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4619B -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74619B CN102874619B CN201210232579.5A CN201210232579A CN102874619B CN 102874619 B CN102874619 B CN 102874619B CN 201210232579 A CN201210232579 A CN 201210232579A CN 102874619 B CN102874619 B CN 1028746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medium
- processed
- upstream
- sl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36—Advancing webs having means to optionally advance the web either in on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r in the opposit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B65H20/38—Advancing webs having means to optionally advance the web either in on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r in the opposit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y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mechanism driving the web-roll spin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36—Advancing webs having means to optionally advance the web either in on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r in the opposit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B65H20/40—Advancing webs having means to optionally advance the web either in on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r in the opposit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y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mechanism driving the pinch roll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1—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 B65H2301/51212—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handled material, e.g. forming a loo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90—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Other features of machine drive
- B65H2403/942—Bidirectional powered handling devi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3—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70—Other elements in edg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e.g. registering, orientating, guiding devices
- B65H2404/74—Guiding means
- B65H2404/742—Guiding means for guiding transverse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10—Speed
- B65H2513/11—Speed angular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游侧辊,其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下游侧辊,其将被送出的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滚筒旋转部,其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介质旋转,从而对被送出的介质进行卷绕;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部件的驱动进行控制,来传送介质,上述控制部,在卷绕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动作时,通过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来产生第一松弛,将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传送,在停止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之前,通过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来产生第二松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存为滚筒状的片状物的传送装置等,特别涉及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逆传送动作,并能够实现处理能力(throughput)提高、以及逆传送时的正确传送和防止堵塞状态产生的传送装置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票据的打印机等对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的介质(纸张等)进行处理的装置具备用于将该介质传送至处理位置的装置。在该传送装置中,通常设置有将保持为滚筒状的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的上游侧辊、和将送出的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的下游侧辊,通过这些辊的驱动来传送介质。
在具备这样的传送装置的打印机等装置中,在任务结束后,出于准备下一任务的目的或装置的维护目的等,需要将介质在相反方向上传送,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以下动作,即,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介质以其滚筒轴为中心旋转,从而将介质卷绕至规定位置。并且,在现有技术中,该逆传送动作是在由上述上游侧辊来按压介质的状态下执行的,即,是在上游侧辊和滚筒状的介质之间存在压力的状态下执行的。
