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117A - 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63117A CN102763117A CN2011800104217A CN201180010421A CN102763117A CN 102763117 A CN102763117 A CN 102763117A CN 2011800104217 A CN2011800104217 A CN 2011800104217A CN 201180010421 A CN201180010421 A CN 201180010421A CN 102763117 A CN102763117 A CN 1027631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data
- still image
- pixels
- data
- mask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7571 Visual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1 imag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0021—Image watermarking
- G06T1/0085—Time domain based watermarking, e.g. watermarks spread over several im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04N2005/91357—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modifying the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生成能够防止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被正确地复制的数据。包括: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复制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通过电子文档和图像等电子数据的显示处理来将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保存为静态图像数据的截屏(也称为抓屏、屏幕转储等)。称为该截屏的功能,例如,能够由操作系统提供,或者,通过执行截屏用的软件来实现。因此,存在即使例如个人信息或著作物等不宜复制的内容也容易被复制的问题。
因此,例如公开有增加了不能进行截屏的功能的、对浏览器以外的内容的阅览进行限制的方法。但是,用户通过对画面进行写真摄影,依然能够复制画面的显示内容。
关于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防止通过数码相机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摄影的数字行窃的技术。具体地讲,在书籍的纸面上印刷了电子水印。并且,数码相机在从已摄影的图像检测到电子水印时,禁止图像的保存和发送,或者进行已摄影的图像的马赛克化或丧失文字的可读性的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1124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数码相机自身需要具备防止数字行窃的功能。因此,通过用不具有该功能的数码相机来进行摄影,从而能够进行复制。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生成能够防止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被正确地复制的数据的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已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再现,从而以规定时间间隔依次显示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因此,即使通过截屏或写真摄影而复制了某瞬间的画面的显示内容,所复制的内容也只不过与至少一部分的像素被掩蔽的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1个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相同。另一方面,在以规定时间间隔依次显示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期间,各静态图像数据的没有被掩蔽的像素显示在画面上。由此,能够使观看画面的人识别到,与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逐一相比,显示与已取得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更接近的内容。由此,能够防止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被正确地复制。
第2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以所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掩蔽的图样成为不规则图样的方式确定进行掩蔽的像素的位置。
第3方面的发明,在第1或第2方面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使在以如下方式得到的区域中的、至少1个区域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与在其他区域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不同,其中,该方式为,将所述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1个静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由于存在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区域,从而能够使从所复制的内容识别到所取得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变得困难。
第4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3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使在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轮廓部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比在其他部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高。
根据本发明,由于所复制的内容的图像的轮廓部分变得更不清楚,因此能够使从所复制的内容识别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变得困难。
第5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4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生成没有对显示位置在所述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之间相互一致的像素中的至少1个像素进行掩蔽的静态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所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再现而显示所有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时刻,在各显示位置,至少显示1次没有被掩蔽的像素。由此,能够使观看画面的人,更正确地识别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
