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922886A -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2886A
CN102922886A CN2011102297447A CN201110229744A CN102922886A CN 102922886 A CN102922886 A CN 102922886A CN 2011102297447 A CN2011102297447 A CN 2011102297447A CN 201110229744 A CN201110229744 A CN 201110229744A CN 102922886 A CN102922886 A CN 10292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nergy
print data
electronic pap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97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剑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2297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22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2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2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其中打印装置包括线圈、调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以及电子纸。线圈接收外部主机所提供载有打印数据的无线电能。调制单元从该线圈所接收的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操作电能,其中该操作电能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控制驱动单元接收该打印数据,以及驱动所述电子纸显示该打印数据。基于上述,本发明由主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接口将打印数据以及操作电能传输给打印装置,因此打印装置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而将打印数据打印/更新在电子纸上。即便在电子装置被要求关机的场合,使用者仍然可以不间断地阅读电子纸的显示内容。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不需配置电池的电子纸(ePaper)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书(eBook)或电子阅读机(eReader)可以实现于智能电话(smartphone)、平板计算机(tablet)等不同技术中。目前的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需要电池来提供操作电能,例如提供背光源、液晶显示器等所需的操作电能。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内部的电池可以提供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所需的操作电能。然而,电池的重量与体积会让使用者感觉不方便携带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再者,在某些场合中,例如在飞机的起飞/着陆的期间,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会被要求关机而无法继续阅读。若能将显示内容打印出来,即便在电子装置被要求关机的场合,使用者仍然可以不间断地阅读电子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其具有主机与打印装置。打印装置不需要配置电池而提供使用者阅读电子纸(ePaper)的显示内容。
本发明提供在主机与打印装置之间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一种对位结构。在主机将打印数据以及操作电能传输给打印装置时,此对位结构可以使主机的线圈与打印装置的线圈相互对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主机以及打印装置。该主机包含第一线圈、第一调制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将打印数据输出至第一调制单元。第一调制单元将打印数据载于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一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将该第二交流电能转换为无线电能。该打印装置包含第二线圈、第二调制单元、至少一电子纸以及一控制驱动单元。第二线圈用以接收该主机所提供载有打印数据的无线电能。第二调制单元从该线圈所接收的该无线电能解调出打印数据以及操作电能,其中所述操作电能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控制驱动单元接收第二调制单元所提供的打印数据,以及驱动所述至少一电子纸显示该打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打印装置,包括一线圈、一调制单元、至少一电子纸以及一控制驱动单元。线圈接收外部的主机所提供的无线电能,其中该无线电能载有打印数据。调制单元耦接至线圈。调制单元从该线圈所接收的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一操作电能,其中该操作电能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控制驱动单元耦接于调制单元与所述至少一电子纸之间。控制驱动单元接收该打印数据,以及驱动所述至少一电子纸显示该打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主机,包括线圈、处理单元以及调制单元。该处理单元输出打印数据。调制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与该线圈。调制单元将该打印数据载于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线圈。其中,该线圈将该第二交流电能转换为无线电能,并藉由该无线电能以无线方式将一操作电能传送给一打印装置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以及藉由该无线电能将该打印数据传送给该打印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线圈、多个磁性单元、一第二壳体、一第二线圈以及一定位圈。第一线圈与所述多个磁性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内侧。所述多个磁性单元配置于该第一线圈周围。第二线圈与定位圈配置于该第二壳体的内侧。定位圈配置于该第二线圈周围。