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832B - 工具保持装置、具有这种工具保持装置的机床以及用于将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具保持装置、具有这种工具保持装置的机床以及用于将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3832B CN102883832B CN201180022716.6A CN201180022716A CN102883832B CN 102883832 B CN102883832 B CN 102883832B CN 201180022716 A CN201180022716 A CN 201180022716A CN 102883832 B CN102883832 B CN 1028838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
- radially
- clamping device
- axial clamping
- clamp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34—Perforating tools; Die hold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29—More than one set of gripp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929—Tool or tool with support
- Y10T83/9457—Joint or connection
- Y10T83/9473—For rectilinearly reciprocating tool
- Y10T83/9476—Tool is single element with continuous cutting edge [e.g., punch,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优选冲床的工件安装件(5),其具有工件保持件(10)、至少一个工件支座以及还有轴向夹持装置(19)和径向夹持装置(21)。工具保持件(10)用于至少部分地保持加工工具(7)、优选冲切工具。轴向夹持装置(19)的至少一个轴向夹持元件沿夹持轴线(25)的方向借助于相关的工具支座支承加工工具(7)。脱离连接的径向夹持装置(21)借助于至少一个径向夹持元件沿与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垂直的方向支承加工工具(7)。机床、优选冲床设有上述类型的工具安装件(5)。在用于将加工工具(7)固定至机床的工具安装件(5)的方法中、优选在用于将冲切工具固定至冲床的工具安装件的方法中,加工工具(7)借助于轴向夹持装置(19)沿夹持轴线(25)的方向被支承,并且与其脱离连接地借助于径向夹持装置(21)沿与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垂直的方向通过工具安装件(5)的相关支座被支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的、优选冲床的工具保持装置,所述工具保持装置
·具有工具接收构件,其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机床的加工工具、可选地冲床的冲切工具;
·具有至少一个工具支座;并且
·具有轴向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轴向夹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够以受控的方式转到夹持状态的轴向夹持元件,其中,在工具接收构件内接收的加工工具借助于转到夹持状态的轴向夹持元件沿着轴向夹持装置的夹持轴线方向被夹持至相关的工具支座。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类型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机床以及用于将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优选用于将冲切工具固定至冲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专利公开文献EP1338354可知现有技术。该专利公开文献公开了一种冲床,其中所述冲床具有冲头,冲切工具能够安装且能够拆卸地装配至所述冲头。作为冲模被构造的冲切工具具有圆柱形工具轴以及沿工具轴的径向延伸的板形调整环。为了接收工具轴,在冲头上设置工具接收构件。在冲模被安装时,冲头和相关的冲切工具彼此相对地被定位,以使得冲模的工具轴在冲头的工具接收构件内静置。在这种情况中,冲模的工具轴在位于冲头内的套爪卡盘的套爪构件之间移动。所述套爪卡盘是轴向夹持装置的一部分并且装配至轴向夹持装置的活塞/气缸单元的活塞杆。活塞/气缸单元的活塞杆与冲模的工具轴同轴。如果活塞杆沿轴向通过向活塞/气缸单元合适施加压力而被向后拉,则装配至活塞杆的套爪卡盘闭合并且套爪卡盘的用作为轴向夹持元件的套爪构件在冲模的工具轴上形成的轴台阶之后与其自由端部接合。由于活塞杆的连续的撤回运动,冲模的工具轴借助于套爪卡盘朝向工具接收构件的内部被牵拉,直至侧向伸出超过冲模的工具轴的调整环移动成与工具接收构件的边缘抵接并且冲模最终借助于调整环沿工具轴的轴向被夹持至工具接收构件的边缘。
发明内容
基于所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并提供一种相应改进的机床。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由根据说明书的工具保持装置、根据说明书的机床以及根据说明书的方法实现。
