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5122B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5122B CN102845122B CN201080053484.6A CN201080053484A CN102845122B CN 102845122 B CN102845122 B CN 102845122B CN 201080053484 A CN201080053484 A CN 201080053484A CN 102845122 B CN102845122 B CN 1028451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carrier
- carrier
- base station
- pdcch
-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呈现了用于无线链路故障恢复的系统和方法。标识分量载波的集合。分量载波的集合中的每个分量载波包括由用户设备(UE)监视的控制信道。控制信道信号通知针对UE的数据信道指派信息。仅使用对分量载波的集合的子集的监视来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恢复。在一些情况下,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恢复包括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检测,以及通过检测下行链路物理层上的丢失同步情况来检测无线链路故障,该丢失同步情况发生预定的持续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分量载波的集合昀子集中的分量载波的数目等于1。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46,052(题为“SYSTEMANDMETHODFORMULTI-CARRIERNETWORKOPERATION”,于2009年9月25日递交)、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48,150(题为“SYSTEMANDMETHODFORMULTI-CARRIERNETWORKOPERATION”,于2009年10月1日递交)以及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93,547(题为“SYSTEMANDMETHODFORMULTI-CARRIERNETWORKOPERATION”,于2010年1月8日递交)的优先权,通过引用方式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更具体地,涉及促进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这里使用的术语“用户设备”和“UE”可以指无线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或膝上型计算机和类似设备或具有通信能力的其他用户代理(“UA”)。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指代移动无线设备。术语“UE”还可以指代具有类似能力但是一般不便携带的设备,如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或网络节点。
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或者其他网络节点中的发送设备在称为小区的整个地理区域上发送信号。随着技术演进,已经引入了可以提供先前不可能的服务的更先进的设备。这种先进设备可以包括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eNB)而不是基站,或者与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对等设备相比更加高度演进的其他系统和设备。这里可以将这种先进的或下一代设备称为长期演进(LTE)设备,使用这种设备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可以称为演进分组系统(EPS)。对LTE系统和设备的更多改进将最终得到LTE先进(LTE-A)系统。这里使用的短语“基站”将指可以向UE提供对通信系统中的其他组件的接入的任何组件,如传统基站或者LTE或LTE-A基站(包括eNB)。
在如E-UTRAN之类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向一个或多个UE提供无线接入。基站包括:分组调度器,用于动态调度下行链路业务数据分组传输,以及在与基站通信的所有UE间分配上行链路业务数据分组传输资源。调度器的功能包括:在UE之间划分可用空中接口容量;决定针对每个UE的分组数据传输要使用的传输信道;以及监视分组分配和系统负载等等。调度器动态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数据传输的资源,并通过调度信道向UA发送调度信息。
为了促进通信,在基站和UE之间建立多个不同的通信信道,其中,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如该称号所暗示的,PDCCH是允许基站在下行链路数据通信期间控制UE的信道。为此,使用PDCCH向UE发送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DCI)分组的调度指派和控制数据分组,以向UE指示要由UE使用来接收下行链路通信业务分组或发送上行链路通信业务分组的调度信息,或者特定的指令(例如,功率控制命令、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命令或者半持久性调度激活或去激活)。针对每个业务分组/子帧传输,可以由基站向UE发送单独的DCI分组。
在一些情况下,对于UE、基站和/或其他网络组件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来支持较宽的传输带宽并增加潜在的峰值数据速率。在载波聚合中,如图1所示,聚合多个子载波并且可以将其在子帧中向UE分配。图1示出了通信网络中的载波聚合,其中,每个子载波具有20MHz的带宽,总的系统带宽是100MHz。如图所示,将可用带宽100分割为多个载波102。取决于UE的容量,UE可以在多个子载波(在图1示出的示例中,最多总共5个载波102)上接收和发送。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网络部署,可以利用位于相同频带中的载波102和/或位于不同频带中的载波102来进行载波聚合。例如,一个载波102可以位于2GHz处,第二聚合载波102可以位于800MHz处。
在多载波通信网络实现中,可以定义各种类型的载波。后向兼容的载波包括如下UE可以接入的载波:符合在添加了对载波聚合的支持的规范版本之前的规范文本或版本。换言之,不支持并且不知道载波聚合的UE可以接入后向兼容载波。可以将这种UE称为遗留UE。例如,如果将载波聚合添加到LTE版本10,则较早的LTE版本的UE(例如,LTE版本8或LTE版本9)的UE可以接入后向兼容载波。可以将后向兼容载波作为单个载波(独立地)或者作为载波聚合的一部分进行操作。在频分双工(FDD)实现的情况下,后向兼容载波可以成对出现(例如,DL(下行链路)和UL(上行链路)载波对)。非后向兼容载波是较早LTE版本的UE不能接入的,然而是定义了载波聚合的操作的LTE版本的UE可以接入的。如果非后向兼容从频率双工距离(frequencyduplexdistance)发起,可以将非后向兼容载波作为单个载波(独立地)操作,或者否则可以作为载波聚合的一部分操作。扩展载波不能作为单个载波(独立地)操作,而是必须是分量载波集合的一部分,在分量载波集合中,集合中的至少一个载波是具有独立能力的载波。在多载波网络中,UEDL分量载波集合包括DL分量载波的集合,在DL分量载波上,可以将UE调度为接收DL中的PDSCH。类似地,UEUL分量载波集合包括UL分量载波的集合,在UL分量载波上,可以将UE调度为发送UL中的PUSCH。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各种载波中,可以总体将载波分配为两种类型中的一种。类型A载波是完全配置的载波,包括允许所有UE(包括遗留UE和支持或知道载波聚合的UE)驻留所需的所有同步信道和系统信息广播。如果其支持遗留UE,类型A载波便是后向兼容的载波。如果仅支持支持或知道载波聚合的UE,类型A载波是非后向兼容的。类型B载波可以不提供所有必须的系统信息广播,并且可以或者不可以包括同步信道。类型B载波不允许空闲模式的UE驻留。与扩展载波类似,类型B载波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仅为RRC_CONNECTEDUE提供服务,即,类型B载波可以不是独立载波。最后,类型B载波可以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PDCCH。
图2是使用载波聚合的示例网络50的示意。在图2中,两个基站52和54(例如,eNB)与多个UE通信。在该示例中,基站52和54中的每个控制3个“小区”。在该示意中,可以使用术语小区来指代特定的地理覆盖区域(虽然应该注意到,由于不同频率的不同传播特性,不同载波频率所提供的覆盖有轻微的不同)。小区A、B、C和D每个都使用3个不同的载波频率1、2和3来操作,并且每个载波频率还对应于分量载波。使用两个不同的载波频率操作的小区E和使用单个载波频率操作的小区F。每个“小区”所使用的载波频率取决于网络部署,并且静态配置或者不频繁地改变。在示例中,UE56和58都能够使用载波聚合来工作。UE58位于小区A内,并因而基站52可以选择使用最多3个载波频率来与UE58通信。相反,UE56位于小区F之内。因为小区F仅提供单个频率载波,基站仅经由单个载波频率(例如,载波频率3)与UE56通信。
图3是多载波网络实现的示意,并且示出了相同基站(例如,eNB)操作的4个分量载波(频率1-4)。如图所示,分量载波在频率上不是都相邻的,并且甚至可以驻留在不同的无线频带中。在该示例中,频率1、2和3是类型A载波,而频率4是类型B载波。在该示例中,基站使所配置的UE60使用频率3作为UE的锚定载波以及使用频率4作为UE的非锚定载波来操作。UE62被配置为使用频率1作为UE的锚定载波以及使用频率2和3作为非锚定载波来操作。在操作期间,基站可以重新配置任何UE,以改变UE在其上操作的锚定载波和非锚定载波(即,在UE和UE在其上操作的载波之间可以存在动态关联)。在该示例中,UE64表示不能够在载波聚合模式下操作的UE。例如,UE64可以是被构建为在引入载波聚合之前的较早规范版本的UE。由此,UE64被配置为仅使用频率2操作。
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基站和UE60之间的用户数据和/或层3控制信令(例如,专用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通信可以使用锚定载波(频率3)、非锚定载波(频率3)或者两者都使用。可以基于基站内的调度器的判决来调整该行为。
一般而言,在现有的多载波通信网络实现中,虽然可以定义很多不同类别的分量载波(CC),然而没有定义如何向UE指派一个或多个CC的详细操作、多个CC与UE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具体UE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CC集合的细节。在载波聚合实现中要考虑的其他问题包括CC是否有资格作为小区。同样地,如果CC有资格作为小区,没有定义在向UE指派多个CC时的适当操作。类似地,在多载波实现中,现有标准没有成功地描述如何执行对UE的CC指派和激活,UE如何从一个CC切换到另一CC,如何定义向具体UE指派的CC,以及如何在向UE指派的每个CC上加扰数据和控制信道。类似地,现有的多载波网络实现没有成功地提供允许遗留UE将非后向兼容载波与后向兼容载波区分开的机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来参考以下简要描述,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类似的部分。
图1示出了通信网络中的载波聚合,其中,每个子载波具有20MHz的带宽,总的系统带宽是100MHz;
图2是实现载波聚合的示例网络50的示意;
图3是多载波网络实现的示意,并且示出了相同基站(例如,eNB)操作的4个分量载波;
图4是示出用户设备(UE)检索针对最近向UE指派的分量载波(CC)的最新系统信息(SI)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控制信道实现,其中,单个PDCCH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CC上的资源;
图6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可针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些进行操作的UE;
图7是可针对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些进行操作的UA的方框图;
图8是可以在UA上实现的软件环境的图,该UA可针对于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些进行操作;
图9是适用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些的示意性通用计算机系统;以及
图10和11是示例分量载波控制MAC控制单元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总体涉及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更具体地,涉及促进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为此,一些实施例包括用于针对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接收系统信息(SI)更新的方法。第一和第二CC由基站提供。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接收寻呼消息。当寻呼消息包含改变通知时,方法包括从寻呼消息检索CC标识信息。CC标识信息标识第二CC。方法包括使用第二CC接收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SIB1包含针对第二CC的SI调度信息。SI调度信息定义了修改边界。方法包括在遵循该修改边界的子帧期间,使用第二CC接收SIB2。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接收针对第一分量载波(CC)的系统信息(SI)更新的方法。第一CC由基站提供。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该RRC消息标识第一CC的寻呼时机。方法包括:在该寻呼时机期间,使用第一CC来接收寻呼消息,以及当寻呼消息包含改变通知时,使用第一CC来接收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和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中的至少一个。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针对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发送系统信息(SI)更新的方法。第一和第二CC由基站提供。方法包括检测针对第二CC的SI修改,以及使用第一CC来发送寻呼消息。寻呼消息包括改变通知和第二CC的标识信息。方法包括使用第二CC来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SIB1包含针对第二CC的SI调度信息,以及SI调度信息定义修改边界。方法包括在遵循该修改边界的子帧期间,使用第二CC来发送SIB2。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针对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接收系统信息(SI)更新的方法。第一和第二CC由基站提供。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接收寻呼消息。当寻呼消息包含改变通知时,方法包括从寻呼消息检索标识信息。标识信息标识第二CC。方法包括使用第二CC来接收第一SI。第一SI包含针对第二CC的SI调度信息,以及SI调度信息定义修改边界。方法包括在遵循该修改边界的子帧期间,使用第二CC接收第二SI。
其他实施例包括使用用户设备(UE)接收分量载波(CC)分配的方法。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CC指派,CC指派标识由基站提供的第一CC。当CC指派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接收的指令时,方法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信号接收。当CC指派没有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接收的指令时,方法包括:存储第一CC的系统信息(SI),从基站接收第二传输,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接收的指令,以及使用所存储的SI来在第一CC上启用信号接收。
其他实施例包括使用用户设备(UE)接收分量载波(CC)分配的方法。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CC指派,CC指派标识由基站提供的第一CC。当CC指派没有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接收的指令时,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二传输,第二传输包括在第一CC上启用接收的指令,以及使用第一CC的系统信息(SI)来在第一CC上启用信号接收。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多载波网络中实现信道加扰的方法。多载波网络包括由基站提供的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第一CC具有小区标识(ID)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方法包括:从基站提供虚拟C-RNTI和虚拟小区ID,以及使用虚拟C-RNTI和虚拟小区ID来在第二CC上实现加扰。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多载波网络中实现信道加扰的方法。多载波网络包括由基站提供的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第一CC具有小区标识(ID)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来接收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分配第二CC上的资源,使用第一CC的小区ID和C-RNTI来产生加扰序列,使用加扰序列来解码使用第一CC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以及使用控制信息在第二CC上分配的资源。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多载波网络中实现信道加扰的方法。多载波网络包括由基站提供的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第一CC具有小区标识(ID)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接收控制信息。当控制信息分配第一CC上的资源时,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的小区ID和C-RNTI来产生加扰序列,该加扰序列用于解码使用第一CC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当控制信息分配第二CC上的资源时,方法包括使用第二CC的虚拟小区标识(ID)和虚拟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来产生加扰序列,该加扰序列用于解码使用第一CC接收到的控制信息。
其他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多载波网络中实现信道加扰的方法。多载波网络包括由基站提供的第一分量载波(CC)和第二CC。方法包括:使用第一CC接收控制信息,以及,使用第一CC的小区标识(ID)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CC的虚拟小区标识(ID)和虚拟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中的至少一个,执行盲解码来解码控制信息。当使用由使用第一CC的小区ID和C-RNTI产生的第一加扰序列来解码控制信息时,方法包括使用控制信息在第一CC上分配的资源。当使用由使用第二CC的虚拟小区ID和虚拟C-RNTI产生的第二加扰序列来解码控制信息时,方法包括使用控制信息在第二CC上分配的资源。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的以及相关的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充分描述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意方面。然而,这些方面仅仅指示可以采用本发明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结合附图来进行考虑,根据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贯穿附图,类似的标号指示类似或对应的单元。然而应当理解,附图及其相关详细描述不应将要求保护的实质内容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本发明要覆盖落入要求保护的实质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换。
