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4352B - 链盒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 - Google Patents
链盒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74352B CN102874352B CN201210241737.3A CN201210241737A CN102874352B CN 102874352 B CN102874352 B CN 102874352B CN 201210241737 A CN201210241737 A CN 201210241737A CN 102874352 B CN102874352 B CN 1028743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cover
- chain
- outside
- cover
- posses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3/00—Guards for chain, chain drive or equivalent drive, e.g. belt drive
- B62J13/04—Guards for chain, chain drive or equivalent drive, e.g. belt drive completely enclosing the chain driv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盒,覆盖将自动两轮车的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链的周围,安装于摆臂,所述摆臂在枢轴部能摆动地支撑于车架,所述链盒包括:内侧链盒,具备为了安装于将所述摆臂的左侧臂部和右侧臂部在所述摆臂的枢轴侧连接的横梁而形成于前侧的前侧切口部、将与所述摆臂的后轮安装部相当的部位的后部及下部切去而得的后侧切口部、和安装于所述后侧切口部的后部板,相对于所述左侧臂部及右侧臂部中的位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侧的链侧臂部安装于车宽方向的内侧;和外侧链盒,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安装于所述内侧链盒,以使得覆盖所述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覆盖将自动两轮车的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链的周围的链盒(chain case)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自動二輪車,两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保护自动两轮车中的链免受尘埃、泥等影响,存在将链盒安装于链的周围的技术。这种自动两轮车用的链盒有代表性的是由上盒和下盒构成的链盒。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139376号公报(图2)。该链盒上下分割构成以使上盒覆盖链的上部,下盒覆盖链的下部。上盒和下盒在上下位置的连接是在后轮的车轴安装部的附近。
但是,在具有该构成的现有例的情况下,具有以下的问题。
即,现有的装置在更换后轮时需要将上盒和下盒一同取下。因此,在安装后轮后,需要再次将上盒和下盒一同安装,存在后轮的更换作业变得非常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情况而研制,其目的是通过改进分割结构来提供可容易地进行后轮的更换作业的链盒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
本发明为了实现该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构成。
本发明是一种链盒,覆盖将自动两轮车的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链的周围,安装于摆臂,所述摆臂在枢轴部能摆动地支撑于车架,所述链盒包括:内侧链盒,具备用于安装于将所述摆臂的左侧臂部和右侧臂部在所述摆臂的枢轴侧连接的横梁的形成于前侧的前侧切口部、将与所述摆臂的后轮安装部相当的部位的后部及下部切去而得的后侧切口部、和安装于所述后侧切口部的后部板,相对于所述左侧臂部及右侧臂部中的位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侧的链侧臂部安装于车宽方向的内侧;和外侧链盒,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安装于所述内侧链盒,以使得覆盖所述链。
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后轮的更换作业时,不取下内侧链盒,仅通过取下外侧链盒和后侧切口部,便可使得安装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不与内侧链盒干涉地进行作业。此外,在将链盒安装于自动两轮车时,能够在将内侧链盒的前侧切口部安装于摆臂的横梁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此,不需要支撑内侧链盒,可高效地进行作业,可容易地进行后轮的更换作业。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将所述横梁的上面和下面夹入的开口高度。
前侧切口部的开口高度是将横梁的上面和下面夹入的开口高度,因此可在内侧链盒夹入横梁。因此,可容易地使内侧链盒夹持横梁。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前侧切口部卡合于所述横梁中的如下部位:包括自动两轮车的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剖面的形状为与垂直方向的尺寸相比前后方向的尺寸大的部位,所述前侧切口部形成为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开口高度大。