在本发明的情况中,除了轴向夹持装置以外还设有径向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径向夹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夹持元件,所述径向夹持元件能够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独立地被致动。采用径向夹持元件,相关的加工工具除了通过轴向夹持装置夹持以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沿与轴向夹持装置的夹持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夹持至工具保持构件的相关工具支座。由于径向夹持元件与轴向夹持装置脱离连接,所以尤其可以首先借助于轴向夹持装置将待固定至工具保持装置的加工工具固定至工具保持装置,并且随后借助于独立于轴向夹持装置被致动的径向夹持元件实现附加的固定。轴向夹持装置与径向夹持装置的共操作导致了加工工具的双轴线夹持,这种双轴线夹持的高效原因在于甚至在与加工有关的负载的情况中,加工工具与工具保持装置的几乎任何相对运动得到防止。操作过程中在加工工具与工具保持装置的交界处出现的磨损被显著地最小化。另外,确保了工具保持装置的长使用寿命以及加工工具在工具保持装置上的耐用限定的布置结构。
在说明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说明书可知。
根据说明书,能够以彼此脱离连接的方式被致动的轴向和径向夹持元件能够被转到闲置状态、操作准备就绪状态和夹持状态中。所提到的夹持元件在工具更换操作的过程中并因此在工具必须传向工具接收构件和/或离开工具接收构件时处于闲置状态。为了使得能够以彼此相互脱离连接的方式致动的夹持元件从闲置状态转到操作准备就绪状态,根据说明书,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设有共用的调整装置。这导致了整个结构的一种简化的构造以及紧凑的结构。
通过在操作准备就绪的状态中致动轴向和径向夹持元件,它们被移动到夹持状态中。
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调整装置在根据说明书的本发明的构造类型情况中被构造为共用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共用的定位装置具有定位驱动器,彼此相互独立的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借助于所述定位驱动器能够从闲置位置一起移动到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能够以彼此相互脱离连接的方式致动的夹持元件在其从闲置位置移动到操作准备就绪位置的过程中设置在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上(说明书)。元件载体借助于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定位驱动器被驱动。
在根据本发明说明书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共用的定位装置的支承(从闲置位置移动到操作准备就绪位置的过程中能够以彼此相互脱离连接的方式致动的)夹持元件的元件载体直接由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驱动元件形成。由于多功能的元件载体,所以最小化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工具保持装置的部件数量。这反过来导致了整个结构的一种简化的构造以及紧凑的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说明书的构造类型的情况中,受控的轴向夹持驱动器用于使得轴向夹持元件从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移动到与轴向夹持元件的夹持状态相关的夹持位置。因此,设置径向夹持驱动器,以使得径向夹持元件从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移动到夹持位置。轴向夹持驱动器或径向夹持驱动器使用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从而将相应的夹持元件驱动到夹持位置。
事先地,其它夹持元件优选分别与元件载体脱离连接(说明书)。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轴向夹持驱动器和/或径向夹持驱动器具有楔形齿轮,其中所述楔形齿轮具有驱动电器侧以及夹持元件侧楔齿元件(说明书)。这种类型的楔形齿轮在操作方面是特别可靠的。除了提供紧凑的结构以外,楔形齿轮还传递大的驱动力和/或使得驱动力的有效方向变向。由于楔角的相应的选择,齿轮传动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被调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轴向夹持装置和径向夹持装置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被设置为轴向夹持驱动器和/或径向夹持驱动器的驱动电机侧楔齿元件。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因此实现了附加的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示意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冲床,所述冲床具有冲头以及在所述冲头上设置的冲锤;
