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12428A -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428A
CN102812428A CN2011800137969A CN201180013796A CN102812428A CN 102812428 A CN102812428 A CN 102812428A CN 2011800137969 A CN2011800137969 A CN 2011800137969A CN 201180013796 A CN201180013796 A CN 201180013796A CN 102812428 A CN102812428 A CN 102812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displa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di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37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428B (zh
Inventor
藤若雅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1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1Arbitration of resources in a display system, e.g. control of access to frame buffer by video controller and/or main proces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具有:多个显示器,分别显示应用屏幕;以及控制装置,从多个显示器中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正在执行的应用与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控制装置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并使用第一依赖条件或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所述第一依赖条件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器的信息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信息处理终端(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个人计算机等)包括具有两个显示器的信息处理终端。上述信息处理终端中的某些能够在每个显示器中独立显示多个应用中的每个应用(参见专利文献1)。如果同时激活两个应用并且针对两个显示器中的每个显示器显示应用屏幕,同时或交替地使用两个应用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与在信息处理终端的并行处理中的资源使用方法有关的技术。根据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终端记录其自身资源中的每项资源是否正在使用。如果要激活新任务,而该任务所需的资源已被另一任务使用,终端确定该资源或者替代资源(如果存在的话)要由哪个任务使用。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10-198505A
专利文献2:JP4296175B
发明内容
在一种能够使用两个显示器执行两个应用的信息处理终端中,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共享的资源可能被应用大量消耗。
通常,应用屏幕显示在显示器表面上的应用处于消耗大量资源以输入用户操作或执行处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尽管应用屏幕未显示在显示器表面上的应用已被激活并正在执行,但该应用不消耗大量资源。可选地,这样的应用可以保持于非活动状态,在非活动状态下,资源消耗(如,存储区所使用的资源)降低。
因此,当应用在两个显示器上独立显示时,信息处理终端同时执行两个应用,并且因此与包括一个显示屏的信息处理终端相比,消耗更多的资源。结果,可能发生异常,如,应用的操作速度降低、应用无法正常操作、应用被强制关闭等。
以文件存取为例,可能存在以下情况:由于应用的处理导致虚拟存储器已满时发生的文件存取可能与来自另一应用的正常文件存取竞争。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2公开了与在信息处理终端的并行处理中的资源使用方法有关的技术,但其具有如(1)至(3)中所述的问题。
(1)专利文献2描述了根据资源使用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的方法。然而,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方法独立确定每个显示器上的应用使用的多个资源,并且具有以下问题:无法通过同时考虑多个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
(2)专利文献2描述了根据资源使用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的方法。然而,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方法根据资源当前是否被使用来进行确定。因此,具有以下问题:无法在考虑到施加于信息处理终端的负荷大小的同时,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
(3)专利文献2描述了如果正在执行的应用使用了要激活的新应用所需的显示器则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或在替代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的方法。然而,其具有以下问题:如果显示器的特性不同,无法在保持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同时在具有新应用所请求的特性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1)至(3)中至少一个问题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多个显示器,分别显示应用的屏幕;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从多个显示器中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其中
如果正在执行的应用与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控制装置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并使用第一依赖条件或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所述第一依赖条件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
用于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控制方法是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终端包括多个显示器,多个显示器分别显示应用的屏幕,并且控制方法包括:
终止正在执行的且与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的应用,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要激活的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以及
使用第一依赖条件或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所述第一依赖条件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了在一个显示器上执行多个应用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强制激活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变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三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变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第四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第六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七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应用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与第八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处理相关的示例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与第八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处理相关的示例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表格示例的图,在该表格上记录了应用中多个项目使用的资源量。
图16A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示例的图。
图16B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示例的图。
图17A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17B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另一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每个示例实施例公共的基本配置和操作。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正视图。作为示例,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是具有通信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并由两个相连的能够开合的外壳13和14形成,外壳13和14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显示器11和12。两个显示器11和12被配置为:在外壳13和外壳14打开的情况下,显示器的显示表面朝向相同方向,并且同时进入用户的视野。然而,在两个外壳13和14中分别具有显示器11和12的信息处理终端10不必是开合式的,而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配置。作为另一示例,信息处理终端可以是滑动式的,其中,两个外壳13和14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或者两个外壳13和14可以彼此分开。
首先,将描述信息处理终端10的概况。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功能框图。参照图2,信息处理终端10具有显示器11和12以及控制单元15。
显示器11和12分别是显示设备,如,用于显示应用屏幕的液晶。
控制单元15是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各种应用的处理,并在显示器11和12上显示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应用屏幕。控制单元15可以包括负责执行各种应用处理等的CPU、以及负责显示器11和12上的图像显示处理的GPU(图形处理单元)。
控制单元15能够并行执行两个应用,并分别在显示器11和12上显示两个应用的应用屏幕。
此外,控制单元15能够执行多个应用,使得多个应用能够以叠加方式显示在一个显示器上。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15考虑用户的意图,并在显示器的前端(表面上)激活应用之后,立即显示该应用的应用屏幕。
图3是示出了在一个显示器上执行多个应用的示例的概念图。图3示出了在显示器11上执行四个应用A1至A4的示例。应用A1的应用屏幕实际显示在显示器11上,执行了应用A2至A4,但应用屏幕不可见。在该情况下,应用A1称为显示应用,而应用A2至A4称为潜在应用。此外,潜在应用A2至A4具有层级(排位)。从距显示应用A1最近的潜在应用A2到距显示应用A最远的潜在应用A4,层级变深。例如,如果显示应用A1终止,最高排序的潜在应用A2重新变为显示应用。
由于输入用户操作并频繁执行处理,显示应用消耗大量资源。另一方面,潜在应用基本上消耗较少的资源。此外,控制单元15可以使潜在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在非活动状态下,有意地减少资源消耗。
此处,资源是信息处理终端10拥有的用于执行应用的物理或虚拟资源。资源包括:指示中间消耗量(如,CPU或GPU的处理能力、存储器容量、通信吞吐量、电能、通道数目)的类型的资源;以及指示以设备(如,摄像机、GPS、传感器、或通信设备的设备)是否被使用而固定的设备型的资源(应用独占型)。当执行应用时,应用使用资源。
控制单元15确定:当要激活新应用时,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显示新应用的应用屏幕。
以下将描述每个示例实施例的细节。
(第一示例实施例)
作为第一示例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仅假设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资源的情况。指示中间消耗量的资源的示例包括:CPU的处理能力、存储器容量、通信吞吐量、通道数目、电能等。
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基本配置是图2所示的配置。
图4是示出了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该屏幕显示控制的处理主要由控制单元15执行。
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具有:多个显示器11和12,分别显示应用的屏幕;控制单元15,基于信息处理终端10消耗的资源量,从多个显示器11和12中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因此,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终端10能够通过考虑施加于信息处理终端的负荷,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以下将给出详细描述。
在图4的初始状态下,某个应用可能已在执行,或者根本不必执行应用。
参照图4,当接收到激活新应用的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在第一条件下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101)。此处,第一条件是:如果要在一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该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正在消耗的资源量之和不超过预定阈值。作为示例,资源消耗量的统计量是在过去执行中资源消耗量的平均值。如果因正在执行的应用实时消耗的资源量导致不能执行该应用时,通过该第一条件,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如果确定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之一或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针对被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还在第二条件下,进一步确定能否激活新应用(步骤102)。
此处,第二条件是:如果要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新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量之和不超过预定阈值。作为示例,应用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是过去执行的应用消耗的资源量的平均值。假设使用所消耗的平均资源量来实现正在执行的应用,如果不能激活该应用,通过该第二条件,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第二条件下也确定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之一或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针对被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还在第三条件下,确定能否激活新应用(步骤103)。
