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986B -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3986B CN102883986B CN201080066819.8A CN201080066819A CN102883986B CN 102883986 B CN102883986 B CN 102883986B CN 201080066819 A CN201080066819 A CN 201080066819A CN 102883986 B CN102883986 B CN 1028839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cutter
- car door
- hoistway
- mov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2—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simultaneous opening or closing of cage and landing do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 B66B13/18—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without manually-operable devices for completing locking or unlocking of doors
- B66B13/20—Lock mechanisms actuated mechanically by abutments or projections on the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门组件包括轿厢门子组件和井道门子组件。轿厢门子组件包括:轿厢门、门移动件,和受支承的以用于相对于轿厢门移动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井道门子组件包括:井道门;有选择地锁定井道门的锁定部件;以及与锁定部件相关联的联接器部件。当轿厢门邻近井道门时:在轿厢门和井道门移动之前,第一门刀移动至与联接器部件接触且引起锁定部件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第二门刀通过联接器部件保持在非阻挡位置上。当轿厢门并未邻近井道门时,轿厢门朝开启位置的移动使第二门刀移动到阻挡位置,在阻挡位置,轿厢门的进一步移动被阻止。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例如广泛用于在建筑物的各种水平之间运送乘客。例如,当轿厢位于乘客期望登上电梯轿厢所处的平台时,接近电梯轿厢需要电梯轿厢门开启。各个楼层均包括井道(hoistway)门,井道门与电梯轿厢门一起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存在各种公知的布置用于将电梯轿厢门联接到井道门上,以便引起轿厢门移动的门移动件(mover)也引起井道门的所期望的移动。大多数布置都包括支承在电梯轿厢门结构上的一组门刀(vane)和支承在井道门结构上的一组滚轮。当滚轮被接收在门刀附近时,有可能使两个门一起移动。轿厢门的移动包括一个门刀推动一个滚轮来使井道门沿一个方向移动,而另一个门刀推动另一个滚轮来使井道门沿另一个方向移动。
许多电梯门系统的另一个特征为制止(deterrent)门刀,制止门刀用以阻止电梯轿厢门的移动,除非轿厢适当地定位在楼层处。与井道门相关联的联接构件必须存在,以便使电梯轿厢门能够开启。如果不是这样,则制止门刀移动到阻止电梯轿厢门开启的位置。
与前述电梯门联接器布置相关联的一个缺陷在于,需要两个门刀和两个滚轮来实现在轿厢门与井道门之间所期望的刚性联结,且需要附加的制止门刀。美国专利第6,446,759号中示出了减少所需的构件的数目的一种尝试。该专利示出了门联接器布置仅具有两个门刀,其中一个门刀提供制止功能。与该构造相关联的一个缺陷在于,如图9a至图9c中所示,现有技术的轿厢门200在从关闭位置(图9a)移动至开启位置(图9c)期间总是在井道门202前方几厘米。这需要井道中的在电梯轿厢的两侧上的附加井道间隙Δ以容纳比门开启进程期间的井道门的更长的用于轿厢门的行程距离。
发明内容
一种示例性电梯门组件包括轿厢门子组件和井道门子组件。轿厢门子组件包括:轿厢门、门移动件和受支承以用于相对于轿厢门移动的第一门刀和第二门刀。井道门子组件包括:井道门;构造成有选择地锁定井道门的锁定部件;以及与锁定部件相关联的联接器部件。当轿厢门邻近井道门时:第一门刀构造成通过门移动件相对于轿厢门移动,以便将第一门刀定位成与联接器部件相接触,且此后引起联接器部件的移动,使得锁定部件在轿厢门和井道门从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之前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当轿厢门和井道门从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时,第二门刀通过联接器部件保持在非阻挡位置。当轿厢门并未邻近井道门时,轿厢门朝开启位置的移动构造成使第二门刀移动到阻挡位置,在阻挡位置,轿厢门的进一步移动受到阻止。
通过以下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可对伴随该详细描述的附图作出以下简要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计的门组件的示例性电梯系统的所选部分。
图2图解地示出了示例性门组件的所选部分。
图3图解地示出了处于引起井道门与电梯轿厢门一起移动的联接状态的图2中的实例。
图4图解地示出了示例性井道门锁。
图5a至图5c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门组件的选定特征的移动。
图6a和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在门开启进程期间的示例性制止门刀的特征。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阻止电梯轿厢门在所选条件下开启的示例性制止门刀的另一个特征。
图8a和图8b分别图解地示出了从相对的视点看的示例性制止门刀的所选特征。
图9a至图9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梯门组件的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电梯系统20的所选部分。电梯轿厢22定位(situated)成用于以公知的方式在井道24内移动。电梯轿厢22包括轿厢门26和轿厢门28。门移动件30有选择地引起轿厢门26和轿厢门28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允许接近电梯轿厢的内部。门移动件30以及轿厢门26和轿厢门28在电梯轿厢于井道24内竖直地行进时与电梯轿厢一起移动。
