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3926A - 干手机 - Google Patents
干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83926A CN102783926A CN2012102888117A CN201210288811A CN102783926A CN 102783926 A CN102783926 A CN 102783926A CN 2012102888117 A CN2012102888117 A CN 2012102888117A CN 201210288811 A CN201210288811 A CN 201210288811A CN 102783926 A CN102783926 A CN 1027839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
- nozzle
- user
- nozzles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48—Drying by means of hot 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干手机,包括多个干手喷嘴,其中用户的每只手使用一个或多个。左手干燥喷嘴被布置为当用户的左手张开伸至左手喷嘴的前方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左手宽度,右手干燥喷嘴被类似地布置为当用户的右手张开伸至右手喷嘴的前方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右手宽度。左手喷嘴沿着第一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右手喷嘴类似地沿着第二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每一个空气供应管在其进口端处与电机驱动的风扇相连通,该电机驱动的风扇用于驱动轴向空气流穿过管,其中该进口端是在使用中更靠近用户对应的大拇指的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干手机领域,并且尤其(尽管并不排他)涉及在水槽处用于干手的装置,该水槽例如可能被用于商业场合的洗手间或类似的场所。
背景技术
在洗手间中,经常会提供一个或多个水槽或洗手池用于洗手,以及一个或多个分离的,壁挂的可被人们用于弄干他们的手的干手机。
图1展示了一种目前市场上销售和贩卖的型号名为AB01的壁挂式干手机,作为Dyson干手机系列的一部分。它通过用马达驱动的风扇迫使高压的空气通过相对设置的一对狭窄的、狭缝状的喷嘴2,3而工作,每一个喷嘴的宽度小于1mm。这样产生两个相对的高速运动空气的薄片,或“锋”,当用户的手“伸入”-平坦手掌-在相对设置的喷嘴2,3之间时,将用户手心和手背的水吹掉。
干燥的空气通过相应的空气管3a被送至喷嘴3,该空气管连接到位于在干手机1内部的电机驱动风扇(图中未示出)的压力面。空气管3a在靠近喷嘴的地方变扁以使得它能跨越喷嘴3的宽度。因此,空气从喷嘴3的后部被送入,其中喷嘴3的不同部位都有效地被并行地送入,并且空气“直接”流出喷嘴3。这在图1中示出。
空气通过对应于管3a的独立的管(图中未示出)以类似方式被送至后喷嘴2中。喷嘴2适应于用户的手背被设置成扇形:这考虑到了后喷嘴的物理形状要促使空气流在通过喷嘴2时“转向”,以使空气成角度地流向用户的大拇指和食指,并且还返流向用户的小拇指,这改善了整体的干手效果。这也在图1中示出。
在有些洗手间中,干手机也可以被设置在水槽的盆上,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水槽处吹干手-而不用移动-并且与此同时,从手部滴落的水可以被水槽的盆收集起来并通过现有的污水管排放到主排水系统中。这样的一种设置在US5199118A中有所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改进的干手机。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手机,其包括多个干手喷嘴,其中用户的每只手使用一个或多个干手喷嘴,左手干燥喷嘴(一个或多个)被布置为当用户的左手张开伸至左手喷嘴(一个或多个)的前侧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左手宽度,右手干燥喷嘴(一个或多个)被布置为当用户的右手张开伸至右手喷嘴(一个或多个)的前侧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右手宽度,左手喷嘴(一个或多个)沿着第一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右手喷嘴(一个或多个)沿着第二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每一个空气供应管在其进口端处与电机驱动的风扇相连通,用于驱动轴向空气流穿过管,其中进口端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更靠近用户对应的大拇指的端部。
