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2729B -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02729B CN102902729B CN201210331533.9A CN201210331533A CN102902729B CN 102902729 B CN102902729 B CN 102902729B CN 201210331533 A CN201210331533 A CN 201210331533A CN 102902729 B CN102902729 B CN 1029027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ode
- scanning
- scan
- algorith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读取所述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上一步骤,反之,则退出扫描。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前述方法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对复杂结构和逻辑的矩阵数据的直接扫描读取,并保留复杂结构和逻辑,无需对这些矩阵数据进行拆分,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并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伴随着办公自动化软件,如EXCEL等电子表格工具的发展,人们在矩阵数据上制作了越来越多的结构多样、逻辑复杂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内容丰富、显示直观,给工作带来了方便和高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据不易共享,数据权限机制不健全等等。随着信息系统的普及,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信息系统中。
大部分的信息系统都会提供文件、矩阵数据导入功能。对于数据量少、信息单一的矩阵数据来说,往往可以明确知道每个信息在矩阵数据表中存储的位置,可以直接通过指定行和列的方式到指定位置上读取所述数据。另外,对于数据量多的矩阵数据来说,在进行数据存储时,可以将一组信息存储在一行或者一列,当需要读取时,便通过指定行扫描或列扫描来读取其中的每组信息。但是,常见的信息系统对于结构多样且逻辑复杂的矩阵数据,往往无法直接读取完整的信息,只能将复杂结构和数据间的逻辑拆分成几个表状结构,然后分别读取,最后再将读取到的数据根据原有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因为拆分成的表状结构通常只能表明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当多个数据之间有关联时,无法从拆分后的表结构中直观的体现出来。另外,在此过程中,因为需要涉及到数据拆分和合并,无疑会增加数据导入的处理工作量和处理时间,增加系统不需要的消耗,降低数据导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矩阵数据导入时因为数据结构复杂无法导入或者导入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读取所述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
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上一步骤,反之,则退出扫描。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包括:
在关系表或配置文件中查找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组合对应的扫描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包括:
获取当前节点位置;
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
基于所述当前节点位置、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包括:
获取所述扫描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扫描节点在扫描区域内。
进一步地,若扫描节点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在读取所述节点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反之,重新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扫描算法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
扫描节点计算模块,用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读取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反之,则退出扫描。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算法确定模块包括:
关系存储单元,所述关系存储单元为关系表或配置文件,用于存储所述扫描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扫描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包括:
当前节点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节点位置;
移动距离和方向获取单元,用于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节点位置、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有效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触发读取处理模块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反之,则触发返回扫描节点计算模块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预先根据矩阵数据的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确定与其匹配的扫描类型和扫描算法,在扫描过程中动态的确定出每一个扫描节点,从而可以保证读取的数据之间保持原有的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可实现对复杂结构和逻辑的矩阵数据的直接扫描读取,允许其保留复杂结构和逻辑,为数据制作者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数据制作环境,并且无需对这些矩阵数据进行拆分,减少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其次,因为本申请支持自定义扫描类型与扫描算法,可以为很多现在无法扫描的矩阵数据提供了直接扫描的可能,只需划定扫描区域、找到规律制定对应扫描算法即可,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使用范围。
另外,在读取节点数据之前,首先判断节点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可以过滤掉没有意义或者无需读取的无效数据,从而保证读取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据读取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因为在无效数据被读取后,对于系统来说也是无用的,此种方式还可以帮助减少系统数据的冗余,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其中,本次所需要导入数据为矩阵数据,其中,可以是按照表状结构存储的数据,也可以是按照树状结构存储的数据。例如,excel中的数据,又或者其他形式的以树状或表状结构进行存储的数据,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的管理对象----管理信息库(MIB)。
