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5201B -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05201B CN102905201B CN201210387792.3A CN201210387792A CN102905201B CN 102905201 B CN102905201 B CN 102905201B CN 201210387792 A CN201210387792 A CN 201210387792A CN 102905201 B CN102905201 B CN 1029052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device
- optical line
- core network
- line terminal
- se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其中,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包括: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光线路终端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若是,则光线路终端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被叫终端设备;光线路终端接收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光线路终端建立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可以为无源光网络提供会话业务备份,并降低核心网的负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背景技术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接入网络,其局端设备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和用户端设备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节点)之间的光配线网只存在无源器件。
PON网络秉承呼叫与承载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在ONU内置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仅提供普通语音、视频电话等会话业务的接入,而业务控制需要由其上层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软交换系统完成。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接入时,都需要通过核心网对其进行业务控制。
但是,一旦OLT上层的网络出现故障,其下带的所有会话业务都将中断;并且,任意两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业务均需要通过核心网进行业务控制,也造成了核心网较大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为无源光网络提供会话业务备份,并降低核心网负荷。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包括:
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所述光线路终端根据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若是,则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所述被叫终端设备;
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所述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
所述光线路终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线路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呼叫处理模块,用于若是,则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所述被叫终端设备;
通道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通过OLT判断主叫终端设备与被叫终端设备是否为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并为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实现了在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之间不经过核心网控制进行内部会话的功能,解决了PON中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均需核心网进行控制,造成核心网负荷过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 101,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具体地,一个光线路终端OLT可能下带数个用户端设备ONU,每个ONU可能通过其内置的IAD供数个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一终端设备需要与另一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时,首先由主叫终端设备向OLT发送会话呼叫请求,该会话呼叫请求中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
步骤S102,光线路终端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具体地,OLT中保存有终端设备标识信息列表,OLT接收到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呼叫请求后,根据该会话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终端设备标识,判断该被叫终端设备标识是否记录在该标识信息列表中,从而确定该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该OLT下属的终端设备。
步骤S103,若是,则光线路终端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被叫终端设备。
具体地,若OLT判断被叫终端设备是该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则OLT将该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呼叫请求转发给该被叫终端设备,而无需通过核心网进行消息转发。
步骤S104,光线路终端接收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
具体地,该被叫终端设备收到OLT转发的会话呼叫请求后,确认接受本次呼叫请求,向OLT发送呼叫响应消息。
步骤S105,光线路终端建立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具体地,OLT将被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呼叫响应消息转发给主叫终端设备,通知主叫终端设备呼叫的被叫终端设备已确认呼叫请求,并建立一条媒体流传输通道,供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会话业务的媒体流传输使用,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通过该通道进行会话业务通信。
本实施例,通过OLT判断主叫终端设备与被叫终端设备是否为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并为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实现了在同一OLT下属的终端设备之间不经过核心网控制进行内部会话的功能,解决了PON中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均需核心网进行控制,造成核心网负荷过大的缺陷。
图2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之前进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1,光线路终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需在核心网络上进行注册后,核心网才能授权终端设备进行相关业务通信。终端设备在开机时,需先向OLT发送注册请求消息。一个OLT下属的所有终端设备在开机时,均需向OLT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S202,光线路终端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具体地,OLT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后,将其转发给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用于完成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或软交换功能的相关设备。
步骤S203,光线路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注册成功响应消息。
具体地,核心网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后,在核心网上对终端设备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将注册成功响应消息发送给OLT。
步骤S204,光线路终端存储终端设备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
具体地,OLT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注册成功响应消息后,将注册成功响应消息通知终端设备,并将终端设备的相关地址信息存储下来。
举例来说,OLT中可以保存有地址信息列表,OLT将注册成功的终端设备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对应存储于该列表中,以便该OLT后续可以根据被叫终端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是否存储在该地址信息列表中来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与主叫终端设备同属于一个OLT。
具体地,上述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URL和端口号、呼叫号码标识。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在核心网注册过程中于OLT内部记录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使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时,OLT可以根据记录的地址信息直接建立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解决PON中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均需核心网进行控制的缺陷。
图3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二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终端设备向光线路终端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是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该注册请求消息只完成请求注册的功能,不包括终端认证信息。
步骤S302,光线路终端将注册请求消息转发给核心网设备。
步骤S303,核心网设备向光线路终端发送要求终端认证消息。
具体地,核心网收到OLT转发的注册请求消息后,若同意该终端设备进行注册,则向OLT发送消息要求终端设备发送认证信息。
步骤S304,光线路终端将要求终端认证消息转发给终端设备。
步骤S305,终端设备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带终端认证的二次注册请求消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收到OLT转发的要求终端认证消息后,确认核心网同意注册请求,将带认证授权的二次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OLT。
步骤S306,光线路终端将带终端认证的二次注册请求消息转发给核心网设备。
步骤S307,核心网设备向光线路终端发送注册成功消息。
具体地,核心网设备收到OLT转发的带终端认证的二次注册请求消息后,若确认该终端设备的认证请求消息为合法请求,则该终端设备通过认证,将终端设备的相应信息记录在核心网中,完成终端设备的注册,向OLT发送注册成功消息。