因此,空气被轴向地沿着供应管“从内向外”地供应。进而,朝向供应管的输入端喷嘴喷出速度具有一个显著的轴向分量,其倾向于在使用过程中,使气流以成角度地吹向用户的大拇指和食指,从而有效地吹干使用者手的那片区域。该空气流到用户大拇指和食指的内在的成角度在没有必须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后部“扇形”喷嘴的“成型”的喷嘴的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简单“直线式”喷嘴配置可以替代地被用于实现类似效果。
在远离用户的大拇指处,喷嘴喷出速度的大的轴向分量可以是不那么优选的,在该情况下,更正的喷嘴喷出速度可以替代地优选用于提供用户的手的“平直的”干燥。这是通过控制沿着供应管的空气流的轴向速度来,使得它沿着供应管的长度方向降低,从而逐渐地“矫正”喷嘴喷出速度而实现的。
供应管使用合适的横截面的轮廓来控制轴向速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供应管被布置为具有大体恒定的横截面面积(为了制造方便,优选为圆柱形,虽然这不是必须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该供应管的轴向空气流的速度由于通过喷嘴的一系列空气流损失而沿着导管逐步衰减-在效果上,喷嘴(一个或多个)被“串联”地供应,而不是“并联”(与图1相比,在图1中管3a是用于喷嘴3的有效的并联馈送管)。
然而,为了达到前述的矫正效果,采用沿着供应管恒定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法不是必须的。可选的,横截面面积也可以变化,采用如下的方式,其仍能确保通过流过供应管的轴向流动速度的逐渐下降,来矫正喷嘴喷出速度。
例如,该管可以沿着供应管的长度方向成锥形。在这种装置中,通过喷嘴(一个或多个)的一系列空气流的损失将会同样地趋向于降低流经供应管的轴向流动速度。如果锥形是相反的锥形,速度横截面面积随着与管进口端的距离增大而增加,则锥形将会有助于更大地降低沿着供应管的轴向流动速度,符合连续性原理。
相比之下,根据同样的原理,向前的锥形将趋向于增加通过供应管的轴向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轴向喷嘴速度的持续降低仍可被简单地实现,即通过确保锥形的前述的效果不会完全抵消因通过上游喷嘴(或在细长狭缝的情况下,喷嘴的上游部分)的一系列流动损失而导致的流动速度的降低。其他的横截面轮廓也同样可以被采用,而同时仍能确保沿着供应管的轴向速度的净降低。
优选的,喷嘴(一个或多个)延伸跨过用户的手的整个宽度,以有效地干燥用户的手的整个跨度。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喷嘴的所跨的宽度都在80mm到170mm的范围。
尽管不是必要的,优选的喷嘴(一个或多个)的宽度范围是130-170mm(在具有多个喷嘴的情况下是跨全体喷嘴测量)。这趋向于确保喷嘴(一个或多个)将会有效地跨用户手的大部分延伸。该精确的喷嘴宽度将会在以下两方面之间权衡,一方面是紧凑的固定设备的设计,和另一方面供具有相对较大的手的用户使用的固定设备的使用性。因此,优选的宽度可能是变化的,例如根据国家或者根据特殊的水槽的设计。然而,实验显示,喷嘴(一个或多个)的在150mm(容许误差±10mm)的宽度规格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提供良好折衷。
供应管道的壁可以-并且优选为-形成干手机外表面的一部分。这倾向于降低零件的个数和装配的成本。
干手机将结合一些类型的空气流发生器,用于迫使空气通过喷嘴。特别地,干手机可以包括电机驱动的风扇,其可以被配置为迫使空气流以一喷出速度穿过喷嘴,该喷出速度在50m/s到250m/s之间,优选超过100m/s。
该干手机可以形成用于水槽的具有“双重功能”的固定设备的一部分,该固定设备还结合用于用户洗手的水龙头。这种布置使得在水槽处允许执行洗手和干手两者。
该水龙头可大体包括布置为伸出到水槽的盆上方的喷水口,并且干手机可以包括两个干手喷嘴-用户每只手使用一个;其中左手喷嘴被定位在喷水口的左手侧,并且右手喷嘴被定位在喷水口的右手侧,从而该喷水口用作两个喷嘴之间间隔件。
在这种布置中,固定设备的配置还意味着喷水口本身也具有“双重功能”:它可以输送洗手用的水,然后用作在干手喷嘴之间分隔件以促进左手喷嘴用于干燥左手,与此同时右手喷嘴用于干燥右手的正确使用。
在本文中,“左手侧”/“右手侧”是指在使用时,当用户站在水槽前面对该固定设备时,用户的左侧/右侧。类似的,“左手喷嘴”/“右手喷嘴”是指名义上适用于干燥用户左手/右手的喷嘴。
该固定装置可包括i)相对的一对所述左手喷嘴,被设置在喷水口的左侧,用于在用户的左手张开手掌穿过相对喷嘴之间时,将空气导向至用户左手的手背和手心上,和ii)相对的一对所述右手喷嘴,被设置在喷水口的右侧,用于在用户的右手张开手掌穿过喷嘴之间时,将空气导向至用户右手的手背和手心上。
因此,喷嘴提供有利的“双面”干手作用。在该固定设备上-而不是,例如,在水槽的相对壁面上-定位相对喷嘴使得在相对喷嘴之间的间隔优化。这对高速干手机(空气的喷出速度>100m/s)尤其有利,因为在空气喷出喷嘴后,随后空气流的扩散会导致空气速度在约几厘米距离处显著下降,因此优化相对的喷嘴之间的分隔的能力对于达到好的干手效果很关键。
左手喷嘴和右手喷嘴可以方便地被定位为沿着固定设备的横向地延伸远离喷水口的相应的部分。同样地,所述相对的左手喷嘴对和右手喷嘴对可以每一个都可以方便地被定位为沿着固定设备的横向地延伸远离喷水口的相应的部分。将喷嘴定位在固定设备的横向延伸部分上-而不是直接将其定位在喷水口的侧壁上-可以允许喷嘴位于一个相对于用户来说更自然的宽度。该固定设备的横向延伸部分不是必须垂直于喷水口延伸。
