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8917A -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8917A CN102808917A CN2012102842537A CN201210284253A CN102808917A CN 102808917 A CN102808917 A CN 102808917A CN 2012102842537 A CN2012102842537 A CN 2012102842537A CN 201210284253 A CN201210284253 A CN 201210284253A CN 102808917 A CN102808917 A CN 1028089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lanetary
- wheel
- clutch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它包括2组行星机构、2组制动器、3组离合器、1个单向离合器和1组传动齿轮,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不同组合,实现行星机构的不同速比的选择,其中2组行星机构分别为前排行星机构和后排行星机构,2组行星机构都布置在同一个输入轴上,2组行星机构通过离合器A、B进行连接,液力变矩器连接输入轴,输入轴与离合器E连接,离合器E与前排行星架连接,同时与前排行星架连接的还有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与变速器壳体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变速器采用零件少,实现的控制简单,可以降低零件成本和零件的加工难度,装配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整车中采用的比例在逐年增多,自动变速器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目前,在国内自动变速器以四速自动变速器为主,六速自动变速器是新开发的车型中主力选择,本专利就是关于六速自动变速器的一种传动系统, 实现6种速比前进档和1种速比倒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零件少,装配简单,实现的控制简单的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2组行星机构、2组制动器、3组离合器、1个单向离合器和1组传动齿轮,其中2组行星机构分别为前排行星机构和后排行星机构,2组行星机构都布置在同一个输入轴上,前排行星机构为一复杂行星机构,它由前排太前阳轮、前排行前星轮、前排公用行星轮、前排行星外齿圈、前排后太阳轮和前排行星架组成,前排前行星轮和前排公用行星轮安装在前排行星架上,前排前太阳轮与前排前行星轮啮合、前排前行星轮又与前排公用行星轮啮合、前排公用行星轮与前排行星外齿圈啮合,前排行星外齿圈与传动齿轮连接,传送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连接,动力从传动齿轮传递至半轴及车轮,后排行星机构为一简单行星机构,它由后排外齿圈、后排行星轮、后排行星架、后排太阳轮构成,输入轴与后排行星外齿圈连接,后排行星外齿圈与后排行星轮啮合,后排行星轮与后排太阳轮啮合,后排太阳轮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后排行星轮安装在后排行星架上,后排行星架与离合器A和离合器B相连接,离合器A还与前排前太阳轮连接,离合器B还与前排后太阳轮和制动器C连接,制动器C与变速器壳体相连接,液力变矩器连接输入轴,输入轴与离合器E连接,离合器E与前排行星架连接,同时与前排行星架连接的还有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与变速器壳体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变速器采用零件少,实现的控制简单,可以降低自动变速器的零件成本和零件的加工难度,装配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1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3是2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4是3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5是4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6是5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7是6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8是倒挡传动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8可知,本发明它包括2组行星机构、2组制动器、3组离合器、1个单向离合器和1组传动齿轮,其中2组行星机构分别为前排行星机构和后排行星机构,2组行星机构都布置在同一个输入轴1上,前排行星机构为一复杂行星机构,它由前排太前阳轮6、前排行前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前排后太阳轮7和前排行星架10组成,前排前行星轮8和前排公用行星轮9安装在前排行星架10上,前排前太阳轮6与前排前行星轮8啮合、前排前行星轮8又与前排公用行星轮9啮合、前排公用行星轮9与前排行星外齿圈11啮合,前排行星外齿圈11与传动齿轮12连接,传送齿轮12与传动齿轮13啮合,传动齿轮13与传动齿轮14连接,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后排行星机构为一简单行星机构,它由后排外齿圈2、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后排太阳轮3构成,输入轴1与后排行星外齿圈2连接,后排行星外齿圈2与后排行星轮4啮合,后排行星轮4与后排太阳轮3啮合,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后排行星轮4安装在后排行星架5上,后排行星架5与离合器A和离合器B相连接,离合器A还与前排前太阳轮6连接,离合器B还与前排后太阳轮7和制动器C连接,制动器C与变速器壳体相连接,液力变矩器12连接输入轴1,输入轴1与离合器E连接,离合器E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同时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的还有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与变速器壳体相连。 本发明目的在于采用一种不同于专利保护的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通过2组行星机构、2组制动器、3组离合器、1个单向离合器、1组传动齿轮来实现6种速比的前进挡,1种速比的倒挡。两组行星机构都布置在同一个输入轴上,其中一组行星机构为简单的行星机构,一组为复杂的行星机构。 液力变矩器15连接输入轴1,输入轴1与离合器E连接,离合器E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同时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的还有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与变速器壳体相连。 前排行星轮系为复杂行星轮系,它由前排前太阳轮6、前排前行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前排后太阳轮7、前排行星架10组成。前排前行星轮8和前排公用行星轮9安装在前排行星架10上,前排前太阳轮6与前行星轮8啮合、前行星轮8又与前排公用行星轮9啮合、前排公用行星轮9与前排行星外齿圈啮合11,前排行星外齿圈11与传动齿轮12连接,传送齿轮12与传动齿轮13啮合,传动齿轮13与传动齿轮14连接,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 后排行星机构为一简单行星机构,它由后排外齿圈2、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后排太阳轮3构成,输入轴1与后排行星外齿圈2连接,后排行星外齿圈2与后排行星轮4啮合,后排行星轮4与后排太阳轮3啮合,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以后排太阳轮3是固定不动的。