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5802B - 折腰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折腰拖拉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5802B CN102935802B CN201210516748.8A CN201210516748A CN102935802B CN 102935802 B CN102935802 B CN 102935802B CN 201210516748 A CN201210516748 A CN 201210516748A CN 102935802 B CN102935802 B CN 1029358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clutch
- gear
- shaft
- forerun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腰拖拉机,包括发动机、皮带、离合器、底盘、传动机构、后驱底盘支架、车箱、前驱底盘支架以及折腰转向的牵引头总成,所述的发动机与离合器之间通过皮带直接连接,车箱安装在底盘上,其特点是:所述的离合器设有能够变速的离合器变速箱;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连接轴、下行传动箱、上行传动箱、变速箱、前后驱分配箱和后驱离合箱;所述的牵引头总成反向安装,具有底盘平稳,载重多,效率高,结构简单,驾驶空间大,作业舒适安全,运行平稳可靠,转向灵活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转向灵活的折腰拖拉机。
背景技术
手扶拖拉机在我国农机市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的问世,它除了农忙时用于农田作业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短途运输,是当前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但是手扶拖拉机在运输作业时存在速度低、油耗高、转向操纵安全性差等缺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拖拉机厂相继在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开发出折腰转向变型的拖拉机,这些折腰拖拉机以其小型、转向灵活、适应性广,运输效率高,省油等优点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因此,目前市场上已经公开使用的折腰转向拖拉机,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普遍采用由手扶拖拉机改装的运输机或由四轮拖拉机带动车箱运输的折腰拖拉机。
但是,经本发明人市场调研后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折腰拖拉机还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的共同缺点是:车头过长,底盘离地低,操作复杂、通过能力差,转弯时产生前轮胎重心严重跑边,安全性能较差,内耗较大,传动轴离地低,作业效率低。主要原因一是传统的折腰转向拖拉机牵引头的牵引轴都是固定在后驱底盘上。由于所有的拖拉机都是前低后高,因此在转弯的时候就会产生斜角,在不平路面行走时还会自动拉方向,折腰点下沉,形成转弯的时候转左重心偏向右前轮,转右重心偏向左前轮,折腰头同时离地变矮;因此,很多事故就是因此而发生。此外,传统的拖拉机为了后驱传动轴不碰驾驶室,尽量把传动轴降低,驾驶室升高,因此形成底盘和传动轴离地低。致使拖拉机整体性能不平稳,载重量不高,效率低,安全性能差,使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在田间,山林以及起伏路面运行时,就会造成传动轴碰撞卡顶路面,或者缠绕庄稼、杂草等,严重影响了拖拉机的正常运行;二是传统的传动系统都是高速传动到变速箱时才减速的,后驱部分要在前驱底盘输出连接处设有离合箱,在后驱配速有另外一个变速箱,结构非常复杂,成本高。此外,传统的变速箱基本上都是工农-12型底盘的转型,与现在的使用差距非常大;三是传统拖拉机在使用前后驱时要前驱箱挂好档,然后挂上后驱离合箱,再挂后驱变速箱配速才能运行,挂档非常复杂;前驱和后驱离合箱挂档系统都是间接挂档,可靠性差。另外,方向机,直拉杆,液压翻斗,后驱变速箱等操控部件都安装在驾驶室内,非常占空间,影响了驾驶员操作等安全弊端;四是传统的动力传动轴和前驱传动轴都是直接连接的,前桥与变速箱同为一体在前驱底盘上,牵引轴在后驱底盘上只要转弯就形成倾斜角重心跑边,影响动力的传输和能耗,同时发出很大的噪音,传动轴磨损加速。致使拖拉机使用范围小,性能较差,可控性能不安全,造价高;尤其是在山地或丘陵沼泽地带,地面凹凸不平,路况恶劣环境下,拖拉机前轮就会因跳动、重心跑边而产生扭摆、空转、失去平衡,甚至会导致转弯过度而造成翻车事故;或者车头过长择路作业。所以,以上的这些缺陷成为了折腰转向拖拉机行业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载重多,效率高的折腰转向拖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折腰拖拉机,包括发动机、皮带、离合器、底盘、传动机构、后驱底盘支架、车箱、前驱底盘支架以及折腰转向的牵引头总成,所述的发动机与离合器之间通过皮带直接连接,车箱安装在底盘上,其特点是:所述的离合器设有能够变速的离合器变速箱;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连接轴、下行传动箱、上行传动箱、变速箱、前后驱分配箱和后驱离合箱,所述的动力连接轴的一端与离合器变速箱连接、另一端与下行传动箱连接并一起安装在后驱底盘支架上;上行传动箱安装在驾驶座位中,下行传动箱和上行传动箱通过变速箱连接轴连接,上行传动箱的输出端与变速箱连接;所述的变速箱是与前后驱分配箱和后驱离合箱连接成一体的组合式结构;所述的牵引头总成反向安装,即牵引头总成的牵引轴与前驱底盘支架连接。