作为与上述事项相关联的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对送出至绘图机(plotter)的滚筒纸的纸偏移进行修正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一边对滚筒纸施加压力一边将其送出至记录面上,之后,一边使送出的滚筒纸松弛一边将其卷绕在滚筒卷纸周围。接着,在卷绕在滚筒卷纸周围的最终阶段,通过对驱动辊和滚筒卷纸的逆旋转的停止附加时间差来除去滚筒纸的松弛。然后,将这些工序重复进行多次来消除纸偏移。并且,示出了此时无延迟地使滚筒卷纸的逆旋转停止。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14466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逆传送动作中,作为在停止该动作时减速停止滚筒状的介质的旋转的方法,如果采用追随于预定的减速曲线(对经过时间的速度曲线)的控制方式,则在该动作中,由于滚筒直径的不同而惯性有变动,所以会引起失速时的再加速等不稳定情况。作为其结果,恐怕停止所需时间和距离会变长。此外,由于在上游侧辊和滚筒状的介质之间在介质中有张力作用,所以在滚筒状的介质侧,如果在介质的方向或位置上产生偏移,则该偏移会传递至位于下游侧的上游侧辊或其下游侧。特别是,在滚筒直径较大的情况下,易于产生该偏移,且随着向下游侧传递而被助长,所以在偏移较大的情况下,恐怕会在传送路径的构造体中产生堵塞状态。此外,如果在偏移状态下结束该动作,则之后在正方向上进行传送并对介质执行处理的阶段,处理会有偏移,会降低处理品质。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无延迟地停止滚筒卷纸的逆旋转的技术,但是却没有公开具体的方法,没有公开针对由于滚筒卷纸的惯性而造成纸张移动的对策。因此,在纸张从正确的位置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需要用于纠正其位置的时间。进一步地,由于没有意识到传送方向中的停止位置,并且没有考虑停止驱动时的滚筒卷纸的惯性,所以认为在停止位置的精度上存在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为滚筒状的片状物的传送装置,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逆传送动作,并能够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逆传送时的正确传送和防止堵塞状态产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游侧辊,其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的被处理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下游侧辊,其将被送出的该被处理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滚筒旋转部,其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旋转,从而对被送出的上述被处理介质进行卷绕;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上游侧辊、上述下游侧辊、以及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来传送上述被处理介质,
上述控制部在卷绕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动作时,通过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来产生第一松弛,将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传送,在停止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之前,通过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来产生第二松弛。
根据本方式,在卷绕被处理介质的逆传送动作中,由于在上游侧辊和滚筒旋转部之间产生松弛(第一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卷绕,所以在被处理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或方向上产生了偏移的情况下,也不易将该偏移传递至上游侧,不必担心从上游侧辊开始使下游侧的被处理介质较大地偏移。因此,能够避免与纸张导向器等传送路径的构造物强烈接触而成为堵塞状态,并且由于能够在偏移较少的良好状态下将被传送介质提供至印刷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印刷品质。
此外,在上游侧辊所进行的逆传送之后,在上游侧辊和下游侧辊间产生被处理介质的松弛(第二松弛),因此从应当停止滚筒旋转部的定时开始到实际停止为止移动的距离能够被该松弛吸收,能够将被处理介质的前端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的逆传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中,上述第一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之间产生,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不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驱动上述进纸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而产生了上述第一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前端移动到上述规定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中,上述第二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产生,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向上述传送方向驱动上述上游侧辊而产生了上述第二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传送规定量。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中,上述上游侧辊具备从动辊,该从动辊在隔着上述被处理介质而对置的位置处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该从动辊具备编码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编码器检测到上述从动辊的旋转时,立即停止向上述滚筒旋转部的电动机提供电流。
由此,由于能够立即停止滚筒旋转部,所以能够缩短实际停止之前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较小地设定上述产生的上游侧辊和下游侧辊间的松弛。由此,不需要因为松弛而使传送路径33的构造体大型化,此外,由于能够将逆传送动作的所需时间抑制得较短,所以能够实现印刷处理能力的提高。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中,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定时比上述驱动辊的驱动定时晚,或者,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传送速度比上述驱动辊的传送速度慢。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装置中,进一步具有导向器装置,该导向器装置设置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对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规定。
由此,由于能够规定被处理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以能够进行更加正确的传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侧面是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种传送装置、以及在上述处理位置对上述被处理介质执行印刷的印刷头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是一种传送装置的传送方法,该传送装置具有:上游侧辊,其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的被处理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下游侧辊,其将被送出的该被处理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滚筒旋转部,其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旋转,从而对被送出的上述被处理介质进行卷绕;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上游侧辊、上述下游侧辊、以及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来传送上述被处理介质,