此处,第三条件是:当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后另一显示器上的显示应用终止时,两个显示器11和12上的应用消耗的资源量总和不超过阈值。如果假设未来由于显示器11和12的表面上的应用已经终止而所述应用之下的应用来到前端导致所使用的资源总量出现问题,在该第三条件,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第三条件下也确定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或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确定能够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步骤104)。作为结果,可以优先考虑满足所有第一至第三条件的显示器,激活应用。例如,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显示器11上当前的显示应用变为最高排序的潜在应用。如果应用变为潜在应用,应用的实时资源消耗量降低。
如果在第三条件下确定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并且可以在所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然而,这只是一个示例。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另外的条件下进行确定。具体地,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和在显示器12上激活之间新应用消耗的资源量存在差异,可以选择资源消耗量较小的显示器。
如果在步骤101至103中的任一步骤确定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强制激活处理(步骤105)。强制激活处理是以下处理:激活所请求的新应用,同时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的状态控制为使得总的资源消耗量降低。稍后将描述强制激活处理的细节。然而,执行强制激活处理也只是一个示例。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步骤101至103中的任一步骤确定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确定,不激活新应用。
图5是示出了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强制激活处理的流程图。如果在图4的流程图中确定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执行该强制激活处理。
参照图5,信息处理终端10首先确定:如果在显示器11和12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能否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201)。在显示器11和12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意味着:在其上显示应用的应用屏幕的显示器从显示器11改变为显示器12或从显示器12改变为显示器11。如果在显示器11和12之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两个显示器11和12的显示应用和潜在应用发生改变,并且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发生改变。
通过在显示器11和12之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如果作为所消耗的资源总量改变的结果能够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如此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步骤202),并激活新应用(步骤203)。
如果即使在显示器11和12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后也不能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显示器之一上激活新应用,并使另一显示器上的显示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步骤204)。
此处,非活动状态指以下状态:在保持执行的同时降低所消耗的资源量。例如,如果使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可以释放为应用分配的存储区。可选地,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激活哑应用,从而使显示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在哑应用中,所显示的应用消耗的资源量为0。结果,显示应用变为潜在应用,并且所消耗的资源量降低。此时,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使进入非活动状态的应用的应用屏幕变黑或以缩略图对其进行表示。
此外,在图5中的示例中,如果即使在显示器11和12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后也不能激活新应用,使不在其上显示新应用的显示器表面上的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不确定能否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的情况下,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上显示新应用,并且使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的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示出了基于所有第一至第三条件进行确定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仅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条件下进行确定。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意两个条件下进行确定。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示出了按第一至第三条件的顺序使用第一至第三条件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按任意顺序使用第一至第三条件。
(第二示例实施例)
作为第一示例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仅假设能够测量其消耗量的资源(如,CPU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器容量)的情况,但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将举例说明仅假设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设备(如,摄像机和传感器)的类型的资源的情况。此处,该类型的资源将称为设备。
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10选择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使得两个显示器11和12的显示应用不使用相同的设备,以免多个应用同时使用相同的设备。
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同样,信息处理终端10的基本配置是图2所示的配置。
图6是示出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该屏幕显示控制的处理主要由控制单元15执行。在图6中的初始状态下,某个应用可能已在执行,或者根本不必执行应用。
参照图6,当接收到激活新应用的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新应用是否使用设备(步骤301)。如果新应用使用设备,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使用与新应用要所使用的设备相同的设备的应用是否被显示为显示器11或12上的显示应用(步骤302)。
如果在步骤301确定新应用未使用设备或者如果在步骤302确定与新应用使用相同设备的应用并未显示,信息处理终端10在从显示器11和12中任意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303)。
如果在步骤302确定与新应用使用相同设备的应用显示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304)。结果,使用相同设备的多个应用将不会同时变为显示应用。
此处,假设与其他应用不存在竞争,并且未安装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中任一个上激活的应用。此外,作为初始状态,假设使用相同设备的两个应用不是显示器11和12的显示应用。因此,在图6中,假设必定能够至少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关于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设备(如,摄像机)的类型的资源,可以对应用使用资源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并将其用于确定选择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以下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变型。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变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该屏幕显示控制的处理主要由控制单元15执行。在图7中的初始状态下,某个应用可能已在执行,或者根本不必执行应用。
参照图7,当接收到新应用的激活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是否存在新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步骤701)。此处,以使用率表示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性,所述使用率是通过将执行应用且使用设备的次数除以执行应用的次数获得的。存在新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这一事实意味着:使用率超过阈值。例如,阈值为0。
如果新应用有可能使用设备,作为第四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新应用要使用的设备当前是否正在被显示应用中的任一个使用(步骤702)。
如果新应用要使用的设备当前未被显示应用中的任一个使用,作为第五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有可能使用设备的应用是否是显示器中任一个的显示应用(步骤703)。如果有可能使用设备的应用不是显示器中任一个的显示应用,作为第六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进一步确定有可能使用设备的应用是否是显示器中任一个的潜在应用(步骤704)。
存在潜在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这一事实意味着:存在应用作为潜在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或者存在当应用被显示时使用设备的可能。
如果在步骤701确定不存在新应用使用设备的可能,或者如果在步骤704确定不存在可能使用新应用要使用的设备的潜在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任意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705)。
如果在步骤702确定存在正被显示的、当前正在使用新应用要使用的设备的应用,或者如果在步骤703确定存在有可能使用该设备的显示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与显示应用的显示器相同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706)。
如果在步骤704确定存在可能使用新应用要使用的设备的潜在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与潜在应用的显示器相同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707)。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示出了在所有第四至第六条件下确定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仅在第四至第六条件中的任一条件下进行确定。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在第四至第六条件中的任意两个条件下进行确定。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示出了按第四至第六条件的顺序使用第四至第六条件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按任意顺序使用第四至第六条件。
(第三示例实施例)
在第三示例实施例中,将举例说明存在指示中间消耗量(如,CPU的处理能力)的资源和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设备(如,摄像机)的资源(设备)的情况。
第三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基本配置与图2所示的相同。
第三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对图4所示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处理和图6所示的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的处理进行组合的处理,来执行屏幕显示控制。
图8是示出了第三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该屏幕显示控制的处理主要由控制单元15执行。在图8中的初始状态下,某个应用可能已在执行,或者根本不必执行应用。
参照图8,当接收到新应用的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在第一基准下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401)。第一基准是用于关于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资源,来确定新应用能否在显示器上激活的基准。此处,作为具体示例,第一基准是图4所示的步骤101至103的处理。然而,假设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的情况不同于新应用仅能在显示器11和12之一上激活的情况。
如果基于第一基准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还是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402)。
第二基准是用于关于其使用与否固定的类型的资源,来确定新应用能否在显示器上激活的基准。此处,作为具体示例,第二基准是图6所示的步骤301至302的处理。然而,假设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的情况不同于新应用仅能在显示器11和12之一上激活的情况。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步骤402的确定结果确定(确定1)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步骤403)。由于在第一基准中未向显示器11或12赋予优先级,在确定1中能够基于第二基准进行确定。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303和304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401确定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404)。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基于第一基准的确定结果和基于第二基准的确定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步骤405)。针对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此处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也能够激活新应用,则不存在冲突。针对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不能激活新应用并且此外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够在另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则发生冲突。
