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3355B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3355B CN102883355B CN201110193243.8A CN201110193243A CN102883355B CN 102883355 B CN102883355 B CN 102883355B CN 201110193243 A CN201110193243 A CN 201110193243A CN 102883355 B CN102883355 B CN 1028833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band processing
- processing unit
- module
- path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7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using redundant or spare channels or apparatus
- H04B1/74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using redundant or spare channels or apparatus using by-passing or self-healing metho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17—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memory access, memory control or I/O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35—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out idle spare hardwa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5—Active fault masking without idle spa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带处理单元、一种基带处理板和一种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为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引入一个直通路径,当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时,将基带处理模块直接旁路,并将一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通过背板和直通路径分配给发生故障的基带处理板对应的RRU;当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将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直接旁路,将一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通过背板和直通路径分配给发生故障的基带处理板对应的RRU,同时,通过背板和另一直通路径为光模块提供工作所需的供电。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降低实现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带处理单元、一种基带处理板,以及一种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3rd-Generation)系统和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的基站均采用分布式基站架构,即将整个基站分为基带处理单元(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和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两部分。BBU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主控、传输和时钟等功能,RRU主要用于完成数字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间的相互转换等功能,BBU和RRU之间的接口为光纤接口。
图1为现有典型的三扇区配置的BBU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传输时钟板、基带处理板和背板。其中,主控传输时钟板可简称为主控板,主要负责主控、传输和时钟功能,通常,BBU控制面的处理都在主控传输时钟板中进行,主控传输时钟板为整个BBU的神经中枢,不仅控制着其它单板的运行,而且为其它单板提供时钟信号和传输接口等;基带处理板可简称为基带板,主要负责BBU用户面处理,包括层1和层2的处理,在LTE系统中,通常一个基带处理板负责一个带宽为20MHz的扇区的用户面处理;背板是安装在BBU机框背面的印制板,可使得各单板相互连接,单板间的信号传输以及电源的供给等均由背板上的印制线来实现,从而避免了各单板间的电缆缠结,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基带处理板和其对应的RRU共同负责一个小区的相关处理,任意一个基带处理板发生故障均会导致其负责的小区发生故障,直至整个小区退服,进而导致整个小区中的用户均无法正常通信。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可在BBU中额外增设一个备份基带处理板,并将该备份基带处理板与所有RRU相连,图2为现有备份基带处理板的设置方式示意图,一旦任何一个基带处理板发生故障,即以备份基带处理板来代替该发生故障的基带处理板。
但是,上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即由于需要额外增设一个备份基带处理板,并需要相应地增设一倍的光纤接口,因此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带处理单元,能够降低实现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带处理板,能够降低实现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能够降低实现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带处理单元,包括:背板和两个以上基带处理板,每个基带处理板中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至少一个基带处理板中进一步包括:与基带处理模块并联的第一直通路径和与电源模块并联的第二直通路径;
当包括第一直通路径和第二直通路径的第一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当第一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时,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一种基带处理板,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进一步包括:与基带处理模块并联的第一直通路径和与电源模块并联的第二直通路径;
当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的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当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时,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一种基于上述基带处理单元的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切换自身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如果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如果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通过在基带处理板中增加直通路径,即可确保当基带处理板发生故障时,其对应的小区中的用户能够正常通信,与现有方式相比,可明显降低实现成本;另外,本发明所述方案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便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典型的三扇区配置的BBU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备份基带处理板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为现有基带处理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BBU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电源模块和直通路径2之间的星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改进后的BBU、一种基带处理板以及一种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图3为现有基带处理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其中,基带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层1和层2的处理;电源模块主要负责将从背板上接收到的供电(直流供电)转换为基带处理模块及光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直流供电),并提供给基带处理模块和光模块;光模块主要负责电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与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相比,光模块的可靠性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光模块发生故障的概率要远小于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发生故障的概率,因此,本发明中提出,为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引入一个直通路径,即与基带处理模块并联的第一直通路径以及与电源模块并联的第二直通路径。
