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6534B -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26534B CN102926534B CN201210486577.9A CN201210486577A CN102926534B CN 102926534 B CN102926534 B CN 102926534B CN 201210486577 A CN201210486577 A CN 201210486577A CN 102926534 B CN102926534 B CN 1029265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formwork
- floor slab
- cassette ceiling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该模板包括单侧模板(1)、与相邻两单侧模板(1)相接的立柱(3)、顶模板(10),所述立柱(3)与侧模板(1)相接处的内侧设有定位件(4)。所述的立柱(3)内侧相邻两相互垂直面经切削后形成向内倾的斜面,两相邻内倾斜面夹角α为钝角。使用该模板浇筑混凝土能够得到的由现浇混凝土层(18)、现浇密肋(17)、顶模板(10)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及现浇密肋楼板。该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适用性广、拼装工序简单、拆模方便、不漏浆、制作模板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单侧模板(1)及立柱(3)能够完全拆卸下来重复利用,节约材料;并且,该侧模板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背景技术
密肋楼板具有适用范围广、节约建筑材料、造价低、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外型美观、施工方便快捷及降低层高和建筑自重等优点。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也具有节约建筑材料,减轻楼盖自重,建筑节能效果好,施工便捷,管线布设方便,保温隔热效果良好,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等诸多优点。
密肋楼板模板现多采用塑料或玻璃钢模壳,造价较高,施工工艺较为繁琐。或采用一次性模壳,也存在造价高,运输不便及浪费材料等问题。
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专利申请号201010558067.9),该模板由模块、角模、螺栓或插销、预制底板组成,其单侧模板由多块模块拼装而成,单侧模板间通过角模连接。该建筑模板可灵活拼装及拆卸,但拼装工序多,组装拆卸麻烦,且该模板造价相对较高。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专利申请号201210281003.8),该空心楼板单侧模板由下部侧模板与上部侧模板错位搭接而成,下部侧模板在与之搭接的上部侧模板内侧,下部侧模板底部有孔洞或缺口。这种空心楼板模板解决了上述发明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挤压侧模板,这将导致侧模板拆模时存在一定难度且模板容易损坏;模板拼装工序较烦琐;侧模板刚度较差,混凝土的侧压力易使下部侧模板倾覆,发生上部侧模板与下部侧模板分离的现象;侧模板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该模板解决了上述模板所存在的缺点,拼装工序简单、拆模方便、不漏浆、制作模板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单侧模板及立柱能够完全拆卸下来重复利用,节约材料;并且,该侧模板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该模板包括单侧模板、与相邻两单侧模板相接的立柱、顶模板,所述立柱与侧模板相接处的内侧设有定位件。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立柱内侧相邻两相互垂直面经切削后形成向内倾的斜面,两相邻内倾斜面夹角α为钝角;立柱与侧模板相接处设有塑料管或橡胶条;所述单侧模板上端有上部侧板;所述单侧模板内侧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或有带斜面的垫块,斜面向外侧倾斜,在斜面或有带斜面的垫块处设有横向支撑;所述单侧模板内侧面上有加强肋;所述单侧模板底部设有孔洞或缺口,孔洞或缺口中穿插有支撑筋,对应的顶模板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单侧模板底部为内凸模板,对应的顶模板底部设有缺口。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侧模板由四块单侧模板及与单侧模板相接的立柱组成,立柱与侧模板相接处的内侧设定位件。可见,该侧模板构成简单、拼装方便。其中,定位件的设置目的在于:当侧模板受到混凝土的侧压力时,定位件不仅能约束中部侧模板的水平方向位移,而且能为侧模板提供相应的反力以抵抗受到的侧压力;定位件对侧模板的纵向刚度有所贡献;同时,定位件也起到一定防漏浆的作用。
将立柱内侧相邻两面设置为内倾面的目的在于:混凝土浇筑后会使模板各构件之间挤紧,如此会使拆模时,单侧模板、立柱不便取出。将内侧相邻面设为内倾斜面,即解决了以上问题,单侧模板向平移拆卸时极为方便。或者,在立柱与侧模板相接处设塑料管或橡胶条,混凝土浇筑后会使模板各构件之间挤紧,但由于塑料管或橡胶条的间隔,使得立柱与侧模板存在一定间隙,这也能使拆模便于进行。
由此模板浇筑密肋楼板时,待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撤去支撑,拆除定位件、立柱、单侧模板及顶模板,即形成所需要的密肋楼板。由此模板浇筑空心楼板时,待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定位件、立柱、单侧模板和其他相关构件,最后得到的空心楼板空腔由现浇密肋、顶模板、现浇混凝土层组成。
本发明所提供的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侧模板拆卸下来能够重复利用,可见该模板能够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该模板拼装拆卸简便、施工工序简单易行、其侧模板有较大的纵向刚度以抵抗混凝土侧压力,由该模板浇筑成形的空心楼板或密肋楼板平整美观、刚度大、整体受力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1为单侧模板,2为上部侧板,3为立柱,4为定位件,5为单侧模板1底部的孔洞或缺口,6为单侧模板1底部内凸模板,7为塑料管或橡胶条,8为加强肋,9为支撑筋,10为顶模板,11为顶模板10上的拆模孔洞,12为拆模螺栓,13为顶模板10底部设有凹槽,14为顶模板10底部的缺口,15为单侧模板1内侧面上斜面或有带斜面的垫块,16为横向支撑,17为现浇密肋,18为现浇混凝土层,19为肋梁钢筋,20为底模板,21为砂浆,22为现浇密肋下部凸台。
图1为单侧模板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侧模板拼装另一实施例;
图3为单侧模板拼装另一实施例;
图4为整体侧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侧模板拼装另一实施例;
图6为整体侧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7为整体侧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8为整体侧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9为整体侧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0为空心楼板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带凹槽顶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空心楼板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3为带缺口顶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整体侧模板内设横向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整体侧模板内设横向支撑另一实施例;
