工序
1、配料称量:领取经炮制后合格的药材,按配制指令单批净投料量进行配料称量。装入洁净的容器内,贴上标签,送入下道工序。称量配制时要有人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提取:取冬凌草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12倍量乙醇,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前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1.35(80℃)的清膏。
3、水煮:玄参、麦冬、桔梗、甘草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
4、合并滤液:将冬凌草提取后的滤液和其它药材的水煮后的滤液合并、混匀,减压干燥,放入洁净桶内,放中间站存放。
(二)制剂工序:
1、配料称量:根据配制指令单进行配料称量,并分别投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称量时应准确无误,有QA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熔融:取聚乙二醇6000配料桶中加热到70℃熔融,随即加入稠膏、聚乙二醇400、薄荷脑、冰片、艾纳香油及阿斯帕坦搅拌混合使入混匀。
3、制丸:取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逐次加入滴丸机料斗中,室温在25℃以内,启动滴丸机调试丸重到50mg,每隔10分种称量一次,将滴制后的丸子擦丸、抛光、筛选后放入洁净的专用桶内,贴上标签,转入下道工序。
4、内包装:1)根据内包装指令单和中间体领料单领取内包装材料和合格的滴丸,按30丸、瓶进行分装。2)根据领料单和内包装指令单领取铝箔和胶片。开动全自动铝塑包装机,按规定包装和标准吸塑成铝塑板(1瓶/板),贴上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等,送交下工序。操作时随时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
5、外包:根据包装指令单取配套数量的套盒、纸箱、说明书等包装材料。按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装,在包装时要随时核对产品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经QA检查合格后入成品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提取工序:
1、配料称量:取重量比为7 : 4 : 4 : 4 : 2的冬凌草、玄参、麦冬、桔梗、甘草;
2、提取:取冬凌草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12倍重量的乙醇,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前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1.35(80℃)的清膏;
3、水煮: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放一起,加10倍玄参、麦冬、桔梗、甘草总重量的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的清膏;
4、合并滤液:将两种清膏合并、混匀;
(二)制剂工序:
1、配料称量:取混合清膏、薄荷脑、PEG400、PEG600、阿斯巴坦、冰片、艾纳香油,其中,冬凌草、薄荷脑、聚乙二醇400(PEG400)、聚乙二醇6000(PEG600)、阿斯巴坦、冰片、艾纳香油的重量比为7 :0.24 : 4 : 38 : 0.5 : 0.08 : 0.04;
2、熔融:取聚乙二醇6000配料桶中加热到70℃熔融,随即加入混合清膏、聚乙二醇400、薄荷脑、冰片、艾纳香油及阿斯帕坦搅拌混合使入混匀;
3、制丸:取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逐次加入滴丸机料斗中,室温在25℃以内,启动滴丸机调试丸重到50mg,每隔10分种称量一次,将滴制后的丸子擦丸、抛光、筛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滴制后的丸子进行内包装与外包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并滤液步骤中:将两种清膏制成干膏粉,即将冬凌草提取后的滤液和其它药材的水煮后的滤液合并、混匀,减压干燥。
CN201210578838XA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2973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8838XA CN102973792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8838XA CN102973792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3792A true CN102973792A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4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8838XA Pending CN102973792A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737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6504A (zh) * 2017-05-17 2017-09-05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咽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734A (zh) * 2020-07-23 2020-11-20 贵州科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咽康含片的优化提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79A (zh) * 1993-03-22 1994-01-05 王云飞 复方冬凌草含片
CN1660304A (zh) * 2004-12-16 2005-08-31 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484A (zh) * 2005-05-20 2005-10-26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银菊清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43402A (zh) * 2006-02-10 2006-10-11 童玉新 一种咽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79A (zh) * 1993-03-22 1994-01-05 王云飞 复方冬凌草含片
CN1660304A (zh) * 2004-12-16 2005-08-31 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484A (zh) * 2005-05-20 2005-10-26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银菊清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43402A (zh) * 2006-02-10 2006-10-11 童玉新 一种咽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茵等: "复方参芎心宁滴丸中药材提取及其成型工艺研究", 《中药材》, vol. 35, no. 8, 31 August 2012 (2012-08-31), pages 1337 - 134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6504A (zh) * 2017-05-17 2017-09-05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咽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734A (zh) * 2020-07-23 2020-11-20 贵州科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咽康含片的优化提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605A (zh) 养胃健脾茶
CN106214723A (zh) 一种半边莲鲜榨喷雾干燥颗粒饮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2133331A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胶囊及制备工艺
CN102973792A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滴丸的制作方法
CN102138956A (zh) 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保健品及生产工艺
CN102488045B (zh) 一种茳茫减肥、降压、降糖冲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3007173A (zh) 一种用于健脾固肾、养血安胎的糖浆的制作方法
CN105031201A (zh) 一种治疗由心火亢盛所引起的不良症状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413A (zh) 一种大规模生产中药粉体颗粒的方法
CN103006911A (zh)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
CN103006912A (zh) 一种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药剂胶囊的制作方法
CN102988707A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CN102552471B (zh) 一种具有降压、降血脂作用的中药制剂或中药保健品
CN105770378A (zh) 龙枣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2698A (zh) 一种藿参补肾酒的制备方法
CN104873454A (zh) 一种单味中药和中药成方粉末的中药饼块
CN105561128A (zh) 一种养血安胎的糖浆的制作方法
CN117101175A (zh) 一种化妆品复配原料混合提取工艺及其应用制备方法
CN103006764A (zh) 一种消炎利胆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CN1830726A (zh) 中药粉末饮片分克包装方法
CN206642101U (zh) 一种中药汤剂用的中药饼块
CN108935836A (zh) 三款无糖凉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200A (zh) 一种治疗由心火亢盛所引起的不良症状的药物
CN102423403A (zh) 胃、大肠两经非解表中药注射液及生产方法
CN102423475A (zh) 脾、肺两经非解表中药注射液及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