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365B - 用于成像设备的盒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像设备的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6365B CN102736365B CN201210081988.XA CN201210081988A CN102736365B CN 102736365 B CN102736365 B CN 102736365B CN 201210081988 A CN201210081988 A CN 201210081988A CN 102736365 B CN102736365 B CN 1027363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detection protrusion
- cartridge
- cover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9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mechanical or optical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protrusions, bar cod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盒,可以包括:壳体;驱动输入构件,该驱动输入构件被设置在壳体处并且被构造成通过外部供应的旋转驱动力被旋转;以及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被构造成接收从驱动输入构件传递的旋转驱动力并且由此旋转。该盒还可以包括检测突起,该检测突起包括弹性体并且被置放在从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离开的位置处。该检测突起可以从旋转构件离开壳体突出。该盒还可以包括盖,该盖被附接到壳体,该盖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面对旋转构件的、检测突起从其突出的部分。在初始位置处,该初始位置是在旋转构件旋转之前的位置,检测突起可以邻接盖的对置部,其中盖的对置部被构造成当检测突起位于其中检测突起邻接盖的内部的状态下时使检测突起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被用于成像设备诸如激光打印机的盒。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打印机的一个实例中,显影盒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调色剂被包括在显影盒中。在显影盒中的调色剂被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当在显影盒中的调色剂耗尽时,显影盒被从打印机本体取出,并且在打印机本体中安装新的显影盒。如果在打印机本体中发生卡纸,则从打印机本体取出显影盒;在已经清除卡纸之后,可以再次在打印机本体中安装该显影盒。
为了判断显影盒的寿命,提出当在打印机本体中安装显影盒时确定该显影盒是新的显影盒还是旧的显影盒。检测齿轮被附接到显影盒的侧表面从而能够围绕在与侧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轴线)旋转。该检测齿轮具有板状检测齿轮本体和与检测齿轮本体一体地形成的邻接突起,该邻接突起被设置在检测齿轮的外侧上(在检测齿轮本体的、与显影盒的侧表面相对的侧上)。齿轮齿形成检测齿轮的除周向表面的一些部分以外的周向表面上。
传动齿轮也被附接到显影盒的侧表面从而能够围绕与在其间带有间隔的检测齿轮的轴线平行延伸的轴线旋转。该传动齿轮与被用于在显影盒中搅拌调色剂的搅拌器一起旋转。在传动齿轮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
在新的显影盒的情况下,检测齿轮的齿轮齿与传动齿轮的齿轮齿接合。当显影盒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时,马达的驱动力被供应到传动齿轮,并且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和检测齿轮的齿轮齿从传动齿轮被传递到检测齿轮。
因此,检测齿轮旋转,并且检测齿轮的邻接突起由于检测齿轮的旋转而在检测齿轮的旋转方向上移动。当检测齿轮进一步旋转并且检测齿轮的无齿部分面对传动齿轮的齿轮齿时,在传动齿轮的齿轮齿和检测齿轮的齿轮齿之间的接合被释放,从而停止检测齿轮的旋转。因此,在一旦显影盒已经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并且驱动力被供应到传动齿轮之后,在传动齿轮的齿轮齿和检测齿轮的齿轮齿之间的接合也被释放并且在此之后维持该脱离状态。
在打印机本体中,设置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邻接突起的经过,从而将邻接突起视为待检测的突起。根据传感器是否已经检测到邻接突起的经过而确定显影盒是新的显影盒还是旧的显影盒。具体地,在显影盒已经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之后,如果传感器检测到邻接突起的经过,则确定该显影盒是新的。然而,在显影盒已经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之后,如果传感器未检测到邻接突起的经过,则确定该显影盒是旧的。
然而,如果邻接突起从显影盒的侧表面突出量大,则当显影盒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或者被从打印机本体移除时,邻接突起可能抵靠在打印机本体中的构件摩擦并且可能磨损。此外,在邻接突起的突出量大的情况下,当显影盒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或者被从打印机本体移除时,邻接突起可能与在打印机本体中的构件接触或者可能被该构件抓住并且邻接突起和/或在打印机本体中的构件可能由此被损坏。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6-267994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检测突起的磨损的盒。例如,在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盒可以包括:壳体;驱动输入构件,该驱动输入构件被设置在壳体处并且被构造成通过外部供应的旋转驱动力被旋转;以及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被构造成接收从驱动输入构件传递的旋转驱动力并且由此旋转。该盒还可以包括检测突起,该检测突起包括弹性体并且被置放在从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离开的位置处。该检测突起可以从旋转构件远离壳体突出。该盒还可以包括盖,该盖被附接到壳体,该盖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面对旋转构件的、检测突起从其突出的部分。在初始位置处,该初始位置是在旋转构件旋转之前的位置,该检测突起可以邻接盖的对置部,其中盖的对置部被构造成当检测突起位于其中检测突起邻接盖的内部的状态下时使该检测突起弹性变形。