步骤S308,光线路终端将注册请求消息转发给终端设备。
具体地,OLT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将该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记录在OLT内的终端设备地址信息列表中,确定该终端设备为该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并将注册成功消息转发给终端设备,完成注册过程。
图4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步骤S402,光线路终端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步骤S403,若被叫终端设备不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核心网设备对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进行呼叫控制。
具体地,若OLT判断被叫终端设备不是该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则OLT将该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呼叫请求转发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通过会话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终端设备标识进行寻址,寻找到被叫终端设备后,在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通道。
本实施例,在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不是同一个OLT下属的终端设备时,通过OLT转发主叫终端设备的会话请求消息,由核心网设备对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的会话进行控制。
图5为本发明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0,设置光线路终端的会话控制模式。
具体地,在OLT中根据应用场景预先设置好会话控制模式。OLT提供三种工作模式进行选择,分别为:(1)关闭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2)开启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且优先PON内部通信;(3)开启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且优先PON外部通信。上述OLT的内部会话控制功能为:不通过核心网设备控制,直接由OLT对会话业务进行控制并建立通信通道,供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会话通信,即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上述模式(1)关闭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当OLT下带的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时,OLT只进行消息的转发,而所有控制过程均由核心网设备完成。该模式用于当核心网需要对终端设备的会话进行如计费等控制时使用。上述模式(2)开启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且优先PON内部通信,当终端设备OLT下带的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时,OLT均先对主叫设备发送的会话呼叫请求进行判断,若被叫终端设备为该OLT的下属设备,则本次会话业务由OLT进行控制,而不将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该模式用于当一个OLT下属的终端设备均为同一集团用户的终端设备时,核心网允许该用户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内部会话时使用。上述模式(3)开启OLT内部会话控制功能,且优先PON外部通信,当终端设备OLT下带的终端设备进行会话业务时,OLT先判断核心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若未出现故障,则由核心网设备进行会话控制,OLT只进行消息的转发,若核心网设备出现故障,则本次会话业务由OLT进行控制。该模式用于为PON进行会话业务备份时使用。
步骤S501,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步骤S502,判断光线路终端当前的会话控制模式。
具体地,OLT在收到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呼叫请求后,判断当前设置的会话控制模式,根据会话控制模式选择进行的后续步骤。若会话控制模式为(1),则执行步骤S503;若会话控制模式为(2),则执行步骤S504;若会话控制模式为(3),则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3,光线路终端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核心网设备对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进行呼叫控制。
步骤S504,光线路终端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如果被叫终端设备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执行步骤S505;如果被叫终端设备不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执行步骤S503。
步骤S505,光线路终端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被叫终端设备。
步骤S506,光线路终端接收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
步骤S507,光线路终端建立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步骤S508,判断核心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具体地,当OLT中设置的会话控制模式为(3)时,OLT先判断上层的核心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若核心网设备未出现故障则执行步骤S503,若核心网设备出现故障则执行步骤S509。
在具体实现时,OLT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的方法,可以包括:OLT通过监测核心网的通信状态,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或者,OLT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会话呼叫响应消息,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
步骤S509,光线路终端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具体地,如果被叫终端设备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执行步骤S505;如果被叫终端设备不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执行步骤S510。
步骤S510,向主叫终端设备发送会话失败消息。
具体地,若被叫终端设备不是该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无法进行内部会话,并且由于核心网此时也出现了故障,因此主叫终端设备无法与被叫终端设备完成会话,OLT将向主叫终端设备发送会话失败消息。
本实施例,通过提供OLT的三种会话控制模式,为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的PON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核心网的故障判定机制和备份机制,实现了PON网络的业务多元化,提高了会话业务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OLT中,还可以包括:会话业务的IP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穿透等功能。
本发明图1至图5实施例描述的OLT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ONU内置或外置的IAD;或者,ONU下带的IP电话、多媒体电话或者装有软件终端的计算机。
本发明图1至图5实施例中描述的会话业务可以包括:普通电话业务、多媒体电话业务及补充业务、统一Centrex(Centralized Exchange,集中式用户交换机)、多媒体彩铃、融合一号通、多媒体会议、高清视频会议、传真、消息等业务。
本发明图1至图5实施例涉及的无源光网络PON可以包括:GPON(Gigabit 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ON,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10G PON(10吉比特无源光网络)、NGPON(Next GenerationPON,下一代无源光网络)、WDM PON(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 PON,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等。
图6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呼叫处理模块63,用于若是,则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被叫终端设备;
通道建立模块64,用于接收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建立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在图6所示光线路终端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
注册代理模块7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将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注册成功响应消息;存储终端设备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和存储的地址信息,确定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本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6所示,在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三中,呼叫处理模块63,还用于若被叫终端设备不是本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将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核心网设备对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进行呼叫控制。
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光线路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在图6所示光线路终端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
功能开启模块81,用于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之前,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开启光线路终端的内部会话控制功能。
功能开启模块81,具体用于通过监测核心网的通信状态,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或者,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会话呼叫响应消息,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的光线路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图6至图8实施例描述的OLT中,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ONU内置或外置的IAD;或者,ONU下带的IP电话、多媒体电话或者装有软件终端的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所述光线路终端根据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若是,则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所述被叫终端设备;