这里使用的术语“组件”、“系统”等意在指计算机相关实体,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所执行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机均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执行进程和/或线程内,组件可以本地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
这里使用“示例性”一词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示意。没有必要将这里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解释为相对于其他方面或设计而言是优选的或有利的。
此外,可以使用标准的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将所公开的主题实现为系统、方法、装置或制件,以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来控制计算机或者基于处理器的设备实现在这里详细描述的方面。这里使用的术语“制件”(或备选地“计算机程序产品”)意在包含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可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此外,应当认识到,可以采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时或在访问网络(如因特网或局域网(LAN))时使用的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实质内容的范围或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该配置进行许多修改。
在网络实现中,对于UE、基站和/或其他网络组件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载波聚合来支持较宽的传输带宽并增加潜在的峰值数据速率。在载波聚合中,聚合多个分量载波,并且可以在子帧中对其进行分配。
可以使用类型A或类型B载波或其组合来实现多载波网络实现。一般而言,因为完全配置了每个类型A载波,版本8、9和10UE可以接入后向兼容的类型A载波。相反,仅版本10UE可以接入非后向兼容的类型A载波。针对单载波UE和多载波UE,可以将每个类型A载波配置为作为独立的载波来操作。
一般而言,在任何网络内,根据版本8规范来定义小区。相应地,从基站的视角看,可以将基站支持的每个类型A载波视为小区。例如,支持多类型A载波的基站具有对应于每个类型A载波的多个小区。相反,不可将类型B载波定义为小区,因为这些载波不是独立的,并且不是UE可以完全接入的。由此,在本系统中,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必须向UE指派至少一个类型A分量载波(CC)(即,小区),以及可以指派零个或者更多的类型BCC。在本公开中,术语载波和CC是等效的,并且可以互换使用。
多载波网络实现中的锚定载波
在一些现有的网络实现中,可以将向UE指派两个小区或CC中的一个指定为服务小区或锚定CC,而将另一个小区或CC指定为辅助服务小区。对于LTE-A载波聚合,因为存在两种类型的载波,并且仅类型ACC有资格作为小区,可以将所指派的类型ACC中的一个指定为UE的锚定载波或服务小区。以下讨论示出了当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部署时,锚定载波的一种可能实现。本系统提供了用于实现如下功能的机制:加密密钥推导算法和方法、接收信号测量、时间/频率跟踪、以及使用本公开的锚定载波来监视系统信息(SI)广播。
当使用载波聚合与网络通信时,可以使用安全密钥来加密经由CC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通信,针对每个CC,安全密钥是不同的。在LTE-A载波聚合(CA)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向UE指派在其上发送信令和数据信息的多个CC,可能需要将UE配置为定义安全密钥产生算法的输入参数。将安全密钥用于信令和数据信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在当前系统中,可以将UE和基站配置为基于向UE指派的锚定载波的物理小区标识(PCI)和CC频率来产生安全密钥KeNB。当向UE指派新的锚定CC(或目标小区)时(例如,当UE从一个锚定CC切换到另一CC时),基于新的(或者目标)锚定CC的现有KeNB和物理小区标识(PCI)和载波频率来产生新的安全密钥KeNB*。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在3GPPTS33.401,v9.0.0中定义的层级式密钥结构和推导算法。然后,可以从KeNB或KeNB*推导出用于用户面(UP)业务加密的后续密钥(KUPenc)、用于RRC业务加密的后续密钥(KRRCenc)和用于RRC业务完整性保护(KRRCint)的后续密钥。
备选地,服务基站可以经由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指派具体的CC,以用于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密钥产生。例如,可以向UE指派安全锚定CC,可以基于该安全锚定CC来产生安全密钥。当UE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时,可以向UE指派安全锚定CC。然后,UE可以基于现有的KeNB(例如,当UE第一次进入状态时从KASME推导的KeNB)以及安全锚定CC的PCI和载波频率来计算新的KeNB。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锚定CC可以是半静态配置的,然而也可以由基站重新配置。
可以将服务基站配置为信号通知UE在例如RRC_CONNECTED状态期间、在至新基站(例如,eNB)的切换期间和/或在锚定CC切换期间改变安全锚定CC。安全锚定CC可以是UE的当前锚定CC,或者可以是UE的活跃CC集合内的另一类型ACC。在一个实现中,安全锚定CC可以是为小区或CC的相同地理或覆盖区域提供服务的类型ACC中的任意一个。当在DC-HSPA的情况下时,在LTE-ACA中,如果属于相同的扇区,多个CC可以具有相同的覆盖区域。一旦被指派,对于UE,只要UE在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任何类型ACC之间切换UE的锚定CC,安全锚定CC可以是固定的。在备选实现中,一旦被指派,对于UE,只要从相同的基站内继续向UE指派锚定CC,安全锚定CC可以是固定的。可以使用基于锚定CC或安全锚定CC产生的密钥的相同集合(例如,KUPenc、RRCenc、KRRCint),用于在向UE指派的不同CC上发送的UP业务和RRC业务(因为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发生在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子层,UP业务和RRC业务应该不知道已经向UE指派的CC)。
当与网络通信时,可以将UE配置为监视针对UE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CC的接收功率和接收质量。在本系统中,UE没有必要报告每个CC上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测量,因为相同频带内的CC的RSRP(其表示接收信号强度)一般可以是相同的。由此,可以将UE的锚定CC定义为这样的载波:在该载波上,在UE处进行RSRP测量,并向基站报告。这些测量可以表示在相同频带内向UE指派的所有其他CC的RSRP。
在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测量的情况下,因为RSRQ表示CC的信号干扰比,作为负载情况、频率复用等的结果,不同的CC可以具有不同的干扰等级。因此,在一些情况下,UE可以报告所指派的CC中的每一个上的RSRQ。可以仅测量和报告锚定CC上的RSRQ,并且该RSRQ可以表示在相同的频带中向UE指派的所有其他CC的RSRQ,如上述的RSRQ的情况下一样。对于不同频带中的CC,基站可以指示UE测量和报告每个频带内的一个CC的RSRQ,以及很可能的RSRQ。备选地,针对向UE指派的一些或所有的CC,可仅需要单个RSRQ报告。同样地,基站可以将UE配置为测量和报告特定CC上的RSRQ。在另一实现中,基站可以将UE配置为报告频带中所指派的一个CC的RSRQ,以及报告关于针对其报告了RSRQ的载波的干扰等级,相同频带内的其他所指派的CC的增量干扰(deltainterference)等级。由此,基站可以基于针对其报告了RSRQ的载波的RSRQ加上UE所报告的增量干扰等级来计算其他所指派的CC的有效RSRQ。
在多载波系统中,可以向UE指派多个CC。如果CC在相同的频带内,可能没有必要对所有所指派的CC执行同步和时间/频率跟踪,因为当驻留在相同的频带中时,CC已经在彼此间进行了同步。由此,UE的锚定CC可以是UE在其上执行同步和时间/频率跟踪的CC。备选地,取决于基站配置(例如,是否向所有CC应用相同时钟),基站可以指示UE对其他非锚定类型ACC执行同步和时间/频率跟踪。该其他非锚定CC可以是相同频带中或者与锚定CC在不同频带中的CC。
在常规网络实现中,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UE可以监视所有必须的系统信息(SI),例如单个所指派的CC上的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和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在本系统中,然而,UE可以不继续监视所有所指定的CC上的MIB、SIB1和SIB2,因为信息中的一些可以不动态改变,以及如果CC不是UE的锚定CC,一些信息与UE无关。由此,可以将UE配置为仅连续监视锚定CC上的MIB、SIB1和SIB2。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基站配置为向UE指示何时监视其他的非锚定载波上的SI。还可以将UE配置为监视锚定载波上的寻呼消息,以例如用于地震和海啸告警系统(ETWS)或公共告警系统(PWS)通知和SI改变指示。然后,可以使用在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寻呼消息来指示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处,是否将改变向UE指派的其他CC中的SI。
在本系统中,UE可以被配置为监视向UE指派的一个或多个CC的PDCCH。相应地,从物理层的视角来看,可以将向UE指派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DL)CC指定为PDCCH监视CC。可以将PDCCH监视CC定义为如下的DLCC:UE在其上监视CC的PDCCH,以用于该CC、其他DL非PDCCH监视CC和/或其他DLPDCCH监视CC中至少一个上的PDSCH指派。PDCCH监视CC还可以是如下的DLCC:UE在其上监视PDCCH,以用于在UE的与DLPDCCH监视CC相关联的上行链路(UL)CC上的PUSCH指派。
在一个实现中,将PDCCH监视CC与DL非PDCCH监视CC的子集和/或DLPDCCH监视CC的子集相关联,其中,在PDCCH监视CC上发送对这些CC的PDSCH指派。在另一实现中,将PDCCH监视CC与ULCC的子集相关联,其中,在PDCCH监视CC上发送对这些CC上的PUSCH指派。基站可以使用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单元或RRC信令来向UE信号通知PDCCH监视CC的集合。基站还可以通过专用信令(例如,MAC控制单元或RRC信令)向UE信号通知其他DL和ULCC与每个PDCCH监视CC的关联。备选地,对于相同基站在相同地理区域中提供服务的所有UE,PDCCH监视CC以及其他DL/ULCC与每个PDCCH监视CC的关联是公用的。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广播信令(例如SI广播)来发送这种信息的信令。
可以向与PDCCH监视CC相关联的每个DL或ULCC指派与PDCCH监视CC相对应的索引。可以在PDCCH监视CC上发送的PDCCH中的显式或隐式CC指示中使用该索引,以唯一地标识在与PDCCH监视CC相关联的DL/ULCC上的PDSCH/PUSCH指派。一般而言,锚定CC将是PDCCH监视CC中的一个。另一方面,PDCCH监视CC可以不是UE的锚定CC。PDCCH监视CC是类型ACC。然而,在另一实现中,如果类型B发送PDCCH,PDCCH监视CC可以是类型BCC。非锚定CC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PDCCH监视CC。
多载波网络实现中的非锚定载波
在多载波网络实现中,可以将除了向UE指派的锚定CC之外的CC称为非锚定CC。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观察向UE指派的非锚定CC。首先,可以将非锚定CC作为UE可接入的附加或补充资源来观察。其次,如果非锚定CC是类型ACC,可以将非锚定CC作为UE可接入的辅助或补充服务小区来观察。如果非锚定CC是类型BCC,可以将非锚定CC作为UE的虚拟辅助或补充服务小区来观察。以下的公开展示了可应用于非锚定CC(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二类型)的非锚定CC的各种实现。
在一些常规网络实现中,实现小区特有的加扰来向所发送的信号提供更随机的特性,提高网络的信噪比,其中,针对每个小区,用于业务和/或控制信道的加扰序列与小区的物理小区ID(PCI)有关。在本系统中,可以使用锚定CC的PCI来实现在锚定CC上发送的业务和/或控制信道的小区特有的加扰。然而,对于非锚定CC,用于非锚定CC上的业务和/或控制信道的加扰序列可以基于锚定CC的PCI。在类型A非锚定CC的情况下,CC可以具有其自己的PCI,以及所应用的加扰序列可以基于该PCI。在类型B非锚定CC的情况下,非锚点CC可以不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助同步信号(SSS)),从同步信号可以推导出PCI,并因此PCI可以不存在于类型BCC中。相应地,可以向类型BCC指派虚拟PCI。基站可以经由适当的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信号通知类型BCC的虚拟PCI。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基站向UE发送的指派虚拟PCI的RRC信令是广播信令,例如,系统信息广播。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作为类型BCC指派信令的一部分,从基站向UE发送虚拟PCI指派。
在本公开中,当使用非锚定CC通信时,UE可能不完全实现可在锚定CC上进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以促进多载波通信网络的操作。例如,当在非锚定CC上分配资源时,UE可以不使用PCI和非锚定CC的载波频率来产生用于UP和RRC业务的安全密钥。类似地,UE可以不在非锚定CC上执行同步和时间/频率跟踪。例如,UE可以仅在与锚定CC相比位于分离频带处的非锚定CC上执行同步和时间/频率跟踪。在类型BCC不发送同步信号的一个实现中,当基站在具体的频带上向UE指派类型B非锚定CC时,基站可以在相同的频带上向UE指派类型ACC。由此,UE可以出于同步的目的使用所指派的类型ACC。非目的CC可以是类型ACC或类型BCC。
当分配一个或多个CC时,可以将UE配置为经由所有的CC或者CC的子集来接收系统信息(SI)广播,以发现针对具体CC的特定配置细节。例如,UE可以需要知道CC的物理信道配置信息,以在各种物理信道上正确地接收和发送,该各种物理信道例如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同样地,基站改变或者重新配置配置信息以例如适应于小区负载中的改变是可能的。由此,UE监视并知道对在向UE分配的CC上的SI的任何改变是重要的。
SI消息可以包括MIB加上多个系统信息块(SIB)。MIB可以包含允许UE解码经由载波接收到的附加信息的PHICH配置信息。物理信号配置信息的大多数包含在SIB2消息中。
一般而言,基站可以仅在特定持续时间(被称为修改周期)的边界处改变载波的SI的内容。如果在SI的内容中有改变,在将要发生改变的修改周期之前的修改周期期间,基站发送包含“系统信息改变指示符”的寻呼消息。在两个修改周期之间的边界处,基站可以递增在SIB1消息中包含的“值标签”。处于空闲模式的UE监视寻呼信道,以及如果接收到包含“系统信息改变指示符”的寻呼消息,则UE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之后重新读取SI,以获取对内容的改变。
可以在特定的周期性出现的寻呼时机处发送寻呼信道,其中,由包含在SIB2中的参数来确定寻呼时机的位置(即,发生寻呼处的帧号和子帧)。空闲模式UE可以每个寻呼循环仅监视一个寻呼时机。连接模式下的UE可以针对包含“系统信息改变指示符”的寻呼消息来周期性地监视寻呼信道,或者UE可以在每个修改周期边界之后从SIB1消息重新读取“值标签”,以检测系统信息的内容中的改变。在检测到任何改变时,UE可以重新读取SI以获取该改变。此外,还可以将一些SI内容(具体地,来自SIB2消息的物理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在专用的RRC消息(即,向特定UE发送或从特定UE发送来的RRC消息)中,该SI内容命令UE执行至另一小区或CC的切换,从而允许UE开始与该CC的通信,而没有与读取SI相关联的任何延迟。
在本系统中,针对载波聚合,UE可以使用现有的机制来获得描述锚定CC的必需的系统或配置信息。然而,为了获得描述非锚定CC的SI,需要新的机制。在本系统中,取决于非锚定CC是类型ACC还是类型BCC而展示了备选的机制。
如果非锚定CC是类型ACC,则非锚定CC可以广播SI。一些可以从非锚定CC广播的SI可以与UE无关,并可以被忽略,该信息可以与该CC是UE的锚定CC的UE有关,或者与空闲模式下驻留在该CC上的UE有关。这种信息的示例是跟踪区标识(TAI)或小区全球标识(CGI)。这种实现对网络可以没有任何在分量CC之间协调和对准该信息的要求;网络在不同的分量CC上使用不同的TAI和CGI仍然会是可能的。
在本系统中,需要将非锚定CC的PHICH配置信息传送至已经指派了这些载波的UE。在一个实现中,UE可以在发送MIB的子帧上周期性地解码非锚定CC上的MIB。备选地,可以向使用专用信令(例如,RRC信令)的UE发送非锚定CC的PHICH配置。当配置已经改变或者将要改变时,仅需要向UE发送PHICH配置信息。在一个实现中,基站向UE发送专用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以传送向UE指派的非锚定CC的已更新的PHICH配置信息。在一个实现中,在向UE指派的任何的活跃CC上发送专用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在另一实现中,在向UE指派的任何的活跃CC上发送专用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除了PHICH配置信息作为目标的非锚定CC。在另一实现中,基站在类型ACC上发送多播信令(例如,MAC信令或RRC信令),以向其锚定CC是该类型ACC并且已经被指派了非锚定CC的UE组传送已更新的PHICH配置信息。可以使用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来寻址已经被指派了非锚定CC的UE组,以及可以使用用来向UE指派该分量载波的RRC信令向UE提供该组RNTI。然后,可以将该组RNTI用于PDCCH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掩蔽(mask),以及用于携带多播RRC和MAC信令的PDSCH的加扰。在另一实现中,基站在类型ACC上发送广播RRC信令(例如,SI),以传送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所有其他类型A或类型BCC的已更新的PHICH配置信息,或者该其他类型A或类型BCC的子集的已更新的PHICH配置信息。在另一实现中,基站在类型ACC上发送广播RRC信令(例如,SI),以传送可以与类型ACC相关联的其他类型A和类型BCC的已更新的PHICH配置信息。
UE进行的SIB2和MIB信息获取
如上所述,除了PHICH配置信息外,物理信道配置信息的主体包含在系统信息块2(SIB2)消息中。
如果非锚定CC不是PDCCH监视CC,可以通过在锚定CC上从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向UE通知非锚定载波的系统信息(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代MIB和/或SIB2)的内容中的改变。如果寻呼消息指示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处有一些改变,UE可以在非锚定载波处启用PDCCH监视,以读取非锚定CC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的开始之后发送的系统信息(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寻呼消息指示MIB中的信息将要改变,指代MIB;和/或如果寻呼消息指示SIB2中的信息将要改变,通过在非锚定载波上启用PDCCH监视来指代SIB1)。UE从SIB1获得SI调度信息。然后,在希望在非锚定CC上广播SIB2信息的子帧处,UE可以启用对非锚定CC的PDCCH监视。
通过将非锚定CC的MIB和/或SIB2内容的改变的指示包括在锚定CC上发送的寻呼消息中,UE可以避免监视多个CC上的寻呼消息。在一个实现中,在UE启用PDCCH监视以在非锚定CC上接收SIB1或SIB2的子帧处,UE可以不监视锚定CC或者一个或多个其他PDCCH监视CC上的PDCCH。