至少门26包括第一门刀32和第二门刀34,第一门刀32和第二门刀34与联接器部件36协作用于在电梯轿厢22位于具有那些井道门的楼层时,将电梯轿厢门26和电梯轿厢门28联接到井道门38和井道门40上。当门适当地联接在一起时,井道门38和井道门40与电梯轿厢门26和电梯轿厢门28一致移动。
在图1中的实例中,联接器部件36为井道门锁42的一部分,例如,井道门锁42有选择地允许井道门仅在电梯轿厢22处于对应的楼层时开启。
图2和图3示出了分别受支承以用于与轿厢门26一起移动的一个示例性第一门刀32和示例性第二门刀34。该实例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50,安装支架50固定到门26的一部分上,诸如例如,门悬挂器或门面板上。第一门刀32受支承用于相对于安装支架50的至少一些移动。在该实例中,安装臂52在点57处枢转地安装到安装支架50上,使得臂52构造成响应于门移动件30的操作来相对于安装支架50可移动,门移动件30旨在使轿厢门26从完全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
在该实例中,朝第一位置偏压安装臂52,第一位置对应于第一门刀32处于允许电梯轿厢22行进穿过井道34而门刀32不会影响任何联接器部件36的位置。在该实例中包括螺旋弹簧的偏压部件54朝第一位置推进安装臂52。门移动件30克服偏压部件54的偏压来将安装臂52和第一门刀32从第一位置移动(例如,在示图中向左)。
示例性安装臂52具有一个端部56,其枢转地支承在安装支架50上的安装点57(图3)处,且随着安装臂52从图2中的位置移动至图3中的位置。安装臂的相对端部58在点59处与第一门刀32枢转地连接,使得第一门刀32可响应于门移动件30的操作而相对于轿厢门26沿部分弓形路径从第一位置移动。该实例包括与第一门刀32相关联的另一个安装臂60。在第一点61处枢转地连接到安装支架50上且在第二点63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门刀32上的该安装臂60便于第一门刀32在开启进程开始时且又在关闭进程结束时相对于安装支架50和轿厢门26平稳且安静地移动。
第二门刀34具有第二安装臂62和第二安装臂64,第二安装臂62和第二安装臂64在枢转点94、96、98、100(图8a中最佳地示出)处枢转地安装到安装支架50和第二门刀34两者上。第二安装臂62、64便于第二门刀34相对于安装支架50和轿厢门26的移动。如果联接器部件36未相对于门刀32和门刀34适当地定位,则第二门刀起到用以阻止轿厢门26开启的制止功能或阻挡功能。下文描述了示例性第二门刀34执行其阻挡功能的方式。
如图3中所示,当电梯轿厢22适当地定位在包括井道门38和井道门40的楼层处时,井道门38和井道门40的联接器部件36接收在第一门刀32与第二门刀34之间。当联接器部件36接收在门刀32与门刀34之间时,第二门刀34允许轿厢门26开启。联接器部件36的存在阻止第二门刀34执行其阻挡功能,且轿厢门26响应于门移动件30的操作而自由移动。
图4示出了示例性井道门锁42。在该实例中,包括单个滚轮的联接器部件36固定地定位在门锁42的一部分上。锁定凸片70经由在锁定板72中的开口至少部分地被接收,锁定板72定位成保持在相对于包绕示例性井道门38的结构的固定位置上。当锁定凸片在接合锁定板72的位置上时,就锁定井道门38。
在该实例中,当应当开启门时,门移动件30引起第一门刀32相对于轿厢门26的初始移动(例如,安装臂52和安装臂60相对于支架50枢转)。第一门刀32接触联接器部件36,且将其朝第二门刀34移动(在图4中向右)。联接器部件36的此类移动引起门锁42如箭头74示意性地示出那样旋转,以便锁定凸片70移动而脱离锁定板72,且井道门38解锁。在该实例中,门锁42围绕枢转轴线76枢转。所示的实例包括安装板或支架78,安装板或支架78将门锁结构固定到井道门38的所选部分上,例如,诸如悬挂器。当锁定凸片70移动而进入或离开锁定位置时,门锁42相对于门38移动。当门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门锁42与井道门38一起移动。
在图9a至图9c中的现有技术电梯门系统中,在图9a中轿厢门200和井道门202位于完全关闭位置。如图9b中所示,轿厢门200在井道门202开始移动之前开始朝开启位置移动。因此,轿厢门沿开启方向是在井道门前方,而沿闭合方向是在井道门后方。门的移动和安置的这种差异具有的相关联的缺点在于,当门到达图9c中所示的完全开启位置时,需要在电梯轿厢的任一侧上的更大井道间隙空间Δ来容纳轿厢门沿开启方向的进一步的行程。如果轿厢门的行程比井道门的行程多几厘米且门沿入口的相对侧上的两个方向开启,则井道中需要行程距离差异的空间的两倍来容纳轿厢门的附加行程距离。
相比于图9a至图9c的现有技术系统中的门的未对准的移动,图5a至图5c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门在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时保持对准。图5a示出了电梯轿厢门26完全关闭且井道门38完全关闭。轿厢门26包括边缘80,且井道门38包括边缘82。当门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边缘80和边缘82抵靠表面(在84处示意性地呈现)被接收。在图5a中,当电梯轿厢22处于包括井道门38的楼层处时,联接器部件36接收在第一门刀32与第二门刀34之间。
图5b示出了在门开启进程开始时响应于门移动件30的初始操作第一门刀32相对于门26的初始移动。第一门刀32如箭头86示意性示出那样移动(在示图中向左),直到联接器部件36移动至与第二门刀34相接触。在第一门刀32和联接器部件36的这种初始移动期间,门锁42解锁。门26和门38的边缘80和边缘82在开启进程的该阶段期间保持静止。
如可从图5c中认识到的那样,门移动件30继续,以引起第一门刀32地移动,这引起门26和门38如由箭头88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开始从完全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一旦门锁42解锁,则门26和门38一起自由移动。抵靠第二门刀34的联接器部件36的存在阻止第二门刀34移动到阻挡位置,在阻挡位置,第二门刀34在其它情况下将阻止轿厢门26开启。