图2至5示出了根据图1的冲锤的不同状态以及结构细节,具有径向套爪卡盘以及轴向套爪卡盘;
图6示出了根据图2至5的径向套爪卡盘的各个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2至5的轴向套爪卡盘的各个视图;
图8示出了包括根据图6的径向套爪卡盘以及根据图7的轴向套爪卡盘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被构造为冲床的机床1具有C形机架2,其中所述C形机架具有上机架腿3以及下机架腿4。冲头位于上机架腿3的自由端上,其中所述冲头具有冲锤5,其中所述冲锤能够借助于数控冲切驱动器沿由双向箭头所表示的行程方向6升高和降低。
冲锤5形成了用于形式为凸模(punch)7的加工(冲切)工具的工具保持装置。该凸模以已知的方式具有工具轴8,并且还设有调整环9,其中所述调整环相对于工具轴8沿径向伸出。利用工具轴8,凸模7在冲锤5的工具接收构件10内布置。凸模7的调整环9位于工具接收构件10外侧并且从下侧抵接冲锤5的用作为工具支座的下端面。
与凸模7相对地,在冲床1的下机架腿4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冲模11,其中所述冲模以传统的方式与凸模7共操作,以便加工金属板材12。冲切废物在冲模11下方收集在下机架腿4内。最终的部件经由在工件台14中一体形成的挡板13从冲床1的操作区排出。
在冲床1的上机架腿3与下机架腿4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容纳传统的坐标导轨15。坐标导轨15以传统的方式实现多种功能。一方面,坐标导轨为了加工的目的使得金属板材12相对于凸模7和冲模11在水平面内定位。另一方面,坐标导轨15被用作为工具座(tool magazine)并用于工具更换操作。
例如,如果固定至冲锤5的凸模7将由另一种冲切工具替换的话,则坐标导轨15带着空的工具保持件16朝向冲锤5移动。凸模7在冲锤所在的部位被固定至空的工具保持件16并且随后借助于坐标导轨15的合适的移动从冲锤5的工具接收构件10横向取出。随后,随着坐标导轨15进一步移动,在其上保持的凸模17被横向地引入到冲锤5的工具接收构件10中。
在图2至5中详细地示出了在凸模7被引入时在冲锤5上出现的操作。
在冲锤5中设置工具夹持装置18。该工具夹持装置包括具有轴向夹持驱动器20轴向夹持装置19(图4)以及具有径向夹持驱动器22的径向夹持装置21(图5)。
轴向夹持驱动器20用于致动在实例中作为轴向套爪卡盘23(图7)被示出的轴向夹持单元。轴向夹持驱动器20的重要部件是连接杆24,其中所述连接杆的纵向轴线与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重合。
径向夹持驱动器22包括驱动活塞26,其中所述驱动活塞在冲锤5内沿着夹持轴线25被引导。驱动活塞26用于致动在该实例中作为径向套爪卡盘27(图6)示出的径向夹持单元。
图6是径向套爪卡盘27的侧视图与俯视图(沿着图6的上部分视图中的箭头方向)。因此,所示实施例的径向套爪卡盘27具有总共三个径向夹持元件,其中所述径向夹持元件的形式为套爪构件28。这些套爪构件由加硬工具钢支承并且在一端借助于由橡胶制成的弹性环段29彼此相连。沿着各环段29的周向,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形成由间隙30地彼此相互隔开。每个套爪构件28具有卡销31。各套爪构件28中的一个套爪构件附加地设有引导销32。
在环段29的高度处,套爪构件28在其外侧以圆锥形的方式形成有楔面33。在各楔面33上方,每个套爪构件28具有台阶,其中所述台阶具有台阶面34。套爪构件28在径向向内的侧部上形成加压面35,其中所述加压面围绕径向套爪卡盘27的圆柱形接收开口36设置。
轴向套爪卡盘23在图7中作为侧视图以及仰视图(沿着图7中的下侧部分中的箭头看过去)的方式示出。轴向套爪卡盘23根据图7具有钟形的形状。总共三个被构造为卡盘构件37的轴向夹持元件在其高度一部分上借助于橡胶制成的弹性环段38彼此相连。在环段38的区域内,在各套爪构件37之间仍存在间隙39,其中所述间隙的宽度超微超过径向套爪卡盘27上的套爪构件28的宽度。轴向套爪卡盘23的套爪构件37也由加硬工具钢制成。
套爪构件37的环段侧端部在外侧以圆锥形的方式被构造,形成有上楔面40。在相反的纵向端部处,套爪构件37在其外侧设有下楔面41。在下楔面41的高度处,钩部42在套爪构件37上径向向内伸出。钩部42在通道43周围设置。
在组装的过程中,连接杆24首先与相关的连接杆驱动器一起装配在冲锤5的为此目的所设的接收孔内。针对连接杆驱动器可以采用不同构造类型的驱动器。例如,连接杆24可以设置为气动或液压活塞/气缸单元的活塞杆。然而,还可以想到用于使得连接杆24沿夹持轴线25移动的心轴驱动器。
驱动活塞26被推到连接杆24的自由端上。驱动活塞26同时相对于连接杆24并相对于冲锤5上的接收孔的壁被密封。圆柱形空间44位于驱动活塞26的朝向冲锤5内部的侧部,连接杆24穿过所述圆柱形空间延伸。
在驱动活塞26的组装之后,轴向套爪卡盘23利用轴向环段侧端部从冲锤5的开口侧向前被引入到驱动活塞26的内部中并且利用通道43被推到连接杆24的自由端上,直至轴向套爪卡盘移动成抵靠着驱动活塞26。此后,具有外挡圈46的保持螺钉45被螺合到连接杆24的下纵向端部中。外挡圈46沿夹持轴线25的径向伸出超过在轴向套爪卡盘23的底部中为连接杆24所设的通道。
在轴向套爪卡盘23组装之后,径向套爪卡盘27与套爪构件28的自由端部一起被向前推到轴向套爪卡盘23的向下朝向的端部中。径向套爪卡盘27和轴向套爪卡盘23绕夹持轴线25彼此相对旋转60°。因此,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被引入到轴向套爪卡盘23的套爪构件37之间的间隙39中。根据图8的结构因而产生。在图8中,径向套爪卡盘27的引导销32仍未插入到相关的孔中。