如果UE不监视锚定CC或者一个或多个其他PDCCH监视CC上的PDCCH,则在这些CC以及与这些CC相关联的其他CC上可能有一些数据丢失。然而,如果SIB2内容的改变频率相对较低,则该丢失是可接受的。
UE可以向基站信号通知(例如,使用RRC信令)UE可以在其上同时解码PDCCH的载波数。然后,在UE监视非锚定CC(其不是PDCCH监视CC)的PDCCH的子帧处,基站可以禁止在锚定CC和/或一个或多个PDCCH监视CC上向UE发送PDCCH。例如,基站可以向UE信号通知将不会生效的PDCCH监视CC,同时UE正在对不是PDCCH监视CC的非锚定CC的SIB2信息解码。备选地,没有生效的UE的PDCCH监视CC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定义为以最小/最大载波索引开始的多个PDCCH监视CC。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UE配置为向基站告知在非锚定CC上的MIB和/或SIB1和/或SIB2信息获取何时已经完成。在一个实现中,UE可以将需要SIB读取的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搜索空间和非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搜索空间上的PDCCH盲解码优先化为高于在PDCCH监视载波的UE特有的搜索空间上的盲解码。
表1是寻呼消息结构的示意,该寻呼消息结构包括针对每个CC的系统信息改变指示字段,以促进从UE经由锚定载波和一个或多个非锚定载波的SI消息的接收。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的寻呼消息的改变进行了下划线。
表1
关于表1,可以使用以下的寻呼字段描述。载波索引是对应用了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的载波的索引。ModificationMIB是真(true)或假(false)值,指示是否将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处改变载波上的MIB中的系统信息。ModificationSIB2涉及真(true)或假(false)值,指示是否将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处改变载波上的SIB2中的系统信息。
参考表1,在寻呼消息的一个实现中,可以将针对其他CC的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包括在所有的寻呼时机中。备选地,仅将针对其他CC的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包括在一些寻呼时机中。通过仅将额外的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包括在寻呼时机的子集中,可以降低每个寻呼消息中包含的开销(尺寸和处理需求两者)。在这种情况下,UE可需要描述将包含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的寻呼时机的附加信息。这些寻呼时机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是基站可配置的。如果是可配置的,基站可以向UE告知将包括针对其他CC的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的寻呼时机。在一个实现中,可以在不同的寻呼时机上发送针对CC的不同集合的不同CarrierSystemlnfoModification字段。
在另一实现中,可以将UE配置为解码非锚定CC上的寻呼消息,以读取针对非锚定CC的系统信息改变指示。在该情况下,基站可以定义关于非锚定CC的包括SI改变指示的任何寻呼时机,并将其传递给UE(例如,使用RRC信令)。基站可以向UE告知其中将发生寻呼时机的无线帧和子帧。下面,在表2中示出了被配置为传递这种信息的RRC消息的一个特定实现(具体地,参见示例RRC消息中示出的用于传递针对具体非锚定CC的寻呼配置的变量siPaging-Configl和siPaging-Config2)。
备选地,可以通过与版本8中针对空闲模式定义(参见,TS36.304第7节),但应用于RRC_CONNECTED模式下的UE相同的方式来获得非锚定载波上的寻呼时机。在一个实现中,在这些寻呼时机处,UE启用针对公共PDCCH搜索空间的对非锚定载波的PDCCH监视。UE解码非锚定载波上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以获得寻呼RNTI(P-RNTI),以及如果UE利用P-RNTI成功解码PDCCH,则UE随后解码在该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任何寻呼消息。在另一实现中,使用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上发送的PDCCH来指示非锚定载波上的PDSCH指派,非锚定载波携带该载波的寻呼消息。将载波指示字段(CIF)添加到其CRC被P-RNTI所加扰的DCI(例如,DCI格式1A或1C)。载波指示符字段(CIF)可以指示DCI对应于哪个载波。在所支持的寻呼时机处,UE使用已修改的DCI格式(例如,包括CIF的DCI1A和1C)和P-RNTI解扰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读取在由CIF编制索引的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寻呼消息。此外,UE可以使用常规的DCI格式(即,没有包括CIF字段)来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自身解码携带针对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PDSCH指派的PDCCH。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在类型ACC中包括针对其他CC的SI改变指示或寻呼时机配置。这允许在CC上独立管理SI。非锚定CC上包括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可以周期性出现,其周期是锚定CC上的寻呼时机的倍数,该倍数被经由表2中示出的RRC信令向UE传递。此外,非锚定CC上包括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可以在与锚定CC的寻呼时机相同的子帧期间出现。备选地,针对非锚定CC的寻呼时机可以取决于针对锚定CC的寻呼时机(例如,以类似的频率和周期,或者是锚定CC寻呼循环的倍数,但是具有已配置或预定义的无线帧/子帧偏移)。
在另一实现中,使用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上发送的PDCCH来指示非锚定载波上的PDSCH指派,该非锚定载波携带该载波的SIB。将CIF添加到其CRC被SI-RNTI所加扰的DCI(例如,DCI格式1A或1C)。如果在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寻呼消息指示在下一修改边界处,在下一修改边界中发送SIB1的子帧处对非锚定载波的SI有一些改变,UE使用已修改的DCI格式(例如,包括CIF的DCI格式1A和1C)和SI-RNTI解扰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读取在由CIF编制索引的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SIB1。此外,UE可以使用常规的DCI格式(即,没有包括CIF字段)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自身解码携带针对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PDSCH指派的PDCCH。
UE可以在读取非锚定载波上的SIB1之后获得非锚定载波上的SI调度信息。在非锚定载波上发送SIB2的对应子帧处,UE可以使用已修改的DCI格式(例如,包括CIF的DCI格式1A和1C)和SI-RNTI解扰来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读取在由CIF编制索引的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SIB2。此外,UE可以使用常规的DCI格式(即,没有包括CIF字段)来在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中执行PDCCH的盲解码,以自己解码携带针对锚定载波或PDCCH监视载波的PDSCH指派的PDCCH。
如果非锚定CC是PDCCH监视载波,如上所述,UE可以解码锚定CC上的寻呼消息,以接收针对其他非锚定CC的SI改变指示。然而,在该实现中,虽然UE可以解码非锚定CC上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以获得系统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SI-RNTI)以及后续的SIB1和SIB2信息,通过监视锚定CC的寻呼消息中发送的SI改变指示,UE不需要在非锚定CC上进行SI-RNTI的盲检测。如果在锚定CC上发送的寻呼消息不指示非锚定CC的SI中的改变,UE同样不需要解码非锚定CC上的MIB和/或SIB1和/或SIB2。通过这种方式,可通过降低盲解码量来节省UE的电池电能。
备选地,如果非锚定CC是PDCCH监视载波,如上所述,UE可以解码非锚定CC上的寻呼消息,以接收针对非锚定CC的SI改变指示。可以由基站定义非锚定CC上包括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并将其经由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传递。在RRC信令消息中,可以包括针对寻呼时机的无线帧和子帧。在表2中示出了这种RRC消息的一个特定实现(具体地,参见示例RRC消息中示出的用于传递针对具体非锚定CC的寻呼配置的变量siPaging-Configl和siPaging-Config2)。在这些寻呼时机处,UE可以解码非锚定载波上的公共PDCCH搜索空间以获得寻呼RNTI(P-RNTI),以及如果UE成功解码PDCCH,则后续解码在该非锚定载波上发送的寻呼消息。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在类型ACC中包括针对其他CC的SI改变指示。由此,可以在CC上独立管理SI。非锚定CC上用于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可以周期性出现,该周期被定义为锚定CC上的寻呼时机的周期的倍数。此外,非锚定CC上包括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可以在与锚定CC的寻呼时机相同的子帧中出现。备选地,针对非锚定CC的寻呼时机可以取决于针对锚定CC的寻呼时机(例如,类似的频率和周期,或者是锚定CC寻呼循环的倍数,但是具有已配置或预定义的子帧偏移)。
类型B载波
在本系统中,类型BCC仅可以作为UE的非锚定CC操作,类型BCC不发送可由类型ACC发送的所有系统信息。例如,类型BCC可以不发送例如DL带宽、小区相关信息或者UL载波频率的信息。类型BCC可以发送或者可以不发送同步信号(其允许推导出PCI)。
如果类型BCC不发送PDCCH,该CC还可被配置为广播配置信息,例如,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和PHICH配置信息。可以针对类型B定义新的SIB类型,以携带针对非锚定CC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和PHICH配置信息。新SIB中的信息可以是由SIB2消息加上PHICH配置所提供的信息的子集。
在一个实现中,当存在对信息的更新时,类型BCC仅发送新SIB。在一些情况下,新SIB中的任何信息更新不能比每个修改周期更加频繁地出现。类型BCC可以仅以预定义的周期或子帧/无线帧来发送新SIB。不管发送是事件触发的还是预定义的,可以预定义类型BCC上的新SIB的调度信息,并且可以将其经由UE的锚定CC向UE信号通知。可以使用RRC信令消息来执行调度信息的信号通知,该RRC信令消息包括在其期间在类型BCC上发送新SIB的无线帧和子帧。表2中示出了这种RRC消息的一个特定实现。针对这些实现,可以如上所述地实现在非锚定类型BCC上向UE信号通知SI改变指示(在本情况下,对应于新SIB)以及用于UE获取SI(即,新SIB)的类似方案。
在类型BCC不发送DL控制信息(包括PDCCH、PCFICH和PHICH)的情况下,可以不向UE告知非锚定CC的PHICH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针对仅携带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类型BCC定义新的SIB类型。在该情况下,类型ACC发送具有SI-RNTI的PDCCH,以指向类型BCC的携带新SIB的PDSCH。然后,UE可以监视UE的锚定类型ACC,以获得PDCCH,该PDCCH指向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其他类型BCC中的任何CC的PDSCH。备选地,UE可以监视任何所指派的类型APDCCH监视载波以获得PDCCH,该PDCCH指向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其他类型BCC的PDSCH。类型ACC可以仅发送指向与类型ACC相关联的类型BCC的PDSCH的PDCCH。不管何时存在在类型BCC上发送的已更新的新SIB,可以将类型ACC配置为仅发送PDCCH,该PDCCH指向携带新SIB的类型BCC的PDSCH。可以将CC指示字段添加到现有的DCI格式1C,以指示PDSCH指派所对应的类型BCC。在另一实现中,引入包括CC指示字段的新DCI格式,以携带针对类型BCC的PDSCH指派信息。
备选地,类型BCC不发送与无线资源配置或PHICH配置有关的任何SI。在该情况下,可以将UE配置为经由其锚定CC(类型ACC)来获取非锚定类型BCC的SI。在一个实现中,类型ACC广播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所有其他类型BCC的SI。可以将关于类型ACC的额外信息编码到新SIB消息内,或者可以将其附加到现有的SIB2消息。在另一实现中,类型ACC仅广播与该类型ACC关联的类型BCC的SI。
在又一实现中,类型BCC发送包括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和PHICH的DL控制信息,然而,类型BCC不发送PHICH配置信息,而仅发送与无线资源配置有关的SI。类型BCC的PHICH配置和PCFICH信息(例如,针对PDCCH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是经由锚定CC或其他所指派的类型ACC上的信令向UE预配置的。如果PHICH配置和/或PCFICH信息不是固定的,UE可以在UE的锚定CC或其他所指派的类型ACC上获取与其非锚定类型BCC的PHICH配置和PCFICH有关的信息。在一个实现中,类型ACC广播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所有其他类型BCC的PHICH配置和PCFICH信息。在另一实现中,类型ACC仅广播与该类型ACC关联的那些类型BCC的PHICH配置和PCFICH信息。针对类型ACC引入新的SIB类型,以携带一个或多个类型BCC的PHICH配置信息和PCFICH信息。备选地,将一个或多个类型BCC的PHICH配置信息和PCFICH信息附加到类型ACC的现有的SIB(例如,SIB2)。
分量载波集合
当UE一开始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时,一般向UE指派单个类型ACC。UE在其上执行初始接入的CC可以是UE的首次指派以携带UP业务和RRC业务的CC。缺省地,该CC变为UE的锚定CC。在UE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之后,基站可以向UE重新指派其他类型ACC来作为锚定CC。然后,基站可以向UE指派附加的CC。可以将向UE指派的CC的集合分类为候选CC集合和活跃CC集合。
在本系统中,当向UE指派CC时,基站还可以指示UE在该CC上启用信号接收。当向UE指派CC而不要求UE在该CC上启用信号接收时,该CC变为UE的候选CC集合的一部分,而不是活跃CC集合的一部分。当向UE指派CC,并且要求UE在该CC上启用信号接收时,该CC变为UE的候选CC集合和活跃CC集合的一部分。因此,UE的活跃CC集合是UE的候选CC集合的子集。
在DRX的情况下,在CC的活跃时间期间,CC是UE的活跃CC集合的一部分。当不在CC的活跃时间中时,CC是UE的候选CC集合的一部分。当在活跃时间和非活跃时间之间的转换通过所配置的DRX定时器和循环时,不需要显式的信令来激活/去激活CC。
对于UE的活跃CC集合内的CC,UE需要知道与每个CC相关联的最新的系统信息(例如,MIB、SIB1、SIB2)。图4是示出UE检索针对最近向UE指派的CC的最新SI的过程70的流程图。该过程允许将CC简单和低开销地激活到UE的活跃CC集合中。
在步骤72中,当基站向UE指派CC时,经由RRC信令向UE提供CC的必要的SI,如果基站还没有广播这种信息的话。
在本系统的一个实现中,在第一步骤72中,当首次向UE指派CC时,还经由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CC上携带的专用信令向UE信号通知CC的详细信息。信息类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1)SIB1相关信息,例如,PCI、CGI(仅针对类型A载波)或者闭合订户组(CSG)相关信息;2)DLCC频率和配对的ULCC频率,以及对应带宽;3)针对无线资源配置的可以动态改变的SIB2相关信息;4)对CC是类型A还是类型BCC的指示;5)对CC是否是PDCCH监视CC的指示;6)如果CC是类型BCC,针对CC的SI的调度信息;7)CC上包括SI改变指示的寻呼时机的列表;8)该CC的物理CC索引和所映射的逻辑CC索引;9)如果CC是类型BCC,该CC的虚拟PCI;以及10)该CC上针对UE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如果可应用)。对于SIB1和SIB2信息,可以仅向UE信号通知来自锚定CC的SIB1和SIB2信息的信息增量(delta)。可以通过对基站支持的CC编号,从基站的视角来定义物理CC索引。例如,编号可以对应于以CC频率增加的顺序来排序的基站支持的CC。逻辑CC索引是从UE的视角来定义的,并且可以是向UE指派的CC的索引。可以在后续基站和UE之间的信令中使用所指派的CC的逻辑CC索引。例如,可以在PDCCH许可中使用逻辑CC索引,该PDCCH许可用于CC的激活/去激活的MAC控制单元中的CC或CC指示上的PDSCH/PUSCH指派。
在步骤74中,如果基站指示UE在步骤72中的CC上启用信号接收,CC变为UE的活跃CC集合的成员。在该情况下,基于正在进行的情况,如上所述,UE获取CC的最新的SI。
在步骤76中,如果基站没有指示UE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CC变为候选CC集合的成员,而不是UE的活跃CC集合的成员。在该情况下,UE存储基站在步骤72中提供的CC的SI。基于正在进行的情况,UE不需要获取CC的SI。
在步骤78中,在预定的时间处,基站指示UE在候选CC集合内的CC上启用信号接收。如果CC的SI还没有从步骤72中提供的SI发生改变,基站可以发送激活该CC的短信令消息(例如,MAC控制单元或PDCCH)。另一方面,如果CC的SI已经从步骤72提供的SI发生改变,有两种备选方案。基站可以发送激活CC的RRC信令,并在同时在RRC信令消息中提供最新的SI。备选地,基站可以发送激活CC的短信令消息(例如,MAC控制单元或PDCCH)。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UE在CC上独立获取最新的SI。
表2示出了使用专用信令向UE指派或者从UE再指派CC的示例RRC信令。在CC指派的情况下,RRC信令包括上述相关联的CC信息。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的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信息单元(IE)的改变进行了下划线。
表2
在以上所述并在图4中示出的步骤72的另一实现中,类型ACC针对为相同地理区域提供服务的所有其他类型A和类型BCC,广播上述的信息类型1)至9)中的一些或全部。类型ACC可以仅广播与类型ACC相关联的其他类型A和类型BCC的信息类型1)至9)中的一些或全部。当基站指示UE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时,可以向UE信号通知没有广播的CC的SI(例如,经由RRC信令、MAC控制单元或PDCCH)。在一个实现中,当基站向UE指示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时,可以广播更多的静态或公共类型的信息(例如,信息类型1)、2)、4)、7)、8)(仅物理CC索引)以及9)),而可以经由专用信令向UE发送其他信息。针对类型ACC引入携带该信息的新SIB类型。可以将这些新SIB类型作为SI消息的一部分发送。可以在SIB1消息中发送这些新SIB类型的调度信息。
表3示出了根据以上描述,在新SIB类型(例如,本示例中示出的SIB12)中携带CC信息的示例RRC信令。SIB1消息可以已经信号通知对当前定义的SIB类型的调度。SIB1为了指示对新SIB类型的调度,将信息单元(IE)SIB类型的备用值(sparevalue)重新定义为表示新引入的SIB(即,本示例中示出的SIB12)可以是必要的。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中现有的RRC信令的改变进行了下划线。
表3
