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7308A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7308A CN102737308A CN2012101886379A CN201210188637A CN102737308A CN 102737308 A CN102737308 A CN 102737308A CN 2012101886379 A CN2012101886379 A CN 2012101886379A CN 201210188637 A CN201210188637 A CN 201210188637A CN 102737308 A CN102737308 A CN 102737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
- message
- smart card
- information
- encry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5—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involving programming of a portable memory device, e.g. IC cards, "electronic pur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7—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using secure elements embedded in M-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9—Use of the SIM of a M-device as secure el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2—Contactless payments by car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3—Payments by cards read by M-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5—Personalisation of cards for use
- G06Q20/3552—Downloading or loading of personalisation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6—Aspects of software for card payments
- G06Q20/3563—Software being resident on c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06Q20/367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involving 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其中移动终端包括:SIM卡身份注册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鉴权模块,用于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查询出智能卡内的余额和交易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支付从一诞生就以其方便快捷引起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理财、话费充值、水电煤气缴费、信用卡还款、机票预订等诸多消费支付项目。国内使用的手机支付技术主要有:基于2.4GHz的RFID-SIM卡方案、基于13.56MHz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方案、双界面SIMPass方案、基于13.56MHz技术的贴片卡方案等。
其中NFC,是一种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NFC信息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NFC通过快速简单的无线连接,实现两台电子设备(如手机、PDA、计算机和支付终端)之间便捷、快速、安全的近距离通信。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而且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已成为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与非接触技术结合后,消费者可使用支持NFC技术的移动设备进行安全便利的购物以及从电子标签中获取相关信息。
同时,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了传统“磁条银行卡”向“金融银行卡”的升级,而金融银行卡采用的就是13.56MHz标准,可移植入更多的应用程序,广泛结合社保、公交、零售、医院等应用。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消费者对手机与金融银行卡的交互应用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比如,目前银行卡的查询方式一种是在银行终端上查询,另一种是在网上银行客户端查询。前者只能去银行,或普及银行终端的较大的商场、饭店等,没有这些设备的场所就无法查询。后者需要用户注册网上银行,而且每次登陆网银的过程比较麻烦。如果能做到利用NFC技术,手机和银行卡一触碰后,手机界面上就显示出银行卡的余额和交易过程,那对用户将是极大的便捷。当然这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认证密码进行安全认证。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移动用户的SIM卡和银行卡绑定后的电子支付账户进行支付业务的方法,但是不涉及NFC通信技术而且也没有提出完善的安全认证机制,只是笼统的说明由银行端完成最终的鉴权和认证。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一种利用手机接入网络的认证信息的收银机系统和收付款方法。该方法在收银机内置有手机,收银机通过插有用户SIM卡的手机与账户管理结算中心通讯。但是该方法也没有明确说明通讯时的加密方式和手机内SIM的身份信息的验证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利用NFC通信技术,快速查询出智能卡内的余额和交易记录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鉴权模块,用于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并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其中,所述NFC鉴权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射频接口获取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将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从所述NFC鉴权模块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帐户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登录智能卡帐户,并输出和显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并用于添加、删除和/或修改和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卡的卡号、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
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的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其中,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通过射频接口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的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智能卡以及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NFC鉴权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获得加密后的部分注册信息,并保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把移动终端与智能卡绑定,只要在移动终端上注册成功的智能卡,都可以快速查询出余额和交易明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10,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111,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112,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鉴权模块113,用于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112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NFC鉴权模块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与移动终端的安全管理模块解密的智能卡的相关信息进行匹配,可以快速查询出智能卡内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保证了智能卡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移动终端的各模块的基础上,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112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并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如SIM卡)中;
相应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114,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DB1)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DB2)中。
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其中移动终端的SIMID不需要用户填写,移动终端自动获取该移动终端的SIMID,并在界面上显示出来让用户确认。智能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智能卡卡号对应唯一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支持多智能卡方案,即一个SIMID可以注册多个智能卡。只要在本移动终端注册成功的智能卡,用户都可以快速查询到卡的余额和交易记录。身份验证密码和SIMID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SIMID只能注册一个身份验证密码。
