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6073A -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76073A CN102776073A CN201210288929XA CN201210288929A CN102776073A CN 102776073 A CN102776073 A CN 102776073A CN 201210288929X A CN201210288929X A CN 201210288929XA CN 201210288929 A CN201210288929 A CN 201210288929A CN 102776073 A CN102776073 A CN 1027760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rose
- oil
- ethanolic soln
- compound
- meth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5-25%的晚香玉香精、10-50%的β-环糊精、0.1-2%的黄原胶和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的制备方法即首先将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再将黄原胶加入到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然后再加入晚香玉香精继续搅拌均匀,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本发明制得的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香气稳定,留香持久,并且具有香气强度大、香精含量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膏状晚香玉缓释香精,特别涉及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晚香玉又称夜来香或月下香,属于幽韵花香,香气幽雅、浓郁而扩散,兼有清、甜、鲜等香韵,带有药草香,晚香玉的香气是茉莉、栀子、苦橙花、金合欢、草兰的混合风韵,其独特之处在于有药草香气,晚香玉属于重香型,它不但能够辅助其它花香型的花香,而且还可以增强香精的体香与持久性,在调配日用香精中应用甚广,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化产品中。由于香精大多数成分是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在直接使用过程中易挥发,一些热敏性香原料和光敏性香原料不稳定,从而造成留香时间短、香气质量不稳定。微胶囊香精是指将香精作为芯材,选用合适的壁材将香精包覆形成香精胶囊微粒。微胶囊香精可极大地提高了香精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香气成分的损失,使香精的风格不变,香气质量稳定,并能提高香精的缓释性能,方便香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环糊精是由淀粉经酶解环合而得到的由6至8个D-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甙键连接而成的环状化合物,其中由7个D-葡萄糖分子所组成的环糊精称为β-环糊精。环糊精分子呈环形圆筒状,外表面亲水而内腔疏水,因此,环糊精内腔能够包覆香精分子,形成微胶囊香精。
现有的微胶囊香精通常以变性淀粉、壳聚糖、聚炳烯酸酯、环糊精等为壁材,制得乳状液或悬浊液状态的微胶囊香精,乳状液或悬浊液一般不稳定,易分层,需经喷雾干燥等方法制得粉状微胶囊香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胶囊香精中存在的状态稳定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环糊精是由淀粉经酶解环合而得到的由6至8个D-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甙键连接而成的环状化合物,其中由7个D-葡萄糖分子所组成的环糊精称为β-环糊精。
环糊精分子呈环形圆筒状,外表面亲水而内腔疏水,因此,环糊精内腔能够包覆香精分子,形成微胶囊香精,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具有增稠、稳定、乳化作用的黄原胶,即可得到膏状微胶囊香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5-25%
β-环糊精 10-50%
黄原胶 0.1-2%
余量为去离子水;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β-环糊精,再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黄原胶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晚香玉香精继续搅拌均匀,即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0.1-2%
水杨酸异戊酯 1-5%
水杨酸苄酯 1-10%
十八醛 8-15%
α-戊基桂醛 0.5-2.5%
茉莉素 5-7%
芳樟醇 5-7%
二氢月桂烯醇 0.1-4%
乙酸芳樟酯 2-5%
橙叶油 1-3%
10%辛炔羧酸甲酯 1-3%
10%叶醇 0.1-3.5%
香叶醇 2.5-5%
橙花醇 3-6%
苯乙醇 4-7%
乙酸香茅酯 0.5-2.5%
大茴香醛 0.5-2%
异丁香酚 1-2%
秘鲁浸膏 1-2%
桂酸乙酯 1-3%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8%
乙酸苄酯 5-8%
依兰依兰油 1-5%
树兰油 0.1-2%
茉莉净油 1-2%
茉莉酯 1-3%
铃兰醛 1-10%
羟基香茅醛 2-10%
紫罗兰酮 2-5%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大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和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得晚香玉香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由于采用无毒、可生物降解的β-环糊精作为壁材,通过加入具有增稠、稳定、乳化作用的黄原胶,可得到膏状微胶囊缓释香精。
进一步,由于乳化、增稠的协同作用有效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制得的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不易发生分层,体系比较稳定。
另外,将本发明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与未微胶囊化的晚香玉香精通过闻香纸进行嗅辨分析,原始未微胶囊化晚香玉香精6天后香气微弱,仅能感到晚香玉的底香香韵,而本发明的膏状微胶囊香精21天后仍可感到明显晚香玉整体香气特征。因此,本发明制得的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香气稳定,留香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但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各种原料或试剂的规格及生产厂家的信息见表1。
表1、原料与试剂的规格及生产厂家
实施例1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5g(5%)
β-环糊精 10g(10%)
黄原胶 2g(2%)