因此,当例如盒被安装在打印机本体中或者被从打印机本体移除时,能够减轻检测突起与其它构件的接触并且能够减轻由于接触引起的检测突起的磨损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激光打印机的截面图,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影盒被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中。
图2是显影盒的左侧视图。
图3是如在左侧上从前方观察的透视图。
图4是如在左侧上从前方观察的透视图,示意齿轮盖被移除的状态。
图5是示意齿轮盖的内侧的侧视图。
图6是在齿轮盖被移除的情况下显影盒的左侧视图,示意检测突起位于初始位置处的状态。
图7是如在左侧上从前方观察,在图6中示意的显影盒的透视图。
图8是如在左侧上的前方处从底部观察,在图6中示意的显影盒的透视图。
图9是如沿着在图6中示意的剖面线A-A截取的显影盒(包括齿轮盖)的截面视图。
图10是显影盒的左侧视图,示意检测突起位于终端位置处的状态。
图11是在齿轮盖被移除的情况下显影盒的左侧视图,示意检测突起位于终端位置处的状态。
图12是示意根据一个变型的结构(替代复位齿轮的无齿齿轮部所使用的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1.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激光打印机1具有主体外壳(打印机本体)2。在主体外壳2的前部处的侧壁具有盒安装/移除口3和打开和关闭该安装/移除口3的前盖4。
激光打印机1的前部是在在前后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如从前方观察,定义被放置在平坦表面上的激光打印机1和被安装在激光打印机1的主体外壳2中的显影盒7(稍后描述)的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
处理盒5被安装在朝向前方稍微离开在主体外壳2中的中心的位置处。在前盖4打开的情况下,处理盒5通过安装/移除口3被插入到主体外壳2中并且从主体外壳2被移除。
处理盒5具有鼓盒6和显影盒7,显影盒7是以可移除方式被安装在鼓盒6中的盒的实例。
鼓盒6具有鼓架8。感光鼓9以可旋转方式被保持在鼓架8的后端处。充电器10和转印辊11被保持在鼓架8中。充电器10被设置在感光鼓9上方并且转印辊11被设置在感光鼓9下方。
在鼓架8中,在感光鼓9前方的部分是盒安装部12。显影盒7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2中。
显影盒7具有壳体13,调色剂被包括在壳体中。相互连通的调色剂室14和显影室15前后相邻地形成在壳体13中。
搅拌器16被设置在调色剂室14中从而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搅拌器旋转轴线17旋转。在调色剂室14中的调色剂通过搅拌器16的旋转而被搅拌并且从调色剂室14被进给到显影室15。
在显影室15中,显影辊18被设置成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显影旋转轴线20旋转并且供应辊19也被设置成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供应旋转轴线21旋转。
设置显影辊18,使得显影辊的周向表面的一部分从壳体13的后端暴露。显影盒7被安装在鼓盒6中使得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与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接触。
设置供应辊19,使得供应辊的周向表面从显影辊的、在前侧上的下侧与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接触。在显影室15中的调色剂被供应辊19供应到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并且调色剂作为薄层被支撑在显影辊18的周向表面上。
在主体外壳2中,曝光单元22包括被设置在处理盒5上方的激光器等。
在形成图像期间,如从左侧观察感光鼓9以固定速度顺时针地旋转。当感光鼓9旋转时,由于充电器10的放电,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前表面)被均匀地充电。根据图像数据控制曝光单元22,并且从曝光单元22发射激光束。例如,激光打印机1被连接到个人计算机(未示出),并且图像数据从个人计算机被发送到激光打印机1。激光束在充电器10和显影盒7之间经过并且在感光鼓9的、被入射在均匀充电的周向表面上,从而选择性地暴光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该暴光从感光鼓9的所暴光的部分选择性地移除电荷,从而在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当感光鼓9旋转并且静电潜像面对显影辊18时,调色剂从显影辊18被供应到静电潜像并且静电潜像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存储纸张P的供纸盒23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的底部处。用于从供纸盒23进给纸张的拾取辊24被设置在供纸盒23上方。
在主体外壳2中形成如从一侧观察地是S形的输送路径25。输送路径25从供纸盒23通过感光鼓9和转印辊11延伸到形成在主体外壳2的上表面上的排纸盘26。
利用被施加到转印辊11的偏压的效果,在感光鼓9的周向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在感光鼓9和转印辊11之间经过的纸张P。