其中,当第一壳体接近第二壳体时,藉由所述多个磁性单元与该定位圈之间的磁力,使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相互对位。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由主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接口将打印数据以及操作电能传输给打印装置,因此打印装置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而将打印数据打印/更新在电子纸上。完成打印/更新后,纵使主机被移除/关机,电子纸可以保持显示内容。因此,即便在电子装置被要求关机的场合,使用者仍然可以不间断地阅读电子纸的显示内容。再者,由于打印装置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以及基于电子纸的可挠性、轻便性,采用电子纸的打印装置可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且更贴近传统纸张的阅读感受。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打印系统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的应用情境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的应用情境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主机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打印装置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中主机及打印装置之间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主机进行所述电子纸打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电子纸(打印装置)进行所述电子纸打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打印系统
110:主机
111:处理单元
112:第一调制单元
113:功率单元
114:第一线圈
115、125:电流传感器
116:第一壳体
117:磁性单元
120:打印装置
121:第二线圈
122:第二调制单元
123:控制驱动单元
124、124-1、124-2、124-3、124-n:电子纸
126:第二壳体
127:定位圈
410:直流交流转换器
420:第一混频器
510:第二混频器
520:整流电路
530:低通滤波器
AC1、AC2、AC 3:交流电能
AC4:交流电流
DC1:直流电能
DC2:直流电流
EM:无线电能
VDD:操作电能
S710-S760、S810-S85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相对于液晶显示器而言,电子纸(ePaper)的可挠性、轻便性与省电特性更适合实现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采用电子纸所实现的电子书或电子阅读机可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且更贴近传统纸张的阅读感受。在完成电子纸的显示内容的更新后,电子纸可以完全不用操作电能便可以维持住其显示内容,直到下一次更新显示内容。本实施例将说明一种使用电子纸的打印系统100。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打印系统100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打印系统100包括主机110以及打印装置120。
依据设计需求,主机110可以是电话、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阅读器、相机或其它需要输出/打印文字及/或图像的电子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机110也可以是任何公众通讯/贩卖机器,例如公共电话、自动贩卖机等。以自动贩卖机为例,主机110可以是电子书提供装置,以提供/贩卖电子书给使用者。
主机110包含处理单元111、第一调制单元112、功率单元113以及第一线圈114。处理单元111将打印数据输出至第一调制单元112。功率单元113可以做为主机110的能源(energy source),以提供主机110内部构件(例如处理单元111与第一调制单元112)所需的操作电能。此功率单元113可以是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适配器(adapter)、电池(battery)、调节器(regulator)及/或其它功率供应电路。功率单元113输出稳定的第一直流电能DC1给第一调制单元112。第一调制单元112可以将直流电能DC1转换为第一交流电能AC1(容后说明)。此第一交流电能AC1将被用来作为载波(carrier),以便将打印数据传送给打印装置120。
利用任何调制(modulation)技术,例如广为通讯领域所熟知的调制技术,第一调制单元112将处理单元111所提供的打印数据载于第一交流电能AC1中,然后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第二交流电能AC2(即调制后的第一交流电能AC1)至第一线圈114。第一线圈114可以将第二交流电能AC2转换为无线电能EM。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14的轴向大体上垂直于主机110的第一壳体116(容后说明),因此第一线圈114所产生的电磁场(无线电能EM)可以近似垂直地射出/射入第一壳体116。
打印装置120包含第二线圈121、第二调制单元122、控制驱动单元123以及至少一电子纸124。电子纸124的显示介质可以使用双稳态(或多稳态)显示介质,例如电子墨水(electronic ink,E-Ink)、电流体(electrofluidics)、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电泳显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或电湿润显示器(electrowettingdisplay,EWD)等。
第二线圈121用以接收主机110所提供载有打印数据的无线电能EM。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121的轴向大体上垂直于打印装置120的第二壳体126(容后说明)。当打印装置120接近主机110(甚至于主机110的第一壳体116的外侧表面碰触打印装置120的第二壳体126的外侧表面),使得第二线圈121接近第一线圈114时,第一线圈114与第二线圈121形成一个类似变压器(transformer)。因此,第二线圈121可以感应/接收第一线圈114所产生的电磁场(无线电能EM),以及对应产生第三交流电能AC3。第二调制单元122从第二线圈121所接收的无线电能EM中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操作电能VDD。此操作电能VDD可以作为打印装置120内部构件(例如控制驱动单元123)的能源(energy source)。由于打印装置120的操作电能VDD是由主机110所提供,因此打印装置120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battery)或是适配器(adapter),以缩减打印装置120的体积与重量。