上述控制部在卷绕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动作时,通过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来产生第一松弛,将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传送,在停止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之前,通过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来产生第二松弛。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八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中,上述第一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之间产生,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不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驱动上述进纸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而产生了上述第一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前端移动到上述规定位置。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八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中,上述第二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产生,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向上述传送方向驱动上述上游侧辊而产生了上述第二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传送规定量。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八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中,上述上游侧辊具备从动辊,该从动辊在隔着上述被处理介质而对置的位置处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该从动辊具备编码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编码器检测到上述从动辊的旋转时,立即停止向上述滚筒旋转部的电动机提供电流。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八方式所涉及的传送方法中,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定时比上述驱动辊的驱动定时晚,或者,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传送速度比上述驱动辊的传送速度慢。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以及特征根据以下说明的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纸张导向器35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例示传送控制部22在逆传送动作时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逆传送动作时的各步骤中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停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但是,这样的实施方式例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或参照记号来进行说明。
图1是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示意结构图。图1所示的打印机2是本实施方式例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通过进纸辊29(上游侧辊)以及传送辊30(下游侧辊)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纸张26传送至印刷位置来执行印刷处理。并且,在任务间等进行的逆传送时,即,在通过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将纸张26作为滚筒纸25卷绕至规定位置时,在进纸辊29和滚筒旋转部36之间使纸张26松弛(第一松弛)的状态下,通过进纸辊29以及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来逆传送纸张26。之后,在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停止之前,在由传送辊30和其从动辊28B按压纸张26的状态下,将进纸辊29在正方向上进行驱动,从而将纸张26传送规定距离。由此,即使在卷绕中在滚筒纸25侧产生了纸张26的偏移的情况下,由于上述松弛,也不易将该偏移传递至下游侧,并且,通过上述向正方向的传送,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之间也产生松弛(第二松弛),因此,在滚筒旋转部36结束纸张26的卷绕的时间点,由于其控制时间和惯性而将纸张26过度卷绕的量能够被该松弛吸收。因此,能够正确保持停止位置,也能够将下游侧的纸张26的偏移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逆传送。之后,设置在进纸辊29的从动辊28A上的编码器31D检测出旋转后,立即停止向滚筒旋转部36的电动机27C提供电力(将占空比值设置为0),使滚筒旋转部36停止。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滚筒旋转部36停止,其结果是,能够将上述向正方向的纸张26的传送量设定得较小,因此也能够缩短所需的时间。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整个逆传送动作,能够实现印刷装置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本打印机2如图1所示,是接受来自计算机等主机装置1的指示来执行印刷处理的装置,这里,作为一例,是使用滚筒纸25作为纸张26,一边传送纸张26一边连续执行印刷的印刷装置。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打印机2的简要结构,打印机2具备:控制印刷内容并对纸张26执行印刷处理的印刷系统;和担任纸张26的传送的传送系统。
在印刷系统中设置印刷控制部21,该印刷控制部21接收来自主机装置1的印刷指示,按照该指示向印刷头部23发出印刷命令,并且对传送系统的传送控制部22发出纸张26的传送请求。印刷头部23,按照该印刷命令,对以规定速度在印刷头部23和压纸卷筒(platen)24之间进行移动的纸张26执行印刷处理。
在传送系统中,如图1所示,执行以下动作,即,将作为滚筒纸25而保持在印刷介质的保存(保持)场所的纸张26沿着传送路径33在正方向(下游方向)上进行连续传送,用切割器34切断印刷完成的部分,并经由排纸辊32从打印机2排出。此外,在该传送动作之后等,还执行向反方向(上游方向)的逆传送动作,以便使纸张26的前端来到比印刷头部23更靠上游侧的规定位置(冒头位置)。
