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4580A - 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装置及其制造和适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装置及其制造和适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54580A CN102854580A CN2012102212068A CN201210221206A CN102854580A CN 102854580 A CN102854580 A CN 102854580A CN 2012102212068 A CN2012102212068 A CN 2012102212068A CN 201210221206 A CN201210221206 A CN 201210221206A CN 102854580 A CN102854580 A CN 1028545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ignal
- signal
- catoptron
- angle
- rece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i)将来自第一反射镜的光信号(以相对于光信号的第一角度)反射至第二反射镜(以相对于反射光信号的第二角度入射),和(ii)将反射光信号从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接收器。所述装置通常包括(i)以相对于入射光信号的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反射镜,用于发射入射光信号,(ii)以45度角相对于反射光信号设置的第二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反射到第一接收器;和(iii)透镜,用于汇聚和/或校准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一角度用于降低反射光信号的偏振,并借此实现光信号的强度或功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号传输和/或接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方法和装置(比如,在接收器或收发器中)。
背景技术
当光波的电场向量垂直于预定平面内光传播方向时,光波会线偏振化。预定平面的方向为偏振方向。比如,水平偏振光波垂直振幅为0,而垂直偏振光波水平幅值为0。非偏振光波不止在一个平面内传播。当非金属媒质(比如,分光器)反射光波形成反射光和折射光时,会发生光波(比如,光信号)偏振。当偏振经由反射发生时(比如,来自反射镜),偏振发生的范围取决于光在媒质上的入射角。
在许多接收和/或发送光信号(比如,光或光电网络中的数据,声音和/或视频信号)的器件中,偏振对光信号的有效传输有重大的影响。比如,如图1所示,传统光接收器100包括光纤(未显示),透镜110(可选的),反射镜120,滤波器130和接收器140。如图所示,透镜110接收光信号IN(比如,来自光纤)并向反射镜120发送汇聚的光信号150。反射镜120随后以反射光信号155的形式将光信号150反射至接收器140作进一步处理。反射光信号155可在由接收器140接受前通过滤波器130。反射光信号155至少是部分偏振的(比如,具有在平面内呈某种角度且振幅更小的电场向量)。
如图所示,反射镜120相对于光信号150呈45度角设置(即,入射角)。当光信号150从具有第一折射系数(n1)的第一材料(比如,透镜110和反射镜120间的空气)传递到具有第二折射系数(n2)的第二材料(比如,反射镜120)(其中,所述第二折射系数大于第一折射系数)时,部分光信号150折射入第二材料120,而部分光信号则反射回到第一材料(比如,回到接收器140)。对于非金属表面反射的光信号,假如入射角满足反射和折射线都呈布儒斯特角(即,tan
-1
[n2/n1]),反射线平行于反射平面呈线偏振。因此,可根据公式[1]计算透射信号(比如,反射光信号155)的强度:
I
1
= I cos
2
(θ) [1]
其中I为入射光信号150的强度,而θ为光信号150的入射角度。因此,当θ达到90度时,cos
2
(θ)的值接近0,这样反射光信号的强度减小而偏振程度却增大(比如,达到100%偏振)。此外,在光接收器中呈45度放置反射镜需要在制造过程中精确的定位,且反射镜角度细微的变化也会对反射光波中偏振程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背景技术”部分仅用于提供背景信息。“背景技术”的陈述并不意味着本“背景技术”部分公开了的内容不构成本发明公开的现有技术,并且本“背景技术”的任何部分,包括本“背景技术”本身,都不能构成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方法和装置。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接收光信号的方法,包括将光信号从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二反射镜,和将反射光信号从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接收器。第一反射镜相对于光信号呈第一角度,而第二反射镜相对于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第一角度用于减小反射光信号的偏振,该反射光信号相关于相对光信号呈45度设置的单一反射镜。通常来说,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角度的总和大致为45度。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i)使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通过第一透镜,来提供汇聚和/或平行光信号;(ii)使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通过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减小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的带宽;和/或(iii)将反射光信号(即,由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光信号)从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反射至接收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比如,多频道实施例),第一反射镜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允许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波长的光通过,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一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信号从第三反射镜呈第一角度反射,并呈第二角度反射到第四反射镜,并还将具有第二波长的反射光信号从第四反射镜反射至第二接收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装置(比如,光接收器,或收发组件,比如接收器光器件[ROSA],等)包括呈第一角度的第一反射镜,用于反射入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的第二反射镜,用于将该反射光信号反射至第一接收器;和透镜,用于汇聚和/或校准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至于所述方法,第一角度与光信号相关,第二角度与反射光信号相关(即,由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信号),且第一角度用于减小反射光的偏振,所述反射光信号为与相对于光信号呈45度设置的单一反射镜相关的反射光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即,由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光信号)反射至接收器,和/或滤波器,用于缩减入射光信号,反射光信号,和/或汇聚和/或平行的光信号的波段。在所述装置的某些实施例中(比如,多频道实施例),第一反射镜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允许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波长的光通过,且所述装置还包括(i)第三反射镜,用于将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入射光信号呈第一角度反射,和(ii)第四反射镜,用于将具有第二波长的反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反射至第二接收器。