在输送路径25上,在转印辊11的在输送纸张P的方向上的下游设置定影单元27。已经在其上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被沿着输送路径25输送并且穿过定影单元27。在定影单元27中,加热和加压调色剂图像以将该调色剂图像作为图像定影到纸张P。已经以该方式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进一步沿着输送路径25输送并且被排出到排纸盘26上。
2.显影盒
2-1.壳体
如在图1和2中所示,显影盒7的壳体13具有第一侧壁41(见图2)和第二侧壁42(见图1),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左右方向上在彼此之间带有间隔地面对彼此。
2-2.齿轮系
如在图2和3中所示,被用作盖的实例的齿轮盖43被附接到第一侧壁41的外侧表面(左表面)。如在图4中所示,齿轮系44被设置在齿轮盖43内部。齿轮系44包括输入齿轮45、显影齿轮46、供应齿轮47、中间齿轮48、搅拌器齿轮49和复位齿轮50,输入齿轮被用作驱动输入构件的实例,显影齿轮、供应齿轮、中间齿轮和搅拌器齿轮被用作传递构件的实例,复位齿轮被用作旋转构件的实例。
2-2-1.输入齿轮
输入齿轮45被放置在第一侧壁41的后端处的上部处。输入齿轮45被设置成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见图2)旋转。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被保持到第一侧壁41从而该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不能够旋转。
如在图4中所示,输入齿轮45一体地具有大直径齿轮部52、小直径齿轮部53和接合部54。从与第一侧壁41相同侧依次置放大直径齿轮部52、小直径齿轮部53和接合部54。
大直径齿轮部52以盘状形状形成,该大直径齿轮部具有匹配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在大直径齿轮部52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许多齿轮齿。
小直径齿轮部53以盘状形状形成,该小直径齿轮部具有匹配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小直径齿轮部53具有比大直径齿轮部52小的直径。在小直径齿轮部53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许多齿轮齿。
接合部54以柱状形状形成,该接合部具有匹配输入齿轮旋转轴线51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接合部54的周向表面具有比小直径齿轮部53的周向表面小的直径。在接合部54的左侧表面中形成联接凹部55。在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的情况下,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中的驱动输出构件56(见图3)的远端被插入的联接凹部55中。
驱动输出构件56被设置成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前进和回缩。在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的情况下,驱动输出构件56向右前进并且驱动输出构件的远端被插入到联接凹部55中。因此,驱动输出构件56和联接凹部55相互接合从而不能够相对地旋转。因此,当驱动输出构件56旋转时,驱动输出构件56的旋转力作为驱动力被输入齿轮45接收由此输入齿轮45与驱动输出构件56一起旋转。
2-2-2.显影齿轮
如在图4中所示,显影齿轮46可以被置放在输入齿轮45下方和后方。显影齿轮46被附接到显影辊18的显影辊轴线57从而不能够相对地旋转。显影辊轴线57以可旋转方式被附接到第一侧壁41;显影辊轴线57的中央轴线是显影旋转轴线20(见图1),显影旋转轴线20是显影辊18的旋转轴线。在显影齿轮46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齿轮齿已经与输入齿轮45的大直径齿轮部52的齿轮齿接合。
2-2-3.供应齿轮
如在图4中所示,供应齿轮47可以被置放在输入齿轮45下方。供应齿轮47被附接到供应辊19的供应辊轴线58(见图1)从而不能够相对地旋转。供应辊轴线58以可旋转方式被附接到第一侧壁41;供应辊轴线58的中央轴线是供应旋转轴线21(见图1),供应旋转轴线21是供应辊19的旋转轴线。在供应齿轮47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供应齿轮47的齿轮齿与输入齿轮45的大直径齿轮部52的齿轮齿接合。
2-2-4.中间齿轮
如在图4中所示,中间齿轮48可以被放置在输入齿轮45上方和前方。中间齿轮48被置放成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间齿轮旋转轴线59的中央轴线旋转。中间齿轮旋转轴线59被保持到第一侧壁41从而是不能够旋转。
如在图3中所示,中间齿轮48一体地具有小直径部60和大直径部61,该小直径部以具有较小外直径的盘状形状形成,该大直径部以具有较大外直径的柱状形状形成。从与第一侧壁41相同侧依次置放小直径部60和大直径部61。小直径部60和大直径部61的中央轴线匹配中间齿轮旋转轴线59的中央轴线。
在小直径部60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
在大直径部61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大直径部61的齿轮齿已经与输入齿轮45的小直径齿轮部53的齿轮齿接合。
2-2-5.搅拌器齿轮
如在图4中所示,搅拌器齿轮49可以被置放在中间齿轮48下方和前方。搅拌器齿轮49被附接到搅拌器旋转轴线62从而不能够相对地旋转。搅拌器旋转轴线62在左右方向上穿过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见图1)并且以可旋转方式被保持到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在壳体13中,搅拌器16被附接到搅拌器旋转轴线62。因此,搅拌器16和搅拌器齿轮49使用搅拌器旋转轴线62的中央轴线作为搅拌器旋转轴线17(见图1),所以搅拌器和搅拌器齿轮能够与搅拌器旋转轴线62一起旋转。
搅拌器齿轮49一体地具有大直径齿轮部64和小直径齿轮部65。