去离子水 83g(83%);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150ml烧杯中加入10g的β-环糊精,再加入83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2g黄原胶,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5g晚香玉香精,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5h,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所得的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流动性较好,但静置3周后,发现微胶囊香精有沉降现象。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2g(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g(1%)
水杨酸异戊酯 5g(5%)
水杨酸苄酯 10g(10%)
十八醛 8g(8%)
α-戊基桂醛 1g(1%)
茉莉素 5g(5%)
芳樟醇 5g(5%)
二氢月桂烯醇 0.5g(0.5%)
乙酸芳樟酯 2g(2%)
橙叶油 1g(1%)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2g(2%)
10%叶醇乙醇溶液 1g(1%)
香叶醇 5g(5%)
橙花醇 3g(3%)
苯乙醇 4g(4%)
乙酸香茅酯 1g(1%)
大茴香醛 0.5g(0.5%)
异丁香酚 1g(1%)
秘鲁浸膏 1g(1%)
桂酸乙酯 1.5g(1.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g(4%)
乙酸苄酯 5g(5%)
依兰依兰油 1g(1%)
树兰油 0.1g(0.1%)
茉莉净油 1g(1%)
茉莉酯 3g(3%)
铃兰醛 5g(5%)
羟基香茅醛 3g(3%)
紫罗兰酮 2g(2%)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大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与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可调配出晚香玉香精。得到的香精香气透发,药草香重,具有晚香玉的特征幽香韵。
实施例2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5g(5%)
β-环糊精 45g(45%)
黄原胶 0.1g(0.1%)
去离子水 49.9g(49.9%);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150ml烧杯中加入45g的β-环糊精,再加入49.9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0.1g黄原胶,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5g晚香玉香精,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5h,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所得的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比较粘稠,静置3周后,发现微胶囊香精略有沉降现象。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2g(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g(1%)
水杨酸异戊酯 5g(5%)
水杨酸苄酯 10g(10%)
十八醛 8g(8%)
α-戊基桂醛 1g(1%)
茉莉素 5g(5%)
芳樟醇 5g(5%)
二氢月桂烯醇 0.5g(0.5%)
乙酸芳樟酯 2g(2%)
橙叶油 1g(1%)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2g(2%)
10%叶醇乙醇溶液 1g(1%)
香叶醇 5g(5%)
橙花醇 3g(3%)
苯乙醇 4g(4%)
乙酸香茅酯 1g(1%)
大茴香醛 0.5g(0.5%)
异丁香酚 1g(1%)
秘鲁浸膏 1g(1%)
桂酸乙酯 1.5g(1.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g(4%)
乙酸苄酯 5g(5%)
依兰依兰油 1g(1%)
树兰油 0.1g(0.1%)
茉莉净油 1g(1%)
茉莉酯 3g(3%)
铃兰醛 5g(5%)
羟基香茅醛 3g(3%)
紫罗兰酮 2g(2%)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大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与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可调配出晚香玉香精。得到的香精香气透发,药草香重,具有晚香玉的特征幽香韵。
实施例3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10g(10%)
β-环糊精 25g(25%)
黄原胶 1g(1%)
去离子水 64g(64%);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150ml烧杯中加入25g的β-环糊精,再加入64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1g黄原胶,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10g晚香玉香精,加完后继续搅拌3-5h,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所得的膏状微胶囊香精较稠厚,流动性较差,但微胶囊晚香玉香精体系较稳定,静置3周后,未发现微胶囊香精有沉降分层现象。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g(1%)
水杨酸异戊酯 3g(3%)
水杨酸苄酯 5g(5%)
十八醛 10g(10%)
α-戊基桂醛 2.5g(2.5%)
茉莉素 6g(6%)
芳樟醇 7g(7%)
二氢月桂烯醇 2g(2%)
乙酸芳樟酯 3g(3%)
橙叶油 2g(2%)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叶醇乙醇溶液 1g(1%)
香叶醇 3g(3%)
橙花醇 3g(3%)
苯乙醇 5g(5%)
乙酸香茅酯 2g(2%)
大茴香醛 1g(1%)
异丁香酚 1g(1%)
秘鲁浸膏 2g(2%)
桂酸乙酯 1g(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8g(8%)
乙酸苄酯 8g(8%)
依兰依兰油 5g(5%)
树兰油 0.1g(0.1%)
茉莉净油 2g(2%)
茉莉酯 1g(1%)
铃兰醛 5g(5%)
羟基香茅醛 4g(4%)
紫罗兰酮 3g(3%)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0.5%-2%重量的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与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可调配出晚香玉香精。得到的香精具有晚香玉的特征香气,带有茉莉花香韵。
实施例4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10g(10%)
β-环糊精 20g(20%)
黄原胶 1g(1%)
