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2725B - 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2725B CN102882725B CN201210375336.7A CN201210375336A CN102882725B CN 102882725 B CN102882725 B CN 102882725B CN 201210375336 A CN201210375336 A CN 201210375336A CN 102882725 B CN102882725 B CN 1028827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management
- state
- equipment
- management equipment
- central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该网管实现方法包括第一网管设备周期性地在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由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心跳帧,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心跳帧判断环形网的连通状态;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未收到心跳帧时,向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无CPU设备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保持或改变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的环端口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无CPU设备组网的管理,并可以降低成本和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CPU设备组网,尤其涉及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环形网络中,各个节点可以根据环网中链路状况检测自身的环端口的状态,当环网中某条链路中断后,节点将其为转发(forwarding)状态的环端口更改为阻塞(blocked)状态,并将为阻塞(blocked)状态的环端口更改为转发(forwarding)状态,保持整个环网的链路状态实现备份同时也不会出现网络风暴。
而上述环网中各个节点必须具有实现自身端口的检测功能,但是在现实的环形网络中出现了大量的无CPU设备,例如无网管的交换机,该类交换机具有接收报文并转发的功能,但是并不处理其接收的相关报文;这类无CPU设备的出现节省了建设网络的成本,但是这类设备不具备管理自身端口状态的功能,无法实现现有的环形网络中各个节点自身端口管理功能。
在专利文献《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简单管理的方法和系统》(公开号:CN101114939A)中公开了利用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的串口进行配置的方案,可以实现环网中节点的端口配置,但是该配置方案对于环形网络中的大量无CPU设备进行配置的话将是巨量的工程,另外环形网络中各个节点必须快实现环网变换冗余,而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环网变换冗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对无CPU设备组网的管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该网为至少一个网管设备和所述无CPU设备组成的环形网,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管设备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由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心跳帧,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未收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所述无CPU设备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保持或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的环端口状态。
优选地,所述无CPU设备接收到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包括: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接收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该还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心跳帧,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所述无CPU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所述无CPU设备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环形网包括两个网管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状态为阻塞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状态为阻塞状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系统,该网为至少一个网管设备和所述无CPU设备组成的环形网,其特征在于,该网管实现系统包括:心跳帧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心跳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跳帧;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未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保持或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的环端口状态;其中,所述心跳帧发送模块、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以及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网管设备中,或者所述心跳帧发送模块位于第一网管设备中,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以及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网管设备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并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心跳帧后,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为阻塞状态;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其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所述无CPU设备用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中的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优选地,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状态为阻塞状态态。
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无CPU设备组网的管理,并可以降低成本和能耗,使得无CPU设备得以更广泛地应用在网络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势将参考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进行描述,其目的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图1是一种网管设备和无CPU设备组网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网管设备和无CPU设备组网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网络中的网管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4是图2所示网络中网管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5是一种网管实现系统示意图;
图6是另一个网管实现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无CPU设备的组网中,由于无CPU设备仅能接收和转发报文而不能对报文进行处理。由于不具有报文处理能力,因而限制了无CPU设备的广泛应用。特别地,在链路中断时,为了使整个网络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对网络进行相应的管理,以保证网络的运行。为了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图1显示了一种单个网管设备的组网示意图,该网为环形网,其中包含了一个网管设备和三个无CPU设备。图2显示了两个网管设备的组网示意图,该网为环形网,其中包含了第一网管设备、第二网管设备和四个无CPU设备,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在网络中处于对称的位置,即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之间的连线将四个无CPU设备分成两组,该连线的左右各有两个无CPU设备。在实际情况中,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不一定处于对称的位置。实际上,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还可以外接其它无CPU设备,从而在原来的环形网外还形成了第一网管设备、第二网管设备和其它无CPU设备组成的半环网络,在该半环网络内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负责半环内的无CPU设备的状态改变。
图3显示了图1所示网络的网管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网管设备从其一个环端口周期性地发送心跳帧(步骤11),并判断是否从另一端口接收到心跳帧(步骤12)。如果收到心跳帧,则结束,如果没有收到心跳帧,则向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步骤13);其中导致无法收到心跳帧的原因是通信链路发生了中断。无CPU设备收到该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向所述网管设备发送自身环端口状态(步骤14)。网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判定环端口状态是否为下线(down)状态(步骤15)。如果环端口状态为下线状态,则网管设备向相应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为下线状态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步骤17)。如果环端口状态非下线状态,则网管设备可以保持该环端口的状态,也就是说无需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来改变环端口的转发状态。在将下线状态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之后,网管设备将自己的为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改变为转发状态(步骤18),以保证环形网正常工作而不产生网络风暴。
需要说明的是,环端口的状态属性中,下线状态表示该端口的通信链路已经中断,而转发状态/阻塞状态表示是否可以传输消息,转发状态表示可以传输消息,而阻塞状态仅能传输心跳帧。
