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948193B -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 Google Patents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193B
CN102948193B CN201180023102.XA CN201180023102A CN102948193B CN 102948193 B CN102948193 B CN 102948193B CN 201180023102 A CN201180023102 A CN 201180023102A CN 102948193 B CN102948193 B CN 102948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identifier
pcid
payload
physical
laye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31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193A (zh
Inventor
张晓霞
K·刘
K·巴塔德
T·余
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当具有不同的全球小区标识符(GCID)的两个邻居演进节点B(eNB)选择同样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时,PCID碰撞可能发生在无线网络中。演进节点B通过在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广播信道上发送与该eNB的GCID相对应的比特模块,来唯一地标识它们自己。单独的用户设备(UE)通过解码PBCH有效负荷来辨识出PCID碰撞,以识别来自PCID碰撞涉及的两个eNB的不同的GCID调制的有效负荷。可选的,UE通过针对由相对大的时间偏移分隔的同样的信号来监测PBCH上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来检测无线网络中的PCID碰撞。检测到PCID碰撞之后,UE可以尝试尽最大努力报告该PCID碰撞、可以报告给回退eNB、或者UE可以使用上行信道上的特定资源。

Description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0年5月7日提交的名为“METHODSANDSYSTEMSFORDETECTINGANDREPORTINGPHYSICAL-LAYERCELLIDENTIFIERCOLLISIONSINWIRELESSNETWORK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32,37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在这里引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检测和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碰撞。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服务,如话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广播等。这些无线网络可能是多址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能够支持多个用户。这样的多址网络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及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许多基站,能够支持许多用户设备(UE)的通信。UE可经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基站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基站可在下行链路上发送数据及控制信息到UE和/或在上行链路上从UE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在下行链路上,来自基站的发射可能遭遇来自邻居基站或来自其它无线射频(RF)发射机的发射带来的干扰。在上行链路上,来自UE的发射可能遭遇来自与邻居基站通信的其它UE的上行链路发射或来自其它无线RF发射机的干扰。这一干扰可能降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性能。
随着移动宽带接入需求的持续增加,更多的UE接入长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以及更多的短距离无线系统在社区中部署,干扰和拥塞网络的概率也在增长。研究和发展持续提升UMTS技术,不仅要满足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也提升和增强移动通信中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该方法还包括从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确定接收的无线信号是否与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的邻居基站相对应。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从至少一个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确定邻居基站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的模块。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具有记录于其上的非易失性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从至少一个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从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确定邻居基站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的程序代码。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及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从至少一个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该处理器还配置为从接收的无线信号中确定接收邻居基站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
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演进NodeB(eNB)处从多个用户设备(UE)接收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包括来自每个UE的与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相对应的导频信号。无线信号还包括不同于另一个UE的数据消息的UE数据消息。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无线信号确定PCID碰撞是否发生。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演进NodeB(eNB)处从多个用户设备(UE)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无线信号包括来自每个UE的与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相对应的导频信号。无线信号还包括不同于另一个UE的数据消息的UE数据消息。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无线信号确定PCID碰撞是否发生的模块。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具有记录于其上的非易失性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在演进NodeB(eNB)处从多个用户设备(UE)接收无线信号的程序代码。无线信号包括来自每个UE的与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相对应的导频信号。无线信号还包括不同于另一个UE的数据消息的UE数据消息。该程序代码还包括基于无线信号确定PCID碰撞是否发生的程序代码。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及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在演进NodeB(eNB)处从多个用户设备(UE)接收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包括来自每个UE的与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相对应的导频信号。无线信号还包括不同于另一个UE的数据消息的UE数据消息。该处理器还配置为基于无线信号确定PCID碰撞是否发生。
这只是相当宽泛的概述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益处,从而使得接下来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公开额外的特征和有益之处将在下面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本公开作为基础可被轻易地利用用于改变或设计其它结构以实现与本公开同样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意识到这样的等价结构不脱离如前述附带的权利要求那样的本公开的教导。从下面的描述并考虑附图将更好地理解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特性的新颖的特征,它的组织及操作方法以及进一步的目标和有益之处。然而可以明显的理解每个附图被提供仅用于解释和描述的目的,不期望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中,本公开的特征、特性及有益之处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同样的参考符号标识了相应的方面。
图1是概念地图释了电信系统的例子的框图。
图2是概念地图释了电信系统的下行链路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3是概念地图释了上行链路通信中的示例帧结构的框图。
图4是概念地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配置的基站/eNodeB和UE的设计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
图6A是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检测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流程图。
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物理广播信道上的有效负荷的24比特的释图。
图7是根据一个方面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这个方面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
图9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检测和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方法。