在径向套爪卡盘27装配到位于驱动活塞26内的轴向套爪卡盘23上时,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由于径向套爪卡盘27的环段29的弹性而径向向内枢转,从而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上的卡销31能够被引入驱动活塞26内。只要径向套爪卡盘27的卡销31到达驱动活塞26上的对应径向孔47的位置,则已经向内枢转的套爪构件28由于环段29的弹性而向回移动,并且套爪构件28上的卡销31被引入到驱动活塞26的径向孔47中。驱动活塞26的下端面接触套爪构件28的台阶面34。在环段29上,径向套爪卡盘27将套爪构件37的自由端支承在轴向套爪卡盘23上。轴向套爪卡盘23利用其相反的轴向端部抵接驱动活塞26。
在组装的过程中,径向套爪卡盘27必须绕夹持轴线25被定向,以使得在径向套爪卡盘27被推入到驱动活塞26中时,径向套爪卡盘27的其中一个套爪构件28上的引导销32被引入到在冲锤5的横向开设的套筒49上设置的引导槽48中。最后,同样横向开设的盖50被固定至冲锤5的下端。
盖50具有中心开口51,其中所述中心开口具有圆锥形开口壁。盖50的圆锥形开口壁形成了楔对立面52,其中所述楔对立面与径向套爪卡盘27的楔面33相关联。驱动活塞26在其内侧上设有上楔对立面53以及下楔对立面54,其中所述上楔对立面53与轴向套爪卡盘23的上楔面40相关联,并且所述下楔对立面54与轴向套爪卡盘23的下楔面41相关联。
图2示出了由点划线所表示的凸模7已经沿水平方向借助于坐标导轨15被横向地引入到冲锤5的工具接收构件10中时冲锤5上的关系。凸模7的工具轴8位于工具接收构件10内,其中所述工具轴像传统那样设有下切部55。连接杆24位于其下端位置。包括驱动活塞26、轴向套爪卡盘23以及径向套爪卡盘27的单元沿夹持轴线25的方向升高,以使得凸模7能够利用工具轴8被横向引入到工具接收构架10中。径向夹持元件(套爪构件)28和轴向夹持元件(套爪构件)37处于它们的闲置位置中。
基于根据图2的状态,位于冲锤5内的圆柱形空间44作用有压力媒介、例如作用有压缩空气或加压流体。因此,驱动活塞26与轴向套爪卡盘23和径向套爪卡盘27一起沿着保持原位的连接杆24向下移动。驱动活塞26利用上楔对立面53被支承在轴向套爪卡盘23上。由于这种支承,驱动活塞26能够在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承载轴向套爪卡盘23。驱动活塞26借助于卡销31/径向孔47连接至径向套爪卡盘27。
因为轴向套爪卡盘23设有轴向夹持元件或套爪构件37并且径向套爪卡盘27设有径向夹持元件或套爪构件28,所以驱动活塞26用作为针对工具夹持装置18的轴向和径向夹持元件28、37的元件载体。由于驱动活塞26的向下移动,所以轴向和径向夹持元件、也就是套爪构件28和套爪构件37从与根据图2的工具更换操作相关的闲置位置移动到根据图3的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驱动活塞26因此是由轴向夹持装置19和径向夹持装置21组成的共用定位装置的定位驱动器56的一部分。
在驱动活塞26从根据图2的位置降低运动到根据图3的位置的过程中,径向套爪卡盘27被引入到冲锤5上的盖50的开口51中。径向套爪卡盘2的楔面33移动成抵靠着盖50的楔对立面52。
套爪构件28的楔面33和盖50的楔面52以楔形齿轮的楔齿元件的方式彼此相互共操作。由于楔面33与楔面52的相互作用,套爪构件28利用其加压面35从外侧抵接工具轴8并且向其施加法向力。工具轴8或凸模7在工具接收构件10内居中。因为圆柱形空间44内的压力相应地被选择,所以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在工具轴8上作用一力,其中所述力允许借助于连接杆24实现凸模7的轴向夹持操作。
为了轴向夹持冲模7,连接杆24借助于连接杆驱动器(未详细说明)在向上的方向上沿着夹持轴线25相对于驱动活塞26移动。连接杆24借助于保持螺钉45的外挡圈46承载轴向套爪卡盘23。这造成了自驱动活塞26脱离连接的轴向套爪卡盘23相对于驱动活塞26的运动。轴向套爪卡盘40的上楔面40和下楔面41沿着驱动活塞26的上楔对立面53和下楔对立面54滑动。彼此相互共操作的楔面和楔对立面40、41、53、54以楔形齿轮的驱动电机侧和夹持元件侧楔齿元件的方式造成了轴向套爪卡盘23的套爪构件37的径向向内指向的枢转运动。因为套爪构件37的向内运动,所以套爪构件37的端部上的钩部42在凸模7的工具轴8上的下切部55中接合。由于这种主动锁定式(positive-locking)连接,连接杆24在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承载凸模7。凸模7利用调整环9抵接冲锤5的下端面。由于连接杆驱动器的对应的张力,凸模7利用调整环9沿夹持轴线25的方向(图4)被装载至冲锤5的用作为支座的下侧。
基于这些关系,圆柱形空间44内的压力增加。因此,驱动活塞26在套爪构件28的台阶面34处愈加沿向下的方向作用在径向套爪卡盘27上。由于驱动活塞26在套爪构件28上的增加的作用,所以作为套爪构件28上的楔齿元件或楔面33与冲锤5的盖50上的楔对立面52的共操作的结果,套爪构件28的加压面35将增加的法向力施加在凸模7的工具轴8上。凸模7因而最终借助于径向套爪卡盘27的套爪构件28沿与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垂直的方向被夹持至用作为冲锤侧支座的盖50,并且凸模7因此最终被夹持至冲锤5。