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所述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
所述光线路终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
若所述被叫终端设备不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所述核心网设备对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进行呼叫控制;
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
所述光线路终端将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所述光线路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注册成功响应消息;
所述光线路终端存储所述终端设备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标识以及存储的地址信息,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光线路终端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开启所述光线路终端的内部会话控制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路终端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包括: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监测核心网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核心网出现故障;或者,
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会话呼叫响应消息,确定所述核心网出现故障。
4.一种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终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的会话呼叫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呼叫处理模块,用于若是,则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所述被叫终端设备;
所述呼叫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被叫终端设备不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将所述会话呼叫请求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以使所述核心网设备对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进行呼叫控制;
通道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叫终端设备反馈的呼叫响应消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设备和被叫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传输通道;注册代理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将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注册成功响应消息;存储所述终端设备标识对应的地址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标识以及存储的地址信息,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能开启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被叫终端设备是否是所述光线路终端下属的终端设备之前,确定核心网出现故障,开启所述光线路终端的内部会话控制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线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开启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监测核心网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核心网出现故障;或者,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核心网设备反馈的会话呼叫响应消息,确定所述核心网出现故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87792.3A CN102905201B (zh) | 2012-10-12 | 2012-10-12 |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87792.3A CN102905201B (zh) | 2012-10-12 | 2012-10-12 |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5201A CN102905201A (zh) | 2013-01-30 |
CN102905201B true CN102905201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4757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87792.3A Active CN102905201B (zh) | 2012-10-12 | 2012-10-12 |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052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7997B (zh) * | 2013-03-13 | 2015-09-23 |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无源光网络会话业务发放方法 |
CN104767751A (zh) * | 2015-04-02 | 2015-07-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8924374B (zh) * | 2018-07-09 | 2020-06-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软交换呼叫方法、软交换设备、被叫端onu |
CN111222350B (zh) * | 2018-11-23 | 2023-07-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关联光纤和设备端口的系统及方法 |
CN117319560B (zh) * | 2023-11-29 | 2024-02-20 | 深圳市博安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楼宇间的通话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8267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旁路的方法 |
CN101227752A (zh) * | 2008-02-05 | 2008-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对等通信方法 |
CN101557541A (zh) * | 2009-05-26 | 2009-10-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EP2139157A1 (en) * | 2007-04-05 | 2009-12-30 | ZTE Corporation | Multicast control method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
2012
- 2012-10-12 CN CN201210387792.3A patent/CN1029052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8267A (zh) * | 2004-08-20 | 2006-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旁路的方法 |
EP2139157A1 (en) * | 2007-04-05 | 2009-12-30 | ZTE Corporation | Multicast control method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
CN101227752A (zh) * | 2008-02-05 | 2008-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对等通信方法 |
CN101557541A (zh) * | 2009-05-26 | 2009-10-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5201A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49721B1 (ko) |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얼리 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응용 서버 | |
EP3044944B1 (en) | Voice call continuity in hybrid networks | |
US20130007291A1 (en) | MEDIA INTERWORKING IN IPv4 AND IPv6 SYSTEMS | |
CN109802913B (zh) | 融合会议实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905201B (zh) | 无源光网络的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光线路终端 | |
WO2015127793A1 (zh) | 录音方法、语音交换设备、录音服务器及录音系统 | |
KR101465349B1 (ko) | 동적 디바이스 페어링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07318343A (ja)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再ネゴシエーション方法 | |
CN103716299A (zh) | 一种基于sip进行会话的方法、终端及呼叫业务服务器 | |
US9071690B2 (en) |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 |
WO2019044147A1 (ja) | 通話録音システム、通話録音方法および通話録音プログラム | |
US10313400B2 (en) | Method of selecting a network resource | |
US8213373B2 (en) | Supporting method for REFER message expansion parameter | |
JP7641361B2 (ja) | 合法的傍受のためのパケットのル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媒体 | |
CN101605313A (zh) |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设备和应用服务器 | |
CN101232649B (zh) | 实现同组代答业务的方法、应用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 |
EP2020813B1 (en) |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ession service | |
US883745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call by a media gateway | |
CN101009700A (zh) | 在网络中识别用户状态的方法及应用及装置 | |
CN106302363A (zh) | 媒体级联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595361B (zh) | 呼叫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2595360B (zh) | 呼叫处理方法及系统 | |
JP7061929B2 (ja) | 呼制御システム | |
WO2012147248A1 (ja) | 通話連動システム、宅内制御装置、通話連動方法 | |
KR20240043292A (ko) | 음성 통화 서비스 방법 및 음성 통화 서비스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