如果不存在冲突,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第一和第二基准的确定结果确定(确定2)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步骤406)。例如,如果存在基于第一和第二基准确定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仅需确定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如果存在冲突,作为示例,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向第二基准赋予高于第一基准的优先级,来确定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并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407)。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要在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当要激活新应用时,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图5所示的强制激活处理。
此处作为示例示出了向第二基准赋予高于第一基准的优先级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向第一基准赋予高于第二基准的优先级,或者在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不激活新应用。
如果在步骤401确定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408)。
信息处理终端10在步骤408基于第二基准的确定结果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并通过强制激活处理激活应用(步骤409)。如果确定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如果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任意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此处,示出了在步骤409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步骤401基于第一基准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可以确定不执行步骤408的处理,并且不激活新应用。
此外,由于在本示例中向第二基准赋予高于第一基准的优先级,假设不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不能在显示器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然而,如果向第一基准赋予高于第二基准的优先级,可以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在该情况下,仅需基于第一基准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在基于第一基准的确定后基于第二基准进行确定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基于第二基准的确定后基于第一基准进行确定。
图9是示出了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变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参照图9,当接收到激活新应用的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第二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501)。
如果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一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502)。接着,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步骤502的确定结果确定(确定1)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步骤503)。由于在第二基准中未向显示器11或12赋予优先级,在确定1中仅需基于第一基准进行确定。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执行图4所示的步骤104和105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501确定仅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一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504)。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基于第一基准的确定结果和基于第二基准的确定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步骤505)。此处,针对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也能够激活新应用,则不存在冲突。此外,如果基于第一基准还确定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则不存在冲突。针对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不能激活新应用并且基于第一基准确定能够在另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则发生冲突。
如果不存在冲突,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第一和第二基准的确定结果确定(确定2)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步骤506)。例如,如果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仅需确定基于第二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在该情况下,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图5所示的强制激活的处理。
如果存在冲突,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向第一基准赋予高于第二基准的优先级,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并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507)。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在基于第一基准确定为能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当要激活新应用时,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图5所示的强制激活的处理。
此处,作为示例示出了向第一基准赋予高于第二基准的优先级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向第二基准赋予高于第一基准的优先级,或者在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不激活新应用。
此外,示出了在第三示例实施例中以固定方式首先使用第一基准以及在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变型中以固定方式首先使用第二基准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根据要新激活的应用,选择要首先使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哪个条件。通过针对每个应用事先设置要向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设备的资源(设备)还是指示中间消耗量的资源赋予优先级,可以根据设置来选择要首先使用第一基准还是第二基准。例如,如果要激活设置为设备优先的应用,可以配置首先基于第一条件进行确定,接着基于第二条件进行确定。或者,顺序可以颠倒。此外,可以针对每个应用事先固定要向哪个资源赋予优先级。在该情况下,仅需首先或稍后使用与优先资源所属类型有关的基准。
(第四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中,假设两个显示器11和12具有相同设备特性的情况,但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示器特性包括:显示器的帧速率、安装显示器的外壳中是否配置有摄像机或传感器等。
如果显示器11和12具有不同的特性,信息处理终端10优选地向特性适于应用的显示器赋予高于另一显示器的优先级。即,信息处理终端10优选地如上所述适当地保持总的资源消耗量,避免应用在它们所使用的设备中彼此竞争,并优先选择特性适于新应用的显示器。
在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10在根据基于资源消耗量的确定、基于资源(设备)是否被使用的确定、或者将两者组合的确定的确定结果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在第四示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添加与显示器11和12如何满足应用所需特性有关的另一条件,来确定要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哪一个上显示新应用。
图10是示出了第四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当接收到新应用的激活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上述第一基准、第二基准或两者的组合,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1)。可以按与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所示的相似的方式来进行确定。
在步骤601,如果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以下第三基准,来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2)。
第三基准是用于确定显示器11和12的特性是否满足新应用要求的基准。例如,如果新应用需要显示在与摄像机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上,与摄像机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满足新应用的要求,而与摄像机安装在不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不满足新应用的要求。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步骤602的确定结果来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3)。由于在步骤601未向显示器11或12赋予优先级,此处可以基于第三基准进行确定。具体地,如果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满足应用的要求,信息处理终端10选择该显示器。可选地,如果显示器11和12都满足应用的要求,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显示器中的任一个。
如果在步骤601确定可以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4)。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步骤601的确定结果和步骤604的确定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步骤605)。此处,针对在步骤601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基于第三基准确定也能够激活新应用,则不存在冲突。针对在步骤601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基于第三基准确定不能激活新应用并且此外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够在另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则存在冲突。
如果不存在冲突,信息处理终端10基于步骤601和604的确定结果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步骤606)。仅需确定在步骤601和604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如果存在冲突,作为示例,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向基于第三基准的确定赋予比步骤601的确定高的优先级,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并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7)。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在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够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当要激活新应用时,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图5所示的强制激活处理。
此处,作为示例,示出了向基于第三基准的确定赋予比步骤601的确定高的优先级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向步骤601的确定赋予比基于第三基准的确定高的优先级,或者如果存在冲突,可以确定不激活新应用。
如果在步骤601确定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还是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步骤608)。
信息处理终端10根据步骤608的基于第三基准的确定结果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并通过强制激活的处理来激活新应用(步骤609)。例如,如果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之一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如果基于第三基准确定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任意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此处,示出了在步骤609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步骤601的确定中不能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可以确定将不激活新应用,而不执行步骤608的处理。
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在步骤601的确定后基于第三基准进行确定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基于第三基准进行确定后进行步骤601的确定。
此外,可以如此配置:针对每个应用设置指示显示器特性被赋予了何种程度优先级的优先级,并且如果在步骤605存在冲突,则基于该优先级进行选择。例如,在步骤605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如果显示器特性的优先级低于阈值,仅需在基于第三基准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此外,如果显示器特性的优先级小于阈值,仅需在步骤605确定为能够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
例如,如果应用要显示高质量运动图像,可以在该应用中优先考虑能够显示高质量图像的特性。
此外,在应用必然使用摄像机的情况下,配置摄像机的设备特性可以是必要优先级(最高优先级),并且在应用视情况使用摄像机的情况下,配置摄像机的设备特性可以被赋予一定的优先级(中等程度的优先级)。此外,可以根据实际摄像机在过去执行中的使用频率来改变优先级。例如,在应用使用摄像机的情况下,作为初始值,配置摄像机的特性可以被设置为预定优先级,并且如果摄像机的使用频率此后变高,可以提高优先级;而如果摄像机的使用频率较低,可以降低优先级。