总之,轴向夹持装置19和径向夹持装置21造成了用冲锤5双轴线夹持凸模7,由此,甚至在凸模7的涉及加工的负载情况中,几乎完全防止了凸模7与工具接收构件10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由于相关磨损的产生而是不期望的)。上述所有操作通过冲床1的CNC控制装置被控制。
Claims (15)
1.一种机床(1)的工具保持装置,其包括:
·工具接收构件(10),其中所述工具接收构件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机床(1)的加工工具(7);
·至少一个工具支座;以及
·轴向夹持装置(19),其中所述轴向夹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夹持元件(37),所述轴向夹持元件能够以受控的方式被转到夹持状态中,在所述工具接收构件(10)内接收的加工工具(7)借助于已转到夹持状态的轴向夹持元件(37)沿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的方向被夹持至相关的工具支座,
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以外,还设有径向夹持装置(21),其中所述径向夹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夹持元件(28),所述径向夹持元件能够以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轴向夹持元件(37)脱离连接的方式受控地转到夹持状态中,在所述工具接收构件(10)内接收的加工工具(7)借助于已转到夹持状态的径向夹持元件(28)沿相对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垂直的方向被夹持至相关的工具支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具有共用的调整装置,借助于所述共用的调整装置,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和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能够从所述工具接收构件(10)上的加工工具(7)可以接合或可以脱离接合的闲置状态转到操作准备就绪状态,在所述操作准备就绪状态中,加工工具(7)在所述工具接收构件(10)内接收,并且自所述操作准备就绪状态,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和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彼此相互脱离连接地能够以受控的方式转到对应的夹持状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调整装置被构造为共用的定位装置,并且具有定位驱动器(56),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和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借助于所述共用的定位驱动器能够一起从作为闲置位置的闲置状态转到作为操作准备就绪位置的操作准备就绪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定位装置具有元件载体(26),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和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在从所述闲置位置移动到所述操作准备就绪位置的过程中一起设置在所述元件载体上,所述元件载体能够借助于所述共用的定位装置被驱动成使得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和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从所述闲置位置移动到所述操作准备就绪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定位驱动器(56)的驱动元件设置为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2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具有受控的轴向夹持驱动器(20),并且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具有受控的径向夹持驱动器(22),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能够借助于所述轴向夹持驱动器(20)并且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能够借助于所述径向夹持驱动器(22)从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移动到形成夹持状态的夹持位置,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或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能够经由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26)被驱动,以便从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移动到夹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或