去离子水 69g(69%);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150ml烧杯中加入20g的β-环糊精,再加入69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1g黄原胶,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10g晚香玉香精,加完后继续搅拌3-5h,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所得的膏状微胶囊香精流动性较好,而且微胶囊晚香玉香精体系稳定,静置3周后,未发现微胶囊香精有沉降分层现象。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g(1%)
水杨酸异戊酯 2g(2%)
水杨酸苄酯 5g(5%)
十八醛 9g(9%)
α-戊基桂醛 2g(2%)
茉莉素 5g(5%)
芳樟醇 6g(6%)
二氢月桂烯醇 2g(2%)
乙酸芳樟酯 3g(3%)
橙叶油 3g(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叶醇乙醇溶液 3.5g(3.5%)
香叶醇 2.5g(2.5%)
橙花醇 5.5g(5.5%)
苯乙醇 4g(4%)
乙酸香茅酯 2.5g(2.5%)
大茴香醛 0.5g(0.5%)
异丁香酚 2g(2%)
秘鲁浸膏 1g(1%)
桂酸乙酯 1g(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5g(4.5%)
乙酸苄酯 7g(7%)
依兰依兰油 5g(5%)
树兰油 2g(2%)
茉莉净油 2g(2%)
茉莉酯 1g(1%)
铃兰醛 9g(9%)
羟基香茅醛 4g(4%)
紫罗兰酮 2g(2%)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与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可调配出晚香玉香精。得到的香精香气透发,偏清香,具有晚香玉的特征香气,且香气天然感较强。
实施例5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15g(15%)
β-环糊精 20g(20%)
黄原胶 1g(1%)
去离子水 64g(64%%);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150ml烧杯中加入20g的β-环糊精,再加入64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1g黄原胶,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15g晚香玉香精,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5h,制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上述所得的膏状微胶囊香精较稠厚,流动性较差,静置3周后,发现微胶囊香精有沉降现象。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原料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g(1%)
水杨酸异戊酯 2g(2%)
水杨酸苄酯 5g(5%)
十八醛 9g(9%)
α-戊基桂醛 2g(2%)
茉莉素 5g(5%)
芳樟醇 6g(6%)
二氢月桂烯醇 2g(2%)
乙酸芳樟酯 3g(3%)
橙叶油 3g(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g(1%)
10%叶醇乙醇溶液 3.5g(3.5%)
香叶醇 2.5g(2.5%)
橙花醇 5.5g(5.5%)
苯乙醇 4g(4%)
乙酸香茅酯 2.5g(2.5%)
大茴香醛 0.5g(0.5%)
异丁香酚 2g(2%)
秘鲁浸膏 1g(1%)
桂酸乙酯 1g(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5g(4.5%)
乙酸苄酯 7g(7%)
依兰依兰油 5g(5%)
树兰油 2g(2%)
茉莉净油 2g(2%)
茉莉酯 1g(1%)
铃兰醛 9g(9%)
羟基香茅醛 4g(4%)
紫罗兰酮 2g(2%)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与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可调配出晚香玉香精。得到的香精香气透发,偏清香,具有晚香玉的特征香气,且香气天然感较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由于乳化、增稠等协同作用的效果,因此具有状态稳定、香气协调的特点。特别是在实施例4的配方的条件下所得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5-25%
β-环糊精 10-50%
黄原胶 0.1-2%
余量为去离子水;
上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β-环糊精,再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使β-环糊精均匀的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β-环糊精悬浊液;
(2)、将黄原胶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β-环糊精悬浊液中,继续搅拌,使黄原胶溶解并分布均匀后,再加入晚香玉香精继续搅拌均匀,即得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5-25%
β-环糊精 10-50%
黄原胶 0.1-2%
余量为去离子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中所述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0.1-2%
水杨酸异戊酯 1-5%
水杨酸苄酯 1-10%
十八醛 8-15%
α-戊基桂醛 0.5-2.5%
茉莉素 5-7%
芳樟醇 5-7%
二氢月桂烯醇 0.1-4%
乙酸芳樟酯 2-5%
橙叶油 1-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3%
10%叶醇乙醇溶液 0.1-3.5%
香叶醇 2.5-5%
橙花醇 3-6%
苯乙醇 4-7%
乙酸香茅酯 0.5-2.5%
大茴香醛 0.5-2%
异丁香酚 1-2%
秘鲁浸膏 1-2%
桂酸乙酯 1-3%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8%
乙酸苄酯 5-8%
依兰依兰油 1-5%
树兰油 0.1-2%
茉莉净油 1-2%
茉莉酯 1-3%
铃兰醛 1-10%
羟基香茅醛 2-10%
紫罗兰酮 2-5%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大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和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得晚香玉香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中所述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
水杨酸异戊酯 2-5%
水杨酸苄酯 5-10%
十八醛 8-10%
α-戊基桂醛 1-2.5%
茉莉素 5-6%
芳樟醇 5-7%
二氢月桂烯醇 0.5-2%
乙酸芳樟酯 2-3%
橙叶油 1-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叶醇乙醇溶液 1-3.5%
香叶醇 2.5-5%
橙花醇 3-5.5%
苯乙醇 4-5%
乙酸香茅酯 1-2.5%
大茴香醛 0.5-1%
异丁香酚 1-2%
秘鲁浸膏 1-2%
桂酸乙酯 1-1.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8%
乙酸苄酯 5-8%
依兰依兰油 1-5%
树兰油 0.1-2%
茉莉净油 1-2%
茉莉酯 1-3%