在此类多频道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滤波器,用于减小或缩减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波段。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收发器,包括以下装置,接收器,和发送器,其用于提供输出光信号(比如,向运送入射光信号的光媒质提供)。因此,所述收发器还包括提供入射光信号的光纤。在所述收发器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可用于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和允许具有异于第一波长的第二波长光通过。在此类实施例中,输出光信号具有第二波长,而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一反射镜发送输出光信号。通常,所述接收器可包括(i)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发射和汇聚和/或平行的光信号,和(ii)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联的电路。
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通常包括(i)将第一反射镜呈相对于入射光信号的第一角度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内的外壳上或光器件外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一角度用于降低单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信号的偏振,所述单一反射镜用于相对于所述光信号以45度角反射光信号,(ii)将第二反射镜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的外壳内,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相对于反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反射至第一接收器,(iii)并将透镜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外壳内或光器件接收器上,所述透镜用于汇聚和/或校准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还可包括将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如上所述)粘贴或固定在所述装置的外壳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滤波器粘贴或安装到所述装置的外壳内。所述第一滤波器用于缩减入射光信号,反射光信号,和/或汇聚和/或平行光信号的波段。此外,制造所述装置的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滤波器粘贴或安装到所述装置的外壳内。所述二滤波器用于在第二波长附近缩减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波段。
本发明优选地降低或最小化了光信号对偏振的敏感度,借此最大化了光信号的强度或功率。通过利用以小于传统光学器件角度模式设置的反射镜,并结合第二反射镜(和一个或多个可选的第三反射镜),可将光信号以最小的偏振度发送到光电接收器和/或收发器,借此将光信号的强度和/或功率最大化。下面通过不同实施例从各个方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接收光信号的传统光纤。
图2所示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典型光信号组件。
图3所示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二典型光信号组件。
图4所示为接收光信号典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多频道光信号组件配置。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都会有详细的参照。参照的例证会在附图中得到阐释。本发明会用随后的实施例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说明。相反的,本发明还意欲涵盖,可能包括在由附加权利要求规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的备选方案,修订条款和等同个例。而且,在下文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指定了很多特殊细节,以便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是,对于一个所属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本发明没有这些特殊细节也可以实现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实例中,都没有详尽说明公认的方法,程序,部件和电路,使本发明各方面都能得到详细说明。
同样地,为了方便起见,虽然术语“光的”和“光电的”通常可互换并且可以交替使用,且使用这些术语中任何一个也就涵盖了其他,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在其它方面做出了说明。同样,为了简便,术语“光学信号”,“光信号”,“光波”和“光束”也可交替使用,如术语“连接到”,“耦合到”和“与……联系”(指连接的,耦合的和/或相通元件间的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除非术语的上下文的用法在其他方面明白地做出了说明),但是赋予他们的含义通常是在此类技术上公认的。
本发明涉及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方法和装置,并使光接收器和收发器受益。本方法和装置可用于使光信号或其他光波对偏振的敏感度减小到最小,借此将光信号或光波的带宽,功率和/或强度最大化。传统光器件相对于接收到的光信号呈较大角度(比如,45度)发送光信号至接收器。因此,提供给接收器的光信号就对偏振非常的敏感。对偏振高度敏感容易降低光信号的功率,由此降低光信号处理器的效率,并有可能提高光信号功率补偿功率和带宽损失。此外,此类传统光器件必须按照准确的几何规则(比如,呈45度角设置反射镜)来生产,这样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本方法和装置减小了光信号对偏振的敏感度,由此改进光和光电接收器,收发器和网络性能,并使含光信号接收器的器件制造成本降低。
下面将结合典型实施例从各个方面对本发明行进详细说明。
第一典型光信号组件
图2所示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一典型光信号器件200(比如,位于光模块内,未显示)。如图所示,光信号器件200包括光信号媒质(比如,光缆或其他光纤)205,第一和第二透镜210和245,滤波器240,第一和第二反射镜220和230,和接收器250。如图所示,透镜210接收来自光信号媒质205的输入201(比如,入射光信号,平行光信号,等)。光信号201可通过发射器发射(比如,光或光电网络中其他位置),所述发射器用于向光信号媒质205发送光信号。透镜210用于向第一反射镜220提供汇聚和/或平行光信号211。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信号201为平行光束,且透镜210还校准光信号201以便降低光传输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光信号201校准损耗或使其降到最小。第一反射镜220的表面用于将至少部分具有波长或波段的光束211反射至接收器250处理。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镜220基本上能将全部光束211反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220为分色镜或其他反光镜(比如,长波滤光 [LWP]分色镜,短波滤光 [SWP]分色镜,等)。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220为选择性波长滤波器(比如,由反射材料制作而成的),偏振滤波器(比如,用于提高光信号211的偏振度),调幅罩,调相罩,全息照相单元,和/或光栅。