大直径齿轮部64以盘状形状形成,该大直径齿轮部具有匹配搅拌器旋转轴线62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在大直径齿轮部64的整体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大直径齿轮部64的齿轮齿已经与中间齿轮48的小直径部60的齿轮齿接合。
小直径齿轮部65相对于大直径齿轮部64形成在与第一侧壁41相反的一侧上,具有盘状形状,该小直径齿轮部具有盘状形状,该小直径齿轮部具有匹配搅拌器旋转轴线62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并且具有比大直径齿轮部64小的直径。在小直径齿轮部65的整个周向表面之上形成齿轮齿66。
2-2-6.复位齿轮
如在图4中所示,复位齿轮50可以被放置在搅拌器齿轮49上方和前方。复位齿轮50被置放成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67(见图2)旋转。旋转轴线67被保持到第一侧壁41从而不能够旋转。
复位齿轮50一体地具有无齿齿轮部68和柱形凸部69,该无齿齿轮部被用作受动部的实例,该柱形凸部是柱形的。
无齿齿轮部68以盘状形状形成,该盘状形状具有匹配旋转轴线67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在无齿齿轮部68的周向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齿轮齿70。具体地,具有大约185度的中心角的部分作为无齿部71形成在无齿齿轮部68的周向表面上,并且在无齿部71外部的、具有大约175度的中心角的部分上形成齿轮齿70。在复位齿轮50的一些旋转位置处,齿轮齿70与搅拌器齿轮49的小直径齿轮部65的齿轮齿66接合。
柱形凸部69以柱形形状形成,该柱形凸部从无齿齿轮部68的左端表面向左突出,该柱形凸部具有匹配无齿齿轮部68的中央轴线的中央轴线。旋转轴线67被插入到柱形凸部69中从而能够相对地旋转。因此,用作为支点的旋转轴线67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复位齿轮50。
2-3.检测突起
在复位齿轮50的无齿齿轮部68的左端表面上,设置检测突起81。检测突起81以细长圆杆形状形成,该检测突起从具有无齿齿轮部68的无齿部71作为周向表面的部分向左突出。检测突起81由弹性体诸如橡胶或者聚氨酯泡沫形成。
2-4.齿轮盖
如在图3中所示,齿轮盖43一体地具有从左侧面对第一侧壁41的相对壁82,和从相对壁82的周向边缘朝向第一侧壁41延伸的周向壁83。齿轮盖43例如由树脂制成。
如在图3和5中所示,相对壁82具有从左侧面对复位齿轮50的对置部84。如从一侧观察,对置部84具有圆形形状。
在对置部84的中心处形成圆孔85,该圆孔是通孔。如在图3中所示,旋转轴线67的远端被置放在圆孔85中。
在对置部84的内表面上,在与第一侧壁41相反的一侧上(在左侧上)形成凹部86,该凹部具有与圆孔85同心的圆形形状并且更深一阶。因此,在对置部84的内表面上形成柱形侧壁87,该柱形侧壁被联接到凹部86的内部和外部。在对置部84的内表面上,还形成从圆孔85的周向边缘朝向第一侧壁41(向右)突出的柱形引导壁88。侧壁87和引导壁88的外部周向表面在彼此之间带有固定间隔地面对彼此;在侧壁87和引导壁88的外部周向表面之间具有固定间隔且呈圆环形状的部分形成引导部89,该引导部引导检测突起81的移动。
对置部84具有开口90,该开口90由在侧壁87和引导壁88的外部周向表面之间的固定间隔的切割部形成,具体地,开口90是固定间隔的最上部分并且稍微靠近向后端。开口90在对置部84的径向方向上具有宽度,该宽度充分地大于检测突起81的直径。开口90在对置部84的周向方向上还具有长度;在周向方向上包括端边缘的直线和包括另一个端边缘的直线形成大约80度的锐角。相对壁82具有开口91,输入齿轮45的接合部54通过该开口91被暴露。
3.检测机构
如在图2和3中所示,检测检测突起81的检测机构101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中。检测机构101包括致动器102和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的光学传感器103(见图2)。
致动器102一体地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摆动轴线104、从摆动轴线104向下延伸的邻接杆105,和从摆动轴线104向后延伸的光屏蔽杆106。摆动轴线104以可旋转方式被保持到例如主体外壳2的内壁(未示出)。邻接杆105和光屏蔽杆106围绕摆动轴线104定中地以大约80度的角度交叉。
致动器102以可摆动方式被附接从而能够检测状态(图2所示状态)和非检测状态(图10所示状态)之间改变,在检测状态下邻接杆105从摆动轴线104向后且向下延伸并且光屏蔽杆106向后延伸,在非检测状态下邻接杆105向前且向下延伸并且光屏蔽杆106向后且稍微地向下延伸。致动器102被弹簧(未示出)的弹簧力偏置,使得当未施加除了弹簧力之外的外部力时,致动器102被置放在非检测状态下。
光学传感器103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被彼此相对地放置的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敏元件的、光学传感器103的光程被致动器102的光屏蔽杆106阻断,并且被置放在检测状态下的致动器102位于光屏蔽杆106从光程回缩到的位置处。当光屏蔽杆106从光程缩退(移位)时,其中光程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敏元件,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N(开)信号。微型计算机(未示出)被电连接到光学传感器103。
4.新的显影盒的检测
如在图6、7和8中所示,当显影盒7是新的显影盒时,检测突起81被置放于初始位置处,该初始位置在复位齿轮50的旋转轴线67下方和前方。在该初始状态下,如在图9中所示,检测突起81的远端被放置在齿轮盖43的引导部89的内部,在开口90在复位齿轮50的旋转方向R上(见图6)的上游位置处该检测突起81邻接对置部84的内表面,并且该检测突起81朝向在旋转方向R上的上游弯曲。复位齿轮50的成行齿轮齿70在旋转方向R上的最下游齿轮齿70已经与搅拌器齿轮49的齿轮齿66接合。
当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时,用于激光打印机1的暖机操作开始。在暖机操作中,驱动输出构件56(见图3)被插入到输入齿轮45的接合部54(联接凹部55)中,并且驱动力从驱动输出构件56被供应到输入齿轮45,从而旋转输入齿轮45。由于输入齿轮45的旋转,显影齿轮46、供应齿轮47和中间齿轮48旋转并且显影辊18和供应辊19旋转。由于中间齿轮48的旋转,搅拌器齿轮49旋转并且搅拌器16(见图1)旋转。由于搅拌器16的旋转,在显影盒7中的调色剂被搅拌。
