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121B -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92121B CN102892121B CN201110207268.9A CN201110207268A CN102892121B CN 102892121 B CN102892121 B CN 102892121B CN 201110207268 A CN201110207268 A CN 201110207268A CN 102892121 B CN102892121 B CN 102892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
- macro cell
- cell terminal
- descending
- micro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5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claims 9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8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0678 band cell Anatomy 0.000 claims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微小区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在所述时频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本方案可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受到此微小区强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频谱使用的灵活性和频谱使用效率,无线接入网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宏小区覆盖与微小区覆盖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在一些运营商的实际网络中,家庭基站或者微小区基站已经得到应用,在标准讨论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也对数字中继器(RELAY)技术和家庭基站技术进行了阶段性讨论,由微小区和宏小区组成的异构网(HetNet)的标准化也在3GPP中受到广大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关注。
在宏小区与微小区组成的异构网中,当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与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工作在相邻频带上时,网络侧需要确定宏小区无线接入点服务的终端是否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间存在带外辐射干扰或称之为领频干扰,并考虑如何控制这种带外辐射干扰。带外辐射干扰问题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中得到讨论,一个应用场景是700MHz频带上部署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基站对邻频带部署的地面电视广播信道的干扰,解决方法是采用更低邻频带泄漏功率的滤波器(提高ACLR)。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对终端发射信号进行测量和处理的方法如下:
申请号为96195253.9,公开号为CN96195253,发明名称为“用于服务小区规划的收发机测试”的专利称为文件1给出一种对终端发给别的基站信号进行截获测量的方法包括:在具有多个服务小区的蜂窝通信系统中,每个服务小区由多个现有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服务,一种确定新微基站天线位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一个服务小区的测试位置处提供一个测试天线;在一个预定时间段内,执行一个监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在测试天线中接收从移动站向现有基站中所要的一个发射的上行链路接入尝试信号;测量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接入尝试信号的信号强度;将所测量的信号强度与预定的门限电平相比较;而且,如果所测量的信号强度大于预定的门限电平,那么计数值就递增;而且监视过程完成之后,将计数值与预定的计数值相比较,而且如果计数值大于预定计数值,那么就在该测试位置建立新的微基站。
一种在宏小区与微小区间共享频谱的技术如下:
公开号为US20100099431(A1)发明名称为“在宏小区与微小区共享频谱上实施干扰管理的方法和系统(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spectrum shared by WAN and FEMTO cells)的美国专利称为文件2给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探测位于微小区覆盖范围内并且接入到宏小区的终端;2)截获宏小区无线节点发给接入到该宏小区的终端的控制信令;3)至少部分地利用所述控制信令中包含的信息,来确定宏小区与宏小区终端间的通信所使用的第一频谱资源;4)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第一频谱资源,来确定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二频谱资源。所述截获宏小区无线节点发给接入到该宏小区的终端的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从宏小区终端接收一些信息,以利于对所述控制信息的截获;进一步地,包括接收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及MAC ID(Media Access Control Identifier)。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宏小区无线节点发送的广播信息,ACK/NAC信息;所述确定,包括对上行或/和下行带宽的配置。
一种抑制邻频干扰的方法如下:
申请号为201010109066.6,公开号为CN101834628A,发明名称为“一种邻频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称为文件3给出的方法是:检测接收信号中是否包含邻频干扰信号;当接收信号中包含邻频干扰信号时,检测邻频干扰信号频谱是在有用信号频谱的左边还是右边;当邻频干扰信号频谱在有用信号的左边时,则选择输出对接收信号进行右单边滤波后的信号,当邻频干扰信号频谱在有用信号的右边时,则选择输出对接收信号进行左单边滤波后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接收信号中是否包含邻频干扰信号及邻频干扰信号频谱是在有用信号频谱的左边还是右边,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输出单边滤波后的信号,实现了对邻频干扰进行抑制的准确性,并且不影响灵敏度性能。
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进行测量的现有技术方面,上述文件1中没有给出如何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宏小区终端的邻频干扰的方法。
在宏小区与微小区间共享频谱方面,上述文件2中给出了利用宏基站发送给宏小区终端的控制命令中所包含的信息来为微小区终端分配资源的方法,包括实现微小区终端与宏小区终端之间空间复用宏小区资源的方法,但是,没有给控制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发射通道对宏小区终端的邻频干扰的方法。
在抑制邻频干扰方面,上述文件3给出了一种终端抑制邻频带干扰的方法,针对于输出单边滤波信号,并且需要终端内引入新的滤波器,增加了终端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受到此微小区强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其中,
微小区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在所述时频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
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的方式是如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在空中接口上截获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发送给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资源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资源配置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者;
二,在网络侧获取宏小区调度器对宏小区终端的资源指配信息,从所述资源指配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三,获取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以及宏小区终端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三,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在第一频带上的泄漏功率大于第三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大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是以下信号中的一种: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业务信道上发射的业务数据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的控制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宏小区监测单元,用于在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