再用第二反射镜230将由第一反射镜220反射的光信号221反射至接收器250。第二反射镜230用于发射几乎所有光信号221。在进入接收器250前,光信号231通过滤波器240(比如,带通滤波器)和透镜245。滤波器240通常用于缩减或减小光信号231的波段并提供滤过的光信号241。滤波器240可设置在沿光路(比如,在第一反射镜220和第二反射镜230之间,在透镜245和接收器250之间,等)的任何其他位置。光栅245于是提供光输入信号(未在图中示出)给接收器250。如图2所示,虽然透镜245为半球透镜,但是它也可包含,例如,凹透镜,凸透镜和/或凹凸透镜的组合。接收器250可包括光电二极管或任何其他光电信号转换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250包括(i)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和(ii)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连的电路(比如,跨阻放大器和/或限幅放大器),用于处理(比如,放大)转换的电信号。
如图所示,第一反射镜220相对于光信号211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比如,13°±x°,其中x = 3或任何小于3°的正数)。即,光信号2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大概为13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220相对于光信号211正好呈13度角。第一预定角度用于降低反射光信号231的偏振。所述反射光信号与相对于光信号211呈45°角设置的单反射镜相关(比如,如图1所示)。同样,第二反射镜230相对于光信号221呈预定角度(比如,15°到60°左右)设置。更具体地说,第二反射镜230相对于光信号221呈32± y°角设置,其中y = 4(或任何小于4°的正数)。即,光信号221在第二反射镜230上的入射角大概为32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定角度正好为32°。此外,根据光媒质205,透镜210和接收器250的相关位置和朝向,(i)光信号2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与(ii)光信号221在第二反射镜230上的入射角之和大概在30°到75°间变化。更具体地说,光在两反射镜220和230上入射角之和可以是,比如,45°±z°,其中z = 5或任何小于5°的正数。即,第一和第二预定角度之和可以是45度左右。如图2所示,它正好是45°。
因此,典型光器件200有益地降低了光信号(比如,光信号211)对偏振的敏感度或将其减小到最低,借此实现光信号强度或功率最大化。利用呈小于传统光器件角度设置的反射镜(比如,第一反射镜220)和“折叠”远离光接收单元的光束,可在对偏振度影响最低的情况下将光信号发送到光电接收器和/或收发器,借此实现光信号强度或功率最大化。
第二典型光信号器件
图3所示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第二典型光信号器件300。如图所示,光信号器件300包括类似于图2光信号器件200的结构,其中具有如图3所述标号的结构基本与图2所述的相同。
如图所示,光信号器件300包括光信号媒质205,第一和第二透镜210和245,滤波器240,第一反射镜220,第二反射镜330,第三反射镜340和接收器250.如图所示,透镜210接收来自光信号媒质205的光输入信号(比如,平行信号)301并将汇聚和/或平行光信号311发送至第一反射镜220(比如,分色镜或其他分光器,反射式偏振滤波器,等)。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镜220向第二反射镜330反射部分光信号311。所述第二反射镜330将几乎所有反射光信号312反射至第三反射镜340。第三反射镜340再将经过两次反射的光信号313反射至接收器250。在进入接收器250之前,光信号314通过滤波器240(比如,带通滤波器)和透镜245。透镜245可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315汇聚到接收器250的光接收器(比如,光电二极管)上。
如图所示,第二反射镜220相对于光信号311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反射镜220可相对于光信号311呈大概13°设置。此外,第二反射镜330相对于光信号312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根据光媒质205,透镜102和接收器250的相关位置和朝向,第二预定角度可在10°到45°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可以是16°±m°,其中m=6或任何小于6的正数。比如,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为16°。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大于接收光信号3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或者,在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为13左右(比如,正好是13°)的情况下,或在与光信号3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或最小化反射光信号312对偏振的敏感度是有益的。
此外,第三反射镜340相对于光信号313呈第三预定角度设置。同样根据光媒质205,透镜102和接收器250的相关位置和朝向,第三预定角度也可在10°到45°左右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信号313在第二反射镜340上的入射角可以是16°± m°,其中m = 6或任何小于6的正数。比如,光信号313在第二反射镜340上的入射角为16°。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光信号313在第二反射镜340上的入射角大于接收光信号3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且与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相同。或者,当降低或最小化反射光信号312对偏振的敏感度有益时,光信号313在第二反射镜340上的入射角为19°左右(比如,正好是19°)。
类似于图2所示的设置,(i)光信号3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ii)光信号312在第二反射镜330上的入射角,和(iii)光信号313在第三反射镜340上的入射角可在30°到75°左右间变化。更具体地说,光在三个反射镜220,330和340上的入射角的总和可以是,例如,45°± z°,其中z = 5或小于5的正数。即,第一,第二和第二预定角度的总和可以是45°左右。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其正好是45°。
利用一个或多个以某角度设置的反射镜(比如,第一反射镜220,或第二和/或第三反射镜330和340),该角度设置反射镜可降低光信号或其他光束对偏振的敏感度(并且通常低于传统光器件对偏振的敏感度),可相对于图1的传统设置最大化或至少能增加光信号的功率和/或强度。
一种接收光信号的方法
如图4所示,流程图400所示为接收光信号的典型方法。如图所示,方法从405开始,并在410接收光信号(比如,在图2所示光器件200中)。某些实施例通过光信号媒质(比如,光缆)在光或光电网络中从光发送器接收光信号。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的光信号可以是平行或偏振光信号。此外,光信号可在通过透镜后成为汇聚和/或平行光信号,且接收到的光信号可汇聚到第一反射镜上。与相对于接收到的光信号呈45°设置的单一反射镜相比,第一反射镜则通常相对于接收到的光信呈某一角度设置(比如,13°),用于降低接收到的光信号对偏振的敏感度或将其降至最低。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为分色镜或其他分光器,其使所述方法还包括传递部分接收到的光信号到第二接收器由其处理。
在步骤420,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反射至远离接收器光敏元件设置的第二反射镜。这样的设置可能并不直观,我们假定光接收器或发送器中最高效的光信号传送机构具有从光媒质到接收器间最短和/或最直接的光路(例如,图1)。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反射镜上的入射角总和大致为45°。