当新的显影盒7是新的显影盒时,搅拌器齿轮49的齿轮齿66和复位齿轮50的齿轮齿70已经被相互接合;因此,当搅拌器齿轮49旋转时,复位齿轮50随着旋转并且在旋转方向R上旋转,如从左侧观察,旋转方向R是逆时针的。
在新的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前并且即刻地在新的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后,致动器102被置放在非检测状态下,邻接杆105在左右方向上面对齿轮盖43的开口90,并且光学传感器103的光程被光屏蔽杆106阻断。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FF(关)信号。
当复位齿轮50旋转时,检测突起81的远端在对置部84的内表面上滑动的同时在旋转方向R上在引导部89中移动。当复位齿轮50的旋转进行并且检测突起81从齿轮盖43的开口90在旋转方向R上的上游端边缘被释放时,检测突起81的形状通过它的弹性而被恢复,导致如在图3中所示检测突起81被放置在检测突起81穿过开口90的状态下并且检测突起8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当复位齿轮50的旋转进行时,检测突起81的远端与邻接杆105邻接。当复位齿轮50的旋转进一步进行时,检测突起81向后推动邻接杆105,从而如在图2中所示使致动器102从非检测状态转变为检测状态。结果,光屏蔽杆106从光学传感器103的光程被移位,其中光程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敏元件,并且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N信号。因此,通过光学传感器103实现检测突起81的检测。
当复位齿轮50进一步旋转并且检测突起81从邻接杆105被释放时,如在图10中所示,致动器102从检测状态返回非检测状态。结果,光学传感器103的光程被光屏蔽杆106阻断,其中光程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敏元件,并且来自光学传感器103的输出信号从ON信号被切换为OFF信号。
当复位齿轮50进一步旋转时,检测突起81邻接齿轮盖43的开口90在旋转方向R上的下游端边缘。由于复位齿轮50随后的旋转,检测突起81从开口90在旋转方向R上的下游端边缘接收力,朝向在旋转方向R上的上游施加所述力。该力弹性变形检测突起81的远端从而检测突起81朝向在旋转方向R上的上游弯曲该远端并且突出到齿轮盖43的对置部84的内部中,从而将该远端置放在引导部89的内部中。
然后,如在图11中所示,复位齿轮50的齿轮齿70从搅拌器齿轮49的齿轮齿66脱离并且复位齿轮50的无齿部71面对齿轮齿66。因此,复位齿轮50的旋转停止并且检测突起81被置放在终端位置处。
如上所述,当新的显影盒7被首次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时,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N信号。因此,如果在显影盒7已经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后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N信号,则能够确定显影盒7是新的显影盒。
当旧的显影盒7(已经至少一次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的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时,复位齿轮50的旋转位置是齿轮齿70已经从齿轮齿66脱离的位置,所以即便激光打印机1的暖机操作启动,复位齿轮50也不旋转。因此,如果在显影盒7已经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从光学传感器103输出ON信号,则能够确定显影盒7是旧的显影盒。
如上所述,输入齿轮45被设置在显影盒7的外壳13中。从外部供应的旋转驱动力旋转输入齿轮45。当输入齿轮45旋转时,从输入齿轮45输出旋转驱动力。显影盒7具有复位齿轮50,该复位齿轮接收从输入齿轮45输出的旋转驱动力并且旋转。齿轮盖43被附接到壳体13。齿轮盖43具有对置部84,该对置部从与壳体13从与面对复位齿轮50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面对复位齿轮50。
复位齿轮50在从复位齿轮的旋转中心离开的位置处具有检测突起81。由弹性体形成的检测突起81从复位齿轮50向与壳体13相对的一侧突出。检测突起81在齿轮盖43内部邻接齿轮盖43,并且检测突起81位于作为在复位齿轮50被旋转之前的位置的初始位置处,即检测突起81在如下状态下:在复位齿轮50从输入齿轮45接收旋转驱动力之前,检测突起81呈弹性变形状态位于初始位置处。
因此,当例如显影盒7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时,能够使检测突起81不太可能与其它构件(诸如在主体外壳2中的构件)接触并且能够由此减轻由于接触引起的、检测突起81的磨损和损坏。
即便检测突起81从齿轮盖43向外地突出,因为检测突起81由弹性体形成,所以几乎无磨损产生,当检测突起81抵靠在主体外壳2中的构件摩擦时引起该磨损。另外,即便检测突起81邻接另一个构件或者被它卡住,因为检测突起81弹性变形,所以能够减轻检测突起81和该另一个构件被损坏。
检测检测突起81的检测机构101被设置在主体外壳2中。检测突起81能够已经位于初始位置处,所以如果初始位置已经被适当地确定,则当在显影盒7已经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后复位齿轮50旋转时,检测突起81经过检测位置,检测机构101在检测位置处检测到检测突起81。因此,通过检测机构101能够实现检测突起81的出众的检测。
当复位齿轮50旋转时,检测突起81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终端位置。齿轮盖43的对置部84在检测突起81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终端位置所沿着的移动路径上具有开口90,检测突起81能够插入到该开口90中。
相应地,在检测突起81从初始状态移动到终端位置的同时,检测突起81通过开口90向齿轮盖43的外部突出。当在显影盒7已经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之后复位齿轮50旋转时,通过开口90向齿轮盖43的外侧突出的检测突起81能够被检测机构101检测到。