图16为设加强肋的整体侧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空心楼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18为最终形成的空心楼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最终形成的空心楼板局部另一实施例;
图20为密肋楼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21为最终形成的密肋楼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1~21所示。
图1所示为单侧模板1拼装示意图,该空心楼板单侧模板1由一块以上的硬质板竖向拼接而成。单侧模板1端部与立柱3相接,并在立柱3与侧模板1相接处的内侧设定位件4,如图2所示。定位件4约束了侧模板1的水平方向位移,并且为侧模板1提供相应的反力以抵抗受到的混凝土的侧压力,同时,定位件4保证了侧模板的纵向刚度,也避免了侧模板1与立柱3相接处可能会存在的漏浆现象。
另,如图1所示,立柱3内侧相邻两相互垂直面经切削后形成向内倾的面,两相邻内倾面夹角α为钝角。此设置目的在于,混凝土浇筑后会使模板各构件之间挤紧,这会使拆模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将立柱3内侧相邻两面设为斜面,则单侧模板1向外侧平移拆卸时极为方便。
图2所示为立柱与侧模板相接处设塑料管7或橡胶条的单侧模板1拼装示意图,在立柱3与单侧模板1相接处设塑料管7或橡胶条,混凝土浇筑后会使模板各构件之间挤紧,但由于塑料管7或橡胶条的间隔,使得立柱3与侧模板存在一定间隙,这使得在撤除定位件4后单侧模板1容易拆下。
如图3~6所示,单侧模板1上端有上部侧板2。上部侧板2设于单侧模板1的正上方与单侧模板1竖向相接,或上部侧板2设于单侧模板1的上端外侧。这样便于顶模板10的定位及放置,也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漏浆的现象。
图7、8所示为整体侧模板。空心楼板单侧模板1底部设有孔洞或缺口5,孔洞或缺口5用于穿插支撑筋9,如图10所示。支撑筋9的一端锚固于现浇密肋17的混凝土中,另一端用来支撑下沉至底部的顶模板10。当单侧模板1底部设有孔洞或缺口5用以穿插支撑筋9时,对应的顶模板10底部设有凹槽13,如图11所示,凹槽13的位置与支撑筋9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支撑筋9为顶模板10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支撑筋9的存在能够保证空心楼板的整体性及改良其整体受力性能。
如图9所示,单侧模板底部为内凸模板,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单侧模板1拆下,使现浇密肋17底部形成混凝土凸台22,与之对应的顶模板10底部设有缺口14,如图13所示,缺口14与凸台22正好吻合,从而使顶模板10得到可靠的支撑,提高空心楼板的整体受力性能,如图12所示。
又,如图10~13所示,顶模板10板身设的拆模螺栓12。拆模螺栓12的作用为,在顶模板10充当完现浇混凝土层18的底模后,待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拧动拆模孔洞11中的拆模螺栓12,顶住现浇顶板15对顶模板10施加反力,使顶模板10与现浇混凝土层18分离,将顶模板10放置到支撑筋9或凸台22上,形成空心楼板;或将顶模板10拆除,形成密肋楼板。
图14、15所示为单侧模板内侧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15或有带斜面的垫块。所述斜面15向外侧倾斜,在斜面15或有带斜面的垫块处设横向支撑16。如此,可以使横向支撑16提供更加牢固的水平向支撑,保证了侧模板的平面外稳定。同时,斜面15或有带斜面的垫块的设置使得横向支撑16折卸时十分便利,只需将横向支撑16向上轻推即可取出。
图16所示为单侧模板1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肋8。当单侧模板1由一块以上的硬质板竖向拼成时,加强肋8能够保证单侧模板1的竖向刚度,使单侧模板1能够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图17为空心楼板的施工示意图。施工时,先架设空心楼板的底模板20,绑扎肋梁钢筋19;放置好侧模板1及立柱3,在立柱上设置好定位件4,拼装成整体侧模板,在绑扎好的肋梁钢筋19两侧放置整体侧模板;当单侧模板1底部有孔洞5或缺口时,在孔洞5或缺口中插入支撑筋9或者支撑筋9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混凝土尚未凝固前由孔洞5或缺口插入现浇密肋17的混凝土中;在侧模板围成的空间内布横向支撑16,将顶模板10放置在立柱3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撤去水平支撑16,先拆除定位件4,再拆除单侧模板1、立柱3;将顶模板10放置在支撑筋9或现浇密肋底部的凸台22上,现浇密肋17、顶模板10、现浇混凝土层18形成空腔,再在顶模板10下粉刷砂浆21形成整体空心楼板。如图18、19所示。
图20为密肋楼板的施工示意图。施工时,先架设密肋楼板的底模板20,绑扎肋梁钢筋19;放置好侧模板1及立柱3,在立柱上设置好定位件4,拼装成整体侧模板,在绑扎好的肋梁钢筋19两侧放置整体侧模板;在侧模板围成的空间内布横向支撑16,将顶模板10放置在立柱3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撤去水平支撑16,先拆除定位件4,再拆除单侧模板1、立柱3,再使顶模板10与现浇混凝土层18分离,将顶模板10拆下,从而形成整体密肋楼板。如图21所示。
Claims (8)
1.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该模板包括单侧模板(1)、与相邻两单侧模板(1)相接的立柱(3)、顶模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侧模板(1)相接处的内侧设有定位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3)内侧相邻两相互垂直面经切削后形成向内倾的斜面,两相邻内倾斜面夹角α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立柱(3)与侧模板(1)相接处设有塑料管(7)或橡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模板(1)上端有上部侧板(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模板(1)内侧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15)或有带斜面的垫块,斜面(15)向外侧倾斜,在斜面(15)或有带斜面的垫块处设有横向支撑(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模板(1)内侧面上有加强肋(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模板(1)底部设有孔洞或缺口(5),孔洞或缺口(5)中穿插有支撑筋(9),对应的顶模板(10)底部设有凹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模板(1)底部为内凸模板(6),对应的顶模板(10)底部设有缺口(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86577.9A CN102926534B (zh) | 2012-11-26 | 2012-11-26 |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86577.9A CN102926534B (zh) | 2012-11-26 | 2012-11-26 |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6534A CN102926534A (zh) | 2013-02-13 |
