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9183B -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69183B CN102969183B CN201210445293.5A CN201210445293A CN102969183B CN 102969183 B CN102969183 B CN 102969183B CN 201210445293 A CN201210445293 A CN 201210445293A CN 102969183 B CN102969183 B CN 1029691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arm
- fluting
- protuberance
- key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开槽,第二臂部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第三臂部具有第二突出部,第四臂部具有第二开槽,第二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抵接于第一开槽,第一突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第二开槽,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结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其中,当第二突出部抵接于第一开槽且第一突出部抵接于第二开槽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彼此可沿虚拟轴心枢转,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虚拟轴心。此种设计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降低加工、组装的复杂度,且降低材料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尤其指一种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以及具有该种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习知的按键主要包含底板、键帽以及升降支撑装置,其中升降支撑装置用于连接该底板与该键帽。由于键帽需要能稳定地上下移动以提供按压并触发开关的功能,故于先前技术中,多采用剪刀式支架作为升降支撑装置。但剪刀式支架通常需有较多的连接处,除增加组装时的困难度之外,亦造成其本身结构复杂化,增加材料制作成本及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即提供了一种升降支撑装置、具有该种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及键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开槽,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该第三臂部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开槽,该第二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一开槽,该第一突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二开槽,使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其中,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且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可沿一虚拟轴心枢转,且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该虚拟轴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为相同的元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一翼部,该第二开槽具有第二抵接部,当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翼部边缘与该第二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一开槽具有第一抵接部,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时,该第二翼部边缘与该第一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底板上,当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时,该虚拟轴心可相对该底板沿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内槽体,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轴块,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彼此相对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且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可于该底板的该对内槽体内沿该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外槽体,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三臂部均具有第三轴块,该第二臂部以及该第四臂部均具有第四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三轴块与该第四轴块分别可转动地延伸于该对外槽体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与键帽结合,并受到该键帽的推动,使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该键帽具有第一键帽槽以及第二键帽槽,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五轴块,该第五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键帽槽内,该第二连杆具有第六轴块,该第六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键帽槽内。
本发明的升降支撑装置由两个彼此结合的连杆所组成。连杆藉由其臂部的突出部与开槽的配合,以形成一虚拟轴心,且突出部与开槽沿着垂直该虚拟轴心的方向结合。当升降支撑装置受到键帽的推动时,两个连杆则相对该虚拟轴心彼此枢转,并且位于虚拟轴心上的连杆的轴块在底板的内槽体上垂直上下移动,而连杆臂部上的其他轴块则在底板的外槽体内枢转,形成一种新型态的键盘升降支撑结构。此种设计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降低加工、组装的复杂度,且降低材料制作成本。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按键,该按键包含有键帽、底板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该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之间。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开槽,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该第三臂部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开槽,该第二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一开槽,该第一突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二开槽,使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其中,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且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可沿一虚拟轴心枢转,且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该虚拟轴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为相同的元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一翼部,该第二开槽具有第二抵接部,当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翼部边缘与该第二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