多个左手喷嘴(或者多个相对的左手喷嘴对)可以被提供为沿着该固定设备的相应部分(或相对的部分)延伸。同样地,多个右手喷嘴(或者多个相对的右手喷嘴对)可以被提供为沿着该固定设备的相应部分(或相对的部分)延伸。喷嘴可以布置为在该固定设备的相应部分上的一行或多行。
利用多个喷嘴沿着该固定设备的相应部分横向地延伸,干燥喷射的有效宽度被增加。类似的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喷嘴-可能是一个喷嘴来实现,如果该喷嘴(一个或多个)是细长的。
该固定设备的横向延伸的部分可以每个都包括供应管。
喷嘴由穿过喷水口的空气管供应空气。采用喷水口来通过空气管到喷嘴的方式提供了一种紧凑的固定设备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供应管将通过穿过喷水口的空气管与电机驱动的风扇连通,并且在具体的简单配置中,供应管可以有效地采用穿过喷水口的空气管的横向延伸的分支的形式,从而供应管和主空气管道一起构成单体部分。
固定设备的横向延伸部分和喷水口可以都布置在大致公共平面内。这可以帮助减小用户在洗手过程中该固定设备的干扰。
在包括与水槽结合的固定设备的装置中,固定设备可以安装到水槽,且喷水口优选被布置为以0到15度之间的角度向下伸出到水槽的盆上方,以使得张开的手可以尤其舒适的“浸入”到喷嘴前方(或到相对的喷嘴之间,视情况而定)。
喷嘴可以为细长狭缝的形式,宽度小于1mm,沿着固定设备的相应的部分延伸。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会通过具体实例并参考相应的附图来描述,其中:
图1是传统的干手机的透视图;
图2展示了包括安装到水槽上的固定设备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截取的截面;
图5是图4中沿C-C截取的截面;
图6是图2-5中所示的固定设备一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7是从前面看图2-6所示的固定设备的前方观察的视图,展示了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设备;
图8是对应于图6的平面图,但是额外地展示了形成固定设备一部分的供应管的一个的喷嘴喷出速度分布;
图9是替代、锥形供应管的示意图;
图10是包括安装到水槽的固定设备的替代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包括安装在水槽上方墙壁上的固定设备的替代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一种替代装置的透视图,展示了沿着形成固定设备的一部分的喷水口外侧的空气管;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干手机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5显示了包括传统水槽1和固定设备2的装置的不同视图。
水槽1恰巧是“Belfast类型”水槽,但是一般地,水槽可以是任何传统的类型。
固定设备2通过在水槽1的下部使用自锁螺母4来安装到水槽1,该螺母与带外部螺纹的中空的固定螺栓6配合用于将固定设备2固定到位(该固定设备2可根据水槽的类型,代替地安装于水槽的附近而不是安装到水槽本身)。
固定设备2包括具有主体部分8和喷水口10的水龙头,该主体部分8位于水槽1的盆的附近,该喷水口10从主体部分8突出到水槽1的盆上方。
根据需要,清洗用的水通过供水管道12从主供应线路中被供应,其流经主体部分8和喷水口10的内部到朝向下的出口10a,该出口10a设置在喷水口10前端。
水龙头通过使用传统的传感器和控制回路设置为“不用手”的操作方式,响应于检测到使用者的手处于洗手位置,它自动打开供应线路中的截止阀。替代地,水龙头可以被设置为手动操作。
固定设备2还结合干手机,其利用主体部分8和喷水口10的内部作为空气管11,供应给设置在固定设备2上的多个干手喷嘴。
干手喷嘴被设置成两组:多个左手干手喷嘴14,被用来干燥用户的左手,以及多个右手喷嘴16,被用来干燥用户的右手。为了清楚起见,喷嘴14,16在图2中被省略,而在图6中示出。
左手喷嘴14被提供于喷水口10的左手侧。右手喷嘴16被提供于喷水口10的右手侧。
左手喷嘴14被沿着相应的横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为垂直的延伸)的供应管11a,11b相对成对地布置,该供应管11a,11b实质上形成空气管11的一体分支。类似地,右手喷嘴16被沿着相应的横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为垂直的延伸)的供应管11c,11d相对成对地布置,供应管11c,11d同样形成了空气管11的一体分支。
喷嘴14,16沿着每个相应的供应管11a-d被设置为两行。
图6展示了在相应的供应管11c上的喷嘴16的详细图案,一行26上的喷嘴相对于相邻行28上的喷嘴横向地偏置。在相对的空气管11的分支11b上的喷嘴16被相反指向地横向偏置,如图6中虚线所示,因此,成对的相对喷嘴不会被定位为彼此直接相对。这有利于通过防止离开喷嘴16的相对的空气喷射之间的碰撞,来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左手喷嘴14在空气管11的相应的分支11a,11b上以类似的方式布置。