前侧切口部与横梁的剖面形状相应地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因此,在内侧链盒夹持横梁时,可稳定地保持。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使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沿着所述横梁的上面和下面而形成的缘部,所述缘部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的厚度大。
前侧切口部形成为车宽方向的缘部的厚度比侧面的厚度大。因此,可将内侧链盒稳定地安装在横梁。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缘部仅向所述外侧链盒侧突出。
由于仅向一侧突出形成缘部,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缘部形成为垂直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的厚度大。
前侧切口部形成为垂直方向的缘部的尺寸比侧面的厚度大。因此,可提高缘部的刚性,可将内侧链盒稳定地安装在横梁。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前端宽且逐渐向所述开口高度变窄的导引部。
由于具备导引部,因此可容易地将内侧链盒的前侧切口部对于横梁插入。因此,可提高内侧链盒的安装的作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内侧链盒在其后部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后轮干涉的开口部,所述后侧切口部的下部的切口被大幅切去直到比所述开口部靠前方。
自动两轮车的后轮构成为可通过链调整器来调整,以使得在链延伸了时在前后方向上使后轮的轴移动、将链的松弛收束在允许范围内。即,后轮的轴在与左侧臂部和右侧臂部的后端部相当的后轮安装部可前后移动。因此,在进行这样的作业时,与后轮更换作业同样地,需要用于在摆臂的前后方向上使后轮移动的大作业空间。内侧链盒的后侧切口部大幅切去直到比开口部靠前方,因此可增大该作业空间。因此,可高效地进行链张紧作业、后轮更换作业。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外侧链盒在其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具备用于避免与配置在周边的车载部件干涉的凹部。
通过凹部,可容易地进行车载部件的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而图示了几个被认为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构成及方案。
图1是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链盒的上部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链盒的上部外侧链盒和下部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链盒的外侧链盒取下,正在从内侧链盒取下后部板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链盒的外侧链盒和后部板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链盒的组装侧视图,图6A是左侧视图,图6B是右侧视图的一部分。
图7是图6中的链盒的纵剖视图,图7A是101-101向视剖视图,图7B是102-102向视剖视图,图7C是103-103向视剖视图,图7D是104-104向视剖视图。
图8表示内侧链盒,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右侧视图。
图9表示后部板,图9A是从后方观察的图,图9B是右侧视图。
图10表示内侧链盒的连接部,图10A是侧视图,图10B是横剖视图。
图11表示内侧链盒的爪部,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纵剖视图。
图12表示上部外侧链盒,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左侧视图。
图13表示下部外侧链盒,图13A是左侧视图,图13B是仰视图。
图14是具备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15是将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链盒
首先,参照图1~图5来对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链盒的上部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链盒的上部外侧链盒和下部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表示取下了链盒的外侧链盒,正在从内侧链盒取下后部板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链盒的外侧链盒和后部板取下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链盒1是覆盖传递自动两轮车的动力的链3的周围的部件。链盒1具备:内侧链盒5;和外侧链盒7。本实施例的链盒1是自动两轮车用的,安装于摆臂9。本实施例的链盒1例如通过树脂成形来制作。
摆臂9通过枢轴部11能够摆动地安装于未图示的自动两轮车的主架(主车架)。摆臂9具备左侧臂部13、右侧臂部15和横梁17。