因此,在通信链路中断恢复之后,网管设备从一个环端口发送的心跳帧可以从该网管设备的另一个端口接收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网络中各节点的状态与初始的状态一致,网管设备将自身的一个环端口的状态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并向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无CPU设备收到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后,向网管设备发送其环端口状态(例如转发状态或阻塞状态)。网管设备收到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后,向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通过上述的操作之后,能够保证网络中通信链路中断恢复之后,网络能够正常工作并防止网络风暴发生。
图4显示了图2所示网络的网管实现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第一网管设备周期性地发送心跳帧(步骤21),第二网管设备判断是否接收到心跳帧(步骤22)。如果收到心跳帧,则结束,如果没有收到心跳帧,则第二网管设备向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步骤23);其中导致无法收到心跳帧的原因是通信链路发生了中断。无CPU设备收到该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向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发送自身环端口状态(步骤24)。第二网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判定环端口状态是否为下线(down)状态(步骤25)。如果环端口状态为下线状态,则第二网管设备向相应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为下线状态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步骤27)。如果环端口状态非下线状态,则第二网管设备可以保持该环端口的状态,也就是说无需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来改变环端口的转发状态。在将下线状态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之后,网管设备将自己的为阻塞状态的环端口改变为转发状态或维持自身环端口的转发状态(步骤28),以保证环形网正常工作而不产生网络风暴。
需要说明书的是,环端口的状态属性中,下线状态表示该端口的通信链路已经中断(即下线状态表示链路状态),而转发状态/阻塞状态表示是否可以传输消息,转发状态表示可以传输消息,而阻塞状态仅能传输心跳帧。
在图2所示的组网中,可能发生一处通信链路中断,也可能在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两侧各发生一处通信链路中断。对于发生一处通信中断的情况,应用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可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对于发生两处通信链路中断的情况,在更改无CPU设备的端口状态时,可以选择两个发生链路中断的无CPU设备来将环端口的状态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相应地,在通信链路中断恢复后的处理也要对通信链路中断的情况进行区分。在只有一处通信链路中断时,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一个环端口的状态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并向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无CPU设备收到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后,向第二网管设备发送其环端口状态(例如转发状态或阻塞状态)。第二网管设备收到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后,向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通过上述的操作之后,能够保证网络中通信链路中断恢复之后,网络能够正常工作并防止网络风暴发生。
在第一网管设备和第二网管设备两侧各发生一处通信链路中断时,当通信链路中断恢复时,也需要区分情况对无CPU设备以及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进行改变。一种是只有一处通信链路中断恢复,也就是第二网管设备仅从其一个环端口接收到心跳帧,另一种是两处通信中断均恢复了。
在只有一处通信链路恢复时,第二网管设备无需将自身的一个环端口的状态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而是直接向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无CPU设备收到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后,向第二网管设备发送其环端口状态(例如转发状态或阻塞状态)。第二网管设备收到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后,可以向通信链路中断已经恢复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在两处通信链路均恢复时,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一个环端口的状态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向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无CPU设备收到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后,向第二网管设备发送其环端口状态(例如转发状态或阻塞状态)。第二网管设备收到无CPU设备发送的环端口状态后,可以向通信链路中断已经恢复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通过上述的操作之后,能够保证网络中通信链路中断恢复之后,网络能够正常工作并防止网络风暴发生。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管实现系统示意图。该网管实现系统可以在图1所示的网管设备中实施,该网管设备包括:
心跳帧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
心跳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跳帧;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
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未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保持或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并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将所述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心跳帧后,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为阻塞状态;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其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所述无CPU设备用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中的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可替换地,图6显示了另一种网管实现系统示意图。该网管实现系统的一部分在第一网管设备中实施,其余部分在第二网管设备中实施。具体来说,心跳帧发送模块在第一网管设备中实施,其余模块在第二网管设备中实施。该系统包括:
心跳帧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
心跳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跳帧;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
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未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保持或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第二网管的环端口状态;
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并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将所述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心跳帧后,将所述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为阻塞状态;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其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所述无CPU设备用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优选地,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状态为阻塞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该网为至少一个网管设备和所述无CPU设备组成的环形网,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管设备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由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心跳帧,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
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未收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所述无CPU设备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
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为非下线状态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为下线状态的情况下,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CPU设备接收到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包括:
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接收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
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
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
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心跳帧,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所述无CPU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
所述无CPU设备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
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形网包括两个网管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所述第二网管设备将自身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6.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系统,该网为至少一个网管设备和所述无CPU设备组成的环形网,其特征在于,该网管实现系统包括:
心跳帧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在所述环形网中发送心跳帧;
心跳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跳帧;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心跳帧判断所述环形网的连通状态;
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未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链路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为非下线状态的情况下,保持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管设备接收到的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为下线状态的情况下,改变所述无CPU设备环端口状态和/或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其中,所述心跳帧发送模块、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以及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网管设备中,或者所述心跳帧发送模块位于第一网管设备中,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所述判断模块、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以及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二网管设备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到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链路状态报文,并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链路通信中断的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通信中断的环端口由转发状态改变为阻塞状态;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链路通信中断恢复时:
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心跳帧后,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或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改变为阻塞状态;
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环形网中的无CPU设备发送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获取所述无CPU设备的环端口状态;
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CPU设备发送环端口状态改变报文,将所述无CPU设备的链路中断的环端口由阻塞状态改变为转发状态;
其中,所述无CPU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发送的获取生成树协议状态报文;所述无CPU设备用于将自身环端口状态发送给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环端口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管设备中的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一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端口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心跳帧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心跳帧时将所述第二网管设备的环端口之一由转发状态更改为阻塞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75336.7A CN102882725B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75336.7A CN102882725B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2725A CN102882725A (zh) | 2013-01-16 |
CN102882725B true CN102882725B (zh) | 2015-06-24 |
Family
ID=4748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75336.7A Active CN102882725B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无cpu设备组网的网管实现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82725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4939A (zh) * | 2007-07-03 | 2008-0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简单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35675A (zh) * | 2009-08-19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保活机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2244600A (zh) * | 2011-08-12 | 2011-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pp环网中链路故障检测及处理方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MI20012088A1 (it) * | 2001-10-10 | 2003-04-10 | Cit Alcatel | Metodo per propagare l'informazione di guasto in una rete rpr e relativo tipo di pacchetto rpr |
CN101252500B (zh) * | 2008-04-16 | 2012-08-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任意拓扑相交环网的实现方法、节点和相交环网 |
-
2012
- 2012-09-29 CN CN201210375336.7A patent/CN1028827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4939A (zh) * | 2007-07-03 | 2008-0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简单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635675A (zh) * | 2009-08-19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保活机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2244600A (zh) * | 2011-08-12 | 2011-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pp环网中链路故障检测及处理方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2725A (zh)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88475B2 (en) | Fault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exchanging device based on industry ethernet network | |
EP2850787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handling split brain issues in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 |
CN103595626B (zh) | 一种环形网络中实现动态路径规划的方法 | |
CN103297257B (zh) | 一种冗余网络的实现方法 | |
JP483542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1841450B (zh) | 多个环形拓扑构建相交环实现稳定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741673B (zh) | 一种以太环网的地址刷新方法 | |
CN100450036C (zh) | 一种rrpp与局部stp组网故障恢复时防止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0098811A3 (en) | Fault tolerant network utilizing bi-directional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links between nodes | |
CN101958831B (zh) | 以太环网故障恢复方法、以太环网及交换设备 | |
CN102045231A (zh) | 一种以太网冗余环网快速倒换方法 | |
CN101753397A (zh) | 一种以太环网快速自愈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 |
CN103001799A (zh) | 基于链状网络的冗余实现方法及节点 | |
CN102255757A (zh) |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465782B (zh) | Rrpp环的优化链路切换方法、系统和网络节点 | |
CN102480409B (zh) | 实现rrpp环分路上行的方法、rrpp环和装置 | |
US8184527B2 (en) | Method for conducting redundancy checks in a chain network | |
CN103107940A (zh) | 用于设备级环网的冗余网关系统 | |
CN101989930B (zh) | 实现以太网双环的方法及其交换设备 | |
JP5491623B2 (ja) | アドレスのリフレッシュ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2035680A (zh) |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1848128B (zh) | 在多个环形拓扑间实现稳定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拓扑结构 | |
CN101534234B (zh) | 一种相交以太环网保护方法和系统 | |
CN101262399B (zh) | 一种跨环rpr两点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820376A (zh) | 一种在环网中实现快速收敛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07 Address after: 201800 Floor 20, No. 399, Yungu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ongtu Zh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41, the 2 floor of Chong Xin creative building, 18 Hing Tung Street,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KYLAN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