通过柔性软管32,空气管11被连接到电机驱动风扇单元30的正压力(输出)侧,该柔性软管32通过中空的固定螺栓6流体连接到主体部分8的内部(如果水的供应管道12穿过固定螺栓6-实际上在空气供应线路内-那么为了连接到水的供应线路,需要足够的供应来引导管道12到空气供应线路的外表面)。根据需要,通过风扇30强制空气通过空气管11并穿过喷嘴14,16中的每一个喷射离开。
干手机通过使用传统的传感器和控制回路配置为“不用手”操作,它响应于用户的手处于干手位置的检测,自动地打开风扇单元30(该干手位置应与前述自动地打开水龙头的洗手位置有区别)。替代地,干手机可以被配置为手动操作。
使用时,用户可以在水槽1处实现洗手与干手操作两者。
为了开始洗手操作,用户将他(或她)的手放置在出口10a的下端好像要洗他的手,且传感器和控制回路操作以输送水通过出口10a。然后用户可以以传统的方式在水槽1的盆上方洗手。
为了开始干手操作,用户将他的湿的左手-手掌张开来伸进在喷水口10左手侧上的相对的一对喷嘴14之间,且与此同时,将他的湿的右手-手掌张开来伸进在喷水口10右手侧上的相对的一对喷嘴16之间。然后传感器和控制回路操作以激活风扇30,迫使空气在高压下分别地穿过相对的喷嘴14,16:将高动量的空气流导向到用户的手心和手背上。为了干燥他的手,用户然后一次或多次将手大致“垂直地”在缝隙之间经过,保持手掌张开,且高动量的空气流将水从使用者的手的表面吹去。一般左手34与右手36伸入的动作如图7所示(此处为沿着喷水口10从前方轴向观察),图7还显示了喷水口10如何起到在手34,36之间中心分隔部分的作用,来引导正确使用。
横向分支的管11a-d大体处于与喷水口10相同的平面内,其以在5到15度的范围内,优选为10度的角度θ(图4)向下朝用户延伸。因此,不需要用户将手垂直的伸入到相对的喷嘴之间,手进入的角度朝用户倾斜以使得伸入的动作更加舒适。
从手部吹落的废水被方便地收集在水槽1的盆中,废水可以通过传统的水槽1的管道系统将其排放到总管道。
图8是从上向下观察固定设备2,展示了沿着供应管11c的喷嘴喷出速度的分布(其也说明了其他的供应管11a,11b,11d喷出速度的分布)。
喷出速度的分布特征在于由于高的轴向导管速度V1,在更接近供应管11c的入口端12处,喷嘴喷出速度U1具有显著的轴向分量。这有利于空气流成角度地流向拇指和食指以有效地干燥手的这片区域。
随着远离分支管11c的入口端,由于通过上游喷嘴的一系列流动损失和管11c的均匀截面面积的组合,轴向导管速度逐渐降低。因此,沿着分支管的长度,喷嘴喷出速度逐渐矫正(中间的喷嘴喷出速度在图8中仅示意性地示出)。所以例如,接近分支管11c的终端时,轴向导管速度V2已经相对较小,并且喷出速度U2相对地较正。
沿着分支管11a-d的长度方向的喷出速度的逐渐矫正有利于在远离拇指和食指的部分确保更中性的“平直的(square on)”干手特性。
采用具有均匀横截面面积的供应管对于提供图8所示的矫正的效果并不是必须的,尽管为了易于制造优选使用圆柱形的供应管。例如,图9示出了使用锥形管,11e的情况。这里,锥形实际上偏移了由通过喷嘴16的一系列流动损失导致的轴向速度的下降,-因此矫正效果不是那么显著-但是,矫正的效果还是可以通过确保锥形的角度足够浅使得沿管的轴向速度仍然有净降低获得:换句话说,通过喷嘴16的一系列流动损失在确定轴向速度V2上仍然是主导因素。
相对的喷嘴对的使用也不是必须的。图10显示了“单侧”装置,其中固定设备200在喷水口100的左手侧具有一行左手喷嘴140,在喷水口100的右手侧具有一行右手喷嘴160。在这种情况下,喷嘴140,160是单行的圆形喷嘴,并且分别被沿着横向延伸的分支管110a和110b布置:为每一组喷嘴140,160提供一个分支管。
喷水口100突出到两个分支管110a和110b前方,所以用作在左手喷嘴140与右手喷嘴160之间的中心分隔件。横向分支管再次被布置在与喷水口100相同的平面内,同样以10度的角度向下朝向用户成角度,在使用过程中为用户提供舒适性。
基本的干手操作与图2中的“双侧”装置的方式相同:用户将他的左手-手掌张开来伸到左手喷嘴140的前侧,与此同时,将他的右手-手掌张开来伸到右手喷嘴160的前侧。然而,由于喷嘴140,160只将空气导向用户手的一侧,用户然后需要翻转手并且对手的反面重复相同的步骤。
图11示出了一个安装于墙壁上的装置,其中固定设备2000被安装在水槽1后侧的墙上。通过相对的一对左手喷嘴1400和相对的一对右手喷嘴1600,固定设备2000被配置成提供“双侧”干手,左手喷嘴1400在这种情况下为在使用过程中跨越用户手的宽度的一对细长的狭缝,并且右手喷嘴1600同样采用一对细长的狭缝的形式。
左手喷嘴1400被提供于喷水口1000的左手侧上,而右手喷嘴1600被提供于喷水口1000的右手侧上。喷水口1000因此用作在喷嘴1400,1600之间中间间隔件。
固定设备2000可采用传统的墙壁固定件来安装于墙上。
用于喷嘴的主空气供应管道不是必须穿过喷水口:例如,在图2的装置中,可替代地提供单独的空气管,其与喷水口10并排铺设。这在图12中被示出(仅一个空气管11f可见)。喷水口10仍用作在左手喷嘴与右手喷嘴之间分隔件。
干手机不是必须形成水槽的具有双重目的的固定设备的一部分。图13显示了一种专用干手机1’-与图1所示的干手机在轮廓外观上相类似-其中空气沿着四个横向的供应管11a’,11b’,11c’和11d’“由内向外”被送出。两个后部狭缝状的喷嘴2’被设置为每一个沿着两个供应管11a’,11b’中的一个轴向延伸。类似地,两个前部狭缝状的喷嘴被设置为(图13中未显示)同样地沿着供应管11c’,11d’轴向延伸。后部的喷嘴和前部的喷嘴都是直的。
