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5280A -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5280A CN102885280A CN201110204064XA CN201110204064A CN102885280A CN 102885280 A CN102885280 A CN 102885280A CN 201110204064X A CN201110204064X A CN 201110204064XA CN 201110204064 A CN201110204064 A CN 201110204064A CN 102885280 A CN102885280 A CN 1028852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vouring
- parts
- edible fungus
- water
- wi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及制备方法,是利用美味牛肝菌、黄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和栽种的食用菌的边角料,先经高温浸提提取食用菌的香味物质和营养物质,作为产品的自然香气成分和部分营养成分,再采用多霉菌种和增香酵母种曲混合发酵工艺分解其中的食用菌特殊粗蛋白,使之变成多种呈味氨基酸,再经过过滤、分离、脱色、脱嗅、调配杀菌处理等,制成一种具有野生食用菌特殊香气和鲜味的高级液体调味品;该调味品生产工艺独特,过程安全卫生,解决了食用菌产业链上一直困扰的边角料有效利用处理的难题;同时又利用特殊的分离方式,有效解决了湿态(水分大于50%的食用菌)下,食用菌的泥砂难分离的行业难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调味品及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以野生和栽种食用菌的边角料为原料生产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42183A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糖酸酶法新工艺、采用食用菌或少量粮食等为原辅材料,用糖化酶作菌种,在一定的温度、时间、pH值和嫌氧条件下,分别经过1、2、3工序的糖酸发酵,直接取得汁液作商品、产品中氨基酸总量每100毫升含60毫克以上,并富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自己独特的菇型色、香、味和理化性质。解决了当今国内、外食用菌为原料,采取发酵工艺制取高蛋白、高营养类新食品的技术难题。
中国专利申请CN101263885A公开了一种食用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以食用菌的食用提取物作为主料的食用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食用菌调味剂,每100ml中含有:食用菌调味浆5-80ml、酵母抽提物1-10g、味精1-20g、抗坏血酸0.01-10.5g、食盐5-20g、黄原胶0.1-1g、麦芽糊精0.1-1g、阿拉伯胶0.1-2g、卵磷脂0.05-0.1g、I+G 0.1-2g、山梨酸钾0.05-0.5g、丙酸钙0.05-0.2g;其中食用菌调味浆是食用菌水解及双酶解产物。本发明以食用菌调味浆为主要原料,既可以提高产品呈味物质含量,又可以增加产品的独特风味。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食用菌调味剂既有传统调味料的鲜香,又有食用菌特殊的鲜美风味和香味。
中国专利申请CN1792241A公开了一种羊肚菌调味品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羊肚菌调味品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肚菌营养调味品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产品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羊肚菌子实体粉碎、加水,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调配均质,干燥包装制成粉末状调味料包。本调味品不仅风味鲜美,而且具有滋补、提高免疫力功效。本产品食用方便,可作为常用食品调味料或火锅底料。
中国专利申请CN1600173A公开了一种山珍野菌养身汤的制备方法,经由以下步骤,将多种新鲜的野生菌混合均匀,经过腌制,水泡,清洗后备用;称取第(1)步所得野生菌100份置入瓷煲中;向瓷煲中加入150-200份老汤,所述的老汤是老母鸡汤与大骨汤的混合物;加热烧开后用文火慢炖20-30分钟;加入调味品调味。是理想的滋补养颜,保健美容,防病抗衰,防风、祛湿、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绿色食品。并且对食欲不振、肥胖、厌食等症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效果。长期饮酒者常食野生菌对于缓解和治疗酒精的副作用效果颇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野生菌本身具有独特的香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再采用于现代发酵技术分解食用菌粗蛋白生产原生态的调味品。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发明人收集美味牛肝菌、黄牛肝菌等野生和栽种食用菌(香菇、平菇、姬菇、茶树菇、杏孢菇)的边角料首先经高温浸提和冷却回流提取食用菌的香味物质和营养物质,作为产品的自然香气成分和部分营养成分,再采用多霉菌种和增香酵母种曲混合发酵工艺分解其中的食用菌特殊粗蛋白,使之变成多种呈味氨基酸,再经过过滤、分离、脱色、脱嗅、调配杀菌处理等,制成一种具有野生食用菌特殊香气和鲜味的高级液体调味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由食用菌回流提取液、食用菌回流提取后的滤渣加上大豆豆粕,小麦麦麸,水,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提取的发酵液,再采用特殊的湿态分离工艺分离回流液和发酵液中的泥砂达到食用等级后,用食盐和砂糖做口味调节。