此外,在应用使用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的情况下,配置传感器的特性可以被设置为必要优先级或一定的优先级。在应用利用形状如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外壳13和14的开关来进行某种控制并且不需要高精度地检测加速度的情况下,配置传感器的特性可以被设置为与该要求相对应的一定的优先级。在应用通过使用3D(三维)地图来显示当前位置或方向并且需要高精度地检测加速度时,配置传感器的特性可以被设置为必要优先级。可选地,即使在应用使用3D地图来显示当前位置或方向的情况下,如果在过去的执行中用户允许在未配置传感器的显示器上显示应用,也可以使配置传感器的特性的优先级由必要优先级稍稍降低。
(第五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四示例实施例中,假设应用间不存在特殊关联的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多个应用可以具有相互关联。例如,如果用户在使用某一应用时常常使用另一具体应用,应用可以彼此关联为相关应用集。第五示例实施例是假设多个应用彼此关联的情况的示例。
第五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基本配置与图2中所示的相同。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以下处理:当新激活相关应用集中的应用之一时,如果另一应用正作为潜在应用执行,另一应用改变为显示应用;而如果另一应用并未执行,除了第三示例实施例所示的处理以外,还同时激活应用。然而,此时,在所消耗的资源量总和不超过阈值且在使用设备时不引起竞争的条件上执行该处理。如果另一应用与要新激活的应用不相关联,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与第三示例实施例相似的处理。
作为示例,假设应用A1和应用A2彼此关联为相关应用集。信息处理终端10事先保持相关应用集的关联信息。当请求激活应用A1时,信息处理终端10参考关联信息,并识别出与应用A1相关联的应用A2。接着,信息处理终端10在所消耗的资源总量不超过阈值并且在资源使用上也不发生竞争的条件下,在显示器11和12上显示应用A1和A2。
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与在第三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确定是否满足所消耗的资源总量不超过阈值且在资源使用时不发生竞争的条件。然而,相关应用集应是在所消耗的资源总量方面不引起问题且在设备使用中不引起竞争的组合。因此,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中,除了考虑潜在应用的第三条件,在第一和第二条件中,通常始终满足资源消耗总量不超过阈值的条件。
例如,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任意在哪个显示器上显示应用A1和A2中的任一个,但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确定。
如果与被请求激活的应用A1相关联的应用A2已是显示器11或显示器12的显示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另一显示器上激活应用A1。
如果应用A2是显示器中任一个的潜在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将应用A2提升为该显示器的显示应用,并在另一显示器上激活应用A1。如果应用A2并未执行,信息处理终端10将应用A2与应用A1一起激活。此外,任意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哪个应用。
例如,假设运动图像再现应用与浏览器相关联,在显示器12上显示浏览器,在显示器11上显示计算器应用。如果从该状态起请求执行运动图像再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在所消耗的资源量的总和不超过阈值的条件下,在显示器11上激活运动图像再现应用。结果,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彼此相关联的运动图像再现应用和浏览器。
此外,如果要新激活彼此关联为相关应用集的多个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假设要首先终止哪个应用,并确定要在其上显示每个应用屏幕的显示器。
具体地,信息处理终端10事先在关联信息中将假设相关应用集中要首先终止的应用设置为子应用,并将假设要稍后终止的应用设置为主应用。接着,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要显示每个应用屏幕的显示器,使得如果子应用终止所消耗的资源量的总和不超过阈值。具体地,仅需在表面上具有消耗较少资源量的应用的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子应用,并且在表面上具有消耗较大资源量的应用的显示器上激活主应用。
(第六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除非确定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在针对所有第一至第三条件进行确定后,确定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第六示例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以下情况:如果当顺序地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下进行确定时在任一条件下确定仅能在显示器之一上激活新应用,则确定要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在该情况下,如果确定仅能在显示器之一上激活新应用,不必进行基于后续条件的确定,并且可以减少确定处理。
第六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基本配置是图2所示的配置。
图11是示出了第六示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终端10对应用的屏幕显示控制的流程图。该屏幕显示控制的处理主要由控制单元15执行。在图11中的初始状态下,某个应用可能已在执行,或者根本不必执行应用。
参照图11,当接收到新应用的激活指令时,信息处理终端10首先基于第一条件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新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步骤801)。第一条件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相同,并且是以下条件:如果在显示器之一上激活新应用,该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正在消耗的资源量之和不超过预定阈值。作为示例,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是在过去执行中消耗的资源量的平均值。如果因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实时资源消耗量导致不能激活该应用,则在该第一条件下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802)。例如,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已出现在显示器11的表面上的应用隐藏于新应用之下。被隐藏在下面的实时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降低。
如果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执行强制激活处理(步骤803)。此处,强制激活处理与图5所示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相同,并且是以下处理:激活所请求的新应用,同时控制正在执行的应用的状态,使得总的资源消耗量降低。
如果在第一条件下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在第二条件下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新激活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应用(步骤804)。此处,第二条件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相同,并且是以下条件:如果要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新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量之和不超过阈值。再次,作为示例,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是过去消耗的资源量的平均值。假设正在执行的应用具有可变的平均资源消耗量,如果不能激活该应用,则在该第二条件下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在第二条件下,如果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805)。
如果在第二条件下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显示器中的任一个,并在该显示器上强制激活新应用(步骤803)。
如果在第二条件下也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在第三条件下确定能在显示器11上新激活应用,能在显示器12上激活应用,还是不能在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中的任一个上激活应用(步骤806)。此处,第三条件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相同,并且是以下条件:如果在显示器上执行的多个应用中位于显示器前端的应用已经终止,两个显示器11和12上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总和不超过阈值。如果假设当显示器11或12的表面上的应用已经终止且上述应用之下的其他应用来到表面时其他应用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将出现问题,则在该第三条件下确定激活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第三条件下能够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807)。
如果在第三条件下不能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显示器11或12,并在该显示器上强制激活新应用(步骤803)。
如果在第三条件下也能在显示器11和12两者上激活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满足所有第一至第三条件的显示器11或12,并激活新应用(步骤808)。然而,这只是示例。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在另外的条件下进行确定。具体地,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和在显示器12上激活之间新应用消耗的资源量存在差异,可以选择资源消耗量较小的显示器。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示出了使用在所有第一至第三条件下确定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仅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条件下进行确定。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在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意两个条件下进行确定。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示出了按第一至第三条件的顺序使用第一至第三条件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按任意顺序使用第一至第三条件。
(第七示例实施例)
在第四示例实施例中,示出了以下示例:结合与资源消耗有关的其他条件,或者当能够在显示器中的每一个上激活新应用时(第一或第二基准),附加地使用显示器11和12满足应用所请求的特性的良好程度这一条件(第三基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显示器11和12满足应用所要求的特性的良好程度这一条件可以被用作主要条件,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对此进行举例说明。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不使用与资源的使用或消耗相关的条件来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显示新应用,但假设在激活新应用时考虑整个设备来进行计算而附加地使用该条件。
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具有:多个显示器11和12,显示相应的应用屏幕;以及控制单元15从多个显示器11和12中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如果正在执行的应用与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的第一条件(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控制单元15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并使用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的第一条件(第一依赖条件)或不依赖于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的第二条件(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在要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因此,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能够通过同时考虑多个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以下将给出详细说明。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上述依赖条件和非依赖条件规定为对应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必要条件)以及非必要的但优选满足的条件(非必要条件),并且在要激活新应用时用于确定。此处,必要条件意味着:在应用所请求的条件中,请求度高于其他条件的条件。另一方面,非必要条件意味着:请求度低于必要条件的条件。可以针对每个应用事先设置应用所请求的程度,或者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设置应用所请求的程度。此外,可以根据与相应条件有关的资源的类型来设置应用所请求的程度,或者可以根据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用户执行应用的频率来设置应用所请求的程度。
此外,必要条件不仅意味着:在请求度高于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不得到满足,则应用根本无法操作的条件。因此,必要条件不仅可以包括如果不得到满足则应用根本无法操作的条件,还可以包括如果不得到满足,则应用的操作变得不完整或性能下降的条件。
可以是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的、与显示器的性能相关的示例包括:与用于获得运动图像再现所需的一定程度或更高的帧速率的硬件有关的条件。此外,可以是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的、与显示器的功能相关的示例包括:触摸板功能和触摸笔输入功能。此外,可以是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的、与显示器外围配置有关的示例包括:显示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摄像机等具有预定位置关系(例如,安装在相同的外壳上)。
例如,对于用于再现运动图像的应用,可以将显示器具有再现运动图像所需的硬件设置为必要条件。如果仅显示器11或12具有再现运动图像所需的硬件,必要条件依赖于该显示器。
此外,对于使用触摸操作的应用,可以将显示器为触摸板式显示器这一条件设置为必要条件。如果仅显示器11或12是触摸板式显示器,必要条件依赖于该显示器。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设置必要条件而不管对显示器的依赖性如何,并且除了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还存在不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
作为不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的示例,可以想到信息处理终端10所拥有的资源的可用性。资源的示例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摄像机、文件系统、通信功能、麦克风、声音输出功能、记录功能等。通信功能的示例包括:声音呼叫、无线或有线数据通信、蓝牙、红外通信等。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
