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724A -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8724A CN102938724A CN2012104029334A CN201210402933A CN102938724A CN 102938724 A CN102938724 A CN 102938724A CN 2012104029334 A CN2012104029334 A CN 2012104029334A CN 201210402933 A CN201210402933 A CN 201210402933A CN 102938724 A CN102938724 A CN 1029387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information
- portable terminal
- personal computer
- administration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息通讯系统包括: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发送第一消息及预存储的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信息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根据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第一消息到移动终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管理模块,显示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该模块将第二消息以及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该模块由此确定第二消息对应的特定人员,并显示其输入内容。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息通讯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PC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即时消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推进,人们上网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被用户所使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人们之间的快速高效的互动沟通成为一种可能。以目前的校讯通系统为例,其基本都是老师通过PC计算机将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短信发送给学生家长,家长可以查收消息,从而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但是家长不可以发送消息给老师。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这种通讯过程是单向的,老师无法通过PC计算机获取到家长的实时反馈,无法做到老师与家长的实时沟通交流。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消息通讯系统,使PC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即时消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PC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即时消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消息通讯系统,包括: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位于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位于消息服务器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管理模块,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应用本技术方案,个人计算机发出消息,通过消息服务器作为中转,可以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计算机发出的消息,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回复消息,再通过消息服务器,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从而实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双向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应用本技术方案,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预存储多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可以对某个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的信息可以发送到消息服务器中,消息服务器通过此信息将消息发送到相应的终端。用户可以将经常进行交流的移动终端信息存储起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查询出来,避免了用户因忘记移动终端信息而不能进行交流的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应用本技术方案,如果个人计算机要给某个特定人员发送信息,但是此特定人员的相关移动终端有多个时,系统会按预定的规则(如最新使用时间、最多使用次数等)从其中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对其进行消息发送,从而确保移动终端收到消息的最大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应用本技术方案,当个人计算机发送给移动的终端的消息发送失败时,系统会返回失败消息,并重新选择一个与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消息进行发送,从而确保特定人员的移动终端能收到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应用本技术方案,只要计算机中存储了移动终端的号码,就可以通过与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通讯方法包括:步骤202,个人计算机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步骤204,所述消息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步骤206,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步骤208,所述消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步骤210,所述个人计算机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应用本技术方案,个人计算机发出消息,通过消息服务器作为中转,可以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计算机发出的消息,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回复消息,再通过消息服务器,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从而实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双向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2之前,还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所述步骤202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预存储多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可以对某个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的信息可以发送到消息服务器中,消息服务器通过此信息将消息发送到相应的终端。用户可以将经常进行交流的移动终端信息存储起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查询出来,避免了用户因忘记移动终端信息而不能进行交流的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如果个人计算机要给某个特定人员发送信息,但是此特定人员的相关移动终端有多个时,系统会按预定的规则(如最新使用时间、最多使用次数等)从其中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对其进行消息发送,从而确保移动终端收到消息的最大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当个人计算机发送给移动的终端的消息发送失败时,系统会返回失败消息,并重新选择一个与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消息进行发送,从而确保特定人员的移动终端能收到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应用本技术方案,只要计算机中存储了移动终端的号码,就可以通过与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PC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即时消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系统关系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系统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系统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消息通讯系统100包括: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102,位于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104;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104,位于消息服务器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管理模块106,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102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应用本技术方案,个人计算机发出消息,通过消息服务器作为中转,可以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计算机发出的消息,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回复消息,再通过消息服务器,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从而实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双向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102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应用本技术方案,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预存储多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可以对某个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的信息可以发送到消息服务器中,消息服务器通过此信息将消息发送到相应的终端。用户可以将经常进行交流的移动终端信息存储起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查询出来,避免了用户因忘记移动终端信息而不能进行交流的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102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104。
应用本技术方案,如果个人计算机要给某个特定人员发送信息,但是此特定人员的相关移动终端有多个时,系统会按预定的规则(如最新使用时间、最多使用次数等)从其中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对其进行消息发送,从而确保移动终端收到消息的最大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104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104。
应用本技术方案,当个人计算机发送给移动的终端的消息发送失败时,系统会返回失败消息,并重新选择一个与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消息进行发送,从而确保特定人员的移动终端能收到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应用本技术方案,只要计算机中存储了移动终端的号码,就可以通过与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消息通讯方法包括:步骤202,个人计算机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步骤204,所述消息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步骤206,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步骤208,所述消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步骤210,所述个人计算机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应用本技术方案,个人计算机发出消息,通过消息服务器作为中转,可以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计算机发出的消息,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回复消息,再通过消息服务器,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从而实现个人计算机和移动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双向的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2之前,还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所述步骤202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在个人计算机上,可以预存储多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可以对某个移动终端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的信息可以发送到消息服务器中,消息服务器通过此信息将消息发送到相应的终端。用户可以将经常进行交流的移动终端信息存储起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查询出来,避免了用户因忘记移动终端信息而不能进行交流的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如果个人计算机要给某个特定人员发送信息,但是此特定人员的相关移动终端有多个时,系统会按预定的规则(如最新使用时间、最多使用次数等)从其中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对其进行消息发送,从而确保移动终端收到消息的最大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消息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应用本技术方案,当个人计算机发送给移动的终端的消息发送失败时,系统会返回失败消息,并重新选择一个与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消息进行发送,从而确保特定人员的移动终端能收到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应用本技术方案,只要计算机中存储了移动终端的号码,就可以通过与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下面以校讯通系统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传统的校讯通系统基本都是老师通过PC计算机将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短信发送给学生家长,这种过程是单向的,老师无法通过PC计算机获取到家长的实时反馈,无法做到老师与家长的实时沟通交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系统关系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学校管理方面,可实现一种消息通讯系统,主要分几个部分:学校老师的PC计算机302,消息服务器304,家长的移动终端306。PC计算机302通过互联网与消息服务器304连接,移动终端306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消息服务器304连接。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PC计算机302:老师使用的PC计算机,安装校讯通PC客户端软件,包含学生家长信息管理模块、即时消息通讯模块、消息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消息服务器304:负责消息接收发送、中转消息。
