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747582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7582A
CN102747582A CN2012100375200A CN201210037520A CN102747582A CN 102747582 A CN102747582 A CN 102747582A CN 2012100375200 A CN2012100375200 A CN 2012100375200A CN 201210037520 A CN201210037520 A CN 201210037520A CN 102747582 A CN102747582 A CN 102747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water
tank
discharge port
inn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75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池敏文
立山卓也
道坂政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4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7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洗涤水循环机构向洗涤物均匀地散布洗涤水的洗衣机。在具备能旋转地设于贮存洗涤水的外槽内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位于内槽内的底部并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叶片、及以从该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方式使外槽内的洗涤水循环的洗涤水循环机构的洗衣机中,洗涤水循环机构具有循环泵、循环流道、及设于内槽上方的洒水喷嘴,洒水喷嘴是中心轴为大致垂直方向的圆筒,具备与圆筒的外周面在切线方向上连接的入水口、设于圆筒的底面中央的圆形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在圆筒的外周面上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开口的第二排出口,使从入水口进入圆筒内的洗涤水产生旋转流,利用由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从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进行洒水。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的洗涤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洗涤剂的化学性洗净力来减轻作用于洗涤物的机械力,并得到高洗净力。此外,最近为了防止地球变暖而正在进行家电产品的节能化。在洗衣机中,节水是有效的,但是若减少水量,则洗涤水无法遍及洗涤物,洗净力及漂洗变差。于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洗涤水循环机构的洗衣机。洗涤水循环机构由循环泵和设于洗涤槽上方的洒水喷嘴构成,由循环泵将贮存于洗涤槽的底部的洗涤水吸上来并从洒水喷嘴散布到洗涤物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2934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洗衣机中,如何将洗涤水均匀地散布到洗涤物上是重要的。于是,洒水喷嘴为上表面闭合且在下表面的中央具有圆形排出口的圆筒形,并在圆筒外周面的切线方向上设置入水口。洗涤水在洒水喷嘴内旋转,通过该离心力而成为从排出口向下方扩展的圆锥状地进行洒水。为了使洗涤物容易地投入洗涤槽内,洒水喷嘴设置在远离洗涤槽的中心轴的位置上,所以从洒水喷嘴出来的洗涤水无法均匀地散布到整个洗涤槽内。但是,在洗涤物的量少的情况下,洗涤物被洗涤槽底部的旋转叶片搅拌,在洗涤槽内的位置也时刻在变化,所以洗涤水基本上能均匀地遍及洗涤物。
但是,若洗涤物的量增加,则洒水喷嘴与洗涤物上表面的距离变小,洗涤水没有洒到的部分增加,并且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的运动也变差。因此,洗涤水均匀散布的程度变差,致使洗涤斑增加,或洗净力下降。
在上述洒水喷嘴的场合,若增加循环泵的压力,则圆锥状的开口角变大,能够向更大的范围散布,但是为了避免在洗衣机用的循环泵中产生线头堵塞而很难提高压力。并且,为了使洒水均匀,考虑使用设有多个面积小的洒水口的洒水喷嘴,但是考虑到面积小的洒水口易产生线头堵塞,因而并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均匀地将洗涤水散布到洗涤物上并提高洗净力,减少洗涤斑。
本发明是一种洗衣机,其具备能旋转地设于贮存洗涤水的外槽内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位于上述内槽内的底部并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叶片、以及将水从上述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机构,将水向上述内槽内淋洒的机构具有设于上述内槽的上方的洒水喷嘴,该洒水喷嘴具备向下方开口的第一排出口、以及与该第一排出口的开口方向不同的第二排出口。