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能够经由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26)被驱动,从而其它夹持元件(28、37)能够相应事先与所述元件载体(26)脱离连接的方式从操作准备就绪的位置移动到夹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驱动器(20)和/或所述径向夹持驱动器(22)具有楔形齿轮,其中所述楔形齿轮具有驱动电机侧以及夹持元件侧楔齿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夹持驱动器(20)和/或所述径向夹持驱动器(22)具有楔形齿轮,其中所述楔形齿轮具有驱动电机侧以及夹持元件侧楔齿元件,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和所述径向夹持装置(21)的共用的定位装置的元件载体(26)设置为所述轴向夹持驱动器(20)的和/或所述径向夹持驱动器(22)的驱动电机侧楔齿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保持装置是冲床的工具保持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保持装置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冲床的冲切工具的工具接收构件(10)。
12.一种机床,其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工具保持装置(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是冲床。
14.一种用于将加工工具(7)固定至机床(1)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所述加工工具(7)插入到所述工具保持装置(5)的工具接收构件(10)中并且借助于所述工具保持装置(5)的轴向夹持装置(19)的轴向夹持元件(37)沿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的方向被夹持抵靠着所述工具保持装置(5)的相关支座,这是通过所述轴向夹持元件(37)以受控的方式被转到夹持状态中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具(7)借助于径向夹持装置(21)的径向夹持元件(28)沿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夹持轴线(25)垂直的方向被附加地夹持至所述工具保持装置(5)的相关支座,这是通过所述径向夹持元件(28)以与所述轴向夹持装置(19)的轴向夹持元件脱离连接的方式转到夹持状态实现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执行用于将冲切工具固定至冲床的工具保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0028678.8 | 2010-05-06 | ||
DE201010028678 DE102010028678B4 (de) | 2010-05-06 | 2010-05-06 | Werkzeughalterung,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Werkzeughalterung sowie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s Bearbeitungswerkzeuges an einer Werkzeughalt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
PCT/EP2011/056081 WO2011138157A1 (de) | 2010-05-06 | 2011-04-18 | Werkzeughalterung,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werkzeughalterung sowie verfahren zum festlegen eines bearbeitungswerkzeuges an einer werkzeughalt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3832A CN102883832A (zh) | 2013-01-16 |
CN102883832B true CN102883832B (zh) | 2014-11-19 |
Family
ID=4425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271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3832B (zh) | 2010-05-06 | 2011-04-18 | 工具保持装置、具有这种工具保持装置的机床以及用于将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02305B2 (zh) |
EP (1) | EP2566635B1 (zh) |
JP (1) | JP5797743B2 (zh) |
CN (1) | CN102883832B (zh) |
DE (1) | DE102010028678B4 (zh) |
