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1481B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71481B CN102771481B CN201210296274.0A CN201210296274A CN102771481B CN 102771481 B CN102771481 B CN 102771481B CN 201210296274 A CN201210296274 A CN 201210296274A CN 102771481 B CN102771481 B CN 1027714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olachlor
- amicarbazone
- benoxacor
- composition
- w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它是由活性成分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解草酮复配的玉米田除草剂制剂。组合物中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0.5~6:1,解草酮的含量为总量的0.5~2%。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扩大杀草谱、延缓抗性产生,降低用量并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确切地说,涉及由氨唑草酮(amicarbazone)和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作为活性成分,并加入解草酮作为安全剂复配的的防治玉米田杂草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全国种植面积2000多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约20%,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位居第三位。全国玉米也有1/2面积受到不同程度草害,严重危害面积约10~20%,若田间拔除草,可使玉米减产50%以上。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为了减少草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因为化学除草方便、速效、控制时间长,化学除草也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成为玉米田的主要除草方式。
氨唑草酮(Amicarbazone)是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4-氨基-5-氧代-3-异丙基-N-叔丁基-1,2,4-三唑-1-甲酰胺。它是光合作用抑制剂,对其敏感的植物的典型症状为褪绿,停止生长,组织枯黄直至最终死亡,其主要通过根系和叶面吸收。但它对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差,且使用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属于氯代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大豆、花生、甘蔗,也可用于非砂性土壤的棉花、油菜、马铃薯和洋葱、辣椒、甘蓝等作物,可防治一年生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好,但多阔叶杂草防治效果差,且易对玉米产生药害。
解草酮(benoxacor)属于氯代酰胺类除草剂的解毒剂。在正常和不利环境条件下,能增加玉米对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且不影响异丙甲草胺对敏感品系的活性。
目前玉米田除草剂受到作物安全性所限,杀草谱也有限,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再者有些除草剂由于水溶性大或者田间持效期太长、用量过大容易造成玉米药害或者玉米后茬作物药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作物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三唑啉酮类除草剂氨唑草酮、氯代酰胺类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和氯代酰胺类除草剂的解毒剂解草酮(benoxacor),其中除草剂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作为活性组分,解草酮作为安全剂,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0.5~6:1。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60%,解草酮的含量为总量的0.5~2%,其余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更进一步地,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1~3:1,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重量百分含量为30~50%,解草酮的含量为总量百分含量为0.5~1.5%。
在本发明组合物的产品中含有活性组分的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化合物的施用量,但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其中,组合物中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同同酰胺类除草剂的比例基于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优选为0.5~6:1,特别优选地1~2:1。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除草剂领域常用的可接受的载体,优选地活性组分为总重量的10~60%,更优选地30~50%。解草酮的含量为总量百分含量为0.5~2%。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除草剂组合物的除草剂,所述除草剂可以是含有主要成分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和解草酮,以及农药上允许的可加工的剂型,例如可以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乳剂、乳油。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均为“重量百分比”。
具体的:
当配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润湿剂:选自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等,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2-7%;
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及微晶纤维素类,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余量为填料,其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海泡石、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
当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余量为填料,其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
当配制成悬浮乳剂时,助剂包括: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3-7%;
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农乳700#、农乳2201#、Span-60#、乳化剂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10%,优选2-8%;
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1-30%,优选5-20%;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膨润土,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3-2%;
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4-1.0%;;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用量为制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1-5%。
余量为水。
本发明还涉及除草剂组合物和除草剂用于防除玉米田防除杂草的用途,其中所述杂草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
与现有玉米田除草剂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以下特点:
杀草谱广,除草活性高
