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907A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61907A CN102761907A CN2011101039607A CN201110103960A CN102761907A CN 102761907 A CN102761907 A CN 102761907A CN 2011101039607 A CN2011101039607 A CN 2011101039607A CN 201110103960 A CN201110103960 A CN 201110103960A CN 102761907 A CN102761907 A CN 102761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ccess node
- carrier frequency
- frequency adjustment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6963 non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系统,系统中的处理单元用于在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载频调整来解决工作载频负载不均衡和同频干扰的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需求飞速增长,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内(2011-2020年),移动数据业务量还将每年翻一番,十年将增长一千倍。
大部分的移动数据业务主要发生在室内和热点环境,体现为游牧/本地无线接入场景。据统计,目前移动数据业务量的近70%发生在室内,而且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12年将会超过80%。数据业务主要为互联网业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比较单一,且远低于传统电信业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面向的是高速移动,无缝切换的传统电信业务设计,当其承载大流量低速IP(互联网协议)数据包业务时,效率偏低,成本过高。
蜂窝移动运营商需要低成本,适合游牧/本地无线数据接入的解决方案,在降低设备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和优化原有系统的开销,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满足高速发展的数据用户的需求。而在大多游牧/本地无线数据接入的解决方案中,接入节点的部署较为随意灵活,由接入节点拥有者自由设定工作载频,没有经过运营商统一的分配及规划,因此很容易出现不同的工作载频负载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如果设定的工作载频相同还会导致同频干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降低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载频调整来解决工作载频负载不均衡和同频干扰的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具体包括: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则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终端决定进行切换,则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具体包括: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则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其中,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
其中,所述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所述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入节点发送邻区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所述邻区信息对相邻接入节点进行扫描测量。
其中,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时,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其中,接入节点确定了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时,该方法还包括: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其中,接入节点通过所述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确定需要调整载频的终端,并将载频调整信息仅发送给相应的需要调整载频的所述终端;
可选的,接入节点还发送专有前导信息给所述终端。
其中,终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终端收到所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使用专有前导进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如果终端没有收到所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
终端完成随机接入后,恢复与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连接。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
处理单元,用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时,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终端决定进行切换时,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时,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其中,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
其中,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接入节点确定了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本发明的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采用本发明,通过载频调整来解决工作载频负载不均衡和同频干扰的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接入节点进行载频调整的原理流程图;
图2为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自行判断处理模式的流程图;
图3为接入节点决定所服务终端的处理模式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这里,其他接入节点指除了当前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的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这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则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终端决定进行切换,则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情况2: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则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进一步的,载频调整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等信息。
所述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进一步包括: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将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之前,进一步包括:接入节点发送邻区信息给终端,终端可根据邻区信息对相邻接入节点进行扫描测量。其中,所谓邻区信息指:接入节点相邻接入节点的信息,如载频、小区标识等。
接入节点通过专有信令将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进一步包括:接入节点确定需要调整载频的终端,并将载频调整信息仅发送给相应的需要调整载频的该终端;可选的,接入节点可发送专有前导信息给该终端。其中,所谓专有前导信息是专门分配给某个终端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
接入节点确定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进一步包括: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工作频率调整。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或选择由终端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进一步包括:
终端接收到载频调整信息后,自行决定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还是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
如果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则终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工作频率调整;如果终端决定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则终端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
终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之后,可进一步包括:
如果终端收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使用专有前导进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原有接入节点;如果终端没有收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原有接入节点;
终端完成随机接入后,恢复与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原有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连接。
终端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进一步包括: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由于接入节点可以动态的调整工作频率,相应的终端可选择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或是选择跟随接入节点的调整而调整终端的工作频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负载均衡,而且可以降低同频干扰,提高系统整体服务质量,降低了通信节点的部署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接入节点进行载频调整的原理流程图,图1中,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该载频调整信息相应的调整终端的工作载频、或选择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切换到新的工作载频上。