第6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5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要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越多,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越提高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高被掩蔽的像素的比例,能够使从所复制的内容识别所取得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变得困难。另外,即使减少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每一个静态图像数据的没有被掩蔽的像素的数量,通过增加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能够防止观看画面的人很难识别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的情况。
第7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6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掩蔽对象的像素被确定为掩蔽色的颜色涂满的静态图像数据。
第8方面的发明,在第7方面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颜色与该像素的周边的像素的颜色之间的中间色作为掩蔽色。
根据本发明,由于被掩蔽的像素的颜色是作为该像素的原始的颜色与该像素的周边的像素的颜色的中间色来显示,因此能够使从所复制的内容识别所取得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变得困难。
第9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8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具有帧率确定单元,该帧率确定单元确定要显示的帧率,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具有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该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确定的帧率来确定要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作为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能够确定适合帧率的数量。由此,能够以观看画面的人容易识别画面的显示内容的方式进行调整。
第10方面的发明,在第1至第9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单元具有:电子数据取得单元,其取得能够显示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电子数据;以及转换单元,其将所述取得的电子数据转换成静态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电子数据不是静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子数据的画面的显示内容被正确地复制。
第11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得步骤,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步骤,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动态图像数据生成步骤,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第12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进行工作: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第13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了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进行工作的数据生成程序,该单元包括: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所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再现,以规定时间间隔依次显示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因此,即使通过截屏或写真摄影而复制了某瞬间的画面的显示内容,所复制的内容也只不过与至少一部分的像素被掩蔽的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1个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相同。另一方面,在以规定时间间隔依次显示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期间,各静态图像数据的没有被掩蔽的像素显示在画面上。由此,能够使观看画面的人识别到,与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一个一个相比,显示有与所取得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显示内容更接近的内容。由此,能够防止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被正确地复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和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系统控制部20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4的(a)和(b)是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其他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对电子数据转换装置应用了本发明的数据生成装置时的实施方式。
[1.电子数据转换装置的结构]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1所示,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具有:操作部11、显示部12、通信部13、驱动部14、存储部15、输入输出接口部16、系统控制部20。并且,系统控制部20与输入输出接口部16是通过系统总线21而连接的。
操作部11是由例如键盘、鼠标等来构成的,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将其指示内容作为指示信号来输出到系统控制部20。显示部12是例如CRT(Cathode RayTube)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计算机显示器,显示文字或图像等信息。通信部13与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连接,控制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状态。驱动部14例如一面从软磁盘、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磁盘DK读出数据等,一面对该磁盘DK记录数据等。
存储部15例如通过硬盘驱动器等来构成,存储各种程序(包含本发明的数据生成程序的一例)及数据等。关于存储在存储部15中的程序,例如也可以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网络来取得,也可以记录在磁盘DK中而通过驱动部14来读入。输入输出接口部16进行操作部11~存储部15与系统控制部20之间的接口处理。系统控制部20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7、ROM(Read Only Memory)18、RAM19等构成。系统控制部20通过由CPU17读出存储在ROM18或存储部15中的各种程序并执行,来控制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各部分。另外,系统控制部20是作为本发明中的取得单元、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帧率确定单元、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电子数据取得单元、以及转换单元来进行工作的。