基站可以指示UE测量CC的RSRP/RSRQ,该CC可以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或者不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但是在UE的候选CC集合中。基站还可以指示UE测量不在UE的候选CC集合中的CC的RSRP/RSRQ。基站可以指示UE测量并报告不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CC的RSRP/RSRQ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在UE处测量该CC的接收信号和干扰等级,以协助基站决定是否向UE的活跃CC集合指派该CC。
候选载波集合内的载波的激活
在本系统中,基站可以信号通知UE在UE的候选CC集合内的CC上激活或启用信号接收。可以在锚定CC或者UE的活跃载波集合内的CC之一上发送信令。如果CC的SI(例如,SIB2信息和/或其他信息)还没有从之前向UE提供的SI发生改变,基站可以使用MAC控制单元来激活CC。如果使用MAC控制单元来发送信令,可以在锚定CC或者活跃载波集合内的CC之一上发送。如果在PDCCH上发送信令,可以在活跃载波集合内的PDCCH监视载波之一上发送信令。CC的逻辑载波索引(以及可能地,行动时间)包括在MAC控制单元或PDCCH中。行动时间定义了UE在由逻辑载波索引编制索引的CC上应该启用信号接收的无线帧和子帧。在DRX操作的情况下,如果针对候选CC集合内的CC配置DRX参数,UE可以在DRX循环的有效时间期间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
然而,如果SI信息已经从之前向UE提供的SI发生了改变,基站可以使用RRC信令来激活CC。RRC信令可以包括CC的物理或逻辑载波索引、UE应该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时的行动时间、CC关于锚定CC的SIB2信息的已更新或增量SIB2信息,以及CC的其他已更新信息。备选地,可以使用MAC控制单元或PDDCH来激活CC。在该情况下,MAC控制单元或PDCCH包括向UE指示CC上是否有已更新的SIB2信息的字段。如果有已更新的SIB2信息,如果CC是类型A载波,则UE自己解码CC上的已更新的SIB2信息。UE可以在行动时间之前解码CC上的SIB2信息。例如,UE可以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以解码SIB1来读取SIB2的调度信息,并在后续在适当的子帧处解码SIB2。在另一实现中,UE仅在行动时间之后在CC上解码SIB2信息。在该情况下,可能存在与基站何时可以调度在CC上用于UE的PDSCH和PUSCH传输相关联的延迟。在已成功解码SIB2信息之后,UE可以经由信令(例如,RRC信令)告知基站。
如果CC是类型BCC,如上所述,CC可以发送或者可以不发送SIB2信息。如果类型BCC发送SIB2信息,如上所述,可以使用MAC控制单元或PDCCH来激活CC。然而,如果类型BCC不发送SIB2信息,基站可以使用RRC信令来激活CC,该RRC信令包括CC的已更新或增量SIB2信息。
在DRX操作的情况下,当不在有效时间时,UE可以在下一个有效时间的开始之前获取已更新的SIB2信息。例如,UE可以在下一个有效时间之前在CC上启用信号接收,以解码SIB1消息来读取SIB2的systemlnfoValueTag和调度信息,并在后续在适当的子帧处解码SIB2。备选地,UE可以监视锚定CC或该CC自身上的寻呼时机,以确定在下一个修改周期边界处是否有对SI的更新。
锚定载波的切换
可以将基站配置为信号通知UE将UE的锚定CC切换到备选的类型ACC。在本系统中,如果目标锚定CC是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CC,基站向UE发送RRC信令消息或MAC控制单元,RRC信令消息或MAC控制单元包括目标锚定CC的逻辑载波索引和/或很可能包括切换应该发生时的行动时间。可以将RRC信令消息或MAC控制单元配置为包括如下指示:在指定的行动时间处,CC是UE的锚定CC。
表4示出了激活或去激活分量CC并如上所述将分量CC指定为锚定CC的示例RRC信令。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中的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IE的改变进行了下划线。
表4
表5示出了经由MAC控制单元(MACCE)来激活或去激活具体UE的CC的示例信令。在表5中示出的示例中,可以使用相同的MACCE激活/去激活多达8个CC。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的改变进行下划线。图10是示例分量载波控制MAC控制单元的示意。
表5
表6示出了激活、其激活或解除分配CC并在激活的情况下将CC指定为目标锚定CC的MACCE的另一示例。对关于版本8和版本9的改变进行下划线。图11是示例分量载波控制MAC控制单元的示意。
表6
如果目标锚定CC在UE的活跃CC集合内,基站可以使用PDCCH来指示UE将其锚定CC切换到目标锚定CC。可以在当前锚定CC上发送PDCCH,或者如果目标锚定CC是PDCCH监视载波,可以在UE的目标锚定CC上发送PDCCH。备选地,可以使用活跃CC集合内的任何PDCCH监视CC来发送PDCCH。
如上所述,可以基于现有的CC或小区的KeNB以及目标锚定CC/小区PCI和目标锚定CC的载波频率推导出UE在目标锚定CC上的安全密钥。在该情况下,在UE在行动时间处切换到新的锚定CC之后,可以执行RLC子层和PDCP子层重新建立。可以省略相关联的上行链路CC上的随机接入过程,正常来说,该随机接入过程是针对常规的小区间切换而执行的。然而,如果与新的锚定CC相关联的ULCC与当前指派的ULCC在不同的频带上,可以要求随机接入过程。由此,由于RLC和PDCP重新建立,可能有一些服务中断。备选地,当UE从一个锚定CC切换到另一锚定CC时,不改变UE的安全密钥。在该情况下,在UE切换到新的锚定CC之后,可以省略RLC子层和PDCP子层重新建立。同样地,可以省略相关联的上行链路CC上的随机接入过程,正常来说,该随机接入过程是针对常规小区间切换而执行的。
在一个实现中,如上所述,基于现有的CC/小区的KeNB以及目标锚定CC/小区PCI和目标锚定CC的载波频率推导出UE的安全密钥。在UE切换到新的锚定CC之后,可以省略RLC子层和PDCP子层重新建立。基站可以指示每个所配置的无线承载的开始PDCP序列号(SN),其中,目标锚定CC的新安全密钥将经由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对UE生效。在该情况下,在UE重新装配RLCSDU或PDCPPDU之后,如果PDCP序列号小于基站所指示的开始PDCP序列号,PDCPPDU将对应于用于之前的锚定CC的旧安全密钥。如果PDCP序列号大于等于基站所指示的开始PDCP序列号,PDCPPDU将对应与新锚定CC的新安全密钥。备选地,在UE切换到目标锚定CC之后,目标锚定CC的新安全密钥将应用到每个所配置的无线承载的第一新PDCP分组上。在源锚定CC上产生并仍然正在经历RLC传输或重传的PDCP分组可以继续使用与源锚定CC相对应的安全密钥。在该情况下,在UE重新装配RLCSDU之后,如果在行动时间之前接收到该SDU的RLC段或PDU,该RLCSDU或PDCPPDU将对应于旧安全密钥。否则,RLCSDU或PDCPPDU将对应于新安全密钥。可以省略相关联的上行链路CC上的随机接入过程,正常来说,该随机接入过程是针对常规的小区间切换而执行的。
PDSCH/PUSCH/PDCCH加扰
在现有的网络实现中,可以使用载波的RNTI和小区ID的组合来加扰指派给UE的载波的PDSCH/PUSCH和PDCCH。在3GPPTS36.211,v8.7.0,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8),June2009的6.3.1节(PDSCH)、5.3.1节(PUSCH)和6.8.2节(PDCCH)中描述了现有的加扰技术。然而,在多载波网络实现中,可能没有将一个或多个CC(例如,类型BCC)定义为小区,使得难以识别适当的RNTI和小区ID值,在该多载波网络实现中,可能难以实现具体CC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加扰。
在本系统中,为了在类型ACC中实现信道加扰,可以为基站向UE指派以作为候选CC的每个类型ACC分配不同的C-RNTI值。在该情况下,基站使用与包含控制或业务信道的CC相对应的小区ID和C-RNTI值来加扰控制和业务信道。该实现允许针对UE可接入的每个类型ACC,向UE指派独立的C-RNTI值。在不是UE的PDCCH监视载波的类型ACC的情况下,可以将C-RNTI值用于PDSCH/PUSCH加扰。
备选地,当实现对类型ACC的加扰时,针对UE的活跃CC集合或候选CC集合中的所有CC,基站可以向UE指派单个RNTI值。该单个RNTI值可以是对应于UE的锚定CC的值。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保留候选CC集合中所有CC的RNTI值,以确保当基站需要激活这些CC时,RNTI值是可用的。从而,对所有CC的加扰可以基于类型ACC的小区ID以及所指派的RNTI值。
当实现对类型BCC的加扰时,基站可以向每个类型BCC指派虚拟RNTI、DL和UL信道的虚拟小区ID或PCI值。因为没有将类型BCC分类为小区,RNTI、小区ID和PCI值是虚拟的。虚拟小区ID管理可以是专门部署的,并且与小区ID管理类似,可以作为小区规划策略的一部分来管理。在向类型BCC指派虚拟小区ID之后,基站可以独立地管理其针对虚拟小区的RNTI值。可以使用包括PSS和SSS的同步信号向UE发送虚拟小区ID。当不在类型BCC上发送PSS和SSS时,基站可以经由RRC信令向UE信号通知虚拟小区ID。然后,对每个类型BCC的加扰基于所指派的虚拟RNTI和虚拟小区ID。备选地,可以向UE指派单个RNTI,以用于所有活跃CC上的加扰。在该情况下,对每个类型BCC的加扰从而基于CC的虚拟小区ID以及所指派的RNTI值。在本实现中,可以将基站配置为维持注册,该注册标识要将哪个小区ID用于加扰相同的类型BCC,该相同的类型BCC是根据传输时间间隔(TTI)而变化的。
备选地,针对每个类型BCC,针对PDSCH/PUSCH和PDCCH(如果存在)的加扰可以对应于(例如,等于,或者是可预测的修改)锚定CC(或者另一所指派的类型ACC)的加扰。也可以将该选项应用于其他非锚定类型ACC。在该实现中,针对给定UE的所有CC可以使用相同的加扰,这是由锚定CC的PCI和RNTI或者针对所有CC的具体所指派的RNTI来确定的。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一个载波的PDCCH配置为在多个CC上(包括一开始经由其发送PDCCH的CC)进行PDSCH/PUSCH资源分配。图5示出了控制信道实现,其中,单个PDCCH80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CC上的资源;如图所示,CCf1上的PDCCH82仅分配CCf1上的资源。然而,CCf2上的PDCCH80分配CCf2和f3上的资源。在本示例中,CCf3不包括PDCCH,因为其资源可以由CCf2的PDCCH80分配。
使用图5中示出的控制信道配置,可以使用与CCf2上的PDCCH80相对应的C-RNTI/小区ID来实现在CCf3上分配PDSCH/PUSCH资源的PDCCH80的加扰。可以使用与CCf2上的PDSCH/PUSCH相对应的C-RNTI/小区ID来实现CCf3上的PDSCH/PUSCH的加扰。在本示例中,图5中示出的CCf2是发送PDCCH的CC,以及CCf3是发送PDSCH/PUSCH的CC。
备选地,当在CCf3上分配PDSCH/PUSCH资源时,在CCf2上加扰的PDCCH80可以使用与PDSCH/PUSCHCCf3相对应的C-RNTI/小区ID。相反,当在CCf2上分配PDSCH/PUSCH资源时,在CCf2上加扰的PDCCH80可以使用与PDSCH/PUSCHCCf2相对应的C-RNTI/小区ID。该配置允许基站经由PDCCHCC加扰来隐式地指示PDSCH/PUSCHCC。在该实现中,可以要求UE使用每个潜在的C-RNTI/小区ID来对每个PDCCH候选执行盲解码(例如,通过使用CCf2和f3中的每一个的C-RNTI/小区ID来尝试解码CCf2上的PDCCH80)。如果CRC校验成功,PDCCH对应于具有被使用来成功盲解码PDCCH候选的C-RNTI/小区ID的CC。该用于标识PDCCH在其上分配资源的CC的方法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在PDCCH中使用零比特来指示向其指派PDSCH/PUSCH资源的CC,节省了开销。
将非后向兼容版本10载波与后向兼容版本10载波相区分
在一些情况下,UE可能难以识别非后向兼容CC。即使非后向兼容,一些类型ACC也是具体的UE可完全接入的。例如,这种类型ACC的同步信道和MIB/SIB可以与引入载波聚合之前的规范文本或版本完全后向兼容,意味着遗留UE可以尝试驻留在载波上并在然后接入该载波。对于空闲模式下的遗留UE,如果对于该载波频率来说信号强度最强,UE可以尝试读取该CC的MIB/SIB。在该情况下,在读取经由该CC接收到的SIB2之后,遗留UE可以仅发现其不被允许驻留或接入载波。
在本系统的一个实现中,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包括的idleModeMobilityControllnfo指示特定载波频率的小区重选的优先级。在该情况下,可以不向非后向兼容的CC指派优先级。然而,这种方案仅可以对之前已经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的UE起作用,而不可以对最近才上电的UE起作用。针对小区重选的目的,UE可以不考虑未被指派优先级值的任何CC。虽然这可以防止UE尝试重选非后向兼容的CC,其没有防止UE尝试在小区选择时选择非后向兼容的CC(例如,当UE第一次开机时,或者当UE尝试从丢失覆盖中恢复时)。
在第二种方案中,针对非后向兼容CC定义不同类型的用于PCI/PSC的序列,以使得遗留UE将不能够检测非后向兼容CC。该方案具有如下限制:网络中的所有相邻基站应该配置相同的CC频率来作为非后向兼容CC,以使得不会影响到遗留UE的小区搜索和测量。该方案的限制是UE可以保持试图解码MIB,直到满足特定的失败准则,使得UE停止尝试读取MIB,并将该小区视为禁用的(即,不允许其驻留或接入的小区)。
在第三方案中,关于非后向兼容CC定义不同的MIB格式(编码速率、有效载荷大小等),以使得遗留UE将不能够解码MIB,并因此将不能够进一步解码其他SIB。在解码MIB失败后,UE可以将该小区视为是禁用的。
在第四方案中,可以将显式指示包括在SIB1中。可以使用SIB1中的现有小区禁用指示来防止遗留UE进一步接入该小区或CC并读取后续的SI消息。还可以使用SIB1中的IEintraFreqReselection来向UE指示禁用相同频率的所有小区,以使得如果非后向兼容CC具有相同的频率,UE将不搜索相邻基站以查找这些非后向兼容CC。因为符合支持载波聚合的规范版本的UE(即,非遗留UE)可能需要知道这些“禁用的”小区是这种非遗留UE可接入的,向SIB1添加新的字段以向非遗留UE指示该小区是否实际上是针对非遗留UE禁用的。如果SI中没有出现新字段,例如因为其是不支持新字段的遗留小区,则可以将UE配置为根据最初的cellBarredSI字段来操作,该cellBarredSI字段出现在引入载波聚合之前的规范文本或版本中。如果出现新字段,非遗留UE可以忽略最初的cellBarred字段,并仅基于新的cellBarred2字段的设置来行动。
表7示出了如上所述在SIB1中提供CC是否是非后向兼容CC的指示的示例RRC信令。对关于SystemlnformationBlockTypel的改变进行下划线,SystemlnformationBlockTypel是在引入载波聚合的文本或版本之前指定的。
表7
在第五方案中,可以使用SIB1消息中包含的频带指示符来指示CC是否是后向兼容的。在该情况下,可以定义新频带,该新频带可以使用针对之前现有的频带定义的相同的下行链路频率,然而支持不同的双工间距(spacing)。遗留UE不可识别包括在SIB1中的新频带,并因此可将该小区视为不可接入的。
一般而言,可以针对类型A和类型BCC使用不同的方案。例如,如果类型BCC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将第二方案用于类型BCC。然而,如果类型BCC不发送同步信号,遗留UE可能不能够检测该CC,并因此将不尝试读取该CC的MIB/SIB。
移动性测量
在现有网络实现中,基站为UE配置测量对象和测量标识,以触发来自UE的测量报告。测量对象与具体的载波频率相关联,该具体的载波频率可以是与服务小区相同的频率,或者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是不同的频率。基站可以为UE配置多个测量对象。为了触发来自UE的测量报告,基站为UE配置一个或多个测量标识。每个测量标识与测量对象和报告配置相关联。报告配置定义准则,基于该准则触发来自UE的测量报告。在3GPPTS36.331V8.6.0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Release8),June2009中定义了5个测量报告触发事件(A1至A5)。
在本系统中,基站可以为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所有CC配置测量对象,其中,一个测量对象对应于一个CC频率。UE对所有活跃的CC执行移动性测量可能是不必要的,因为针对相同频带内的CC的信道条件(例如,RSRP、RSRQ)可能是类似的。在一个实现中,基站可以为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CC的子集配置测量对象。在另一实现中,基站可以为UE的候选CC集合中的所有CC或CC的子集配置测量对象。在又一实现中,基站可以为不在UE的候选CC集合中的载波配置测量对象。针对于具体CC频率相对应的每个所配置的测量对象,基站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测量标识,每个测量标识对应与不同的报告配置。
基站可以不为UE配置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CC上执行测量的测量间隙,因为UE已经在UE的活跃集合内的CC上启用了信号接收。基站可以为UE配置在不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CC上执行测量的测量间隙。
当配置了与CC的载波频率相对应的测量对象时,可以基于以下5个测量报告触发事件(C1至C6)中的一个来为测量对象配置一个或多个报告配置。C1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高于所配置的阈值,载波频率对应于测量对象。C2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差于所配置的阈值,载波频率对应于测量对象。C3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为好于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载波频率对应于测量对象的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偏移,该相邻小区即是非服务小区或不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CC。C4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好于所配置的阈值。C5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载波频率对应于测量对象的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差于所配置的threshold1;而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好于所配置的threshold2。C6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差于所配置的阈值。
还可以基于相邻小区(即,非服务小区或不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CC)与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CC之间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比较来定义其他的测量报告触发事件。D1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为好于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至少一个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偏移,该相邻小区即是非服务小区或不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CC。CC列表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D2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为在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所有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之间的偏移。CC列表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D3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至少一个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差于所配置的threshold1;而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好于所配置的threshold2。CC列表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D4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所有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差于所配置的threshold1;而在与测量对象相对应的载波频率上的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好于所配置的threshold2。CC列表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