铃兰醛 5-9%
羟基香茅醛 3-4%
紫罗兰酮 2-3%
余量为乙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晚香玉香精 10%
β-环糊精 20%
黄原胶 1%
去离子水 69%;
所述的晚香玉香精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
水杨酸异戊酯 2%
水杨酸苄酯 5%
十八醛 9%
α-戊基桂醛 2%
茉莉素 5%
芳樟醇 6%
二氢月桂烯醇 2%
乙酸芳樟酯 3%
橙叶油 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
10%叶醇乙醇溶液 3.5%
香叶醇 2.5%
橙花醇 5.5%
苯乙醇 4%
乙酸香茅酯 2.5%
大茴香醛 0.5%
异丁香酚 2%
秘鲁浸膏 1%
桂酸乙酯 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5%
乙酸苄酯 7%
依兰依兰油 5%
树兰油 2%
茉莉净油 2%
茉莉酯 1%
铃兰醛 9%
羟基香茅醛 4%
紫罗兰酮 2%
余量为乙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组分中所用的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0.1-2%
水杨酸异戊酯 1-5%
水杨酸苄酯 1-10%
十八醛 8-15%
α-戊基桂醛 0.5-2.5%
茉莉素 5-7%
芳樟醇 5-7%
二氢月桂烯醇 0.1-4%
乙酸芳樟酯 2-5%
橙叶油 1-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3%
10%叶醇乙醇溶液 0.1-3.5%
香叶醇 2.5-5%
橙花醇 3-6%
苯乙醇 4-7%
乙酸香茅酯 0.5-2.5%
大茴香醛 0.5-2%
异丁香酚 1-2%
秘鲁浸膏 1-2%
桂酸乙酯 1-3%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8%
乙酸苄酯 5-8%
依兰依兰油 1-5%
树兰油 0.1-2%
茉莉净油 1-2%
茉莉酯 1-3%
铃兰醛 1-10%
羟基香茅醛 2-10%
紫罗兰酮 2-5%
余量为乙醇;
上述的晚香玉香精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乙醇、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苄酯、十八醛、α-戊基桂醛、茉莉素、芳樟醇、二氢月桂烯醇、乙酸芳樟酯、橙叶油、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10%叶醇乙醇溶液、香叶醇、橙花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大茴香醛、异丁香酚、秘鲁浸膏、桂酸乙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依兰依兰油、树兰油、茉莉净油、茉莉酯、铃兰醛、羟基香茅醛和紫罗兰酮均匀混合,即得晚香玉香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晚香玉香精,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
10%水杨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芹菜籽油乙醇溶液 1%
水杨酸异戊酯 2-5%
水杨酸苄酯 5-10%
十八醛 8-10%
α-戊基桂醛 1-2.5%
茉莉素 5-6%
芳樟醇 5-7%
二氢月桂烯醇 0.5-2%
乙酸芳樟酯 2-3%
橙叶油 1-3%
10%辛炔羧酸甲酯乙醇溶液 1-2%
10%叶醇乙醇溶液 1-3.5%
香叶醇 2.5-5%
橙花醇 3-5.5%
苯乙醇 4-5%
乙酸香茅酯 1-2.5%
大茴香醛 0.5-1%
异丁香酚 1-2%
秘鲁浸膏 1-2%
桂酸乙酯 1-1.5%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4-8%
乙酸苄酯 5-8%
依兰依兰油 1-5%
树兰油 0.1-2%
茉莉净油 1-2%
茉莉酯 1-3%
铃兰醛 5-9%
羟基香茅醛 3-4%
紫罗兰酮 2-3%
余量为乙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288929 CN102776073B (zh) | 2012-08-15 | 2012-08-15 |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288929 CN102776073B (zh) | 2012-08-15 | 2012-08-15 |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6073A true CN102776073A (zh) | 2012-11-14 |
CN102776073B CN102776073B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712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102889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6073B (zh) | 2012-08-15 | 2012-08-15 |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7607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8987A (zh) * | 2015-08-28 | 2015-11-11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水性油墨用麝香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66258A (zh) * | 2018-06-20 | 2018-11-2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桂花香型皮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893999A (zh) * | 2018-06-20 | 2018-11-27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合成革用的铃兰香精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211737A (zh) * | 2022-12-28 | 2023-06-06 | 上海意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微胶囊用持久留香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7920B (zh) * | 2012-08-15 | 2014-06-11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透明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5051A (en) * | 1977-06-15 | 1979-01-16 | Norio Tanaka | Powdery perfume |
US4601863A (en) * | 1984-02-09 | 1986-07-22 |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wder of microcapsules |
EP0385535A1 (en) * | 1989-02-27 | 1990-09-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hydrophobic liquid core |
