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064A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8064A CN102958064A CN2011102375944A CN201110237594A CN102958064A CN 102958064 A CN102958064 A CN 102958064A CN 2011102375944 A CN2011102375944 A CN 2011102375944A CN 201110237594 A CN201110237594 A CN 201110237594A CN 102958064 A CN102958064 A CN 102958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aggregation
- terminal
- requirement information
- coexistence requirement
- coexist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0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00117 Abnormal behavi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简单、方便的实现了降低或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2.6GHz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部署的重要频段,如图1所示的,3GPP的主流规划方案是将2500-2570MHz/2620-2690MHz规划给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频段编号为Band 7,将2570-2620MHz规划给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频段编号为Band 38。
如图1所示,当FDD系统和TDD系统共存,基站紧邻布置时,可能存在的干扰类型包括:FDD基站(BS)和TDD基站(BS)之间、FDD终端(UE)与TDD终端(UE)之间、FDD基站和TDD终端之间、FDD终端与TDD基站之间的干扰;通过分析测试发现,一般干扰会在FDD基站和TDD基站之间、FDD终端与TDD终端之间产生。
对于基站之间的干扰,通常采用预留保护带和/或站址工程来解决,对于终端之间的干扰,现有不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Rel-8/Rel-9系统,由于支持的带宽比较小,一般可以支持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通过设置合理的带外杂散指标和过渡带一般就可以达到消除干扰的共存要求了。
而对于引入载波聚合后的Rel-10系统,由于其支持的带宽将超过20MHz,对于Band 7或Band 38来说,支持的聚合带宽将可能为20MHz+5MHz、20MHz+10MHz、20MHz+15MHz或20MHz+20MHz。由于支持更宽的发射带宽,带外衰减将更为缓慢,现有对于非载波聚合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将无法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干扰消除的实现。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的干扰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干扰的问题。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包括:
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包括: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一种基站,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一种载波聚合终端,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干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包括上述的基站和上述的载波聚合终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及装置,通过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该方法通过系统广播消息或专用信令携带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特殊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不会影响非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终端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实现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FDD和TDD系统共存的系统架构和干扰类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D终端上行保护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聚合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载波聚合系统中,要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考虑到终端的成本和体积限制,射频滤波器或双工器的带外抑制能力有限,可以采用降低紧邻频段的带内发射功率来实现所需的带外共存衰减需求。
现有Rel-8/rel-9系统中,由于不需要回退即可满足系统共存要求,但在Rel-10中引入载波聚合功能,支持更大的发射带宽后,需要进行功率回退才能满足系统共存指标要求。由于终端是移动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管理要求不一致,需要定义网络信令指示特定的终端共存需求。因此,需要为Rel-10载波聚合的Band 7或Band 38定义相应共存信令。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该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为了配置载波聚合时额外的终端共存其需求,基站需要求首先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一般基站根据终端所处的工作模式确定是否要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的,基站判断终端是否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以及终端所支持的频段是否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当终端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时,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一般终端所支持的频段与基站所支持的频段相同。
上述步骤S11中,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包括下列配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a1)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将第一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这种配置方式由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回退功率值。
(b1)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二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这种方式由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共同确定功率回退值。
(c1)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载波聚合终端邻频共存时,功率回退还和工作频率的具体位置有关,即使发射带宽大小相同,占用资源块大小相同,由于占用资源块的位置不同,对应的功率回退可能也有不同。例如,在中心的资源块,和占用紧邻受害系统的资源块要求可能就不相同。
(d1)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将第四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除了限制最大发射功率外,也可能同时或单独限制终端的最大上行可用频率资源块的数目
(e1)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这种配置方式由基站根据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直接指示给载波聚合终端;或对每个功率回退值设置一个对应的功率值编码,并将功率值编码和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在终端和基站两侧共享,则基站将功率值编码发送给终端即可。
(f1)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这种配置方式由基站根据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指示给载波聚合终端;或对每个功率回退值设置一个对应的功率值编码,并将功率值编码和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在终端和基站两侧共享,则基站将功率值编码发送给终端即可。
(g1)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h1)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数目,将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或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步骤S12:基站通过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向载波聚合终端下发共存需求信息,下发的方式包括:
(1)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系统广播消息。
具体可以在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或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的系统信息块类型字段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例如,载波聚合时Band 38(频段38)的TDD终端保护Band 7的FDD终端时,可以在MIB或SIB中的系统信息块某一类型(System Information BlockTypex)字段中定义一个额外载波聚合共存需求信息单元(Additional CarrierAggregation Coexistence Requirements Information Element),即共存需求信息字段,系统广播消息MIB或SIB中的共存需求信息字段的具体格式如下表1所示:
表1
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携带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共存需求字段,该字段针对载波聚合终端,非载波聚合终端即使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也不会解析该字段。而且不需要利用现有系统广播消息中已定义的字段,因此不会造成非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后,不能识别和解析错误的问题。即基站为终端配置适用于Rel-10系统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Rel8/Rel9系统的终端接收到这种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系统广播信息时,不会解析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相关字段。
(2)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
具体可以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即在专用信令中添加一个信息单元(IE),指示载波聚合时的共存要求,例如,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Physical Config Dedicated)中定义一个IE,即额外载波聚合共存需求(Additional Carrier Aggregation CoexistenceRequirements)来指示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携带共存需求信息字段的具体格式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携带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共存需求字段,该专用信令只有载波聚合终端能够接收并解析,非载波聚合终端不接收。该方式也不需要利用现有系统广播消息中已定义的字段,因此不会造成非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后,不能识别和解析错误的问题。