在步骤430,将由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光信号反射到光敏元件。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再次反射的光信号传递到滤波器(比如,用于缩减光信号的带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透镜将(滤过的或未滤过的)再次反射的光信号汇聚。第二透镜可用于将光信号汇聚到接收器中比如光电二极管之类的光接受元件上。此外,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利用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将所述两次反射光信号再反射到接收器。所述方法在435终止。
一种典型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
如图5所示,一种典型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500利用多个光器件(比如,光信号器件550,560,570和580)向多个接收器(比如,接收器250,251,252和253)提供多个不同的光信号(比如,光信号514,524,534和544)。如图所示,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500包括类似于图2所示的光信号器件200的结构,而那些具有图5所示相同标识号的结构基本上与图2所述的相同。
如图所示,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500用于接收来自光信号媒质(比如,光缆)205的光输入信号501。光信号501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光发送器发送到光信号媒质205.所述光发送器用于通过光信号媒质205发送光信号(或其部分)。第一透镜210用于向光信号器件550的第一反射镜220′发送光信号511(具有多波长或波段)。第一反射镜220′反射具有第一波长或波段的部分光信号511,并将光信号512传送至第二反射镜230。第一反射镜220′还可作为偏振滤波器使用。虽然光信号512基本上就是光信号511,但其去掉了第一波长或波段的光。第二反射镜230还将反射光信号512反射至接收器250。在进入接收器250前,光信号513先通过滤波器240(比如,带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向透镜245提供滤过的光信号514(比如,在第一波长附近具有更小波段的信号)。透镜245可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514汇聚到接收器250中的光接收器上(比如,光电二极管)。
参考图2,如上所述,与相对于光信号511呈45°设置的单一反射镜相比,第一反射镜220′以某一角度设置,所述某一角度用于降低或最小化接收到的光信号(比如,光信号511)对偏振的敏感度。光信号511在第一反射镜220′上的入射角因此可以是13°左右。同样,第二反射镜230相对于光信号512呈某一角度设置(比如,入射角),这样第一和第二反射镜220′和230的入射角总和就为45°左右。第一和第二反射镜的入射角总和与光信号媒质205和接收器250的朝向的关系为2:1左右(比如,当信号媒质205与接收器250相互垂直时,第一和第二反射镜的入射角总和可以是45°左右)。因此,当第一反射镜220′的入射角为13度时,第二反射镜230可以是32度。除了具有单一波长或波段的光束512,513和514之外,第一光组件通道550的运行与图2光器件200基本相同。
同样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镜220′用于允许光信号521(即,不具备第一波长或波段的部分入射光束511)通过并到达第二光信号器件560的反射镜562。通过第一反射镜220′的光信号通常包括第二波长或波段的光,其中第二波长或波段不同于第一波长或波段(比如,第一光信号器件通道550使用的波长)。光信号部分521中波长或波段的数量至少与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500中通道数量相同。第一和第二波长能以最小100-200nm左右的量变化,通常最大至500-1000 nm左右。或者,第一和第二波长能以最小5,15或20%左右的量变化,通常最大至25,50或100%左右。
光信号器件560以与上述第一光信号器件550类似的方式运行。即,光信号器件560中的结构(即,第一反射镜562,第二反射镜564,滤波器242,透镜247和接收器251)与上述第一光信号器件550类似的方式运行(即,第一和第二反射镜220′和230,滤波器240,第二透镜245,接收器250,等)。具体地说,第一反射镜562接收光信号部分521(比如,光信号器件550中由第一反射镜220′提供的折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部分522反射至第二反射镜564。第一反射镜562也可作为偏振滤波器使用。光信号部分522通常只包括第二波长或波段的光。第二反射镜564随后将光信号部分522反射至接收器251。在进入接收器251之前,光信号523先通过滤波器242(比如,第二带通滤波器,用于过滤具有不同于第二波长或波段的光),所述滤波器242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524发送至透镜247。透镜247可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524汇聚到接收器251的光接收器(比如,光电二极管)上。接收器251可与图2所述的接收器250类似。
类似于光信号器件550中的第一反射镜220′,与相对于光信号521呈45°设置的单一反射镜相比,光信号器件通道560中的反射镜562则按某角度设置,该角度用于降低或最小化光信号部分521对偏振的敏感度。光信号521在第一反射镜220′入射角因此可以是13°左右。除了具有不同波长或波段的光信号部分522,523和524之外,第二光组件通道560的运行与第一光组件通道550基本相同。
第三光信号器件570以类似第一和第二光信号器件550和560或基本与其相同的方式运行。光信号器件570接收光信号部分531,该光信号部分531包含(比如,由反射镜562提供的折射光信号)包括具有第三波长或波段的光,该第三波长或波段有异于第一和第二波长或波段。利用类似于所述光信号器件550和560的双反射镜设置,光信号器件570可向接收器252提供光信号534(比如,类似于图2所示的接收器250)。
更具体地说,第三光信号器件570的第一反射镜572接收光信号部分531并将光信号部分532反射至第二反射镜574。与相对于光信号部分531呈45°设置的单反射镜相比,第一反射镜572的位置可用于降低光信号部分531对偏振的敏感度。第一反射镜572也可作用偏振滤波器,并提高光信号部分531的偏振度。第二反射镜574将光信号部分533反射至接收器252。在进入接收器252之前,光信号部分533先通过滤波器244(比如,带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过滤光信号部分533(比如,在第三波长附近减小或缩减反射光信号533的波段),并将滤过的光信号部分534发送至透镜249。透镜249可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部分534汇聚到接收器252的光接收器(比如,光电二极管)上。
第四光信号器件580也以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光信号器件550,560和570类似或基本相同的方式运行。光信号器件580用于接收光信号541(比如,光信号器件570中反射镜572的折射光束),所述光信号541在第一反射镜582上具有异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波长的第四波长。如图所示,由于反射镜582为系列中的最后一个光器件,所以它不会向任何光器件发送(或,折射)光信号。因此,反射镜582将几乎所有光信号541反射至反射镜584,而光信号544则发送至接收器253(比如,类似于图2所述的接收器250)。
更具体地说,第四光信号器件580的第一反射镜582接收光信号部分541并将光信号部分542反射至第二反射镜584。与相对于光信号部分541呈45°设置的单反射镜相比,第一反射镜582的位置可用于降低光信号部分541对偏振的敏感度。第一反射镜582也可作用偏振滤波器并提高光信号部分542的偏振度。第二反射镜584将光信号部分543反射至接收器253。在进入接收器253之前,光信号部分543先通过滤波器246(比如,带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过滤光信号部分543(比如,在第四波长附近缩减反射光信号543的波段)并将滤过的光信号部分544发送至透镜251。透镜251可用于将滤过的光信号部分544汇聚到接收器253的光接收器(比如,光电二极管)上。
因此,在光信号偏振中以最小的功率和/或强度损失,多频道光信号器件装置500可通过单纤光媒质(比如,光信号媒质205)接收具有不同波长的多重光信号(比如,光信号514,524,534和544),借此实现接收光信号的功率和/或强度最大化。