左侧臂部13和右侧臂部15在后端侧(图1~5的右侧)具备后轮19的安装部21。在左侧臂部13的安装部21,安装有链调整器23。安装部21安装后轮19的轴,将后轮19旋转自如地支撑。安装部21构成为能使后轮19连同轴在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移动。该移动通过链调整器23来进行。
后轮19具备与轴同轴的从动链轮25。在从动链轮25的前方且在枢轴部11的前方,配置有未图示的发动机的驱动链轮27。上述链3架设在从动链轮25和驱动链轮27。
在该实施例中,在后轮19的左侧安装从动链轮25,因此链3位于车宽方向的左侧。因此,链盒1安装于摆臂9的左侧臂部13。在该例中,左侧臂部13相当于本发明的“链侧臂部”。根据自动两轮车,有时在车宽方向的右侧安装有从动链轮25,在该情况下,链盒1安装于右侧臂部15。在该情况下,右侧臂部15相当于本发明的“链侧臂部”。
如图3、图4所示,内侧链盒5安装于左侧臂部13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具备前侧切口部29和后侧切口部31。此外,后侧切口部31具备后部板33。详情之后叙述,前侧切口部29使内侧链盒5夹入并支撑于横梁17,后侧切口部31是将内侧链盒5中的、包括右侧臂部15的安装部21在内的后部及下部切去的部件。后部板33形成有避免与安装部21干涉的安装部切口35,安装于后侧切口部31。
如图1、图2所示,外侧链盒7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安装于内侧链盒5,以使得覆盖链3。
在该实施例中,外侧链盒7采用上部外侧链盒37和下部外侧链盒39这两件结构。上部外侧链盒37配置于左侧臂部13的上部,下部外侧链盒39配置于左侧臂部13的下部。这里所说的左侧臂部13的上部及下部是主要位于该位置的意思,并不是仅位于该位置的意思。
接着,参照图6~8来详细说明内侧链盒5。图6是链盒的组装侧视图,图6A是左侧视图,图6B是右侧视图的一部分。图7是图6中的链盒的纵剖视图,图7A是101-101向视剖视图,图7B是102-102向视剖视图,图7C是103-103向视剖视图,图7D是D-D向视剖视图。图8表示内侧链盒,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右侧视图。
内侧链盒5的前侧切口部29形成为开口高度为H。该开口高度H优选为与横梁17的位于左侧臂部13侧的部位的高度大体一致的高度。换言之,前侧切口部29形成夹入横梁17的上面和下面、内侧链盒5能夹持横梁17的开口高度H。
此外,前侧切口部29以开口长度L形成。该开口长度L优选比开口高度H大,前侧切口部29以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方向上长的开口形状形成。如图5所示,内侧链盒5的前侧切口部29卡合于横梁17中的如下部位:包括自动两轮车的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剖面的形状为与垂直方向的尺寸相比前后方向的尺寸大的部位。
另外,内侧链盒5优选形成有导引部41,该导引部41中,前侧切口部29的前端(图8的右侧)比开口高度H大,且向前侧切口部29的进深侧(图8的左侧)逐渐地变窄。换言之,前侧切口部29具备向开口高度H逐渐变窄的导引部41。
再有,内侧链盒5优选如以下那样构成该前侧切口部29。
这里,参照图7A。内侧链盒5的侧面部以厚度(壁厚)d形成。前侧切口部29形成有沿横梁17的上面和下面向外侧链盒7侧突出的缘部43。该缘部43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厚度d1比厚度d大。再有,缘部43形成为垂直方向的厚度d2比厚度d大。
内侧链盒5优选如以下那样构成后侧切口部31。
这里,参照图8。后侧切口部31形成开口部45。该开口部45为了避免后轮19的轮毂和/或轴与内侧链盒5干涉而形成。内侧链盒5在后端侧(图8的左侧)形成有后侧切口部31,而在其下部,形成有大幅切去到比开口部45靠前方的前方切口部47。
接着,参照图9、图10来说明内侧链盒5和后部板33的连接结构。图9表示后部板,图9A是从后方观察的图,图9B是右侧视图。图10表示内侧链盒的连接部,图10A是侧视图,图10B是横剖视图。
后部板33在与内侧链盒5的前方切口部47相当的位置形成有两个连接部49。连接部49如105-105向视剖视图所示那样具有第一突起部51和第二突起部53。第一突起部51形成为顶端侧比后部板33的侧面抬高、向前方侧(图9的右侧)突出,第二突起部53形成为是与后部板33的侧面相同的高度、向前方侧(图9的右侧)突出。此外,第一突起部51和第二突起部53的间隔是内侧链盒5的前方切口部47的厚度程度。
如图8所示,在内侧链盒5的比前方切口部47靠前侧(图8的右侧),与上述连接部49对应地形成有两个连接部55。连接部55具备卡合孔57、58和限制突起59。卡合孔57从内侧链盒5的外侧面接受连接部49的第一突起部51,从内侧链盒5的内侧面接受第二突起53。限制突起59限制第一突起部51过度进入。第二突起部53从内侧链盒5的内侧(左侧臂部13侧)嵌入卡合孔58。
通过上述连接部49、55,后部板33安装于内侧链盒5的后侧切口部41。
如图8所示,内侧链盒5具备其上面和下面向外侧链盒7侧突出而形成的檐(鐔,突缘)部61。檐部61在上面和下面分别在分离的三个部位具备爪部63。爪部63优选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图11表示内侧链盒的爪部,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纵剖视图。
爪部63具备在檐部61的前后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形成的长槽65和在长槽65之间形成的卡定片67。卡定片67形成有在垂直方向上突出的突起69。由长槽65夹着的卡定片67通过长槽65而容易在图11A中的纸面的里外方向上、在图11B中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