此外,具备以从上述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方式使上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循环的洗涤水循环机构,该洗涤水循环机构具有循环泵、循环流道、以及设于内槽上方的洒水喷嘴,该洒水喷嘴具备向下方开口且呈圆锥状地进行洒水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向侧方开口并比上述圆锥状的洒水向更上方呈扇形状地进行洒水的第二排出口。
再有,上述洒水喷嘴是中心轴为大致垂直方向的圆筒,具备与该圆筒的外周面在切线方向上连接的入水口、设于上述圆筒的底面中央的圆形的上述第一排出口、以及在上述圆筒的外周面上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开口的第二排出口。
并且,将上述洒水喷嘴设于远离上述内槽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上述第二排出口朝向上述内槽的旋转中心轴侧开口,上述第二排出口做成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或者,上述第二排出口做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这样构成的洗衣机通过洗涤水循环机构将贮存于外槽底部的高洗涤剂浓度的洗涤水导入圆筒形喷嘴内并产生旋转流,利用由该旋转流产生的离心力,从设于上述圆筒形喷嘴的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淋洒到洗涤物上,通过均匀地浸透到洗涤物,借助高浓度洗涤剂液的浸透作用及能够溶解油污的作用等的化学洗净力来使污垢从洗涤物浮出,之后,通过一边使该高洗涤剂浓度的洗涤水循环并淋洒到洗涤物上,一边使脉动叶片正反旋转并在洗涤物上产生上下方向的振动地进行洗涤,由此,使从洗涤物浮出的污垢从洗涤物脱离,能够节水且获得高的洗净效率。
此外,至于贮存于外槽底部的漂洗水,也由于能够如上述那样淋洒到洗涤物上,所以漂洗水能够均匀地遍及洗涤物,能够有效地稀释洗涤水,获得高的漂洗效率。
此外,因为利用由圆筒形喷嘴产生的离心力来向大的范围散布洗涤水,所以无需减小第一排出口及第二排出口的面积,能够防止洗涤水中含有的线头堵塞喷嘴的排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洗涤干燥机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洗涤干燥机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洗涤干燥机的脉动叶片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洗涤干燥机的槽盖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槽盖下表面的循环水盖安装部的局部仰视图。
图6是设于图5中的循环水盖上的喷嘴的详细图。
图7是图6的喷嘴的注水模式。
图8是另一个形状的喷嘴的详细图。
图9是图8的喷嘴的注水模式。
图10是图2所示的洗涤干燥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微机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微机执行的控制处理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中:1-外框,4-给水电磁阀,9-洗涤兼脱水槽,10-外槽,10a-槽盖,11-脉动叶片,13-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4-控制装置,16-循环泵,30-给水盖,34-喷嘴,34a-旋转室,34b-入口,34c、34d、34e-出口,40-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洗涤干燥机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标号1是构成外轮廓的四方筒状的外框。标号2是安装在外框1的上部的顶盖。标号3是安装在顶盖2上的外盖3。外盖3做成在中央折曲而打开,在其前侧设有具备各种操作按钮开关6、6a及显示器7、25的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与设于机体底部的控制装置14电连接。标号5是设于顶盖2的前面的电源开关。在顶盖2的后部内装有给水电磁阀4和加热器20、送风扇19等与给水、干燥相关的零件,在顶盖2的前侧内装有洗涤剂及整理剂容器28。
标号9是洗涤兼脱水槽,在其外周壁上具有用于通水及通风的多个小的贯通孔9a,在其底壁上具有用于通水及通风的多个贯通孔9b,在其上边缘部具备流体平衡器9c,在底部的内侧能旋转地设置旋转自如的脉动叶片11。
如图3所示,上述脉动叶片11在其上表面具备形成有向旋转方向平缓地倾斜的多个倾斜面的隆起部11a及多个脱水贯通孔11b,其中,该隆起部11a通过旋转使得在被投入该洗涤兼脱水槽9内并上升到脉动叶片11上的洗涤物上反复产生向上的运动。隆起部11a在旋转方向上呈山形倾斜,且以外周部位逐渐增高的方式在径向上倾斜,并且,将外周端面11c做成使上部以倒向中心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隆起部11a。
当脉动叶片11旋转时,该脉动叶片11上的洗涤物一边在脉动叶片11上滑动一边在该脉动叶片11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同时被隆起部11a推压而在上下方向上振动。此时,一边使洗涤水循环一边从洗涤物的上方淋洒,使洗涤水遍及洗涤物。通过这样,即使不在洗涤兼脱水槽9内贮存洗涤水,也能够洗涤洗涤物,能够大幅地节水。因此,若不能均匀地向洗涤物散布洗涤水就无法实现足够的洗净力。