结论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降低光信号或其他光波对偏振的敏感度的方法和装置,借此实现光波的带宽,功率和/或强度最大化。对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是为了更好的图解和描述本发明。他们不是详细的,也不会用公开的确切形式限制本发明,而很明显根据上述教义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合理的。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它的实际应用,本文选取并描述了实施例,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其他专业人员能够最佳地利用本发明和各种更改过的不同实施例适用于预期的特殊用途。即,由此处添加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价物限定了本发明的范畴。
Claims (20)
1.一种接收光信号的方法,包括:将来自第一反射镜的光信号向着相对于光信号的第一角度反射,并向着相对于反射光信号的第二角度反射至第二反射镜,且第一角度用于降低单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信号的偏振,所述反射光信号关于单一反射镜相对于所述光信号呈45度角;和将反射光信号从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接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信号为漫反射光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漫反射光信号或反射的漫反射光信号通过第一透镜来提供汇聚和/或平行的光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漫反射光信号或反射的漫反射光信号通过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减小或缩小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的带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角度的总和大致为45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甚至包括将来自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光信号反射到接收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允许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波长的光通过,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一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信号以第一角度从第三反射镜反射,并以第二角度反射到第四反射镜,并还将具有第二波长的反射光信号从第四反射镜反射至第二接收器。
9.一种装置,包括:以相对于入射光信号的第一角度设置的第一反射镜,用于发射入射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用于降低单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信号的偏振,所述单一反射镜用于相对于所述光信号以45度角反射光信号;以45度角相对于反射光信号设置的第二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反射到第一接收器;和透镜,用于汇聚和/ 或校准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射光信号为漫反射光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角度的总和大致为45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反射到接收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器,用于减小或缩小入射光信号,反射光信号,和/或汇聚的和/或平行的光信号的工作波长。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允许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波长的光通过,且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反射镜,用于将部分具有第二波长的入射光信号呈第一角度反射,和第四反射镜,用于将具有第二波长的反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反射至第二接收器。
16.一种收发器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第一接收器;和发送器,用于向第一接收器发送光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光信号的光纤,光发送器用于向光纤发送光输出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允许具有第二波长的光通过,光输出信号具有第二波长,且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一反射镜发送光输出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发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收器包括(i)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反射的和汇聚的和/或平行的光信号,和(ii)与光电二极管电联的电路。
20.一种制造光器件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反射镜呈相对于入射光信号的第一角度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内的外壳上或光器件外壳的开口内,所述第一角度用于降低单一反射镜的反射光信号的偏振,所述单一反射镜用于相对于所述光信号以45度角反射光信号;将第二反射镜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的外壳内,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反射光信号相对于反射光信号呈第二角度反射至第一接收器;并将透镜粘贴或固定在光器件外壳内或光器件接收器上,所述透镜用于汇聚和/或校准光信号或反射光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193518 | 2011-07-28 | ||
US13/193,518 | 2011-07-28 | ||
US13/193,518 US9164247B2 (en) | 2011-07-28 | 2011-07-28 |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the sensitivity of an optical signal to polariza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4580A true CN102854580A (zh) | 2013-01-02 |
CN102854580B CN102854580B (zh) | 2015-03-11 |
Family
ID=4740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1206.8A Active CN102854580B (zh) | 2011-07-28 | 2012-06-29 | 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装置及其制造和适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64247B2 (zh) |
CN (1) | CN102854580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4581A (zh) * | 2011-08-17 | 2013-01-02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具有更小型腔尺寸的光模块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4422996A (zh) * | 2013-08-22 | 2015-03-18 | 浙江彩虹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光电转换器和光电连接装置 |
