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5298A -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55298A CN102755298A CN2012100263597A CN201210026359A CN102755298A CN 102755298 A CN102755298 A CN 102755298A CN 2012100263597 A CN2012100263597 A CN 2012100263597A CN 201210026359 A CN201210026359 A CN 201210026359A CN 102755298 A CN102755298 A CN 1027552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veratrol
- micelle
- freeze
- preparation
- block poly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嵌段聚合物为载体制备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制剂,该制剂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可供口服或注射,能够有效防治肿瘤,从而进一步提高白藜芦醇的临床疗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医学诊疗技术逐步提高,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人均寿命逐渐延长,由于环境中致癌因素日趋增多,目前在很多国家或地区,癌症居死亡原因首位或第二位。目前肿瘤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前两种疗法的顺应性较差,而化疗具有较大毒副作用及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失去应有的治疗作用。基于此,开发高效低毒绿色的抗肿瘤药物是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白藜芦醇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被喻为继紫杉醇之后的又一新的绿色抗癌药物。白藜芦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色素 P450酶、 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作用,并发现其在肝癌、胃癌、白血病、宫颈癌、食管癌、黑素瘤、前列腺癌、淋巴瘤、结肠癌等治疗方面具备重要的临床价值。
虽然白藜芦醇为一很有前途的肿瘤预防和治疗药,但是由于白藜芦醇难溶于水,对光不稳定,导致体内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临床效果不甚理想。如何利用现代药剂学手段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白藜芦醇自然资源丰富,加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故近年来白藜芦醇制剂的相关研究相继见诸报导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基本情况如下:
1.CN100453071C公开了一种以脂质体为主,少量为微粒、胶团、水包油(O/W)型及油包水(W/O)型复合乳剂共同混悬在水中的白藜芦醇口服多相脂质体及制法。所制备脂质体的包封率与载药量相对偏低,并且多相体系中存在多种不稳定因素,导致制剂的可操作性差。
2.CN100493497C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和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及冻干保护剂组成的固体自微乳制剂及制备方法;CN102106816A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油相和乳化剂组成的纳米制剂及制法;CN102188370A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注射用溶液、乳剂与pH调节剂组成的注射溶液及其静脉注射剂。上述制剂的共同特征在于,辅料所占比例较高,大量油相增加患者肝脏负担,表面活性剂可能存在过敏性与溶血性,有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3.CN101317832B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和载体材料小麦醇溶蛋白,利用纳米粒高度分散的特性及载体材料的生物粘附性,制成白藜芦醇口服纳米给药系统。所得制剂的粒径相对偏大,粒径分布有时差别大,导致体外的稳定性降低。
4.CN101579291B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磷脂和多元醇组成,通过高压均质机或微射流均质机形成的白藜芦醇纳米乳液。磷脂作为载体的增溶药物能力有限,当药物含量过高时,影响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5.CN1220486C公开了一种由白藜芦醇及苷和衍生物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及制备方法,所得包合物存在包合率低,成药性差,加之羟丙基-β-环糊精有溶血性和肾毒性。
上述公开的发明方法中,虽然不同程度的改善了白藜芦醇的溶解度,拓展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基于此,本发明中介绍了一种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聚合物胶束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备受药学工作者的关注与推崇,目前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口服或注射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束由嵌段聚合物做为载体制备而成,口服该制剂能显著改善白藜芦醇的溶解性,增加透过生物膜的药量,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注射该制剂不仅可以延长循环时间,而且由于聚合物胶束的EPR效应,白藜芦醇聚积在肿瘤病灶部位上,最终达到被动靶向给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以口服或注射的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是以PEO–PPO–PEO(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 嵌段聚合物做为载体,将白藜芦醇包裹在胶束内,具体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 先将PEO–PPO–PEO嵌段聚合物与白藜芦醇溶解于有机溶剂,再制备以嵌段聚合物为载体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
⑵ 向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中加入冻干保护剂,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冷冻干燥后得到该载药胶束的冻干粉末。
⑶ 将载药胶束的冻干粉末,添加固体制剂常用的辅料,按照固体制剂制备工艺,制成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或将所得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添加注射剂常用附加剂,按照注射剂制备工艺,直接分装于安瓿或盘尼西林瓶中,经过冷冻干燥,制成注射用冻干粉针剂。
所述的PEO–PPO–PEO嵌段聚合物为F68(EO76–PO29–EO76)、F127(EO100–PO65–EO100)、P105(EO37–PO56–EO37)、P123(EO19–PO69–EO19)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为其中的混合物;PEO–PPO–PEO嵌段聚合物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100~500):(0.5~5)。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嵌段聚合物与白藜芦醇的有机溶剂,主要包括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单独或混合使用。
