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0986A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80986A CN102780986A CN2011101200020A CN201110120002A CN102780986A CN 102780986 A CN102780986 A CN 102780986A CN 2011101200020 A CN2011101200020 A CN 2011101200020A CN 201110120002 A CN201110120002 A CN 201110120002A CN 102780986 A CN102780986 A CN 1027809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ublic network
- continued access
- application server
- current tal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用以解决现有通话后切换业务需要作为呼叫转接操作方的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当第一终端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应用服务器在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应用服务器控制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该技术方案适用于现网各类终端,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背景技术
统一Centrex(CENTRalized EXchange,虚拟总机)业务是一种群业务,为当前电信业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业务多样,“零硬件”投资,不改变现有网络,便于规划等优势被运营商青睐,其群内用户可以是传统用户如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GSM(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用户,也可以是新型用户如软终端、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集成接入设备)、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话机、视频终端用户。
现有统一Centrex业务中的通话后切换业务是通过呼叫转接来实现的,现有呼叫转接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终端A与终端B处于通话过程中,终端A的应用服务器和终端B的应用服务器均参与此通话过程,为各自的服务对象提供业务;
由终端B发起呼叫保持请求将终端A置为呼叫保持状态,即业务消息可以互通,但媒体流暂时中断;
终端B采用refer消息向终端A发送转接请求;
终端A接受转接请求后,终端B向终端A发送挂机请求,断开两者之间的通话话路;
终端A向终端C发送邀请请求,在终端A与终端C之间建立通话。
在现有呼叫转接方法中,需要呼叫转接操作方的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不支持呼叫保持功能和不支持发送refer消息的终端无法作为呼叫转接操作方进行通话后切换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用以解决现有通话后切换业务需要作为呼叫转接操作方的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所述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所述应用服务器完成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所述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所述当前通话方处于呼叫保持状态;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保持通话。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无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连接断开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一存储器保存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以及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进一步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所述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返回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建立子模块,用于完成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所述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所述的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无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应用服务器记录各终端的通话信息,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refer消息,只需要经过第二终端授权的第一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在呼叫请求中携带特定的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些呼叫续接处理就可以使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通话续接过来,完成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通话的功能。该技术方案适用于现网各类终端,如支持C网或G网手机、PSTN终端、IMS终端等;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叫续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服务器中的连接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具有呼叫续接功能的网络系统,包括统一Centrex业务网络系统、公网系统等。
通话后切换业务是指当终端A与终端B通话过程中,经过终端B授权的终端C通过拨打呼叫续接业务码加终端B的通信号码即可将终端B的通话续接过来,完成终端C与终端A通话的功能。
现有的通话后切换业务是通过呼叫转接实现的,呼叫转接需要作为呼叫转接操作方的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呼叫续接,则是由应用服务器记录各终端的通话信息,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refer消息,只需要经过终端B授权的终端C向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在呼叫请求中携带特定的业务码和终端B的通信号码,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些呼叫续接处理就可以使终端C将终端B的通话续接过来,完成终端C与终端A通话的功能。
呼叫续接属于一种背靠背式呼叫类服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优点有:支持现网各类终端,如支持C网或G网手机、PSTN终端、IMS(InteractiveMultimedia Service,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终端等;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而且随着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数字通信)网络的崛起,CS与PS网络的融合,使得呼叫续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和使用空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包括:
S101、应用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第一终端是请求呼叫续接的终端,它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在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使应用服务器可确定后续需进行呼叫续接业务;在呼叫请求中携带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使应用服务器可确定操作呼叫续接的终端。
其中,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可是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号、UIM(User Identification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号等)或者群内短号。当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是第二公网号码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是公网内的任何终端;当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是群内短号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必须是属于同一个群的群业务用户。
S102、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当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时,步骤S102可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A1、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一对应关系可预先保存于应用服务器内,第一对应关系对应保存有每个公网号码与对应的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A2、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上述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当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时,步骤S102可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B1、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B2、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B3、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B4、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上述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上述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第三对应关系和第四对应关系可以表格或数据库的形式保存于应用服务器中。
S103、当第一终端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应用服务器在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步骤S103可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C1、应用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第一媒体信息用于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应用层控制协议)信令的媒体协商,包括IP地址、端口号、音视频编码格式等;