WO (1) | WO20111381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939756B1 (de) * | 2014-05-02 | 2016-07-06 |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 Werkzeugmaschine zum Bearbeiten eines Werkstücks mit einer Werkzeughandlingvorrichtung und einem Werkzeugmagazin sowie Verfahren und Bearbeitungsprgramm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Werkzeugmaschine |
DE102014214739B3 (de) * | 2014-07-28 | 2015-12-31 |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 Stanzvorrichtung, verfahren zum stanzen eines werkstücks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DE102015206741A1 (de) * | 2015-04-15 | 2016-10-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ildung von Rüstfamilien für ein Bearbeitungssystem mit einer Werkzeugmaschine |
DE102016120298A1 (de) * | 2016-10-25 | 2018-04-26 | Röhm Gmbh | Koppelglied, Werkzeugmaschinenzusatzeinrichtung, Werkzeugmaschine sowie Medienzuführungsverfahren |
EP3875193B1 (en) | 2020-03-05 | 2024-05-01 | Schaublin SA | A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 tool or work pie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16064A1 (fr) * | 1978-02-06 | 1979-08-31 | Groupe Etu Tech Const Machines | Porte-poincon a montage rapide |
US4577875A (en) * | 1982-10-29 | 1986-03-25 | Miyakawa Industry Co., Ltd. | Exchange chuck for a tool |
CN1473077A (zh) * | 2000-11-06 | 2004-02-04 | 株式会社阿玛达 | 冲孔机及冲头·模具对冲孔机的更换方法以及冲孔系统 |
EP1741501A2 (de) * | 2005-07-06 | 2007-01-10 | Trumpf Maschinen Austria GmbH & CO. KG. |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 Abkantpresse und ein Lamellenwerkzeug |
CN201127968Y (zh) * | 2007-08-17 | 2008-10-08 | 培祐股份有限公司 | 方便调整的冲孔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9651B2 (ja) * | 1987-11-09 | 1994-08-10 | 株式会社コスメツク | クランプロツド着脱自在式油圧クランプ |
JP2002018535A (ja) * | 2000-06-30 | 2002-01-22 | Amada Co Ltd | パンチ金型 |
JP3074680U (ja) * | 2000-07-07 | 2001-01-19 | 株式会社オグラ | ポンチ取付け装置 |
US6782787B2 (en) * | 2001-08-02 | 2004-08-31 | Wilson Tool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 punch having externally accessible rotation release latch |
JP4410639B2 (ja) * | 2004-09-02 | 2010-02-03 |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 金型締結装置 |
US7658134B2 (en) * | 2005-09-29 | 2010-02-09 | Mate Precision Tooling, Inc. | Punch with self-contained punch recess adjustment indexing |
FR2935917B1 (fr) * | 2008-09-12 | 2011-08-26 | E P B | Porte-outil a reglage axial |
US8408111B2 (en) * | 2008-11-06 | 2013-04-02 | Wilson Tool International Inc. | Adjustable punch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adjustment methods |
-
2010