如图5c中所示,该实例的一个特征为门的边缘80和边缘82在门26和门38的所有移动中始终保持与彼此对准,使得门26与门38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在开启进程期间保持门对准而在它们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减小了容纳门所需的井道的空间量。该特征提供了在井道24内的空间节约和/或对应的成本节约。更具体而言,如果保持总体建筑尺寸,则建筑物拥有者将受益于具有由较小井道造成的附加可出租的空间。类似地,如果总体建筑尺寸减小对应于井道尺寸减小的量,则建筑物拥有者将受益于降低的建造成本。
电梯系统所需的建筑空间的每一次减小都是提高与电梯系统相关联的经济效益的优点。因此,所示的实例提供了相比于其它门联接器布置的成本节约和空间节约的优点。
在门朝开启位置移动期间,第一门刀32响应于门移动件30的操作而推动联接器部件36。第二门刀34响应于门移动件30朝完全关闭位置推进轿厢门26,28的操作来推动联接器部件36。如图3和图8中所示,安装支架50支承止挡部件90,止挡部件90抵靠安装臂64。止挡部件90提供支承件,支承件用以在门朝关闭位置(例如,在图3中向右)移动时将第二门刀34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上。止挡部件90便于第二门刀34不同于前述制止门刀操作。在该实例中,第二门刀34为制止门刀,制止门刀能够阻止轿厢门26的非所期望的开启,且为联接器门刀,联接器门刀负责与联接器部件36相互作用来用于使电梯轿厢门26和井道门38一起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目的。
如图7中示意性示出和图8a和图8b中图解示出的那样,第二门刀34具有阻挡部件110,阻挡部件110可取决于第二门刀34的位置来接合阻挡特征112。阻挡特征包括支架上的刚性表面或凸片,刚性表面或凸片相对于电梯轿厢22的结构而保持静止。在一个实例中,阻挡特征为固定到轿厢门组件的过梁(lintel)上的支架的一部分。
当阻挡部件110接合阻挡特征112时,第二门刀34位于阻挡位置。当联接器部件36在门刀32与门刀34之间时,第二门刀34在门的开启进程和关闭进程期间不能相对于安装支架50移动到阻挡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联接器部件36未在门刀之间,则轿厢门26朝开启位置的任何移动都将引起安装臂62和安装臂64以及第二门刀34移动到阻挡位置以阻止轿厢门26开启。如可从图8a中认识到的那样,安装臂62和安装臂64具有与安装支架50和第二门刀34枢转地联接的端部。安装臂64的一个端部围绕枢转轴线94枢转,而另一个端部在96处与第二门刀34枢转地联接。另一个安装臂62同样定位成一个端部在98处联接到第二门刀34上,而相对的端部在100处联接到安装支架50上。
如从图8b最佳地认识到的那样,当轿厢门26接近关闭位置时,固定地安装到轿厢22上的斜面(ramp)部件102将第二门刀34推出阻挡位置。在该实例中,支承在第二门刀34上的滚轮104沿着斜面102,斜面102将第二门刀34推出阻挡位置(如图所示)。当门26移动至完全关闭位置时,滚轮104沿斜面102的表面向上滚动(根据附图),且其使第二门刀34向上移动。一旦门26关闭,则安装在轿厢上的斜面部件102将第二门刀34保持在该非阻挡位置上。当轿厢门26开始开启时,滚轮104趋于沿斜面部件102向下移动,且如果联接器部件36未在第一门刀32与第二门刀34之间,则第二门刀34能够在重力的影响下落入阻挡位置。
如果不存在联接器部件36,则当轿厢门26,28开始开启时,允许第二门刀34在重力下如由图7中的箭头114示意性示出地那样移动到阻挡位置,在阻挡位置中,阻挡部件110接合阻挡特征112(例如,凸片或刚性表面),阻挡特征112保持在相对于电梯轿厢22固定的位置上。更具体而言,如果联接器部件36不存在,则当轿厢门26,28开始开启时,滚轮104沿斜面102向下滚动,使得阻挡部件110落入轿厢22上的静止阻挡特征中,从而阻止第二门刀34的进一步侧向移动,且因此阻挡门26的进一步侧向移动。换言之,阻挡部件110与阻挡特征112之间的接触阻止轿厢门26朝开启位置移出关闭位置。以此方式,第二门刀34作为制止门刀操作以阻止门26以未授权的方式或非所期望的方式开启。
相比于前述设计,示例性第二门刀34允许消除若干门组装构件。门联接器组件中通常包括两个联接器门刀和第三制止门刀。在所示的实例的情况下,支承结构连同那些门刀中的一个门刀被一起消除,而且,第二门刀34将联接器门刀功能和制止门刀功能整合到单个门刀中。此外,相比于前述设计中的两倍那样多,仅需要单个滚轮作为联接器部件36。
通过将联接功能和制止功能合并到单个第二门刀34中,所示的实例例如就通过减少零件和劳动而提供了节约。在开启进程开始时相对于轿厢门移动第一门刀32的附加特征允许避免开启进程期间电梯轿厢门与井道门之间的相对移动,这提供了空间节约和成本节约。所示的实例的另一个特征在于仅需要单个滚轮联接器部件,且联接器部件与井道门锁相关联以便于在需要时使门锁解锁。
前述描述在性质上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所公开的实例的变型和改型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清楚,这些未必脱离了本发明的原理。给予本发明的法律保护范围仅可通过研究以下权利要求来确定。
Claims (20)
1.一种电梯门组件,包括:
轿厢门子组件,其包括:
轿厢门;
受支承用于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的第一门刀;
受支承用于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的第二门刀;以及
门移动件;
井道门子组件,其包括:
井道门;
构造成有选择地锁定所述井道门的锁定部件;以及
与所述锁定部件相关联的联接器部件,
其中,当所述轿厢门邻近所述井道门时:
所述第一门刀构造成通过所述门移动件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一门刀定位成与所述联接器部件相接触,且此后引起所述联接器部件的移动,使得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之前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
所述联接器部件在所述轿厢门的移动之前在所述第一门刀的移动期间移动成与所述第二门刀接触,以及
当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门刀保持静止且由所述联接器部件保持在非阻挡位置,使得所述第二门刀不能相对于所述门移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轿厢门不邻近所述井道门时,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的移动构造成使所述第二门刀移动到阻挡位置,其中,所述轿厢门的进一步移动被阻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门具有面对闭合方向的轿厢门边缘;