还可以基于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的CC之间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比较来定义其他的测量报告触发事件。E1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特定CC(可以对应于与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对象)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为好于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至少一个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偏移。CC列表可以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E2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特定CC(可以对应于与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对象)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为好于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所有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的偏移。CC列表可以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E3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至少一个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差于第一配置的threshold1;而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特定CC(可以对应于与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对象)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好于第二配置的threshold2。CC列表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E4基于以下来定义测量报告准则:针对测量标识定义的CC列表中的所有CC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差于第一配置的threshold1;而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中的特定CC(可以对应于与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对象)的信号质量(RSRP或RSRQ)变得好于第二配置的threshold2。CC列表可以在UE的候选CC集合或活跃CC集合内。
无线链路故障(RLF)
在现有的网络实现中,RLF被定义为以下情况:当UE在DL物理层处经历“丢失同步”达预定持续时间;或者当在UL上经历随机接入故障;或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处已经达到最大数目的重传。UE基于小区特有的参考信号(RS)来估计服务小区的DL无线链路质量,并将其与阈值Qout相比较。如果无线链路质量低于Qout,则UE经历“丢失同步”。将阈值Qout定义为如下的电平:在其处不能可靠地接收到DL无线链路,以及在考虑到PCFICH差错,其对应于理想(hypothetical)PDCCH传输的[10%]的误块率。当发生RLF时,UE进入到RLF恢复过程,RLF恢复过程包括小区选择和RRC连接重新建立。
在本系统中,当向UE指派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多个CC时,可以基于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一个、多个或者所有CC的无线链路质量来定义RLF。在一个CC上经历差的无线链路质量的UE可以在另一CC上不经历差的无线链路质量,即使它们在相同的频带上。这是因为网络中的载波部署在基站上可以不是统一的。此外,在特定载波频率上的宏小区的覆盖区域内部署的微小区或微微小区将在该载波频率上产生附加的干扰。对于不同频带上的CC,如果UE在较低的频带上经历差的无线链路质量,其很可能将在较高的频带上经历差的无线链路质量。
在DL中,当UE不能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任何PDCCH达到预定的持续时间,将基站和UE之间的连接视为丢失,因为不能向UE分配PDSCH或PUSCH资源来以携带任何的用户面或控制面业务。如前所述,可以向UE指派活跃CC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DLPDCCH监视CC。如果所有的DLPDCCH监视载波经历“丢失同步”达到预定的持续时间,或者所有的UL载波经历随机接入故障,UE将被视为处于RLF并进入到RLF恢复过程。如果至少一个DLPDCH监视CC没有经历“丢失同步”,以及至少一个UL载波没有经历随机接入故障,UE将不被视为处于RLF。UE使用没有经历“丢失同步”的剩余DLPDCCH监视CC和没有经历随机接入故障的剩余UL载波来向基站报告受到影响的载波的DL和/或UL无线链路质量情况。基站可以经由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向UE重新指派不同的DL和/或ULCC。
在一个实现中,将向UE指派的DLPDCCH监视载波与向UE指派的UL载波的子集相关联。DLPDCCH监视载波仅发送针对其相关联的UL载波的PUSCH资源指派。另一DLPDCCH监视载波与向UE指派的UL载波的另一子集相关联。当UE不能从在没有经历随机接入故障的任何UL载波上分配ULPUSCH资源的基站接收PDCCH时,RLF发生。例如,DLPDCCH监视载波(CDl_1)与UL载波CUL_1。另一DLPDCCH监视载波(CDl_2)与另一UL载波CUL_2。当CDl_1经历了“丢失同步”达预定持续时间,以及CUL_2经历随机接入故障时,将UE视为处于RLF,因此CDl_2不能够发送指派CUL_1上的PUSCH上的PDCCH。在一个实现中,基站可以通过DLPDCCH监视载波上的PDSCH故障来检测UE在该DLPDCCH监视载波上正在经历“丢失同步”。在该情况下,基站可以向UE发送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以重新指派UL载波与没有经历“丢失同步”剩余DLPDCCH监视载波的关联。在另一实现中,当UE检测到DLPDCCH监视载波正在经历“丢失同步”情况达预定的持续时间时,UE通过与没有经历“丢失同步”的剩余DLPDCCH监视载波关联的UL载波上的信令(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来告知基站。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从U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来检测到UE正在经历随机接入故障。在该情况下,基站可以信号通知UE(通过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重新指派剩余UL载波与DLPDCCH监视载波的关联,以分配与每个DLPDCCH监视相关联的多个UL载波,或者确保每个DLPDCCH监视载波具有至少一个相关联的UL载波。
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RLF发生,基站可以将UE配置为在UE的活跃CC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CC上发送测量报告。可以设置报告配置,以使得在具体的CC上发生“丢失同步”情况之前,在该CC上很好地触发来自UE的测量报告。在另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将UE配置为在ULPUCCH或PUSCH上周期性地发送DL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通过在CC上监视来自UE的DLCQI反馈,基站可以估计何时在CC上很可能发生“丢失同步”情况。
当基站通过上述的方法检测到处于差的无线链路质量的UE可能在CC上经历“丢失同步”情况时,基站可以信号通知UE(通过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解除分配CC,即,从UE的候选CC集合移除CC;或者指示UE禁用CC上的信号接收,即,从UE的活跃CC集合移除CC。如果该CC是PDCCH监视载波,基站可以指派另一CC作为UE的PDCCH监视CC。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向UE指派的DLPDCCH监视CC的子集指定为D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将向UE指派的ULCC的子集指定为U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可以选择这些集合的CC,以使得这些CC可以在大规模衰落以及载波负载和干扰情况方面代表不在集合中的其他CC。
如果DL无线链路监视CC中的所有CC经历“丢失同步”达到预定的持续时间,或者U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中的所有ULCC经历随机接入故障,UE被视为处于RLF,并进入RLF恢复过程。如果D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中的至少一个CC没有经历“丢失同步”,以及U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中的至少一个ULCC没有经历随机接入故障,UE将不被视为处于RLF。UE使用没有经历“丢失同步”的剩余DLPDCCH监视CC和没有经历随机接入故障的剩余ULCC来向基站报告受到影响的CC的DL和/或UL无线链路质量情况。基站可以经由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单元向UE和UE的DL/UL无线链路监视CC集合重新指派不同的DL和/或ULCC。
任何时候,如果在RLC处已经到达最大数目的重传,将UE视为处于RLF,并触发RLF恢复过程。
图6示意了包括UA10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操作UA10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但是本公开不应受限于这些实现。尽管示意为移动电话,UA10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包括无线手机、寻呼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很多合适的设备结合了一些或者所有这些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UA10不是类似于便携式、膝上型或者平板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而是特殊用途通信设备,比如移动电话、无线手机、寻呼机、PDA或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通信设备。UA10还可以是设备,包括设备,或被包括在具有类似能力但是不是便携式的设备中。UA10可以支持特殊化的活动,比如游戏、库存控制、作业控制和/或任务管理功能等等。
UA10包括显示器702。UA10还包括触敏表面、键盘或者被一般称作704的用于用户输入的其它输入按键。键盘可以是完全或者精简字母数字键盘(比如QWERTY、Dvorak、AZERTY、以及顺序类型)或者具有与电话键区相关联的字母的传统数字键区。输入按键可以包括滚轮、退出或者返回键、轨迹球、以及可以向内按动以提供其它输入功能的其它导向或者功能按键。UA10可以呈现让用户选择的选项、让用户致动的控制、和/或让用户定向的指针或者其它指示器。
UA10还可以接受来自用户的数据输入,包括拨打的号码或者用于配置UA10的操作的各种参数值。响应于用户命令,UA10还可以执行一个或者多个软件或者固件应用。这些应用可以将UA10配置为响应于用户交互以执行各种定制功能。附加地,可以从例如无线基站、无线接入点或对等UA10在空中对UA10编程和/或配置。
由UA10可执行的各种应用中有web浏览器,其使得显示器702可以呈现网页。可以经由与无线网络接入节点、小区塔、对等UA10或者任意其它无线通信网络或者系统700的无线通信获得网页。网络700与有线网络708(比如互联网)相连。经由无线链路和有线网络,UA10具有对各种服务器上(比如服务器710)的信息的接入。服务器710可以提供可以在显示器702上展示的内容。备选地,UA10可以通过作为中间设备的对等UA10,以中继类型或跳类型的连接来接入网络700。
图7示出了UA10的框图。尽管示出了UA110的各种已知组件,在实施例中,UA10可以包括已列出的组件的子集和/或未列出的附加组件。UA10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802以及存储器804。如图所示,UA10还可以包括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射频(RF)收发信机808、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麦克风812、耳机扬声器814、头戴式耳机端口816、输入/输出接口818、可抽取式存储器卡820、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822、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警报826、键区828、液晶显示器(LCD)(其可以包括触敏表面830、LCD控制器832)、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机834、摄像机控制器836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838。在实施例中,UA10可以包括不提供触敏屏幕的另一种显示器。在实施例中,DSP802可以与存储器804直接通信,而不需要经过输入/输出接口818。
DSP802或者某种其它形式的控制器或者中央处理单元根据存储器804中或DSP802本身中包含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嵌入式软件或者固件来控制UA10的各种组件。除了嵌入式软件或者固件之外,DSP802可以执行在存储器804中存储的其它应用或者经由信息载体介质(比如便携式数据存储介质,类似于可抽取式存储器卡820)可用或者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网络通信可用的其它应用。应用软件可以包括配置DSP802以提供所需功能的机器可读指令的编译集合,或者应用软件可以是由解释器或者编译器处理以间接配置DSP802的高级软件指令。
可以提供天线和前端单元806以在无线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使得UA10能够从蜂窝网络或者某个其它可用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对等UA10发送和接收信息。在实施例中,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可以包括多根天线以支持波束成形和/或多入多出(MIMO)操作。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MIMO操作可以提供空间分集,用于克服困难的信道条件和/或增加信道吞吐量。天线和前端单元806可以包括天线微调和/或阻抗匹配组件、RF功率放大器、和/或低噪放大器。
RF收发信机808提供频移、将接收的RF信号转换为基带并且将基带发送信号转换为RF。在一些描述中,可以将无线收发信机或RF收发信机理解为包括其他信号处理功能,比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交织/去交织、扩频/去扩频、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循环前缀添加/移除、以及其他信号处理功能。为了清晰起见,本描述此处将对该信号处理的描述与RF和/或无线级加以分离,并概念上将该信号处理分配给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和/或DSP802或其他中央处理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RF收发信机808、天线和前端806的一部分、以及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和/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
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提供对输入和输出的各种模拟处理,例如对来自麦克风812和头戴式耳机816的输入以及对到达耳机814和头戴式耳机816的输出的模拟处理。为此,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至内建麦克风812和耳机扬声器814的端口,其使得可以将UA10作为蜂窝电话使用。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头戴式耳机或者其它免提麦克风和扬声器配置的端口。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可以在一个信号方向上提供数模转换,并在相反的信号方向上提供模数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数字处理组件,例如DSP802或其他中央处理单元,来提供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的至少一些功能。
DSP802可以执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交织/去交织、扩频/去扩频、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循环前缀添加/移除、以及与无线通信相关联的其他信号处理功能。在实施例中,例如在码分多址(CDMA)技术应用中,对于发射机功能,DSP802可以执行调制、编码、交织和扩频,对于接收机功能,DSP802可以执行去扩频、去交织、解码和解调。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在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技术应用中,对于发射机功能,DSP802可以执行调制、编码、交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以及循环前缀添加,对于接收机功能,DSP802可以执行循环前缀移除、快速傅立叶变换、去交织、解码、以及解调。在其他无线技术应用中,可以由DSP802执行其他信号处理功能和信号处理功能的组合。
DSP802可以经由模拟基带处理单元810与无线网络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可以提供互联网连接,使得用户可以获得对互联网上的内容的接入并且可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文本信息。输入/输出接口818将DSP802与各种存储器和接口互连。存储器804和可抽取式存储器卡820可以提供软件和数据以配置DSP802的操作。这些接口中可以有USB接口822以及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USB接口822可以用于向UA10充电并且还可以使得UA10能够作为外围设备与个人计算机或者其它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824可以包括红外端口、蓝牙接口、遵循IEEE802.11的无线接口、或者任何其它短距无线通信子系统,其可以使得UA10可以无线地与其它附近的移动设备和/或无线基站进行通信。
当触发时,输入/输出接口818还可以将DSP802与警报826相连,以引起UA10通过例如振铃、播放旋律、或者震动向用户提供通知。警报826可以作为用于通过沉默震动或者通过播放分配给特定主叫方的特定预分配旋律,向用户告警任意各种事件(比如呼入呼叫、新的文本消息、以及约会提醒)的机制。
键区828经由接口818与DSP802相连以向用户提供进行选择、输入信息以及以其他方式提供对UA10的输入的一个机制。键盘828可以是完全或精简字母数字键盘(比如QWERTY、Dvorak、AZERTY以及顺序类型的)或者具有与电话键区相关联的字母的传统数字键区。输入按键可以包括滚轮、退出或者返回键、轨迹球、以及可以向内按动该键以提供其它输入功能的其它导向或者功能按键。另一输入机制可以是LCD830,其可以包括触摸屏能力并且还向用户显示文本和/或图形。LCD控制器832将DSP802与LCD830相连。
CCD摄像机834(如果配备)使得UA10可以拍摄数字图片。DSP802经由摄像机控制器836与CCD摄像机834通信。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根据除了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之外的技术来操作的摄像机。GPS传感器838与DSP802相连以对全球定位系统信号进行解码,从而使得UA10能够确定其位置。还可以包括各种其它外围设备以提供附加功能,例如无线电和电视接收。