CN107223214A (zh) * | 2017-03-21 | 2017-09-29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低滤波器插入损耗收发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7764520A (zh) * | 2017-10-30 | 2018-03-06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光学镜头残余偏振测试装置 |
CN109239852A (zh) * | 2018-10-15 | 2019-01-18 |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光接收器件 |
CN109254355A (zh) * | 2018-10-15 | 2019-01-22 |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光接收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47426B1 (en) | 2013-06-28 | 2017-05-09 | Aurrion, Inc. | Polarization insensitive colorless optical devices |
JP2015032728A (ja) * | 2013-08-05 | 2015-02-1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光モジュール |
US9692522B2 (en) * | 2015-04-15 | 2017-06-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ulti-channel optical receiver or transmitter with a ball lens |
FI127908B (en) * | 2015-09-22 | 2019-05-15 | Teknologian Tutkimuskeskus Vtt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urface height |
US9887773B2 (en) * | 2015-09-30 | 2018-02-06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istor outline (TO)-can assemblies for use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incorporating same |
US10700781B2 (en) | 2017-03-16 | 2020-06-30 |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 Ltd. |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filter insertion lo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JP2020027202A (ja) * | 2018-08-14 | 2020-02-20 |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5203A (ja) * | 1988-07-04 | 1990-01-1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光ファイバ型光分波器 |
JPH06331837A (ja) * | 1993-05-19 | 1994-12-02 | Nippon Hoso Kyokai <Nhk> | 光デバイス |
CN1402025A (zh) * | 2001-08-28 | 2003-03-12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光波导线路组件 |
CN1451986A (zh) * | 2002-04-17 | 2003-10-29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光信号发送接收用组件 |
WO2004107003A1 (ja) * | 2003-06-02 | 2004-12-09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
CN1653369A (zh) * | 2002-05-09 | 2005-08-10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光器件 |
CN1715971A (zh) * | 2004-06-18 | 2006-01-04 | 索尼株式会社 | 光波导装置、光源装置、以及光信息处理装置 |
CN1971324A (zh) * | 2006-07-07 | 2007-05-30 | 中山大学 | 一种单纤三向分波/合波器 |
CN200947521Y (zh) * | 2006-09-11 | 2007-09-12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功率监控光学结构 |
CN101266325A (zh) * | 2007-03-15 | 2008-09-17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光学系统连接构造、光学部件及光传输模块 |
CN101334520A (zh) * | 2008-07-08 | 2008-12-31 |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消偏振反射镜 |
CN201233470Y (zh) * | 2008-07-08 | 2009-05-06 |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消偏振反射镜 |
CN101872043A (zh) * | 2010-06-12 | 2010-10-27 | 伍茂仁 | 光学传输模块 |
CN101937118A (zh) * | 2009-06-29 | 2011-01-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光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15149A5 (zh) * | 1973-01-19 | 1974-08-19 | Anvar | |
EP0526128B1 (en) * | 1991-07-24 | 1997-06-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stributed feedback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
JP3242955B2 (ja) * | 1991-10-21 | 2001-12-25 | 株式会社東芝 |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
US5204922A (en) * | 1991-10-22 | 1993-04-20 |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 Optical signal channel selector |
US5621551A (en) * | 1993-04-30 | 1997-04-15 | Hughes-Jv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Immersed dichroic system for single projection lens liquid crystal video projector |
US5448581A (en) * | 1993-11-29 | 1995-09-05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Circular grating lasers |
US6151347A (en) * | 1996-01-17 | 2000-11-21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Laser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
US5970081A (en) * | 1996-09-17 | 1999-10-1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Grating coupled surface emitting device |
US6067157A (en) * | 1998-10-09 | 2000-05-23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Dual large angl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 |