一开槽具有第一抵接部,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时,该第二翼部边缘与该第一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底板上,当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时,该虚拟轴心可相对该底板沿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内槽体,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轴块,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彼此相对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且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可于该底板的该对内槽体内沿该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外槽体,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三臂部均具有第三轴块,该第二臂部以及该第四臂部均具有第四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三轴块与该第四轴块分别可转动地延伸于该对外槽体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与键帽结合,并受到该键帽的推动,使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该键帽具有第一键帽槽以及第二键帽槽,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五轴块,该第五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键帽槽内,该第二连杆具有第六轴块,该第六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键帽槽内。
本发明的按键中的升降支撑装置由两个彼此结合的连杆所组成。连杆藉由其臂部的突出部与开槽的配合,以形成一虚拟轴心,且突出部与开槽沿着垂直该虚拟轴心的方向结合。当升降支撑装置受到键帽的推动时,两个连杆则相对该虚拟轴心彼此枢转,并且位于虚拟轴心上的连杆的轴块在底板的内槽体上垂直上下移动,而连杆臂部上的其他轴块则在底板的外槽体内枢转,形成一种新型态的键盘升降支撑结构。此种设计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降低加工、组装的复杂度,且降低材料制作成本。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键盘,该键盘包含复数个按键,以其中一个按键为例,该按键包含有键帽、底板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该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之间。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开槽,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一突出部;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该第三臂部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开槽,该第二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一开槽,该第一突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二开槽,使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其中,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且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可沿一虚拟轴心枢转,且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该虚拟轴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为相同的元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一翼部,该第二开槽具有第二抵接部,当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翼部边缘与该第二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一开槽具有第一抵接部,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时,该第二翼部边缘与该第一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底板上,当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时,该虚拟轴心可相对该底板沿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内槽体,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轴块,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彼此相对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且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可于该底板的该对内槽体内沿该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一对外槽体,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三臂部均具有第三轴块,该第二臂部以及该第四臂部均具有第四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三轴块与该第四轴块分别可转动地延伸于该对外槽体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升降支撑装置与键帽结合,并受到该键帽的推动,使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该键帽具有第一键帽槽以及第二键帽槽,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五轴块,该第五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键帽槽内,该第二连杆具有第六轴块,该第六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键帽槽内。
本发明的键盘按键中的升降支撑装置由两个彼此结合的连杆所组成。连杆藉由其臂部的突出部与开槽的配合,以形成一虚拟轴心,且突出部与开槽沿着垂直该虚拟轴心的方向结合。当升降支撑装置受到键帽的推动时,两个连杆则相对该虚拟轴心彼此枢转,并且位于虚拟轴心上的连杆的轴块在底板的内槽体上垂直上下移动,而连杆臂部上的其他轴块则在底板的外槽体内枢转,形成一种新型态的键盘升降支撑结构。此种设计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降低加工、组装的复杂度,且降低材料制作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的虚拟轴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下压至最低状态时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于上升过程中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上升至最高状态时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具有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的爆炸示意图。按键100包含键帽10、升降支撑装置30以及底板50。升降支撑装置30设置在键帽10以及底板50之间,可以于受到键帽10的推动时,支撑键帽10相对底板50沿着D1D2方向上下移动,以维持键帽1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升降支撑装置30具有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在本发明中为相同的元件,以简化模具以及生产的成本,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也可以是两个具有不同结构的元件。键帽10具有一对第一键帽槽12以及一对第二键帽槽14,升降支撑装置30的第一连杆31具有第五轴块310,设置于第一键帽槽12内,第二连杆32具有第六轴块320,设置在第二键帽槽14内。