这样,当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基带处理板可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当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时,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上述基带处理板可在自身所在BBU中的主控传输时钟板的控制下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比如,主控传输时钟板周期性地检测基带处理板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基带处理板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基带处理板中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第一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第一直通路径或基带处理模块相连;第二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电源模块或第二直通路径相连;第一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一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第二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二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当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第二直通路径相连;当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电源模块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开关设置方式仅为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果采用其它的设置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也是可以的。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所述BBU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是,该BBU中包括主控传输时钟板、背板和两个以上基带处理板,每个基带处理板中具体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是,至少一个基带处理板中进一步包括开关1、开关2、直通路径1和直通路径2,本实施例中假设每个基带处理板中均包括开关1、开关2、直通路径1和直通路径2。
开关1和开关2可为单刀双掷开关,开关1负责基带处理模块/直通路径1与光模块连接的切换,即用于将光模块与直通路径1或基带处理模块相连,开关2负责电源模块/直通路径2与光模块连接的切换,即用于将光模块与电源模块或直通路径2相连。
2个开关共计4个开关状态,理论上,4个开关状态可对应基带处理板的4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即: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基带处理模块未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发生故障,以及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正常;但由于基带处理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是由电源模块提供的,如果电源模块发生故障,必然将导致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因此,基带处理模块未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发生故障这种工作状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即实际上只有3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以及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正常。
直通路径1和直通路径2均由若干根传输线组成,当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时,直通路径1可在背板和开关1之间传输基带数据,当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直通路径2可在背板和开关2之间传输光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
主控传输时钟板可周期性地检测每个基带处理板X(用基带处理板X来表示任意一个基带处理板)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的不同控制基带处理板X按照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1)第一工作模式
如果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则控制基带处理板X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此时,开关1与直通路径1相连,开关2与直通路径2相连,一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将自身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通过背板、直通路径1、开关1和光模块分配给基带处理板X对应的RRU,光模块通过开关2和直通路径2从背板中获取工作所需的供电。
这种模式下,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处于旁路状态。
所述将自身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分配给基带处理板X对应的RRU的基带处理板可为主控传输时钟板从各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随机选择出的一个基带处理板,或者,也可为主控传输时钟板从各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选择出的业务负荷最低的一个基带处理板,当然,也可按照其它方式进行选择,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每个基带处理板的基带处理资源通常均可分为多份,这样,当基带处理板X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时,所选择的基带处理板可将自身的基带处理资源进行划分,如将20MHz载波划分为2个10MHz载波,一个分配给自身对应的RRU,另一份分配给基带处理板X对应的RRU。
另外,光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可由主控传输时钟板中的电源模块(如图4所示,主控传输时钟板由主控传输时钟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提供,或者,也可由一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为基带处理板X提供供电的基带处理板和提供基带处理资源的基带处理板可为同一个基带处理板,也可为不同的基带处理板。
如图4所示,背板中包括数据交换及控制总线和电源总线,具体来说,所选择的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将自身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通过背板中的数据交换及控制总线、直通路径1、开关1和光模块分配给基带处理板X对应的RRU,基带处理板X中的光模块通过背板中的电源总线、直通路径2和开关2从背板中获取工作所需的供电。
为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案,每个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均需要和其它基带处理板中的直通路径2之间构成星型连接关系,每个基带处理板中的直通路径2和其它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之间也需要构成星型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中的电源模块和直通路径2之间的星型连接关系示意图。虽然每个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均与其它基带处理板中的直通路径2通过电源总线中的某根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但由于直通路径2和光模块之间存在开关2,因此,只有当电源模块故障开关2连接到直通路径2后,光模块才可能由其它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同样,每个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也均需要和其它基带处理板中的直通路径1之间构成星型连接关系。
2)第二工作模式
如果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则控制基带处理板X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此时,开关1与直通路径1相连,开关2与电源模块相连,一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将自身的部分基带处理资源通过背板、直通路径1、开关1和光模块分配给基带处理板X对应的RRU。
这种模式下,基带处理模块处于旁路状态。
由于基带处理板X中的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因此光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仍由该电源模块提供。
3)第三工作模式
如果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正常,则控制基带处理板X按照第三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此时,开关1与基带处理模块相连,开关2与电源模块相连。
这种模式下,直通路径1和直通路径2均断开,基带处理模块与其对应的RRU共同负责一个小区的相关处理。
本发明中,主控传输时钟板周期性地对基带处理板X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所述周期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如果本次检测结果与上一次检测结果相同,则维持基带处理板X原来的工作模式不变,如果不同,则将基带处理板X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举例说明:假设第N次检测结果为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那么基带处理板X将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N为正整数;经过一定时长后,进行第N+1次检测,如果本次检测结果与第N次检测结果相同,则基带处理板X将继续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如果不同,如变为了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那么基带处理板X将改为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主控传输时钟板如何控制基带处理板X按照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