在该传送系统中,具备分别由对应的电动机(27A以及27B)驱动的进纸辊29(上游侧辊)以及传送辊30(下游侧辊)。在该两辊中,分别在隔着纸张26而对置的位置处配置从动辊(28A以及28B)。各从动辊能够在与纸张26的面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能够取上下两个位置。在与纸张26相接的下面的位置,在纸张26的面上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与各辊(29、30)一起夹持纸张26,通过与纸张26的面垂直的方向的力来按压纸张26。这里,将该状态称为夹捏(nip)状态。此外,在从纸张26离开的上面的位置,不作用按压该纸张26的力,将该状态称为释放(release)状态。
进纸辊29具有将作为滚筒纸25而保持的纸张26提供至传送路径33的功能,通过经由减速机传递的电动机27A的转矩来进行旋转,通过与和从动辊28A一起进行按压的纸张26之间的摩擦力来使纸张26进行移动。此外,在逆传送纸张26时也使用该辊。
传送辊30具有将由进纸辊29提供的纸张26向印刷位置即印刷头部23的位置进行传送的功能,通过经由减速机传递的电动机27B的转矩来进行旋转,通过与和从动辊28B一起进行按压的纸张26之间的摩擦力来使纸张26进行移动。
此外,进纸辊29以及传送辊30分别设置有编码器31A以及31B,由这些编码器探测出的两辊的旋转被通知给传送控制部22。进一步地,进纸辊29的从动辊28A也设置有编码器31D,由此,同样探测出从动辊28A的旋转并通知给传送控制部22。在逆传送时使用该编码器31D。
此外,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之间设置有纸张导向器35。图2是纸张导向器35的示意立体图。如图2所示,纸张导向器35由配置在纸张26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板状的构件构成,设置为与纸张26具有规定的间隙(gap)而夹着纸张。由此,对纸张26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规定,使纸张26在宽度方向上不偏离规定量以上。
下面,在传送系统中具备滚筒旋转部36。滚筒旋转部36执行以下动作,即,使作为滚筒纸25而保持的纸张26旋转,对送出的纸张26进行卷绕。该滚筒旋转部36由电动机27C进行驱动,由减速机(驱动轮列)和贯通滚筒纸25的芯内的轴棒等构成,其中,减速机传递电动机27C的转矩,轴棒通过经由减速机而传递的上述转矩来进行旋转。
此外,在滚筒旋转部36还设置有编码器31C,将由编码器探测到的滚筒纸25的旋转通知给传送控制部22。
下面,图1所示的传送控制部22是控制传送系统的部分,基于来自印刷控制部21的指示来控制纸张26的上述传送动作。特别是,对进纸辊29、传送辊30、以及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停止进行控制,执行将纸张26向传送方向即正方向以及其反方向的良好传送。其中,在反方向的传送控制中具有本打印机2的特征,其具体内容见后述。
传送控制部22未图示,其由CPU、ROM、RAM、NVRAM(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传送控制部22所执行的上述处理主要通过由CPU按照保存在ROM中的程序进行动作而执行。
在上述RAM中暂时保持处理所需的各数据,存储进纸辊29、传送辊30、以及滚筒旋转部36等的驱动/停止控制所需的上述各编码器31的检测值等。
另外,包括进纸辊29、传送辊30、滚筒传送部36、以及传送控制部22在内的该传送系统相当于本发明的传送装置。
在具有以上说明的构成的本打印机2中,在纸张26的传送控制中具有特征,以下,说明其具体内容。
如上所述,在本打印机2中,对以规定速度进行传送的纸张26执行印刷处理,因此在印刷处理时,传送系统执行向正方向的传送动作。此时,若开始了印刷处理,则传送控制部22按照使进纸辊29以及传送辊30的传送速度迅速成为上述规定速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到印刷处理结束为止都维持该传送速度,印刷处理结束后使两辊停止。
此外,在切割器34对纸张26的切断处理后和印刷系统的维护(印刷头部23所具备的喷嘴的冲洗等)时,需要使纸张26的前端返回规定的印刷待机位置(冒头位置)的动作,这样的情况下,传送系统执行向反方向的传送动作(卷绕动作)。以下,具体说明该逆传送动作。
图3是例示传送控制部22在逆传送动作时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传送控制部22从印刷控制部21接收了纸张的逆传送开始指示后(步骤S1),将传送辊30的从动辊28B设置于上述的上面的位置,即,进行释放,解除对纸张26的按压力(步骤S2)。
图4是用于说明逆传送动作时的各步骤的状态的图。图4(A)表示传送辊30释放后的状态。该状态例如是向正方向的传送刚刚结束后,纸张26不松弛地处于传送路径上,其前端位于比印刷头部23(印刷位置)更靠下游侧的位置。
下面,传送控制部22决定进行逆传送时的进纸辊29以及滚筒旋转部36的速度和传送量(步骤S3)。传送量是基于该动作前的纸张26的前端位置来决定的。在上述切断后的动作的情况下,将从切割器34至上述印刷待机位置的距离作为传送量。此外,将进纸辊29的传送速度设为针对逆传送而预先决定的值(Vk),滚筒旋转部36的传送速度根据该时间点的滚筒纸25的直径的值等而决定为进纸辊29的传送速度以下的速度(Vr≤Vk)。
之后,传送控制部22开始进纸辊29的驱动(步骤S4)。关于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可以在此时同时开始,也可以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开始。在前者的情况下,需要将滚筒旋转部36的传送速度(Vr)决定为大幅小于进纸辊29的传送速度(Vk)的值。该开始定时按照与上述速度之间的均衡来适当设定,按照在逆传送中在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之间能够使纸张26松弛,并且该松弛量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定。
这样,开始进纸辊29以及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这以后,传送控制部22基于上述编码器31A、31C的检测值来进行PID控制,以便成为上述决定的各传送速度。
图4(B)表示该逆传送中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在进纸辊29和滚筒旋转部36中,在传送速度、驱动开始定时上存在差异,所以进纸辊29的传送先进行,如图所示,在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之间产生纸张26的松弛。并且,纸张26的前端位置接近上述印刷待机位置。
之后,向相反方向的传送继续进行,在进纸辊29的传送量达到上述决定的传送量的时间点,传送控制部22停止进纸辊29(步骤S5)。并且,传送控制部22立即夹捏传送辊30(步骤S6)。即,使从动辊28B移动到下面的位置,从而成为按压纸张26的夹捏状态。
图4(C)表示该夹捏后的状态。在该时间点进纸辊29的逆传送完成,所以纸张26的前端到达上述印刷待机位置,进纸辊29停止。此外,滚筒旋转部36的传送(卷绕)如上所述,比进纸辊29更延迟,所以在该时间点滚筒旋转部36继续驱动,上述松弛在进纸辊29停止的时间点成为最大。
上述夹捏结束后,传送控制部22立即在正方向上驱动进纸辊29,将纸张26在正方向上传送预先决定的距离(步骤S7)。图4(D)表示该状态。这里,如上所述,在传送辊30被夹捏的状态下,即,在按压纸张26的状态下,从进纸辊29在正方向上传送纸张26,因此纸张26的前端不动,成为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之间使纸张26能够松弛的状态。另外,在该向正方向的传送中,滚筒旋转部36的上述卷绕尚未完成,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之间的松弛继续减少。
上述规定量的正方向的传送完成后,传送控制部22停止进纸辊29。
之后,传送控制部22对由设置在进纸辊29的从动辊28A上的编码器31D检测旋转的情况进行监视。在上述步骤S7的结束时间点,进纸辊29以及传送辊30的驱动停止,进纸辊29部分的纸张26不再移动,因此该时间点的编码器31D所检测出的旋转意味着,纸张26由于滚筒旋转部36的卷绕驱动而被拉拽并向上游侧移动。即,意味着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之间的松弛消失。