后排行星轮4安装在后排行星架5上,动力可以由后排行星外齿圈2直接传递到后排行星架5。后排行星架5与离合器A和离合器B相连接,离合器A与前排前太阳轮6连接,离合器B与前排后太阳轮7和制动器C连接,制动器C与变速器壳体相连接。 本发明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不同组合,实现行星机构的不同速比的选择,其6种速比前进挡和1种速比倒挡是这样实现的:如图2所示,1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A和制动器D结合。 制动器D结合,前排行星架10固定不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转递给输入轴1、后排行星外齿圈2;由于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不动,所以动力由后排行星外齿圈2传递给后排行星架5、离合器A、前排前太阳轮6;制动器D结合,前排行星架10固定不动;从前排前太阳轮6传来的动力传递给前排前行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 如图3所示,2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A和制动器C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转递给输入轴1、后排行星外齿圈2;由于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不动,所以动力由后排行星外齿圈2传递给后排行星架5、离合器A、前排前太阳轮6;制动器C结合,前排后太阳轮7固定不动,动力从前排前太阳轮6传递给前排前行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 如图4所示,3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A和离合器B结合。离合器A和离合器。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传递给输入轴1、后排行星外齿圈2,由于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不动,动力传递给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离合器A和离合器B,此时前排前太阳轮6、前排后太阳轮7、前排前行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运转,动力传递给转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 如图5所示,4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A和离合器E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转递给输入轴1、离合器E、前排行星架10、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另一部分动力通过输入轴1、传递给后排行星外齿圈2、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离合器A、前排前太阳轮6、前排前行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最终两部分动力一起传递给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 如图6所示,5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B和离合器E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传递给输入轴1、离合器E、前排行星架10、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和前排后太阳轮7;另一部分动力由前排后太阳轮7传递给离合器B、后排行星架5、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外齿圈2、输入轴1、离合器E、前排行星架10、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最终两部分动力一起传递给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由传动齿轮1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 如图7所示,6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E和制动器C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传递给输入轴1、离合器E、前排行星架10。由于制动器C结合,前排后太阳轮7固定不动,动力由前排行星架10转递给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由传动齿轮1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 如图8所示,倒挡的动力传递:离合器B和制动器D结合。动力由液力变矩器15传递给输入轴1、后排行星外齿圈2,由于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不动,动力传递给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离合器B、前排后太阳轮7,由于制动器结合,前排行星架10固定不动,动力由前排后太阳轮7转递给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动力由传动齿轮1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
Claims (1)
1.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组行星机构、2组制动器、3组离合器、1个单向离合器和1组传动齿轮,其中2组行星机构分别为前排行星机构和后排行星机构,2组行星机构都布置在同一个输入轴(1)上,前排行星机构为一复杂行星机构,它由前排太前阳轮(6)、前排行前星轮(8)、前排公用行星轮(9)、前排行星外齿圈(11)、前排后太阳轮(7)和前排行星架(10)组成,前排前行星轮(8)和前排公用行星轮(9)安装在前排行星架(10)上,前排前太阳轮(6)与前排前行星轮(8)啮合、前排前行星轮(8)又与前排公用行星轮(9)啮合、前排公用行星轮(9)与前排行星外齿圈(11)啮合,前排行星外齿圈(11)与传动齿轮(12)连接,传送齿轮(12)与传动齿轮(13)啮合,传动齿轮(13)与传动齿轮(14)连接,动力从传动齿轮(14)传递至半轴及车轮,后排行星机构为一简单行星机构,它由后排外齿圈(2)、后排行星轮(4)、后排行星架(5)、后排太阳轮(3)构成,输入轴(1)与后排行星外齿圈(2)连接,后排行星外齿圈(2)与后排行星轮(4)啮合,后排行星轮(4)与后排太阳轮(3)啮合,后排太阳轮(3)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固定,后排行星轮(4)安装在后排行星架(5)上,后排行星架(5)与离合器A和离合器B相连接,离合器A还与前排前太阳轮(6)连接,离合器B还与前排后太阳轮(7)和制动器C连接,制动器C与变速器壳体相连接,液力变矩器(12)连接输入轴(1),输入轴(1)与离合器E连接,离合器E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同时与前排行星架(10)连接的还有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单向离合器(OWC)和制动器D与变速器壳体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42537A CN102808917A (zh) | 2012-08-12 | 2012-08-12 |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42537A CN102808917A (zh) | 2012-08-12 | 2012-08-12 |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8917A true CN102808917A (zh) | 2012-12-05 |