作为电子数据转换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装置等。
[2.电子数据转换装置的功能概要]
接着,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功能概要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和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帧图像数据的显示影像的一例的图。
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将被指定的电子数据转换成动态图像数据。关于作为转换对象的电子数据的种类,只要能够在画面上显示,则不特别限定。例如,作为成为转换对象的电子数据,存在电子文档、图像数据、Web网页(具体地讲,构成Web网页的HTML文档、图像数据、电子文档、文本数据等)等。另外,在图2所示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一例中,在白色的背景上用黑色来示出表示“楽”的文字的图样。
在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中,具体地讲,当人观看通过动态图像数据的再现处理而显示动态图像的计算机显示器的画面时,生成能够用肉眼识别与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相同的影像的动态图像数据。而且,在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中,即使在显示有动态图像数据时进行截屏或画面摄影等行为(以下,称为“画面复制行为”。),也生成不能够正确复制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动态图像数据。
更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从与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相当的静态图像数据生成由多个帧图像数据构成的动态图像数据。各帧图像数据是静态图像数据,通过使动态图像数据再现,使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多个帧图像数据以规定帧率依次显示在画面上,并且反复显示。作为这种动态图像数据的格式,例如也可以应用Adobe Flash(商标)的SWF(Small Web Format)。但是,动态图像数据的格式不限定于特定的格式。
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各帧图像数据,是构成分别与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相当的原始的静态图像数据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像素被掩蔽的静态图像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的像素的掩蔽是指,用一些颜色涂满掩蔽对象的像素(以下,称为“掩蔽色”。),遮盖掩蔽对象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更具体地讲,像素的掩蔽是指,代替掩蔽对象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用确定为掩蔽色的颜色来生成掩蔽对象的像素显示的帧图像数据。但是,在一部分的像素中,还存在掩蔽对象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和掩蔽色为相同颜色的情况。图2所示的例子是使掩蔽色成为与背景色相同的白色时的例子,在各掩蔽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中,成为“楽”的图样的一部分缺失的状态。另外,关于掩蔽色的确定方法,将在后面叙述。
在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各帧图像数据之间,进行掩蔽的像素的坐标图案互不相同。此处,进行掩蔽的像素的坐标图案互不相同是指,进行掩蔽的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的坐标、即其像素的显示位置互不相同。具体地讲,以1像素单位来随机地确定进行掩蔽的像素的坐标。由此,在各帧图像数据之间掩蔽图案不会相同,并且掩蔽图案不会成为例如条纹图样等规则的图案。另一方面,当着眼于帧图像数据的任意的坐标时,在所有的帧图像数据中至少存在1个像素没有被掩蔽的帧图像数据。在整个坐标上满足该条件。另外,在一部分的坐标中,也可以在所有的帧图像数据中不掩蔽像素。
在对这样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现时,在某瞬间显示在画面上的是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任意一个帧图像数据。因此,即使通过画面复制行为对某瞬间的画面的显示影像进行复制,所复制的影像,在帧图像数据中被掩蔽的部分也缺失。由此,不能够正确地复制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另一方面,在显示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所有的帧图像的时刻,在各坐标中,至少显示1次没有掩蔽的像素。于是,通过余像效果等,能够使观看了画面的人识别到显示有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
接着,对要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帧率、帧数、及掩蔽率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关于帧率、帧数、及掩蔽率,也可以由用户分别进行设定,也可以由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自动地确定,或者,也可以是作为固定值预先确定的值存储在存储部15中。
在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确定帧率时,例如,首先由系统控制部20取得所估计的计算机显示器的刷新率(垂直同步频率)。关于该刷新率,例如也可以由用户输入。或者,在以通过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来再现动态图像数据为目的时,也可以由系统控制部20取得显示部12的当前的刷新率的设定。并且,系统控制部20根据所取得的刷新率来确定帧率。具体地讲,使帧率的值成为刷新率的同值以下。并且,例如,可以使帧率的值与刷新率的约数中的任意一个值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在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现时的图像的闪烁。但是,当帧率过低时,在再现动态图像数据时,有时观看了画面的人很难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因此,也可以设定能够确定为帧率的下限值。此时,系统控制部20以帧率为下限值以上的方式确定帧率。例如,在刷新率为60Hz,帧率的下限值为24fps时,帧率成为30fps或60fps。
帧数是构成动态图像数据的帧图像数据的个数,最少也需要2个以上。在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确定帧数时,例如,系统控制部20根据帧率来确定。使帧数增多的理由之一在于,降低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的品质。如后所述,帧数越多,越能够提高掩蔽率。并且,掩蔽率越高,越难从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但是,通过使帧数增多,当显示所有的帧图像数据所需的时间变长时,存在很难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情况。这是因为,例如当使帧数增多,由此提高掩蔽率时,相对于显示所有的帧图像数据所需的时间,没有掩蔽的像素的显示时间的比率降低的倾向增强。因此,例如,预先设定显示所有的帧图像数据所需的时间的上限值。并且,系统控制部20以在以所确定的帧率来依次显示了所有的帧图像数据时所需的时间为所设定的上限值以下的方式确定帧数。此时,越提高帧率,越能够增加帧数。