- 2010-05-06 DE DE201010028678 patent/DE10201002867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4-18 JP JP2013508423A patent/JP57977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4-18 EP EP11715510.1A patent/EP2566635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4-18 CN CN201180022716.6A patent/CN1028838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4-18 WO PCT/EP2011/056081 patent/WO2011138157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
- 2012-11-02 US US13/667,677 patent/US93023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16064A1 (fr) * | 1978-02-06 | 1979-08-31 | Groupe Etu Tech Const Machines | Porte-poincon a montage rapide |
US4577875A (en) * | 1982-10-29 | 1986-03-25 | Miyakawa Industry Co., Ltd. | Exchange chuck for a tool |
CN1473077A (zh) * | 2000-11-06 | 2004-02-04 | 株式会社阿玛达 | 冲孔机及冲头·模具对冲孔机的更换方法以及冲孔系统 |
EP1741501A2 (de) * | 2005-07-06 | 2007-01-10 | Trumpf Maschinen Austria GmbH & CO. KG. |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 Abkantpresse und ein Lamellenwerkzeug |
CN201127968Y (zh) * | 2007-08-17 | 2008-10-08 | 培祐股份有限公司 | 方便调整的冲孔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66635B1 (de) | 2015-06-03 |
JP2013525118A (ja) | 2013-06-20 |
WO2011138157A1 (de) | 2011-11-10 |
DE102010028678B4 (de) | 2012-01-19 |
US9302305B2 (en) | 2016-04-05 |
JP5797743B2 (ja) | 2015-10-21 |
EP2566635A1 (de) | 2013-03-13 |
US20130055874A1 (en) | 2013-03-07 |
DE102010028678A1 (de) | 2011-11-10 |
CN102883832A (zh)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3832B (zh) | 工具保持装置、具有这种工具保持装置的机床以及用于将加工工具固定至机床的工具保持装置的方法 | |
US8790054B2 (en) | Spindle attachment device | |
JP5631454B2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205183966U (zh) | 自动切管机的切断机构 | |
US8585333B2 (en) | Spindle comprising a tension rod and a coupling device | |
CN209867706U (zh) | 一种用于激光切管专用的气动双动全行程卡盘 | |
CN204338880U (zh) | 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 | |
CN113000865A (zh) | 内撑式管端端面自动焊切割坡口加工设备 | |
JP2006297491A (ja) | クランプ装置 | |
CN101745585B (zh) | 预扩口设备及管式工件的扩口装置 | |
CN211028159U (zh) | 一种用于球形工件加固的钻床夹具 | |
CN201940670U (zh) | 组合机床用铣削动力头 | |
JP5683258B2 (ja) | 主軸アタッチメント装置 | |
CN105328062B (zh) | 一种铜管冲孔机的铜管夹具的结构 | |
CN104493204A (zh) | 一种用于套筒类零件一次装夹加工的车削机构 | |
JP3133504U (ja) |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工具のアンクランプ装置 | |
CN210146996U (zh) | 一种滚轮体工件底孔的自动加工装置 | |
CN202411432U (zh) | 一种数控车床高效送料装置 | |
CN209318842U (zh) | 一种液压活塞缸缸体新型打孔装置 | |
CN105328063A (zh) | 铜管冲孔机的铜管夹装用具 | |
CN105328011B (zh) | 一种铜管冲孔用的夹具 | |
JP2012196722A (ja) | ガイドブッシュ装置および旋盤 | |
CN105328060B (zh) | 铜管冲孔用的夹具 | |
JP2004114232A (ja) | 主軸の工具クランプ・アンクランプ装置 | |
CN215356194U (zh) | 内撑式管端端面自动焊切割坡口加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