标号10是内装上述洗涤兼脱水槽9的外槽,在其底部外侧安装洗涤脱水驱动装置。虽然省略了图示说明,但该外槽10是通过借助于缓冲装置使该外槽10的四个方位配合并均匀地支撑在四根支撑杆上,从而悬挂在该外框1的中心部,其中,上述四根支撑杆卡定在设于外框1的上端部的四个角部的角板上并下垂。上述洗涤脱水驱动装置内装有使用了变频器驱动电动机或可反转式的电容器分相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电磁操作离合器机构12及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具备通过控制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和电磁操作离合器机构12,选择性地执行洗涤驱动方式和脱水驱动方式的驱动功能,其中,该洗涤驱动方式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卡定状态下或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能自如旋转的释放状态下使脉动叶片11反复正反转,该脱水驱动方式使洗涤兼脱水槽9与脉动叶片11一体地向同一方向旋转。
标号27是振动传感器,设于外槽10的侧面外侧,检测洗涤兼脱水槽9高速旋转进行脱水时的振动。
标号10a是设于外槽10的上表面的槽盖,图4是从上方观察槽盖10a的俯视图。在离槽盖10a的前侧约2/3的部分具有洗涤物投入口10a1,在后面10a2设有连通了槽盖10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暖风吹出口22a、给水入口32、循环水入口33。另外,在槽盖10a的前方设有洗涤剂及柔软整理剂入口28a。标号23是为覆盖洗涤物投入口10a1而设置的内盖。内盖23通过铰链23b开闭自如地安装,通过将把手23a向上方抬起,可解除内盖23的锁定(未图示),通过将把手23a向下方按压,可将其锁定。
标号30是设于槽盖10a后侧的下表面(洗涤兼脱水槽9侧)的循环水盖。图5是从下方观察安装了循环水盖30及给水盖36的槽盖10a的后侧的仰视图,图6是设于循环水盖上的喷嘴的详细,图6(A)是从洗涤物投入口10a1侧观察循环水盖30的侧视图,图6(B)是以图6(A)中的双点划线A-A进行剖切的剖视图。
循环水盖30是为了将从循环水入口33流入的洗涤水引导到槽盖10a的洗涤物投入口10a1一侧并向洗涤兼脱水槽9内洒水而设置的。给水盖36是为了将从给水入口32流入的自来水引导到洗涤物投入口10a1一侧并向洗涤兼脱水槽9内洒水而设置的。在给水盖36上设置了朝向洗涤兼脱水槽9内开口的多个洒水口35。
在循环水盖30上形成有循环水流道37。循环水流道37的一端与循环水入口33连接,另一端与喷嘴34连接。喷嘴34位于槽盖10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且位于槽盖10a的后面10b的前边缘附近,位于从洗涤兼脱水槽9的中心靠后侧的位置上。在循环水流道37的中途可拆装地设有线头过滤器38,通过打开内盖23将把手38a向洗涤物投入口10a1侧拉动,能够将其取下。
喷嘴34由圆筒状的旋转室34a、设置于旋转室34a的侧壁上的入口34b、设置于底面中央的圆形的出口34c(第一排出口)、以及设置于旋转室34a的侧壁下部的大致矩形状的出口34d(第二排出口)构成。入口34b至少一方的壁与旋转室34a的侧壁在大致切线方向上连接。出口34c在垂直方向上开口,出口34d朝向洗涤物投入口10a1侧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开口。
给水电磁阀4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能够向四个方向进行给水的四联阀。第一个是洗涤给水电磁阀,与给水入口32连接,从给水流道36的洒水口35向洗涤兼脱水槽9内给水。第二个是洗涤剂给水电磁阀,与洗涤剂及整理剂容器28的洗涤剂投入室连接。第三个是整理剂给水电磁阀,与洗涤剂及整理剂容器28的整理剂投入室连接。洗涤剂及整理剂容器28与洗涤剂及整理剂入口28a连接,向外槽10内供给洗涤剂和整理剂。第四个与后述的除湿机构2b连接。
在外槽10的底面设有空气阱21a,内部的压力经由管道21b传到水位传感器21,检测外槽10内的洗涤水的水位。
标号17是洗涤水的循环导管,连接设于外槽底部的通水通气口10b与循环水入口33之间。在循环导管17的中途有设于机体底部的循环泵16、异物捕集器18,排水软管24经由排水阀15与异物捕集器18连接。循环泵16运转时,外槽10内的洗涤水从设于外槽底部的通水通气口10b经由循环导管17,被运送到外槽10的上部,从循环水入口33进入循环水盖30的循环水流道37,由线头过滤器38去除了线头后,从喷嘴34流入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参照图5的箭头)。
从循环水流道37进入喷嘴34的水的流动如图6(B)中的箭头所示。水从入口34b沿着旋转室34a的侧壁流入喷嘴34内成为旋转流。并且,一部分从侧壁下部的出口34d被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剩下的从底面的出口34c被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来自出口34c、34d的注水模式表示在图7中。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旋转室34a内的水上,所以从出口34c出来的水如注水Z所示一边旋转一边变成向下方扩展的圆锥形的薄膜状并散布到洗涤物上。此外,从出口34d出来的水如注水R所示成为向左右及前方扩展的扇形膜状并散布到洗涤物上。注水R虽然扩展为扇形,但是由于在旋转室34a内的旋转的影响而成为偏向旋转的旋转方向的水流,远离入口34b的34d2侧的流量比靠近入口34b的34d1侧多。