所述井道门具有面对闭合方向的井道门边缘;以及
当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开启位置一起移动时,所述井道门边缘和所述轿厢门边缘保持彼此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时,在所述轿厢门与所述井道门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门刀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的移动出现在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轿厢门一起移动之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子组件包括:
受支承以相对于所述轿厢门保持静止的至少一个支架;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臂,其具有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枢转的一个端部和连接到所述第一门刀上的第二端部,使得所述第一门刀可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臂响应于所述门移动件的操作相对于所述轿厢门从第一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限制所述第一门刀和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臂移动超出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子组件包括偏压部件,当所述轿厢门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偏压部件将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臂偏压到所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的臂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子组件包括:
多个第二臂,其支承所述第二门刀,使得所述第二门刀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移动,所述第二门刀可从所述非阻挡位置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在所述阻挡位置,在所述第二门刀上的阻挡部件与所述轿厢门附近的阻挡特征协作来阻止所述轿厢门从所述关闭位置的移动,以及
其中,当所述联接器部件在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第二门刀之间时,所述联接器部件阻止所述第二门刀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子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止挡件,其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上,位于抵靠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在面对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的方向的所述一个第二臂的侧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臂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二臂响应于所述轿厢门被推进而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来沿将所述第二门刀推进到所述阻挡位置的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包括所述在第二门刀上的凸片,且所述阻挡特征包括表面,所述凸片接合所述表面以阻止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二门刀趋于在重力的影响下移动到所述阻挡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部件为单个滚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滚轮支承在所述锁定部件的一部分上,使得所述门移动件的初始移动引起所述单个滚轮响应于与所述第一门刀的接触而移动,所述单个滚轮的移动引起所述门锁的锁定部件移动至解锁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移动件使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引起所述井道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并且当所述门移动件使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门刀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引起所述井道门朝所述关闭位置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门邻近所述井道门时,所述联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第二门刀之间。
17.一种电梯系统,包括:
井道,其包括井道门组件,所述井道门组件包括:
井道门;
构造成有选择地锁定所述井道门的锁定部件;以及
与所述锁定部件相关联的联接器部件,
构造成在所述井道中移动的轿厢,所述轿厢包括轿厢门组件,所述轿厢门组件包括:
轿厢门;
受支承用于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的第一门刀;
受支承用于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的第二门刀;以及
门移动件;
其中,当所述轿厢门邻近所述井道门时:
所述第一门刀构造成通过所述门移动件相对于所述轿厢门移动,以便将所述第一门刀定位成与所述联接器部件相接触,且此后引起所述联接器部件的移动,使得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关闭位置朝开启位置移动之前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及