该实施例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将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注册的相关信息加密后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进行保存,使用时再从远程服务器取回,并解密,这样更进一步保证了利用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的余额和交易信息时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所有模块的基础上,所述NFC鉴权模块113具体用于通过射频接口获取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将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112。
其中,所述安全管理模块112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从所述NFC鉴权模块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114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114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当用户向移动终端提交了注册信息后,安全管理模块112将注册的SIMID、智能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这三个信息称为M1,即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加密后的信息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DB1里存储。安全管理模块112同时将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这两个信息称为M2,即第二注册信息)加密,加密后的信息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DB2里存储。安全管理模块112还将SIMID和智能卡卡号(这两个信息称为M3,即第三注册信息)加密后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器,如SIM卡里。
当注册完成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触碰智能卡,NFC鉴权模块113通过射频接口检测智能卡,并与之建立联系,把检测到的智能卡的卡号转发给SIM卡。
安全管理模块112将存储在SIM卡里的M3解密,然后把NFC鉴权模块113获取的智能卡的卡号与M3解密后数据对比,如果智能卡号能匹配成功,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密码,如果匹配不成功的话提示失败。在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后,向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请求,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获取远程数据库DB2中信息。安全管理模块112将获取的DB2数据库中M2信息解密,得到身份验证密码,与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匹配,匹配成功的话向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请求,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获取远程数据库DB1中信息。安全管理模块112将获取的DB1数据库中M1信息解密,得到电子账户登录密码,用电子账户登录密码登陆用户的智能卡账户,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获取用户智能卡的余额和交易信息,并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显示出来。
其中,移动终端110的帐户管理模块115,用于通过获得的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登录智能卡帐户,并输出和显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并用于添加、删除和/或修改和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卡的卡号、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
如果用户新办了智能卡,想要快速查询余额和交易明细,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添加智能卡的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如果用户在银行注销了智能卡,不需要在查询该卡的余额和交易明细,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删除该智能卡的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如果用户修改了某个绑定的智能卡的银行端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修改该智能卡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否则与银行端密码不一致,无法登陆成功。用户还可以修改身份验证密码,不定期的修改身份验证密码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信息。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案,把移动终端与智能卡绑定,只要在移动终端上注册成功的智能卡,都可以快速查询出余额和交易明细。
其中涉及的NFC鉴权技术是保护用户信息的第一把锁,没有通过NFC鉴权的智能卡不会被泄露任何信息。只有通过NFC鉴权的智能卡才能进行下一步验证操作。
用户注册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都经过加密后,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至远程数据库保存。即使发送过程中被截获,也无法破解。而且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加密后存储在不同的远程数据库里,增加了获取的难度,提高了安全性。只有注册的智能卡号加密后保存在SIM卡里。即使SIM卡信息被盗取,对用户的智能卡安全也不会造成危险。身份验证机制就是保护用户信息的第二把锁。如果没有通过身份验证,系统提示失败,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智能卡的信息不会被泄露。
其中的账户管理可以方便用户添加、修改和删除智能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卡包括但不限于是金融银行卡,充值卡,购物卡,加油卡等具有储值且具有交易功能的智能卡;如果是银行卡,解决用户新办银行卡、注销银行卡和修改银行账户密码后的同步问题。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信息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智能卡以及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10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111,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112,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NFC鉴权模块113,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112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获得加密后的部分注册信息,并保存。
具体来讲,该系统中的移动终端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该系统中,远程服务器内有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和远程数据库DB1和远程数据库DB2,其中,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用于建立、存储、修改和存取远程数据库中信息,以及远程数据库中信息的安全管控和备份等。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是用户第一次使用该系统时的流程,通过网络,用户注册一个认证账户,认证账户包含的信息有用户所使用移动终端的SIMID、智能卡卡号、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其中移动终端的SIMID被自动获取,并在界面上显示出来让用户确认。智能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智能卡卡号对应唯一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本系统支持多智能卡方案,即一个SIMID可以注册多个智能卡。只要在本系统注册成功的智能卡,用户都可以快速查询到卡的余额和交易记录。身份验证密码和SIMID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SIMID只能注册一个身份验证密码。
当用户向终端提交了注册的认证账户后,安全管理模块112将注册的SIMID、智能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这三个信息称为M1,即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加密后的信息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到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里的DB1数据库里存储。安全管理模块112同时将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这两个信息称为M2)加密,加密后的信息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到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里的DB2数据库里存储。安全管理模块112还将SIMID和智能卡卡号(这两个信息称为M3)加密后存储在SIM卡里。
当注册完成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触碰智能卡,NFC鉴权模块113通过射频接口检测智能卡,并与之建立联系,把检测到的智能卡号数据转发给SIM卡。