此外,内侧链盒5在其内侧面具备上侧凸部71和下侧凸部73。由于上侧凸部71和下侧凸部73形成在内侧链盒5的内侧,因此在图8B中本来应该用虚线描绘,但是,为了便于观察而用实线描绘。如图4、图7B、图8B所示,上侧凸部71形成在比左侧臂部13靠上方、与上部外侧链盒37的内侧面相对的部位。此外,下侧凸部73形成在比左侧臂部13靠下方、与下部外侧链盒39相对的位置。上部凸部71形成为链3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下部凸部73长。此外,上部凸部71形成为在俯视时向上部外侧链盒37侧突出链3的位置以上。在上部凸部71和下部凸部73,在外侧链盒7侧形成有螺纹孔,将上部外侧链盒37和下部外侧链盒39螺纹紧固。此外,上部凸部71优选在俯视时形成于从动链轮25和后轮19的轴的实质中间位置。
这里,参照图12、图13。图12表示上部外侧链盒,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左侧视图。图13表示下部外侧链盒,图13A是左侧视图,图13B是仰视图。
上部外侧链盒37在其后侧形成有收纳安装部21和链调整器23的开口凹部75。开口凹部75向下部外侧链盒39侧开口。上部外侧链盒37在开口凹部75的斜前方的外侧面形成有凹部77。该凹部77从上方朝向后轮19的轴侧地以前倾姿势形成。在该凹部77,配置未图示的缓冲器。此外,上部外侧链盒37在与凹部77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凸部79。该凸部79与凹部77的后侧(图12B的右侧)相邻。此外,凸部79形成为在图12A所示那样的俯视时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直到看不到后轮19的轴侧的位置。
上部外侧链盒37在上部具备向内侧链盒5侧突出的檐部81。此外,下部外侧链盒39在下部具备向内侧链盒5侧突出的檐部83。
上部外侧链盒37在与内侧链盒5的上部的爪部63对应的檐部81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85。安装孔85将爪部63的突起69卡定。该安装孔85如图12B的107-107向视剖视图所示那样构成为在与图12B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能进行成形时的脱模。此外,下部外侧链盒39在与内侧链盒5的下部的爪部63对应的檐部83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87。安装孔87与安装孔85同样地将爪部63的突起69卡定。此外,下部外侧链盒39的安装孔87也构成为在与图12A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能进行成形时的脱模。
上述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中,内侧链盒5具备后侧切口部31,在后侧切口部31具备后部板33。因此,在进行后轮19的更换作业时,如图5所示,不取下内侧链盒5,仅取下外侧链盒7和后侧切口部31,就能够使得安装于后轮19的从动链轮25不与内侧链盒5干涉地进行作业。此外,在将链盒1安装于自动两轮车时,如图5所示,可在将内侧链盒5的前侧切口部29安装于摆臂9的横梁17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此,不需要支撑内侧链盒5,可高效地进行作业,可容易地进行后轮19的更换作业。
此外,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中,前侧切口部29的开口高度H是夹入横梁17的上面和下面的高度,因此可在内侧链盒5夹入横梁17。因此,可容易地使内侧链盒5夹持横梁17。再有,前侧切口部29与横梁17的剖面形状相应地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因此,在使内侧链盒5夹持横梁17时,可稳定地保持。此外,前侧切口部29形成为车宽方向的缘部43的厚度d1比侧面的厚度d大。因此,可将内侧链盒5稳定地安装于横梁17。此外,前侧切口部29形成为垂直方向的缘部43的厚度d2比侧面的厚度d大。因此,可提高缘部43的刚性,可将内侧链盒5稳定地安装于横梁17。
另外,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中,内侧链盒5具备导引部41,因此可容易地将内侧链盒5的前侧切口部29插在横梁17。因此,可提高内侧链盒5的安装的作业性。
再有,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在后部具有用于避免与后轮19干涉的开口部45,后侧切口部31具备其下部的切口大幅切去到比开口部45靠前方的前方切口部47。通常,自动两轮车的后轮构成为:可通过链调整器23来进行调整,以使得在链3延伸了时在前后方向上使后轮19的轴移动、将链3的松弛收束于允许范围内。即,后轮19的轴可在左侧臂部13的安装部2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在进行这样的作业时,与后轮19的更换作业时同样地,需要用于在摆臂9的前后方向上使后轮19移动的大作业空间。内侧链盒5的后侧切口部31中前方切口部47大幅切去到比开口部45靠前方,因此可增大该作业空间。因此,可高效地进行链3的张紧作业、后轮19的更换作业。
此外,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中,上部外侧链盒37具备凹部77。因此,可容易地进行未图示的缓冲器的配置。另外,与上部外侧链盒37的凹部77相邻地形成的凸部79向外侧突出,以使得在从垂直方向观察上部外侧链盒37时看不到后轮19的轴侧。因此,上部外侧链盒37不能通过向沿面的方向的脱模来制造,能用在与面垂直的方向上进行上下的方向上脱模的方法来制造。
本实施例涉及的链盒1中,外侧链盒7采用上部外侧链盒37和下部外侧链盒39这两件结构。因此,仅取下上部外侧链盒37或下部外侧链盒39,便可确认例如链3、从动链轮25的状态。
此外,内侧链盒5在檐部61具备爪部63,上部外侧链盒37在檐部81具备安装孔85,下部外侧链盒39在檐部83具备安装孔87,从而可将内侧链盒5和外侧链盒7容易地固定。此外,通过内侧链盒5的上侧凸部71和下侧凸部73,能够用螺纹紧固来将外侧链盒7可靠地固定于内侧链盒5。