JP2000277869A (ja) * | 1999-03-29 | 2000-10-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変調器集積型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1043818B1 (en) * | 1999-04-09 | 2011-07-20 | Mitsui Chemicals, Inc. |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semiconductor laser module, rare-earth-element-doped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and fiber laser |
US6296361B1 (en) * | 1999-12-14 | 2001-10-02 | Fujitsu Limited | Optical apparatus which uses a virtually imaged phased array to produced chromatic dispersion |
WO2002023247A1 (fr) * | 2000-09-18 | 2002-03-21 | Vincent Lauer | Dispositif de balayage optique confocal |
US7209287B2 (en) * | 2000-09-18 | 2007-04-24 | Vincent Lauer | Confocal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
US6707594B2 (en) * | 2000-09-20 | 2004-03-16 | General Nu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signals using two-dimension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mirrors |
JP3902394B2 (ja) * | 2000-10-23 | 2007-04-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光通信装置 |
US6654517B2 (en) * | 2001-02-21 | 2003-11-25 |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Optical devices engaged to fibers with angle-polished facets |
WO2002078141A1 (en) * | 2001-03-22 | 2002-10-03 | Infinite Photonics, Inc. | Shaped top terminal |
US20020192850A1 (en) * | 2001-05-25 | 2002-12-19 | Stoltz Richard A. | Laser diode graded index layer doping |
KR100453814B1 (ko) * | 2002-02-07 | 2004-10-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종 회절격자를 가지는 반도체 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6939058B2 (en) * | 2002-02-12 | 2005-09-06 | Microalign Technologies, Inc. | Optical module for high-speed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
JP3768901B2 (ja) * | 2002-02-28 | 2006-04-1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立体光導波路の製造方法 |
US7194016B2 (en) * | 2002-03-22 | 2007-03-20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Laser-to-fiber coupling |
US6885560B2 (en) * | 2002-04-19 | 2005-04-26 |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oducts, Inc. | Pluggable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push-pull actuator handle |
JP3906926B2 (ja) * | 2004-02-20 | 2007-04-18 |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 光制御式光路切替型光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信号光路切替方法 |
US7317862B2 (en) * | 2004-04-13 | 2008-01-08 | Nec Corporation | Mechanism for releasing lock betwe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cage, optical transceiv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leasing lock betwe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cage |
JP5133052B2 (ja) * | 2004-04-15 | 2013-01-30 | ビノプティクス・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多段一体型の光デバイス |
JP2006184759A (ja) * | 2004-12-28 | 2006-07-13 | Sony Corp | 光導波路及び光導波路モジュール |
WO2007061435A1 (en) * | 2005-11-28 | 2007-05-31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 Method of high-speed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optical elements |
US7372039B2 (en) * | 2005-12-20 | 2008-05-13 | Ecolab Inc. | Near UV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
JP5211728B2 (ja) * | 2007-02-07 | 2013-06-12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半導体光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
WO2008103188A1 (en) * | 2007-02-23 | 2008-08-28 | Alfalight, Inc | High efficiency partial distributed feedback (p-dfb) laser |
US7872705B2 (en) * | 2007-07-29 | 2011-01-18 | Cree, Inc. | LED backlight system for LCD displays |
GB0718291D0 (en) * | 2007-09-19 | 2007-10-31 | King S College Londo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WO2009116152A1 (ja) * | 2008-03-19 | 2009-09-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00253769A1 (en) * | 2008-09-04 | 2010-10-07 | Laser Light Engines | Optical System and Assembly Method |
WO2010116460A1 (ja) * | 2009-03-30 | 2010-10-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0267734A (ja) * | 2009-05-13 | 2010-11-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光モジュール |
-
2011
- 2011-07-28 US US13/193,518 patent/US9164247B2/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9 CN CN201210221206.8A patent/CN1028545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5203A (ja) * | 1988-07-04 | 1990-01-1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光ファイバ型光分波器 |