监测结果上报单元,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宏小区监测单元包括通道带宽覆盖宏小区终端发射信道所在频带的射频接收通道,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同小区部署,三者属于同一物理装置或者分属不同的物理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三,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在第一频带上的泄漏功率大于第三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大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上述方案可通过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受到此微小区强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又通过利用空间隔离实现受微小区弱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对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利用,提高宏小区无线接入点频谱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中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系统包括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宏小区监测单元,用于在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
监测结果上报单元,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上述方案可通过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受到此微小区强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一般情况下,宏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第一频带作为其下行频带,使用第二频带作为其上行频带;所述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第三频带作为其下行频带,使用第四频带作为其上行频带。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
上述方案可以通过利用空间隔离实现受微小区弱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对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利用,提高宏小区无线接入点频谱的使用效率。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其中,宏小区监测单元包括通道带宽覆盖宏小区终端发射信道所在频带的射频接收通道,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同小区部署,三者属于同一物理装置或者分属不同的物理装置。宏小区监测单元包含工作在第一频带上的接收通道,在第一频带上接收宏小区下发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是指为宏小区终端指配上行信道资源的信息。宏小区监测单元包含工作在第二频带上的接收通道,在第二频带上接收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处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功率。
如图1所示,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包括:
微小区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在所述时频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
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上述方法可通过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降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对受到此微小区强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其中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是以下信号中的一种: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业务信道上发射的业务数据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的控制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
一般情况下,宏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第一频带作为其下行频带,使用第二频带作为其上行频带;所述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使用第三频带作为其下行频带,使用第四频带作为其上行频带。
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是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带之外并且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存在大的传播路径损耗的宏小区终端,判断传播路径损耗时可以参考一测量出的或者统计出的标准门限,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传播路径损耗大于此标准门限时,称为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存在大的传播路径损耗。
候选宏小区终端的一个作用是:用于实现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与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宏小区频带间的负载均衡。上述方案可以通过利用空间隔离实现受微小区弱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对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利用,提高宏小区无线接入点频谱的使用效率。
可以根据微小区发射通道的带外泄漏功率参数和带外辐射干扰保护比参数来确定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宽度,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宽度的取值为如下一种:1)一个预先确定的固定带宽值;2)结合现场功率测量结果确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带宽值。
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的方式是如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在空中接口上截获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发送给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资源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资源配置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或者;
二,在网络侧获取宏小区调度器对宏小区终端的资源指配信息,从所述资源指配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三,获取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以及宏小区终端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信息。
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三,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在第一频带上的泄漏功率大于第三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大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从上述描述方式中可知,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时,可以根据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确定,也可以根据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启动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进行测量,根据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确定。启动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的测量的方法包括:网络侧向宏小区终端发送用于接入微小区下行信道的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1)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下行发射频率指示参数;2)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参数;3)微小区无线接入点被测量的信道类别;4)微小区无线接入点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指示参数。
进行具体举例如下:
根据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的一示例方法包括:
判断一,潜在受干扰终端判断:将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则将该终端判为潜在受干扰终端,否则,则将该终端判为非潜在受干扰终端;或者,进行判断二。
判断二,在所述宏小区终端被判为非潜在受干扰终端之后,进一步地,对该终端进行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的判断。具体地,将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小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宏小区终端当前的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宏小区下行频带上,就将该终端判为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
其中,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是一个实数,取值小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的取值。