另外,若在链3松弛的状态下施加发动机制动,则上侧凸部71与链3接触。以往存在这样的构成:若链3松弛,则其下侧与设置于链盒下部的接触部接触,在加速时产生异响。但是,加速时发动机声音大,驾驶者有可能没听到异响。上侧凸部71(接触部)在施加了发动机制动时与链3中的上侧接触而产生异响。发动机制动时,与加速时相比发动机声音小,因此驾驶者容易注意到异响,可适当地判断链3的松弛所引起的维护时期。此外,上侧凸部71设置在俯视时链3的实质的中间位置,因此可尽早检测出链3的松弛。
自动两轮车
参照图14、图15来说明具备上述链盒1的自动两轮车。图14是具备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图15是将实施例涉及的链盒的外侧链盒取下了的状态的自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在主架201的前端部,设有头管(へツドパイプ)203。在头管203,可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地安装有前叉205。在前叉205的下端部,可旋转地安装有前轮207。在头管203的上端部,安装有转向盘209。
在位于转向盘209后方的主架201,安装有燃料箱211,并且在其后方安装有车座213。在主架201的车座213下方,可相对于主架201摆动地安装有摆臂9。在该摆臂9的后端部,可与从动链轮25一同旋转地安装有后轮19。在与摆臂9的后端抵接的安装部21,以被主架201和摆臂9夹持的方式配置有缓冲器215。
上述自动两轮车通过左右分割式的链盒1,可容易地进行具备从动链轮25的后轮19的更换作业。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如下述那样变形实施。
(1)在上述实施例中,链盒1的外侧链盒7是两件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例如,可以是一件构成,还可以是三件以上的构成。
(2)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在链盒1的内侧链盒5具备前侧切口部29、使其夹持横梁17的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也可采用将内侧链盒5螺纹紧固在横梁17的构成。此外,导引部41不是必要构件,也可将其省略。
(3)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于前侧切口部29的缘部43仅向外侧链盒7侧突出而形成。但是,也可采用仅向与外侧链盒7相反侧突出的构成。在这些情况下,结构简单且可容易地制造。此外,也可采用向外侧链盒7侧和其相反侧这两方突出的构成。在该情况下,可提高前侧切口部29的刚性。
(4)在上述实施例中,用爪部63和安装孔85、87将内侧链盒5和外侧链盒7互相固定。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成,也可通过螺纹紧固来固定。此外,虽然内侧链盒5具备爪部63,外侧链盒7具备安装孔85、87,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内侧链盒5具备安装孔,外侧链盒7具备爪部。
(5)在上述实施例中,链盒1具备用于避免与缓冲器215干涉的凹部77,但是,本发明不是必须具备该凹部。
(6)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构成,链盒1的内侧链盒5具备上部凸部71,检测链3的松弛。但是,本发明不是必须如上述那样构成。
(7)在上述实施例中,链盒1是树脂制,但是,也可以是金属制。
本发明可不脱离其思想或本质地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因此,表示发明范围的并不是以上的说明,而应参照附加的权利要求。
Claims (17)
1.一种链盒,覆盖将自动两轮车的动力传递到后轮的链的周围,安装于摆臂,所述摆臂在枢轴部能摆动地支撑于车架,所述链盒包括:
内侧链盒,相对于所述摆臂的左侧臂部及右侧臂部中的位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侧的链侧臂部安装于车宽方向的内侧;和
外侧链盒,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安装于所述内侧链盒,以使得覆盖所述链,
所述内侧链盒具备:
形成于前侧的前侧切口部,用于安装于将所述左侧臂部和右侧臂部在所述摆臂的枢轴侧连接的横梁;
将与所述摆臂的后轮安装部相当的部位及其后部和其下部切去而得的后侧切口部;和
安装于所述后侧切口部的后部板,
不卸下所述内侧链盒,将所述外侧链盒和所述后部板卸下,由此能够更换所述后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盒,
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将所述横梁的上面和下面夹入的开口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盒,
所述前侧切口部卡合于所述横梁中的如下部位:包括自动两轮车的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剖面的形状为与垂直方向的尺寸相比前后方向的尺寸大的部位,所述前侧切口部形成为前后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开口高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使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沿着所述横梁的上面和下面而形成的缘部,
所述缘部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的厚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盒,
所述缘部仅向所述外侧链盒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盒,