本次所需要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例如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等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确定。其中,对于扫描区域,若用户没有指定,则可以默认识别为整个矩阵数据所在的区域。对于扫描类型,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指定,还可以设定默认值,即若用户未指定,则按照默认值进行扫描,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
根据所述数据结构查找对应的关系表或配置文件,确定所述数据结构默认的扫描类型。
其中,关系表或配置文件可以预先设定,将常见的数据结构以及其对应的默认扫描类型关联后进行存储。常见的扫描类型可以如下表所述:
ROW_ONLY | 按行扫描 |
ROW_FIRST | 行优先扫描 |
COL_ONLY | 按列扫描 |
COL_FIRST | 列优先扫描 |
ROW_TREE | 行树扫描 |
COL_TREE | 列树扫描 |
CUSTOM | 自定义扫描 |
初始扫描节点包括初始扫描节点的行号和列号。
优选地,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预留自定义接口,供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扫描类型。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扫描类型的灵活定义,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和灵活性。
步骤102,读取所述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步骤103,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
扫描算法为用于实现与其对应的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的扫描的具体方法。每一种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的组合对应一种扫描算法,来具体实现扫描类型中所要求的扫描。其中,数据结构、扫描类型与扫描算法的对应关系也可以预先关联后存储在关系表或配置文件中。当获取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后,则可以直接从关系表或配置文件中获取到对应的扫描算法。
当使用者自定义扫描类型后,还可以为所述自定义的扫描类型定义扫描算法,以实现该扫描类型所规定的扫描。对于各种扫描算法,可以通过面向对象类继承的方式覆盖,实现第三方扩展。一般来说,扫描算法通常会包括单次扫描距离(步长)和方向。
步骤104,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节点位置;
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
基于前述数据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当前节点位置为当前节点的行号和列号,通过当前节点的行号和列号、单次扫描移动距离以及方向则可以确定出下一节点位置,即下一节点的行号和列号。例如,当前节点位置为15行16列,单次扫描移动距离为一行和一列,方向为从左往右,从上往下,那么下一节点位置为16行17列,若方向为从右往左,从下往上,那么下一节点位置为14行15列。
在某些情况下,按照扫描算法计算出的下一扫描节点可能为空或者其他预设条件,此时,还可以实时对下一扫描节点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忽略该扫描节点或者根据预设条件处理后,重新计算下一扫描节点。具体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例如,根据当前扫描节点和扫描算法计算出下一扫描节点为空,若可以确定下一扫描节点的列号不变,那么就可以将计算出的下一扫描节点的行号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例如加1或减1等等,从而准确的计算出下一扫描节点位置。
步骤105,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步骤104,反之,则退出扫描。
在计算出下一扫描节点后,还需要判断该扫描节点是否在扫描区域内,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判断:
获取所述扫描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扫描节点在扫描区域内。
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通过预先根据矩阵数据的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确定与其匹配的扫描类型和扫描算法,在扫描过程中动态的确定出每一个扫描节点,从而可以保证读取的数据之间保持原有的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可实现对复杂结构和逻辑的矩阵数据的直接扫描读取,允许其保留复杂结构和逻辑,为数据制作者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数据制作环境,并且无需对这些矩阵数据进行拆分,减少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另外,因为本申请支持自定义扫描类型与扫描算法,可以为很多现在无法扫描的矩阵数据提供了直接扫描的可能,只需划定扫描区域、找到规律制定对应扫描算法即可,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使用范围。
优选地,参照图2,示出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步骤105判断确定扫描节点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后,还可以先进行如下判断步骤后,根据判断结构来确定是否读取节点数据。
步骤201,判断所述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反之,则返回步骤104。
此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过滤规则对扫描节点的数据进行过滤的方式来判断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即,可以过滤掉没有意义或者无需读取的无效数据,例如数据等于“×”等等。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保证读取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据读取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因为在无效数据被读取后,对于系统来说也是无用的,此种方式还可以帮助减少系统数据的冗余,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参照图3,示出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一,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0、数据读取模块20、扫描算法确定模块30、扫描节点计算模块40和读取处理模块50。
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数据读取模块20,用于读取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扫描算法确定模块30,用于基于获取的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优选地,扫描算法确定模块包括关系存储单元,该关系存储单元为关系表或配置文件,用于存储所述扫描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扫描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扫描节点计算模块40,用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包括当前节点位置获取单元、移动距离和方向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其中,当前节点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节点位置。移动距离和方向获取单元,用于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节点位置、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读取处理模块50,用于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反之,则退出扫描。