所述联接器部件在所述轿厢门的移动之前在所述第一门刀的移动期间移动成与所述第二门刀接触,以及
当所述轿厢门和所述井道门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门刀保持静止且由所述联接器部件保持在非阻挡位置,使得所述第二门刀不能相对于所述门移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轿厢门不邻近所述井道门时,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的移动构造成使所述第二门刀移动到阻挡位置,其中,所述轿厢门的进一步移动被阻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移动件使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引起所述井道门朝所述开启位置移动,并且当所述门移动件使所述轿厢门朝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二门刀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之间的接触引起所述井道门朝所述关闭位置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门邻近所述井道门时,所述联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门刀与所述第二门刀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斜面部件,所述斜面部件在所述轿厢门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将所述第二门刀推出所述阻挡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IB2010/001437 WO2011144957A1 (en) | 2010-05-17 | 2010-05-17 | Elevator door coupler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3986A CN102883986A (zh) | 2013-01-16 |
CN102883986B true CN102883986B (zh) | 2014-12-24 |
Family
ID=4499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681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3986B (zh) | 2010-05-17 | 2010-05-17 |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02886B2 (zh) |
EP (1) | EP2571802A4 (zh) |
JP (1) | JP5649721B2 (zh) |
CN (1) | CN102883986B (zh) |
WO (1) | WO20111449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7651B (zh) * | 2015-02-13 | 2016-06-22 |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同步门刀 |
CN107848763B (zh) * | 2015-08-04 | 2021-06-1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电梯轿厢门联锁装置 |
WO2017023928A1 (en) | 2015-08-04 | 2017-02-0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ar door interlock with sill lock |
EP3187452B1 (en) * | 2016-01-04 | 2021-01-2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coupler assembly |
EA033033B1 (ru) * | 2017-04-17 | 2019-08-3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Могилевский Завод Лифтов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Оао "Могилевлифтмаш")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ведения в действие и запирания дверей лифта |
US11390492B2 (en) * | 2018-05-01 | 2022-07-1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positioning an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
US11155444B2 (en) * | 2018-05-01 | 2021-10-2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US11040852B2 (en) | 2018-05-01 | 2021-06-2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control to address abnormal passenger behavior |
US11034548B2 (en) * | 2018-05-01 | 2021-06-1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US11040858B2 (en) | 2018-05-01 | 2021-06-2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US11046557B2 (en) | 2018-05-01 | 2021-06-2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EP3566995B1 (en) | 2018-05-09 | 2021-06-3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door coupling systems |