于是,出口34d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对于旋转室34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Y,左侧(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L1比右侧(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L2长。并且,出口34d的高度做成靠近入口34b的一侧(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H1较大,远离入口34b的一侧(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H2较小。通过这样,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均匀地散布洗涤水。喷嘴34位于从洗涤兼脱水槽9的中心向里侧偏离的位置。因此,来自出口34c的注水Z虽然在洗涤物的量少时大致遍及整个洗涤物,但是随着洗涤物的量的增加,洗涤物的上表面靠近出口34c,所以洗涤水难以淋洒到位于洗涤兼脱水槽9前侧的洗涤物上(图7)。但是,通过设置出口34d,能够由注水R向注水Z无法覆盖的范围洒水。另外,为了均匀地向整个洗涤物淋洒洗涤水,只需调整注水Z和注水R的流量平衡即可。一般,若增加出口34d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并增大其面积,则喷嘴34内的水的压力下降,注水Z到达的范围减小,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用有由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所以能够向到洗涤兼脱水槽9的前侧位置的范围内进行充分的注水。此外,还存在如下优点,由于能够增大出口34d的高度方向的宽度,无需窄的出口,洗涤水中所含的线头及废屑不会堵塞窄的部分。
利用应用了本发明的喷嘴34的额定容量为9kg的洗涤干燥机来进行的洗净试验(利用日本工业规格:家庭用电气洗衣机性能测定方法JIS C 9811-1999的洗涤性能)结果,洗涤物的量为5kg的情况下洗净率提高了大约5%,洗涤斑减少了大约5%,为额定的9kg的情况下,洗净率提高了4%,洗涤斑减少了大约40%。虽然任何情况下都提高了洗净力减少了洗涤斑,但是在洗涤物难以运动的额定的情况下洗涤斑的减少显著,通过均匀散布洗涤水而获得的效果明确。
标号22是干燥管道,连接干燥通水通气口10b与暖风吹出口22a之间。在干燥管道22的中途设有送风扇19、加热器20、绒毛过滤器(未图示)、除湿机构22b及温度传感器26。使送风扇19运转并向加热器20通电后,暖风就吹入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将洗涤物加温,使水分蒸发。变得高温高湿的空气通过贯通孔9a、9b到达外槽10,从通水通气口10b被吸入到干燥管道22中,由流过除湿机构2b的冷却水冷却除湿而成为干燥低温的空气,由加热器20再次加热,吹入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由此循环。
标号29a、29b、29c、29d、29e、29f是橡胶制的波纹管,用于连接振动位移的外槽10及外槽盖10a与设于固定侧(外框1及顶盖2等)上的干燥管道22及给水电磁阀4、循环泵16等。
接着利用图8、图9对喷嘴34的另一个出口形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A)是从洗涤物投入口10a1侧观察循环水盖30的侧视图。图8(B)是以图8(A)中的双点划线B-B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9表示来自出口34c、34e的注水模式。与图6(A)、图6(B)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因此省略其说明。喷嘴34由圆筒状的旋转室34a、设于旋转室34a的侧壁的入口34b、设于底面中央的圆形的出口34c、以及设于旋转室34a的侧壁下部的大致矩形的出口34e构成。出口34e朝向洗涤物投入口10a1侧沿垂直方向H较长地开口。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设置了两个出口34e(34e1、34e2)的情况,但是考虑洒水的均匀性适当决定数量即可。
从循环水流道37进入喷嘴34的水的流动如图8(B)中的箭头所示。水从入口34b沿着旋转室34a的侧壁流入喷嘴34内成为旋转流。并且,一部分从侧壁下部的出口34e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剩余的从底面的出口34c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从出口34e出来的水如注水R1所示成为在垂直方向上扩展的扇形膜状并散布到洗涤物上。此外,由于在洗涤兼脱水槽9的半径方向上进行线状的洒水,所以通过与由脉动叶片11的旋转而产生的洗涤物的运动一致,使水向周向扩散。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由注水Z无法覆盖的范围洒水。注水在垂直方向上的扩展状态能够通过改变出口34e的高度来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由于在旋转室34a内的旋转的影响,注水R1的喷出方向向旋转方向偏移,所以使远离入口的右侧出口34e2的距旋转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Y的距离(L4)比靠近入口的左侧出口34e1的距旋转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Y的距离(L3)小,以使距中心Y大致对称地进行注水R1的洒水。
此外,也可以同时设置图6中表示的出口34d和图8中表示的出口34e两方。通过这样设置,组合来自出口34d的向洗涤兼脱水槽9的左右方向洒水的注水R、与来自出口34e的在洗涤兼脱水槽9的半径方向呈线状洒水的注水R1,能够实现更加均匀的洗涤水的散布。