基于上述介绍,图6为本发明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图4所示BBU实现,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基带处理板X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切换自身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如果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则执行步骤62,如果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执行步骤63。
所述指令可为主控传输时钟板发送来的。
步骤62: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其中,光模块工作所需的供电可由主控传输时钟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或者,也可由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
另外,基带处理板X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可由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提供,该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可为任意一个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或者为各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业务负荷最低的一个。
再有,在实际应用中,可对发生故障的模块进行下电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耗浪费。
步骤63: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进行供电。
图6所示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图4中所示装置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可明显降低实现成本,另外,本发明所述方案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便于普及和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带处理单元,包括:背板和两个以上基带处理板,每个基带处理板中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基带处理板中进一步包括:与基带处理模块并联的第一直通路径和与电源模块并联的第二直通路径;
当包括第一直通路径和第二直通路径的第一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当第一基带处理板中的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时,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中进一步包括:
主控传输时钟板,用于检测第一基带处理板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基带处理板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传输时钟板进一步用于,周期性检测第一基带处理板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中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第一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第一直通路径或基带处理模块相连;
第二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电源模块或第二直通路径相连;
第一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一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第二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二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
当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第二直通路径相连;当第一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电源模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获得的供电由主控传输时钟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或者,由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由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提供。
7.一种基带处理板,包括:基带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基带处理模块并联的第一直通路径和与电源模块并联的第二直通路径;
当基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发生故障时,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基带处理板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的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当基带处理模块发生故障但电源模块未发生故障时,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即: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带处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板中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第一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第一直通路径或基带处理模块相连;
第二开关,用于将光模块与电源模块或第二直通路径相连;
第一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一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第二直通路径中不与第二开关相连的一端与背板相连;
当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第二直通路径相连;当基带处理板按照第二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时,第一开关与第一直通路径相连,第二开关与电源模块相连。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的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切换自身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如果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和供电,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第二直通路径将获得的供电提供给光模块;
如果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通过背板获得工作所需的基带处理资源,并通过第一直通路径和光模块将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提供给对应的RRU,通过自身的电源模块为光模块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到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为第一基带处理板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的主控传输时钟板发送来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获得的供电由第一基带处理板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的主控传输时钟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或者,由第一基带处理板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的电源模块提供。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板获得的基带处理资源由第一基带处理板所在基带处理单元中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提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为:任意一个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或者,各正常工作的基带处理板中业务负荷最低的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93243.8A CN102883355B (zh) | 2011-07-11 | 2011-07-11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PCT/CN2012/078219 WO2013007161A1 (zh) | 2011-07-11 | 2012-07-05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US14/128,141 US9281997B2 (en) | 2011-07-11 | 2012-07-05 | Building baseband unit, baseband processing panel, and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for baseband processing panel |
EP12811814.8A EP2733978B1 (en) | 2011-07-11 | 2012-07-05 | Building baseband unit, baseband processing panel, and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for baseband processing pa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93243.8A CN102883355B (zh) | 2011-07-11 | 2011-07-11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3355A CN102883355A (zh) | 2013-01-16 |