齿轮盖43的对置部84是圆形的。开口90具有沿着检测突起81的移动路径的圆弧形状。因此,检测突起81能够被流畅地插入到开口90中,并且能够在检测突起81在开口90内移动的同时维持检测突起81被插入到开口90中的状态。这可靠地确保检测机构101检测检测突起81。
显影盒7具有搅拌器齿轮49,该搅拌器齿轮用于向复位齿轮50传递从输入齿轮45输出的旋转驱动力。在复位齿轮50上形成无齿齿轮部68,旋转驱动力从搅拌器齿轮49被传递到该无齿齿轮部。至少当检测突起81位于终端位置处时,旋转驱动力从搅拌器齿轮49到无齿齿轮部68的传递被中止。因此,在终端位置处停止检测突起81并且维持检测突起81停止在终端位置处的状态是可能的。
在终端位置处,检测突起81呈弹性变形状态被容纳在齿轮盖43的内部。因此,当显影盒7从主体外壳2被移除时,能够使检测突起81不太可能与在主体外壳2中的构件接触并且由此能够减轻由接触引起的、检测突起81的磨损和损坏。
在齿轮盖43的对置部84的内表面上形成引导部89,引导部89引导当复位齿轮50旋转时移动的检测突起81。因此,当复位齿轮50旋转时,检测突起81能够被出众地移动。
虽然至此已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复位齿轮50具有无齿齿轮部68并且齿轮齿70形成在无齿齿轮部68的外部周向表面上。
替代无齿齿轮部68,如在图12中所示,可以设置主体181和阻力施加构件182,该主体181呈围绕柱形凸部69定中的扇板形状,该阻力施加构件182在主体181的外周边上缠绕,至少阻力施加构件182的外部周向表面由橡胶或者具有较大摩擦系数的另一种材料制成。在此情形中,可以在或者可以不在搅拌器齿轮49的小直径齿轮部65的周向表面上形成齿轮齿。主体181和阻力施加构件182被形成为具有如下尺寸,该尺寸防止在阻力施加构件182的外部周向表面上形成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地向内部凹进的部分182B与小直径齿轮部65接触,并且允许在阻力施加构件182的外部周向表面上形成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地向外部放置的圆弧表面182A与小直径齿轮部65的周向表面接触。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某些示意性实施例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实现在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改变。
Claims (6)
1.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盒,包括:
壳体;
驱动输入构件,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处,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通过外部供应的旋转驱动力被旋转;
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被构造成接收从所述驱动输入构件传递来的所述旋转驱动力并由此被旋转;
检测突起,所述检测突起包括弹性体,并且所述检测突起被设置在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离开的位置处,所述检测突起从所述旋转构件突出离开所述壳体;和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壳体,所述盖具有对置部,所述对置部面对所述旋转构件的一个部分,所述检测突起从所述部分突出;
其中在初始位置处,所述检测突起邻接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所述初始位置是在所述旋转构件被旋转之前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被构造成当所述检测突起定位于所述检测突起邻接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的状态下时使所述检测突起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像设备的盒,其中当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时,所述检测突起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到终端位置,并且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在所述检测突起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到所述终端位置所沿着的移动路径上具有开口,所述检测突起能够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成像设备的盒,其中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是圆形的,并且所述开口具有沿着所述检测突起的所述移动路径的圆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成像设备的盒,进一步包括:
传递构件,所述传递构件被构造成将从所述驱动输入构件传递来的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构件,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包括受动部,
其中至少当所述检测突起位于所述终端位置处时,所述旋转驱动力从所述传递构件到所述受动部的传递被中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成像设备的盒,其中在所述终端位置处,所述检测突起在弹性变形状态下被容纳在所述盖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成像设备的盒,进一步包括:引导部;
其中所述引导部形成在所述盖的所述对置部的内表面上,并且所述引导部被构造成当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时引导所述检测突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78637A JP5716498B2 (ja) | 2011-03-31 | 2011-03-31 | カートリッジ |
JP2011-078637 | 2011-03-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6365A CN102736365A (zh) | 2012-10-17 |