步骤S13: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后,根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具体内容,确定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在载波聚合场景下的实际发射功率。通过改变终端发射功率的值,实现对共存载波聚合终端的保护,避免干扰共存的载波聚合终端。
上述方法,通过在系统广播消息中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指示TDD终端和FDD终端共存时额外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既可以支持非载波聚合场景下,TDD终端和FDD终端共存时,不需要对应的功率回退的情况;也适用于在载波聚合场景下,TDD终端和FDD终端共存时,需要功率回退的实际需求。其中,Rel-8、Rel-9系统中的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时,不会对增加的携带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共存需求字段进行解析,且Rel-8、Rel-9系统中的终端接收不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因此,不会出现Rel-8、Rel-9系统中的终端从现有网络信令已定义的字段中解析出未知信息而导致的异常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在载波聚合终端侧的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
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参见步骤S11和步骤S12。
步骤S22: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根据功率回退值确定自身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相应于步骤S11中基站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几种实现方式,分别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根据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
(a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a1)实现,由载波聚合终端执行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
(b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功率回退值。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b1)实现,由载波聚合终端执行根据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功率回退值。
(c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c1)实现,由载波聚合终端执行根据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
(d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时,解析出所述功率回退值。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e1)、(f1)和(g1)中直接发送功率回退值的方式实现,载波聚合终端只需要接收功率回退值,然后直接使用即可。
(e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时,查找存储的功率值编码与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功率回退值。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e1)、(f1)和(g1)中发送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的方式实现,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功率值编码后,查询得到对应的功率回退值即可。
相应于步骤S11中基站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的几种实现方式,分别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根据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f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时,根据第四对应关系,确定自身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d1)实现,由载波聚合终端执行根据第四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g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时,解析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h1)中直接发送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的方式实现,载波聚合终端只需要接收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然后直接使用即可。
(h2)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时;查找存储的数目编码与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的对应关系,确定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该方式基于步骤S11中的方式(h1)中发送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的方式实现,载波聚合终端接收数目编码后,查询得到对应的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即可。
下面以一个Band38的TDD终端上行发射时,通过上行发射保护Band7的FDD终端的下行接收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Band38的TDD终端上行发射(UL),Band 7的FDD终端下行接收(DL)。其中,Band 38支持以下载波聚合带宽组合:20MHz+5MHz,20MHz+10MHz,20MHz+15MHz或20MHz+20MHz。限制频带(Restrictedblock)在2570MHz处;工作频段带外(out-of-band,OOB)对应的带外辐射限值为-15.5dBm/5MHz;杂散发射(Spurious emission)对应的杂散辐射限值为-30dBm/MHz。
带外杂散辐射要求通常不会由于干扰源的带宽变化而变化,可以预见Rel-10中的Band 38保护Band 7的射频指标将和Rel-8,9相同,当频谱聚合,发射带宽变大后,需要进行功率回退才可以满足带外共存指标。根据终端硬件仿真,可得出对应不同聚合带宽组合满足带外共存指标所需的功率回退值,例如可以如下表3所示为Band 38的TDD终端载波聚合时保护Band 7的FDD终端所需功率回退要求:
表3
基站工作在载波聚合状态,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时,基站根据表1配置载波聚合时额外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配置方式可以参见步骤S11。以方式(d1)为例,假设终端的发射带宽为30MHz,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为7,则根据表1可以确定功率回退值为≤1dB,终端需要回退功率约1dB,基站直接将该功率回退值发送给终端或将该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发送给终端,终端在实际发射的RB上在最大发射功率基础上减1dB发射。
该方法由基站配置和指示载波聚合时额外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终端根据基站的指示在对应区域进行功率回退。可以支持非载波聚合下不需要共存对应的功率回退,而在载波聚合时需要功率回退的实际需求,且不会出现Rel-8/Rel-9系统中的终端接收未知信息而导致异常行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该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基站1和载波聚合终端2,其中基站可以是TDD基站,也可以是FDD基站;载波聚合终端可以是TDD终端,也可以是FDD终端。
上述基站1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配置模块11、指令生成模块12和指令发送模块13。
配置模块11,用于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优选的,上述配置模块11,具体用于:判断终端是否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以及终端所支持的频段是否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当终端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时,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优选的,上述配置模块11,具体用于执行下列配置方式之一或组合: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将第一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二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将第三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将第四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将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或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生成模块12,用于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优选的,上述指令生成模块12,具体用于:在主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的系统信息块类型字段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发送模块13,用于向所有终端广播系统广播消息或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上述载波聚合终端2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信令接收模块21和干扰处理模块22。
信令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该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干扰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优选的,上述干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根据功率回退值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所述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优选的,上述干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确定功率回退值: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功率回退值;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时,根据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时,解析出功率回退值目;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时;查找存储的功率值编码与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功率回退值。
优选的,上述干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时,根据第四对应关系,确定自身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时,解析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时;查找存储的数目编码与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的对应关系,确定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基站判断终端是否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以及终端所支持的频段是否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当终端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时,配置所述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时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包括下列配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将所述第四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数目,将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或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在主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的系统信息块类型字段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6.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终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根据功率回退值确定自身的实际发射功率;