传送控制部22确认该纸张26的移动后(步骤S8),由于滚筒旋转部36的卷绕完成,因此立即停止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步骤S9)。具体来说,将电动机27C的占空比值(Duty值、电流供给值)立即设为0。更具体来说,例如,上述编码器31D检测出旋转后,在1个编码器脉冲(EP)后,将占空比值设为0。另外,上述编码器31D所进行旋转检测,为了可靠地检测出纸张26从滚筒纸25侧被拉拽并进行移动的情况,优选将旋转被检测出规定的多次的情况作为检测出旋转。
图5是用于说明上述滚筒旋转部36的驱动停止的图。图5是随时间(T)例示滚筒旋转部36的传送速度(V)的图表,示出在时刻Ts上述编码器31D检测出了旋转的情况。曲线A是现有技术一般进行的速度曲线,在该情况下,按照成为该曲线所示的每时每刻的速度的方式进行上述PID控制,并且速度最终成为0。
另一方面,曲线B是上述立即将电动机27C的占空比值设为0的情况,明显地,曲线B的情况能够在短时间且短移动距离下停止滚筒旋转部36的旋转。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控制中,由于滚筒纸25的惯性等环境变动,有时实际的速度从曲线A上下摆动,该情况下会进一步延长时间以及传送距离。
图4(E)是滚筒旋转部36停止的时间点的状态,即,示出该逆传送动作结束的时间点的状态。这里,如上所述,由于滚筒旋转部36的卷绕结束,所以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间的松弛消除,成为能够向正方向进行传送的状态。此外,如上所述,该松弛消除以后到滚筒旋转部36实际停止为止,由于控制时间以及滚筒纸25的惯性,纸张26向上游侧移动,但该移动被上述产生的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的松弛吸收。因此,该松弛量减少。但是,由于按照该松弛不消除的方式来产生松弛,所以纸张26的前端不会被拉拽,其位置维持在印刷待机位置。
这样,接受了该指示的逆传送动作结束,传送控制部22在上述RAM或上述NVRAM中存储步骤S7结束时间点以后的纸张26向反方向的传送量(步骤S10)。即,存储在步骤S7中产生的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的松弛减少了多少,换言之,存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有多少松弛。该值用于下一次向正方向的传送处理。例如,在下一次的传送时,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必要的松弛量不足的情况下,按照补足该不足量的方式使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的起动定时错开。
如以上,一系列的逆传送控制结束。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打印机2的传送系统中,在将纸张26向滚筒纸25侧进行卷绕的逆传送动作中,由于在使进纸辊29和滚筒纸25间产生松弛的状态下卷绕纸张26,所以在滚筒纸25侧在纸张26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或方向上产生偏移的情况下,也不易将该偏移传递到上游侧,不会担心从进纸辊29开始使下游侧的纸张26较大地偏移。因此,能够避免与纸张导向器35等传送路径33的构造物强烈接触而成为堵塞状态,并且由于能够在偏移较少的良好状态下将纸张26提供至印刷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印刷品质。
此外,在进纸辊29的逆传送之后,由于在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产生纸张26的松弛,所以从应当停止滚筒旋转部36的定时开始到实际停止为止移动的距离能够被该松弛吸收,能够将纸张26的前端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的逆传送。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立即停止滚筒旋转部36,所以能够缩短上述实际停止之前移动的距离,由此,能够较小地设定上述产生的进纸辊29和传送辊30间的松弛。由此,不需要因为松弛而使传送路径33的构造体大型化,此外,由于能够将逆传送动作的所需时间抑制得较短,所以能够实现打印机2的处理能力的提高。
此外,通过纸张导向器35,能够对纸张26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规定,因此更加能够进行正确的传送。
此外,能够通过基于编码器的比较容易的构成来探测滚筒旋转部36的停止定时。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印刷介质是纸,但只要是片状的介质就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传送装置设置在打印机中,但是应用本发明的传送装置能够设置在对片状物实施机械加工、激光加工、液体喷射加工等各种处理的装置中来进行利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涉及到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和其等价物。
Claims (12)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游侧辊,其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的被处理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
下游侧辊,其将被送出的该被处理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
滚筒旋转部,其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旋转,从而对被送出的上述被处理介质进行卷绕;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上游侧辊、上述下游侧辊、以及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来传送上述被处理介质,
上述控制部,在卷绕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动作时,通过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来产生第一松弛,将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传送,在停止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之前,通过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来产生第二松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之间产生,
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未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驱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而产生了上述第一松弛的状态下,将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前端移动到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产生,