掩蔽率是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数量对构成帧图像数据的像素的总数的比例。在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确定掩蔽率时,系统控制部20例如根据帧数来确定。具体地讲,帧数变得越多,越提高掩蔽率。掩蔽率变得越高,越能够降低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的品质。另外,通过使掩蔽率变得充分地高(例如90%以上),能够使从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显示内容变得不可能、或变得困难。由此,例如,能够防止由于画面复制行为而流出个人信息或机密信息等,或者能够防止由于画面复制行为而二次利用著作等。
在由用户确定帧率、帧数、掩蔽率时,例如也可以通过对所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现,使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具有用户能够一边确认通过显示部12显示的动态图像,一边分别调整帧率、帧数、掩蔽率的功能。
接着,对掩蔽色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想到了各种掩蔽色的确定方法。
例如,也可以使掩蔽色成为与被掩蔽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与被掩蔽的像素的周边的背景色之间的中间色。例如,系统控制部20对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进行分析,根据该显示影像对前景部分、背景部分等进行确定。并且,系统控制部20以进行掩蔽的像素为中心取得在纵横规定像素数的区域内存在的背景部分的像素的颜色。并且,系统控制部20通过所取得的颜色和掩蔽的像素的颜色来计算R(红)、G(绿)、B(蓝)各自的亮度值的加法平均。将在此处计算的亮度值作为掩蔽色的亮度值。如上所述,通过将被掩蔽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与被掩蔽的像素的周边的背景色之间的中间色作为掩蔽色来使用,模糊地看到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由此,能够进一步使从通过画面复制行为生成的图像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变得困难。特别是,在用多个色调(多色)来表现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时有效。另外,作为掩蔽色的中间色,也可以不是被掩蔽的像素的原始的颜色、与被掩蔽的像素的周边的背景色之间的刚好位于中心的颜色。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掩蔽色成为在以被掩蔽的像素为中心的纵横规定像素数的区域内存在的所有像素的颜色的中间色。另外,例如,也可以使掩蔽色成为与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背景色相同的颜色。另外,也可以将掩蔽色作为预先确定的固定色,将其R、G、B的亮度值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5中。另外,也可以由用户确定掩蔽色。
[3.电子数据转换装置的动作]
接着,使用图3对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数据转换装置1的系统控制部20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首先,系统控制部20作为取得单元来取得电子数据,将所取得的电子数据转换成静态图像数据(步骤S1)。具体地讲,系统控制部20作为电子数据取得单元,例如取得通过用户对操作部11进行操作而指定的电子数据。此时,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例如通过通信部13及网络而从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取得电子数据,也可以从磁盘DK通过驱动部14来读入电子数据,也可以取得存储在存储部15中的电子数据。并且,系统控制部20作为转换单元例如通过进行所取得的电子数据的光栅化来生成静态图像数据,作为规定格式的数据文件来存储到存储部15中。作为静态图像数据的格式,例如存在JPEG格式、TIFF格式、BMP格式等。另外,系统控制部20求出所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纵横的像素数及总像素数。另外,系统控制部20在所取得的电子数据自身为静态图像数据时,能够省略进行转换的处理。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将所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位图影像在RAM19的规定区域上进行展开(步骤S2)。该位图影像是例如与各坐标对应而设定了R、G、B各亮度值的排列构造的数据。该位图影像与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相当。另外,系统控制部20在将电子数据转换成静态图像数据时,不是将静态图像数据先保存为数据文件,而是也可以作为位图影像直接在RAM19上设定静态图像数据。
接着,系统控制部20作为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在步骤S3~S17中生成多个帧图像数据。
首先,系统控制部20作为帧率确定单元根据所估计的计算机显示器的刷新率来确定要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帧率(步骤S3)。接着,系统控制部20作为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根据所确定的帧率,确定要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帧数FN(步骤S4)。接着,系统控制部20确定掩蔽数MN(步骤S5)。具体地讲,系统控制部20根据帧数FN来确定掩蔽率。并且,系统控制部20在静态图像数据的总像素数上乘上所确定的掩蔽率来计算掩蔽数MN。另外,由于已经对帧率、帧数、及掩蔽率的确定方法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将FN个已展开的位图影像复制到RAM19中(步骤S6)。已复制的各位图影像与帧图像数据相当。并且,在各位图影像上作为帧编号分别分配有1~FN中的任意的编号。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对于静态图像数据的各坐标随机地确定没有掩蔽像素的帧(步骤S7)。例如,系统控制部20随机地生成1~FN的编号中的任意一个编号,将所生成的编号作为关注的坐标的没有掩蔽像素的帧的编号来存储到RAM19中。系统控制部20在静态图像数据的所有坐标上进行该处理。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将表示帧编号的变量i上设定1(步骤S8)。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帧i的位图影像中,随机地确定MN个掩蔽像素的坐标(步骤S9)。此时,系统控制部20在步骤S7中选择在帧i中确定为没有进行掩蔽的坐标以外的坐标。掩蔽像素的坐标作为变量Xn及Yn(n=1,2,3…MN)而被存储到RAM19中。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表示坐标编号的变量j上设定1(步骤S10)。接着,系统控制部20确定坐标(Xj,Yj)的掩蔽色(步骤S11)。另外,由于已经说明了掩蔽色的确定方法的例子,因此省略此处的说明。接着,系统控制部20用已确定的掩蔽色来掩蔽坐标(Xj,Yj)的像素(步骤S12)。具体地讲,系统控制部20在与在RAM19中设定的帧i的位图影像的坐标(Xj,Yj)对应的区域上设定已确定的掩蔽色的各亮度值。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j上加上1(步骤S13),判定变量j是否为掩蔽数MN以下(步骤S14)。此时,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j为掩蔽数MN以下时(步骤S14:YES),转移到步骤S11。
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j比掩蔽数MN大时(步骤S14:NO),将帧i的位图影像作为规定格式的帧图像数据的文件存储到存储部15中(步骤S15)。