CN102926534B true CN102926534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7641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865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6534B (zh) | 2012-11-26 | 2012-11-26 |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265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9952B (zh) * | 2013-09-14 | 2016-06-08 | 吴方伯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
CN108756233A (zh) * | 2018-05-30 | 2018-11-06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预留电箱洞口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370142B (zh) * | 2022-08-29 | 2023-08-15 |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模板组件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15956A (en) * | 1939-10-17 | 1943-04-06 | Chadwick N Heath |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mak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s |
CN1661170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661172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982594A (zh) * | 2005-09-21 | 2007-06-20 | 邱则有 | 一种空心构件用盆状部件 |
CN101864821A (zh) * | 2010-06-23 | 2010-10-20 | 吴方伯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
CN101914967A (zh) * | 2010-08-17 | 2010-12-15 | 吴方伯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
-
2012
- 2012-11-26 CN CN201210486577.9A patent/CN1029265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15956A (en) * | 1939-10-17 | 1943-04-06 | Chadwick N Heath |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mak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s |
CN1661170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661172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982594A (zh) * | 2005-09-21 | 2007-06-20 | 邱则有 | 一种空心构件用盆状部件 |
CN101864821A (zh) * | 2010-06-23 | 2010-10-20 | 吴方伯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
CN101914967A (zh) * | 2010-08-17 | 2010-12-15 | 吴方伯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6534A (zh) | 2013-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53493B (zh) | 基于3d打印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631512B (zh) |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 |
CN103422606B (zh) | 构造柱免支模砌块及施工方法 | |
CN103469825B (zh) | 后浇带预制抗水模板及安装方法 | |
CN104631706A (zh) | 一种免拆模混凝土柱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926804A (zh) | 一种3d打印配筋砌体剪力墙的加固方法 | |
CN104295088A (zh) | 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153579B (zh) | 一种非标准层结构的浇筑模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535347A (zh) | 一种预制板胎膜嵌套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2926534B (zh) | 一种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楼板及密肋楼板模板 | |
CN106592996B (zh) | 小洋房改造的施工方法 | |
CN211312570U (zh) | 一种可周转式钢制沉井支护装置 | |
CN206956979U (zh) |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 |
CN113373977A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41099A (zh) | 地下室单侧支模系统及利用其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方法 | |
WO2025026311A1 (zh) | 拱形隧道结构及拱形隧道施工方法 | |
CN202509764U (zh) | 构造柱模板支模结构 | |
CN220599167U (zh) | 超长建筑物的预浇楼层顶板后浇带两侧的封堵模板结构 | |
CN204001705U (zh) | 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 |
CN203960878U (zh) | 一种支挡工程的施工模板 | |
CN217460600U (zh) | 近地铁深浅基坑斜换撑结构 | |
CN101886470A (zh) | 清水混凝土密肋梁施工方法 | |
CN214220178U (zh) | 楼面挡水条一次成型的预制免拆侧模及可调节支撑系统 | |
CN104908150A (zh) | 一种管道井制作模板及基于工厂化生产管道井的方法 | |
CN106284372A (zh) | 一种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8 Address after: 410300 No. 288 West Renmin Road, Chengnan Road,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HANG KAI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82 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Lushan South Road,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Wu Fangbo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