根据对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启动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进行测量后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的一示例方法包括:
(1)网络侧将一个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微小区测量到的该宏小区终端的射频功率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就启动该宏小区终端对上报该测量结果的微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测量,具体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如下之一种:公共导频信道;广播信道;同步信息。
(2)宏小区终端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3)网络侧根据宏小区终端测量的微小区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按照如下步骤做判断:
潜在受干扰终端判断:将宏小区终端测量的微小区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则将该终端判为潜在受干扰终端,否则,则将该终端判为非潜在受干扰终端。
在所述宏小区终端被判为非潜在受干扰终端之后,进一步地,对该终端进行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的判断。具体地,将该宏小区终端测量的微小区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二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小于第二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其当前的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宏小区下行频带上,就将该终端判为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
其中,第二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是一个实数,取值小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的取值。
上述方法中,进行判断的实体可以是微小区侧也可以是网络侧。
进行判断的实体是微小区侧时,微小区侧判断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后,可以只向网络侧发送相应终端的标识,网络侧根据标识直接获知确定出的宏小区终端。
进行判断的实体是网络侧时,微小区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网络侧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以及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具体实施例一
应用场景为抑制OFDM微小区对UMTS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本具体实施例一中,宏小区采用的是UMTS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宏小区HSPA系统的第一频带(下行频带)是10MHz带宽,在其上配置了第一下行载波和第二下行载波这两个相邻的下行载波,每个载波的带宽是5MHz;宏小区HSPA系统的第二频带(上行频带)是10MHz带宽,在其上配置了两个相邻的第一和第二上行载波,每个载波的带宽是5MHz;在与所述第一频带相邻的第三频带(下行频带)上,部署了采用LTE无线接入技术的微小区的下行信道,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的带宽是20MHz。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UMTS系统和LTE系统属于同一个运营商,允许微小区测量单元接入宏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获取相关的控制信息。
本系统中还包含至少一个宏小区终端,即UMTS终端,此终端是指一个与宏小区存在无线链接的终端,该终端至少支持UMTS HSDPA无线接入技术。
微小区内的宏小区监测单元在HSDPA系统使用的第一频带上接收UMTS无线接入点下发的控制命令,这里所述的控制命令是调度命令,调度命令为宏小区终端指配上行信道资源。并且,该防干扰装置在HSDPA系统使用的第一频带上的两个下行载波上接收所述控制命令。
微小区内的宏小区监测单元根据其在第一频带上接收到的宏小区在第二频带上为宏小区终端指配的上行信道资源位置,在HSDPA系统使用的第二频带上接收UMTS宏小区终端发射的信号,测量其到达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处的射频功率或者信号强度。
微小区的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确定待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和待定候选宏小区终端,确定方式为:将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与上报判决门限一比较,上行发射功率大于上报判决门限一的终端判定为待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将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与上报判决门限二比较,上行发射功率小于上报判决门限二的终端判定为待定候选宏小区终端。上报判决门限二小于或等于上报判决门限一。
微小区的监测结果上报单元将待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标识以及相应的上行发射功率发送至网络侧设备,和/或将待定候选宏小区终端的标识以及相应的上行发射功率发送至网络侧。
网络侧从待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中确定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从待定候选宏小区终端中确定出候选宏小区终端。具体识别方法如下:
首先,进行判断1,即进行潜在受干扰终端判断:从微小区上报的一组测量结果(即对宏小区终端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中)中,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一个或者几个测量结果,将选取出来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即测量结果)与下行带外辐射干扰判决门限一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判决门限,则将该终端判为潜在受干扰终端,并终止对此终端的进一步判断;否则,则将该终端判为非潜在受干扰终端,并且进一步做如下判断:
判断二,对该终端进行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的判断。具体地,将微小区上报的对宏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空间隔离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小于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空间隔离判决门限一,并且,宏小区终端当前的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宏小区下行频带上,就将该终端判为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
在完成上述判断之后,网络侧将潜在受干扰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频带的第二下行子频带上,第一下行子频带是位于第二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之间的子频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带宽是5MHz,由于UMTS的下行射频通道占用带宽是确定的5MHz,这里的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宽度就取5MHz。
进一步地,网络侧将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子频带上。虽然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相邻,由于能够以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存在大的传播路径损耗,所以第三频带上的微小区接入点发射信道的带外泄漏功率不会对该宏小区终端产生干扰。
具体实施例二
应用场景为抑制OFDM微小区对OFDM宏小区终端的带外辐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宏小区的下行射频通道配置在第一频带,宏小区的上行射频通道配置在第二频带;微小区的下行射频通道配置在第三频带,微小区的上行射频通道配置在第四频带。微小区和宏小区都采用相同无线接入技术,但是,微小区和宏小区在系统采用的双工方式上可以是如下组合之一种:
宏小区是LTE TDD系统,微小区是LTE TDD系统;
宏小区是LTE TDD系统,微小区是LTE FDD系统;
宏小区是LTE FDD系统,微小区是LTE TDD系统;
宏小区是LTE FDD系统,微小区是LTE FDD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4)种系统配置方式,并且,微小区和宏小区是属于不同运营商的工作在相邻频带上的系统。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频带是2621MHz~2640MHz频带,其上部署的是LTE FDD系统,该系统的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在20MHz带宽上配置了一个下行载波;第三频带是2641MHz~2660MHz频带,其上部署的是LTEFDD系统,该系统在2641MHz~2660MHz频带上部署至少一个微小区无线接入点。
本系统中还包含至少一个宏小区终端,此终端是指与第一频带上的宏小区存在无线链接的终端,该终端支持LTE FDD无线接入技术。并且,该宏小区终端既有接入第三频带上的微小区的能力。
微小区内的宏小区监测单元在宏小区的上行频带上测量宏小区终端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功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频带是位于2570MHz~2590MHz范围内的频带。微小区内的宏小区监测单元包含一个支持LTE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的终端接收通道,一个支持LTE基站侧无线接入技术的接收通道。其中,支持LTE无线接入技术规范的终端接收通道是一个LTE终端接收机,该接收机按照LTE协议规定的小区同步方法实现与第一频带上的宏小区下行无线帧的同步,获取下行无线帧的起始时间,并进一步推断出第一频带上的宏小区上行无线帧的起始时间。该终端接收通道在第二频带上的测量带宽由网络侧指配,具体指配方式是如下之一种:
读取第一频带上的小区广播信息,从中获取第一频带的宽度;
从第二频带上的无线接入点的下行信道获得,或者从第二频带上的无线接入点的回程通道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通过微小区无线接入点的回程通道向微小区发送对宏小区上行无线帧的测量控制命令,为微小区的测量指定测量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测量窗口的时频位置;测量方式;测量结果上报方式。
网络侧根据对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启动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
子步骤1,网络侧将一个宏小区终端的测量结果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进行比较,结果是微小区测量到的该宏小区终端的射频功率大于测量判决门限,于是启动该宏小区终端对上报该测量结果的微小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测量,这里,测量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公共导频信道;
子步骤2,宏小区终端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子步骤3,网络侧根据宏小区终端测量的微小区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按照如下步骤做判断:
选取宏小区终端测量的一个微小区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则将该终端判为受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否则,进行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判决:
具体判决方法是:将该宏小区终端测量的微小区信号功率或信号强度与第二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空间隔离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小于第二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其当前的下行信道配置在下行邻频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宏小区下行频带上,就将该终端判为空间复用下行邻频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
在完成上述判断之后,网络侧将受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频带的第二下行子频带上,第一下行子频带是位于第二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之间的子频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带宽是10MHz,这里的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是一个由带宽为10MHz的一组OFDM资源块组成的带宽。
网络侧将空间复用下行邻频干扰隔离频带候选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频带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即配置在带宽为10MHz的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所包含的一组OFDM资源块上。虽然带宽为10MHz的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与微小区的第三频带相邻,但是,由于能够以空间复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存在大的传播路径损耗,所以第三频带上的微小区接入点发射信道的带外泄漏功率不会对该宏小区终端产生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宏小区监测单元根据为宏小区终端指配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资源位置,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接收LTE宏小区终端发射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进一步地,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估计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到达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处的如下参数之一种或者多种:
1)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与宏小区监测单元间的信道冲击响应;
2)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信号强度;
3)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信号强度在频域的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8)
1.一种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其中,
微小区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在所述时频资源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
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三,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在第一频带上的泄漏功率大于第三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网络侧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
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的方式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的方式是如下方式中的一种:
一,在空中接口上截获宏小区无线接入点发送给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资源配置信息,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配置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二,在网络侧获取宏小区调度器对宏小区终端的资源指配信息,从所述资源指配信息中获知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三,获取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以及宏小区终端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是以下信号中的一种: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业务信道上发射的业务数据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在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的控制信号;
所述宏小区终端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5.一种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第一频带为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三频带为所述微小区的下行频带,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是相邻的频带或者在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中间存在一个不被宏小区终端和/或微小区终端使用的第五频带;第一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一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三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频带包含相邻的第一下行子频带和第二下行子频带,第一下行子频带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第三下行带外辐射隔离频带是第一下行子频带的子频带并且与第一频带或者与第五频带相邻;
宏小区监测单元,用于在宏小区终端在第二频带上的上行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上测量所述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到达所述微小区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