以下应用实例1~应用实例3,主要针对图2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载频调整信息自行判断处理模式的场景。图2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
步骤102、由终端决策具体的处理模式,如果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则执行步骤103;如果终端决定进行切换,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终端根据接收的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工作频率调整后结束本流程。
步骤104、终端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后结束本流程。
应用实例1:
接入节点A工作在载频1,服务若干终端,如终端1,终端2等。接入节点A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载频1干扰较大,而载频2干扰较小,从而决定调整到载频2作为工作载频。接入节点A广播发送载频调整信息,如载频2的信息,以及载频调整生效时间等信息。接入节点A所服务的终端接收到载频调整信息后,自行决定是跟随节点A进行载频调整还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终端1决定跟随节点A进行载频调整,则终端1根据载频调整生效时间信息在相应的时间调整工作载频到载频2,然后终端1在载频2接入到接入节点A,例如可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完成上下行同步后,就开始恢复之前的数据连接及数据传输。
应用实例2:
接入节点A工作在载频1,服务若干终端,如终端1,终端2等。接入节点A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载频1干扰较大,而载频2干扰较小,从而决定调整到载频2作为工作载频。接入节点A广播发送载频调整信息,如载频2的信息,以及载频调整生效时间等信息。接入节点A所服务的终端接收到载频调整信息后,自行决定是跟随节点A进行载频调整还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如终端2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则终端2对相邻的接入节点进行扫描测量,然后找出最合适的相邻接入节点如接入节点B作为目标接入节点,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可选的在此过程中,接入节点A可将终端2的上下文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B,以加速终端2的切换。最后终端2完成到接入节点B的切换,由接入节点B服务该终端。
应用实例3:
接入节点A工作在载频1,服务若干终端,如终端1,终端2等。接入节点A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载频1干扰较大,而载频2干扰较小,从而决定调整到载频2作为工作载频。接入节点A广播发送载频调整信息,如载频2的信息,以及载频调整生效时间等信息。此外接入节点A广播发送相邻接入节点的信息。接入节点A所服务的终端接收到载频调整信息以及相邻接入节点的信息后,对相邻的接入节点进行扫描测量,如果能找出适合切入的相邻接入节点如接入节点B作为目标接入节点,则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否则的话,终端跟随接入节点A进行相应的载频调整。可选的在此过程中,接入节点A可将需要切换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到相邻目标接入节点,以加速终端的切换。
以下应用实例4~应用实例5,主要针对图3接入节点决定所服务终端的处理模式并进行相应处理的场景。图3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入节点决定进行载频调整。
步骤202、接入节点决定所服务终端的处理模式,如果接入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的终端,则执行步骤203;如果接入节点所服务的终端是需要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终端,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3、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
步骤204、终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后结束本流程。
步骤205、接入节点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步骤206、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后结束本流程。
应用实例4:
接入节点A工作在载频1,服务若干终端,如终端1,终端2等。接入节点A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载频1干扰较大,而载频2干扰较小,从而决定调整到载频2作为工作载频。接入节点A根据所服务终端的服务质量,以及之前接收到的所服务终端的测量上报等信息,判断对不同终端的处理方式。如果决定让终端1跟随节点A进行载频调整,则接入节点A通过专有信令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1,终端1收到载频调整信息后根据载频调整生效时间信息在相应的时间调整工作载频到载频2,然后终端1在载频2接入到接入节点A,例如可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完成上下行同步后,就开始恢复之前的数据连接及数据传输。如果接入节点A决定让终端2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则接入节点A可要求终端2发起对相邻的接入节点的扫描测量,然后找出合适的相邻接入节点如接入节点B作为目标接入节点,然后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B,可选的在此过程中,接入节点A可将终端2的上下文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B,以加速终端2的切换。
应用实例5:
接入节点A工作在载频1,服务若干终端,如终端1,终端2等。接入节点A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载频1干扰较大,而载频2干扰较小,从而决定调整到载频2作为工作载频。接入节点广播发送相邻接入节点信息给终端,要求所服务终端对其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等信息,然后接入节点A根据终端的测量结果判断对不同终端的处理方式。如果决定让终端1跟随节点A进行载频调整,则接入节点A通过专有信令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1,终端1收到载频调整信息后根据载频调整生效时间信息在相应的时间调整工作载频到载频2,然后终端1在载频2接入到接入节点A,例如可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完成上下行同步后,就开始恢复之前的数据连接及数据传输。如果接入节点A决定让终端2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则接入节点A根据终端的测量上报找出合适的相邻接入节点如接入节点B作为目标接入节点,然后主动发起切换请求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B,可选的在此过程中,接入节点A可将终端2的上下文信息发送到接入节点B,以加速终端2的切换。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处理单元用于在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这里,处理单元包括以下两种具体实现:
具体实现1:处理单元用于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时,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终端决定进行切换时,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具体实现2:处理单元用于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时,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这里,载频调整信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
这里,信息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这里,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终端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这里,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接入节点确定了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而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具体包括: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则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终端决定进行切换,则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具体包括: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如果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则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入节点发送邻区信息给终端,终端根据所述邻区信息对相邻接入节点进行扫描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时,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节点确定了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时,该方法还包括: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节点通过所述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确定需要调整载频的终端,并将载频调整信息仅发送给相应的需要调整载频的所述终端;
可选的,接入节点还发送专有前导信息给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根据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载频调整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终端收到所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使用专有前导进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如果终端没有收到所述专有前导信息,则终端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到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
终端完成随机接入后,恢复与之前进行了载频调整的接入节点之间的数据连接。
11.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信息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接入节点发送载频调整信息给终端;