控制驱动单元123接收第二调制单元122所提供的打印数据,然后驱动电子纸124显示该打印数据。基于电子纸124的不同显示介质,控制驱动单元123可以对应地采用任何驱动技术,例如广为电子纸领域所熟知的驱动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帮助,打印装置120可以尽可能地薄型化,甚至像纸张一样地轻、薄、可挠。例如,图2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100的应用情境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主机110被实现为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而打印装置120被实现为单张电子纸(看起来像是一张塑料纸)。打印装置120没有配置电池。请参照图1与图2,主机110的背面配置有第一线圈114。当主机110置于打印装置120的第二线圈121上方时,打印装置120可以接收到主机110所提供的无线电能EM,以及从无线电能EM中获取操作电能VDD。因此,没有电池或其它能源的打印装置120可以使用主机110所提供的操作电能VDD而运行各种功能,包括从无线电能EM中解调出打印数据,以及将打印数据打印/显示于电子纸124。完成所述打印/显示操作后,纵使主机110被移除/关机而导致打印装置120失去操作电能VDD,基于双稳态(或多稳态)显示介质的特性,使得电子纸124依然保持对应于打印数据的显示内容。
上述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20配置单张电子纸,然而其实现方式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依据产品设计需求而以任何外型、任何结构去实现打印装置120。例如,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100的应用情境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20配置了多张电子纸124,例如电子纸124-1、124-2、124-3、...、124-n。电子纸124-1-124-n被装订为类似书本的外型。打印装置120的第二线圈121被配置在封面(或封底)电子纸124-n的左下角。当主机110背面的第一线圈114接近打印装置120的第二线圈121时(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120可以接收到主机110所提供的无线电能EM,以及从无线电能EM中获取操作电能VDD。使用者可以使用主机110去从远程下载打印数据(例如电子书)至主机110,然后使用主机110将打印数据打印/显示于电子纸124-1-124-n。因此,即便在主机110被要求关机的场合,使用者仍然可以不间断地阅读电子纸124-1-124-n的显示内容。再者,由于打印装置120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以及基于电子纸124-1-124-n的可挠性、轻便性,采用电子纸124-1-124-n的打印装置120可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且更贴近传统纸张的阅读感受。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主机110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说明。不同于图1所示实施例之处,在于图4所示主机110还包括电流传感器115。请参照图4,第一调制单元112包括直流交流转换器(DC to AC converter)410以及第一混频器(mixer)420。直流交流转换器410将直流电能DC1转换为第一交流电能AC1。第一混频器420可以是调制器(modulator)。第一混频器420耦接至直流交流转换器410与处理单元111。第一混频器420利用任何调制技术(例如广为通讯领域所熟知的调制技术)将处理单元111所提供的打印数据载于第一交流电能AC1中。
电流传感器115可以侦测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例如侦测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输入电流量(也就是直流电能DC1的电流量),或是侦测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输出电流量(也就是第一交流电能AC1的电流量)。当打印装置120藉由第一线圈114的无线电能EM获取操作电能VDD时,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会对应地增加。因此,电流传感器115可以藉由侦测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来获知打印装置120能否接收无线电能EM。电流传感器115将侦测结果传送给处理单元111。依据电流传感器115的侦测结果,处理单元111可以获知打印装置120何时接收无线电能EM。当打印装置120接收无线电能EM时,处理单元111便可以将打印数据输出给第一混频器420。在第一混频器420接收到打印数据后,第一混频器420将该打印数据载于第一交流电能AC1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第二交流电能AC2至第一线圈114。
图5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说明打印装置120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说明。不同于图1所示实施例之处,在于图5所示打印装置120还包括电流传感器125。请参照图5,第二调制单元122包括第二混频器510、整流电路520以及低通滤波器530。第二混频器510通过第二线圈121接收来自第一线圈114的无线电能EM(即第三交流电能AC3),以及将该无线电能EM解调出打印数据与交流电流AC4。整流电路520耦接第二混频器510以接收该交流电流AC4,以及将该交流电流AC4整流成直流电流DC2。整流电路520可以是半波整流器或全波整流器,例如桥式整流器(bridgerectifier)。
低通滤波器530耦接整流电路520。低通滤波器530接收直流电流DC2,以及过滤该直流电流DC2的高频成分以获得操作电能VDD。电流传感器125可以侦测低通滤波器530的电流量,例如侦测低通滤波器530的输入电流量(也就是直流电流DC2的电流量),或是侦测低通滤波器530的输出电流量(也就是操作电能VDD的电流量)。藉由低通滤波器530的电流量判定,电流传感器125可以获知目前从无线电能EM获取的操作电能VDD是否足以满足打印装置120稳定运作的电力需求。电流传感器125将侦测结果传送给控制驱动单元123。依据电流传感器125的侦测结果,控制驱动单元123可以获知操作电能VDD何时备妥。当操作电能VDD备妥时,控制驱动单元123便可以以从第二混频器510接收经解调的打印数据,然后驱动所述电子纸124显示该打印数据。
上述打印装置120及/或主机110的壳体外侧表面可以印刷标记,以引导使用者藉由移动打印装置120及/或主机110而使该第一线圈114与该第二线圈121相互对位。或者,在打印装置120及/或主机110的壳体内侧(或壳体外侧)配置对位结构。例如,图6是依照本实施例说明图1所示打印系统100中主机110及打印装置120之间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6,第一壳体116表示主机110的外壳,而第二壳体126表示打印装置120的外壳。