食用菌回流提取液是如下方法取得的:
1)将野生和栽种食用菌的边角原料挑选出石块和发霉变质的杂质,用粉碎机粉碎到20-40目;2)将粉碎好的原料加入蒸汽回流罐中,按原料和水的比例加清水1∶10进行密闭回流2小时;3)夹层冷却到40℃后过滤;首先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管式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液体深层发酵提取的发酵液是如下方法取得的:1)将滤渣加入发酵罐中,按照发酵基质的营养条件要求,按比例增加大豆豆粕和小麦麦麸并高温杀菌后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为30-40天,温度为30-35℃,发酵结束后,先采用60目板框式压滤后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2)过滤合格后加入0.5%的活性炭保持80℃的温度进行脱色和脱嗅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滤渣、大豆豆粕、小麦麦麸和水的比例为80-120份,大豆豆粕40-60份,小麦麦麸40-60份,水160-240份。更优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滤渣、大豆豆粕、小麦麦麸和水的比例为100份,大豆豆粕50份,小麦麦麸50份,水200份。
本发明的最终产物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是将发酵液与冷却过滤好的回流液混合,进行调配,调配好后用高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杀菌(135℃,10秒),冷却后采用自动灌装机灌装成品。
独特风味的调味品的组成为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350-400份,食用菌发酵液400-600份,食盐90-110份,砂糖20-40份。更优的组成为回流液370份,食用菌发酵液500份,食盐100份,砂糖30份。
本发明经发明人的研究有如下工艺特点:
菌种的特殊性:选择具有分解食用菌的多霉菌体系以及增香酵母的混合而成的发酵种曲。是目前调味品行业的采用这样的混合菌种发酵,特别是应用增香酵母混合发酵为首创工艺。
发酵用的基质的特殊性:采用食用菌边角料为主要原料,把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废物科学利用,有效解决了食用菌行业上对具有较高营养成分和香味物质的边角料利用不充分而浪费的难题。
工艺的特殊性:采用热回流物理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以及超高速离心分离技术,能有效解决食用菌边角料湿态下泥砂难分离的行业难题,也是调味品行业的首创工艺。
产品的独特性:该产品目前是唯一的用野生食用菌边角料为主要原料,具有野生食用菌风味特点的高级调味品;使用方便,可以取代酱油和味精的使用,营养价值比酱油高。
该产品采用的生产工艺独特,过程安全卫生,保留食用菌天然香味成分并有效利用其已经作为废渣处理的有益粗蛋白,使食用菌边角料变成了一种具有一定功效的高级液体调味品,为食用菌的有效利用找到一种特殊的方便的途径,解决了食用菌产业链上一直困扰的边角料处理和湿态下泥砂难分离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调味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制备方法1
一、野生食用菌原料来源及品质要求
二、发酵培养基配方及调味品配方
发酵培养基配方:食用菌回流提取后的滤渣120份,大豆豆粕40份,小麦麦麸40份,水240份。
调味品配方: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350份,食用菌发酵液600份,食盐110份,砂糖20。
三、制备方法
将配方量的野生食用菌的原料挑选出石块和发霉变质的杂质,用粉碎机粉碎到20-40目。
将粉碎好的原料加入蒸汽回流罐中,按原料和水的比例加清水1∶10进行密闭回流2小时。
夹层冷却到40℃后过滤。首先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将滤渣加入发酵罐中,按照发酵基质的营养条件要求,按比例增加大豆豆粕和麦麸并高温杀菌后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为30-40天,温度为30-35℃,发酵结束后,先采用60目板框式压滤后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过滤合格后加入0.5%的活性炭保持80℃的温度进行脱色和脱嗅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
将发酵液与冷却过滤好的回流液混合,进行调配,调配好后用高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
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杀菌(135℃,10秒),冷却后采用自动灌装机灌装成品。
实施例2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制备方法2
一、野生食用菌原料来源及品质要求
同实施例1。
二、发酵培养基配方及调味品配方
发酵培养基配方:食用菌回流提取后的滤渣80份,大豆豆粕60份,小麦麦麸60份,水160份。
调味品配方: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400份,食用菌发酵液400份,食盐90份,砂糖40。
三、制备方法
将配方量的野生食用菌的原料挑选出石块和发霉变质的杂质,用粉碎机粉碎到20-40目。
将粉碎好的原料加入蒸汽回流罐中,按原料和水的比例加清水1∶10进行密闭回流2小时。
夹层冷却到40℃后过滤。首先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将滤渣加入发酵罐中,按照发酵基质的营养条件要求,按比例增加大豆豆粕和麦麸并高温杀菌后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为30-40天,温度为30-35℃,发酵结束后,先采用60目板框式压滤后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过滤合格后加入0.5%的活性炭保持80℃的温度进行脱色和脱嗅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