所述缘部形成为垂直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内侧链盒的侧面的厚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链盒,
所述前侧切口部具备前端宽且逐渐向所述开口高度变窄的导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内侧链盒在其后部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后轮干涉的开口部,
所述后侧切口部的前方切口被大幅切去到比所述开口部靠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外侧链盒在其车宽方向的外侧面具备用于避免与配置在周边的车载部件干涉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盒,
所述外侧链盒在车宽方向的外侧面与所述凹部相邻地形成有凸部,
所述凸部形成为,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直到在从垂直方向观察所述外侧链盒时看不到与所述凹部的下部相当的所述后轮的轴侧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盒,
所述车载部件是架设在所述链侧臂部和所述车架之间的缓冲器,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外侧链盒的上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外侧链盒具备:相对于所述链侧臂部主要位于上方的上部外侧链盒,和相对于所述链侧臂部主要位于下方的下部外侧链盒。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内侧链盒和所述外侧链盒由树脂构成,
所述内侧链盒在上部和下部具备向所述外侧链盒侧延伸的檐部,
所述外侧链盒在上部和下部具备向所述内侧链盒侧延伸的檐部,
所述内侧链盒和所述外侧链盒中的一方的檐部具备多个安装孔,
所述内侧链盒和所述外侧链盒中的另一方的檐部具备插入所述多个安装孔而将所述内侧链盒和所述外侧链盒互相固定的多个爪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所述内侧链盒,在比所述链侧臂部靠上方的、与所述外侧链盒的内侧面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向所述外侧链盒侧突出的上侧凸部,
所述内侧链盒,在比所述链侧臂部靠下方的、与所述外侧链盒的内侧面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向所述外侧链盒侧突出的下侧凸部,
所述外侧链盒螺纹紧固固定在所述上侧凸部和所述下侧凸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链盒,
所述上侧凸部形成为在链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下侧凸部长,并且形成为向所述外侧链盒侧突出链的位置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链盒,
所述上侧凸部设置于在俯视时驱动链轮和后轮的轴的实质中间位置。
17.一种自动两轮车,
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链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3802/2011 | 2011-07-12 | ||
JP2011153802A JP2013018388A (ja) | 2011-07-12 | 2011-07-12 | チェーンケース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74352A CN102874352A (zh) | 2013-01-16 |
CN102874352B true CN102874352B (zh) | 2015-07-15 |
Family
ID=4645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1737.3A Active CN102874352B (zh) | 2011-07-12 | 2012-07-12 | 链盒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46126B1 (zh) |
JP (1) | JP2013018388A (zh) |
CN (1) | CN102874352B (zh) |
ES (1) | ES2541844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86584A1 (en) * | 2018-03-26 | 2019-10-03 | Hero MotoCorp Limited | Chain cas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4175U (zh) * | 1991-06-19 | 1992-05-13 | 梁成福 | 方便新型自行车全链罩 |
EP1134152A2 (en) * | 2000-03-15 | 2001-09-19 | Mark Blanchard | Final drive protector |
CN101734319A (zh) * | 2008-11-12 | 2010-06-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42143Y2 (zh) * | 1979-03-23 | 1982-09-16 | ||
JPS5835587Y2 (ja) * | 1980-11-20 | 1983-08-10 | 大阪ケ−ス株式会社 | 自転車用チエンケ−スの組付構造 |
JPS584486U (ja) * | 1981-07-02 | 1983-01-12 | 西本 幸生 | チエ−ンケ−ス |