接着,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i上加上1(步骤S16),判定变量i是否为帧数FN以下(步骤S17)。此时,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i为帧数FN以下时(步骤S17:YES),转移到步骤S9。
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0在变量i大于帧数FN以下时(步骤S17:NO),作为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动态图像数据(步骤S18)。具体地讲,系统控制部20结合已生成的帧1~帧FN的各帧图像数据,生成动态图像数据。此时,系统控制部20例如在动态图像数据中的帧率设定部分上设定已确定的帧率。另外,在上述各帧图像数据的结合中,也可以将上述帧编号作为基准,例如以升序或降序的方式规则地结合,或者也可以以不将所述帧编号作为基准而随机地结合的方式构成。当由此生成动态图像数据时,系统控制部20使图3所示的处理结束。
已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能够通过能够对该格式的数据进行再现的信息处理装置来再现。通过由如上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对已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再现,从而包含在动态图像数据中的帧图像数据,例如按照以帧1、帧2、帧3…的方式结合的顺序且以在动态图像数据中设定的帧率来依次显示在画面上。并且,在显示了最后的帧图像数据之后,再次显示最初的帧图像数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系统控制部20将表示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静态图像数据取得为位图影像,以所确定的帧数量来生成掩蔽了已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帧图像数据。此时,系统控制部20在各帧图像数据之间,使被掩蔽的像素的位置的图案不同。并且,系统控制部20生成以所确定的帧率来显示已生成的帧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因此,即使通过画面复制行为而复制了某瞬间的画面显示影像,所复制的画面显示影像也只不过与至少一部分的像素被掩蔽的1个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相同。另一方面,与逐一显示帧图像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观看画面的人识别到更接近原始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由此,能够防止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被正确地复制。
另外,由于系统控制部20取得电子数据,通过对所取得的电子数据进行转换来取得静态图像数据,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识别能够显示在画面上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
另外,由于系统控制部20以对在各帧图像数据之间坐标相互一致的像素中的1个像素不进行掩蔽的方式生成帧图像数据,因此观看画面的人能够更正确地识别原始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
另外,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使帧数变得越多,越提高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即掩蔽率。此时,在能够使从所复制的画面显示影像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变得困难的同时,防止观看画面的人很难识别原始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
另外,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颜色与该像素的周边的像素的颜色之间的中间色作为掩蔽色。此时,能够使从所复制的画面显示影像识别原始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变得困难。
另外,系统控制部20也可以确定动态图像数据的帧率,并根据所确定的帧率来确定动态图像数据的帧数。此时,能够确定适合帧率的帧数,由此,能够以观看了画面的人容易识别画面显示影像的方式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随机地确定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坐标。但是,例如,也可以生成通过预先确定的图案来进行了掩蔽的帧图像数据。此时,例如,将每帧的掩蔽图案的信息预先存储到存储部15中。并且,系统控制部20根据掩蔽图案的信息来进行各帧的像素的掩蔽。另外,作为掩蔽图案,也可以使用规则的图样。图4(a)是通过规则的图样的掩蔽图案来进行了掩蔽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一例。图4(a)是通过使掩蔽图案的图样为方格图样,在各帧中偏移方格图样的位置,从而使在各帧中进行掩蔽的像素的位置的图案不同的情况的例子。
另外,也可以将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分成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确定掩蔽率。并且,也可以使至少1个区域的掩蔽率与其他的区域的掩蔽率不同。图4(b)是如下所述的例子:将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在纵和横上分别进行2等分而分成4个区域,使其中的1个区域的掩蔽率成为100%,使其他3个区域的掩蔽率成为50%时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一例。如上所述,存在掩蔽率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区域,从而能够使从所复制的内容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的内容变得困难。另外,在图4(b)中,关于掩蔽率成为100%的区域,在帧1中成为右上部分、在帧2中成为右下部分、在帧3中成为左下部分。如上所述,也可以使掩蔽率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帧中依次变化。另外,掩蔽率不是仅限于50%或100%。另外,也可以在一部分的区域中使掩蔽率成为0%,在其他的区域中使掩蔽率成为比0%大的比例。另外,也可以由用户对每个区域设定掩蔽率。此时,例如在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中,特别是能够将想要防止被复制的区域的掩蔽率,比其他区域的掩蔽率设定得高。
另外,系统控制部20通过图像分析从各帧图像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提取文字或图样等轮廓部分,也可以将轮廓部分的掩蔽率设定得比不是轮廓部分的部分的掩蔽率高。由此,由于被复制的内容的图像的轮廓部分变得更模糊,因此能够使从被复制的画面显示影像识别原始的电子数据的画面显示影像变得困难。另外,由于从图像提取轮廓部分的方法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各帧图像数据之间坐标相互一致的像素中的1个像素不进行掩蔽。但是,如果是比帧数少的数量,则也可以对2个以上的像素不进行掩蔽。另外,也可以存在一部分在各帧图像数据上被全部掩蔽的像素的坐标。此时,当人观看对动态图像数据进行了再现的画面时,虽然看起来缺失了一部分的像素,但只要是对识别显示在画面上的内容没有障碍的程度,则缺失一部分的像素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帧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的坐标的图案互不相同。但是,只要至少在2个帧图像数据之间互不相同即可。
符号说明
1 电子数据转换装置
11 操作部
12 显示部
13 通信部
14 驱动部
15 存储部
16 输入输出接口部
17 CPU
18 ROM
19 RAM
20 系统控制部