所述制备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的溶剂为双蒸水、0.9%氯化钠水溶液、5%葡萄糖水溶液、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任一种。
所述白藜芦醇溶于有机溶剂时,可以采用加热、超声或者搅拌方式促进溶解。
所述制备以PEO–PPO–PEO嵌段聚合物为载体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的时候,采用溶剂挥发法、薄膜水化法或者透析法。
所述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乳糖、蔗糖、葡萄糖、白蛋白、果糖、右旋糖酐、海藻糖、氨基酸中任一种,或者为其中的混合物;每100ml冻干溶液所需加入冻干保护剂的重量可在1%~15%。
所述制备固体制剂的辅料包括:淀粉、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等填充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粘合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泡腾崩解剂等崩解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镁等润滑剂。
所述制备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附加剂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等抗氧剂;依地酸二钠、依地酸钠钙、环己二胺四醋酸钠等金属离子络合剂;盐酸、枸橼酸、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调整pH附加剂;氯化钠、葡萄糖等调节渗透压附加剂。
本发明提供的可以口服或注射的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载药系统,大小为10~100 nm,具有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可脱水贮存及自然水合等突出特点。作为一种良好的难溶性药物输送载体,能有效解决药物难溶性问题,并赋予药物制剂缓释、靶向输送药物至肿瘤组织等优良特性。本发明中所述的PEO–PPO–PEO嵌段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无免疫原性,可溶于体液,并对抗癌药物产生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非常敏感,能够促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和胃肠道,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潜力、安全及最易于市场化的制剂辅料。
本发明提供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固体制剂,具有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高、可以口服或注射等优势,并且能够有效防治肿瘤,所以该制剂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白藜芦醇对照品的乙醇溶液波长扫描图
图2 P123嵌段聚合物的乙醇溶液波长扫描图
图3 白藜芦醇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
图4 P123嵌段聚合物的的HPLC色谱图
图5 载药聚合物胶束溶液的HPLC色谱图
图6 P123冻干空白聚合物胶束的红外光谱图
图7 P123空白冻干胶束与白藜芦醇机械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8 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下属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权利范围。
实施例1 嵌段聚合物胶束中白藜芦醇HPLC含测方法建立
⑴ 对照品溶液制备 称取白藜芦醇对照品2.6㎎,用无水乙醇制成浓度为52μg·ml–1的溶液,得白黎芦醇对照品储备液。
⑵ 样品溶液制备 称取白黎芦醇聚合物胶束适量,加无水乙醇超声,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使用前使用0.22μm滤膜过滤处理。
⑶ 测定波长选择 白藜芦醇对照品溶液、空白嵌段聚合物胶束溶液在200~400 nm进行波长扫描,见图1~2。对照品溶液均在306nm处有最大吸收,而空白胶束溶液在此处无明显紫外吸收,故选定306nm作为UV含量测定波长。
⑷ 色谱条件 Diamonsil ODS–C18(2) DIKMA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 306 nm;柱温为 25℃。
⑸ 分离条件选择 同一条件下,做白藜芦醇对照品、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含药聚合物胶束溶液的HPLC色谱图,见图3~5,发现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在特征峰附近基本上无吸收。
⑹ 标准曲线 吸取白藜芦醇对照品储备液1、2、3、4、5 ml,置10ml量瓶中,甲醇定容,超声溶解,分别取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5 μl进样,并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样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进行回归,得线性方程:y=9565.7x+1389.7,r=0.9996,说明白藜芦醇在0.03~0.13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⑺ 其它实验 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符合规定要求。
实施例2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⑴ 称取P123嵌段聚合物100mg、白藜芦醇2mg,加入2ml无水乙醇,超声促溶,溶液经45℃旋转蒸发挥尽乙醇,30℃减压干燥12h,得到无色透明药膜,加入5ml双蒸水后搅拌1–1.5h,获得无色透明的白藜芦醇–P123胶束溶液;
⑵ 加入0.1g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滤液分装于灭菌处理的盘尼西林瓶中,每瓶1ml,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疏松状的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所得胶束的平均粒径为37.3nm,包封率为85.37 %,载药量为0.92%。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加入1ml双蒸水,经过振摇可在1min内复溶,得到澄清透明的胶束溶液,测得复溶胶束溶液的pH为7.01,渗透压为310mOsm/kg,该胶束溶液可用于口服,也可用于注射。
⑶ 取适量P123空白冻干胶束、P123空白冻干胶束与白藜芦醇的机械混合物、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分别与溴化钾按照1∶100比例混合均匀,压力为23mPa,压片时间为5min。取出所压片子进行红外光谱检测,见图6~8。
实施例3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⑴ 称取P123嵌段聚合物100mg、白藜芦醇4mg,加入2ml无水乙醇,超声促溶,溶液经45℃旋转蒸发挥尽乙醇,30℃减压干燥12h,得到无色透明药膜,加入5ml双蒸水后搅拌1–1.5h,获得无色透明的白藜芦醇–P123胶束溶液;
⑵ 加入0.1g海藻糖为冻干保护剂,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滤液分装于灭菌处理的盘尼西林瓶中,每瓶1ml,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疏松状的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所得冻干胶束的平均粒径为39.6nm,包封率为81.05 %,载药量为0.78%。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加入1ml双蒸水,经过振摇可在1min内复溶,得到澄清透明的胶束溶液,测得复溶胶束溶液的pH为7.03,渗透压为308mOsm/kg,该胶束溶液可用于口服,也可用于注射。
实施例4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⑴ 称取F127嵌段聚合物200mg、白藜芦醇1mg,加入1ml无水乙醇,超声促溶,溶液经45℃旋转蒸发挥尽乙醇,30℃减压干燥12h,得到无色透明药膜,加入10ml双蒸水后搅拌1–1.5h,获得无色透明的白藜芦醇–F127胶束溶液;