通过在干手机1’的内部的电机驱动的风扇(未显示)产生空气流。空气流进入供应管11a’,11b’,11c’和11d’的进口段-其为在使用时最靠近用户拇指和食指的端部-并且从这里横向向外流动,有效地供给到串联排列的相继的相应狭缝状的喷嘴的部分。因此,喷出速度分布与图8所示的分布相类似。例如,靠近供应管11a’的进口端处,轴向管道速度V1很高,并且其导致的喷出速度U1具有一个很大的轴向分量,这帮助空气流以一定角度吹到用户的拇指和食指处。远离供应导11a’的进口端处,轴向输送速度V2由于通过喷嘴2’时连续的流动损失而下降,其导致的喷出速度U2从而被“矫正”。
Claims (6)
1.一种干手机,包括多个干手喷嘴,其中用户的每只手使用一个或多个干手喷嘴,左手干燥喷嘴被布置为当用户的左手手掌张开伸至左手喷嘴的前方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左手宽度,右手干燥喷嘴被布置为当用户的右手手掌张开伸至右手喷嘴的前方时,延伸跨过用户的右手宽度,左手喷嘴沿着第一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右手喷嘴沿着第二空气供应管的壁轴向延伸,每一个空气供应管在其进口端处与电机驱动的风扇相连通,该电机驱动的风扇用于驱动轴向空气流穿过管,其中该进口端是在使用中更靠近用户对应的大拇指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中供应管的横截面面积沿着供应管的长度方向大体为恒定的,从而导致沿着供应管的长度方向的喷嘴喷出速度逐渐地矫正,或者喷出速度以一方式改变,该方式仍经由穿过供应管的轴向流动速度相应逐渐降低来确保喷嘴喷出速度的这种矫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中供应管的横截面面积沿着供应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手机,其中供应管为大致圆柱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中供应管形成干手机的外部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干手机包括配置为迫使空气流以超过100m/s的喷出速度穿过喷嘴的电机驱动的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GB1108241.9A GB201108241D0 (en) | 2011-05-17 | 2011-05-17 | A hand dryer |
GB1108241.9 | 2011-05-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83926A true CN102783926A (zh) | 2012-11-21 |
Family
ID=44260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88117A Pending CN102783926A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干手机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91303A1 (zh) |
EP (1) | EP2709506A2 (zh) |
JP (1) | JP2012239920A (zh) |
KR (1) | KR20140004801A (zh) |
CN (1) | CN102783926A (zh) |
AU (1) | AU2012257574A1 (zh) |
BR (1) | BR112013029631A2 (zh) |
GB (1) | GB201108241D0 (zh) |
RU (1) | RU2013155861A (zh) |
WO (1) | WO2012156739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45307A (zh) * | 2020-01-27 | 2022-08-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67736B2 (en) | 2011-04-18 | 2016-02-23 |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 Hand dryer with point of ingress dependent air delay and filter sensor |
GB201108237D0 (en) | 2011-05-17 | 2011-06-29 | Dyson Technology Ltd | A fixture for a sink |
GB201108240D0 (en) | 2011-05-17 | 2011-06-29 | Dyson Technology Ltd | A fixture for a sink |
EP2828440B1 (en) | 2012-03-21 | 2018-06-27 |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 Basin and hand drying system |
US10100501B2 (en) | 2012-08-24 | 2018-10-16 | Bradley Fixtures Corporation | Multi-purpose hand washing station |