图8示出了可以由DSP802实现的软件环境902。DSP802执行提供了平台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904,其余软件可以在该平台上运行。操作系统驱动程序904向具有可由应用软件接入的标准化接口的UE硬件提供驱动程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904包括在UA10上运行的应用之间转移控制的应用管理服务(“AMS”)906。此外如图8所示是web浏览器应用908、媒体播放器应用910以及Java小应用912。Web浏览器应用908将UA10配置为作为web浏览器运行,允许用户向表单中输入信息并且选择链接以检索并查看网页。媒体播放器应用910将UA10配置为检索并播放音频或者音视频媒体。Java小应用912将UA10配置为提供游戏、工具以及其它功能。组件914可以提供本文所述的功能。
上述的UA10、基站120和其他组件可以包括能够执行与上述行动相关的指令的处理组件。图9示出了系统1000的示例,该系统1000包括适用于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处理组件1010。除了处理器1010(可以将其称作中央处理单元(CPU或DSP))之外,系统1000可以包括网络连接设备102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0、只读存储器(ROM)1040、辅助存储器1050、以及输入/输出(I/O)设备1060。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组件中的一些可以不存在,或可以将他们彼此或与图中未示出的其他组件以各种结合方式加以结合。这些组件可以位于单一物理实体中,或位于多于一个物理实体中。可以由处理器1010单独或由处理器1010与图中示出或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一起来进行本文中描述为由处理器1010所采取的任何行动。
处理器1010执行其可以从网络连接设备1020、RAM1030、ROM1040或辅助存储器1050(其可以包括各种基于盘的系统,比如硬盘、软盘或光盘)中访问到的指令、代码、计算机程序或脚本。尽管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10,多个处理器可以存在。因此,尽管可以将指令讨论为由处理器执行,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同时、串行、或以其他方式执行指令。可以将处理器1010实现为一个或多个CPU芯片。
网络连接设备1020可以采用如下形式: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组、以太网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设备、串行接口、令牌网设备、光纤分配式数据接口(FDDI)设备、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射频收发信机设备,比如码分多址(CDMA)设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微波接入的全球可互操作性(WiMAX)设备、和/或其它众所周知的用于连接网络的设备。这些网络连接设备1020可以使得处理器1010能够与互联网或者一个或者多个电信网络或与处理器1010可以接收信息或处理器1010输出信息的其他网络进行通信。
网络连接设备1020还可以包括能够以电磁波(比如射频信号或微波频率信号)的形式无线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组件1025。备选地,该数据可以在电导体的表面之中或之上、同轴电缆中、波导管中、光介质中(例如光纤)、或者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收发信机组件1025可以包括单独的接收和发送单元,或单一的收发信机。由收发信机组件1025发送或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已由处理器1010处理的数据,或要由处理器1010执行的指令。可以以例如计算机数据基带信号或在载波中体现的信号的形式,从网络中接收和向网络中输出这种信息。可以根据用于处理或产生数据或发送或接收数据所需要的不同顺序对该数据排序。可以将基带信号、在载波中嵌入的信号、或当前使用或者之后开发的其它类型的信号称为传输介质,并可以根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若干方法来产生这些信号。
RAM1030可以用于存储易失性数据并且可能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010执行的指令。ROM1040是一般具有比辅助存储器1050的存储器容量的更小存储器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ROM104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存储可能在程序执行期间读取的数据。对RAM1030和ROM1040的存取一般快于对辅助存储器1050的存取。辅助存储器1050一般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盘驱动器或者带驱动器,并且可以用于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或如果RAM1030不够大到足以容纳所有工作数据时,辅助存储器1050还要用作溢出数据存储设备。辅助存储器1050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当选择执行该程序时将该程序加载至RAM1030。
I/O设备106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显示器、键盘、键区、开关、拨号盘、鼠标、轨迹球、语音识别器、读卡器、纸带读取器、打印机、视频监视器、或者其它众所周知的输入设备。同样地,可以将收发信机1025认为是I/O设备1060的组件,而不是网络连接设备1020的组件或也是网络连接设备1020的组件。I/O设备1060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与在UA10的前述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组件实质上类似,比如显示器702和输入704。
尽管在本公开中已经提供了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很多其它特定形式来体现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应当认为本示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预期不受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例如,可以将各种单元或者组件进行结合或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可以省略或者不实现特定特征。
此外,可以将在各种实施例中描述和说明为离散或者单独的技术、系统、子系统和方法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者方法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相结合或者集成。所示或者所述相连或者直接相连或者彼此通信的其它项可以是通过某个接口、设备或者中间组件间接相连或者通信的,不管以电子的、机械的或者其它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确定改变、替代以及变更的其它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文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这些改变、替代以及变更的其它示例。
为了向公众通知本发明的范围,给出所附权利要求。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无线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包括:
标识分量载波的集合,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中的每个分量载波包括由用户设备UE(10)监视的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控制信道信号通知针对UE的数据信道指派信息;以及
使用仅对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的子集的监视来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恢复包括: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检测下行链路物理层上的丢失同步情况来检测无线链路故障,所述丢失同步情况发生预定的持续时间。
4.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的所述子集中的分量载波的数目等于1。
5.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的所述子集包括锚定载波。
6.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7.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是向用户设备UE指派的分量载波的集合的子集。
8.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包括小区。
9.一种用于无线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包括:
标识分量载波的集合;
基于使用仅对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的子集的监视来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恢复,其中,执行无线故障恢复包括:通过检测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的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随机接入故障来执行无线链路故障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中的至少一个载波包括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量载波的集合是向UE指派的分量载波的集合。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700)中的用户设备UE(10),所述UE包括处理器(802,1010),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700)中的用户设备UE(10),所述UE包括处理器(802,1010),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4605209P | 2009-09-25 | 2009-09-25 | |
US61/246,052 | 2009-09-25 | ||
US24815009P | 2009-10-02 | 2009-10-02 | |
US61/248,150 | 2009-10-02 | ||
US29354710P | 2010-01-08 | 2010-01-08 | |
US61/293,547 | 2010-01-08 | ||
PCT/US2010/050218 WO2011038243A2 (en) | 2009-09-25 | 2010-09-24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5122A CN102845122A (zh) | 2012-12-26 |
CN102845122B true CN102845122B (zh) | 2016-04-20 |
CN102845122B9 CN102845122B9 (zh) | 2016-06-29 |
Family
ID=43243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53484.6A Active CN102845122B9 (zh) | 2009-09-25 | 2010-09-24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48641B2 (zh) |
EP (5) | EP4307760A1 (zh) |
CN (1) | CN102845122B9 (zh) |
CA (2) | CA2775313A1 (zh) |
HU (1) | HUE051735T2 (zh) |
WO (1) | WO2011038243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16841A1 (en) | 2009-09-25 | 2013-01-17 | Mo-Han Fo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EP2481182B1 (en) | 2009-09-25 | 2016-01-13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CA2775305C (en) | 2009-09-25 | 2017-07-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WO2011039969A1 (ja) * | 2009-09-29 | 2011-04-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KR101785997B1 (ko) | 2009-10-30 | 2017-10-17 |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요소 반송파 집합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단말의 수신방법 |
JP5395641B2 (ja) | 2009-11-30 | 2014-01-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
MX2012006801A (es) | 2009-12-17 | 2012-07-10 | Lg Electronics Inc | Aparato y metodo para evitar bloqueo del canal de control. |
WO2011082822A1 (en) * | 2010-01-05 | 2011-07-1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establish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1083991A2 (ko) * | 2010-01-07 | 2011-07-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구성 반송파 설정 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101752500B1 (ko) | 2010-01-07 | 2017-06-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동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462483B2 (en) * | 2010-01-07 | 2016-10-04 | Lg Electronics Inc. | Power-efficient channel quality measuring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carrier aggregation is employed, and a device for the same |
JP5072986B2 (ja) * | 2010-02-15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
JP4862086B2 (ja) * | 2010-03-04 | 2012-0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EP2549820B1 (en) * | 2010-03-17 | 2015-07-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SPS |
EP2387272B1 (en) * | 2010-05-11 | 2016-1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toring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for rapid recovery in case of handover failure |
FR2960724B1 (fr) * | 2010-05-31 | 2012-06-29 | Sierra Wireless Inc | Procede de synchronisation d'un terminal sur une frequence d'un reseau de radiocommunication,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moyen de stockage et terminal correspondants |
JP2013537727A (ja) * | 2010-06-07 | 2013-10-03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HUE047969T2 (hu) * | 2010-06-18 | 2020-05-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ljárások összetevõ vivõ indexek és kapcsolódó vezeték nélküli végberendezések és bázisállomások szerint elrendezett teljesítménytartalék-jelentések biztosítására |
US8730829B2 (en) | 2010-10-01 | 2014-05-20 | Mediatek Inc. | Ind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transmit power capacilty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JP5396375B2 (ja) * | 2010-11-30 | 2014-01-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
US8711791B2 (en) * | 2010-12-20 | 2014-04-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enial of service (DoS) attack prevention through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reallocation |
CN102611486B (zh) * | 2011-01-19 | 2018-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扰码标识信令组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EP2670191A4 (en) * | 2011-01-27 | 2017-02-08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
JP2014505447A (ja) * | 2011-02-11 | 2014-02-27 |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 | 多重送受信ポイント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6059740B (zh) * | 2011-03-14 | 2019-07-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JP5732936B2 (ja) * | 2011-03-15 | 2015-06-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信局、受信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ギャップ割当方法 |
EP2698017B1 (en) * | 2011-04-13 | 2015-1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radio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EP2561638B1 (en) * | 2011-06-04 | 2014-07-2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Enhanced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US20130010641A1 (en) * | 2011-07-05 | 2013-01-10 | Esmael Dinan | Carrier Activation Employing RRC messages |
EP2761927A4 (en) * | 2011-09-30 | 2015-08-12 | Intel Corp | METHODS OF SIMULTANEOUSLY TRANSPORTING INTERNET TRAFFIC O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