图10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检测和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出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期望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期望仅代表这里描述的概念实施的配置。详细描述包括用于提供各种概念的全面理解的目的的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概念可不需这些特定细节而实施是显然的。在一些例子中,周知的结构和部件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这样的概念。
这里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等。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通用地面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率(LCR)。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OF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演进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Flash-OFDM等。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即将到来的版本。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CDMA2000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各种的无线技术和标准是现有技术。为了清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在下面描述用于LTE,LTE的专门术语在下面描述的大部分中使用。
这里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通用地面无线接入(UTRA)、电信工业协会(TIA)CDMA2000及类似的。UTRA技术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CDMA的变体。CDMA2000技术包括来自电子工业联盟(EIA)和TIA的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OFDMA网络可实施无线技术,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及类似的。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及LTE-Advanced(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较新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上面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其它无线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为了清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在下面描述用于LTE或LTE-A(或者统称为LTE/-A),并在下面描述的大部分中使用这些LTE/-A的专门术语。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LTE-A网络。无线网络100包括许多演进节点B(eNodeB)110及其它网络实体。eNodeB是与UE通信的站,也可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点及类似的。每个eNodeB110可为一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取决于术语使用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可指eNodeB的这一特定地理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eNodeB子系统。
eNodeB可提供通信覆盖给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小区。宏小区通常覆盖相对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几公里半径)并可允许与网络提供商具有服务预订的UE不受限制的接入。微微小区通常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可允许与网络提供商具有服务预订的UE不受限制的接入。毫微微小区也通常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除了非限制性接入,还可提供限制性的接入给与该毫微微小区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中的UE、家庭中用户的UE、及类似的)。宏小区的eNodeB可称为宏eNodeB。微微小区的eNodeB可称为微微eNodeB。而毫微微小区的eNodeB可称为毫微微eNodeB或家庭eNodeB。在图1示出的例子中,eNodeB110a、110b和110c分别是宏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eNodeB。eNodeB110x是微微小区102x的eNodeB。而eNodeB110y和110z分别是毫微微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eNodeB。eNode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及类似的)小区。
无线网络100还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从上游站(例如eNodeB、UE等)接收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并发送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到下游站(例如UE或eNodeB)的站。中继站也可是为其它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的例子中,中继站110r可与eNodeB110a和UE120r通信从而促进eNodeB110a与UE120r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称为中继eNodeB、中继等。
无线网络100可是异构网络,包括不同类型的eNodeB,例如宏eNodeB、微微eNodeB、毫微微eNodeB、中继等。这些不同类型的eNodeB在无线网络100中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级别、不同的覆盖区域及对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eNodeB具有高的发射功率级别(例如20瓦),而微微eNodeB、毫微微eNodeB及中继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级别(例如1瓦)。
无线网络100可支持同步操作。为了同步操作,eNodeB具有相似的帧定时,并且来自不同eNodeB的传输在时间上可大约对齐。
在一个方面,无线网络100可支持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操作模式。这里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FDD也可用于TDD操作模式。
网络控制器130耦合到eNodeB110的集合,并为这些eNodeB110提供协调与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经回程与eNodeB110通信。eNodeB110还可相互通信,例如经无线回程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通信。
UE120散布在无线网络100中,而且每个UE是静止的或移动的。UE也可称为终端、移动站、用户单元、站或类似的。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WLL)站、平板或类似的。UE能够与宏eNodeB、微微eNodeB、毫微微eNodeB、中继和类似物进行通信。在图1中,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UE和被指定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UE的服务eNodeB之间期望的传输。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UE和eNodeB之间的干扰传输。
LTE在下行链路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K)正交子载波,也通常称为音调(tone)、音频(bin)或类似的。每个子载波用数据调制。通常,调制符号在频域用OFDM发送,在时域用SC-FDM发送。相邻子载波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而子载波的总数(K)可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子载波的间隔可以是15kHz,而最小的资源分配(称为‘资源块’)是12个子载波(或180kHz)。因此,对应于系统带宽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名义上的FFT大小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系统带宽还可划分成子带。例如,子带覆盖1.08MHz(即6个资源块),而对应于系统带宽1.25、2.5、5、10或20MHz分别有1、2、4、8或16个子带。
图2示出了LTE中使用的下行链路FDD帧结构。下行链路传输时间轴可划分成无线帧单元。每个无线帧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可划分成索引从0到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因而每个无线帧包括索引从0到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对于普通循环前缀为7个符号周期(如图2所示),对于扩展循环前缀为6个符号周期。每个子帧中的2L个符号周期分配索引从0到2L-1。可用时频资源可划分成资源块。在一个时隙中每个资源块覆盖N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
在LTE中,eNodeB可为eNodeB中的每个小区发送主同步信号(PSC或PSS)和辅同步信号(SSC或SSS)。如图2所示,对于FDD操作模式,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分别在具有普通循环前缀的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和5中的每一个的符号周期6和5发送。UE可使用同步信号用于小区检测和获取。对于FDD操作模式,eNodeB在子帧0的时隙1的符号周期0到3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携带某些系统信息。