安全管理模块112将存储在SIM卡里的M3解密,然后把NFC鉴权模块113获取的智能卡号数据与M3解密后数据对比,如果智能卡号能匹配成功,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密码,如果匹配不成功的话提示失败。在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后,向远程控制模块发送请求,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获取远程数据库DB2中信息。安全管理模块112将获取的DB2数据库中M2信息解密,得到身份验证密码,与用户输入的验证密码匹配,匹配成功的话系统向远程控制模块发送请求,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获取远程数据库DB1中信息。安全管理模块112将获取的DB1数据库中M1信息解密,得到电子账户登录密码,用电子账户登录密码登陆用户的智能卡账户,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获取用户智能卡的余额和交易记录信息,并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显示出来。
所述的账户管理模块115还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与SIM卡绑定的智能卡、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卡包括但不限于是金融银行卡,充值卡,购物卡,加油卡等具有储值且具有交易功能的智能卡;如果是银行卡,如果用户新办了金融银行卡,想要快速查询余额和交易明细,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添加金融银行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如果用户在银行注销了金融银行卡,不需要在查询该卡的余额和交易明细,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删除该金融银行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如果用户修改了某个绑定的金融银行卡的银行端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就可以通过账户管理模块115修改该金融银行卡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否则与银行端密码不一致,无法登陆成功。用户还可以修改身份验证密码,不定期的修改身份验证密码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步骤12,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步骤13,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
步骤14,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所述步骤14包括:
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通过射频接口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为利用NFC技术查询智能卡余额和交易明细的终端系统的数据流图。
1.当用户提交注册信息后,其中的SIMID、智能卡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信息(这三个信息称为M1)被安全管理模块112加密;
2.加密后的M1经远程控制模块114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处理后,存储在远程数据库DB1中。
3.用户注册信息中的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这两个信息称为M2)被安全管理模块112加密,加密后的M2经远程控制模块114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处理后,存储在远程数据库DB2中。
4.用户注册信息中的SIMID和智能卡卡号(这两个信息称为M3)被安全管理模块112加密,加密后的M3存储在SIM卡中。
5.用户将移动终端和智能卡触碰后,NFC鉴权模块113通过射频接口获取智能卡的卡号信息。
6.获取成功的话,解密M3;
7.将解密后的智能卡的卡号信息和NFC鉴权模块获取的智能卡的卡号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话向终端系统发送成功标志。
8.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密码,用户输入身份验证密码后,移动终端通过远程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获取M2,解密M2;
9.将解密后的身份验证密码和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话向终端系统发送成功标志。
10.终端通过远程控制模块114和远程数据库管理模块获取M1,解密M1,得到电子账户登录密码。
11.通过电子账户登录密码登录智能卡账户,获得账户的余额和交易明细信息,并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显示出来。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案,把移动终端与智能卡绑定,只要在移动终端上注册成功的智能卡,都可以快速查询出余额和交易明细。
其中涉及的NFC鉴权技术是保护用户信息的第一把锁,没有通过NFC鉴权的智能卡不会被泄露任何信息。只有通过NFC鉴权的智能卡才能进行下一步验证操作。
用户注册的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都经过加密后,由远程控制模块114发送至远程数据库保存。即使发送过程中被截获,也无法破解。而且电子账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加密后存储在不同的远程数据库里,增加了获取的难度,提高了安全性。只有注册的智能卡号加密后保存在SIM卡里。即使SIM卡信息被盗取,对用户的智能卡安全也不会造成危险。身份验证机制就是保护用户信息的第二把锁。如果没有通过身份验证,系统提示失败,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智能卡的信息不会被泄露。
其中的账户管理可以方便用户添加、修改和删除智能卡号和电子账户登录密码。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卡包括但不限于是金融银行卡,充值卡,购物卡,加油卡等具有储值且具有交易功能的智能卡;如果是银行卡,解决用户新办银行卡、注销银行卡和修改银行账户密码后的同步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鉴权模块,用于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并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远程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FC鉴权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射频接口获取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将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从所述NFC鉴权模块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帐户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登录智能卡帐户,并输出和显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并用于添加、删除和/或修改和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智能卡的卡号、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和身份验证密码。
7.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获取智能卡的相关信息;
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注册信息、第二注册信息以及第三注册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二注册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分别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以及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
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和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一数据库中,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注册信息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器的第二数据库中;其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的序列号SIMID,用户注册时输入的智能卡的卡号以及电子帐户登录密码;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身份验证密码;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包括:所述SIMID和所述智能卡的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三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智能卡的卡号,并与通过射频接口获得的所述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二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并与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并解密,获得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并通过所述电子帐户登录密码,获得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10.一种移动终端查询智能卡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智能卡以及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SIM卡身份注册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注册信息;
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注册信息;