以上所述的离合器变速箱包括离合器轴、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所述离合器轴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上均安装有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的输出齿数与输入齿数比大于1。
以上所述的下行传动箱包括下行传动箱连接轴、下行传动齿轮和下行传动箱输出轴,所述下行传动箱连接轴与下行传动箱输出轴之间由下行传动齿轮传动。
以上所述的上行传动箱包括变速箱输入轴、上行传动齿轮和上行传动箱连接轴,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与上行传动箱连接轴之间由上行传动齿轮传动。
以上所述的前后驱分配箱包括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出齿轮、过渡齿轮、前驱输出轴齿轮和前驱输出轴,所述的变速箱输出齿轮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上,所述的前驱输出轴齿轮安装在前驱输出轴上,变速箱输出齿轮和前驱输出轴齿轮通过过渡齿轮传动。
以上所述的后驱离合箱包括前驱输出轴、后驱离合齿轮和后驱连接轴,所述后驱离合齿轮安装在前驱输出轴上,前驱输出轴还与后驱连接轴连接。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底盘平稳,载重多,效率高。本发明采用牵引头总成反向安装,即牵引头总成的牵引轴端头指向拖拉机前进的方向,为提高传动轴以及方向机的安装等提供了空间和高度,使得车身短、重心低,同时还避免了转弯时牵引头总成离地高度基本不变,这样,不管路面如何凹凸不平,拖拉机转弯时均不会影响方向机及底盘的离地距离,增加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采用传动箱把传动轴和牵引头抬高,让驾驶室降低,使得底盘高重心低。所以,本折腰拖拉机突破了斜角牵引头的结构,突破了方向自动拉伸先例,也突破了传动轴和牵引头往上抬高的传动方式,本发明不受环境影响,作业中效率高,载重多,用途广,可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及各种环境作业。
2.结构简单,经济耐用,维护方便。本发明采用当前广泛使用的120型和130型等的变速箱,驱动桥材料,因此造价非常低,配合组合式结构的变速箱控速,前驱桥独立驱动前驱,后驱桥独立驱动后驱,结构简单,在动力转换方面因少了部分中间转换环节,内耗低,使用可靠,维护方便,耐用度高,与现有技术相比,突破了传统变速箱和前驱动桥一体的局限和缺陷。
3.驾驶空间大,作业舒适安全,运行平稳可靠。本发明采用前驱离合箱和后驱离合箱均安装在驾驶室下,变速箱安装在驾驶座位中,挂档和离合都是直接控制,操作方便,可靠准确;大空间的驾驶非常舒适安全,为拖拉机的平稳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4.转向灵活。本发明的第一变速箱在折腰点前,第二变速箱在驾驶位中,动力传动轴通过下行传动箱和上行传动箱把传动轴分为两段,前驱传动轴通过前驱离合箱也分为两段,把折腰点的传动轴最大夹角由传统的35度降低到了25度以内,既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传动轴的磨损,同时也提高了前驱传动轴的离地高度和降低了动力传动轴的安装高度,为驾驶室的空间和安装高度提供了合适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腰拖拉机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传动轴高位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上行传动箱8与下行传动箱6连接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传动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的牵引头总成20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传统的牵引头总成20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7是离合器变速箱4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8是本发明转弯时传动轴折腰点结构示意简图。
图9是传统转弯时传动轴折腰点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部件名称和标记说明:
发动机1、皮带2、离合器3、离合器变速箱4、动力连接轴5、下行传动箱6、变速箱连接轴7、上行传动箱8、驾驶位9、变速箱10、前后驱分配箱11、底盘12、后驱底盘支架13、车箱14、后驱动桥总成15、后驱传动轴16、后驱离合箱17、前驱连接轴18、前驱离合箱19、牵引头总成20、前驱传动轴21、前驱动桥总成22、前驱底盘支架23、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下行传动齿轮25、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变速箱输入轴27、上行传动齿轮28、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变速箱输出轴30、变速箱输出齿轮31、过渡齿轮32、前驱输出轴齿轮33、前驱输出轴34、后驱离合齿轮35、后驱连接轴36、牵引轴37、离合器轴38、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40、后轮41、后驱变速箱连接点42、两节传动的第一节连接点43、折腰点44、传动轴连接点45、前轮4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折腰拖拉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5所示,本折腰拖拉机,包括发动机1、皮带2、离合器3、离合器变速箱4、动力连接轴5、下行传动箱6、变速箱连接轴7、上行传动箱8、驾驶位9、变速箱10、前后驱分配箱11、底盘12、后驱底盘支架13、车箱14、后驱动桥总成15、后驱传动轴16、后驱离合箱17、前驱连接轴18、前驱离合箱19、牵引头总成20、前驱传动轴21、前驱动桥总成22、前驱底盘支架23、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下行传动齿轮25、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变速箱输入轴27、上行传动齿轮28和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所述的发动机1与离合器3之间通过皮带2直接连接,车箱14安装底盘12上,所述的离合器3设有能够变速的离合器变速箱4;动力连接轴5的一端与离合器变速箱4连接、另一端与下行传动箱6通过动力连接轴5连接并一起安装在后驱底盘支架13上;上行传动箱8安装在驾驶位9中,下行传动箱6和上行传动箱8通过变速箱连接轴7连接,上行传动箱8的输出端与变速箱10连接;变速箱10是与前后驱分配箱11、后驱离合箱17连接成一体的组合式结构。后驱底盘支架13与前驱底盘支架23通过牵引头总成20连接;前后驱分配箱11与前驱连接轴18连接,前驱连接轴18的另一端通过前驱离合箱19经前驱传动轴21与前驱动桥总成22连接,实现前驱;或者前后驱分配箱11与前驱连接轴18连接,前驱连接轴18的另一端通过后驱离合箱17经后驱传动轴16与后驱动桥总成15连接,实现后驱;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下行传动箱6包括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下行传动齿轮25和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所述的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与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之间由下行传动齿轮25传动;所述的上行传动箱8包括变速箱输入轴27、上行传动齿轮28和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所述变速箱输入轴27与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 之间由上行传动齿轮28传动。
如附图4所示,前后驱分配箱11包括变速箱输出轴30、变速箱输出齿轮31、过渡齿轮32、前驱输出轴齿轮33和前驱输出轴34,所述变速箱输出齿轮3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30上,前驱输出轴齿轮33安装在前驱输出轴34上,变速箱输出齿轮31和前驱输出轴齿轮33通过过渡齿轮32传动;所述后驱离合箱17包括前驱输出轴34、后驱离合齿轮35和后驱连接轴36,所述后驱离合齿轮35安装在前驱输出轴34,前驱输出轴34还与后驱连接轴36连接。
如附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牵引头总成20反向安装在后驱底盘支架13与前驱底盘支架23之间,所述牵引头总成20的牵引轴37端头指向拖拉机前进的方向。
如附图6所示,是传统的牵引头总成20安装结构图,所述的牵引头总成20的牵引轴37与后驱底盘支架13连接。
如附图7所示,离合器变速箱4包括离合器轴38、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40,在离合器轴38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40上均安装有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的输出齿数与输入齿数比大于1,使得传动速度进一步降低。
如附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动力传动通过下行传动箱6和上行传动箱8把传动轴分为两段,前驱传动轴21通过前驱离合箱19也分为两段,即两节传动的第一节连接点43和折腰点44,当前轮46相对后轮41转弯时,传动轴连接点45与传动轴折腰点的夹角降低到25度以内。
如附图9所示,传统的动力传动轴和前驱传动轴21为直接连接,且只有一个折腰点44,这样,转弯时折腰点传动轴的夹角非常大,当前轮46相对后轮41转弯时,传动轴连接点45和折腰点44与后驱变速箱连接点42的夹角常常超过35度,影响动力的传输,降低了能耗,有时还发出异响,加快了传动轴的磨损速度。