如图2所示,eNodeB在每个子帧的第一符号周期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CFICH传送控制信道使用的符号周期的数目(M),其中M等于1、2或3并随子帧而改变。对于小的系统带宽,例如小于10个资源块,M还可等于4。在图2示出的例子中,M=3。eNodeB在每个子帧的前M个符号周期发送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DCCH和PHICH也包括在图2示出的例子中的前3个符号周期。PHICH携带信息以支持混合自动重传(HARQ)。PDCCH为UE携带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信息,并携带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eNodeB在每个子帧的剩余符号周期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在下行链路上携带调度用于数据传输的UE的数据。
eNodeB在其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间1.08MHz发送PSC、SSC和PBCH。eNodeB在发送PCFICH和PHICH的每个符号周期的整个系统带宽发送这些信道。eNodeB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发送PDCCH给UE组。eNodeB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发送PDSCH给UE组。eNodeB以广播方式发送PSC、SSC、PBCH、PCFICH和PHICH给所有UE,以单播方式发送PDCCH给特定UE,并还以单播方式发送PDSCH给特定UE。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有许多资源元素可用。每个资源元素在一个符号周期覆盖一个子载波,并可用来发送一个调制符号,其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对于控制信道使用的符号,在每个符号周期中不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可安排成资源元素组(REG)。在一个符号周期中每个REG包括四个资源元素。PCFICH占据符号周期0中的4个REG,其在频率上大约相等的分隔开。PHICH占据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的符号周期中的3个REG,其在频率上散布。例如,PHICH的3个REG全都属于符号周期0或分散在符号周期0、1和2中。在前M个符号周期PDCCH占据从可用REG中选取的9、18、36或72个REG。仅REG的某些组合允许用于PDCCH。
UE知晓用于PHICH和PCFICH的特定REG。UE搜索用于PDCCH的REG的不同组合。要搜索的组合的数目通常小于PDCCH中对于所有UE允许组合的数目。eNodeB在UE将搜索的任一组合中发送PDCCH给UE。
UE可能位于多个eNodeB的覆盖中。这些eNodeB中的一个被选择服务UE。基于多种准则选择服务eNodeB,例如接收功率、路径损耗、信噪比(SNR)等。
图3是概念地图释了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FDD和TDD(仅非特定子帧)子帧结构的框图。上行链路的可用资源块(RB)可划分成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形成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界,并具有可配置的大小。控制部分的资源块分配给UE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数据部分包括不包括在控制部分中的所有资源块。图3中的设计导致数据部分包括连续的子载波,其允许单个的UE被分配数据部分中的所有连续的子载波。
在控制部分中分配资源块给UE以传输控制信息到eNodeB。还在数据部分中分配资源块给UE以传输数据到eNodeB。UE在控制部分分配的资源块上,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发送控制信息。UE在数据部分分配的资源块上,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仅发送数据或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如图3所示上行链路传输可跨越子帧的两个时隙并进行跳频。根据一个方面,在宽松的单载波操作中,在UL资源上传输并行信道。例如,UE发送控制和数据信道,并行控制信道和并行数据信道。
LTE/-A中使用的PSC、SSC、CRS、PBCH、PUCCH、PUSCH和其它信号及信道在公开可用的题为“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的3GPPTS36.211中描述。
图4示出了基站/eNodeB110和UE120的设计的框图,其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eNodeB中的一个和UE中的一个。基站110是图1中的eNodeB110c,而UE120是UE120y。基站110还可以是一些其它类型的基站。基站110装有天线434a到434t,而UE120装有天线452a到452r。
在基站110,发送处理器420从数据源412接收数据,从控制器/处理器440接收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用于PBCH、PCFICH、PHICH、PDCCH等。数据可用于PDSCH等。处理器420可处理(例如编码和符号映射)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分别获取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420还生成参考符号,例如用于PSS、SSS和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发送(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430在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参考符号(如果可用)上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提供输出符号流给调制器(MOD)432a到432t。每个调制器432可处理相应的输出符号流(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取输出抽样流。每个调制器432进一步处理(例如模拟转换、放大、滤波及上变换)输出抽样流以获取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432a到432t的下行链路信号可分别经天线434a到434t发送。
在UE120处,天线452a到452r可从基站110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分别提供接收的信号给解调器(DEMOD)454a到454r。每个解调器454调整(例如滤波、放大、下变换和数字转换)相应接收的信号以获取输入抽样。每个解调器454进一步处理输入抽样(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取接收的符号。MIMO检测器456从所有解调器454a到454r获取接收的符号,如果可行在接收的符号上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测的符号。接收处理器458可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检测的符号,向数据宿460提供为UE120解码的数据,并提供解码的控制信息到控制器/处理器480。
在上行链路UE120处,发送处理器464可从数据源462接收并处理数据(例如用于PUSCH),从控制器/处理器480接收并处理控制信息(例如用于PUCCH)。处理器464也可生成用于参考信号的参考符号。如果可用,来自发送处理器464的符号可由TXMIMO处理器466进行预编码,进一步由调制器454a到454r进行处理(例如用于SC-FDM等),并发送到基站110。在基站110处,来自UE120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434接收,由解调器432处理,如果可行由MIMO检测器436检测,并进一步由接收处理器438处理以获取由UE120发送的解码数据和控制信息。处理器438提供解码数据给数据宿439,提供解码控制信息给控制器/处理器440。基站110能够发送消息给其它基站,例如经X2接口441。
控制器/处理器440和480分别指导基站110和UE120处的操作。基站110处的处理器440和/或其它处理器和模块执行或指导用于这里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处理的执行。UE120处的处理器480和/或其它处理器和模块也执行或指导图5到9解释的功能块和/或用于这里描述的技术的其它处理的执行。存储器442和482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10和UE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444调度UE用于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在异构网络如无线网络100的部署中,UE操作在显著干扰的场景下,这一场景下UE可观察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干扰eNodeB的高干扰。显著干扰场景可由于限制性的关联而发生。例如,在图1中,UE120y靠近毫微微eNodeB110y,并且具有eNodeB110y的高的接收功率。然而,由于限制性的关联,UE120y可能不能接入毫微微eNodeB110y,而可以连接到宏eNodeB110c(如图1所示)或也具有较低接收功率的毫微微eNodeB110z(图1中未示出)。UE120y然后观察到下行链路上来自毫微微eNodeB110y的高干扰,并且也给eNodeB110y在上行链路上带来高干扰。使用协调干扰管理,eNodeB110c和毫微微eNodeB110y可经回程进行通信以协商资源。在协商中,毫微微eNodeB110y同意终止在它的信道资源中的一个上的传输,从而当其与eNodeB110c经同样的信道通信时UE120y将不会经历如此多的来自毫微微eNodeB110y的干扰。
除了在这样显著干扰场景下UE处观察到的信号功率的矛盾之外,甚至在同步系统中,由于UE和多个eNodeB之间的不同距离,下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延时也可由UE观察到。同步系统中的eNodeB在系统中是推测同步的。然而,例如考虑UE距离宏eNodeB5公里,任何从宏eNodeB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传播延时将延时大约16.67μs(5km÷3×108,即光速,‘c’)。将来自宏eNodeB的下行链路信号与来自更接近的毫微微eNodeB的下行链路信号相比较,定时偏差将接近生存时间(TTL)误差的级别。
此外,这样的定时偏差可能影响UE处的干扰消除。干扰消除经常使用相同信号的多个版本的组合之间的互相关特性。通过组合相同信号的多个副本,干扰能更容易地识别,因为虽然可能在每个信号副本上存在干扰,其可能不在相同位置。使用组合信号的互相关,可从干扰中确定和区分实际的信号部分,因而允许消除干扰。
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无线网络如长期演进(LTE)网络,划分成小区。每个小区可以例如与演进节点B(eNB)相关联。也就是说,每个eNB可以代表LTE网络中的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分配了唯一的全球小区标识符(GCID)。此外,每个小区分配了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用在物理层传输中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中标识小区。例如,不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导致在物理下行链路和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上发送的不同的物理层信号。