Family
ID=47232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42537A Pending CN102808917A (zh) | 2012-08-12 | 2012-08-12 |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0891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9567A (zh) * | 2014-05-07 | 2014-07-23 | 吴志强 | 一种复合型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以及无级变速器 |
CN104389981A (zh) * | 2014-10-27 | 2015-03-04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6速自动变速器 |
CN109466311A (zh) * | 2018-12-29 | 2019-03-15 | 杭州登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8364A (zh) * | 2003-09-16 | 2005-03-2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RU2283979C1 (ru) * | 2005-04-05 | 2006-09-20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АТЕ" | Гид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я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дач |
JP2008064177A (ja) * | 2006-09-06 | 2008-03-21 | Jatco Ltd | 自動変速機の停車時故障制御装置 |
US20080280721A1 (en) * | 2007-05-08 | 2008-11-13 | Kangsoo Seo |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
CN102147008A (zh) * | 2010-02-05 | 2011-08-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传递系统的起动控制装置 |
CN102192315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驱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
-
2012
- 2012-08-12 CN CN2012102842537A patent/CN1028089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8364A (zh) * | 2003-09-16 | 2005-03-2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RU2283979C1 (ru) * | 2005-04-05 | 2006-09-20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АТЕ" | Гид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я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дач |
JP2008064177A (ja) * | 2006-09-06 | 2008-03-21 | Jatco Ltd | 自動変速機の停車時故障制御装置 |
US20080280721A1 (en) * | 2007-05-08 | 2008-11-13 | Kangsoo Seo |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
CN102147008A (zh) * | 2010-02-05 | 2011-08-1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传递系统的起动控制装置 |
CN102192315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驱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9567A (zh) * | 2014-05-07 | 2014-07-23 | 吴志强 | 一种复合型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以及无级变速器 |
CN103939567B (zh) * | 2014-05-07 | 2016-04-13 | 吴志强 | 一种具有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
CN104389981A (zh) * | 2014-10-27 | 2015-03-04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6速自动变速器 |
CN109466311A (zh) * | 2018-12-29 | 2019-03-15 | 杭州登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46947B2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CN202165536U (zh) | 具有六前进挡一倒挡的自动变速器 | |
US8882628B2 (en) | Multiple speed transmission | |
US9291244B2 (en) | Nin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CN104271984B (zh) | 多级变速器 | |
US10001197B2 (en) | Multiple speed transmission with integrated low range | |
US20140256499A1 (e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
JP2013199959A (ja)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
US20160377155A1 (en) | Transmission assembly | |
CN106917850B (zh) | 八挡自动变速器 | |
CN106949201A (zh) | 九挡自动变速器 | |
JP2013204706A (ja)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
CN103953699B (zh) | 一种行星齿轮结构的多挡变速器 | |
CN101876365B (zh) | 一种变速总成 | |
CN202188084U (zh) | 6at变速器 | |
CN106641135B (zh) | 一种十二挡自动变速器 | |
CN102808917A (zh) | 一种六速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 |
JP2013199957A (ja)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
CN111806214B (zh) | 用于多速电动桥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446332A (zh) | 一种多挡位动力换挡行星变速箱 | |
CN108050222A (zh) | 一种两挡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 | |
CN102817976A (zh) | 一种基于行星机构的6速自动变速器 | |
CN102808906B (zh) | 一种自动变速器及机动车辆 | |
CN102797809B (zh) | 一种行星齿轮式6速自动变速器 | |
CN211059307U (zh) | 一种液力自动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