此外,对于再现高质量运动图像的应用,与运动图像有关的预定性能可以是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例如,可以考虑高质量运动图像再现、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预览、游戏的应用处理等。此外,它们的相应的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可以依赖于显示器,并且只能被显示器中的任一个满足。
在用于运动图像或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预览的应用中,可以将一定程度或更高的帧速率设置为必要条件。例如,针对运动图像文件将帧速率固定为30FPS(帧每秒),并且优选地将帧速率高于30FPS的再现性设置为必要条件。
此外,由于通常对运动图像文件中的图像进行压缩,其解码处理花费时间。例如,如果硬件不具有充足的解码处理能力,再现后的运动图像运动得极不自然。
具体地,使用专门用于运动图像再现的硬件(如,用于解码处理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门用于显示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预览的硬件等。可以采用仅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使用这种硬件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器能够使用该硬件的条件是必要条件,并且该条件是依赖于显示器的条件。此外,可以在不使用专用硬件的情况下,仅通过应用的软件来实现期望的解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帧速率是不依赖于显示器的条件。
此外,即使对于用于再现高质量运动图像的应用,优选地,显示器的帧速率也不低于预定值,但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即使帧速率低于预定值,也能再现运动图像,尽管其图像质量较低。对于这样的应用,可以将显示器的帧速率不低于预定值的条件设置为非必要条件。
此外,可以提供GPU(图形处理单元)用于游戏的应用处理,或者可以采用openGL(开放图形库)。由于通常提供与显示器相对应的GPU,在某些情况下,仅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使用GPU。openGL通常被实现为不依赖于显示器,但可能是仅能在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上使用openGL的实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仅需将显示器能够使用依赖于设备实现的GPU或openGL的条件设置为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
此外,根据游戏,应用可以被设计为:由应用测量设备能够处理的帧速率,并以与之相符的帧速率输出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器优选地但非必要地能够再现游戏应用所能够输出的最大帧速率,并且可以将其设置为非必要条件。
此外,用于把设备主体的处理器所产生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总线的速度可以影响帧速率。例如,如果将一个图像从设备主体的处理器传输至显示器所需的时间是10毫秒,则帧速率被限制为最大100FPS。如果将一个图像从设备主体的处理器传输至显示器所需的时间是5毫秒,则帧速率最大是200FPS。该情况下,可以将用于把设备主体的处理器所产生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显示器的总线的速度不小于预定值的条件设置为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
如果存在多个非必要条件,在多个非必要条件中,应用(优先级)对非必要条件的要求程度可能不同。此外,即使在相同的非必要条件中,应用(优先级)对非必要条件的要求程度也可能不同。可以针对每个应用,事先设置该优先级,或者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设置该优先级。此外,可以根据与每个条件有关的资源的类型来设置该优先级,或者可以根据在满足条件时用户执行应用的频率来设置该优先级。
在该具体示例中,通过考虑上述程度来指定应用的请求的达成度(请求达成度),并且使用该达成度来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显示新应用。具体地,向具有较高请求达成度的显示器赋予优先级。
例如,仅需计算表示每个显示器的请求达成度的点数,并向特性具有较高点数的显示器赋予优先级。根据用户的请求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可以包括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设备的请求度。控制单元15基于在过去执行应用时是否使用设备,以统计方式计算设备在应用中的使用请求度。例如,假设当使用设备时达成值被设置为1并且当未使用设备时达成值被设置为0,计算在过去执行中达成值的平均值,并可以使用该结果作为使用请求度。
此外,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可以包括:设备配置请求度,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在特性为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控制单元15基于与显示器11相比在过去执行应用时在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12中的执行度,以统计方式计算应用中的设备配置请求度。
当要计算每个显示器的上述点数时,可以通过例如向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12加上一个值来进行计算,所述值是通过将应用的设备使用请求度和设备配置请求度相乘获得的。
在该具体示例中,以与在第四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的确定第三基准的相同方式,在确定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使用这样的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
此处,假设竞速游戏作为应用的示例,并将描述设置和计算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的示例。然而,此处描述的对设备的配置和条件的设置只是范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该竞速游戏是以下游戏:通过操作,使赛车在跑道上赛跑,并且假设用高质量运动图像再现背景等的高速运动。假设通过触摸板操作的模式以及用加速度传感器操作的模式。此外,多个用户能够通过在信息处理终端10间使用蓝牙通信而彼此对战。
此外,加速度传感器仅安装在信息处理终端中的外壳中的任一个上,但假设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操作两个显示器上的显示应用。然而,假设对与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的操作具有比对另一显示器的操作更高的精度。假设蓝牙不依赖于显示器,但如果蓝牙被一个应用使用,则无法被另一应用使用。
在以上假设中,如果信息处理终端所拥有的两个显示器中只有一个显示器能够处理图像专用硬件,可以将以一定帧速率和更高帧速率再现图像的能力(即,符合图像专用硬件)设置为必要条件。图像再现专用硬件包括GPU、OpenGL加速器等。
此外,如果两个显示器都能再现高质量图像(即,具有能够用于竞速游戏的高帧速率的图像),但是如果显示器之一能够再现质量比另一显示器的图像更高的图像,可以将显示器能够再现较高帧速率图像的条件设置为非必要条件。
此外,可以将显示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条件设置为非必要条件。其原因在于:如果在另一显示器上执行竞速游戏,在用加速度传感器操作的模式下,操作精度降低。
此外,可以设置与蓝牙相关的非必要条件,尽管这不是与显示器固定对应的条件。由于在使用对战游戏时需要蓝牙,优选地,在可以使用蓝牙的情况下激活竞速游戏。仅需将正在显示器上执行使用蓝牙或尽管此时未使用蓝牙但有可能使用蓝牙的应用这一条件设置为非必要条件。如果正在执行使用蓝牙或尽管此时未使用蓝牙但有可能使用蓝牙的应用,在该应用正在其上执行的显示器上激活竞速游戏。
由于存在多个非必要条件,可以向它们赋予优先级排位。可以针对每个非必要条件计算指示优先级的点数,并向点数较高的条件赋予较高的优先级排位。作为点数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被赋予每个资源(设备)(如,专门用于图像的硬件、加速度传感器、蓝牙等)的权重与资源的使用频率的和或积作为点数。每个资源的权重可以是事先设置的固定值。例如,可以通过将执行应用时使用资源的次数除以执行应用的次数来获得使用频率。
例如,如果经常使用由用户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操作的模式,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变高,并且作为结果,显示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相同外壳上这一非必要条件的优先级变高。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经常独自玩竞速游戏,蓝牙的使用频率变低,结果,显示器与在其上执行使用蓝牙或有可能使用蓝牙的应用的显示器相同这一非必要条件的优先级变低。
此外,当要选择用于激活竞速游戏的显示器时,可以基于如上计算的多个非必要条件的优先级来进行选择。作为选择方法的示例,可以确定每个显示器是否满足每个非必要条件,并且可以选择所满足的非必要条件的优先级的总点数值较高的显示器。可选地,作为选择方法的另一示例,可以选择满足多个非必要条件中优先级最高的非必要条件的显示器。
此外,假设要对该具体示例采用以下策略。
设置以下策略:如果要新激活的应用与正在执行的应用竞争,向新应用赋予比正在执行的应用高的优先级。例如,即使在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也将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并且新应用变为显示应用。作为结果,正在执行的且作为显示应用的应用可能变为潜在应用,被移至另一显示器或终止。
此外,设置以下策略:如果由于资源消耗等出现问题,向新应用赋予比正在执行的应用高的优先级。结果,可以与新应用的激活一起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基本配置与图2所示的相同。图12是示出了第七示例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应用控制的流程图。
参照图12,如果请求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是否存在应用的必要条件(步骤901)。如果存在必要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确定必要条件中是否存在依赖于显示器的条件(步骤902)。
如果存在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将在满足该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902的确定中不存在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中是否存在条件与新应用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必要条件竞争的应用(步骤904)。
例如,如果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且该应用当前正在使用新应用作为必要条件请求的不依赖于的显示器的资源,可以将该应用确定为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并且可以终止该应用。此外,如果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且该应用请求新应用作为必要条件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资源作为必要条件,可以将该应用确定为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并且可以终止该应用。此外,如果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且该应用也请求新应用作为非必要条件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资源作为必要条件,可以将该应用确定为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并且可以终止该应用。
此外,如果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且该应用有可能使用新应用作为必要条件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资源,可以将该应用确定为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并且可以终止该应用。例如,可以通过与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类似的方法对应用使用设备(资源)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并且如果数值(使用率)超过预定阈值,可以确定应用有可能使用设备。
此外,如果使用、请求或有可能使用新应用作为必要条件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资源的应用是显示应用,可以确定应用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
如果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且该应用具有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的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终止正在执行的应用(步骤905)。
如果在步骤901的确定中不存在必要条件,如果在步骤904的确定中不存在正在执行的且条件与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竞争的应用,或者如果在步骤905终止了处理,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新应用是否具有非必要条件(步骤906)。
如果新应用具有非必要条件,如果能够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每一个上激活新应用,信息处理终端10计算请求达成度,并确定要在请求达成度较高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07)。
此时,存在应用所请求的多个非必要条件,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要在较高程度地全面满足多个非必要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可以针对每个非必要条件计算请求达成度,并且可以选择请求达成度的总值、平均值或加权求和值较大的显示器。可选地,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选择满足该请求的非必要条件数目较多的显示器。此外,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选择满足优先级最高的非必要条件的显示器。
随后,信息处理终端10计算当在所确定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整个设备的负荷(系统负荷值),如,所消耗的资源量(步骤908)。此外,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系统负荷值是否大于阈值(步骤909)。
系统负荷值是指示整个设备上的负荷程度的值,并且根据在信息处理终端10中提供的资源的消耗量或使用率来计算。资源的示例包括:指示中间消耗量(如,CPU的处理能力、存储器容量、通信吞吐量、通道数目或电能)的类型的资源;以及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设备(如,摄像机和传感器)的类型的资源(设备)。
对于指示中间消耗量的资源,可以将其消耗设置为资源负荷值。如果存在多个资源,可以将所消耗的资源量的平均值设置为系统负荷值,或者可以将对每个资源的消耗量加权求和获得的值设置为系统负荷值。
此外,此处使用的阈值是用于将系统负荷值抑制为使得可以保持作为信息处理终端10的期望操作状态的程度。具体地,将阈值设置为不引起应用的操作速度下降、应用故障或应用强制终止的程度。
如果系统负荷值大于阈值,信息处理终端10通过强制激活新应用,在步骤903或步骤907确定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10)。此处,强制执行处理意味着:强制激活新应用,同时控制正在执行的另一应用的状态,使得系统负荷值降低。作为用于降低系统负荷值的方法,例如,可以想到如图5所示在显示器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去激活或终止显示应用等。