然而,由于物理层小区标识符使用比全球小区标识符更少的比特,对于无线网络的小区可用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值的范围小于对于小区可用的全球小区标识符值的范围。因而,从全球小区标识符到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映射可能不是一对一的,并且多个全球小区标识符可以共享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如果两个邻近的小区(如邻居小区)共享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会发生。随着区域内小区的密度增加,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可能性也增加。例如,在LTE网络的闭合用户组中,几个毫微微小区可能被分配了相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在小区标识碰撞的情况下,对于UE和基站将它们的信号从邻居小区的信号中区分出来将变得困难。因而,需要检测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并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给无线网络。
根据一个方面,用户设备(UE)可以监测主同步信号(PSS)和/或辅同步信号(SSS)的到达路径。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均是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函数。
主同步信号的值是物理层小区标识符(MOD3)。模(mod)是数学函数,其中数字到达一定值(称为模)之后其“回绕(wraparound)”,从而函数的结果是操作数除以模后的余值。模函数表示为V=O(MODx),其中V是值,O是操作数,并且x是模。例如5(MOD2)=1,并且12(MOD6)=0。因为主同步信号是物理层小区标识符(MOD3),所以主同步信号的值总是0、1或2。因而PSS=PCID(MOD3)。
辅同步信号的值是FLOOR(PCID/3)。FLOOR是数学函数,其指示不大于数目的最大整数。因而FLOOR(x)(表示为)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FLOOR(3.5)=3,并且FLOOR(2.324)=2。因而
如果UE接收到在时间上分隔很远的具有相同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多个PSS和/或SSS,则UE可以指示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也就是说,可通过监测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而检测到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由于信道具有多个路径,可在UE处多次检测到单个小区发送的PSS和SSS。然而,如果UE检测到与相同小区ID相对应的、被分隔开超过期望的信道延时概况(profile)的同步信号,则该UE可确定这些信号是从两个不同的基站发送的。在一个方面中,时间延时与信道延时扩展的合理估计相对应,信道延时扩展是对于信号到达UE的所有路径的时间。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当UE接收到具有相同小区ID的信号时,UE不必知晓这些信号可能来自不同的基站。在框502,UE接收到与第一小区ID和第一定时假设相对应的第一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在框504中,UE接收到与相同的第一小区ID和第二定时假设相对应的第二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在框506,UE确定第一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与第二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偏移是否大于估计的信道延时。如果定时偏移大于估计的信道延时,则UE前进到框508并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根据一个方面,如下面讨论的,UE可以标示物理层小区标识符以用于进一步的碰撞确定。如果定时偏移小于估计的信道延时,则处理返回到框502。
UE检测到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之后,UE前进到框510以确定UE是否将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如果UE要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则处理前进到框512并报告该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否则,在框514UE执行最大努力的解码。
根据一个方面,UE报告该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到回退(fallback)eNB。例如,当UE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在两个毫微微eNB之间时,UE可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到宏eNB。根据一个方面,为帮助定位回退eNB,UE可以执行干扰消除以减小由来自具有相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eNB的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造成的干扰。在另一个方面中,当宏eNB不可用时,UE尝试联系服务毫微微小区或干扰毫微微小区。可以使用最大努力来联系服务毫微微eNB或干扰毫微微eNB。
根据另一个方面,UE可以发送信号,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所涉及的eNB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该信号来识别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例如,单独的预留资源可用于每个物理层小区标识符,使得UE在与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中涉及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该预留资源上发送信号。eNB可以监测与它们分配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预留资源,以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是否发生。
根据又一个方面,共同的预留资源可能是可用的,UE在该资源上发送与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所涉及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信号。所有eNB可以监测该预留资源,并通过比较在共同的预留资源上发送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与它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来确定它是否涉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根据一个方面,如果UE解码和与不同的定时假设(或大于特定门限的定时假设偏差)相关联的相同小区ID相对应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则UE确定小区ID碰撞已发生。可选的,如果UE解码与具有不同有效负荷的相同小区ID相对应的PBCH,则UE确定小区ID碰撞已发生。由于通过传输设定或小区参数来确定有效负荷,为了确保不同的基站发送不同的有效负荷,可以偶尔使用PBCH中的预留比特。
图6A是根据一个方面图释了用于检测使用预留比特的物理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框602,eNB根据eNB的全球小区标识符生成比特模式。在框604,eNB在PBCH上发送所生成的比特模式。该传输可以定期地发生,例如某些PBCH可以包括该模式,而其它PBCH可能不包括。
根据一个方面,eNB可以针对PBCH的有效负荷中未使用的(预留的)比特的子集生成比特。eNB可以通过从以eNB的全球小区标识符为种子的随机数生成器生成比特来生成所选择的未使用比特。可替换地,eNB可以通过直接地将全球小区标识符映射到到所选择的未使用比特中来生成所选择的未使用比特。
图6B图释了物理广播信道上的有效负荷的24个比特。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包括与主信息块(MIB)相对应的第一部分652。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还包括与发送eNB的全球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二部分654,如上所述。例如,如果两个eNB具有同样的带宽、发射天线数、和物理层小区标识符,则两个eNB将在表示主信息块的第一部分652中发送具有同样的比特的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第二部分654可以表示全球小区标识符,其允许UE区分具有同样配置(除了唯一的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比特)的两个eNB的有效负荷。取决于各种情况,eNB可以总是或在某些时候实施这样的预留比特配置。
与全球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广播比特允许UE在eNB具有同样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时区分来自这些eNB的物理广播信道上的有效负荷。连接到无线网络的传统UE不受与全球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所发送比特的影响,因为这些比特是以前预留的。根据另一个方面,与全球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广播比特是用于全球小区标识符检测和/或验证的。例如,UE可以使用在该UE处根据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而解码的广播比特在小区搜索期间根据进行检测的eNB验证所确定的全球小区标识符。
在同步网络中,当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发生时,来自具有同样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eNB的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可能是同样的信号。也就是说,如果具有同样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两个eNB也具有同样的带宽和天线数,则来自这两个eNB的广播信号是一样的。然而同步的不精确和/或传播延时可能导致来自一个小区的信号由UE接收时在时间上被分隔开。在同步网络中,当具有相同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两个小区碰撞时,因为由于重叠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使得来自不同eNB的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被UE看做是同样的信号,所以基于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可能将无法检测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甚至通过物理广播信道也可能无法检测到不同的小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一个方面,eNB使用物理广播信道(如图6B示出的)的预留比特来区分来自具有同样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两个eNB中的每一个的信号。