US11453573B2 (en) | 2020-03-03 | 2022-09-27 | Fujitec Co., Ltd. | Elevator door engagement device |
JP6751534B1 (ja) * | 2020-03-03 | 2020-09-09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ドア開閉用のかごドア係合装置 |
US11760604B1 (en) | 2022-05-27 | 2023-09-1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Versatile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17713A (en) | 1947-09-27 | 1950-08-08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Elevator door system |
JPS5047346A (zh) | 1973-09-04 | 1975-04-26 | ||
US4313525A (en) | 1980-06-05 | 1982-02-02 |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 Car door safety interlock |
US4491200A (en) | 1982-08-11 | 1985-01-01 | Schlindler Haughton Elevator Corp. | Locking mechanism for an elevator car door |
US5105916A (en) | 1990-10-31 | 1992-04-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coupling device |
JPH07157248A (ja) | 1993-12-02 | 1995-06-20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 |
EP0676361A3 (en) | 1994-04-08 | 1996-02-28 | Otis Elevator Co | Door coupling for elevator cabin. |
FI100517B (fi) * | 1995-09-13 | 1997-12-31 | Kone Oy | Menetelmä hissin tasonoven sulkemisessa ja mukaanottaja |
US5651427A (en) | 1995-10-31 | 1997-07-2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door coupling and hold-close apparatus |
US5732796A (en) | 1995-10-31 | 1998-03-3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r evacuation deterrent device |
US5819877A (en) * | 1996-04-10 | 1998-10-1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evacuation deterrent device |
US5899302A (en) | 1997-05-16 | 1999-05-04 | Vertisys, Inc.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
US5918706A (en) | 1997-11-24 | 1999-07-0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Hold closed feature for elevator car doors |
KR100303010B1 (ko) * | 1998-12-07 | 2002-05-09 | 장병우 | 엘리베이터클러치장치 |
FI113260B (fi) | 2001-03-02 | 2004-03-31 | Kone Corp | Mukaanottaja ja lukituslaite |
US6446759B1 (en) | 2001-06-08 | 2002-09-1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oor coupler and latch system for elevator car and landing doors |
KR20020093533A (ko) | 2001-06-09 | 2002-12-16 | 오티스엘리베이터캄파니 | 엘리베이터의 카 도어 록킹장치 |
AT412339B (de) * | 2002-04-22 | 2005-01-25 | Wittur Gmbh |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und verriegelung von aufzugstüren mit mitnehmerkufen |
JP4708005B2 (ja) * | 2003-12-08 | 2011-06-22 |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ケージドアリーフを昇降路ドアリーフに一時的に連結し、かつケージドアロック解除手段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における装置 |
EP1727762B1 (en) * | 2004-03-22 | 2008-03-0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oupling device for elevator car doors and landing doors |
JP4544887B2 (ja) * | 2004-03-26 | 2010-09-1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装置 |
DE602005011495D1 (de) * | 2005-02-03 | 2009-01-15 | Otis Elevator Co | Sicherheitsschloss für aufzugsschachttür, das das asst, und so ausgestatteter aufzug |
US7398862B2 (en) * | 2006-06-02 | 2008-07-15 | The Peelle Company Ltd. | Car door lock |
FI118851B (fi) | 2006-06-21 | 2008-04-15 | Kone Corp | Hissi |