如果系统负荷值不大于阈值,信息处理终端10在步骤903或步骤907确定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11)。
如果在步骤906的确定中新应用不具有非必要条件,当在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信息处理终端10针对显示器11和12中的每一个计算系统负荷值(步骤912)。此外,信息处理终端10将显示器11和12中的每一个的系统负荷值与阈值比较(步骤913)。作为示例,在步骤913使用的阈值是与在步骤909使用的阈值相同的阈值。然而,在步骤913使用的阈值和在步骤909使用的阈值可以彼此不同。
如果存在系统负荷值不超过阈值的显示器,信息处理终端10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14)。例如,如果显示器11或12的系统负荷值不大于阈值,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可选地,如果显示器11和12系统负荷值都不大于阈值,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任意选择显示器之一,并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系统负荷值不超过阈值的显示器,信息处理终端10任意选择显示器中的任一个,并通过强制激活新应用,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915)。
在以上具体示例中枚举的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是用于辅助理解的示例。可以将其他条件(如,显示器安装在与摄像机相同的外壳上、显示器安装在与加速度传感器相同的外壳上等)设置为必要条件或非必要条件。需要根据应用,视情况设置每个应用的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并且可以视情况改变设置。此外,可以视情况将条件设置为应用的必要条件还是非必要条件,并且可以视情况改变该设置。然而,必要条件应具有高于非必要条件的请求度。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如步骤902至906所示,信息处理终端10终止正在执行的且与新应用所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条件竞争的应用,并使用依赖于显示器的条件或新应用所请求的不依赖于显示器的另一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作为结果,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能够通过同时考虑多个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该效果是由步骤902至906的处理获得的,并且即使省去或以其他处理替换图12中的其他步骤,也可以获得该效果。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示出了将实时资源消耗量用作系统负荷值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系统负荷值,可以使用在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第一至第三条件的确定中所消耗的资源量或其组合。
以第一条件为例,可以将要新激活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正在消耗的资源量的总和用作系统负荷值。以第二条件作为示例,可以将要新激活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当前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的总和用作系统负荷值。以第三条件作为示例,可以将当在显示器11或12上激活新应用且终止另一显示器上的另一应用时两个显示器11和12的表面上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的总和用作系统负荷值。此外,通过指定多个系统负荷值和与它们相对应的阈值,即使系统负荷值中的任一个超过阈值,也可以执行强制激活处理。
此外,作为本示例实施例的系统负荷值,还可以使用在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变型中使用的应用的设备使用率。该使用率是通过将执行应用且使用设备的次数除以执行应用的次数获得的。
(第八示例实施例)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示出了以下示例:单独使用显示器11和12满足应用所请求的特性的良好程度这一条件。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基本配置与图2所示的相同。然而,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具有不同特性。具体地,显示器11和显示器12具有不同帧速率。此外,设备(未示出)安装在外壳14上,外壳14上安装了显示器12。在显示器11和12的特性中包括这些帧速率以及设备存在与否。
首先,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的概况。
显示器11和12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并且是诸如液晶等显示设备,分别显示应用屏幕,并且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每一个上显示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屏幕。
控制单元15基于两个显示器11和12中每一个的特性和要激活的新应用的请求条件,在特性满足请求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可以在具有特性不同的两个显示器11和12的信息处理终端10中适合于请求的适当的显示器上执行应用。
假设本示例实施例的请求条件包括应务必满足的必要条件以及优选满足但非必须满足的非必要条件。如果存在一个满足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的显示器,控制单元15可以确定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另一方面,如果两个显示器11和12都满足必要条件,控制单元15可以基于应用的非必要条件选择显示器中的任一个,以激活应用。
此外,如果满足新应用的请求条件的显示器上正在执行另一应用,控制单元15基于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和新应用的请求条件两者,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例如,如果显示器11和12都满足新应用的必要条件且都具有正在执行的应用,控制单元15可以将满足新应用的请求条件的程度用作正因子并将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的程度用作负因子,来计算每个显示器的优先级点数,并且可以仅基于点数确定要在哪个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此外,当要在另一应用正在其上执行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如果另一显示器的特性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控制单元15可以仅仅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移动至另一显示器。移动应用意味着:将应用的应用屏幕在显示器间移动。由于两个显示器11和12的特性不同,应用的操作和便利性可以因应用的移动而改变。
此外,如果另一显示器的特性不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控制单元15将激活新应用,而不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此时,新应用的应用屏幕叠加在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应用屏幕上。去激活一直执行的应用,并使新应用进入活动状态。
此外,控制单元15可以基于应用在过去执行中的使用形式适应性地改变应用的请求条件。例如,根据请求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可以包括: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设备的请求度。控制单元15基于在过去执行应用时是否使用设备,以统计方式计算设备在应用中的使用请求度。例如,通过将使用设备时的达成值设置为1并且将未使用设备时的达成值设置为0,来计算在过去执行中达成值的平均值,并且可以使用该平均值作为使用请求度。
此外,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可以包括:设备配置请求度,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在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控制单元15基于与显示器11相比在过去执行应用时以何种程度在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12中执行应用,以统计方式计算应用中的设备配置请求度。
当要计算每个显示器的优先级点数时,可以进行计算,以向与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14上的显示器12加上一个值,所述值是通过将应用的设备使用请求度和设备配置请求度相乘获得的。
此外,以上,当要在另一应用正在其上执行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如有可能,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移至另一显示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便利的操作示例,可以去激活正在执行的应用,并且在其上激活新应用,而不确定是否可能移动。
图13和14是示出了与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处理有关的示例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3示出了当信息处理终端选择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时的处理。参照图13,控制单元15首先确定哪个显示器满足新应用的必要条件(步骤1001)。如果显示器11或12满足必要条件,控制单元15确定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1002)。
如果显示器11和12都满足必要条件,控制单元15针对显示器11和12中的每一个计算优先级点数,所述优先级点数将被用作用于选择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的指标(步骤1003)。显示器的点数指示:在该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的优先程度。
在计算该点数时,还考虑正在执行的应用的存在。例如,假设显示器满足新应用的请求条件的程度是A并且显示器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程度是B。在该情况下,显示器的点数P是P=A-αB。α指示加权因子。如果策略规定向新应用赋予比正在执行的应用高的优先级,仅需将α设置为小于1的值。
在计算了显示器11和12的点数后,接着,控制单元15选择点数最大的显示器(步骤1004),并确定在所选择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步骤1002)。
当确定了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时,接着,激活应用。
参照图14,当激活应用时,控制单元15首先确定在所选择的显示器上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步骤1101)。如果在所选择的显示器上不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控制单元15激活应用(步骤1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所选择的显示器存在正在执行的应用,控制单元15确定正在执行的应用能否被移至另一显示器(步骤1103)。具体地,可以基于另一显示器的特性是否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来确定移动的可行性。此外,如果此时还有另一应用正在另一显示器上执行,可以确定移动是不可能的。
如果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的正在执行的应用能被移至另一显示器,控制单元15在显示器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应用(步骤1104),并且接着,激活新应用(步骤1102)。
另一方面,如果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上的正在执行的应用不能被移至另一显示器,控制单元15去激活正在执行的应用(步骤1105),并激活新应用(步骤1102)。
作为上述设备的示例,可以想到摄像机、GPS(全球定位系统)、加速度传感器等。对显示器的方向优选地与摄像机的方向相等的应用而言,显示器与摄像机安装在相同外壳上变为请求条件。对在显示器上显示地图以匹配GPS所获得的位置和方位角的应用而言,显示器与GPS安装在相同外壳上变为请求条件。对根据显示器的姿态改变进行操作的应用而言,显示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相同外壳变为请求条件。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10适应性地改变应用的请求条件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应用的请求条件可以是事先设置的固定值。此外,固定值可由应用开发者设置或由信息处理终端10的用户设置。
在上述第一至第七示例实施例中,为方便起见,假设资源或作为资源的设备是单个资源或设备的情况。然而,实际上,作为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资源,通常存在彼此不相依赖的多个资源,如,CPU的处理能力、GPU的处理能力等。此外,作为指示用途确定的类型的资源,通常存在彼此不相依赖的多个资源,如,摄像机、GPS、传感器、通信设备等。
图15是示出了表格示例的图,该表格记录了应用在多个项目中消耗的资源量。在本示例中,针对每个应用,测量应用使用的每个资源的量的当前值(实际)和平均值(平均)。
例如,信息处理终端10仅需以恒定间隔测量所消耗的资源量,并将最新的测量值设置为当前值(实际值)。此外,可以将过去预定次测量值的平均设置为平均值(平均值)。
参照图15,资源包括:所消耗的资源量被测量为负荷值的CPU的处理能力(CPU)、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以及图像的帧速率(帧速率),并且包括:因使用而固定的电子罗盘(电子罗盘)、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摄像机(摄像机)。以在过去每次激活中的使用概率来指示因使用而固定的资源的平均值。
如果存在以上多个资源,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仅确定在其上显示新激活的应用的应用屏幕的显示器,使得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所有资源的量的总和不超过阈值,并且使得针对指示其使用被固定的类型的所有资源不发生应用间的竞争。可选地,可以将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所有资源的量的总和用作第七示例实施例中的系统负荷值。
此外,如果存在多个资源,可以对每个资源进行加权。例如,计算每个资源中的资源消耗量,以每个资源的加权系数对该量进行加权求和,并且可以将所获得的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可选地,可以将加权求和获得的结果用作第七示例实施例中的系统负荷值。可选地,针对每个应用固定赋予资源的优先级,并且可以针对每个应用和针对每个资源设置加权系数。例如,对于重视操作(如,对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的应用,CPU处理能力或存储器容量的加权系数可以具有较大的值。在该情况下,可以以每个应用和每个资源的加权系数对每个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进行加权求和,并且可以将所获得的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
此时,对于其使用被固定的类型的资源,可以如此设置:当未使用时消耗量为0,当使用时消耗量为最大值,以计算消耗量。可选地,作为其使用被固定的类型的资源消耗量的平均值,可以使用过去使用频率。
此外,可以通过应用以何种程度要求对资源进行使用,来固定每个应用中其使用被固定的类型的资源的权重。例如,对于作为资源之一的摄像机是必不可少的应用,该应用中对摄像机的加权系数可以具有较大的值。