JPS5935286U (ja) * | 1982-08-31 | 1984-03-05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オ−トバイのチエンケ−ス |
JPH0885484A (ja) * | 1994-09-19 | 1996-04-02 | Suzuki Motor Corp | 小型車両のチェーンケース構造 |
JPH11139376A (ja) | 1997-11-07 | 1999-05-25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自動二輪車のチェーンケース |
-
2011
- 2011-07-12 JP JP2011153802A patent/JP2013018388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7-03 EP EP12174819.8A patent/EP254612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7-03 ES ES12174819.8T patent/ES2541844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7-12 CN CN201210241737.3A patent/CN1028743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4175U (zh) * | 1991-06-19 | 1992-05-13 | 梁成福 | 方便新型自行车全链罩 |
EP1134152A2 (en) * | 2000-03-15 | 2001-09-19 | Mark Blanchard | Final drive protector |
CN101734319A (zh) * | 2008-11-12 | 2010-06-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18388A (ja) | 2013-01-31 |
ES2541844T3 (es) | 2015-07-27 |
EP2546126B1 (en) | 2015-04-15 |
CN102874352A (zh) | 2013-01-16 |
EP2546126A1 (en)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76966B2 (en) | Structure for lower part of rear vehicle body | |
CN102177298B (zh) | 具有车载马达安装凸缘的完全焊接的履带底盘传动装置 | |
US7059213B2 (en) | Holding device for the pedals of a motor vehicle | |
US9022428B2 (en) | Vehicle splash guard | |
JP5185264B2 (ja) | 自動車のリアパネル構造 | |
EP2678194B1 (fr) | Support d'enrouleur de ceinture de securite | |
EP2712792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blinker device | |
CN102874352B (zh) | 链盒及具备该链盒的自动两轮车 | |
CN100402349C (zh) | 转向柱罩结构 | |
CN106005126B (zh) | 设有信号装置的鞍骑型车辆 | |
JP2008049859A (ja) | 車両の外装部品取付け構造 | |
US11097786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FR2936999A1 (fr) | Patte de fixation destinee a permettre la fixation d'une ai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sur la structure du vehicu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telle patte. | |
JP4106549B2 (ja) | ペダル支持構造 | |
EP2383174B1 (en) | Saddle-Riding Vehicle | |
JP5830981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US20200406979A1 (en) | Vehicle structure | |
FR2933948A1 (fr) | Caiss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element d'insonorisation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e telle caisse | |
FR3050154A1 (fr) | Element d'insonor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
KR101734707B1 (ko) | 자동차의 헤드램프 | |
JP737353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2007186114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 | |
KR100373123B1 (ko) | 자동차의 테일 게이트 글래스 장착구조 | |
WO2024084143A1 (fr) | Support multi-empattement pour bac batteri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 |
JP2008037235A (ja) | 車両用バンパー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