第一线圈114与多个磁性单元117配置于第一壳体116的内侧(即配置于主机110的内部)。磁性单元117配置于第一线圈114周围。第二线圈121与定位圈127配置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即配置于打印装置120的内部)。定位圈127配置于第二线圈121周围,如图6所示。该定位圈127的材质包含铁磁性物质(ferromagnetic materials),例如铁、镍、钴等金属。所述多个磁性单元117为永久性磁铁或是电磁铁。因此,当第一壳体116接近第二壳体126时,藉由所述多个磁性单元117与定位圈127之间的磁力,使第一线圈114与第二线圈121相互对位。
若以电磁铁实现磁性单元117,则处理单元111可以决定是否触发磁性单元117以产生磁场。在不需将打印数据传送/打印至电子纸124的期间,处理单元111禁能(disable)磁性单元117。当需将打印数据传送/打印至电子纸124的期间,处理单元111触发磁性单元117产生磁场,以协助第一线圈114与第二线圈121可以更准确地相互对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机110内部配置磁簧开关(REED SWITCH)。定位圈127是否接近主机110将决定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因此,处理单元111可以依据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来判定打印装置120是否接近主机110。当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指示打印装置120接近主机110时,处理单元111触发磁性单元117产生磁场,以协助第一线圈114与第二线圈121可以更准确地相互对位。
图7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主机110进行所述电子纸打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于步骤S710中,主机110会先加载打印数据。例如,主机110可以通过因特网(internet)向远程服务器要求下载网页、电子书、照片或其它类型的打印数据。再例如,若主机110是数字相机或是其它具有拍摄影像功能的电子装置,则主机110可以藉由影像感测电路来拍摄目标影像(即打印数据)。
当主机110备妥打印数据后,主机110可以进行步骤S720以开始进行前面诸实施例所述电子纸打印操作。当使用者使主机110与打印装置120相互靠近时,主机110内部的磁簧开关会对应地改变导通状态。当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指示打印装置120接近主机110时,处理单元111可以进行步骤S730以触发多个磁性单元117(电磁铁或线圈)产生磁场。主机110内部所述多个磁性单元117与打印装置120内部定位圈127之间的磁力可以协助第一线圈114与第二线圈121更准确地相互对位。
在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指示打印装置120接近主机110的情况下,以及在电流传感器115侦测到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大于某一阈值(threshold value)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1开始进行步骤S740以将打印数据传送给第一调制单元112。第一调制单元112与第一线圈114将载有一打印数据的无线电能EM传送给打印装置120的第二线圈121。
在传送打印数据的过程中,处理单元111随时判断是否结束电子纸打印操作(步骤S750)。电子纸打印操作尚未结束,则处理单元111回到步骤S720,以便继续进行电子纸打印操作。例如,在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指示打印装置120接近主机110的情况下,以及在电流传感器115侦测到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大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1便继续进行电子纸打印操作。若在磁簧开关的导通状态指示打印装置120远离主机110的情况下,或是在电流传感器115侦测到直流交流转换器410的电流量小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1将会重新进行电子纸打印操作。
当使用者下达停止打印的指令时,或是当全部的打印数据已经传送完毕时,处理单元111会通过第一调制单元112与第一线圈114去通知电子纸(打印装置120)电子纸打印操作已结束。接下来,处理单元111会进行步骤S760,以截止所述多个磁性单元117的电流,即停止触发电磁铁。
图8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电子纸(打印装置120)进行所述电子纸打印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当主机110远离打印装置120时,打印装置120因失去能源而处于无电状态(步骤S810)。当主机110的第一线圈114接近打印装置120的第二线圈121时,打印装置120可以从第二线圈121所接收的无线电能EM中获得操作电能VDD(步骤S820)。接下来,控制驱动单元123会通过电流传感器125检测低通滤波器530的电流量是否大于某一阈值,也就是判断从无线电能EM中获得的操作电能VDD是否稳定(步骤S830)。在电流传感器125侦测到低通滤波器530的电流量大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驱动单元123会通过第二调制单元122与第二线圈121去通知主机110开始传送打印数据。至此,控制驱动单元123可以通过第二调制单元122与第二线圈121接收主机110所提供的打印数据(步骤S840),以及驱动所述电子纸124显示该打印数据(步骤S850)。
综上所述,上述诸实施例由主机110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接口将打印数据以及操作电能VDD传输给打印装置120。由于操作电能VDD是由主机110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接口所提供,因此打印装置120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而将打印数据打印/更新在电子纸124上。完成打印/更新后,纵使主机110被移除或关机,电子纸124仍然可以保持其显示内容。特别是在必须关闭电子装置的场合中,使用者只要事先将打印数据(例如电子书)打印/显示在电子纸124,即便是主机110与打印装置120被关闭电源,使用者仍然可以不间断地阅读已经打印在电子纸124上的打印数据。再者,由于打印装置120可以不需要配置电池,以及基于电子纸124的可挠性、轻便性,采用电子纸124的打印装置120可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且更贴近传统纸张的阅读感受。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打印系统,包括:
一主机,该主机包含一第一线圈、一第一调制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将一打印数据输出至该第一调制单元,该第一调制单元将该打印数据载于一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一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第一线圈,而该第一线圈将该第二交流电能转换为一无线电能;以及
一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含一第二线圈、一第二调制单元、至少一电子纸以及一控制驱动单元,其中该第二线圈用以接收该主机所提供载有该打印数据的该无线电能,该第二调制单元从该线圈所接收的该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的一操作电能,该控制驱动单元接收该第二调制单元所提供的该打印数据以及驱动所述至少一电子纸显示该打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该主机还包括配置于该第一线圈周围的多个磁性单元;以及该打印装置还包括配置于该第二线圈周围的一定位圈,而该定位圈的材质包含铁磁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磁性单元为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该第一调制单元包括:
一直流交流转换器,将一直流电能转换为该第一交流电能;以及
一第一混频器,耦接至该直流交流转换器与该处理单元,该第一混频器将该打印数据载于该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该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第一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该第二调制单元包括:
一第二混频器,通过该第二线圈接收来自该第一线圈的该无线电能,以及将该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一交流电流;
一整流电路,耦接该第二混频器以接收该交流电流,以及将该交流电流整流成一直流电流;以及
一低通滤波器,耦接该整流电路以接收该直流电流,以及过滤该直流电流以获得该操作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该主机为一电话、一计算机、一相机或一电子书提供装置。
7.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一线圈,接收一主机所提供的一无线电能,其中该无线电能载有一打印数据;
一调制单元,耦接至该线圈,该调制单元从该线圈所接收的该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一操作电能,其中该操作电能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
至少一电子纸;以及
一控制驱动单元,耦接于该调制单元与所述至少一电子纸之间,该控制驱动单元接收该打印数据以及驱动所述至少一电子纸显示该打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还包括:
一定位圈,配置于该线圈的周围,其中该定位圈的材质包含铁磁性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该调制单元包括:
一混频器,通过该线圈接收该无线电能,以及将该无线电能解调出该打印数据与一交流电流;
一整流电路,耦接该混频器以接收该交流电流,以及将该交流电流整流成一直流电流;以及
一低通滤波器,耦接该整流电路以接收该直流电流,以及过滤该直流电流以获得该操作电能。
10.一种主机,包括:
一线圈;
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输出一打印数据;以及
一调制单元,耦接至该处理单元与该线圈,该调制单元将该打印数据载于一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一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线圈;
其中该线圈将该第二交流电能转换为一无线电能,并藉由该无线电能以无线方式将一操作电能传送给一打印装置作为该打印装置的能源,以及藉由该无线电能将该打印数据传送给该打印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机,其中还包括:
多个磁性单元,配置于该线圈周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其中所述多个磁性单元为电磁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机,其中该调制单元包括:
一直流交流转换器,将一直流电能转换为该第一交流电能;以及
一混频器,耦接至该直流交流转换器与该处理单元,该混频器将该打印数据载于该第一交流电能中而输出载有该打印数据的该第二交流电能至该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机,其中该主机为一电话、一计算机、一相机或一电子书提供装置。
15.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包括:
一第一壳体;
一第一线圈,配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内侧;
多个磁性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内侧,且配置于该第一线圈周围;
一第二壳体;
一第二线圈,配置于该第二壳体的内侧;以及
一定位圈,配置于该第二壳体的内侧,且配置于该第二线圈周围,其中当该第一壳体接近该第二壳体时,藉由所述多个磁性单元与该定位圈之间的磁力,使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相互对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其中该定位圈的材质包含铁磁性物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其中所述多个磁性单元为电磁铁。
CN2011102297447A 2011-08-11 2011-08-11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Pending CN102922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97447A CN102922886A (zh) 2011-08-11 2011-08-11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97447A CN102922886A (zh) 2011-08-11 2011-08-11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2886A true CN102922886A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3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97447A Pending CN102922886A (zh) 2011-08-11 2011-08-11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2288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33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纸显示系统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纸写入装置