21 系统总线
Claims (13)
1.一种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
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
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以所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掩蔽的图样成为不规则图样的方式确定进行掩蔽的像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使在以如下方式得到的区域中的、至少1个区域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与在其他区域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不同,其中,该方式为,将所述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1个静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分割为多个而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使在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轮廓部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比在其他部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高。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数据生成装置生成没有对显示位置在所述规定数量的静态图像数据之间相互一致的像素中的至少1个像素进行掩蔽的静态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要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越多,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越提高进行掩蔽的像素的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生成由确定为掩蔽色的颜色涂满掩蔽对象的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将进行掩蔽的像素的颜色与该像素的周边的像素的颜色之间的中间色作为掩蔽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具有帧率确定单元,该帧率确定单元确定要显示的帧率,
所述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具有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该生成图像数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确定的帧率来确定要生成的静态图像数据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具有:
电子数据取得单元,其取得能够显示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电子数据;以及
转换单元,其将所述取得的电子数据转换成静态图像数据。
11.一种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静态图像数据;
静态图像数据生成步骤,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
动态图像数据生成步骤,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12.一种数据生成程序,其特征在于,其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进行工作,该单元包括:
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
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13.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了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进行工作的数据生成程序,该单元包括:
取得单元,其取得静态图像数据;
静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规定数量的掩蔽所述取得的静态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而得到的静态图像数据,在该规定数量的静态画数据中的至少2个静态图像数据之间,使进行掩蔽的像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像素的位置互不相同;以及
动态图像数据生成单元,其生成以规定帧率显示所述生成的各静态图像数据的动态图像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9137.1A CN105205354B (zh) | 2010-02-26 | 2011-02-24 | 数据生成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42191 | 2010-02-26 | ||
JP2010042191A JP4950315B2 (ja) | 2010-02-26 | 2010-02-26 | データ生成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
PCT/JP2011/054135 WO2011105482A1 (ja) | 2010-02-26 | 2011-02-24 | データ生成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9137.1A Division CN105205354B (zh) | 2010-02-26 | 2011-02-24 | 数据生成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3117A true CN102763117A (zh) | 2012-10-31 |
CN102763117B CN102763117B (zh) | 2016-01-13 |
Family
ID=4450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0421.7A Active CN102763117B (zh) | 2010-02-26 | 2011-02-24 | 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
CN201510609137.1A Active CN105205354B (zh) | 2010-02-26 | 2011-02-24 | 数据生成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9137.1A Active CN105205354B (zh) | 2010-02-26 | 2011-02-24 | 数据生成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93537A1 (zh) |
EP (1) | EP2525561B1 (zh) |
JP (1) | JP4950315B2 (zh) |
CN (2) | CN102763117B (zh) |
ES (1) | ES2912093T3 (zh) |
TW (1) | TWI410132B (zh) |
WO (1) | WO201110548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7942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帧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880197A (zh) * | 2018-09-05 | 2020-03-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112487457A (zh) * | 2020-12-03 | 2021-03-12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9198B (zh) * | 2011-11-30 | 2017-09-12 | 英特尔公司 | 降低3d工作负荷的功率 |