C2、应用服务器向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C3、应用服务器接收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C4、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C5、应用服务器完成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另外,当第一终端无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S104、应用服务器控制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具体地,应用服务器可向第二终端发送断开连接请求,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断开确认响应。
另外,在执行步骤S104之前,还可执行以下步骤:
第二终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当前通话方处于呼叫保持状态;或者,第二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保持通话。
如果在控制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之前,第二终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当前通话方处于呼叫保持状态,则处于呼叫保持状态的当前通话方会听到媒体服务器播放的保持提示音,此时,第二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的业务消息可以互通,但媒体流暂时中断,当前通话方在从与第二终端的通话切换到与第一终端的通话过程中,能感觉到通话有中断,该切换不是无缝切换。
如果在控制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之前,第二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保持通话,则当前通话方在从与第二终端的通话切换到与第一终端的通话过程中,感觉不到通话有中断,实现了无缝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呼叫续接方法,是由应用服务器记录各终端的通话信息,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refer消息,只需要经过第二终端授权的第一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在呼叫请求中携带特定的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些呼叫续接处理就可以使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通话续接过来,完成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通话的功能。该呼叫续接方法适用于现网各类终端,如支持C网或G网手机、PSTN终端、IMS终端等;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发送refer消息。
下面以手机用户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续接方法。
具体实施例一
用户1想续接用户2的当前通话,用户1当前正与用户3在通话,用户1与用户2不是群业务用户:
D1、用户1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INVITE,INVITE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ac和用户2的手机号b;
D2、应用服务器接收到INVITE后,根据呼叫续接业务码ac判断出业务类型为呼叫续接,根据用户2的手机号b和预先保存的所有手机号与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用户2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
具体地,应用服务器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用户2的手机号b及其对应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
D3、应用服务器判断在用户2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中是否存在用户1的手机号,如果存在则继续步骤D4;如果不存在则向用户1播放无权续接提示音,退出流程;
D4、应用服务器从步骤D2获取的呼叫请求中获取用户1的第一媒体信息;
D5、应用服务器向用户3发送携带有第一媒体信息的REINVITE(再邀请请求);
D6、用户3向应用服务器返回REINVITE的200OK响应,携带用户3的第二媒体信息;
D7、应用服务器向用户1返回携带有第二媒体信息的INVITE的200OK响应;
D8、完成用户1与用户3之间的媒体协商,使用户1与用户3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D9、应用服务器向用户2发送BYE请求,指示用户2断开与用户3的连接;
D10、用户2断开与用户3的连接,向应用服务器返回BYE的200OK响应。
其中,在执行步骤D10之前,用户2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用户3处于呼叫保持状态;或者,用户2可与用户3保持通话,实现无缝切换。
本具体实施一适用于公网系统,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续接方法使第一终端续接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具体实施例二
用户1想续接用户2的当前通话,用户1当前正与用户3在通话,用户1与用户2是属于同一个群的统一Centrex业务用户:
E1、用户1向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INVITE,INVITE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ac和用户2的群内短号;
E2、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接收到INVITE后,根据呼叫续接业务码ac判断出业务类型为呼叫续接,根据用户1的手机号和预先保存的手机号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用户1所属群的群号;
E3、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1所属群的群号、用户2的群内短号d和预先保存的手机号与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用户2的手机号;
E4、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2的手机号和预先保存的所有手机号与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用户2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
具体地,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在第四对应关系中查找用户2的手机号及其对应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
E5、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判断在用户2的所有有权续接用户手机号中是否存在用户1的手机号,如果存在则继续步骤E6;如果不存在则向用户1播放无权续接提示音,退出流程;
E6、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从步骤E2获取的呼叫请求中获取用户1的第一媒体信息;
E7、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向用户3发送携带有第一媒体信息的REINVITE(再邀请请求);
E8、用户3向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返回REINVITE的200OK响应,携带用户3的第二媒体信息;
E9、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向用户1返回携带有第二媒体信息的INVITE的200OK响应;
E10、完成用户1与用户3之间的媒体协商,使用户1与用户3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E11、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向用户2发送BYE请求,指示用户2断开与用户3的连接;
E12、用户2断开与用户3的连接,向统一Centrex业务应用服务器返回BYE的200OK响应。
其中,在执行步骤E12之前,用户2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用户3处于呼叫保持状态;或者,用户2可与用户3保持通话,实现无缝切换。
本具体实施二适用于统一Centrex业务网络系统,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属于同一群,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续接方法使第一终端续接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在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连接断开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终端断开与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如图3所示,图2所示的应用服务器还可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
此时,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公网号码和第一存储器保存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如图4所示,图2所示的应用服务器还可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以及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
此时,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公网号码和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公网号码和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如图5所示,图2(或图3、图4)所示的连接建立模块可进一步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返回子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建立子模块,用于完成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另外,上述应用服务器还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判断出第一终端无权续接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向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服务器记录各终端的通话信息,不需要终端支持呼叫保持功能以及支持refer消息,只需要经过第二终端授权的第一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起呼叫请求,在呼叫请求中携带特定的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些呼叫续接处理就可以使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通话续接过来,完成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第一终端通话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事实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所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的步骤。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预先保存的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具体为:
所述应用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所述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所述应用服务器完成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所述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发起呼叫保持请求,使所述当前通话方处于呼叫保持状态;
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保持通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无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7.一种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携带呼叫续接业务码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在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方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通话连接;
连接断开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当前通话方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一存储器保存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保存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的第二对应关系、所有公网号码与所属群号及群内短号的第三对应关系以及所有公网号码与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的第四对应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群的群号、所述第二终端的群内短号和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公网号码;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公网号码和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公网号码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所有续接授权用户的公网号码,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模块进一步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媒体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当前通话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媒体信息的再邀请请求;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当前通话方返回的携带有所述当前通话方的第二媒体信息的再邀请确认响应;
返回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携带有所述第二媒体信息的呼叫确认响应;
建立子模块,用于完成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当前通话方之间的媒体协商,使所述第一终端与当前通话方之间形成通话话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无权续接所述第二终端的当前通话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无权续接提示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200020A CN102780986A (zh) | 2011-05-10 | 2011-05-10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PCT/CN2011/081181 WO2012151858A1 (zh) | 2011-05-10 | 2011-10-24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200020A CN102780986A (zh) | 2011-05-10 | 2011-05-10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80986A true CN102780986A (zh) | 2012-11-14 |
Family
ID=4712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200020A Pending CN102780986A (zh) | 2011-05-10 | 2011-05-10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80986A (zh) |
WO (1) | WO201215185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2066A (zh) * | 2016-03-30 | 2016-06-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413284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12866215A (zh) * | 2021-01-04 | 2021-05-28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音乐播放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63142B1 (en) * | 1998-08-25 | 2002-03-26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 Network directed call pickup service |
CN1949889A (zh) * | 2006-11-01 | 2007-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呼叫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080083A (zh) * | 2006-05-26 | 2007-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转向方法及系统 |
CN101917436A (zh) * | 2010-08-19 | 2010-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ms网络中群数据存储实现互拨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65108B2 (ja) * | 2009-07-16 | 2015-02-04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電話交換機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機切替方法 |
-
2011
- 2011-05-10 CN CN2011101200020A patent/CN102780986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0-24 WO PCT/CN2011/081181 patent/WO201215185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63142B1 (en) * | 1998-08-25 | 2002-03-26 |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 Network directed call pickup service |
CN101080083A (zh) * | 2006-05-26 | 2007-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转向方法及系统 |
CN1949889A (zh) * | 2006-11-01 | 2007-04-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呼叫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917436A (zh) * | 2010-08-19 | 2010-1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ms网络中群数据存储实现互拨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2066A (zh) * | 2016-03-30 | 2016-06-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413284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12866215A (zh) * | 2021-01-04 | 2021-05-28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音乐播放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51858A1 (zh) | 201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39529B (zh) | Sip服务器、视频通话设备间的视频通话切换方法 | |
CN102790710B (zh) | Pc终端和手机的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217601B (zh) | 盲转业务方法和装置 | |
CN101313569A (zh) | 一种视频通信方法、系统及综合媒体资源服务器 | |
CN1933459B (zh) | 一种电话回拨方法及系统 | |
CN102215238A (zh) | 融合视频会议业务处理方法与系统、用户终端 | |
CN101771769B (zh) |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389077A (zh) |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217600A (zh) | 询问转接业务方法和装置 | |
CN101453524A (zh) | 一种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 | |
CN109889534B (zh) | 一种融合IP网络与LTE网络的VoIP通话方法 | |
CN100417288C (zh) | 将多媒体呼叫回退为语音呼叫的方法 | |
CN101467420A (zh) | 提供基于会话发起协议的早期媒体服务的方法 | |
CN101867889A (zh) | 实现视频彩铃的方法及系统 | |
CN201893844U (zh) | 基于ip-pbx的呼叫中心系统 | |
CN102780986A (zh) | 一种呼叫续接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 |
CN103702063A (zh) | 一种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动态媒体协商的方法 | |
KR101772093B1 (ko) | 지능망 콜센터의 영상상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CN101488875A (zh) | 一种点击拨号业务到多媒体会议业务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
CN101247564B (zh) | 在呼叫前转业务基础上实现多媒体彩像业务的方法、装置、系统 | |
CN100571164C (zh) | 下一代网络系统中的客服终端系统 | |
CN101582950B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中振铃态转接方法及系统 | |
CN105100520A (zh) |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1766713U (zh) | 实现视频彩铃的系统 | |
CN102801703B (zh) | 网络控制的单电话话路实现多通话及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