图7是根据一个方面用于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在框702,UE从第一eNB的物理广播中接收第一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在框704,UE从第二eNB的物理广播中接收第二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在框706,UE确定第一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与第二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是否相同。如果第一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和第二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不相同,则UE前进到框708,并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否则,处理返回框702。
UE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之后,UE可以前进到框710以确定是否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如果UE要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则UE前进到框716并报告该碰撞,如上面讨论的。如果UE确定不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则UE在框714执行最大努力解码。当UE报告碰撞时,例如报告潜在的对于宏小区的干扰毫微微小区,宏小区可以经网络回程与毫微微通信以请求毫微微小区改变它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根据一个方面,在同步网络中如果干扰消除在UE处可用,则UE将使用干扰消除在每个小区触发物理广播信道解码,以促使检测具有不同有效负荷的物理广播信道是否存在。为了检测特定的小区ID是否涉及小区ID碰撞,UE首先消除与小区ID相对应的PBCH和/或CRS,并且然后为同样的小区ID再一次触发PBCH解码。当消除CRS时,可以使用来自PBCH数据的信道估计来确保具有相同小区ID的第二小区的CRS(如果存在)不被消除出去。如果有效负荷是相同的,即如果物理层小区标识符在两个小区中是相同的,并且当使用全球小区标识符来设置预留比特的子集时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比特是相同的,则干扰消除将消除第二物理广播信道。也就是说,干扰消除之后,第二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中没有可解码的,除了噪声,指示没有碰撞发生。如果有效负荷不同,第二解码将指示这一点,并且可以宣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UE以某间隔执行如上所述的干扰消除,或在某种场景下,例如当UE检测到强的公共参考信号(CRS),但是难以解码信道和系统信息块(SIB)时。如果UE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检测到多个系统信息块(其指示使用相同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多个基站),则UE可以使用它的最大努力和本公开描述的技术尝试解码它们。
根据另一个方面,当UE解码数据或控制消息(如具有全球小区标识符调制的有效负荷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时,UE可以执行信道估计以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是否发生,而不是完全解码该消息。图8是根据这个方面用于确定无线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何时发生的流程图。在框802,UE接收数据/控制消息,如具有GCID调制的有效负荷的PBCH。在框820,UE使用导频(如公共参考信号(CRS)或UE-RS)执行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从eNB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获取公共参考信号/UE-RS的扩展序列。
在框822,UE使用已解码的数据/控制消息的数据调制部分(如具有GCID调制的有效负荷的PBCH),执行基于数据的信道估计。如果两个eNB发送不同的数据,则根据数据的信道估计将仅仅是对发送了该数据的eNB的信道估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小区ID碰撞,则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和在数据上观测到的信道是类似的。这能够用于确定小区ID碰撞是否发生。一个例子是当两个信道估计的比率的平均值明显与期望值相差时,如当平均比率的相位与0相差很大。因而,如果两个信道估计不匹配,则UE确定小区ID碰撞已发生。
描述的技术也可应用在eNB接收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当一个或多个UE正向eNB适当发送而一个或多个其它UE连接到与该eNB共享相同的小区ID的邻居基站时,这样的上行链路碰撞可能发生。在一个方面,如果根据它的UE发送的导频而估计的信道明显不同于根据该UE发送的数据而估计的信道,则eNB可以确定小区ID碰撞已发生。
在另一个方面,如果eNB从没有被该特定eNB调度的UE接收到使用与该eNB的小区ID相对应的参数的上行链路传输,则该eNB可以检测到小区ID碰撞。
在框806,UE确定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与基于数据调制部分的信道估计之间的偏差是否大于预定门限。如果该偏差大于门限,则UE前进到框808并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否则,处理返回框802。
UE确定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已发生之后,逻辑可以前进到框810来确定是否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如果UE要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则逻辑前进到框812并如上所述报告该碰撞。如果UE确定不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则UE可以在框814执行最大努力解码。
执行信道估计而不是完全解码物理广播信道有效负荷,减少了UE的开销并增加了UE的效率。
根据一个方面,某些上行链路资源可以预留给UE用于发送信号,eNB可以使用该信号来标识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例如,预留的资源对于具有不同的小区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的小区是不同的。UE在这一预留的资源中发送已知信号。如果eNB检测到与它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预留空间中的已知信号,则eNB可以确定那个物理层小区标识符是否涉及碰撞。可替换地,可以针对所有物理层小区标识符预留共同的资源。取决于UE检测到碰撞中涉及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UE可以在预留的资源中发送信号。eNB可以监测预留的资源。如果eNB监测到与它自己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信号,则该eNodeB可以推断它可能涉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图9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检测和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方法。在框902,UE从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在框904,UE根据接收的无线信号确定邻居基站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
图10图释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检测和报告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的方法。在框1002,eNB从多个UE接收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包括来自每个UE的与共同的PCID相对应的导频信号。无线信号还包括不同于另一个UE的数据消息的UE数据消息。在框1004,eNB基于无线信号确定PCID碰撞是否发生。
UE可以具有用于从多个邻居基站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接收的无线信号确定邻居基站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的模块。在一个方面,前述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控制器/处理器480、存储器482、接收处理器458、解调器454a、及天线452a,其配置用于执行前述模块列举的功能。在另一个方面,前述模块可以是配置用于执行前述模块列举的功能的模块或任意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意识到与本公开一起描述的各种解释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解释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通常以它们的功能的形式在上面描述了各种解释性的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这样的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特定的应用和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为每一特定应用以各种方式实现描述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实现决定不应该被解释为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与本公开一起描述的各种解释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由通用目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IS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这里设计的以执行这里描述功能的部件的组合,实现或执行。通用目的的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选的,该处理器可以是任意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它任何的这样的配置。