所述载波聚合终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具体包括: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的过程,具体包括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时,解析出所述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时;查找存储的功率值编码与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功率回退值;
所述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过程,具体包括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自身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时,解析出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时;查找存储的数目编码与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以及终端所支持的频段是否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当终端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时,配置所述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执行下列配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将所述第四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将所述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或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在主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的系统信息块类型字段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13.一种载波聚合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干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根据功率回退值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所述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时,解析出所述功率回退值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时;查找存储的功率值编码与功率回退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功率回退值;
所述干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自身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时,解析出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时;查找存储的数目编码与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16.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基站和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所述的载波聚合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37594.4A CN102958064B (zh) | 2011-08-18 | 2011-08-18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37594.4A CN102958064B (zh) | 2011-08-18 | 2011-08-18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8064A true CN102958064A (zh) | 2013-03-06 |
CN102958064B CN102958064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4776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37594.4A Active CN102958064B (zh) | 2011-08-18 | 2011-08-18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5806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1294A1 (zh) * | 2013-04-01 | 2014-10-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测试的装置 |
WO2018059064A1 (zh) * | 2016-09-29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
WO2020156170A1 (zh) * | 2019-01-28 | 2020-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2543507A (zh) * | 2019-09-23 | 2021-03-23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上行干扰的载波选择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8402A (zh) * | 2009-02-12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成员载波信息的获取方法、及成员载波信息的收发系统 |
CN102076031A (zh) * | 2011-01-13 | 2011-05-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小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75949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a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82581A (zh) * | 2009-12-01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实现不同通信系统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
-
2011
- 2011-08-18 CN CN201110237594.4A patent/CN1029580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8402A (zh) * | 2009-02-12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成员载波信息的获取方法、及成员载波信息的收发系统 |
CN102082581A (zh) * | 2009-12-01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实现不同通信系统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075949A (zh) * | 2010-12-22 | 2011-05-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a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76031A (zh) * | 2011-01-13 | 2011-05-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小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1294A1 (zh) * | 2013-04-01 | 2014-10-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测试的装置 |
CN104104454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测试的装置 |
WO2018059064A1 (zh) * | 2016-09-29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
WO2020156170A1 (zh) * | 2019-01-28 | 2020-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2543507A (zh) * | 2019-09-23 | 2021-03-23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上行干扰的载波选择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8064B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25503B2 (en) |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 |
WO2019141189A1 (zh) | 用于上报终端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1373818B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WO2021057232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8029074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空中接口资源利用的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7016404B2 (ja) |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 |
CN114846881B (zh) | 一种确定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15202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 |
US20160135152A1 (en) |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EP3557828B1 (en) | Switch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AU2018284889B2 (en) | Bandwidth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WO2017193338A1 (zh) | 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
WO201104031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system information can be reused and chang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864159B2 (en)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2958064A (zh)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WO2020143064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6101556A1 (zh) | 频带修改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CN111132324A (zh) | 一种旁链路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
WO2013067927A1 (zh) | 传输网络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6569512A (zh) | 方法、通信设备和基础设施设备 | |
WO2010031276A1 (zh) | 一种大带宽多载波系统中的寻呼方法 | |
CN113016160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292327A1 (en) | Power save in overloaded wireless transmissions | |
WO2024138704A1 (zh) | 侧行链路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86719A1 (ja) | 端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