US10041236B2 (en) | 2016-06-08 | 2018-08-07 | Bradley Corporation | Multi-function fixture for a lavatory system |
US11015329B2 (en) | 2016-06-08 | 2021-05-25 | Bradley Corporation | Lavatory drain system |
EP3538405B1 (de) * | 2016-11-09 | 2020-11-04 | Airffect GmbH | Handblasgerät |
WO2018160894A1 (en) | 2017-03-02 | 2018-09-07 | Kohler Co. | Handwashing station |
US10722083B2 (en) | 2017-10-03 | 2020-07-28 | Thunderhill Investments, LLC | Sanitary forced-air hand dryer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18695A1 (de) * | 1970-04-18 | 1971-10-28 | Schnitzer Joh | Händetrockner |
US6185838B1 (en) * | 1999-09-22 | 2001-02-13 | Derek W. Moore | Cross flow hand drier |
CN1984592A (zh) * | 2005-08-03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1094603A (zh) * | 2005-08-18 | 2007-12-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1232837A (zh) * | 2005-07-30 | 2008-07-30 |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 干燥装置 |
WO2009062546A1 (de) * | 2007-11-13 | 2009-05-22 | Iris Papenmeier | Kombinierte handwasch- und trocknungsvorrichtung |
US7774953B1 (en) * | 2007-05-25 | 2010-08-17 | Duran Napoli I | Athlete hand drying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637Y2 (ja) * | 1988-11-21 | 1995-05-10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金型潤滑用ノズル装置 |
US5199118A (en) | 1991-02-11 | 1993-04-06 | World Dryer, Division Of Specialty Equipment Companies, Inc. | Hand wash station |
AU4763596A (en) * | 1995-02-27 | 1996-09-18 | Meritech, Inc. | Automated cleansing chamber with air knife |
JPH08266939A (ja) * | 1995-03-30 | 1996-10-15 | Kawasaki Steel Corp | ヘッダ装置 |
JP3823235B2 (ja) * | 1997-03-10 | 2006-09-20 | 株式会社フォルム | ハンドドライヤー |
JPH11244190A (ja) * | 1998-03-04 | 1999-09-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手乾燥装置 |
JP2008099797A (ja) * | 2006-10-18 | 2008-05-0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手乾燥装置 |
JP5194497B2 (ja) * | 2007-03-14 | 2013-05-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手乾燥装置 |
WO2011074018A1 (en) * | 2009-12-17 | 2011-06-23 | Heidu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ashing |
-
2011
- 2011-05-17 GB GBGB1108241.9A patent/GB201108241D0/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