此外,在图4所示的屏幕显示控制中,首先基于实时情形在第一条件下进行确定,接着基于由平均值表示的统计值在第二条件下进行确定,最后在考虑到隐藏于另一应用之下的潜在应用的第三条件下进行确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按第一至第三条件的任意顺序进行确定。
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将基于实时情形的确定和基于统计值的确定整合为一个确定。可以用预定加权系数对根据实时情形计算的资源消耗量和根据平均值计算的资源消耗量进行加权求和,并可以将结果与阈值比较。在该情况下,实时的资源消耗量的权重可以具有比基于平均值的资源消耗量的权重大的值。可选地,可以对隐藏于另一应用之下的潜在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进行加权求和。
此外,作为又一示例,关于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资源,以固定方式事先设置假设每个应用要使用的资源量,使得可以基于该设置值以及正在执行哪个或哪些应用来计算占用信息处理终端10的资源总量,并将该资源总量与阈值比较。该设置值可由应用的开发者固定,可在此后由信息处理终端10的开发者固定,或者可以在信息处理终端10中安装应用时由用户设置。据此,无需实时测量指示中间消耗量的类型的资源的实际量,或者连续计算过去消耗量的平均值。
此外,在图4的示例中所示的第一条件下,将要新激活的应用过去使用的资源的统计量与正在另一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正在消耗的资源的当前统计量相加,并将结果用作资源消耗量的总和。由于表面上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占用全部资源中的大部分资源,采用该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由于未显示在表面上的潜在应用也消耗资源,也可以将其资源消耗量添加并包括在资源消耗量的总和中。
根据以上内容,在选择要在其上激活应用的显示器的处理中,能够更精确地反映资源消耗量。在通常的应用中,当应用是潜在应用时的资源消耗量比当应用是显示应用时的资源消耗量小得多,但存在不属于该类型的应用。
将消耗大量资源消耗量的应用称为背景处理应用,即使该应用是潜在应用。例如,背景处理应用包括:用于记录图像的应用、用于更新软件的应用、用于再现音乐的应用等。当要获得的资源消耗量的总和时,可以只将潜在应用中的背景处理应用的资源消耗量包括在资源消耗量的总和中。
据此,由于无需加上所有潜在应用消耗的资源量,减少了用于执行计算的处理,并且此外由于能够将潜在应用中使用大量资源量的背景处理应用包括在应用使用的资源量的总和中,可以使资源量的总和更接近于精确值。作为背景处理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例如,可以使用实际测量的消耗量及其平均值,或者可以使用事先固定的给定值。此外,背景处理应用不一定属于显示器中的任一个。存在在不属于显示器中任一个的情况下执行处理的背景处理应用。可以将这样的背景处理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包括在资源消耗量的总和中。
此外,在以上示例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未具体考虑应用的类型、特性和操作状态,但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通过考虑应用的类型或特性,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具体地,如果应用正在下载数据,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向该应用赋予优先级,并在另一应用之上激活新应用,从而不中断下载。
此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信息处理终端10计算应用终止后的新状态下的资源消耗量的总和,并且如果总和超过阈值,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控制正在执行的应用,使得不超过阈值。例如,当要终止显示应用时,信息处理终端10可以在显示器间移动正在执行的另一应用,去激活显示器之一的表面上的应用等。
以下将描述更具体的示例。此处,将举例说明与第一示例实施例有关的示例。
将描述当要激活新应用时显示器11和12上的显示改变。
图16A和16B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示例的图。在图16A的状态下,信息处理终端10正在显示器11上执行应用A1和A3,并且正在显示器12上执行应用A2。在显示器11上,应用A3在表面上,应用A1隐藏在应用A3之下。此外,假设应用A3比其他应用消耗更大的资源量。在图中以粗线框圈出该应用,以指示该应用消耗的资源量较大。
假设从图16A中的状态请求激活新应用A4。此外,假设该应用A4也消耗较大的资源量。信息处理终端10接收该请求并确定要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哪一个上激活应用A4。
此处,如果在显示器12上激活应用A4,使用较大资源量的应用A3和应用A4都在显示器表面上,并且因此假设在第一或第二条件下资源消耗总量变为大于阈值。另一方面,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应用A4,使用较大资源量的应用A3将隐藏在应用A4之下,并且因此假设资源消耗总量变为小于阈值。因此,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要在显示器11上激活应用A4,如图16B所示。
图17A和17B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终端对应用屏幕的显示改变的另一示例的图。在图17A的状态下,信息处理终端10正在显示器11上执行应用A1和A3,并且正在显示器12上执行应用A2。在显示器11上,应用A3在表面上,应用A1隐藏在应用A3之下。此外,在本示例中,假设应用A1消耗较大的资源量。
假设从图17A中的状态请求激活新应用A4。假设该应用A4也使用较大的资源量。信息处理终端10接收该请求并确定要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哪一个上激活应用A4。
此处,无论要在显示器11或显示器12中的哪一个上激活应用A4,使用较大资源量的应用A1都是隐藏的,并且因此假设在第一和第二条件下资源消耗总量小于阈值。
因此,信息处理终端10随后基于第三条件,通过考虑潜在应用来确定要在显示器11和12中的哪一个上激活应用A4。
此处,如果在显示器12上激活应用A4,当此后终止了显示器11的表面上的应用A3时,应用A1和应用A4来到表面。由于应用A1和应用A4都使用较大的资源量,资源消耗总量变为大于阈值。
另一方面,如果在显示器11上激活应用A4,即使此后终止了显示器11的表面上的应用A4或即使终止了显示器12的表面上的应用A2,资源消耗总量也保持小于阈值。
因此,信息处理终端10确定要在显示器11上激活新应用A4。
可以根据但不限于以下附加陈述,重新组织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描述的部分配置和操作。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附加示例实施例1)
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具有:
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分别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以及
控制装置,基于所要激活的新应用的请求条件,在特性满足请求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其中
如果要在另一应用正在其上执行的第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控制装置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移动至第二显示器,并激活新应用。
(附加示例实施例2)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如果要在另一应用正在其上执行的第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如果第二显示器的特性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控制装置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移至第二显示器,并且如果第二显示器的特性不满足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控制装置去激活正在执行的应用,并激活新应用。
(附加示例实施例3)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如果满足新应用的请求条件的第一显示器上正在执行另一应用,控制装置基于正在执行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和新应用的请求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
(附加示例实施例4)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控制装置基于在过去执行中使用应用的形式适应性地改变应用的请求条件。
(附加示例实施例5)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响应于所述请求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包括: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设备的使用请求度;并且
控制装置基于在过去执行应用时是否使用该设备,以统计方式计算该设备在应用中的使用请求度。
(附加示例实施例6)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4或5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响应于所述请求使用设备的应用的请求条件包括:设备配置请求度,指示以何种程度请求在与该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上激活应用;并且
控制单元基于与另一显示器相比在过去执行应用时在与该设备安装在相同外壳上的显示器中执行应用的程度,以统计方式计算应用中的设备配置请求度。
(附加示例实施例7)
根据附加示例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请求条件包括:应务必满足的必要条件以及优选满足但非必须满足的非必要条件;并且
如果存在一个满足新应用的必要条件的显示器,控制单元确定: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以及如果存在多个满足必要条件的显示器,控制单元基于应用的非必要条件,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多个显示器中选择满足应用的非必要条件的新应用。
(附加示例实施例8)
一种信息处理终端中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具有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所述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分别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并显示正在其上执行应用的屏幕,其中
基于要激活的新应用的请求条件,当要在特性满足请求条件的第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时,如果正在第一显示器上执行另一应用,将正在执行的应用移至第二显示器;以及
在第一显示器上激活新应用。
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和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和示例,而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组合各种配置或改变一部分配置来使用这些实施例和示例。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0年4月7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8855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一并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23)

1.一种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多个显示器,分别显示应用的屏幕;以及
控制装置,从所述多个显示器中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其中
如果正在执行的应用与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所述控制装置终止所述正在执行的应用,并使用第一依赖条件或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所述新应用的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所述第一依赖条件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是所述新应用已提出高度请求的条件,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依赖条件或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是所述新应用提出低度请求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新应用已提出高度请求的所述条件是执行所述新应用的必要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根据用户的操作、与所述新应用已提出高度请求的所述条件有关的资源的类型、或在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应用的执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与所述新应用已提出高度请求的所述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条件是所述显示器具有与运动图像相关的预定性能、具有预定输入装置、与预定传感器具有预定位置关系、以及与图像拍摄设备具有预定位置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条件包括使用资源的能力,所述资源是预定传感器、图像拍摄设备、文件系统、预定通信功能、麦克风、声音输出功能和记录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如果存在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二依赖条件作为具有高请求度的条件,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在满足所述第二依赖条件的所述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存在一个或多个条件,作为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依赖条件或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在高度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所述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的程度是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的优先级来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根据用户的操作、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中每一个条件相关的资源的类型、或在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中每一个条件时所述新应用的执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优先级相对应的点数;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的点数的总数越大,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的程度越高。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在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中优先级最高的条件的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中的条件的数目越大,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的程度越高。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所述显示器具有与运动图像相关的预定性能、具有预定输入装置、与预定传感器具有预定位置关系、以及与图像拍摄设备具有预定位置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如果要在所确定的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正在执行的应用的状态,来降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资源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如果在所确定的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时的资源量超过预定阈值,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正在执行的所述应用的状态,来降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所述资源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执行结束正在执行的所述应用、在所述显示器间移动所述应用、以及使所述应用进入非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来降低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所述资源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所述资源量是按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存储器容量、通信吞吐量、通道数目、或电能中的至少一个而消耗的资源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所述资源量是:正在执行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和所述新应用所消耗的资源量的总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上所消耗的所述资源量是以下各项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