MX2013010114A (es) | 2011-10-18 | 2013-10-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odo y aparato de indicacion de celda primaria para desmodulacion de canal de control mejorada. |
US9642114B2 (en) * | 2011-11-04 | 2017-05-02 | Intel Corporation | Path-loss estimation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environment |
GB2490978B (en) * | 2011-11-10 | 2013-06-12 | Renesas Mobile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 and synchronization |
KR20130061936A (ko) * | 2011-12-02 | 2013-06-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전한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GB2501953B (en) | 2012-01-30 | 2014-11-05 | Broadcom Corp |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mobility procedures |
US20130250875A1 (en) * | 2012-03-23 | 2013-09-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US9338773B2 (en) * | 2012-03-26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on search space for EPDCCH in LTE |
US9544779B2 (en) * | 2012-03-26 | 2017-01-1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frequencies in white space |
KR20130108931A (ko) * | 2012-03-26 | 2013-10-07 | 주식회사 팬택 | 하이브리드 arq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하이브리드 arq 정보 수신 방법 |
US9629166B2 (en) * | 2012-05-11 | 2017-04-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existence between legacy carrier types and new carrier types |
US9198070B2 (en) | 2012-05-14 | 2015-11-24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8982693B2 (en) * | 2012-05-14 | 2015-03-17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125122B2 (en) * | 2012-06-09 | 2015-09-01 | Apple Inc. | Paging for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nnected mode |
EP2873170B1 (en) * | 2012-07-10 | 2017-09-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cess class bar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878379A1 (en) | 2012-08-03 | 2014-02-06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crambl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generation |
US9635644B2 (en) | 2012-08-10 | 2017-04-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coverage enhancements |
JP5715601B2 (ja) * | 2012-08-29 | 2015-05-0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KR102161145B1 (ko) * | 2012-09-06 | 2020-09-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대칭형 멀티캐리어 통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178755B2 (en) * | 2012-11-14 | 2015-11-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ime-based link fault localization |
EP2918097B1 (en) | 2012-11-14 | 2018-03-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9510260B2 (en) * | 2012-11-25 | 2016-11-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647818B2 (en) | 2013-01-03 | 2017-05-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ngle-tone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9681465B2 (en) * | 2013-01-17 | 2017-06-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efficient operation of LTE bas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WO2014158268A1 (en) | 2013-03-29 | 2014-10-0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xtended pag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cyc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 2015-10-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
US9191178B2 (en) | 2013-04-04 | 2015-11-1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hanc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small data transfers |
EP2982154B1 (en) * | 2013-04-04 | 2018-08-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epdcch |
US9445338B2 (en) | 2013-04-04 | 2016-09-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configuration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collision avoidance |
US9350524B2 (en) * | 2013-07-16 | 2016-05-24 | Mbit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based cell reselection and handovers |
US20150065138A1 (en) * | 2013-08-30 | 2015-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equency handover with inter-frequency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
WO2015051504A1 (zh) * | 2013-10-09 | 2015-04-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半静态共享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
EP3751910A1 (en) * | 2013-11-21 | 2020-12-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cellular wireless access |
US20170034709A1 (en) * | 2014-04-09 | 2017-02-02 | Ntt Docomo, Inc. |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US9386505B2 (en) * | 2014-04-15 | 2016-07-05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ondary cell ID selection |
CN105554680B (zh) * | 2014-10-31 | 2020-07-3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为mtc ue配置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9648582B2 (en) * | 2014-11-06 | 2017-05-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AN paging mechanism to enable enhanced coverage mode |
US9872286B2 (en) | 2014-11-21 | 2018-01-16 | Apple Inc. | Compress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link budget limited U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US11382080B2 (en) | 2015-01-09 | 2022-07-05 | Apple Inc. | System information signaling for link budget limited wireless devices |
US9258749B1 (en) | 2015-01-12 | 2016-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y after radio link failure |
US9596638B2 (en) * | 2015-02-11 | 2017-03-14 | Apple Inc.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link quality evaluation of mobile cellular systems |
US20180248601A1 (en) * | 2015-03-16 | 2018-08-30 | Ntt Docomo, Inc. |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918344B2 (en) | 2015-04-09 | 2018-03-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verage support |
US10091775B2 (en) | 2015-08-18 | 2018-10-02 | Apple Inc. | Non-PDCCH signaling of SIB resource assignment |
JP2018532289A (ja) * | 2015-09-10 | 2018-11-01 | グァンドン オッポ モバイル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チャネル測定と測定結果報告の方法 |
WO2017079574A1 (en) * | 2015-11-04 | 2017-05-1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 implementing paging procedures for reduced bandwith mtc devices |
WO2017198294A1 (en) * | 2016-05-18 | 2017-1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exible configuration of paging signals |
CN107666709B (zh) * | 2016-07-28 | 2022-03-29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用于寻呼的方法 |
WO2018030809A1 (ko) * | 2016-08-10 | 2018-02-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Nb-iot에서 페이징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랜덤 액세스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
EP3965486A1 (en) * | 2016-08-10 | 2022-03-09 | ZTE Corporation | Pa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8307378B (zh) * | 2016-08-10 | 2021-09-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寻呼方法、装置及系统、用户设备 |
CN107734642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指示和分配寻呼物理资源块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8031141A1 (en) * | 2016-08-11 | 2018-02-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upport of idle mode paging in non-anchor carrier |
CN109565879B (zh) * | 2016-08-12 | 2022-09-0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随机接入的载波配置 |
CN107769830B (zh) * | 2016-08-19 | 2022-10-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协同工作子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8058638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寻呼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US10506472B2 (en) * | 2016-11-03 | 2019-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arrowband reference signals in non-anchor resource blocks |
US11212813B2 (en) * | 2017-01-13 | 2021-1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resources |
US11134492B2 (en) | 2017-04-12 | 2021-09-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recovery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
CN115087100B (zh) * | 2017-05-03 | 2024-04-16 | Idac控股公司 | 用于新无线电(nr)中的寻呼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
CN110612680B (zh) * | 2017-05-04 | 2022-04-2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延迟或丢失的控制信令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396931B1 (ko) * | 2017-05-04 | 2022-05-1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중 연결 네트워크에서 보조 노드 장애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20180368009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Beam Recovery |
RU2740044C1 (ru) * | 2017-06-23 | 2020-12-31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е механизмы обнаружения rlf, многолучевого rlm и bfr с полным разнесением в nr |
US10211898B2 (en) | 2017-06-26 | 2019-02-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Configurable beam failure event design |
RU2735550C1 (ru) | 2017-07-13 | 2020-11-03 | ЗедТиИ КОРПОРЕЙШН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
US10517002B2 (en) * | 2017-07-20 | 2019-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UE) indication of coverage mismatch between common search space (CSS) and user-specific search space (USS) for 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 (RMSI) delivery |
WO2019029626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AULT AFTER BEAM FAILURE |
US10567064B2 (en) | 2017-09-08 | 2020-02-1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Beam recovery for partial control channel failure |
CN116232356A (zh) * | 2017-09-22 | 2023-06-0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
US11277862B2 (en) | 2017-10-26 | 2022-03-1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configured grant |
US11751204B2 (en) | 2017-10-27 | 2023-09-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Group common DCI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EP3484057B1 (en) | 2017-11-09 | 2021-01-0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si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bandwidth parts |
CA3024549A1 (en) | 2017-11-16 | 2019-05-1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control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
US10750562B2 (en) * | 2018-02-02 | 2020-08-18 | Ofinno, Llc | Connection failure report considering bandwidth |