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向上述传送方向驱动上述上游侧辊而产生了上述第二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传送规定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游侧辊具备从动辊,该从动辊在隔着上述被处理介质而对置的位置处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该从动辊具备编码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编码器检测到上述从动辊的旋转时,立即停止向上述滚筒旋转部的电动机提供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定时比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定时晚,或者,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传送速度比上述上游侧辊的传送速度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送装置进一步具有导向器装置,该导向器装置设置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对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规定。
7.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装置;以及
在上述处理位置对上述被处理介质执行印刷的印刷头部。
8.一种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传送装置中的传送方法,该传送装置具有:
上游侧辊,其将保持为滚筒状的片状的被处理介质送出至传送路径;
下游侧辊,其将被送出的该被处理介质提供至处理位置;
滚筒旋转部,其使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旋转,从而对被送出的上述被处理介质进行卷绕;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上游侧辊、上述下游侧辊、以及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来传送上述被处理介质,
上述控制部,在卷绕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动作时,通过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来产生第一松弛,将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传送,在停止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之前,通过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来产生第二松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保持为滚筒状的上述被处理介质之间产生,
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不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驱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滚筒旋转部而产生了上述第一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前端移动到规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松弛在上述上游侧辊和上述下游侧辊之间产生,
上述控制部,在通过在上述下游侧辊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的状态下向上述传送方向驱动上述上游侧辊而产生了上述第二松弛的状态下,使上述被处理介质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传送规定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游侧辊具备从动辊,该从动辊在隔着上述被处理介质而对置的位置处按压上述被处理介质,该从动辊具备编码器,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编码器检测到上述从动辊的旋转时,立即停止向上述滚筒旋转部的电动机提供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驱动定时比上述上游侧辊的驱动定时晚,或者,上述被处理介质的卷绕动作时的上述滚筒旋转部的传送速度比上述上游侧辊的传送速度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52870A JP5776386B2 (ja) | 2011-07-11 | 2011-07-11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JP2011-152870 | 2011-07-11 | ||
JP2011153711A JP5776388B2 (ja) | 2011-07-12 | 2011-07-12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JP2011-153711 | 2011-07-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74619A CN102874619A (zh) | 2013-01-16 |
CN102874619B true CN102874619B (zh) | 2015-05-27 |
Family
ID=4747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325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4619B (zh) | 2011-07-11 | 2012-07-05 |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57436B2 (zh) |
CN (1) | CN102874619B (zh) |
TW (1) | TWI4774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79595B2 (ja) | 2013-12-06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5117125A (ja) * | 2013-12-20 | 2015-06-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媒体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JP6083410B2 (ja) * | 2014-03-31 | 2017-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458446B2 (ja) * | 2014-10-23 | 2019-0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
JP6447262B2 (ja) * | 2015-03-10 | 2019-01-09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取引装置 |
JP6841056B2 (ja) * | 2017-01-30 | 2021-03-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DE102021120371A1 (de) * | 2021-08-05 | 2023-02-09 | Multivac Sepp Haggenmüller Se & Co. Kg | Verpackungsmaschine mit folientransport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
CN115534544B (zh) * | 2022-10-10 | 2024-12-13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方法、打印机、打印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44664A (ja) * | 1992-11-09 | 1994-05-24 | Mimaki Eng:Kk | プロッタに送り出したロール紙の紙ずれ補正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プロッタ |