CN102736365B true CN102736365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597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81988.XA Active CN102736365B (zh) | 2011-03-31 | 2012-03-26 | 用于成像设备的盒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768182B2 (zh) |
EP (1) | EP2506088B1 (zh) |
JP (1) | JP5716498B2 (zh) |
CN (1) | CN1027363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19124B2 (ja) * | 2010-03-31 | 2012-04-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115607B2 (ja) | 2010-08-31 | 2013-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5273194B2 (ja) * | 2011-04-28 | 2013-08-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884436B2 (ja) | 2011-11-24 | 2016-03-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02573B2 (ja) | 2013-06-28 | 2017-03-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27779B2 (ja) * | 2013-06-28 | 2017-05-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60866B2 (ja) | 2013-09-20 | 2017-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4867B2 (ja) | 2013-10-31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N104656398B (zh) * | 2013-11-18 | 2019-07-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处理盒和具有显影盒及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
JP6136938B2 (ja) | 2014-01-06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6221905B2 (ja) | 2014-03-31 | 2017-11-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8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7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79687B2 (ja) | 2014-03-31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9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79688B2 (ja) | 2014-03-31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5583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PH12020500547B1 (en) | 2014-08-01 | 2024-05-08 | Canon Kk | Toner cartridge, toner supply mechanism, and shutter |
USD795340S1 (en) * | 2015-10-15 | 2017-08-22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Toner cartridge |
JP2017181527A (ja) | 2016-03-28 | 2017-10-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111352322B (zh) * | 2019-04-15 | 2022-10-14 | 珠海市源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可自动复位的显影盒 |
CN110568739B (zh) * | 2019-09-02 | 2023-10-03 | 珠海市汇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处理盒的计数齿轮及处理盒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971A (zh) * | 2003-08-07 | 2005-02-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828447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
CN1828446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其中的显影剂盒 |
CN101256382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201489284U (zh) * | 2008-03-31 | 2010-05-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83570A (ja) * | 1984-10-01 | 1986-04-28 | Ricoh Co Ltd | 作像装置 |
US6154619A (en) * | 1999-10-27 | 2000-11-2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a consumable product such as a replaceable toner cartridge |