JP6028477B2 (ja) * | 2012-09-13 | 2016-11-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スクリーンキャプチャの抑制機能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
KR20140049228A (ko) * | 2012-10-17 | 2014-04-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입력에 따른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
CN104866786B (zh) * | 2015-06-15 | 2018-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05809726B (zh) * | 2016-03-04 | 2018-07-03 | 大连米乐宏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静态图转成动态图的方法 |
EP3319068A1 (en) * | 2016-11-02 | 2018-05-09 | Skeyecode | Method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a secret data to a user of a terminal |
EP3319069B1 (en) * | 2016-11-02 | 2019-05-01 | Skeyecode |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by means of a non-secure terminal |
EP3319067B1 (en) * | 2016-11-02 | 2019-05-15 | Skeyecode |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by means of a non-secure terminal |
EP3319001A1 (en) * | 2016-11-02 | 2018-05-09 | Skeyecode | Method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a secret data to a user of a terminal |
US10929511B2 (en) * | 2017-12-05 | 2021-02-23 | Facebook,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 |
CN111522619B (zh) * | 2020-05-03 | 2023-11-10 | 渴创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软件类型和鼠标指针位置自动降低扩展屏幕刷新频率方法 |
US20230105469A1 (en) * | 2021-10-01 | 2023-04-06 | Citrix Systems, Inc. | Screen capture protection using time decomposition |
TWI847292B (zh) | 2022-09-30 | 2024-07-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水印嵌入方法及顯示裝置 |
US20240203312A1 (en) * | 2022-12-20 | 2024-06-20 | Snap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display content to obscure screen captur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9139A (ja) * | 1999-03-04 | 2000-09-22 | Nec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3264816A (ja) * | 2002-03-07 | 2003-09-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ータ配信方法、配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477856A (zh) * | 2002-08-21 | 2004-02-25 | 北京新奥特集团 | 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365123A (zh) * | 2007-08-07 | 2009-02-11 |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装置和信息显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02162B2 (en) * | 2002-08-14 | 2007-11-27 | Qdesign Corporation | Modulation of a video signal with an impairment signal to increase the video signal masked threshold |
FR2859857A1 (fr) * | 2003-09-17 | 2005-03-18 | Thomson Licensing Sa | Procedes de traitement et d'affichage d'images et appareil d 'affichage utilisant les procedes |
JP2005151124A (ja) | 2003-11-14 | 2005-06-09 | Kyodo Printing Co Ltd | デジタル万引き防止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
US7693330B2 (en) * | 2004-03-15 | 2010-04-06 | Vincent So | Anti-piracy image display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sub-frame intensity compensation |
US8130828B2 (en) * | 2006-04-07 | 2012-03-0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djusting quantization to preserve non-zero AC coefficients |
US8013870B2 (en) * | 2006-09-25 | 2011-09-06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Image masks generated from local color models |
US8213676B2 (en) * | 2006-12-20 | 2012-07-03 |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 Inspec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motion responsive control |
CN101617535B (zh) * | 2007-03-28 | 2011-07-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US8199117B2 (en) * | 2007-05-09 | 2012-06-12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rchive for physical and digital objects |
US8041077B2 (en) * | 2007-12-18 | 2011-10-18 | Robert Bosch Gmbh | Method of motion detection and autonomous motion tracking using dynamic sensitivity masks in a pan-tilt camera |
EP2079050A1 (en) * | 2008-01-09 | 2009-07-15 | THOMSON Licensing |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marking image sequences, a support comprising such marks, an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such marks |