EP1662469A1 (en) * 2003-09-04 2006-05-31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display element, display element drive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70024551A1 (en) * 1998-09-11 2007-02-01 Alexander Gelbman Smart electronic label employing electronic ink
JP2007252090A (ja) * 2006-03-16 2007-09-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電力供給機構、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検知装置
US20080224544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454818A (zh) * 2006-05-31 2009-06-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纸记录装置
JP4345052B2 (ja) * 2003-06-30 2009-10-14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02942A (zh) * 2007-01-29 2010-08-11 普迈公司 无针式电源耦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4551A1 (en) * 1998-09-11 2007-02-01 Alexander Gelbman Smart electronic label employing electronic ink
JP4345052B2 (ja) * 2003-06-30 2009-10-14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EP1662469A1 (en) * 2003-09-04 2006-05-31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display element, display element drive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73433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纸显示系统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纸写入装置
JP2007252090A (ja) * 2006-03-16 2007-09-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電力供給機構、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検知装置
CN101454818A (zh) * 2006-05-31 2009-06-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纸记录装置
CN101802942A (zh) * 2007-01-29 2010-08-11 普迈公司 无针式电源耦合
US20080224544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5911B (zh) 打印系統及其中無線資料傳輸介面的對位結構
US11556165B2 (en) Management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using low power mod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076270B1 (en) Portable keyboard and speaker assembly
EP3021563B1 (en) Wireless data input and out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90046250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코일 장치
CN108450040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配件设备
JP2005316672A (ja) 電子ペーパー表示システム装置
KR102621809B1 (ko) 저전력 상태에서 디스플레이를 통해 화면을 표시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WO2019205619A1 (zh) 电子标签、数据写入终端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04167160A (zh) Nfc无源电子纸显示卡
CN108877691A (zh) 一种电子胸牌、数据录入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230127816A1 (en) Low power mode for payment transactions
CN206249373U (zh) Nfc电子显示卡
CN103200299A (zh) 无线数据同步的无线充电基座、显示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4024973A (zh) 具有可分离显示器的模块化电子设备系统
US9922619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secondary display
CN102375584A (zh) 触控显示设备
CN101834534B (zh) 电源供电装置
CN102922886A (zh) 打印系统及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对位结构
KR102121987B1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장치,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및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04699436A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正面分屏显示
CN204270419U (zh) 一种便捷式快餐结算设备
CN202694345U (zh) 电子名片
CN206773364U (zh) 电子显示工号牌
CN101840249A (zh) 双显示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