NFC鉴权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安全管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加密后的注册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卡的相关信息与所述解密后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输出所述智能卡的余额和/或交易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获得加密后的部分注册信息,并保存。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88637.9A CN102737308B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PCT/CN2012/079427 WO2013181885A1 (zh) | 2012-06-08 | 2012-07-31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EP12878552.4A EP2860681A4 (en) | 2012-06-08 | 2012-07-31 |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ERYING INFORMATION OF A CHIP CARD |
US14/405,212 US20150134536A1 (en) | 2012-06-08 | 2012-07-31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quiring information of intelligent car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88637.9A CN102737308B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7308A true CN102737308A (zh) | 2012-10-17 |
CN102737308B CN102737308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4699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88637.9A Active CN102737308B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134536A1 (zh) |
EP (1) | EP2860681A4 (zh) |
CN (1) | CN102737308B (zh) |
WO (1) | WO2013181885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6869A (zh) * | 2012-12-12 | 2013-05-22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一种电子病历系统的身份认证系统和方法 |
WO2013189382A2 (zh) * | 2013-03-07 | 2013-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查询终端注册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905457A (zh) * | 2014-04-10 | 2014-07-02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器、客户端、认证系统及用户认证和数据访问方法 |
CN104967722A (zh) * | 2015-04-27 | 2015-10-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显示使用记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096116A (zh) * | 2014-05-19 | 2015-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付方法、移动终端及用户识别卡 |
CN106874743A (zh) * | 2016-12-29 | 2017-06-20 | 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936776A (zh) * | 2015-12-29 | 2017-07-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08122106A (zh) * | 2017-12-21 | 2018-06-05 | 温州索易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会员卡充值信息的查询系统 |
CN108668267A (zh) * | 2018-04-24 | 2018-10-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卡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11918264A (zh) * | 2020-08-18 | 2020-11-1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菜单展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837147A (zh) * | 2021-02-26 | 2021-05-2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申请办理实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CN115175108A (zh) * | 2022-05-05 | 2022-10-11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分离式载体与通信终端协同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85625A1 (fr) * | 2012-01-05 | 2013-07-12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activation sur un deuxieme reseau d'un terminal comprenant un module memoire associe a un premier reseau |
US9516006B2 (en) | 2013-10-23 | 2016-12-06 | Google Inc. | Re-programmable secure cryptographic device |
CN103985042A (zh) * | 2014-06-04 | 2014-08-13 | 孙国华 | 一种基于nfc手机及ic卡的数字信息加解密方法 |
CN104537535B (zh) * | 2015-01-22 | 2018-04-24 | 郭炯光 | 智能卡、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监控系统 |
JP6449131B2 (ja) * | 2015-10-23 | 2019-01-09 | Kddi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5405005B (zh) * | 2015-12-18 | 2019-05-17 | 宁波大学 | 基于光通信与近场通信的移动钱包支付方法 |
US9992175B2 (en) * | 2016-01-08 | 2018-06-05 | Moneygram International, Inc.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data security service |
CN107092951A (zh) * | 2017-06-01 | 2017-08-25 | 智坤(江苏)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ic卡系统 |
CN107438243B (zh) * | 2017-07-31 | 2020-03-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438242B (zh) * | 2017-07-31 | 2020-04-0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438437B1 (en) * | 2019-03-20 | 2019-10-08 |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 Tap to copy data to clipboard via NFC |
CN111031535A (zh) * | 2019-11-15 | 2020-04-17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智能卡系统的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1968298A (zh) * | 2020-08-18 | 2020-11-2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纪念币兑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2507297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王斌 | 一种家校通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2765618B (zh) * | 2020-12-23 | 2023-04-07 |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燃气表的控制方法 |
CN112968866B (zh) * | 2021-01-28 | 2021-10-01 |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户账号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的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5801360B (zh) * | 2022-11-07 | 2024-07-02 | 裴志敏 | 一种基于实名信息包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实名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
CN118133269A (zh) * | 2024-03-22 | 2024-06-04 | 北京优特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系统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3351A (zh) * | 2006-09-27 | 2007-03-21 |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非接触ic卡或电子标签及非接触ic卡或电子标签读写器用途的手机装置实现方法 |
CN101819702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行动电话做为行动式卡片阅读机的交易系统及方法 |
CN101840548A (zh) * | 2010-03-29 | 2010-09-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费及通讯终端、管理服务器及nfc电子支付方法 |