工作原理:发动机1的动力通过皮带2将动力经离合器3离合控制传到离合器变速箱4变速后,由动力连接轴5传输到下行传动箱6绕过牵引头总成20,动力通过变速箱连接轴7传到上行传动箱8,到达变速箱10定速后把动力传给前后驱分配箱11控制,由后驱传动轴16传给后驱动桥总成15实现后驱;前驱连接轴18把动力从前后驱分配箱11的动力传给前驱离合箱19控制,经前驱传动轴21传给前驱动桥总成22实现前驱。前驱离合箱19合,后驱离合箱17离,实现单前驱;反之则单后驱;前驱离合箱19合,后驱离合箱17亦合,则实现同时前后驱。折腰方向的控制是方向机通过控制牵引头总成20上的方向耳的摆度实现;本发明动力传动轴通过下行传动箱6和上行传动箱8把传动轴分为两段,前驱传动轴21通过前驱离合箱19也分为两段,能把折腰点的传动轴夹角降低到25度以内。
Claims (6)
1.一种折腰拖拉机,包括发动机(1)、皮带(2)、离合器(3)、底盘(12)、传动机构、后驱底盘支架(13)、车箱(14)、前驱底盘支架(23)以及折腰转向的牵引头总成(20),所述的发动机(1)与离合器(3)之间通过皮带(2)直接连接,车箱(14)安装在底盘(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3)设有能够变速的离合器变速箱(4);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连接轴(5)、下行传动箱(6)、上行传动箱(8)、变速箱(10)、前后驱分配箱(11)和后驱离合箱(17),所述动力连接轴(5)的一端与离合器变速箱(4)连接、另一端与下行传动箱(6)连接并一起安装在后驱底盘支架(13)上;上行传动箱(8)安装在驾驶位中,下行传动箱(6)和上行传动箱(8)通过变速箱连接轴(7)连接,上行传动箱(8)的输出端与变速箱(10)连接;所述的变速箱(10)是与前后驱分配箱(11)和后驱离合箱(17)连接成一体的组合式结构;所述的牵引头总成(20)反向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变速箱(4)包括离合器轴(38)、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40),在离合器轴(38)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轴(40)上均安装有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离合器变速箱锥齿轮(39)的输出齿数与输入齿数比大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传动箱(6)包括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下行传动齿轮(25)和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所述下行传动箱连接轴(24)与下行传动箱输出轴(26)之间通过下行传动齿轮(25)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传动箱(8)包括变速箱输入轴(27)、上行传动齿轮(28)和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所述变速箱输入轴(27)与上行传动箱连接轴(29) 之间通过上行传动齿轮(28)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驱分配箱(11)包括变速箱输出轴(30)、变速箱输出齿轮(31)、过渡齿轮(32)、前驱输出轴齿轮(33)和前驱输出轴(34),所述变速箱输出齿轮(3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30)上,前驱输出轴齿轮(33)安装在前驱输出轴(34)上,变速箱输出齿轮(31)和前驱输出轴齿轮(33)通过过渡齿轮(32)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驱离合箱(17)包括前驱输出轴(34)、后驱离合齿轮(35)和后驱连接轴(36),所述后驱离合齿轮(35)安装在前驱输出轴(34)上,前驱输出轴(34)还与后驱连接轴(36)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6748.8A CN102935802B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折腰拖拉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6748.8A CN102935802B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折腰拖拉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5802A CN102935802A (zh) | 2013-02-20 |
CN102935802B true CN102935802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769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1674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5802B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折腰拖拉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58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4539B (zh) * | 2013-03-14 | 2015-07-08 | 广西澜光科技有限公司 | 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 |