与本公开一起在这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实施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注册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现有技术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示范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处理器能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将信息写入到存储介质。可选的,存储介质与处理器是集成在一起的。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作为离散部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范性的设计中,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的任意组合实现。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或传输这些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包括任何能够使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任意可用的介质,能够由通用目的或专用目的计算机接入。以示例的方式,但不作为限制,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任何其它介质,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期望的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的装置,并且能够由通用目的或专用目的计算机、或通用目的或专用目的处理器接入。此外,任意连接合适地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从web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据用户线(DSL)、或如红外、射频和微波的无线技术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如红外、射频和微波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内。这里使用的盘包括压缩磁盘(CD),镭射盘、光盘、数字式激光视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盘(disk)通常以磁的方式复制数据,而盘(disc)以激光的方式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应该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内。
提供本公开前面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制造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里定义的一般原则可应用于其它变种,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因而,本公开不期望限制在这里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符合与这里公开的原则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所主张的内容参见权利要求。

Claims (25)

1.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至少两个基站接收无线信号;
根据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相对应的所接收的无线信号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确定PCID碰撞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接收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广播信道PBCH,所述多个PBCH具有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中的每个有效负荷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表示主信息块MIB,所述第二部分使用预留比特表示所述至少两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符;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PCID碰撞存在的确定结果,报告所述PCID碰撞给至少一个邻居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报告所述PCID碰撞给至少一个其它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报告包括报告所述PCID碰撞中涉及的全球小区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预留的上行链路资源上报告所述PCID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当接收到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当接收到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所述多个SIB的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包括基于全球小区标识符GCID的第一有效负荷和第二有效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
解码与第一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一有效负荷;
通过从接收信号中移除与所述第一有效负荷相对应的信号来执行干扰消除;
针对所述第一小区标识符触发第二解码;并且
至少部分地进一步基于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一有效负荷后对不同于所述第一有效负荷的第二有效负荷的解码是成功的,确定所述PCID碰撞。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消除包括导频消除和数据消除。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导频消除使用对数据信号的信道估计。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
使用导频信号执行与数据传输相对应的第一信道估计;
使用数据调制部分执行针对所述数据传输的第二信道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和所述第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PC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导频信号包括公共参考信号CRS和用户设备参考信号UE-RS中的一个。
13.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从至少两个基站接收无线信号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相对应的所接收的无线信号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确定PCID碰撞是否存在的模块,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接收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广播信道PBCH,所述多个PBCH具有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中的每个有效负荷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表示主信息块MIB,所述第二部分使用预留比特表示所述至少两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符;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PCID碰撞存在的确定结果,报告所述PCID碰撞给至少一个邻居基站的模块。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从至少两个基站接收无线信号;
根据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相对应的所接收的无线信号是否具有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D,确定PCID碰撞是否存在,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包括接收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广播信道PBCH,所述多个PBCH具有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中的每个有效负荷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表示主信息块MIB,所述第二部分使用预留比特表示所述至少两个基站中的每个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符;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PCID碰撞存在的确定结果,报告所述PCID碰撞给至少一个邻居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报告所述PCID碰撞给至少一个其它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报告包括报告所述PCID碰撞中涉及的全球小区标识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预留的上行链路资源上报告PCID碰撞。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当接收到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多个系统信息块SIB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当接收到与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所述多个SIB的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有效负荷包括第一有效负荷和基于全球小区标识符GCID的第二有效负荷。
21.根据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解码与第一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一有效负荷;
通过从接收信号中移除与所述第一有效负荷相对应的信号来执行干扰消除;
针对所述第一小区标识符触发第二解码;并且
至少部分地进一步基于从所述接收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一有效负荷后对不同于所述第一有效负荷的第二有效负荷的解码是成功的,确定所述PCID碰撞。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中所述干扰消除包括导频消除和数据消除。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所述导频消除使用对数据信号的信道估计。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确定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使用导频信号执行与数据传输相对应的第一信道估计;