CN1073711A (zh) * | 1991-12-27 | 1993-06-30 | 昆明五华香料厂 | 微囊赋香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CN101420848A (zh) * | 2006-02-15 | 2009-04-29 | 博塔诺凯普有限公司 | 微胶囊化精油的应用 |
-
2012
- 2012-08-15 CN CN 201210288929 patent/CN1027760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5051A (en) * | 1977-06-15 | 1979-01-16 | Norio Tanaka | Powdery perfume |
US4601863A (en) * | 1984-02-09 | 1986-07-22 | Kanzaki Pa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wder of microcapsules |
EP0385535A1 (en) * | 1989-02-27 | 1990-09-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hydrophobic liquid core |
CN1073711A (zh) * | 1991-12-27 | 1993-06-30 | 昆明五华香料厂 | 微囊赋香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CN101420848A (zh) * | 2006-02-15 | 2009-04-29 | 博塔诺凯普有限公司 | 微胶囊化精油的应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8987A (zh) * | 2015-08-28 | 2015-11-11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水性油墨用麝香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66258A (zh) * | 2018-06-20 | 2018-11-2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桂花香型皮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893999A (zh) * | 2018-06-20 | 2018-11-27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合成革用的铃兰香精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866258B (zh) * | 2018-06-20 | 2021-03-05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桂花香型皮革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211737A (zh) * | 2022-12-28 | 2023-06-06 | 上海意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微胶囊用持久留香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6073B (zh) | 2013-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6068A (zh) | 一种膏状微胶囊玫瑰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6071B (zh) | 一种透明微胶囊茉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6073B (zh) | 一种膏状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6069B (zh) | 一种膏状微胶囊茉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70811B (zh) | 一种茶树油抗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776070A (zh) | 一种透明微胶囊玫瑰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83774B (zh) | 一种微胶囊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42787A (zh) | 一种烟用微乳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72925A (zh) | 胶囊组合物 | |
CN102807920B (zh) | 一种透明微胶囊晚香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76684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柠檬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09262A (zh) | 一种长效留香花香清香型香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32170A (zh) | 一种水性油墨用柠檬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32169A (zh) | 一种水性油墨用青苹果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01239B (zh) | 耐热缓释型桂花香精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32175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草莓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74684A (zh) | 缓释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81676A (zh) | 一种微胶囊缓释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72904A (zh) | 有机化合物中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 |
CN105087164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樱桃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32174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西瓜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080112989A1 (en) | Encapsulation method | |
CN105062685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番石榴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1514310A (ja) | 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誘導体、におい物質及びポリソルベートを含有する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 |
CN105132173A (zh) | 一种油性油墨用芒果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