CN1138310A (zh) * | 1994-10-06 | 1996-12-18 | 株式会社Pfu |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
JP2006096527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Brother Ind Ltd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CN1907722A (zh) * | 2005-08-02 | 2007-02-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控制输送量的方法、输送装置及记录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7056A (ja) | 1991-07-12 | 1993-01-26 | Ricoh Co Ltd | ロール紙カセツト |
JPH0640649A (ja) | 1992-07-23 | 1994-02-15 | Mutoh Ind Ltd | プロッタにおけるロール紙の搬送制御方法 |
JPH06144650A (ja) | 1992-10-30 | 1994-05-2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1261206A (ja) | 2000-03-16 | 2001-09-2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シート材初期巻き取り方法 |
JP2003012205A (ja) | 2001-07-02 | 2003-01-1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76264A (ja) | 2002-03-22 | 2003-09-30 | Ricoh Co Ltd | ロール紙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379451B2 (ja) * | 2006-08-29 | 2009-12-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連続印刷のための印刷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 |
JP5017148B2 (ja) * | 2008-03-06 | 2012-09-05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加工装置 |
-
2012
- 2012-07-05 CN CN201210232579.5A patent/CN1028746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05 US US13/541,986 patent/US86574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7-06 TW TW101124504A patent/TWI47743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44664A (ja) * | 1992-11-09 | 1994-05-24 | Mimaki Eng:Kk | プロッタに送り出したロール紙の紙ずれ補正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プロッタ |
CN1138310A (zh) * | 1994-10-06 | 1996-12-18 | 株式会社Pfu | 打印机的送纸方法及送纸机构 |
JP2006096527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Brother Ind Ltd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
CN1907722A (zh) * | 2005-08-02 | 2007-02-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控制输送量的方法、输送装置及记录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77431B (zh) | 2015-03-21 |
TW201313585A (zh) | 2013-04-01 |
US8657436B2 (en) | 2014-02-25 |
US20130016168A1 (en) | 2013-01-17 |
CN102874619A (zh)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74619B (zh) | 传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 |
KR102406787B1 (ko) | 잉크젯 프린터, 그것을 사용한 인자 방법 및 자동 용지 통과 방법 | |
JP7617738B2 (ja) |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 |
TWI464102B (zh) | 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搬送方法 | |
CN102806781B (zh) | 输送装置、印刷装置以及输送方法 | |
JP5776386B2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US9975721B2 (en) | Conveyance device, printer, and conveyance method | |
JP201107384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61873B2 (ja) | 記録装置 | |
JP4822984B2 (ja) | 記録媒体の搬送装置、搬送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 |
JP6071339B2 (ja) | 熱転写記録装置 | |
JP5321382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該搬送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76388B2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6003289B2 (ja) | 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
JP5899972B2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搬送方法 | |
JP5834614B2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2015037839A (ja) |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 |
JP2013170023A (ja) |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
JP5790154B2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5736969B2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2013170024A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5791417B2 (ja) | 記録装置 | |
EP2772363B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JP2015009963A (ja) | 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 |
JP2019031401A (ja) | 印字方法及び自動紙通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