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为滑槽结构,因此当键帽10沿着D1D2方向上下移动而推动升降支撑装置30时,第五轴块310以及第六轴块320可分别于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内相对于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亦可为枢接槽结构(或其一为滑槽结构、另一为枢接槽结构),而第五轴块310以及第六轴块320则分别于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内相对第一键帽槽12以及第二键帽槽14枢转,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2以及图3,其中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的示意图,而图3为图2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本发明的按键100中的升降支撑装置30的两个连杆之间,以轴齿的配合来代替传统的轴孔的配合,以简化升降支撑装置30的结构以及加工、组装的复杂度。如图2所示,升降支撑装置30的第一连杆31具有第一臂部311以及第二臂部312,第二连杆32具有第三臂部321以及第四臂部322。第一臂部311与第三臂部321配合,而第二臂部312与第四臂部322配合。第一臂部311具有第一开槽313,在第一开槽313内具有第一抵接部316。如前所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为相同的元件,因此第二连杆32的第四臂部322具有第二开槽323,在第二开槽323内也具有第二抵接部326。第一连杆31的第二臂部312则具有第一突出部314,第一突出部314两侧具有第一翼部315。同样地,第二连杆32的第三臂部321具有第二突出部324,第二突出部324两侧也具有第二翼部325。
请一并参考图3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当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彼此配合时,第二连杆32的第三臂部321的第二突出部324沿着L1方向延伸且抵接于第一连杆31的第一臂部311的第一开槽313,而第一连杆31的第二臂部312的第一突出部314则沿着L2方向延伸且抵接于第二连杆32的第四臂部322的第二开槽323。其中L1方向为第一方向,L2方向为第二方向,L1方向与L2方向相反。而当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彼此如上抵接时,第一突出部314两侧的第一翼部315边缘与第二开槽323内的第二抵接部326相邻且位于虚拟轴心A(如图1所示)上。同理,第二突出部324两侧的第二翼部325边缘与第一开槽313内的第一抵接部316相邻且同样位于该虚拟轴心A上。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中显示出虚拟轴心的示意图,其中为说明方便,升降支撑装置30的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分开绘出,因此亦绘示出两条虚拟轴心A,但实际上在组合时,该两条虚拟轴心A是重合的。换言之,升降支撑装置30的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彼此以突出部和开槽互相抵接时,会形成虚拟轴心A。当升降支撑装置30受到键帽10的推动时,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彼此会沿着该虚拟轴心A枢转,而虚拟轴心A是由突出部的翼部边缘与开槽的抵接部相邻接所形成的。更具体来说,第二突出部324延伸且抵接于第一开槽313的延伸方向(L1方向),以及第一突出部314延伸且抵接于第二开槽323的延伸方向(L2方向)与虚拟轴心A是垂直的,这也与轴孔配合架构中,轴与孔的延伸方向与转轴方向是平行且为同一条线有所不同。
请继续参考图1。前面提到升降支撑装置30设置在键帽10以及底板50之间,并于受到键帽10的推动时,支撑键帽10相对底板50沿着D1D2方向进行上下移动,而升降支撑装置30与底板50之间的结合方式叙述如下。底板50对应升降支撑装置30处具有一对内槽体52以及一对外槽体54。如图1所示,内槽体52位于外槽体54的内侧,其中每一内槽体52为一沿着D1D2的垂直方向走向的L型开槽,而每一外槽体54则具有两个沿着D1D2的垂直方向走向的L型开槽。至于升降支撑装置30中,第一连杆31具有第一轴块317,在第一臂部311处向内延伸,而第二连杆32具有第二轴块327,在第四臂部322处向内延伸,因此当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如前所述彼此结合时,第一轴块317以及第二轴块327则向内彼此相对并位于虚拟轴心A上。当升降支撑装置30设置在底板50时,第一轴块317以及第二轴块327则位于底板50的一对内槽体52内。
另外,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上分别还具有第三轴块318、328,分别在第一臂部311以及第三臂部321处向外延伸。而参考图2可知,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上分别还具有第四轴块319、329,分别在第二臂部312以及第四臂部322处向外延伸。换言之,当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如前所述彼此结合时,两个第三轴块318、328以及两个第四轴块319、329则彼此向外相对。当升降支撑装置30设置在底板50时,第三轴块318、328以及第四轴块319、329则分别延伸于底板50的一对外槽体54内,且被外槽体54限制而仅能在外槽体54内转动。
请参考图5至图7。其中图5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下压至最低状态时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于上升过程中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而图7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上升至最高状态时与底板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在图5至图7中,皆分别显示出升降支撑装置30在不同状态的立体视图以及其与底板50的侧面视图,且为方便图示说明,升降支撑装置30与底板50分开显示,但实际上升降支撑装置30是设置在底板50上,且第三轴块318、328位于外槽体54内。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升降支撑装置30受到键帽10的按压而相对底板50沿着D1D2方向作上下移动时,升降支撑装置30的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会彼此沿着虚拟轴心A枢转,且由于第三轴块318、328以及第四轴块319、329分别延伸于底板50的外槽体54内,且被外槽体54限制而仅能在外槽体54内转动,因此虚拟轴心A以及位于虚拟轴心A上的第一轴块317以及第二轴块327则会在底板50的内槽体52内沿着D1D2方向相对底板50上下移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键盘(未示出),该键盘包含有复数个如图1中所示的按键1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支撑装置以及运用此种升降支撑装置的按键及键盘,该升降支撑装置由两个彼此结合的连杆所组成。连杆藉由其臂部的突出部与开槽的配合,以形成一虚拟轴心,且突出部与开槽沿着垂直该虚拟轴心的方向结合。当升降支撑装置受到键帽的推动时,两个连杆则相对该虚拟轴心彼此枢转,并且位于虚拟轴心上的连杆的轴块在底板的内槽体上垂直上下移动,而连杆臂部上的其他轴块则在底板的外槽体内枢转,形成一种新型态的键盘升降支撑结构。
本发明中,升降支撑装置采用两个连杆的结构替代传统的剪刀式支架,此种设计的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降低加工、组装的复杂度,且降低材料制作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该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底板上,该底板具有一对内槽体,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有:
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开槽和第一轴块,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一突出部;以及