CN103738176B (zh) * | 2013-12-10 | 2016-08-17 | 刘光兵 | 一种折腰转向四轮驱动农用拖拉机 |
WO2017210855A1 (zh) * | 2016-06-07 | 2017-12-14 | 罗春晖 | 一种平衡运输工具 |
CN106740314B (zh) * | 2017-01-22 | 2023-03-31 | 南宁市武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拖拉机座椅 |
CN107487181A (zh) * | 2017-08-21 | 2017-12-19 | 桂林科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四轮拖拉机轴传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79771Y (zh) * | 1997-03-11 | 1998-04-29 | 江苏省东海八一齿轮厂 | 12型手扶拖拉机配用的抛秧机传动联接装置 |
US6588531B1 (en) * | 2002-01-08 | 2003-07-08 | New Holland North America, Inc. | Splitter gearbox vent tube |
JP2007315472A (ja) * | 2006-05-25 | 2007-12-06 | Iseki & Co Ltd | トラクターの走行装置 |
CN201132496Y (zh) * | 2007-10-29 | 2008-10-15 | 李尧 | 轮式拖拉机传动装置 |
CN201376500Y (zh) * | 2009-03-26 | 2010-01-06 | 莫镇艳 | 一种前后驱动手扶拖拉机 |
CN201530426U (zh) * | 2009-10-09 | 2010-07-21 | 刘尚臣 | 四轮驱动手扶拖拉机 |
CN202106846U (zh) * | 2011-03-09 | 2012-01-11 | 陈日飞 | 折腰拖拉机 |
CN202115351U (zh) * | 2011-06-30 | 2012-01-18 | 黄日顺 | 拖拉机前后驱动传动机构 |
CN202491682U (zh) * | 2011-12-06 | 2012-10-17 | 叶宇恒 | 折腰方向拖拉机 |
CN102602281A (zh) * | 2012-03-21 | 2012-07-25 | 叶宇恒 | 折腰转向拖拉机 |
CN203332247U (zh) * | 2012-12-06 | 2013-12-11 | 南宁市武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折腰拖拉机 |
-
2012
- 2012-12-06 CN CN201210516748.8A patent/CN1029358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5802A (zh) | 2013-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5802B (zh) | 折腰拖拉机 | |
CN101456356B (zh) | 四驱折腰式拖拉机运输车 | |
CN102167097B (zh) | 折腰拖拉机 | |
CN103241122A (zh) | 深松耕整地机的行走驱动装置 | |
CN201357752Y (zh) | 四驱折腰式拖拉机运输车 | |
CN202106846U (zh) | 折腰拖拉机 | |
CN203332247U (zh) | 折腰拖拉机 | |
CN202491682U (zh) | 折腰方向拖拉机 | |
CN203267776U (zh) | 深松耕整地机的行走驱动装置 | |
CN102602281A (zh) | 折腰转向拖拉机 | |
CN201928634U (zh) | 链轮式甘蔗中耕培土机 | |
CN204383621U (zh) | 微型四轮拖拉机 | |
CN103010019B (zh) | 折腰式拖拉机 | |
CN202806809U (zh) | 手扶动力推车 | |
CN2696900Y (zh) | 四轮驱动变型拖拉机运输机 | |
CN202242989U (zh) | 拖拉机 | |
CN204432393U (zh) | 一种可前后四轮驱动的拖拉机 | |
CN203020077U (zh) | 双变速箱前后四轮驱动拖拉机 | |
CN204774648U (zh) | 一种自走式水田喷雾撒肥机行驶驱动装置 | |
CN202656866U (zh) | 单一变速箱四轮驱动折腰转向式方向盘拖拉机 | |
CN203078312U (zh) | 单一变速箱前后四轮驱动拖拉机 | |
CN102358179A (zh) | 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动的传动方法 | |
CN103448538B (zh) | 中小功率园艺型拖拉机静液压无级变速传动系 | |
CN201124760Y (zh) | 一种运输型拖拉机传动装置 | |
CN203449928U (zh) | 中小功率园艺型拖拉机静液压无级变速传动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