优选地,参照图4,示出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二,该装置还包括数据有效性判断模块70,用于判断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触发读取处理模块50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反之,则触发扫描节点计算模块40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可以理解,在具体实现时,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可以设置为扫描器的形式,通过提供对应的输入框,由用户在对应位置输入相应的信息来实现信息获取,即扫描器的初始化操作。然后由扫描器的其他功能模块根据初始化输入的信息来进行后续的扫描读取操作。
另外,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还可以实现多个扫描器嵌套的方式,即根据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设置多个扫描器,每个扫描器的扫描类型和扫描算法对应其中一部分数据,从而实现对复杂数据结构的扫描,并获取扫描数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申请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假设矩阵数据为树状结构,如表2所示,其中,每行显示的是一组信息,前面几列表示人员之间的关系,前一列与后一列之间是父子关系。即,张甲为张乙的父亲,张乙为张丙的父亲,张丙为张丁的父亲,李A为李B和李C的父亲,李B为李BA的父亲,李C为李CA的父亲。
表2
张甲 | 男 | 75 | 汉族 | 已婚 | 北京 | 退休 | ||||
张乙 | 男 | 55 | 汉族 | 已婚 | 北京 | 共产党员 | 工程师 | |||
张丙 | 男 | 29 | 汉族 | 已婚 | 北京 | 共产党员 | 教师 | |||
张丁 | 女 | 2 | 汉族 | 未婚 | 北京 | |||||
李A | 男 | 69 | 汉族 | 已婚 | 西安 | 退休 | ||||
李B | 男 | 48 | 汉族 | 已婚 | 西安 | 共产党员 | 工人 | |||
李BA | 男 | 24 | 汉族 | 未婚 | 西安 | 摄影师 | ||||
李C | 男 | 42 | 汉族 | 已婚 | 西安 | 医生 | ||||
李CA | 女 | 16 | 汉族 | 未婚 | 西安 | 学生 |
参照图5,示出本申请的具体实例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流程图。按照前述方法,首先进行扫描器初始化,包括确定扫描信息,其中可以将所有人员信息所在行列作为一个扫描区域,如,以张甲到李CA所在行、张甲到退休所在列作为扫描区域,初始扫描节点为张甲,确定扫描类型为树状结构的按行扫描。与一般按行扫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扫描时需要额外扫描树状结构的父子关系,所以这里嵌套一个扫描树状结构父子关系的扫描器。嵌套的扫描器也需要初始化,以当前行第一个非空节点为初始扫描节点,以张甲到初始扫描节点作为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为行树扫描。
首先,按行扫描得到人员的详细信息,再通过行树扫描得到它的父亲,重点讲述行树扫描对应的扫描算法为行号减1,列号减1,为空时行号循环减1,比如:张甲的行号减1、列号减1不在扫描区域,所以父亲无,张乙的行号减1、列号减1,得到父亲张甲,李C的行号减1、列号减1,为空时行号循环减1,得到父亲李A。即,当扫描节点为李C时,计算出的下一扫描节点应该在李C的左上角,即李A的下两行,而实际的下一扫描节点应该是李A。为此,扫描算法中还需要包括如下信息,若计算出的下一节点数据为空,则需要将行号减1,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出的下一节点数据不为空。即,得到调整后的扫描节点为李A。
其中,通过设置的停止标志状态来确定本次扫描读取是否完成,若停止标志为是,则说明完成,需要退出扫描,若停止标志为否,则需要继续扫描。当读取的数据完成后或者确定的扫描节点不在扫描区域内时,可以设置停止标志为是,从而退出扫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读取所述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
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
若扫描节点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则判断所述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上一步骤,反之,重新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若扫描节点未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则退出扫描;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包括:在关系表或配置文件中查找与所述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组合对应的扫描算法;所述基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包括:获取当前节点位置;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基于所述当前节点位置、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包括:
获取所述扫描区域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所述扫描节点在扫描区域内。
3.一种矩阵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所需导入数据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所需导入数据的数据结构、扫描区域、扫描类型以及初始扫描节点;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初始扫描节点的数据;
扫描算法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数据结构和扫描类型确定扫描算法;
扫描节点计算模块,用于所述扫描算法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数据有效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节点的数据是否符合读取条件,若是,则触发读取处理模块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反之,则触发返回扫描节点计算模块计算下一扫描节点;
读取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扫描节点是否在所述扫描区域内,若是,则读取所述节点数据,并返回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反之,则退出扫描;
其中,所述扫描算法确定模块包括:关系存储单元,所述关系存储单元为关系表或配置文件,用于存储所述扫描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扫描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扫描节点计算模块包括:当前节点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节点位置;移动距离和方向获取单元,用于从扫描算法中获取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节点位置、单次扫描移动距离和方向计算出下一节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1533.9A CN102902729B (zh) | 2012-09-07 | 2012-09-07 |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1533.9A CN102902729B (zh) | 2012-09-07 | 2012-09-07 |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2729A CN102902729A (zh) | 2013-01-30 |