DE102006049403A1 (de) * | 2006-10-19 | 2008-04-24 | Meiller Aufzugtüren GmbH |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die Tür einer Aufzugkabine |
WO2008078135A1 (en) * | 2006-12-26 | 2008-07-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ar door locking device |
CN201058783Y (zh) | 2007-04-17 | 2008-05-14 | 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
KR101180204B1 (ko) | 2007-06-08 | 2012-09-05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장치 |
JP2009007090A (ja) | 2007-06-27 | 2009-01-15 | Sanwa Shutter Corp | 家庭用エレベータ |
EP2138442A1 (de) * | 2008-06-25 | 2009-12-30 | Inventio Ag | Aufzugtürsystem mit Kabinentürverriegelung |
DE112010003974B4 (de) * | 2009-10-09 | 2014-05-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Türeingriffsvorrichtung für einen Aufzug |
EP2459476B1 (de) * | 2009-12-16 | 2013-06-05 |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 Vorrichtung zur mitnahme einer schachttür durch eine fahrkorbtür |
CH702569B1 (de) * | 2010-05-07 | 2011-07-29 | Henseler H Ag | Liftschachttür-Entriegelung. |
JP5804695B2 (ja) * | 2010-11-30 | 2015-11-04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振動抑制装置 |
-
2010
- 2010-05-17 US US13/643,629 patent/US930288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5-17 WO PCT/IB2010/001437 patent/WO201114495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5-17 JP JP2013510688A patent/JP564972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5-17 EP EP10851688.1A patent/EP257180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5-17 CN CN201080066819.8A patent/CN1028839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3986A (zh) | 2013-01-16 |
EP2571802A4 (en) | 2017-12-20 |
WO2011144957A1 (en) | 2011-11-24 |
EP2571802A1 (en) | 2013-03-27 |
JP2013526470A (ja) | 2013-06-24 |
US20130048433A1 (en) | 2013-02-28 |
US9302886B2 (en) | 2016-04-05 |
JP5649721B2 (ja) | 2015-01-07 |
HK1181023A1 (zh) | 2013-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3986B (zh) |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 |
US11124389B2 (en) | Elevator car door interlock | |
CN110422740B (zh) | 电梯门互锁件组件 | |
KR101153123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엘리베이터칸 도어로크장치 | |
US10710843B2 (en) | Car door interlock with sill lock | |
US11603290B2 (en) | Elevator door interlock assembly | |
CN107916852B (zh) | 用于滑动门的锁定装置 | |
CN101566032B (zh) | 具有互锁装置的滑动门滚子支架轨道延伸部 | |
CN110422739B (zh) | 电梯门互锁件组件 | |
CN101031497B (zh) | 电梯轿厢门锁定装置 | |
EP3461780B1 (en) | Mechanical hoistway access control device | |
CN109319642B (zh) | 机械井道进入控制装置 | |
CN107539074B (zh) |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 |
KR101134381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연료도어 충돌방지장치 | |
US20170368917A1 (en) | Shade arrangement for vehicle | |
JP6068602B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HK1181023B (zh) | 電梯門聯接器組件 | |
CN110809556B (zh) | 阻挡组件、电梯系统 | |
KR20100093841A (ko) | 엘리베이터의 보조 안전도어 개폐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0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0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