JP4310702B2 (ja) * | 2005-02-28 | 2009-08-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48632B2 (ja) * | 2005-02-28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4349373B2 (ja) * | 2006-01-27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EP1965272B1 (en) * | 2007-02-28 | 2014-11-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ngagement gear and a rotation body |
JP4893369B2 (ja) * | 2007-02-28 | 2012-03-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80983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9244560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201464807U (zh) * | 2009-07-10 | 2010-05-12 |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用的显影装置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复位配件 |
JP4919124B2 (ja) * | 2010-03-31 | 2012-04-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206776B2 (ja) * | 2010-11-30 | 2013-06-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803218B2 (ja) * | 2011-03-31 | 2015-11-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884436B2 (ja) * | 2011-11-24 | 2016-03-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
2011
- 2011-03-31 JP JP2011078637A patent/JP57164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3-01 EP EP12157690.4A patent/EP2506088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3-26 CN CN201210081988.XA patent/CN102736365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27 US US13/431,074 patent/US87681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5-29 US US14/290,188 patent/US895870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80971A (zh) * | 2003-08-07 | 2005-02-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处理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828447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和显影剂盒 |
CN1828446A (zh) * | 2005-02-28 | 2006-09-0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其中的显影剂盒 |
CN101256382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CN201489284U (zh) * | 2008-03-31 | 2010-05-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06088A1 (en) | 2012-10-03 |
US8768182B2 (en) | 2014-07-01 |
EP2506088B1 (en) | 2017-06-28 |
US8958707B2 (en) | 2015-02-17 |
US20120251165A1 (en) | 2012-10-04 |
JP2012212085A (ja) | 2012-11-01 |
US20140270815A1 (en) | 2014-09-18 |
JP5716498B2 (ja) | 2015-05-13 |
CN102736365A (zh) | 201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36365B (zh) | 用于成像设备的盒 | |
CN102736477B (zh) | 盒 | |
CN102759871B (zh) | 盒 | |
CN101295157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5556291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CN102968029B (zh) | 显影剂用盒 | |
JP5556290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KR101524422B1 (ko) | 카트리지 | |
JP5900200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201170840Y (zh) | 显影盒 | |
JP5807703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3167020U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5967278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575136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549486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