CN102143482A (zh) * | 2011-04-13 | 2011-08-0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银行客户端信息认证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33624B2 (en) * | 2007-05-25 | 2012-07-31 | Splitstreem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data in a memory device |
GB2476989A (en) * | 2010-01-19 | 2011-07-20 | Proxama Ltd | Activation of secure function i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ing authentication tag |
US11100431B2 (en) * | 2011-05-10 | 2021-08-24 | Dynamic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authorizations |
-
2012
- 2012-06-08 CN CN201210188637.9A patent/CN102737308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31 US US14/405,212 patent/US2015013453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7-31 EP EP12878552.4A patent/EP2860681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07-31 WO PCT/CN2012/079427 patent/WO201318188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3351A (zh) * | 2006-09-27 | 2007-03-21 |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非接触ic卡或电子标签及非接触ic卡或电子标签读写器用途的手机装置实现方法 |
CN101819702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行动电话做为行动式卡片阅读机的交易系统及方法 |
CN101840548A (zh) * | 2010-03-29 | 2010-09-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费及通讯终端、管理服务器及nfc电子支付方法 |
CN102143482A (zh) * | 2011-04-13 | 2011-08-0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银行客户端信息认证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6869A (zh) * | 2012-12-12 | 2013-05-22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一种电子病历系统的身份认证系统和方法 |
WO2013189382A2 (zh) * | 2013-03-07 | 2013-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查询终端注册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3189382A3 (zh) * | 2013-03-07 | 2014-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查询终端注册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905457B (zh) * | 2014-04-10 | 2017-06-27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器、客户端、认证系统及用户认证和数据访问方法 |
CN103905457A (zh) * | 2014-04-10 | 2014-07-02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器、客户端、认证系统及用户认证和数据访问方法 |
CN105096116A (zh) * | 2014-05-19 | 2015-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付方法、移动终端及用户识别卡 |
CN104967722A (zh) * | 2015-04-27 | 2015-10-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显示使用记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936776A (zh) * | 2015-12-29 | 2017-07-0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06936776B (zh) * | 2015-12-29 | 2019-11-08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06874743A (zh) * | 2016-12-29 | 2017-06-20 | 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122106A (zh) * | 2017-12-21 | 2018-06-05 | 温州索易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会员卡充值信息的查询系统 |
CN108668267A (zh) * | 2018-04-24 | 2018-10-1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卡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8668267B (zh) * | 2018-04-24 | 2022-05-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卡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11918264A (zh) * | 2020-08-18 | 2020-11-1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菜单展示方法及装置 |
CN111918264B (zh) * | 2020-08-18 | 2023-08-18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菜单展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837147A (zh) * | 2021-02-26 | 2021-05-2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申请办理实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CN115175108A (zh) * | 2022-05-05 | 2022-10-11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分离式载体与通信终端协同的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60681A1 (en) | 2015-04-15 |
CN102737308B (zh) | 2015-08-12 |
EP2860681A4 (en) | 2015-08-05 |
US20150134536A1 (en) | 2015-05-14 |
WO2013181885A1 (zh) | 2013-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37308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查询智能卡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810189B (zh) | 一种nfc功能手机近场支付和确认完成支付的方法 | |
CN101546401A (zh) | 基于nfc移动终端的电子支付方法及系统 | |
CN101938520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签名的远程支付系统及方法 | |
CN103793815A (zh) | 适用于银行卡和行业卡的移动智能终端收单系统及方法 | |
CN103269326A (zh) | 一种面向泛在网的安全设备、多应用系统和安全方法 | |
WO2015180262A1 (zh) |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nfc便携终端及穿戴终端 | |
US2014018714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generating nfc-transaction remotely | |
CN103198403A (zh)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安全移动支付方法 | |
CN103745347A (zh) | 基于数字证书sim卡的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移动支付方法 | |
CN105184556A (zh) | 一种基于蓝牙的移动支付系统和支付方法 | |
CN103186857A (zh) | 银行卡支付方法及系统 | |
CN102243740A (zh) | 一种电子支付方法 | |
CN104268744A (zh) | 一种移动支付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4700262A (zh) | 一种基于nfc移动终端和pos终端的支付系统 | |
US2019009590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payment transactions via mobile devices | |
JP2023539633A (ja) | 電話から電源カード、電話のBluethooth通信へのNFCフィールドの使用 | |
CN101976402A (zh) | 手机支付系统及方法 | |
CN104063789A (zh) | 一种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268436A (zh) | 移动支付中一种基于触摸屏的图形化密码验证方法与系统 | |
CN105704092A (zh) | 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
KR20150069237A (ko) | 다이나믹nfc태그를 이용한 결제방법 및 시스템 | |
Ali et al. | Sec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m-payment system using NFC technology | |
CN105931037A (zh) | 一种电子现金圈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385778A (zh) |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系统和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