将发酵液与冷却过滤好的回流液混合,进行调配,调配好后用高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
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杀菌(135℃,10秒),冷却后采用自动灌装机灌装成品。
实施例3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制备方法3
一、野生食用菌原料来源及品质要求
同实施例1。
二、发酵培养基配方及调味品配方
发酵培养基配方:食用菌回流提取后的滤渣100份,大豆豆粕50份,小麦麦麸50份,水200份。
调味品配方: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370份,食用菌发酵液500份,食盐100份,砂糖30份。
三、制备方法
将野生食用菌的原料挑选出石块和发霉变质的杂质,用粉碎机粉碎到20-40目。
将粉碎好的原料加入蒸汽回流罐中,按原料和水的比例加清水1∶10进行密闭回流2小时。
夹层冷却到40℃后过滤。首先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将滤渣加入发酵罐中,按照发酵基质的营养条件要求,按比例增加大豆豆粕和麦麸并高温杀菌后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为30-40天,温度为30-35℃,发酵结束后,先采用60目板框式压滤后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过滤合格后加入0.5%的活性炭保持80℃的温度进行脱色和脱嗅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
将发酵液与冷却过滤好的回流液混合,进行调配,调配好后用高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
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杀菌(135℃,10秒),冷却后采用自动灌装机灌装成品。
实验例1本发明产品和日本5家淡口发酵酱油的成分比较
实验数据对比
本发明产品和酱油的成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日本5家淡口发酵酱油平均成分与本发明的调味品的成分比较单位:%
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做为发酵类的液体调味品,日本的酱油有很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衡量酱油的最重要的三个质量指标中的全氮、氨基氮以及无盐固形物都低于本发明的调味品产品。
表2:日本发酵白酱油游离氨基酸及其他显著营养成分平均值
与本发明的调味品的成分比较单位毫克/100克
样品 | 日本白酱油 | 本发明的调味品 |
色氨酸 | 20.4 | 23.3 |
赖氨酸 | 73.7 | 104.5 |
组氨酸 | 24.7 | 33.2 |
精氨酸 | 81.6 | 67.4 |
天冬氨酸 | 46.7 | 43.2 |
苏氨酸 | 21.9 | 33.9 |
丝氨酸 | 77.8 | 89.8 |
谷氨酸 | 883.7 | 867.3 |
脯氨酸 | 181.7 | 221.8 |
甘氨酸 | 287.2 | 334.4 |
丙氨酸 | 136.4 | 140.5 |
胱氨酸 | - | 21.6 |
颉氨酸 | 69.9 | 72.8 |
蛋氨酸 | 26.6 | 21.9 |
异亮氨酸 | 55.7 | 25.8 |
亮氨酸 | 146.9 | 102.8 |
酪酸 | 68.9 | 88.9 |
苯丙氨酸 | 89.0 | 73.3 |
鸟苷酸 | - | 883.3 |
肌苷酸 | - | 890.2 |
核黄素 | 0.02 | 0.23 |
黄酮和异黄酮 | 0.10 | 0.08 |
维生素A | 0.22 | 0.45 |
维生素E | 0.30 | 0.64 |
铁 | 0.12 | 0.26 |
钙 | 11 | 19 |
镁 | 0.15 | 0.41 |
锌 | 0.16 | 0.21 |
硒 | - | 0.10 |
钾 | 0.04 | 0.06 |
结论:
从表2可以看出,在游离氨基酸中,本发明的调味品产品的谷氨酸也与白酱油相当。而最为体现呈味物质的核苷酸中的鸟苷酸和肌苷酸在白酱油中没有,而本发明的调味品产品的含量却非常高。这也是该产品的成分的特殊性。
从表2还可以看出,在其他营养素中不仅本发明的调味品产品中含有硒这样的微量营养素,钙和其他的常规营养素也比酱油含量高,只是由于酱油原料中一般大豆的比例比较高,所以黄酮和异黄酮类物质要高于本发明的调味品产品。
实验例2湿态菌类产品天然泥砂去除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方法:采用高速离心分离沉降和浑浊度检测进行检验:
主要设备和仪器:不锈钢粉碎机,精密高速管式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精密电子分析天平,精密刻度容积器,透光率检测仪。
实验步骤:
1、将含水量为16%左右,外观泥砂较多的的天然菌类原料(美味牛肝菌)粉碎到100目,得到含有泥砂的原料。
2、准确称取粉碎好的的原料5克,分别用50、100、150、200、250、300毫升软化水在容量瓶中充分浸泡,浸泡时间为1小时。
3、将浸泡好的原料用200目的过滤筛过滤,得到没有菌渣的混合浑浊液。
4、将混合浑浊液分别采用高速(15000转/分)离心分离5分钟,并分别取出分离出来的沉降固体物质进行真空低温干燥。干燥时间都为1小时。
5、分别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干燥后的固体物质。
6、分别测量出混合浑浊液和分离澄清液的浑浊度(透光率)。
测量结果见以下表3:
表3混合浑浊液和分离澄清液的浑浊度(透光率)检测结果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含有泥砂的菌类原料,经过不同水量的浸泡,在湿态的情况下,采用高速离心分离可以有效分离泥砂,使得水容性液体澄清透明,达到食用标准。
Claims (8)
1.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调味品,由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后的滤渣加上大豆豆粕,小麦麦麸,水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提取的发酵液,食盐和砂糖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是如下方法取得的:
1)将野生食用菌的原料挑选出石块和发霉变质的杂质,用粉碎机粉碎到20-40目;
2)将粉碎好的野生食用菌的原料加入蒸汽回流罐中,按原料和水的比例加清水1∶10进行密闭回流2小时;
3)夹层冷却到40℃后过滤;首先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液体深层发酵提取的发酵液是如下方法取得的:
1)将滤渣加入发酵罐中,按照发酵基质的营养条件要求,按比例增加大豆豆粕和小麦麦麸并高温杀菌后接种专用食用菌多霉菌菌种曲和增香酵母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时间为30-40天,温度为30-35℃,发酵结束后,先采用60目板框式压滤后采用200目板框式压滤,再用超高速离心机分离,离心速度大于15000转/分种;
2)过滤合格后加入0.5%的活性炭保持80℃的温度进行脱色和脱嗅处理,时间为30-60分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滤渣、大豆豆粕、小麦麦麸和水的比例为80-120份,大豆豆粕40-60份,小麦麦麸40-60份,水160-240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滤渣、大豆豆粕、小麦麦麸和水的比例为100份,大豆豆粕50份,小麦麦麸50份,水200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野生食用菌回流提取液350-400份,食用菌发酵液400-600份,食盐90-110份,砂糖20-40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回流液370份,食用菌发酵液500份,食盐100份,砂糖30份。
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将发酵液与冷却过滤好的回流液混合,进行调配,调配好后用高压均质机在40MPA的压力下均质;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的条件杀菌(135℃,10秒),冷却后采用自动灌装机灌装成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4064.XA CN102885280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4064.XA CN102885280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5280A true CN102885280A (zh) | 2013-01-23 |
CN102885280B CN102885280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4752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4064.XA Active CN102885280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8528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6525A (zh) * | 2015-05-25 | 2015-09-09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牛肝菌美拉德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77875A (zh) * | 2017-12-29 | 2018-05-29 | 凤台县鼎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菌菇风味复合食用菌调味汁的制备方法 |
CN108813505A (zh) * | 2018-06-26 | 2018-11-16 | 成都大学 | 一种羊肚菌猪骨汤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17762A (ja) * | 1987-10-31 | 1989-05-10 | Rinjiro Saruno | 麦焼酎排液より調味料の製造法 |
JPH06197728A (ja) * | 1992-10-23 | 1994-07-19 | Cpc Internatl Inc | カラスムギを基体とする調味料ソースの製造方法 |
US5407689A (en) * | 1992-10-23 | 1995-04-18 | Cpc International Inc.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easoning sauce from bread |
JPH1117762A (ja) * | 1997-06-19 | 1999-01-22 | Fujitsu Ltd |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機能を備えた復調器 |
CN1685964A (zh) * | 2005-05-08 | 2005-10-26 | 陈文� | 天然风味山珍滋补保健复合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263885A (zh) * | 2008-04-28 | 2008-09-17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食用菌调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1
- 2011-07-20 CN CN201110204064.XA patent/CN1028852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17762A (ja) * | 1987-10-31 | 1989-05-10 | Rinjiro Saruno | 麦焼酎排液より調味料の製造法 |
JPH06197728A (ja) * | 1992-10-23 | 1994-07-19 | Cpc Internatl Inc | カラスムギを基体とする調味料ソースの製造方法 |
US5407689A (en) * | 1992-10-23 | 1995-04-18 | Cpc International Inc.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easoning sauce from bread |