CN110149182B (zh) * | 2018-02-12 | 2022-05-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AU2018409333B2 (en) * | 2018-02-19 | 2022-12-01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CA3038595A1 (en) | 2018-03-30 | 2019-09-30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using bandwidth parts |
JP2021520718A (ja) * | 2018-04-05 | 2021-08-19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リンク障害管理 |
CN110446220B (zh) | 2018-05-04 | 2022-03-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链路恢复方法和终端 |
CN112106309A (zh) * | 2018-05-10 | 2020-12-18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新无线电非许可频谱中的波束故障恢复 |
EP3934150A1 (en) | 2018-05-15 | 2022-01-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Multiple active bandwidth parts |
CA3043813A1 (en) | 2018-05-18 | 2019-11-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with multiple active bandwidth parts |
EP3573420B1 (en) | 2018-05-21 | 2023-07-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for multiple active resources |
US11357053B2 (en) | 2018-05-21 | 2022-06-07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sing multiple active bandwidth parts |
WO2020020495A1 (en) | 2018-07-27 | 2020-01-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Link failure recovery in c-drx mode |
US11388755B2 (en) | 2018-08-03 | 2022-07-1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plink and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s |
CN110798900B (zh) * | 2018-08-03 | 2024-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失败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489522B (zh) | 2018-08-07 | 2023-06-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中的链路恢复 |
CN110876209B (zh) * | 2018-08-31 | 2022-11-18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连接重定向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KR20200060965A (ko) * | 2018-11-23 | 2020-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라디오 링크 페일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
CN111479333B (zh) * | 2019-01-23 | 2022-09-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1438047B2 (en) * | 2019-02-14 | 2022-09-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failure indication techniques |
US11956120B2 (en) * | 2019-09-30 | 2024-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icating sidelink connection loss |
US20220369089A1 (en) * | 2021-05-14 | 2022-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ed sib1 scheduli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4204A (zh) * | 2001-09-10 | 2004-12-08 | ����ɭ�绰�ɷ�����˾ | 无线网络控制器出故障时连接模式中的移动台的恢复 |
CN1852530A (zh) * | 2005-08-01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rab指配故障的上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61477B2 (en) | 1994-10-12 | 2014-02-25 | Touchtunes Music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and selecting audio and video information and method implemented by said system |
US6850497B1 (en) | 1995-09-19 | 2005-02-01 | Mobile Satellite Ventures, Lp | Satellite trunked radio service system |
US6925067B2 (en) | 1999-04-23 | 2005-08-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of overhead channels in a mixed bandwidth system |
US7349439B2 (en) | 2001-12-06 | 2008-03-25 | Pulse-Link, Inc. |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7161989B1 (en) | 2003-03-29 | 2007-01-09 | Wideband Semiconductors, Inc. | CIC qam modulator |
US7339904B2 (en) * | 2004-02-06 | 2008-03-04 | M-Stack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644200B2 (en) | 2004-10-22 | 2014-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multiplexing of unicast and multicast signals on a downlink carrier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889755B2 (en) | 2005-03-31 | 2011-0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SDPA system with reduced inter-user interference |
US7734262B2 (en) | 2005-07-18 | 2010-06-08 | Rashid Ahmed Akbar Atta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throttling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439367A (en) | 2006-06-20 | 2007-12-27 | Nec Corp | Separate ACK/NACK channel from a control channel |
CN101529783A (zh) | 2006-08-23 | 2009-09-09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在基于分组的蜂窝系统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数据传送和接收 |
US20110044223A1 (en) | 2006-08-23 | 2011-02-2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bms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in packet based on cellular system |
US20090034486A1 (en) | 2007-08-03 | 2009-02-05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KR20090029623A (ko) * | 2007-09-18 | 2009-03-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획득 방법 |
US20090170498A1 (en) | 2007-12-31 | 2009-07-02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edited cell reselection during access procedures for cellular mobile stations |
US7903818B2 (en) | 2008-03-13 | 2011-03-08 | Lg Electronics Inc. |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improving scrambling efficiency |
US8711785B2 (en) | 2008-03-25 | 2014-04-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st 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US8634384B2 (en) | 2008-04-11 | 2014-01-21 | Wi-Lan Inc. |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a link performance parameter |
EP2308185A4 (en) | 2008-07-30 | 2015-06-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553529B2 (en) | 2008-08-07 | 2013-10-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RQ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
WO2010016272A1 (ja) | 2008-08-08 | 2010-02-1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端末 |
KR101537614B1 (ko) | 2008-08-11 | 2015-07-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주파수 블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
US8391244B2 (en) | 2008-08-14 | 2013-03-05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
JP5219708B2 (ja) | 2008-09-22 | 2013-06-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KR20100035088A (ko) | 2008-09-25 | 2010-04-0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
US20100091678A1 (en) | 2008-10-09 | 2010-04-1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ownlink rank indication and uplink rank reporting for dedicated beamforming |
WO2010048178A1 (en) | 2008-10-20 | 2010-04-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arrier aggregation |
ES2717344T3 (es) | 2009-02-03 | 2019-06-20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Aparato y método para agrupar ACK/NACK |
TWI497932B (zh) | 2009-03-12 | 2015-08-2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無線連結失效監視方法及裝置 |
KR101572272B1 (ko) | 2009-04-21 | 2015-12-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무선통신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
US20100272017A1 (en) | 2009-04-23 | 2010-10-2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information |
US9191177B2 (en) | 2009-05-04 | 2015-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US8565167B2 (en) | 2009-07-02 | 2013-10-22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CK/NAK feedback in TDD communications |
US8942209B2 (en) * | 2009-08-12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serving cell change when moving among different cell types |
-
2010
- 2010-09-24 EP EP23185051.2A patent/EP43077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0-09-24 CN CN201080053484.6A patent/CN102845122B9/zh active Active
- 2010-09-24 HU HUE12194086A patent/HUE051735T2/hu unknown
- 2010-09-24 EP EP10768313A patent/EP2481254A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0-09-24 US US13/498,314 patent/US884864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4 EP EP21151829.5A patent/EP383309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4 CA CA2775313A patent/CA277531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0-09-24 EP EP12194093.6A patent/EP2563069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4 EP EP12194086.0A patent/EP256306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4 WO PCT/US2010/050218 patent/WO2011038243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9-24 CA CA3203406A patent/CA320340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4204A (zh) * | 2001-09-10 | 2004-12-08 | ����ɭ�绰�ɷ�����˾ | 无线网络控制器出故障时连接模式中的移动台的恢复 |
CN1852530A (zh) * | 2005-08-01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rab指配故障的上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63069A3 (en) | 2016-07-27 |
US20130051214A1 (en) | 2013-02-28 |
EP4307760A1 (en) | 2024-01-17 |
EP2563068B1 (en) | 2020-11-04 |
EP3833090A1 (en) | 2021-06-09 |
US8848641B2 (en) | 2014-09-30 |
EP2563069A2 (en) | 2013-02-27 |
CA2775313A1 (en) | 2011-03-31 |
EP2563068A2 (en) | 2013-02-27 |
EP2481254A2 (en) | 2012-08-01 |
CN102845122A (zh) | 2012-12-26 |
WO2011038243A3 (en) | 2011-07-21 |
EP2563069B1 (en) | 2019-01-02 |
HUE051735T2 (hu) | 2021-03-29 |
EP3833090B1 (en) | 2023-08-23 |
CN102845122B9 (zh) | 2016-06-29 |
WO2011038243A2 (en) | 2011-03-31 |
EP2563068A3 (en) | 2016-07-27 |
CA3203406A1 (en) | 2011-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5122B (zh)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823186B (zh)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US1220067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
US1125920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ACH preamble o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0691416B (zh) |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728891B2 (en) |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 |
CN102907152B (zh) |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6464641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同步参考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840727B (zh) | 用于独立mtc操作的方法 | |
CN109561508A (zh) |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 | |
KR20190126129A (ko) | 전송 방향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07113142A (zh) | 在未许可频谱中的蜂窝通信网络传输中填充空符号 | |
WO2022028950A1 (en) | Method to indicate cell support for reduced capability ue | |
WO2017174125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 |
CN117411598A (zh) | 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6633508A (zh) | 下行tci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I03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Correct False: Error Number: 16 Page: full text Volume: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