JPH06331837A (ja) * | 1993-05-19 | 1994-12-02 | Nippon Hoso Kyokai <Nhk> | 光デバイス |
CN1402025A (zh) * | 2001-08-28 | 2003-03-12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光波导线路组件 |
CN1451986A (zh) * | 2002-04-17 | 2003-10-29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光信号发送接收用组件 |
CN1653369A (zh) * | 2002-05-09 | 2005-08-10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光器件 |
WO2004107003A1 (ja) * | 2003-06-02 | 2004-12-09 |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
CN1715971A (zh) * | 2004-06-18 | 2006-01-04 | 索尼株式会社 | 光波导装置、光源装置、以及光信息处理装置 |
CN1971324A (zh) * | 2006-07-07 | 2007-05-30 | 中山大学 | 一种单纤三向分波/合波器 |
CN200947521Y (zh) * | 2006-09-11 | 2007-09-12 |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功率监控光学结构 |
CN101266325A (zh) * | 2007-03-15 | 2008-09-17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光学系统连接构造、光学部件及光传输模块 |
CN101334520A (zh) * | 2008-07-08 | 2008-12-31 |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消偏振反射镜 |
CN201233470Y (zh) * | 2008-07-08 | 2009-05-06 |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消偏振反射镜 |
CN101937118A (zh) * | 2009-06-29 | 2011-01-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光模块 |
CN101872043A (zh) * | 2010-06-12 | 2010-10-27 | 伍茂仁 | 光学传输模块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4581A (zh) * | 2011-08-17 | 2013-01-02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具有更小型腔尺寸的光模块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2854581B (zh) * | 2011-08-17 | 2015-03-11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具有更小型腔尺寸的光模块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4422996A (zh) * | 2013-08-22 | 2015-03-18 | 浙江彩虹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光电转换器和光电连接装置 |
US9658416B2 (en) | 2013-08-22 | 2017-05-23 | Zhejiang Rainbow Fis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 Photoelectric converter and photo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
CN107223214A (zh) * | 2017-03-21 | 2017-09-29 |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 低滤波器插入损耗收发器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WO2018170714A1 (en) * | 2017-03-21 | 2018-09-27 | Source Photonics (Chengdu) Company Limited |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filter insertion lo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CN107764520A (zh) * | 2017-10-30 | 2018-03-06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光学镜头残余偏振测试装置 |
CN109239852A (zh) * | 2018-10-15 | 2019-01-18 |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光接收器件 |
CN109254355A (zh) * | 2018-10-15 | 2019-01-22 | 深圳市亚派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光接收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164247B2 (en) | 2015-10-20 |
CN102854580B (zh) | 2015-03-11 |
US20130028611A1 (en) | 2013-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4580B (zh) | 适用于降低光信号偏振敏感度的装置及其制造和适用方法 | |
CN110045468B (zh) |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耦合组件 | |
CN105717589B (zh) | 一种单光口多路并行光发射组件 | |
US9568680B1 (en) | Optical received with reduced cavity siz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01995610B (zh) | 超轻薄宽光谱全息天线 | |
CN204925459U (zh) | 一种多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 | |
CN104991320A (zh) | 一种多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4459904A (zh) | 一种单纤双向bosa结构 | |
CN213457454U (zh) | 一种具有合波耦合功能的多通道光发射组件 | |
US9596032B2 (en) |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 |
JP2022500970A (ja) | 単芯双方向光送受信アセンブリ | |
CN106646757B (zh) | 多路复用器及其合光方法 | |
CN211603625U (zh) | 一种用于高速bosa器件的小型集成化光组件 | |
WO2024146424A1 (zh) | 一种双向光组件及光模块 | |
CN217639658U (zh) | 光收发模块 | |
CN110806623A (zh) | 光收发器件 | |
CN104808299A (zh) | 一种用于光纤通讯的多波长组件 | |
US20130022313A1 (en) | Opt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14019617A (zh) | 光信号传输系统 | |
CN204694885U (zh) | 一种用于光纤通讯的多波长组件 | |
CN102967907A (zh) | 一种同波长同轴单纤双向器件 | |
CN210427857U (zh) | 多通道光多路复用器、光发射器及光模块 | |
CN111338029B (zh) | 双波长复用光纤跳线 | |
CN201004103Y (zh) | 单纤多向光电模块 | |
CN211528767U (zh) | 一种光组件及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