移动终端306:安装校讯通移动终端客户端软件,包含即时消息通讯模块,消息管理模块。
其中,老师在PC客户端上维护好学生家长的手机号等通讯方式,PC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消息服务器304完成连接,老师在PC客户端上将需要反馈给家长的学生情况录入(如健康信息、学习成绩、考勤等),消息通过消息服务器发送到学生对应的家长的移动终端306,在这里,消息服务器304负责完成客户端之间的即时消息中转服务。家长的移动终端306接收到老师PC客户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可根据需要随时回复消息给老师,以此实现老师与家长的即时消息互动交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系统时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消息通讯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402,老师的PC计算机与互联网连通,并保证已安装校讯通PC客户端软件,老师登录校讯通PC客户端,客户端程序自动完成与消息服务器的连接。
步骤404,老师录入学生家长手机号,学生信息等。
步骤406,老师的PC计算机执行消息的发送操作。
步骤408,消息服务器接收PC计算机发来的消息,并转发给家长的移动终端。
步骤410,家长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消息服务器转发的信息,并可以进行回复,回复的信息会到达消息服务器。
步骤412,消息服务器将家长的移动终端发来的信息转发给老师的PC计算机,PC计算机实时接收到学生家长的回复内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PC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之间可以通过即时消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位于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位于消息服务器处,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管理模块;
移动终端管理模块,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管理模块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管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6.一种消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202,个人计算机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特定人员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以及预存储的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到消息服务器;
步骤204,所述消息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步骤206,所述移动终端处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显示所述第一用户的输入内容,接收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并生成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步骤208,所述消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个人计算机;
步骤210,所述个人计算机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所述特定人员,并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显示所述第二用户的输入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2之前,还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中预存储不同联系人相关的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
所述步骤202包括:所述个人计算机从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信息中,查询出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消息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2包括:
所述个人计算机在所述特定人员相关的移动终端为多个时,按预定规则选择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消息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失败时,向所述个人计算机返回失败消息,所述个人计算机重新选择一个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消息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包括号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29334A CN102938724A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29334A CN102938724A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8724A true CN102938724A (zh) | 2013-02-20 |
Family
ID=4769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29334A Pending CN102938724A (zh) | 2012-10-22 | 2012-10-22 |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872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6937A (zh) * | 2015-11-27 | 2016-04-20 |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多网络消息推送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4564A (zh) * | 2005-04-04 | 2005-09-28 | 侯万春 | 通过即时通信机器人与移动电话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155324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赵建文 | 一种基于或囊括手机电话本的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 |
CN102065389A (zh) * | 2010-07-22 | 2011-05-18 | 北京梦凯友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收发短信信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软件 |
CN102355637A (zh) * | 2011-09-30 | 2012-02-15 |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即时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2355509A (zh) * | 2011-07-29 | 2012-02-15 | 深圳市易联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
-
2012
- 2012-10-22 CN CN2012104029334A patent/CN10293872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4564A (zh) * | 2005-04-04 | 2005-09-28 | 侯万春 | 通过即时通信机器人与移动电话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155324A (zh) * | 2006-09-28 | 2008-04-02 | 赵建文 | 一种基于或囊括手机电话本的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 |
CN102065389A (zh) * | 2010-07-22 | 2011-05-18 | 北京梦凯友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收发短信信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软件 |
CN102355509A (zh) * | 2011-07-29 | 2012-02-15 | 深圳市易联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依托通讯录中移动号码进行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355637A (zh) * | 2011-09-30 | 2012-02-15 |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即时通讯处理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郑存杰 等: "面向移动校讯通的短信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6937A (zh) * | 2015-11-27 | 2016-04-20 |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多网络消息推送方法 |
CN105516937B (zh) * | 2015-11-27 | 2020-02-07 |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的手机丢失后的远程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59714B (zh) |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和装置 | |
US9147008B2 (en) | Activity based recommendations within a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based upon graph activation | |
CN105531979B (zh) | 一种用于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及服务器 | |
US20130246514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client for implementing group | |
CN106993151A (zh) | 一种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2150443A (zh) |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4067557A (zh) | 用于会议协作的资源的自动化供应 | |
CN108886472A (zh) | 交叉模式通信 | |
CN101243381A (zh) | 用来在网上进行聊天的用户界面 | |
CN103703767B (zh) | 一种视讯会议的实现方法、业务管理设备及视讯会议系统 | |
CN109510758B (zh) |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02333076A (zh) | 文件共享系统及方法、网络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 |
CN109218038A (zh) | 一种多语言即时会话平台 | |
CN105306695B (zh) |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954227B (zh) | 一种抢占式跨平台消息推送方法和服务器 | |
CN103684981A (zh) | 即时通信互动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
CN107342929A (zh) | 一种新消息通知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han et al. | Extending IM beyond the reference desk: a case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at reference and library-wide instant messaging network | |
CN102938724A (zh) | 消息通讯系统和消息通讯方法 | |
KR20200052145A (ko) | 기업용 메신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CN102185870B (zh) |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与网络会议模式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US10911258B2 (en) | Social collaboration method for all things based on a friend group generated by using a service agent generator | |
CN102231735A (zh) | 网络信息整合系统及其整合方法 | |
CN102065175A (zh) | 基于触控屏的移动设备远程手势识别与传输系统和实现方法 | |
CN100450002C (zh) | 一种复制联系人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