CN102902729B true CN102902729B (zh) | 2016-03-02 |
Family
ID=4757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1533.9A Active CN102902729B (zh) | 2012-09-07 | 2012-09-07 |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027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40539B (zh) * | 2023-01-31 | 2023-05-16 | 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7363A (zh) * | 2001-12-19 | 2003-07-02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 通用报表自动生成方法 |
CN1971537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数据存取方法及其矩阵数据存储装置 |
CN101908078A (zh) * | 2010-08-30 | 2010-12-08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将网页数据导入excel表格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996250A (zh) * | 2010-11-15 | 2011-03-30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Hadoop的海量流数据存储和查询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6381C (zh) * | 2004-08-18 | 2007-03-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磁盘阵列数据的读写方法及并行读写方法 |
US9280752B2 (en) * | 2010-11-26 | 2016-03-08 | Software Ag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E-form information extraction template creation |
-
2012
- 2012-09-07 CN CN201210331533.9A patent/CN1029027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7363A (zh) * | 2001-12-19 | 2003-07-02 |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 通用报表自动生成方法 |
CN1971537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数据存取方法及其矩阵数据存储装置 |
CN101908078A (zh) * | 2010-08-30 | 2010-12-08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将网页数据导入excel表格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996250A (zh) * | 2010-11-15 | 2011-03-30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Hadoop的海量流数据存储和查询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2729A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58242B2 (en) | Social where next suggestion | |
US11042662B2 (en) | Data aggregation system for enabling query operations on restricted data that originates from multiple independent multiple sources | |
US11557088B2 (en) | Generating space models from map files | |
US9547689B2 (en) | Security descriptors for record access queries | |
EP4187440A1 (en) | Classification model training method, hyper-parameter search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4153795B (zh) | 智能调取电子档案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9940359B2 (en) | Data-partitioned secondary index (DPSI) partition level join | |
WO2014143791A1 (en) | Efficiently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distinct data values | |
US11082517B2 (en) | Content transformations using a transformation node cluster | |
US869452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index joins using auto generative queries | |
CN111461345A (zh) | 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 |
Németh et al. | Topology preserving parallel thinning algorithms | |
US20220207410A1 (en) | Incremental learning without forgetting for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models | |
US11010380B2 (en) | Minimizing processing using an index when non-leading columns match an aggregation key | |
CN111538818B (zh) |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598993B (zh) | 数据加工方法及装置 | |
CN111538794A (zh) | 一种数据融合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838061A (zh) | 用于图像标注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488531B (zh) | 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信息推荐方法、设备及介质 | |
US1175806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non-compliant images using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
TWI780355B (zh) | 維修對象的定損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
CN102902729B (zh) | 矩阵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888672A (zh) | 一种基于元数据架构的表达式引擎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19251657A (zh) | 一种场景理解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0456985B (zh) | 面向多模态网络大数据的层次型存储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