JPH1117762A (ja) * | 1997-06-19 | 1999-01-22 | Fujitsu Ltd |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機能を備えた復調器 |
CN1685964A (zh) * | 2005-05-08 | 2005-10-26 | 陈文� | 天然风味山珍滋补保健复合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263885A (zh) * | 2008-04-28 | 2008-09-17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食用菌调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尧工: "发酵法生产蘑菇王酱油工艺", 《食用菌》, no. 1, 31 December 1999 (1999-12-31), pages 39 * |
邵伟,等: "双孢菇酱油双酿工艺研究", 《中国酿造》, no. 11, 31 December 2007 (2007-12-31) * |
高玉荣: "浅谈改善酱油风味的方法", 《现代化农业》, no. 10, 31 December 1995 (1995-12-31), pages 37 - 38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6525A (zh) * | 2015-05-25 | 2015-09-09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牛肝菌美拉德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886525B (zh) * | 2015-05-25 | 2017-07-0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牛肝菌美拉德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77875A (zh) * | 2017-12-29 | 2018-05-29 | 凤台县鼎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菌菇风味复合食用菌调味汁的制备方法 |
CN108813505A (zh) * | 2018-06-26 | 2018-11-16 | 成都大学 | 一种羊肚菌猪骨汤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5280B (zh) | 2016-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89139B (zh) | 一种食用菌营养保健功能性饮料的制备方法 | |
KR101793933B1 (ko) | 항산화활성 및 미백효과가 있는 기능성 고추장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2965240A (zh) | 粮食发酵酿制法制作黑茶酒的工艺 | |
CN106350378A (zh) | 一种保鲜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11088A (zh) | 一种菌菇香精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125941A (zh) | 五味子发酵物制品、五味子人参发酵物制品及其应用 | |
CN102524743B (zh) | 一种虫草酱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9757702A (zh) | 一种增鲜鸡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85280B (zh) | 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液体菌类调味新产品及制备方法 | |
KR20180007530A (ko) | 두유의 제조 방법 | |
CN101810324A (zh) | 虫草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1810294B (zh) | 祛海腥增香专用料酒的制备方法 | |
CN103689527B (zh) | 一种蘑菇酱油的生产方法 | |
CN103525624A (zh) | 荞麦-松花粉复合功能性格瓦斯饮料及其制法 | |
Selvi et al. | Fermented soybean food products as sources of protein-rich diet: an overview | |
KR20190083623A (ko) | 청국장,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청국장 찌개용 소스 조성물 | |
CN112625841B (zh) | 一种方格星虫黄酒的制作方法 | |
Vunduk et al. | Macrofungi in the Produc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Beer, Wine, and Spirits | |
KR20030072417A (ko) | 버섯 균사체와 균사배양액 유래의 기능성 다당류의 추출법및 추출물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차 또는/및 식품의 제조방법 | |
KR101751753B1 (ko) | 저염 건조 민들레 비빔밥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107212357A (zh) | 一种调味增香料酒的制备方法 | |
JP2002017335A (ja) | キノコを原料とした酢 | |
Sknepnek et al. | Application of mushrooms in beverages | |
CN109112174A (zh) | 一种月见草籽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399192B (zh) | 一种利用红衣补血口服液药渣生产蛹虫草菌质的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