处理单元,用于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终端自身决策处理模式的情况下,终端决定进行载频调整时,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终端决定进行切换时,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节点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接入节点决策终端的处理模式的情况下,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载频调整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载频调整信息进行载频调整;接入节点决定终端需要进行切换时,接入节点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具体包括:接入节点选择采用的工作频率和调整生效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接入节点通过广播或专有信令的方式将所述载频调整信息发送给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终端主动发起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对相邻接入节点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发起到目标接入节点的切换;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由接入节点确定了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其他接入节点操作的情况下,接入节点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主动发起将终端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在终端切换时将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节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039607A CN102761907A (zh) | 2011-04-25 | 2011-04-25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PCT/CN2011/083578 WO2012146030A1 (zh) | 2011-04-25 | 2011-12-06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039607A CN102761907A (zh) | 2011-04-25 | 2011-04-25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1907A true CN102761907A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705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039607A Pending CN102761907A (zh) | 2011-04-25 | 2011-04-25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61907A (zh) |
WO (1) | WO201214603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5342A (zh) * | 2018-01-29 | 2018-09-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16816A (zh) * | 2016-09-27 | 2019-05-03 | 索尼公司 | 电路、基站、方法和记录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3300A (zh) * | 2002-04-29 | 2005-08-31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连接的切换 |
CN1720756A (zh) * | 2002-12-19 | 2006-01-11 | 诺基亚公司 | 在多频段环境中的系统和切换机制及其装置 |
CN101267658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调整工作频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668319A (zh) * | 2008-09-03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内载波切换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2895B (zh) * | 2004-07-12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小区中的主载频重配置方法 |
WO2008013026A1 (fr) * | 2006-07-28 | 2008-01-31 | Kyocera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e terminal mobile et procédé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
CN101547517B (zh) * | 2008-03-25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用户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2011
- 2011-04-25 CN CN2011101039607A patent/CN102761907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2-06 WO PCT/CN2011/083578 patent/WO20121460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3300A (zh) * | 2002-04-29 | 2005-08-31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连接的切换 |
CN1720756A (zh) * | 2002-12-19 | 2006-01-11 | 诺基亚公司 | 在多频段环境中的系统和切换机制及其装置 |
CN101267658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调整工作频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668319A (zh) * | 2008-09-03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内载波切换方法和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16816A (zh) * | 2016-09-27 | 2019-05-03 | 索尼公司 | 电路、基站、方法和记录介质 |
CN109716816B (zh) * | 2016-09-27 | 2022-10-14 | 索尼公司 | 电路、基站、方法和记录介质 |
CN108495342A (zh) * | 2018-01-29 | 2018-09-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46030A1 (zh) | 201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11334B2 (en) | Methods for idle registration and idle handoff in a femto environment | |
US8326304B2 (en) | Femtocell search method for macro to femto handover | |
US920435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594653B (zh) | 无线终端和基站控制站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 |
EP2056609A1 (en) |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ell selecting method | |
KR101614518B1 (ko) | 채널 품질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EP3516781A1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 |
CA231384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base address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EP1962535B1 (en) | Cumulative neighboring cell list | |
US7965685B1 (en) | Handoff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system | |
US20110009149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in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method | |
US10104595B2 (en) |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mobility parameter | |
US2014029582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016331B1 (en) | Method of handoff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system | |
KR101370208B1 (ko) |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터 핸드오버 수행방법 | |
KR101544150B1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180220338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Saeed | Handover in a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A Review Phase | |
US835566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oving networ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671500B (zh) | 一种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终端 | |
KR101105646B1 (ko) | 이동통신망에서 무선랜으로의 버티컬 핸드오프를 위한 무선랜 ap 탐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소형 이동통신 기지국 비콘장치 | |
CN102761907A (zh) |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2970759B (zh) | 小区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024831A (zh) | 一种基于ccc帧的异构网络基站触发的切换方法 | |
KR101125484B1 (ko) | 휴대인터넷망에서 fa 수가 다른 ras로 이동한 후fa를 선정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