图10是洗涤干燥机的控制部的方框图。标号40是微机,与连接在各开关6、6a上的操作按钮输入电路41和水位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6、及振动传感器27连接,接受使用者的按钮操作和在洗涤工序、干燥工序中的各种信息信号。来自微机40的输出与驱动电路42连接,与给水电磁阀4、离合器12、排水阀15、循环泵16、电动机13、送风扇19及加热器20等连接,控制它们的开闭和旋转、通电。另外,还连接有用于将洗衣机的动作状态通知使用者的7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25和发光二极管7、蜂鸣器43。
上述微机40在按下电源开关5并接通电源后起动,执行如图11及图12所示的洗涤及干燥的基本的控制处理程序。
步骤S101
进行洗涤干燥机的状态确认及初始设定。
步骤S102
使操作面板8的显示器7亮灯显示,按照来自操作按钮开关6的输入指示设定洗涤过程。在没有输入指示的状态下,自动设定为标准的洗涤过程或上次实施的洗涤过程。
步骤S103
监视来自操作面板8的操作按钮开关6的开始开关6a的输入指示并进行分支处理。
步骤S104
执行洗涤剂量检测处理。该洗涤剂量检测如下进行:在进行洗涤水的给水之前的干布状态下,控制洗涤脱水驱动装置的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和电磁操作离合器机构12,使得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使脉动叶片11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基于作用于该脉动叶片11上的旋转负荷量,检测洗涤物的布量,根据检测出的布量求得洗涤剂的适合量(洗涤剂量)。洗涤剂量是通过参照预先设定的布量和洗涤剂量的对照表求得的。具体地说,布量的检测在使用变频器驱动电动机作为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的结构中,通过检测以使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旋转的方式通电了规定时间时所达到的旋转速度来进行。在使用电容器分相单相感应电动机作为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的结构中,通过检测惰性旋转减速特性来进行的,惰性旋转减速特性即在对洗涤脱水驱动电动机13进行供电使其上升到饱和旋转速度的状态下断电后的减速特性。而且,优选的洗涤剂量是通过参照预先设定的布量和洗涤剂量的对照表求得的。
洗涤水量是在布量为规定的布量范围(适合量)内时,设定洗涤水量(水位h1)为维持水位不超过脉动叶片11,并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
另外,基于该检测结果(布量)求得并设定洗涤时间。在未进行布量检测时,设定标准的洗涤时间。
步骤S105
将求得的洗涤剂量显示在操作面板8的显示器25上。
步骤S106
打开洗涤剂给水电磁阀,执行向洗涤剂及柔软整理剂容器28的洗涤剂投入室进行洗涤剂给水。使用者进行如下操作:在将显示的量的粉末洗涤剂投入洗涤剂及柔软整理剂容器28的洗涤剂投入室后,关闭外盖3。被投入到正进行洗涤剂给水的洗涤剂投入室的粉末洗涤剂与洗涤剂给水的水一起通过洗涤剂及柔软整理剂入口38,落到外槽10的底部。
步骤S107
在给水到洗涤剂溶解的水位时停止给水。在该实施例中,与洗涤剂量(布量)无关地将洗涤剂给水量设定为约10升。该水量以如下方式设定,在其后的洗涤剂溶解工序(步骤S108)中使洗涤兼脱水槽9旋转时,水量足够用于搅拌给水到洗涤兼脱水槽9的底部的水和洗涤剂,且水面低于脉动叶片11的下表面的高度(洗涤物在洗涤剂溶解之前不被弄湿)。
步骤S108
通过使洗涤兼脱水槽9与脉动叶片11一体地向一个方向低速旋转(约每分钟70转),来执行在该洗涤兼脱水槽9的底面搅拌投入到外槽10的底部的洗涤剂溶解水和粉末洗涤剂并生成洗涤剂浓度高的洗涤水的洗涤剂溶解。洗涤剂溶解的时间只要有1分钟就足以。即便是在低温(低水温)、不易溶解的粉末洗涤剂的条件下,也达到约90%的溶解率。生成的洗涤水的洗涤剂浓度约为7倍。在此,标准浓度是粉末洗涤剂量20克/洗涤水量30升的比例。
步骤S109
执行预洗涤。该预洗涤是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间歇地进行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的搅拌,在脉动叶片11的正反转中,通过使循环泵16运转,将外槽10的底部的洗涤水从喷嘴34淋洒到洗涤物上。在脉动叶片11和循环泵16的停止期间,一边参照水位传感器21的检测信号一边打开洗涤剂给水电磁阀及洗涤给水电磁阀以水位不超过设定水位(h1)的方式进行补水。通过多次反复该运转,使洗涤物与洗涤水融合地分散在脉动叶片11上。
在第一次正反转时,洗涤剂浓度约为7倍的洗涤水淋洒在洗涤物上并向该洗涤物内浸透。由于高浓度的洗涤水是从喷嘴34的两个出口34c、34d无遗漏地散布到洗涤物上,所以通过洗涤剂的浸透作用而均匀地浸透到洗涤物。浸透到洗涤物的高浓度的洗涤水油溶解能力高、溶解油污并使污垢从洗涤物中浮出的效果非常好,能够得到高洗净力。
通过反复进行补水,淋洒在洗涤物上的洗涤水的洗涤剂浓度逐渐降低,在预洗涤结束阶段,达到标准浓度的2倍左右。
步骤S110