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该第三臂部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四臂部具有第二开槽和第二轴块,该第二突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一开槽,该第一突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抵接于该第二开槽,使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其中,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且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可沿一虚拟轴心枢转,且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分别垂直于该虚拟轴心,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彼此相对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且该第一轴块与该第二轴块可于该底板的该对内槽体内沿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为相同的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一翼部,该第二开槽具有第二抵接部,当该第一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二开槽时,该第一翼部边缘与该第二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突出部两侧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一开槽具有第一抵接部,当该第二突出部抵接于该第一开槽时,该第二翼部边缘与该第一抵接部相邻接且位于该虚拟轴心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时,该虚拟轴心可相对该底板沿该垂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对外槽体,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三臂部均具有第三轴块,该第二臂部以及该第四臂部均具有第四轴块,当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结合时,该第三轴块与该第四轴块分别可转动地延伸于该对外槽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支撑装置与键帽结合,并受到该键帽的推动,使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彼此沿该虚拟轴心枢转,该键帽具有第一键帽槽以及第二键帽槽,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五轴块,该第五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键帽槽内,该第二连杆具有第六轴块,该第六轴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键帽槽内。
8.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有:
键帽;
底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该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之间。
9.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盘包含有至少一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5293.5A CN102969183B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5293.5A CN102969183B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69183A CN102969183A (zh) | 2013-03-13 |
CN102969183B true CN102969183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779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45293.5A Active CN102969183B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6918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97011B2 (ja) | 2020-11-23 | 2023-06-23 | 緯創資通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キ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キーボード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02193B2 (en) | 2012-10-30 | 2016-11-22 | Apple Inc. | Low-travel key mechanisms using butterfly hinges |
US9710069B2 (en) | 2012-10-30 | 2017-07-18 | Apple Inc.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having flex tails upon which keyboard keycaps are coupled |
US9449772B2 (en) | 2012-10-30 | 2016-09-20 | Apple Inc. | Low-travel key mechanisms using butterfly hinges |
EP2954384B1 (en) | 2013-02-06 | 2023-08-02 | Apple Inc. | Input/output device with a dynamically adjustabl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
WO2014193850A1 (en) | 2013-05-27 | 2014-12-04 | Apple Inc. | Low travel switch assembly |
US9908310B2 (en) | 2013-07-10 | 2018-03-06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reduced friction surface |
KR101787301B1 (ko) | 2013-09-30 | 2017-10-18 | 애플 인크. | 감소된 두께를 가지는 키 캡 |
WO2015047606A1 (en) | 2013-09-30 | 2015-04-02 | Apple Inc. | Keycaps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 |
KR101792491B1 (ko) * | 2013-09-30 | 2017-11-02 | 애플 인크. | 버터플라이 힌지를 이용한 낮은 이동 키 메커니즘 |
US10796863B2 (en) | 2014-08-15 | 2020-10-06 | Apple Inc. | Fabric keyboard |
US10082880B1 (en) | 2014-08-28 | 2018-09-25 | Apple Inc. | System level features of a keyboard |
WO2016053898A1 (en) | 2014-09-30 | 2016-04-07 | Apple Inc. | Light-emitting assembly for keyboard |
WO2016183488A1 (en) | 2015-05-13 | 2016-11-17 | Apple Inc. | Keyboard assemblies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keyboard assemblies |
US9997308B2 (en) | 2015-05-13 | 2018-06-12 | Apple Inc. | Low-travel key mechanism for an input device |
JP6637070B2 (ja) | 2015-05-13 | 2020-01-29 |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e Inc. | 電子デバイス用のキーボード |
CN206134573U (zh) | 2015-05-13 | 2017-04-26 | 苹果公司 | 键、用于键盘的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结构 |
US9934915B2 (en) | 2015-06-10 | 2018-04-03 | Apple Inc. | Reduced layer keyboard stack-up |
TWI587337B (zh) * | 2015-07-08 | 2017-06-1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及其鍵盤 |
TWI573159B (zh) * | 2015-07-23 | 2017-03-0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及其鍵盤 |