⑵ 加入0.2g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滤液分装于灭菌处理的盘尼西林瓶中,每瓶2ml,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疏松状的白藜芦醇–F127冻干胶束,所得冻干胶束的平均粒径为35.5nm,包封率为79.12%,载药量为0.35%。白藜芦醇–F127冻干胶束加入2ml双蒸水,经过振摇可在1min内复溶,得到澄清透明的胶束溶液,测得复溶胶束溶液的pH为7.02,渗透压为319mOsm/kg,该胶束溶液可用于口服,也可用于注射。
实施例5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⑴ 称取P105嵌段聚合物200mg、白藜芦醇1mg,加入1ml无水乙醇,超声促溶,溶液经45℃旋转蒸发挥尽乙醇,30℃减压干燥12h,得到无色透明药膜,加入8ml双蒸水后搅拌1–1.5h,获得无色透明的白藜芦醇–P105胶束溶液;
⑵ 加入0.16g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滤液分装于灭菌处理的盘尼西林瓶中,每瓶2ml,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疏松状的白藜芦醇–P105冻干胶束,所得冻干胶束平均粒径为40.8nm,包封率为82.31%,载药量为0.41%。白藜芦醇–P105冻干胶束加入2ml双蒸水,经过振摇可在1min内复溶,得到澄清透明的胶束溶液,测得复溶胶束溶液的pH为7.06,渗透压为307mOsm/kg,该胶束溶液可用于口服,也可用于注射。
实施例6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⑴ 称取F68嵌段聚合物400mg、白藜芦醇1mg,将白藜芦醇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作为有机相,F68溶解于10ml双蒸水中作为水相,将有机相利用注射器逐滴加入水相,挥发尽乙醇,获得无色透明的白藜芦醇–F68胶束溶液;
⑵ 加入0.2g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处理,滤液分装于灭菌处理的盘尼西林瓶中,每瓶2ml,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疏松状的白藜芦醇–F68冻干胶束,所得冻干胶束平均粒径为46.7nm,包封率为75.48%,载药量为0.29%。白藜芦醇–F68冻干胶束加入2ml双蒸水,经过振摇可在1min内复溶,得到澄清透明的胶束溶液,测得复溶胶束溶液的pH为7.04,渗透压为315mOsm/kg,该胶束溶液可用于口服,也可用于注射。
实施例7 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2中的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过80目筛,与微晶纤维素混匀,加入PVPK30溶液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粒,40℃减压干燥,再过12目筛整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
实施例8 硬胶囊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5中的白藜芦醇–P105冻干胶束,填充5号空心胶囊中,即得含有白藜芦醇的硬胶囊剂。
实施例9 冻干粉针的制备
取实施例2中的白藜芦醇–P123冻干胶束,盘尼西林瓶加塞密封,再经辐射灭菌即得含有白藜芦醇的冻干粉针。
Claims (8)
1.一种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嵌段聚合物作为胶束载体,将白藜芦醇包裹在胶束内部,具体步骤如下:
⑴ 先将嵌段聚合物与白藜芦醇溶于有机溶剂,再制备以嵌段聚合物为载体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
⑵ 向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中加入冻干保护剂,经微孔滤膜过滤处理、冷冻干燥后得到该载药胶束的冻干粉末;
所述的载体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载体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100~500):(0.5~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为P123(EO19–PO69–EO19) 、F127(EO100–PO65–EO100)、P105(EO37–PO56–EO37) 、F68(EO76–PO29–EO76)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为其中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的溶剂为双蒸水、0.9%氯化钠水溶液、5%葡萄糖水溶液、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藜芦醇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时候,可以采用加热、超声或者搅拌方式促进溶解。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以PEO–PPO–PEO嵌段聚合物为载体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的时候,采用溶剂挥发法、薄膜水化法或者透析法。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有白藜芦醇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乳糖、蔗糖、葡萄糖、白蛋白、果糖、右旋糖酐、海藻糖、氨基酸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载药胶束的冻干粉末,加入常用的固体辅料,可制成供口服的固体制剂;或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水溶液,添加注射剂常用的附加剂,可制成供注射的冻干粉针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63597A CN102755298A (zh) | 2012-02-07 | 2012-02-07 |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63597A CN102755298A (zh) | 2012-02-07 | 2012-02-07 |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5298A true CN102755298A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7050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63597A Pending CN102755298A (zh) | 2012-02-07 | 2012-02-07 |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55298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5491A (zh) * | 2015-10-19 | 2015-12-09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一种白藜芦醇胶束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20448A (zh) * | 2017-08-29 | 2017-11-0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一种包裹人参皂苷Rg3的球形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7998077A (zh) * | 2017-12-25 | 2018-05-08 | 湖北爱济莱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306048A (zh) * | 2017-07-27 | 2019-02-05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装载白藜芦醇的PEG-b-PHBV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