执行正式洗涤。在该正式洗涤中,首先,按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布量检测,修正并设定被设定的洗涤时间。其后,反复进行如下操作:约2分钟的洗涤水循环的搅拌,即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一边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一边运转循环泵16将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的洗涤水从喷嘴34淋洒到洗涤物上;约1分钟的布揉搓的搅拌,即在停止洗涤水循环泵32的运转并停止洗涤水的循环的状态下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由于从喷嘴34洒出的洗涤水扩展成薄膜状,所以有抑制接触洗涤物时水飞溅的效果。并且,由于还有消除在正式洗涤中在洗涤兼脱水槽9内产生的洗涤剂的泡沫的效果,所以能够抑制产生超出所需量的泡沫。因此,能够防止因洗涤剂的泡沫的缓冲作用造成的洗净力的降低。并且,还具有能够使正式洗涤后的排水顺利进行,并能够防止脱水时的发泡现象的效果。
最后,在停止洗涤水循环泵32的运转而停止洗涤水的循环的状态下,执行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的约1分钟的均匀化搅拌,结束正式洗涤时间。
步骤S111
执行第一次的蓄水漂洗。在该蓄水漂洗中,首先,打开排水阀15,排出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的洗涤水后,使洗涤兼脱水槽9与脉动叶片11一体地向一个方向旋转,对洗涤物中含有的洗涤水进行离心脱水。该洗涤水脱水时的洗涤兼脱水槽9和脉动叶片11的旋转速度与后述的最终脱水的旋转速度(约1000rpm)同样地设定,以实现高脱水率的方式进行脱水运转。
其后,关闭排水电磁阀15,一边使洗涤兼脱水槽9和脉动叶片11一体地向一个方向低速旋转(35~40rpm)一边打开洗涤给水电磁阀供给自来水,从而使自来水从洒水口35淋洒到脉动叶片11上的洗涤物上。
接着,在停止了洗涤兼脱水槽9和脉动叶片11的旋转的状态下,以使外槽10的底部的水位不超过设定水位h1的方式进行漂洗水给水。
接着,与正式洗涤的搓洗搅拌同样,执行以下述方式循环的漂洗水循环搅拌漂洗,即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一边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一边运转洗涤水循环泵16,使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的漂洗水循环而从喷嘴34淋洒到脉动叶片11上的洗涤物上。
接着,在停止了脉动叶片11的旋转和洗涤水循环泵16的运转的状态下,一边检测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的漂洗水的水位,一边以水位不超过设定水位h1的方式进行补水。
接着,执行以下述方式循环的漂洗水循环搅拌漂洗,即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一边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一边运转洗涤水循环泵16,使贮存在外槽10的底部的漂洗水循环而从喷嘴34淋洒到脉动叶片11上的洗涤物上。从喷嘴34的两个出口34c、34d出来的漂洗水均匀地散布在洗涤物上,能有效地稀释洗涤物中含有的洗涤剂成分,能够提高漂洗性能。
其后,进行在停止电动循环泵16而停止了漂洗水的循环的状态下继续脉动叶片11的正反转的均匀化搅拌。
步骤S112
执行第二次蓄水漂洗。该第二次蓄水漂洗通过打开柔软整理剂给水电磁阀,向洗涤剂及柔软剂投入容器28的柔软整理剂投入室进行给水,增加了将该柔软整理剂投入室内的柔软整理剂导入外槽10的底部的控制。其余的动作与第一次的蓄水漂洗同样进行。
步骤S113
执行最终脱水处理。最终脱水是在打开着排水电磁阀15的状态下,以使洗涤兼脱水槽9和脉动叶片11一体地向一个方向进行约1000rmp的高速旋转的方式来运转洗涤脱水驱动装置,对洗涤兼脱水槽9内的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该最终脱水的运转时间设定为能够得到期望的脱水率的时间。
步骤S114
确认是否设定了洗涤干燥过程,进行分支处理。
步骤S115
在设定了洗涤干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干燥处理。该干燥处理如下进行:以打开着排水电磁阀15的状态,与洗涤工序同样,在使洗涤兼脱水槽9静止的状态下一边使脉动叶片11正反转,一边通过运转设于干燥管道22的中途的送风扇19,从而将外槽10内的空气从通水通气口10b吸到干燥管道22内,在通过该干燥管道22内时,使该空气接触从设于该干燥管道22内的除湿机构22b流下来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除湿后,通过绒毛过滤器来捕集线头,由加热器20加热后,从暖风吹出口22a吹入到洗涤兼脱水槽9内。
干燥处理在利用温度传感器26监视暖风的温度的状态下执行,在温度变化的比例达到规定值时结束。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利用循环泵16将外槽10内的洗涤水从洗涤兼脱水槽9的上方淋洒的情况下的洒水喷嘴进行了说明,但是从自来水管进行给水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给水盖上设置与上述相同的洒水喷嘴,对洗涤兼脱水槽9内的衣物进行喷淋淋洒。

Claims (7)

1.一种洗衣机,具备能旋转地设于贮存洗涤水的外槽内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位于上述内槽内的底部并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叶片、以及将水从上述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机构,
该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将水向上述内槽内淋洒的机构具有设于上述内槽的上方的洒水喷嘴,该洒水喷嘴具备向下方开口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开口方向与该第一排出口不同的第二排出口。