监测结果上报单元,用于向网络侧上报测量结果和/或所述宏小区终端的识别信息;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用于根据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上报的内容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在第一频带上为所述宏小区终端指配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和/或在第三频带上为所述微小区的微小区无线接入点指配第三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信道资源;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第一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三,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宏小区终端测量到的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在第一频带上的泄漏功率大于第三下行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将此宏小区终端确定为受到所述微小区强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宏小区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微小区上报的内容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在所述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上为所述候选宏小区终端指配下行信道资源;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宏小区监测单元包括通道带宽覆盖宏小区终端发射信道所在频带的射频接收通道,宏小区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上报单元与微小区无线接入点同小区部署,三者属于同一物理装置或者分属不同的物理装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带外辐射干扰协调单元,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一,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第一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之外的下行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二,判断对宏小区终端发射信号的测量结果大于宏小区启动测量门限时,启动所述宏小区终端对所述微小区的下行发射信号的测量,判断所述微小区发射信号的射频功率或者射频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大于第一下行带外辐射空间隔离判决门限并且所述宏小区终端的下行信道配置在所述第一频带包含的第一下行子频带上时,确定此宏小区终端是能够以空间复用方式使用下行带外辐射干扰隔离频带的候选宏小区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7268.9A CN102892121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7268.9A CN102892121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92121A CN102892121A (zh) | 2013-01-23 |
CN102892121B true CN102892121B (zh) | 2017-09-29 |
Family
ID=4753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7268.9A Active CN102892121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921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25199B2 (en) * | 2016-11-04 | 201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handling of control subbands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
EP3592024B1 (en) | 2017-03-24 | 2023-04-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ased o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signals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5036A (zh) * | 1998-12-11 | 2002-02-06 |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 转移的定时 |
CN101466104A (zh) * | 2007-12-20 | 2009-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源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895924A (zh) * | 2010-07-15 | 2010-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基站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090129A (zh) * | 2008-07-15 | 2011-06-0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毫微微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91882B2 (en) * | 2008-10-22 | 2013-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spectrum shared by WAN and femto cells |
-
2011
- 2011-07-22 CN CN201110207268.9A patent/CN102892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5036A (zh) * | 1998-12-11 | 2002-02-06 |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 转移的定时 |
CN101466104A (zh) * | 2007-12-20 | 2009-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源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2090129A (zh) * | 2008-07-15 | 2011-06-0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毫微微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 |
CN101895924A (zh) * | 2010-07-15 | 2010-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基站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92121A (zh)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7135B (zh) | 基站之间针对增强的干扰协调的自适应资源协商 | |
JP6190075B2 (ja) | 免許不要周波数帯における分類に基づく適応送信 | |
EP2599343B1 (en) | Method for ue pattern indication and measurement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
KR101735269B1 (ko) | 비허가된 스펙트럼에서의 캐리어 감지 적응적 송신 (csat) | |
CN104798396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测量的方法和支持所述方法的装置 | |
US20240022925A1 (en) | L1/l2-centric mobility - neighbour cell measurements | |
CN107104765B (zh) | 用户设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6211204B (zh) | 一种获知非授权频谱无线环境的方法及其装置、终端 | |
CN104782185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取系统信息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
KR101513038B1 (ko) | 이종 셀 식별 정보 관리 방법 | |
KR20160117488A (ko) | 공유 스펙트럼 또는 비허가 대역들 상의 오퍼레이터간 공존을 위한 방법들 | |
KR20160071431A (ko) | Wi-Fi 동작을 위한 비허가 대역에서의 롱 텀 에볼루션 간섭 관리 | |
CN108566682A (zh) | 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测量和报告配置 | |
CN103202067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 | |
US10728787B2 (en) |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wireless conditions of frequency bands | |
CN103581991A (zh) | 测量参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5637924A (zh) |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异频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3034023A1 (zh) | 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2892120B (zh) | 降低宏小区终端对微小区上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892121B (zh) | 降低微小区对宏小区终端下行带外辐射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535063B (zh) | 宏微基站同频组网的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2018530948A (ja) | 共有通信媒体上での共存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タ識別 | |
US2024032372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public network (npn) measurement | |
Gora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multi-carrier relay-enhanced networks | |
Fan et al.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Field Test Results and Coordination Methods with the Deployment of TD-LTE In-Band Rela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