CN110368365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西南大学 | 一种含pf127的丝素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CN114181901A (zh) * | 2021-12-08 | 2022-03-15 | 杭州中赢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疫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和冻存的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2234A (zh) * | 2010-01-19 | 2010-06-16 | 山东大学 | 载有多西他赛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2-07 CN CN2012100263597A patent/CN1027552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2234A (zh) * | 2010-01-19 | 2010-06-16 | 山东大学 | 载有多西他赛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5491A (zh) * | 2015-10-19 | 2015-12-09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一种白藜芦醇胶束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306048A (zh) * | 2017-07-27 | 2019-02-05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装载白藜芦醇的PEG-b-PHBV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
CN107320448A (zh) * | 2017-08-29 | 2017-11-0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一种包裹人参皂苷Rg3的球形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7998077A (zh) * | 2017-12-25 | 2018-05-08 | 湖北爱济莱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368365A (zh) * | 2019-08-13 | 2019-10-25 | 西南大学 | 一种含pf127的丝素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CN114181901A (zh) * | 2021-12-08 | 2022-03-15 | 杭州中赢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疫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和冻存的方法 |
CN114181901B (zh) * | 2021-12-08 | 2024-02-02 | 杭州中赢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疫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和冻存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ian et al. | Enhanc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quercetin using novel soluplus polymeric micelles | |
Huang et al. | Preparation of high drug-loading celastrol nanosuspensions and their anti-breast cancer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in vivo | |
CN102755298A (zh) | 白藜芦醇冻干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WO2018058235A1 (en) | Sustained release cannabinoid formulations | |
CN110062628A (zh) | 一种瑞卡帕布口服缓控释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1129375B (zh) | 长春瑞滨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其冻干制剂及制备方法 | |
US20110201680A1 (en) | formulation of silymarin with high efficacy and prolonged ac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Guo et al. | High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2-methoxyestradiol in PEG-PLGA micelles-microspheres for cancer therapy | |
CN106420604B (zh) | 一种番荔素类药物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 |
Hu et al. | Stabilization and sustained release of zeylenone, a soft cytotoxic drug, within polymeric micelles for local antitumor drug delivery | |
Wei et al. | Novel curcumin derivative-decorated ultralong-circulating paclitaxel nanoparticles: a novel delivery system with superior anticancer efficacy and safety | |
Sim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itraconazole solid dispersions prepared by solvent-controlled precipitation and spray-dry methods | |
CN110035751A (zh) | 一种维利帕尼缓控释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1530399B (zh) | 一种水飞蓟宾固体自乳化片 | |
CN105732517A (zh) | 包含烟酰胺为前驱体的5-氟尿嘧啶药物共晶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61342B (zh) | 纳米级卡培他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65624A (zh) | 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药物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12234B (zh) | 一种二甲氧基姜黄素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 | |
CN101007011A (zh) | 人参皂甙Rh2自微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34745A (zh) | 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和紫杉醇类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11385A (zh) | 一种香豆素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301079A (zh) | 一种卡培他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0084A (zh) | 冬凌草甲素半乳糖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AU2021414679A1 (en) | Water-soluble cannabinoid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Al-Mahmood et al. | 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oating biphasic tablet consisting of cefdinir nanosuspen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