有效成分氨唑草酮对目前玉米田主要杂草均有防效,对阔叶杂草防效优异,有效成分精异丙甲草胺主要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二种有效成分组合可以提高杀草谱和防除效果。
作物安全性高
本发明选择的有效成分都是高效或超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的除草剂,复配后的产品经大量试验和应用,表明对有玉米安全。通过组合复配,降低了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的用量,同时加入解草酮作物安全剂,避免了精异丙甲草胺对玉米产生药害。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对玉米安全性提高,且对后茬作物安全。
无拮抗作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的室内配方筛选及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任何2种有效成分之间的组合对试验杂草的除草活性为增效作用,无拮抗作用。
作用特性的互补
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氨唑草酮的药效发挥对温湿度不敏感,温湿度中等药效发挥好。而精异丙甲草胺属于喜温喜湿型,两者复配弥补了精异丙甲草胺的不足。
杂草无抗性
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氨唑草酮为新型玉米田除草剂,缓解了目前玉米田杂草对常规品种的抗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一)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实施例1:45%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30g氨唑草酮原药、15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g解草酮,4g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g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3gK-12(十二烷基硫酸钠)、5g羧甲基(乙基)纤维素、10g白炭黑、5g葡萄糖、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2:40%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水分散粒剂
称取30g氨唑草酮原药、10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g解草酮,4g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g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3gK-12(十二烷基硫酸钠)、5g羧甲基(乙基)纤维素、10g硅藻土、5g葡萄糖、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二)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实施例50%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30g氨唑草酮原药、20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5g解草酮,6gNNO、2g拉开粉BX、15g白炭黑、轻钙加至100g。混合均匀,粉碎后得到产品。
实施例4:45%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30g氨唑草酮原药、15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2g解草酮,5g木质素磺酸钙、3g拉开粉BX、2gK-12、12g白炭黑、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粉碎后得到产品。
实施例5:30%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15g氨唑草酮原药、15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g解草酮,5g木质素磺酸钙、2g拉开粉BX、1gK-12、12g白炭黑、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粉碎后得到产品。
实施例6:35%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称取30g氨唑草酮原药、5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2g解草酮,5g木质素磺酸钙、2g拉开粉BX、1gK-12、12g白炭黑、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均匀,粉碎后得到产品。
(三)悬浮乳剂的配制
实施例7:45%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悬浮乳剂
称取25g氨唑草酮原药、20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2g解草酮,5gFS3000(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gSXC(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农乳1601#、0.1g黄原胶、5g乙二醇、0.2g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乳剂。
实施例8:32.5%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悬浮乳剂
称取23g氨唑草酮原药、10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0.9g解草酮,4gFS3000、1g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农乳700#、0.15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乳剂。
实施例9:60%氨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悬浮乳剂
称取20g氨唑草酮原药、40g精异丙甲草胺原药、0.5g解草酮,4gFS3000、1g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农乳700#、0.15g黄原胶、5g乙二醇、0.3g苯甲酸、0.5g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g。将上述原料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1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乳剂。
对以上除草剂组合物进行温室盆栽活性测定试验,比较组合物之间,以及组合物与单剂之间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除草剂组合物均表现出对供试杂草较高的防效,与单剂相比,提高了除草活性,加快了药效发挥速度,扩大了杀草谱,降低了使用成本。
除草剂组合物配方筛选试验根据下列方法进行:
试验用土从未施药地块采集,除草活性试验用盆钵直径为9.5cm。
温室盆栽法进行芽前试验处理。在播种后一天进行土壤表面喷雾处理,处理的药液为各单剂的制剂加水稀释为需要剂量。
处理的盆钵静置1天后,放入温室,定期浇水,14~21天后目测法观察记录化合物的每个重复除草活性,求平均除草活性。
以植物受害症状(抑制、畸形、黄化、白化)表现程度目测化合物的除草活性,0表示没有除草效果或对作物安全,100%表示完全杀死杂草或作物。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见表1,选择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靶标见表2。
表1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
表2生物活性测定试验用的靶标种类
组合物联合作用类型评价方法如下:
Gowing法是1960年提出的一种除草剂混用联合作用类型评价方法。具体步骤是先测定单剂及混剂对靶标杂草的防效,通过单剂的实测防效计算出混剂的理论防效,再将其与混剂的实测防效相比来评价联合作用类型。
理论防效计算公式为:E0=X+Y-XY/100。式中X、Y分别为两单剂的实测防效值(%),E为实测防效值(%),E0为理论防效值(%)。
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混用不同配比的芽前除草活性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混用时,对马唐、狗尾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实测防效(E)较理论防效(E0)提高,因此两者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当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以重量比为1~2:1的比例混用时,对马唐、狗尾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实测防效(E)较理论防效(E0)提高较多,两者增效作用显著。