JP4508256B2 (ja) * | 2008-03-19 | 2010-07-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
CN101477792B (zh) * | 2009-01-21 | 2011-06-0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在背景画面上显示叠加图形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10
- 2010-02-26 JP JP2010042191A patent/JP49503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2-24 CN CN201180010421.7A patent/CN102763117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24 US US13/577,160 patent/US201202935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2-24 EP EP11747442.9A patent/EP2525561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2-24 ES ES11747442T patent/ES2912093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2-24 WO PCT/JP2011/054135 patent/WO201110548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2-24 CN CN201510609137.1A patent/CN105205354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25 TW TW100106410A patent/TWI41013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9139A (ja) * | 1999-03-04 | 2000-09-22 | Nec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3264816A (ja) * | 2002-03-07 | 2003-09-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ータ配信方法、配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477856A (zh) * | 2002-08-21 | 2004-02-25 | 北京新奥特集团 | 真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1365123A (zh) * | 2007-08-07 | 2009-02-11 |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 信息显示装置和信息显示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27942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帧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880197A (zh) * | 2018-09-05 | 2020-03-1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
CN112487457A (zh) * | 2020-12-03 | 2021-03-12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0338A (en) | 2012-03-01 |
EP2525561B1 (en) | 2022-03-30 |
EP2525561A4 (en) | 2017-08-16 |
US20120293537A1 (en) | 2012-11-22 |
TWI410132B (zh) | 2013-09-21 |
JP2011182054A (ja) | 2011-09-15 |
WO2011105482A1 (ja) | 2011-09-01 |
CN105205354A (zh) | 2015-12-30 |
CN105205354B (zh) | 2019-06-07 |
EP2525561A1 (en) | 2012-11-21 |
JP4950315B2 (ja) | 2012-06-13 |
ES2912093T3 (es) | 2022-05-24 |
CN102763117B (zh) | 2016-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63117B (zh) | 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数据生成程序及记录介质 | |
CN102783131B (zh) | 数据生成装置和数据生成方法 | |
JP4029316B2 (ja) | 画像種別識別方法および装置と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JP578764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200802215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1175843A (ja) | 画像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
US7743342B2 (en) | Moving-image ic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
CA2654504C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marking a film | |
JP7102844B2 (ja) | フレーム補間装置、フレーム補間方法およびフレーム補間プログラム | |
JP2004364010A (ja)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CA243271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mposite image based on at least two input images | |
JP3585036B2 (ja) | 画像生成方法 | |
JP2013168902A (ja) |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CN119722699A (zh) | 一种文本图像生成和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05235238A (ja) | 画像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 |
CN118014816A (zh) | 一种水印嵌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006350440A (ja) | 画像処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JPH01109480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8278372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5077904A (ja) |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1170115A (ja)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JP201124856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ot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Rakuten,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