CN102883355B true CN102883355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748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93243.8A Active CN102883355B (zh) | 2011-07-11 | 2011-07-11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81997B2 (zh) |
EP (1) | EP2733978B1 (zh) |
CN (1) | CN102883355B (zh) |
WO (1) | WO20130071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75744B1 (ko) * | 2014-01-09 | 2020-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이중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9510211B2 (en) * | 2014-07-15 | 2016-11-29 | Alcatel Lucent | Multi-board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transceiver station |
CN204090161U (zh) * | 2014-09-17 | 2015-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带处理单元 |
CN109565902B (zh) | 2016-11-29 | 2022-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掉电处理、获取连接关系的方法及设备 |
CN106656336B (zh) * | 2016-12-31 | 2019-06-25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te基站基带处理板主备信号处理方法 |
US10070432B1 (en) | 2017-03-02 | 2018-09-04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nfiguration modes for baseband units and remote radio heads |
US10716110B2 (en) | 2017-03-02 | 2020-07-14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nfiguration modes for baseband units and remote radio heads |
CN107484264B (zh) * | 2017-09-18 | 2021-09-24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便携式多频无线通信基站 |
CN109618332A (zh) * | 2018-12-24 | 2019-04-12 | 南京泰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分布式基站系统bbu设备故障的自动恢复方法 |
CN111628652A (zh) * | 2019-02-28 | 2020-09-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信设备及单板电源保护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2081A (zh) * | 2003-02-14 | 2004-08-18 | ��������ķ������ |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和基带处理部分 |
CN1571551A (zh) * | 2004-05-13 | 2005-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设备结构及备份方法 |
CN101860802A (zh) * | 2010-05-21 | 2010-10-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06355B2 (en) * | 2002-12-02 | 2007-04-17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Digitally convertible radio |
CN101159933B (zh) * | 2005-05-19 | 2010-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体式基站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和基带单元 |
JP5029068B2 (ja) | 2007-03-01 | 2012-09-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 |
US8045926B2 (en) * | 2008-10-15 | 2011-10-2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ulti-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dvanced Tx antenna monitoring and calibration in MIMO and smar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2548051A (zh) | 2008-10-27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
CN101772059B (zh) | 2008-12-30 | 2012-07-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长期演进系统中基站小区自愈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US9264914B2 (en) * | 2009-11-30 | 2016-02-16 | Mediatek Inc. |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aging messages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CN101951622A (zh) | 2010-09-16 | 2011-01-19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断电告警处理方法和系统 |
-
2011
- 2011-07-11 CN CN201110193243.8A patent/CN102883355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7-05 WO PCT/CN2012/078219 patent/WO201300716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7-05 EP EP12811814.8A patent/EP2733978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7-05 US US14/128,141 patent/US92819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2081A (zh) * | 2003-02-14 | 2004-08-18 | ��������ķ������ | 移动通信基站装置和基带处理部分 |
CN1571551A (zh) * | 2004-05-13 | 2005-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设备结构及备份方法 |
CN101860802A (zh) * | 2010-05-21 | 2010-10-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33978A1 (en) | 2014-05-21 |
CN102883355A (zh) | 2013-01-16 |
US20140126353A1 (en) | 2014-05-08 |
EP2733978A4 (en) | 2015-08-19 |
WO2013007161A1 (zh) | 2013-01-17 |
EP2733978B1 (en) | 2018-05-09 |
US9281997B2 (en) | 2016-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3355B (zh) | 基带处理单元、基带处理板和基带处理板的故障处理方法 | |
EP2472995B1 (en) | Base band po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base band data switch thereof | |
JP4649473B2 (ja) | 分離型基地局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組織化方法、およびベースバンドユニット | |
CN103188712B (zh) | 分布式基站冗余覆盖网络系统及无线信号处理的方法 | |
KR102313705B1 (ko) | 정전 처리 방법 그리고 연결 관계 획득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04038548A (zh) | 服务器系统 | |
CN102264161B (zh) | 基站、基站中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
US10979920B2 (en) | Integrated access system with baseband unit and base st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 |
CN102946651B (zh) | 一种lte基站和一种基带资源交换方法 | |
CN103379527A (zh) | 基于共享基带池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83928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697749B1 (ko) | 분리형 기지국 | |
CN101707797B (zh) | 一种降低双模单待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498621B (zh) | 多ue设备的故障恢复 | |
CN100421483C (zh) | 多模无线系统 | |
CN100515138C (zh) | 无线网络及基站的传输控制方法 | |
US8897230B2 (en) | Cascade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3686814A (zh) | 基带单元、基站以及基站系统 | |
WO2010134311A1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14828024A (zh) | 分布式组网方法、设备、分布式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3313261A (zh) | 一种无线网络覆盖备份方法和装置 | |
CN101188823B (zh) | 一种下级设备业务的维持方法和设备 | |
CN102196454A (zh) | 一种多模共传输方法和基站 | |
CN110192352B (zh) | 无线设备自动冗余结构 | |
CN206313800U (zh) | 高可靠性冗余环型组网的gsm‑r数字处理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