使用数据调制部分执行针对所述数据传输的第二信道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信道估计和所述第二信道估计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具有所述共同的PCID。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中所述导频信号包括公共参考信号CRS和用户设备参考信号UE-RS中的一个。
CN201180023102.XA 2010-05-07 2011-05-06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3237210P 2010-05-07 2010-05-07
US61/332,372 2010-05-07
US13/101,877 US9143955B2 (en) 2010-05-07 2011-05-05 Detecting and reporting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3/101,877 2011-05-05
PCT/US2011/035634 WO2011140511A1 (en) 2010-05-07 2011-05-06 Detecting and reporting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193A CN102948193A (zh) 2013-02-27
CN102948193B true CN102948193B (zh) 2016-08-03

Family

ID=4412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31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193B (zh) 2010-05-07 2011-05-06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3955B2 (zh)
EP (1) EP2567565B1 (zh)
JP (2) JP2013529031A (zh)
KR (1) KR101467278B1 (zh)
CN (1) CN102948193B (zh)
WO (1) WO2011140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6417B2 (en) * 2009-03-16 2014-03-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cells with the same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US8582505B2 (en) * 2010-05-28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decoding for multiple cells
CN102377712B (zh) * 2010-08-05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20113961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US20120122472A1 (en) 2010-11-12 2012-05-17 Motorola Mobility, Inc.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ssistance Data Signal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14169B2 (en) * 2011-03-10 2015-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3460744B (zh) * 2011-03-18 2017-06-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P2708064B1 (en) * 2011-05-13 2019-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ighbor management for mobile relay nodes
US8457684B2 (en) * 2011-10-24 2013-06-04 Arieso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femtocell
US9014114B2 (en) 2011-12-14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reference signal-based timing estimation
US9007935B2 (en) * 2012-02-16 2015-04-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vironmental aware PCI management
US9088981B2 (en) * 2012-03-16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layer identifiers according to at least one time offset
WO2013141543A1 (en) 2012-03-18 2013-09-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erv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42782B1 (en) * 2012-03-21 2016-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enabling a mobile terminal to continue to be served by a home base station
EP2642786B1 (en) * 2012-03-21 2016-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tecting if a mobile terminal is in at least two coverage areas
US9820259B2 (en) 2012-05-04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and unicast service by demand
EP2701422B8 (en) * 2012-08-22 2017-04-19 OCT Circui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P-CPICH scrambling code collision detection
US9392627B2 (en) 2012-09-13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neighboring cell list construction
EP2898745B1 (en) * 2012-09-26 2018-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4086397A1 (en) * 2012-12-04 2014-06-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
US9660748B2 (en) 2012-12-04 2017-05-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gorithm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allocation
US9973980B2 (en) 2013-03-06 2018-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 handover decisions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US9210597B2 (en) 2013-03-13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ion Cell identif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094951B2 (en) 2013-03-14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handover related measurements
US9451466B2 (en) 2013-03-15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employing shared resources among antenna units
US20160294528A1 (en) * 2013-03-21 2016-10-06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channel method,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broadcast channel signal,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GB2512371A (en) * 2013-03-28 2014-10-01 Ubiquisys Ltd Selection of a basestation physical layer identifier
US9380090B2 (en) * 2013-03-29 2016-06-28 Intel IP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with respect to interfering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s
CN105979506A (zh) * 2013-05-23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小小区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US20160128022A1 (en) * 2013-05-31 2016-05-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moving interference of adjacent cel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4885540B (zh) * 2013-12-25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和确定使用频谱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47445B (zh) * 2014-01-27 2017-10-03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EP3119140B1 (en) * 2014-03-13 2020-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to transmit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86505B2 (en) * 2014-04-15 2016-07-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ondary cell ID selection