2.一种洗衣机,具备能旋转地设于贮存洗涤水的外槽内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位于上述内槽内的底部并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叶片、以及以从该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方式使上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循环的洗涤水循环机构,
该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洗涤水循环机构具有循环泵、循环流道、以及设于内槽上方的洒水喷嘴,该洒水喷嘴具备向下方开口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开口方向与该第一排出口不同的第二排出口。
3.一种洗衣机,具备能旋转地设于贮存洗涤水的外槽内的作为洗涤兼脱水槽的内槽、位于上述内槽内的底部并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叶片、以及以从该内槽的上方向该内槽内淋洒的方式使上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循环的洗涤水循环机构,
该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洗涤水循环机构具有循环泵、循环流道、以及设于内槽上方的洒水喷嘴,该洒水喷嘴具备向下方开口并呈圆锥状地进行洒水的第一排出口、以及向侧方开口并比上述圆锥状的洒水向更上方呈扇形状地进行洒水的第二排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洒水喷嘴是中心轴为大致垂直方向的圆筒,具备与该圆筒的外周面在切线方向上连接的入水口、设于上述圆筒的底面中央的大致圆形的上述第一排出口、以及在上述圆筒的外周面上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开口的上述第二排出口,使从上述入水口进入上述圆筒内的洗涤水产生旋转流,利用由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从上述第一排出口和上述第二排出口进行洒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洒水喷嘴设于远离上述内槽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上述第二排出口朝向上述内槽的旋转中心轴侧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出口是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出口是在垂直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
CN2012100375200A 2011-04-19 2012-02-17 洗衣机 Pending CN1027475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2598A JP5608603B2 (ja) 2011-04-19 2011-04-19 洗濯機
JP2011-092598 2011-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7582A true CN102747582A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2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75200A Pending CN102747582A (zh) 2011-04-19 2012-02-17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08603B2 (zh)
CN (1) CN10274758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2540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04896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WO2020020268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立式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2876A (ja) * 2013-06-21 2015-01-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機
AU2014351098B2 (en) 2014-01-29 2016-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water supply device
JP6296544B2 (ja) * 2014-04-17 2018-03-2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機
KR102402082B1 (ko) * 2015-06-30 2022-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06702655B (zh) * 2016-11-30 2022-10-28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波轮洗衣机