US9971084B2 (en) | 2015-09-28 | 2018-05-15 | Apple Inc. | Illumination structure for uniform illumination of keys |
US10353485B1 (en) | 2016-07-27 | 2019-07-16 | Apple Inc. | Multifunction input device with an embedded capacitive sensing layer |
US10115544B2 (en) | 2016-08-08 | 2018-10-30 | Apple Inc. | Singulated keyboar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keyboard |
US10755877B1 (en) | 2016-08-29 | 2020-08-25 | Apple Inc. | Keyboar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11500538B2 (en) | 2016-09-13 | 2022-11-15 | Apple Inc. | Keyless keyboard with force sensing and haptic feedback |
JP2018055922A (ja) * | 2016-09-28 | 2018-04-05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
WO2019023357A1 (en) | 2017-07-26 | 2019-01-31 | Apple Inc. | COMPUTER WITH KEYBOARD |
CN110838419B (zh) * | 2018-08-17 | 2022-03-0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TWI691983B (zh) * | 2018-08-17 | 2020-04-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鍵盤 |
CN111354592B (zh) * | 2018-12-21 | 2022-08-12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CN110010394B (zh) * | 2019-04-10 | 2020-08-18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键盘 |
US11538644B2 (en) | 2019-04-11 | 2022-12-27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switch structure |
US11264186B2 (en) | 2019-04-11 | 2022-03-01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switch structure |
CN110033977A (zh) * | 2019-05-03 | 2019-07-19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US10984968B2 (en) | 2019-05-22 | 2021-04-20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switch structure |
TWI713064B (zh) * | 2019-05-22 | 2020-12-1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 |
CN110265252A (zh) * | 2019-05-31 | 2019-09-20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25864Y (zh) * | 1998-05-21 | 1999-06-23 | 陈宝金 | 电脑按键开关 |
CN2872570Y (zh) * | 2006-02-08 | 2007-02-21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N101661846A (zh) * | 2009-09-18 | 2010-03-03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制造支撑结构的方法、按键以及键盘 |
CN202523582U (zh) * | 2012-02-10 | 2012-11-0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其相关键盘 |
CN202523603U (zh) * | 2012-02-10 | 2012-11-0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其键盘 |
-
2012
- 2012-11-09 CN CN201210445293.5A patent/CN1029691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25864Y (zh) * | 1998-05-21 | 1999-06-23 | 陈宝金 | 电脑按键开关 |
CN2872570Y (zh) * | 2006-02-08 | 2007-02-21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N101661846A (zh) * | 2009-09-18 | 2010-03-03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支撑结构、制造支撑结构的方法、按键以及键盘 |
CN202523582U (zh) * | 2012-02-10 | 2012-11-0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其相关键盘 |
CN202523603U (zh) * | 2012-02-10 | 2012-11-0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及其键盘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97011B2 (ja) | 2020-11-23 | 2023-06-23 | 緯創資通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キ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キーボー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69183A (zh) | 2013-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9183B (zh) | 按键的升降支撑装置、按键以及键盘 | |
CN103065844B (zh) |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 |
CN107658155B (zh) | 按键装置及其平衡杆结构 | |
US8901444B2 (en) | Current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04720358U (zh) |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 |
CN201853593U (zh) | 键盘按键结构 | |
CN201673833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01540845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04640651U (zh) | 一种手机后壳冲压模具 | |
TWM447535U (zh) | 按鍵的升降支撐裝置以及按鍵 | |
CN201716675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03535558U (zh) | 金属计算机机箱 | |
CN203859037U (zh) | 一种三防机及其防水按键结构 | |
CN202167377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03746719U (zh) | 一种可拆式发光键盘按键结构 | |
CN201984995U (zh) | 键帽总成、按键及键盘 | |
CN201859782U (zh) | 长型按键及键盘 | |
CN204720361U (zh) |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 |
CN201984999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450774Y (zh) | 键盘按键改进结构 | |
CN203434055U (zh) | 用于支撑架组的啮合结构 | |
CN204144116U (zh) | 一种具有多连杆键帽板的键盘 | |
CN201975303U (zh) | 大型按键装置 | |
CN202126669U (zh) | 鼠标壳体结构 | |
CN203746022U (zh) | 一种鼠标左右键功能的相互转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