US9986518B2 (en) * 2014-07-03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154528B2 (en) * 2015-01-29 2018-12-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ling of proximity services device to device related identities at radio access network level
EP3264813B1 (en) * 2015-02-27 2022-02-0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KR102332471B1 (ko) 2015-05-08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기 신호 검출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5110358A1 (de) * 2015-06-26 2016-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für sendeempfänger eines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s
US10986596B2 (en) * 2016-01-14 2021-04-2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271227B2 (en) 2016-06-13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neighbor relations and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nfusion detection
US10530544B2 (en) * 2016-08-12 2020-01-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support of flexible radio communication
US11102818B2 (en) * 2017-02-10 2021-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handling in new radio (NR)
CN108737970B (zh) * 2017-04-25 2021-05-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pbch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939394B2 (en) * 2017-07-28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SS)
CN112313999B (zh) 2018-06-18 2024-07-1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网络标识符控制对托管虚拟网络的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10834708B2 (en) 2018-07-06 2020-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idelink SS/PBCH block
EP3748646A1 (en) * 2019-06-04 2020-12-09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Wireless link pairing authentication
WO2022000467A1 (en) * 2020-07-03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ci conflict detection in small cell
CN115836551A (zh) * 2020-07-10 2023-03-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
CN114390717B (zh) * 2020-10-16 2024-07-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95805A (zh) * 2021-10-29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物理小区标识冲突的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428A (zh) * 2007-09-29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小区标识冲突的方法
CN101656941A (zh) * 2008-08-20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邻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5533A (ja) * 2006-03-01 2007-09-13 Nec Corp 干渉量推量装置、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588759B2 (en) 2007-08-14 2013-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identifier conflict avoidance
CN101370241B (zh) * 2007-08-19 2015-01-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消除多个移动站所接收信号之间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US8306012B2 (en) * 2007-11-07 2012-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hannel estimation for synchronized cell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04091B2 (en) * 2008-02-0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25540B2 (en) * 2008-02-04 2014-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90219905A1 (en) 2008-03-03 200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US20100008235A1 (en) 2008-07-11 2010-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and resolving conflicting use of a node identifier
US8705440B2 (en) * 2009-01-15 2014-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ing
US8838090B2 (en) * 2009-01-15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US8401033B2 (en) 2009-03-13 2013-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WO2011115421A2 (en) * 2010-03-17 2011-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csi-r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US8737187B2 (en) * 2010-04-30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428A (zh) * 2007-09-29 2009-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小区标识冲突的方法
CN101656941A (zh) * 2008-08-20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邻区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2282B2 (ja) 2016-04-13
CN102948193A (zh) 2013-02-27
JP2015092675A (ja) 2015-05-14
WO2011140511A1 (en) 2011-11-10
JP2013529031A (ja) 2013-07-11
KR20130020689A (ko) 2013-02-27
EP2567565B1 (en) 2020-06-24
US9143955B2 (en) 2015-09-22
KR101467278B1 (ko) 2014-12-01
US20110274097A1 (en) 2011-11-10
EP2567565A1 (en)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193B (zh) 检测和报告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碰撞
CN10312513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EP278113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409455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EP2995034B1 (en) Enhanced pdsch operation
CN102047728B (zh) 使用定时偏移和消隐的开销信道传输
US9438366B2 (en) System acces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231677B1 (ko) 유력한 간섭 시나리오들에서의 동기 tdm-기반 통신
KR101457454B1 (ko) 피어 투 피어(p2p) 통신 및 광역 네트워크(wan) 통신의 다중화
EP2534893B1 (en)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range expansion
US9350475B2 (en)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59914B (zh) 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rs)配置的经协调的静默时段
EP3349527B1 (en) Up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of pucch unde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mp
EP26619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paging configurations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configurations
JP6392326B2 (ja) Eimtaのための効率的なダウンリンク動作
WO20131258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71387A1 (en) Blind crs detection
US20120008555A1 (en) Transmit and receive processing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HK1196204A (zh) 用於異構網絡中的信令的方法和系統
HK1196204B (zh) 用於異構網絡中的信令的方法和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