表3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混用不同配比芽前处理实测防效与理论防效(%)
组合物制剂的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见表4。
试验处理为:
A.45%的悬浮乳剂(有效成分为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重量比为25:20,解草酮为1.2%)100ml/亩,150ml/亩;
B.精异丙甲草胺960g/LEC:20ml/亩,30ml/亩;
C.氨唑草酮70%WDG:40g/亩,60g/亩;
D.空白对照:CK
试验结果表明: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除草组合物均表现出对供试杂草很高的防效,与精异丙甲草胺和氨唑草酮单剂相比,提高了除草活性,扩大了杀草谱。根据表4结果显而易见,本发明组合物不只是氨唑草酮与精异丙甲草胺活性的总和,而是具有一种较强的协同除草活性。而且,该组合物在低剂量时能完全地选择性地控制杂草对象,同时对目标作物安全。
表4组合物与单剂的芽前除草活性和安全性测定结果
Claims (4)
1.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除草剂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作为活性组分,含有解草酮作为安全剂,其中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1~2:1,氨唑草酮和精异丙甲草胺重量百分含量为30~50%,解草酮的含量为总量百分含量为0.5~1.5%,其余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
2.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含有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和解草酮,以及农药上允许的助剂和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用于防除玉米田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6274.0A CN102771481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6274.0A CN102771481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1481A CN102771481A (zh) | 2012-11-14 |
CN102771481B true CN102771481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711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6274.0A Active CN102771481B (zh) | 2012-08-20 | 2012-08-20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714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9947B (zh) * | 2015-12-05 | 2017-08-25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高粱种子处理剂组合物 |
CN110352960A (zh) * | 2019-06-28 | 2019-10-22 | 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精异丙甲草胺和胺唑草酮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BR102020019868A2 (pt) * | 2020-09-28 | 2022-04-12 | Upl Do Brasil Industria E Comercio De Insumos Agropecuarios S.A. | Combinações de herbicidas triazolonas com fitoprotetore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5025A (zh) * | 1999-11-19 | 2007-02-21 | 拜尔公司 | 基于氨甲酰基三唑啉酮的除草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339832B (es) * | 2009-06-09 | 2016-06-14 | Arysta Lifescience Corp | Combinaciones herbicidas basadas en carbamoil triazolinone y procesos de uso. |
-
2012
- 2012-08-20 CN CN201210296274.0A patent/CN1027714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5025A (zh) * | 1999-11-19 | 2007-02-21 | 拜尔公司 | 基于氨甲酰基三唑啉酮的除草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1481A (zh) | 2012-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9480A (zh) | 一种水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4115863B (zh) | 一种除草组合物 | |
CN103783066B (zh) | 一种氟嘧肟草醚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4430451A (zh) | 一种氟酮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3155923B (zh) | 一种含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897339B (zh) | 一种含醚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3518739A (zh) | 一种含有苯唑草酮和莠去津的除草剂 | |
CN103828816B (zh) | 含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和氯氟吡氧乙酸的混合除草剂 | |
CN102771481B (zh)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4115835A (zh) |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2599163B (zh) | 一种复配除草剂 | |
CN104115858A (zh) | 一种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4872162A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田除草组合物 | |
CN104255738A (zh) | 一种甘蔗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599162A (zh) | 一种复合除草剂 | |
CN102907440A (zh) | 用于防治田间杂草的除草剂 | |
CN105379733A (zh) | 一种氟噻草胺·特丁津复配玉米田除草剂 | |
CN104068037A (zh) | 一种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 |
CN103271044B (zh) | 一种含有噻酰菌胺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751226B (zh) | 一种含哒草特和氟噻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8739834B (zh) | 一种含有五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6106458B (zh) | 二氯喹啉草酮与苯噻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4365629A (zh) | 含啶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的混合除草剂 | |
CN105230638A (zh) | 一种含有敌草快、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8887273A (zh) | 农用田间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1106 No. 172, Zhangjiadun Road, Tangqi Town,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ulo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72, zhangjiadun Road, Tangqi Tow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6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Udragon Chemical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