如果要在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所述新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与正在其他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所消耗的当前资源量的总和;
如果要在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所述新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与正在其他显示器的表面上执行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的总和;以及
如果要在显示器上激活所述新应用并且如果正在其他显示器上执行多个应用,位于其他显示器的前端的应用被终止后来到所述前端的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与所述新应用所消耗的资源的统计量的总和。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正在执行的且与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的应用是:当前正在使用与不依赖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相关的资源、或有可能使用所述资源的应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应用使用所述资源的频率是否超过预定阈值,来确定所述应用是否有可能使用所述资源。
23.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终端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终端具有多个显示器,所述多个显示器分别显示应用屏幕,所述方法包括:
终止正在执行的、且与第一非依赖条件竞争的应用,所述第一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要激活的新应用所请求的显示器;以及
使用第一依赖条件或第二非依赖条件,来确定要在其上激活新应用的显示器,所述第一依赖条件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所述第二非依赖条件不依赖于所述新应用所请求的所述显示器。
CN201180013796.9A 2010-04-07 2011-03-29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812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8556 2010-04-07
JP2010088556 2010-04-07
PCT/JP2011/057727 WO2011125629A1 (ja) 2010-04-07 2011-03-29 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428A true CN102812428A (zh) 2012-12-05
CN102812428B CN102812428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76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3796.9A Active CN102812428B (zh) 2010-04-07 2011-03-29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2875B2 (zh)
EP (1) EP2557489B1 (zh)
JP (1) JP5780239B2 (zh)
CN (1) CN102812428B (zh)
WO (1) WO2011125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5201B2 (en) * 2008-06-05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deterministic control of foreground access of the user interface
JP5923726B2 (ja) * 2012-07-25 2016-05-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104242A1 (en) * 2012-10-12 2014-04-17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display of a video signal on a plurality of display devices
US10620773B2 (en) * 2015-08-31 2020-04-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11093197B2 (en) * 2017-07-31 2021-08-17 Stmicro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increase display area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displays
JP2022074748A (ja) * 2020-11-05 2022-05-1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6563A (ja) * 2002-04-22 2003-11-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端末、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217522A (ja) * 2004-01-27 2005-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EP1653437A2 (en) * 2004-11-02 2006-05-03 Can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777315A (zh) * 2004-11-15 2006-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资源的方法
WO2008091008A1 (ja) * 2007-01-26 2008-07-31 Kyocera Corporation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US20080304101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Naoko Sasase Server and printer introducing method under thin client environment
WO2009087873A1 (ja) * 2008-01-07 2009-07-16 Ntt Docomo, Inc. 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6175A (ja) * 1991-03-25 1992-10-20 Sony Corp カメラ装置
JPH10198505A (ja) 1997-01-08 1998-07-31 Toshiba Corp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US7171654B2 (en) * 2000-05-25 2007-01-3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ystem specification language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and corresponding programs therefore
US6768901B1 (en) * 2000-06-02 2004-07-27 General Dynamics Decision Systems, Inc. Dynamic hardware resource manager for software-defin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5005909A (ja) * 2003-06-10 2005-01-06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競合管理プログラム,競合管理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競合管理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64988A (ja) * 2006-12-28 2008-07-17 Rockridgesound Japan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5122160B2 (ja) 2007-02-27 2013-01-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おける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JP2010088556A (ja) 2008-10-06 2010-04-22 Seiko Epson Corp 投薬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波長可変フィル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6563A (ja) * 2002-04-22 2003-11-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端末、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30231143A1 (en) * 2002-04-22 2003-12-18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JP2005217522A (ja) * 2004-01-27 2005-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EP1653437A2 (en) * 2004-11-02 2006-05-03 Can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777315A (zh) * 2004-11-15 2006-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管理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资源的方法
WO2008091008A1 (ja) * 2007-01-26 2008-07-31 Kyocera Corporation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US20080304101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Naoko Sasase Server and printer introducing method under thin client environment
WO2009087873A1 (ja) * 2008-01-07 2009-07-16 Ntt Docomo, Inc. 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20031A1 (en) 2012-12-20
US9182875B2 (en) 2015-11-10
WO2011125629A1 (ja) 2011-10-13
JPWO2011125629A1 (ja) 2013-07-08
JP5780239B2 (ja) 2015-09-16
EP2557489A1 (en) 2013-02-13
EP2557489A4 (en) 2014-07-23
EP2557489B1 (en) 2024-05-01
CN102812428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2791B (zh)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112251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thereof
CN102812428A (zh)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2224B (zh) 虚拟场景的渲染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WO2015035870A1 (zh) 多cpu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1403657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battery information by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541114A (ja) 設定変更から生じるバッテリー寿命の表示
CN108733193B (zh) 智能调整帧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JP200952326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す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提供
WO2023213037A1 (zh) 毛发虚拟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99969B (zh) 一种车载导航状态的监控方法及终端
WO2023130808A1 (zh) 动画帧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37776A (zh) 绘图线程排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796928A (zh) 终端资源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EP4471595A1 (en) Comp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aphics processor boosting
CN10838922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6157186A (zh) 基于游戏交互状态的自动化帧调步
CN118247409A (zh)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处理系统
CN119025246A (zh) 集群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739044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3609A (zh) 虚拟物品整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8550669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