- 2012-05-16 WO PCT/GB2012/051100 patent/WO2012156739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5-16 KR KR1020137032179A patent/KR20140004801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2-05-16 EP EP12722818.7A patent/EP2709506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5-16 BR BR112013029631A patent/BR11201302963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5-16 RU RU2013155861/12A patent/RU2013155861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5-16 AU AU2012257574A patent/AU201225757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5-17 US US13/474,303 patent/US201202913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5-17 JP JP2012127476A patent/JP2012239920A/ja active Pending
- 2012-05-17 CN CN2012102888117A patent/CN1027839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18695A1 (de) * | 1970-04-18 | 1971-10-28 | Schnitzer Joh | Händetrockner |
US6185838B1 (en) * | 1999-09-22 | 2001-02-13 | Derek W. Moore | Cross flow hand drier |
CN101232837A (zh) * | 2005-07-30 | 2008-07-30 |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 干燥装置 |
CN1984592A (zh) * | 2005-08-03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01094603A (zh) * | 2005-08-18 | 2007-12-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US7774953B1 (en) * | 2007-05-25 | 2010-08-17 | Duran Napoli I | Athlete hand drying system |
WO2009062546A1 (de) * | 2007-11-13 | 2009-05-22 | Iris Papenmeier | Kombinierte handwasch- und trocknungsvorrichtung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45307A (zh) * | 2020-01-27 | 2022-08-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CN114945307B (zh) * | 2020-01-27 | 2023-06-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手干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91303A1 (en) | 2012-11-22 |
JP2012239920A (ja) | 2012-12-10 |
EP2709506A2 (en) | 2014-03-26 |
RU2013155861A (ru) | 2015-06-27 |
GB201108241D0 (en) | 2011-06-29 |
KR20140004801A (ko) | 2014-01-13 |
WO2012156739A3 (en) | 2013-11-14 |
WO2012156739A2 (en) | 2012-11-22 |
AU2012257574A1 (en) | 2013-11-14 |
BR112013029631A2 (pt) | 2019-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7399A (zh) | 水槽的固定设备 | |
CN102783926A (zh) | 干手机 | |
CN108118752B (zh) | 组合的龙头和干手器 | |
CN104427920B (zh) | 包括水槽和干手器的装置 | |
JP6225386B2 (ja) | 手乾燥の又は手乾燥に関する開発 | |
US20150135429A1 (en) | Develop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nd drying | |
US9565979B2 (en) | Hand drying | |
WO2013117898A1 (en) | A fixture for a sink | |
US20130340272A1 (en) | Develop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nd drying | |
JP6026435B2 (ja) | シャワーヘッド | |
JP5928980B2 (ja) | 手乾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5 |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