CN106811905B (zh) * 2016-11-30 2023-04-21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波轮洗衣机
CN112813642B (zh) * 2019-10-31 2024-10-2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1399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水兼用洗濯機
JPH07308490A (ja) * 1994-05-20 1995-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2119796A (ja) * 2000-10-19 2002-04-23 Hitachi Ltd 洗濯機
JP2002282587A (ja) * 2001-03-23 2002-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洗濯機
CN101058932A (zh) * 2006-04-19 2007-10-2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
JP2009297139A (ja) * 2008-06-11 2009-12-24 Toshiba Corp 洗濯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4490U (ja) * 1981-12-18 1983-06-2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洗濯機の給水装置
JP4720055B2 (ja) * 2001-09-17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2010268842A (ja) * 2009-05-19 2010-12-02 Toshiba Corp 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1399A (ja) * 1994-03-07 1995-09-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脱水兼用洗濯機
JPH07308490A (ja) * 1994-05-20 1995-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2119796A (ja) * 2000-10-19 2002-04-23 Hitachi Ltd 洗濯機
JP2002282587A (ja) * 2001-03-23 2002-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洗濯機
CN101058932A (zh) * 2006-04-19 2007-10-24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
JP2009297139A (ja) * 2008-06-11 2009-12-24 Toshiba Corp 洗濯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2540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604896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WO2020020268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立式洗衣机
CN112424411A (zh) * 2018-07-26 2021-02-2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立式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08603B2 (ja) 2014-10-15
JP2012223305A (ja)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7582A (zh) 洗衣机
CN101058932B (zh) 洗衣机
CN101177861B (zh) 洗衣机
JP5778856B2 (ja) 洗濯機
JP6523764B2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JP2012080928A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TWI661097B (zh) 洗滌乾燥機
JP6480796B2 (ja) 洗濯機
JP6092014B2 (ja) 洗濯機
JP6890403B2 (ja) 洗濯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JP2015119886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111175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5088611B (zh) 洗衣机
JP6890440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5217182A (ja) 洗濯機
JP3636107B2 (ja) 洗濯機
CN100415978C (zh) 洗衣机
JP2015002876A (ja) 洗濯機
JP3636106B2 (ja) 洗濯機
JP6840060B2 (ja) 洗濯機
JP4253660B2 (ja) 電気洗濯機
JP6296544B2 (ja) 洗濯機
JP2024022837A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